【导语】“男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 目录
篇1:乡镇农技站年度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农业局、农技中心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蓝田县农技站以项目实施为重点,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增强政治责任感
我站以中心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为主,辅以新闻,报刊学习。在学习中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心得。同志们撰写心得体会两篇,办学习园地两期。通过学习,提高了同志们的政治理论素质,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增强了同志们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添了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同时,从不放松同志们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号召大家学习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今后的工作需要,更好的为“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同心协力,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1、完成农业部、省农业厅20xx-20xx年度“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
为了提高小麦生产能力,并向优质高产化发展,实现小麦优质优价,省农业厅把我县列入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县。蓝田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任务是建立两个万亩示范片、两个百亩攻关田,任务下达后,我站积极联系在安村乡和三里镇分别建立一个万亩示范片和一个百亩攻关田,总面积xx亩,统一种植小偃22和西农979。
在活动实施中,我站派技术员进村入户宣传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织、调运、补贴小偃22原种2500公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免费发放配方肥10余吨,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发放药剂500包,通过农技、土肥、植保三站联合,形成合力,达到了小麦标准化生产的标准和目的。安村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08.4公斤,三里镇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02.6;其中安村乡新华村一组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558.6公斤,三里镇杨村五组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553.2公斤,较全县大田亩增产150公斤以上,顺利的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2、完成了20xx—20xx年西安市安排的“小麦高产竞赛活动”项目。
该活动下达后我们在焦岱镇柳家湾村(562.2公斤)、史家寨田村(531.6公斤)分别建立了100亩小麦高产示范田,并给示范田补贴小偃22原种20xx公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免费发放配方肥5吨,指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发放药剂500包,通过我站同志的努力,在5月进行的全市观摩评比中,柳家湾示范点在全市10个区县22个示范点中总成绩第四名,被评为“西安市优质小麦高产创建优秀示范点”受到市农技中心的表彰和奖励。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我县小麦生产的'优质化、标准化发展进程,对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完成了农业部、省农业厅20xx年度“夏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工作。
为加快粮食核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农业厅粮食高产创建办公室将我县列为20xx年度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县。在项目实施中,我站始终把技术宣传培训放在工作首位,联合植保和土肥站,在示范区共召开技术培训会5场次,培训近1100余人,发放技术材料1100余份,在示范区显著位置张贴夏玉米“四改一增一晚”技术图谱,并向50个重点示范户发放技术图谱,为各项关键技术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百亩攻关田建设中,农技站落实面积800亩,实行“五统一”,对攻关田免费提供玉米良种xx公斤,组织机械对攻关田进行统一播种;由土肥站对田块进行取土化验,测定攻关田土壤养分,向示范户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免费提供配方肥10吨;植保站对土壤进行了统一药剂处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
20xx年9月19日西安市专家组对我县“夏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进行测产验收,两个万亩示范片和两个百亩攻关田顺利通过验收。其中三里镇万亩示范片产量638.2公斤/亩,贾沟百亩攻关田产量702.7公斤/亩;蓝关镇万亩示范片产量607.3公斤/亩,新寨百亩攻关田亩产700.7公斤/亩。
4、完成农业部、省农业厅20xx-20xx年度整乡制推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前期播种及配方肥发放工作。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食产量,继续做好整乡制推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我站积极联系,在三里镇建立万亩示范片,该示范片面积20xx0亩,辖16个行政村。同时建立杨村、柴寨、陶沟、贾沟四个百亩攻关田。在活动实施中,我们联系县种子公司给万亩示范片补贴小麦良种20吨,同时给四个百亩攻关田免费发放小麦原种8000公斤,配方肥40000公斤。为了保证播种质量我站联合县农机站对示范区农机手进行了统一播种培训,在示范村进行了4场次技术培训会,发放、张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施肥建议卡等资料,并在10月14—18日先后为四个百亩攻关田进行免费播种,据我站11月初进行的调查,小麦长势良好。
5、实施省农业厅、西安市农技中心安排的“超吨粮”村建设项目任务。
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食产量,该项目选在我县地理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6个乡镇的6个村实施,实施总面积6500亩,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座谈,我站制定了“超吨粮”村建设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派专人抓点,进行品种优化和技术指导,6个超吨粮示范村小麦平均亩产424.5公斤,夏玉米平均亩产602.4公斤,全年两料合计1026.9公斤,达到吨粮村示范标准。
6、完成、实施各类试验、示范项目。
⑴完成20xx年—20xx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项目。
该项目在焦岱镇柳家湾村实施,面积1亩,试验品种8个,通过试验选育出适宜我县种植的小麦品种2个分别是豫农949、小偃216。
⑵实施20xx年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项目。
春播玉米在蓝关镇东场村实施,面积1亩,参试品种8个。经试验分析筛选适宜我县春播玉米品种有北垦5号和金城508两个。
夏播试验在焦岱镇柳家湾村实施,面积1亩,参试品种8个。经试验分析筛选适宜我县夏播玉米品种潞单13号、长单46号。
⑶完成20xx-20xx年土肥3414小麦试验。
该项目由中心安排后,我站立即安排人员,在柳家湾村落实试验地3亩,试验设置N、P、K3个因素,4个施肥水平,14个小区三次重复在小麦试验。经试验分析筛选适宜我县小麦栽培上适用的最佳施肥方案是N14+P5+K10。
⑷完成了20xx—20xx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项目的前期播种工作。
该项目实施在三里镇贾沟村,面积1亩,参试品种9个,于10月17日人工开沟播种,10月26日出苗,出苗率95%,亩基本苗17.5万/亩,冬前长势良好。
⑸完成了20xx—20xx年度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安排的小麦新品种展示前期播种工作。
该示范实施在三里镇贾沟村,面积10亩,于10月16日播种,10月26日出苗,出苗率95%,亩基本苗18.1万/亩,冬前长势良好。
⑹完成了20xx—20xx年度省农业厅、市农技中心按排的“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项目核心示范区小麦前期播种工作。
该项目示范区实施在焦岱镇柳家湾村,史家寨田村、侯家村,蓝关镇新寨村,总面积1000亩,种植品种小偃22号原种,四个示范村分别于10月10—18日播种,10月25日后相继出苗,出苗率95%。
⑺完成了市农技中心安排的番茄无土栽培试验,该试验设在普华镇楸树苗。通过前期的基质堆呕处理,于10月23日定苗,目前长势良好。
⑻完成了小麦宽幅播种展示前期播种工作,该示范设在三里镇杨村,面积10亩,于10月18日播种,10月25日出苗,出苗率95%,亩基本苗19.8万,目前长势良好。
在以上各项目实施中,我站做到项目专人负责,实施前先制定实施方案,技术措施,落实地点;再进行技术宣传、培训,做好田间管理、田间纪录,对试验,示范项目做好室内拷种、评价工作。认真做到事前有方案、有措施,事中有指导、有记录,事后有总结,有成果,保证了各项目任务顺利实施和完成。
7、完成的其他工作。
①做好小麦、油菜、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苗情,产量调查工作,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及时提出田管意见,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确保丰产丰收,全年苗情调查产量核查15次,编写报告10余篇,印发管理意见200余份。
②组织召开各类技术培训会10余场次培训两千余人,发放技术资料两千余份,编发《农业科技信息》10期1000份,使《农业信息》成为政府部门了解、掌握农技推广工作的窗口和桥梁,农民朋友获取农业信息、农业知识的助手和平台。
8、完成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①“温饱工程”包乡工作。今年我站包抓4个乡镇的“温饱工程”,完成面积落实,协助乡镇搞好物资供应和技术指导工作。并完成农业局和中心安排的各乡镇地膜玉米面积核查工作。
②“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包村工作,两名同志负责两个村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任务,工作中,协助村上制定方案,落实产业,搞好技术服务。
③完成中心的科技下乡,植树,以及办公楼的卫生值周工作。
④积极在报刊、互联网上宣传农业新技术,累计发表各种宣传资料30多篇。
三、存在不足
我站虽然干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不足。大家的学习抓的不紧,知识老化,缺乏更新,组织纪律性还须加强,缺少工作中的创新力和创造性,主动意识较差。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改进的。
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是可以改进和解决的,我们农技站有信心、有决心干好今后的工作。
四、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在以实施、申报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同志们的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大家的政治觉悟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2、继续做好农业部、省农业厅下达的小麦、玉米“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
3、做好小麦、玉米、菜豆、马铃薯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4、做好农情调查和科技宣传培训工作。
5、加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
6、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及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篇2:乡镇农技站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我站工作,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镇政府的帮助下,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南,市县一系列粮食政策为工作准绳,以完成粮油生产结构调整、品种优化、实现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增长计划为工作目标,以加快科技推广和搞好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为中心,切实抓好我镇农业种植业生产服务工作。通过我们努力工作,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克服了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使各项先进栽培技术得到了推广;生产结构调整和品种调优工作成效明显。现把20xx年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农业工作的思路
今年,我站切实按照县农业局、镇党委、政府明确的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小康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中心,以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线,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抓好面,办好点”以市场为导向,基地建设为纽带,结构调整为重点,农民增收为目标,增强农业发展的服务功能,促进我镇农业快速发展。
二、具体工作做法
1、镇党委、政府召开党政会议,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初规划和目标任务,印发了《镇人民的政府20xx年农业生产安排意见》,对20xx年的农业生产提前作了安排,并下达了各项种植任务。
2、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服务于群众。为让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打下基础,我站与镇种子经营户签订了承诺,并100%调进“三杂”良种,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按县农业局的要求,经常向种子经营业主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杜绝了假劣种子进入市场,确保了“三杂”良种在的推广力度。
3、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技术。在县土肥站的指导下,根据测土配方结果,完成平衡配套施肥。同时,积极参与化肥市场的执法管理,规范了化肥市场。到目前为止,我镇的化肥经营无违法经营现象。
4、加强综合防治病虫害。下半年受气候影响病虫发生比往年同期严重,我们收到县植保站《病虫情报》,及时发动群众进行了联动治病虫战役,发放病虫情报通知2000余份。对县植保站预测的病虫害情况积极安排、部署,进行综合防治,未出现重大病虫害现象。
5、积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以示范带头促进农民增收。抓住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了商品蔬菜,我站派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全方位指导,继续发展花果芋种植面积约2000亩,并胜利实施水稻集中育苗示范。
6、认真搞好粮食增产工程。根据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我站在全镇实施千亿斤田间工程,带动全镇水稻大面积增产。
7、积极抓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完成8个村委会90个村小组四千余户21825.31亩,发证率达100%。
8、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今年,中央继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增收减负出现了好的势头。我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进行,加强了我镇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9、按照上级要求,改扩建了农技推广站,已经得到了上级的验收,升级了农技推广站的办公条件。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农民的经济基础较差,怕承担风险不愿投入。
3、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科技知识缓慢,且存在等、拿、靠的思想。
4、对产业结构调整进入起步阶段,尚未寻找出一条成功之路,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
五、明年初步打算
1、继续抓好技术培训、示范、指导服务工作。
2、搞好本站的自身建设与管理工作。
3、进一步总结、完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
总之,20xx年我站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在县局的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不断完善自我,抓好各项工作的跟踪调查服务,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乡镇农技站年终工作总结
乡镇农技站年终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市郊区工委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调动农业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革农技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农技服务的功能和效率,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农技推广体制。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加体质的服务。根据改革要求,本人负责本单位综合技术服务工作、机关日常工作和管理,同时负责换岗人员的管理和有关协调服务。本人服从工作大局,服从工作安排,尽心尽职,刻苦工作,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学习情况
一是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有关重要会议精神,认真开展了“两个务必”作风教育活动,并认真作了学习笔记,撰写了心得体会,全面反思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及缺点,提高了自己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为民服务意识增强。二是七月份有幸随镇长赴北京、东北、山东等地考察洋葱市场和农业科技项目,为我镇上万亩洋葱寻找销路,发布信息。通过这次考察,为今年我镇洋葱打开销路,开辟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镇的洋葱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到了外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找范文www.zfanwen.cn
二、工作情况
1、抓好综合站党支部工作,带好专业技术入员这支比较年轻的队伍。
综合站党支部由农技站、农机站、畜牧站、水利站、市苗圃(9月年划归林业站联合支部)等单位的党员组成,党员队伍比较年轻,但大部分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如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作用引导好,发挥好就是我们党支部的工作核心。两来通过抓党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部分党员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自的单位,各自的工作岗位,细心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科技服务。两年来综合站党支部新发展党员4名,1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确定2名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本人也很荣幸的当选中国共产党嘉峪关市第八次党代会的代表。
2、农业科技培训力图创新,注重实效实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两年来的农业科技培训主要结合冬春市郊区工委开展
的“四进五化”活动进行。培训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一是
授课人员由农口系统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分赴三镇轮回讲解,
讲课水平有了提高。本人除了组织我镇七个村的培训工作
外,认真准备了地膜洋葱栽培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
的讲义,赴文殊镇几个村进行了讲解。今年春季,受峪泉镇的邀请,赴峪泉镇安远沟村进行了地膜洋葱移栽技术的讲解和现场实际操作演示。二是讲课方式上由过去的`照本宣科,改变为以座谈的形式,由农民提问的方式,农民需要什么讲什么,注重了实际和实用。三是强化了生产季节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蔬菜、玉米制种、洋葱育苗、地膜覆盖洋葱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等技术已被大部分群众所接受,并且从中受益。两年来,全镇共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16期的,累计受教育农民达到3500人次。四是今年按照市农林局的安排开通了农技服务热线,接到群众反映小麦、西瓜、洋葱病虫害防治及畜牧方面要求技术指导19次,都能及时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或者与市农技站联系一块赴现场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问题,自己亲自下去8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强化农技服务功能,结合技术推广,开展经营服务
在春耕生产期间,结合种子工程的实施和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推广,我站及时调进良种和部分农资,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两年共调进和销售小麦品种5个15吨,玉米品种3个0.5吨,各种瓜菜类种子16个0.5吨,地膜5吨,农药2吨,化肥120吨。创经营纯收入1万元。
4、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普及推
广优良品种和成熟农业实用技术,促进“两品一游”农业的
发展。
根据农林局的统一安排,为了加大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
广力度,20我站在长城村四组租用耕地4亩,建立大田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一处,试验种植花卉制种、西甜瓜和蔬菜新品种30多个,经过对比试验有2个西瓜新品种适宜在我镇推广种植。20,我站在中沟村三组租用耕地3亩,从北京思地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美国进口洋葱品种20个,其中黄洋葱10个,代号为a002、b001、b002、b003、r001、q001、v001、c001、j001、f004,红洋葱5个,代号为:a001、j002、f001、f002、f003。白洋葱品种5个,代号为:b004、804、tdy(251)、tdy(252)、805等。通过对比筛选,筛选出适合我镇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洋葱新品种3个,计划明年开始逐步推广。两年来,全镇还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种植业品种46个,其中洋葱品种18个,林果业8个西甜瓜品种4个,饲草1个,蔬菜15个。试验面积490亩,引进养殖业品种8个。全镇推广新品种24个,其中洋葱12个,小麦5个,瓜类2个,林果业4个,饲草1个,推广面积33357亩。
5、全力以赴配合镇上的退耕还林工作。
2005年我市退耕还林第一年,分配我镇退耕还林任务2万亩,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任务重,季节性强,政策性强,完成这项任务难度相当大。本人服从大局,根据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我镇退耕还林重点工作中,本人担任镇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副组长,在这项工作开始之前,配合市林业站技术人员对各村上报的退耕还林地块逐村逐户逐地块进行实地勘察,并安排我站林政管理人员完成了我镇的作业设计,栽植树木―开始,主要负责苗木的把关和部分苗木的凋进,凡本人经手的苗木都能严把质量关,对各村所需苗木及时调剂、调运,保证了苗木的及时按需供应。树木栽植完成后,自始至终参加了由镇上组织的自查验收和市退耕还林办组织的复查,两次验收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本人几乎跑遍了由我负责的横沟村、野麻湾村、长城村的每―块退耕还林地块。虽然今年我镇退耕还林任务没有完成,但本人认为自己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吃了不少苦,顶风雪, 冒酷暑,在七、八月份天气最热的时候,顶着炎炎烈日在地头丈量面积,也从未叫过一声苦、一声累,放弃了许多节假门休息,有时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调运苗木的时候,有时晚上十一点多钟才能回单位。在今年的退耕还林工作中,我可以无愧的说,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百姓。
[1] [2] 下一页
篇4: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
今年年初,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长亲自挂点,县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水务局、交通局等部门在资金、项目上给予了大力帮助。乡村两级在县农工部的指导下,紧扣中央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按照“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要求,以规划为先导,采用集镇联中心村、中心村带自然村的“镇村联动”模式,充分发挥村两委和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指挥员、宣讲员、协调员、督查员作用,积极调动群众的参建热情,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积极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升级,村庄环境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旅游村落初具雏形。
一、主要工作
1、加强领导,高位推进。乡成立了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党务副组长,分管新农村建设和组织党建的同志为副组长,整合清洁工程、农业产业化、水务、交通、民政、财政等对口线上的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负责新农村中心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有序推进。领导小组成员与对口和挂点单位紧密联系,及时争取项目、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县长刘乡同志亲自带领政府办和发改委、建设局、交通局等挂点单位多次到现场实地考察指导,并召开现场会,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力度。
2、科学定位,精心规划。按照“一次定点、一次性规划、两年内建成”和尊重农民意愿、保留乡村风貌、体现地域特点、融入现代生活的要求,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编制了《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立足把清水村建设成为一个绿色、生态、文化、和谐的旅游村落。主要建设思路是:以乡道为轴线,在乡道以东方向,重点突出全国楹联之乡主题,在现有的刘氏宗祠周边建设一处农民活动场所,在现有老年体协门球场周围建设农民健身场所,打造一个集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休闲中心;在乡道以西方向,依照现有自然地理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荒芜的沼泽地,建设一处湿地公园,在村道两边打造一处红枫观赏基地,并在道路两边栽种高品位的行道树,形成人在景中,景在村中的绿色家园。 在村庄内部,发动群众落实“房前屋后栽满摇钱树”的惠民政策,并巩固好成果,在荒山荒坡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全力整治村庄内脏、乱、差现象,全力提升对外形象,发展家旅游休闲。
3、多管齐下,全力整治。在年初以“摇钱树”工程为契机,大力整治乱搭乱建、牛栏厕所成堆、空心房和危房随处可见的脏乱差现象,共拆除牛栏、厕所、杂屋共计120间,拆除空心房、危房14幢,共计3400余平方米;栽种桂花树1600株、柚子树3000株、红叶石楠树1000株、冬青球500株、红枫400株,村庄道路实现100%绿化;清除陈年垃圾20余吨,新建垃圾池12座,发放垃圾桶620个,购置水泥焚烧罐120只,改厕率达100%,村民的卫生习惯有明显好转;改建围栏1800余米,村庄的人居环境有彻底的改善。
4、紧抓基建,改善硬件。按照群众的意愿,新修道路3100米,并全部完成了水泥路面硬化;在道路两边新修集排水和灌溉功能于一体的水圳2100米,并进行了三面衬砌;占地6.5亩的农民活动场所,主体工程已完工,“笔、墨、纸、砚”的文化设计理念逐步得以显现;湿地公园完成了水系整治,铺设游步道600余米,新建亭楼2座,整修古井2口,保留了绿色、生态、舒适的自然环境;新老两座文化祠堂融合了宗族、民俗、法治、党建等内容,文化底蕴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村庄主干道两边的绿化带完成了路沿石的铺设,红枫观赏基地和村委会边小游园已初步建成。
5、发展产业,培育实体经济。在茶坪荒山上利用荒山荒坡,开荒种植蜜柚70亩,当前长势较好;在原渔种场交界处开挖鱼塘20亩进行商品鱼养殖,商品鱼已上市销售。
6、用好资金,严格手续。目前已整合落实对口资金320万无,为加快开工步伐,经请示县政府批准,所涉及到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进行了分项邀标,目前各项项目资金正在完善手续,坚决杜绝高价、劣质的施工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当前受雨水天气的影响,室外的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均滞后于预期的效果,施工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是村庄内部基础较差,要美化村庄,房向改造的难度较大。
三是唯一出入乡境内的乡道损毁严重,对环境的综合提升较大的制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紧抓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前期没有完工的继续加快施工进度,对受天气影响,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进行返工。
二是做精做细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继续采取一户一策的办法,让户户都有小花园,家家都是清洁卫生户,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经济。
三是组织村民寻找水源,完成村庄改接自来水的目标。
四是对村庄进行美化亮化。
篇5: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乡党委XX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农技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促进我乡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全乡没有发生一起涉农乱收费行为,惠农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一年来,建立了湖边贺冬华养猪基地,清水村贺富才养鸡专业合作社,xx村罗建国油茶种植基地,山口垅村花卉苗木基地,巩固并发展了棠市、和源等现代化渔业基地。
全乡没有耕地撂荒现象,更没有连片撂荒的,农民种田积极性很高。
全面完成了年初下达的粮食生产播种面积15000亩,单产465公斤,总产7000吨的目标任务,全乡冬种油菜8775亩,蔬菜800余亩,覆盖率达95%以上。
一年来,认真及时搞好了动植物防疫服务,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没有出现农作物大面积病虫害危害而造成重大损失,没有引发农户上访。
全乡拥有大小农机具100多台,完成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5%以上。全乡完成土地确权颁证率95%以上,没有因土地确权造成农户上访。
全乡一年来农户土地确权有序流转近7000亩,及时发布信息及报送农业局备案。
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建立了农产品监管对象数据库,开展了日常巡查并有巡查记录。
完成了查班任务,蔬菜农残查测30度批次、猪(牛)尿样瘦肉精速测近50批次。
一年来,新增了“高锶矿泉水”一个,建立健全了“三资”管理机构,有牌子,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
规范使用票据,审批程序到位,村级财务按时报账并上传“三资”管理平台,资产资源及时更新并上传平台,按时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建设。
一年来,通过科技示范培训,新型农民培育等培训农民600多人次。
xx乡位于县城南端,是两省三县交界地,也是全国楹联文化之乡。清水村是20xx年新农村省定中心村建设点。村庄人口相对较为集中,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320户,1780人。地下资源主要有赤铁矿和富锶矿泉水,新岭矿业、珠岭铁矿和月照峰矿泉水厂落户于本村。清水中学、中心小学、卫生院、幼儿园、文化站、公交站等均在中心村范围内,便民超市、农贸市场、信用社、各类涉农缴费网点、公共厕所等便民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篇6: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
今年我镇农技推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和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确保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为目的,通过全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镇农技推广工作卓有成效,为全镇的农村社会稳定、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引进新品种,积极推广新技术
年初我站工作人员积极筹备资金,引进优质杂交水稻品种10多个,如y两优系列,c优系列等,全镇优质杂交水稻覆盖率达95%,推广台湾新青玉甜瓜、湘新十五号辣椒,章姬、红颜甜查理脱毒草莓等10多个优良高产蔬菜瓜果品种,推广20多个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如康宽、稻腾、吡蚜酮、烯腚虫胺等,推广地膜集中连片育秧、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新技术10余项。
二、搞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
我站全年主要抓水稻“三虫两病”和蔬菜瓜果“三虫四病”的预防工作,设立相应测报点及准确做好农作物病虫草的`好报防治工作,发放水稻蔬菜 等病虫情报七期达1100余份,每期都发放到农技站各服务部和各村农技服务点、各专业种植合作社,使我镇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效率达95.6%。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做大做强土桥松陂无公害有机蔬菜基地,以点带面带动全镇无公害有机蔬菜的生产发展。
1、广泛筹集资金,加快蔬菜 基地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扶持发展229个大棚种植蔬菜、草莓、西甜瓜等作物。
2、大力推广优良优质高产丰产蔬菜品种。
3、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大力施用农家粪肥、饼肥,以提高蔬菜品质产量。
4、积极推广康宽、苏云金杆菌、甲维盐、多抗莓素等高效低毒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坚决杜绝农业部23种禁用、19种限用的高毒农药品种在蔬菜上使用。
四、认真做好早稻集中连片育秧示范点推广工作
大力技术支持中平刘新屋(面积50亩)振兴下市(面积8亩)两个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的建设,为“压单扩双”、促进我镇粮食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我站多次到田间地头为农户浸种催芽、地膜覆盖、病虫草害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使我镇早稻集中连片育秧取得可喜的成绩,使我镇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提高 10%。
五、积极引导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实行立体种养模式
我站积极引导农户从种到养、从养到种,经济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增创效益,如中平村刘景龙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8万种植水稻524亩,养殖牲猪150余头,放养鱼塘15余亩,全年收入达到45万元。
六、加强农技培训推广,大力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
我站分别在土桥、松陂、中平、鸡市四个村大力推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病虫综合防控技术,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培训达300余人次,大力提高农户种植技术水平,为增加扩大农户种植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七、加大农业食品的安全监管
我站积极配合区农业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大力推广高效低毒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坚决杜绝农业部23种禁用,19种限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在蔬菜上使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八、圆满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交付的各项工作
1、圆满完成春耕生产的调查统计,调查内容详细,表格填写完整务实。
2、针对我镇耕地抛荒的实际情况,统一思想认识,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提高我镇人民群众种植双季稻热情,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意识和行动的自觉性,使我镇耕地抛荒面积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下。
3、圆满完成各级领导部门交付的其它任务。
篇7:25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
25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
一、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发扬典型,树立典型,及时总结,利用农技站这个平台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利用闲余时间深入到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向农民群众做宣传、讲解农业种植方面的技术。以提高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在业务工作中与同事们共同研究探讨种植新方法、新模式、新举措,为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寻找突破口。
二、创新理念,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推广,在农业生产期间,结合优质良种推广和大田节水措施落实,共推广优质小麦种植2.47万亩,优质玉米2.29万亩,优质马铃薯0.1万亩,药剂拌种1.47万亩,配方施肥0.9万亩,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培训方式对农户生产技术培训12场次,培训人数0.04万人次,印发资料0.041万份,组织全镇农业带头人、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45人到邹城等地开展培训,学习种植新品种、新知识;及时准确汇总上报种植进度,很好完成了领导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认真开展完成了全年各类农作物生产病虫害检测及防治工作,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应对,对全镇各村小麦、玉米地块进行了小麦吸桨虫、玉米红蜘蛛普查并严格设点检测,及时印发了病虫情报及防治技术方案。对发现的虫害及时的上报,采取有力地防治措施,
四、发掘不足,增强服务能力及水平
在实践当中,由于自己经验的欠缺,遇到棘手问题不能独当一面;业务方面不精,致使在农业生产中指导和处理问题还有不当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我强烈意识到,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势在必行。要更虚心向老同志、老技术学习和请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实践素养。以便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8:乡镇农技站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镇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以增粮增收发展多种经济,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农村、农业、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特别是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后,切实做好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重建。全力抓好灾区农业长远发展的科技服务,认真贯彻《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抗震救灾和“三夏”生产科技行动的紧急通知》精神,为确保大灾之年粮食经济有一个好的收成,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1、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观中,全站党员职工,认真按照镇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极积参加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按时段写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2、结合自已的工作实际掌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和意义,使我们每个党员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科学重建,又好又快重建和谐重建。
3、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尽心尽责,克服一切困难搞好自已的业务工作和党委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
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制定农业科技的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全镇大、小春农作物生产计划落实到村、社,并进行检查验收。
2、加强科技宣传及培训力度,以党委、政府+农业科技干部+村支部村委会+科技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的模式,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100户(东皋、大坪、长河、高坝、安场等10个村),发放技术资料到户,培训到人,并撰写《魔芋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大小春《农作物及部分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利用“科普月”、“科普周”的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培训8次,参加人数1400多人次,各种技术咨询3000多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300多份。
3、认真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1)推广杂交种18500亩,其中:玉米14000亩,水稻2800亩,杂交油菜1700亩。各种良种10900亩,其中:小麦6000亩,洋芋3000亩,蔬菜1900亩,主要玉米品种有绵单8号、9号,鄂玉10号,正红2号、5号、科源玉六号、楚白单四号等10多个。水稻品种有岗优725,岗优527,宜优3003,宜香20__,宜香3003,宜香2292、宜香1577、花香七号等优质杂交稻,油菜有德油5号、6号,涪油二号,川油28、绵油11号等杂交油菜种。
(2)各种试验项目9个,面积180多亩,示范项目6个、1200多亩。引进各种新品种、新农药30多个,各项新技术12项。
(3)小麦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在安场村。
(4)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在高坝村。
(5)杂交油菜专用配方肥示范片在长河村、竹林盖社。
(6)小麦的稻草覆盖,免耕播种,油菜增施硼肥)。特别是杂交油菜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亩产比一般常规品种提高120多公斤。
(7)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建立村级农业植保专业防治队二个,机手18人,并配备专用机动喷雾器,对机手进行操作培训,以专业和群防相结合,动用机动喷雾器30多台,手动药械2500多台,防治面积5.万亩次,各种农作物的药剂拌种1.5万亩(粉锈宁拌小麦、玉米种)
(8)发放水稻病虫害防治农药,三环唑、吡虫啉等16065袋(二次、11个村)。
(9)引进新型农作物除草剂,在玉米、水稻、油菜、小麦、花生、果树等10多种农作物上进行推广使用4.5亩次,节省劳动力5万多个。
(10)完成全镇水稻良种补贴的统计、审核和上报,13 个村,64个社2160户2585.89亩,补贴金额38788.35元。
三、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按质按量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灾后重建和各项中心工作站内职工驻曲水村和政府办、汇口新区征地、低保等工作
1、“5.12”特大地震以来,对村、社、户的损失多次进行核查上报,房屋严重损毁重建的户有54户,现已全部修建完工的54户,完工率100%。重建资金和特殊党费都按标准、按要求、按时间如数兑现给重建户。
2、核实农房加固维141户,表册全部按要求公示,按时上报民政办,按时如数兑现维修加固资金372960.05 。
3、按时完成林业堪界,登记公示表册上报403块2193亩。
4、平林路曲水段征地 44 户30.25 亩,通过公示兑现征地、青苗、林木等款1027730.09元。
5、协助汇口新区征地493户1746人513亩,其中社保安置365户1369人,货币化安置128户377人,兑现征地及副作物款4313元。
四、新的一年工作打算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没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没、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解决好“三农”间题,调整农业结构和发展粮食生产,要把粮食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首位。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
篇9:乡镇农技站工作计划
20xx年xxxx镇农技站在县农技推广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站技术人员团结一致,全镇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20xx年的工作已经开始,为了全面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经xxxx镇农技站研究决定,制定此计划: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发展和创造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的完成和做好今年的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参加集中学习与自觉学习相结合,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在站内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基层,心系群众,扎实搞好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全面、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提供素质保证。
(二)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业务效率。
1、实施产业开发,加快农业技术兴农进程。技术兴农关键在于改变种养结构和模式,增强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今年农技站将继续同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户进行传统经营模式向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转变,采取农户加企业的种植模式,今年主要是发展加工番茄、洋葱和蔬菜制种等高效经济作物的种植,转变观念加大产业化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广高效农业理念。
2、抓好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示范点的成功举办,对带动全镇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新良种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都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今年将继续扩大井灌地区加压滴灌示范点的种植面积,做到每个技术员最少2个示范点,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都能达到示范点的目的。
3、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产业。经济作物是发展农业的新方向、在往年的洋葱种植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今年将扩大洋葱的种植面积,最少引进1种经济作物新品种,并做好技术服务工作。
4、做好设施农业工作。
①、种植种类向多样化发展。今年我镇鼓励农户种植蘑菇、茼蒿、生菜、白菜和果树等多种作物,做到无空棚,100%的万元棚任务。
②、做好设施设施农业的指导、服务。农技站工作人员对种植的`各个时期都认真监督,及时搜集种植情况,更好的促进我镇设施农业蔬菜产业的发展。
5、努力作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是获得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从冬麦种植情况开始到入冬前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病虫调查和测报,及时准确掌握田间病虫发生情况,为农业发展做好防护工作。
6、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做好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应用率。今年农技站要完成2种以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任务。技术培训是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从而能有效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率和贡献率。
①今年争取培训学习机会,积极配合县农技中心和镇政府的学习机会,派新员工参加学习,丰富农技站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为做好发展经济打好基础。
②采用集中培训和宣传等方式,对我镇种植户进行新技术培训,全年内开展集中培训3次以上,科技赶集2次以上。
7、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技站根据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相关安排,结合农技站实际,责任到人,在全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制定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在各重要生产环节亲自下到田间地头指导示范,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每月一份科技小报亲自送到他们手中,入户率达到100%。
8、配合县农技中心抓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今年继续根据中心的任务安排,及时准确的完成取土任务。
9、做好实验工作。根据中心的安排,农技站六名员工都安排了各自的试验任务,每位员工必须认真、成功的完成试验。
10、及时上报各种报表数据。必须积极上报农技中心和农业局等部门要求填报的报表,每一分报表,都要认真、准确的填写。
(三)积极参与配合镇里的中心工作,按时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农技站全体职工积极配合、开展包村入组工作。通过与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党委、政府安排的任务。严格遵守镇政府制定的学习、考勤等各项制度。
以上是20xx年农技站的工作计划内容,在工作中还需要完善,虽然工作中有交通不便,服务能力有限灯困难因素,员工都会积极解决,争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篇10:乡镇农技站工作计划
按照县局的要求和部署,牢固树立服务宗旨,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紧紧围绕“粮食增产、结构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狠抓服务,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和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抓紧时间进行业务学习,不定期地组织站内人员开展学习和交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心系群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扎实搞好服务工作。
二、立足本职,切实搞好农技推广工作。
1、抓好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的推广、示范。
(1)为加快我镇粮食种植业内部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提高我镇的稻米品质,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农民收入。近几年来,我们始终紧抓优质稻的开发推广工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今年计划推广种植2000亩,项目涉及11个村。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适时播种、科学肥水管理和加强病虫防治等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增产优质增收的目的。
(2)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选定我镇杂交油菜品种的当家组合,提高油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根据县局安排和我镇的实际,我们引进了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种,再在我镇推广种植。
2、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工作。
(1)技术培训是增强农民科技意识,提高技术入户率的有效途径。结合今年的推广工作,计划举办了“优质稻栽培技术”、“中稻浸种育秧技术”、“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油菜培管技术”等技术培训班6期,培训480人次,印发资料480份,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都掌握了相应的实用技术,促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2)利用发宣传资料、经营服务点等积极开展技术宣传、技术讲座和咨询服务。积极完成《湖南农业》的征订发行任务,按时给各村发放《湖南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
通过开展这些工作,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帮助一些群众解决了生产中碰到的难题。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开展服务上门入户活动,深入基层,下到田间地头,力争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3、认真开展病虫测报,切实搞好病虫防治工作。
我们将按照县局的要求,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点面结合的方式,认真开展病虫调查和测报,准确掌握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上报局站,及时下发防治通知到组,同时,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引起重视,争取支持,成立了镇病虫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控制我镇中稻病虫发生程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力争不出现成灾失收的田块。
4、组织开展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工作。
通过示范户带动全镇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举办培训班,对提高科技示范户的栽培技术帮助很大,促使示范户增强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不断提高生产技能,增强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促进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使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一方经济发展。他们在本村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自身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5、全面做好水稻、玉米、油菜的良种补贴上报工作。
根据全镇各村上报的水稻、玉米、油菜的面积,我们认真做好统计、汇总和造册,及时上报良种补贴面积,把国家给农民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督促经营者销售安全农产品,引导农民安全消费,提高意识,形成大家都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宣传标准化生产,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全年完成500次抽样检测。
7、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执法工作。
搞好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守法经营,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搞好农业执法工作。
8、加强组织纪律和工作联系。
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工作安排。搞好与局属各股站的工作联系,及时汇报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材料、报表和数据。
9、摆正业务和镇中心工作的关系,尽管农技推广工作繁琐、业务量大,但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镇政府所下达的各项中心工作。
篇11: 农技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局有关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以及在镇村干部的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1、搞好农业新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优质技术服务。
年初,我们根据镇党委、政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围绕农民增产、增收、产业结构调整和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新技术培训等,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我们根据农时季节印发各种农业技术资料336份,印发病虫情报7期,举办各种培训班6期,参加人数183人,新建大棚22个。为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我们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个农资销售点进行检查,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商品,为确保我镇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打下扎实基础。
2、开展农村土地政策落实。
为确保我镇近几年来的农村土地政策落实到实处。根据市县强农、惠农精神,重点检查了全镇四个村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经营权证等落实情况。已按照县要求全部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未发现违规现象,并且建立了全镇土地承包数据库。
3、认真做好20xx年水稻种植面积核实,搞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样调查。
为进一步加大粮食扶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的有关粮食要求,在全镇四个村,对每一农户的水稻种植面积进行核实,做到程序到位,数据准确,按时上报。为了科学施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按照上级要求在全镇四个村取25个土样,指导农户科学施肥,为今后我镇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12: 农技站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
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全站技术人员对全镇农业生产走入田间,为当地的百姓进行技术咨询、指导,全年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为马铃薯新品种和大白菜新品种进行改良,提高了产量,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
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高效农业是新技术发展下的产物,可以大幅度地增收增产。为了使高效农业能够普及到全镇的每一种植区,全站的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走到百姓身边,对种植和养殖中出现的问题,潜心研究,保证了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20xx年,全站技术人员不分季节,不分时间,确保了4万亩蔬菜、10000亩大白菜、10000亩毛豆、6000亩马铃薯、8000亩西瓜、6000亩钢架大棚增产,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20xx年,县镇还新增了日光温室,面积50亩,丰富了种植品种,使先进的种植技术得到普及。20xx年,水产养殖面积达25000亩,其中龙虾养殖面积新增了8000亩。全站组织工作人员走遍每一养殖区的角落,进行技术引导,确保了养殖成果。
抓好林业工作,努力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20xx-20xx间,完成县下达的领导工程任务,成片林面积达400亩1.2万株,林绿化22万株;四旁绿化8万株。
二、工作举措
为使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普及,以便种植户和养殖户能够掌握技术要领,提高效率。县镇农机服务站开展了各类培训工作。增强农民技能,种养水平。三年间,各类培训场次,累计培训农民人,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人次,创业培训人次,其他培训人次。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20xx年至20xx年,我站完成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核定工作,协助镇财政所完成直补资金的发放工作。
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工作。三年里,在争取项目、争取项目资金上全站人员工人同努力,群策群力,并完成高效农业项目的验收工作。
入户工程的指导工作,对全镇农业资料市场进行监管,省级农机平安乡镇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玉米全程机械化力得到推进,机插秧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在夏季和秋季的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获得县表彰一等奖。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培植农业观摩点,完成省级“五有”乡站建设任务,做好信访工作。
在创建文明单位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还须继续努力。今后,我们还要努力创建积极的工作氛围,进一步大局意识、创新精神,加强文明建设,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全站的进步为为本,以百姓满意为本。
篇13: 农技站工作总结
XX年初以来,宁洱县农药管理及新农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领导下,在省、市植保站的关心、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在去年以前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按照上级领导和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农药管理工作方案,在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艰辛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队伍业务学习,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及时开展农药经营人员培训,为持证上岗,合法经营提供了技术政策支撑,加大农药市场整治,为严防假冒伪劣农药进入我县,出现坑农害农事件起到了积极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和下乡,加强群众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及相关人员自学,进一步提高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技术水平,促进了我县农产品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于下:
一、狠抓农药市场管理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对农产品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产品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力量建设,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力度,积极汇同工商、质量监查部门加强联合检查和整治,使农药市场整治规范有力效果显著,对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二)加强上岗人员和农户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确保上岗人员农药经营合法、合格和农药使用水平不断提升
去年年底开始,举办第二次农药经营上岗人员技术培训,对到期(两年)经营人员和新增人员,共计84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农药识别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培训,经考试达到理想效果(全部合格)并颁发了上岗经营合格证,对实行合法经营和遏制不合格农药进入我县及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应用农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利用各种农业方面的相关活动和其它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会及引到农户网络平台自学,发放宣传农药科学合理技术资料10000余份和培训农户5000余次,大力提升了农户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技术水平,为确保农产品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开展经常性农药执法检查,确保了农药质量安全和合法经营
农药执法检查,是农药药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工作,也是发现和及时解决,农药依法经营中存在突出问题的重要工作手段,因此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农药执法检查管理,全年共出动执法车辆94次,人员347人次,共查出并依法没收,假冒伪劣农药1275瓶袋,依法处罚10户,罚金万元,同时对农药经营户做了大量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工作,有力遏制了农药不法经营活动,为严防农药质量和违禁农药违法使用,出现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做出较大贡献;
(四)认真扎实全面经细致展开农药质量和标签抽查工作
为认真全面细致地做好XX年质量和标签抽查工作,及时制定了《宁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XX年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和标价抽查工作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全面细致及时地展开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抽查汇总工作并及时做了上报。共抽取农药9个(超过品种要求四个)农药品种,寄省植保站确认,目前尚未知道其质量如何。
完成农药标签抽查19个(超过品种要求4个)。根据化工网・登记农药数据库知:19个中,合格7个,不合格12个;单剂17个,混剂2个;杀虫剂7个,杀菌剂6个,除草剂6个。经核定,合格7个,伪证1个,不在有效期内11个,合格率仅为%;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等,合格18个,不合格1个,合格率为%;毒性标识等标注,合格17个,不合格2个,合格率%;生产日期或批号,合格18个,不合格1个,合格率%;安全间隔期等注意事项,合格18个,不合格1个,合格率%;企业名称和联系方式,合格18个,不合格1个,合格率%;标签综合判定结果,合格7个,不合格12个,合格率%。这给我县农药管理工
作者突出了难题,提出了挑战?
二、狠抓新农药试验示范推广确保农产品优质生态高效安全
(一)加大新技术新农药试验、示范、推广是植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确保农药高效低毒、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和农业环境安全的核心步骤,我县自XX年以来,在做好水稻新农药试示范推广指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先正达玉米新农药回避式化学除草试示范指导工作,在去年以前示范(赛飞、火速、天仙配、懒农乐、半亩田、耕杰)取得较好成绩(除草效果在85%-95%之间)的基础上,今年扩大了该项技术的示范指导力度,在宁洱镇老凤寨、老张寨和老庙寨三个点各示范200亩,今年完成600亩,取得较好除草效果,平均除草效果达%。
(二)采用回避式施药,防治速度慢(较不回避),所以,加大不回避玉米化学除草试验示范,已作为今年新农药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
6月16日上午,昆明支边兴隆商贸有限公司汪宏伟总经理到宁洱传经送宝,指导宁洱县植保植检站玉米(不回避)专业化机防除草试验、示范工作。
在昆明支边兴隆商贸有限公司汪宏伟总经理具体技术指导和关心帮助下,宁洱县植保植检站在目前玉米苗株1米多高,机防不利情况下,大家仍然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克难而上,在宁洱镇老凤寨,展开了10亩机防玉米专业化除草示范,为尽快形成玉米专业化高效除草打下了坚实基础。
7月11日上午,我站人员到试验地查看并测算除草效果情况。经进入玉米地边地中仔细查看评估后,一致认为,莠去津60毫升硝磺草酮100毫升,兑水15公斤,施药面积2亩,除草效果达到%,用药量减少50%,亩用药油11元,用时30分钟,比手动喷雾器快10倍以上,如果在玉米30―35公分高时,施药,则比手动喷雾器快30倍。
篇14: 农技站工作总结
20xx年的农技推广工作,在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州农技站的指导下,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工作。小春生产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继续压缩小麦、豌、胡豆面积,扩大小春马铃薯、大麦和油菜面积。20xx年小春农作物总播面为424426亩比上年增加77414亩,增22.3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241670亩,比上年增加了14071亩,增6.18%;全县小春粮食总产达61729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650吨,增6.28%,其中:①小麦播种面积为86700亩,比上年同期增加6935亩,增8.69%。小麦实产24401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32吨,增5.32%。②大麦播种面积57200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745亩,增5.04%。产量达15756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20吨,增5.49%。③胡豆种植面积32710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52亩,增0.78%;实际产量达6324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13吨,减少3.26%。④豌豆的种植面积37320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5亩,增0.07%;豌豆产量5240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90吨,减少3.5%。⑤洋芋种植面积为24850亩,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784亩,增12.62%;实际产量达9125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49吨,增17.35%。
经济作物:20xx年油菜籽的种植面积38381亩,比上年的增加19286亩,增长101%;预计产量达5920吨,较上年增加2453吨,增70.75%。
其他农作物:其中蔬菜的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874亩,增涨了2.84%,蔬菜产量比上年增加了14694吨,增涨了13.82%。水果产量为20xx吨,比上年增加254吨,增长14.15%。
半年来,通过全站职工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农业局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半年来的农技推广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高产创建
高产创建以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高产创建模式,突出创建层次,完成优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来确保示范区内粮油作物实现“674222”目标,为切实抓好此项活动,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各区域协调办及镇、乡完成100亩以上的高产示范片,作为党政主要领导指挥农业生产的样板。农业部门成立了专家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于2月中旬制定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把活动内容具体安排到相关站股,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到人,农业部门为把此项工作更加深入细致的开展,分派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到各高产创建的实施乡做深入细致的落实,对百亩攻关示范片无偿提供相应的农用物资,在生产主要关键环节,各相关业务人员驻村入社作好技术指导,把好播种质量关。截止5月下旬我县的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播种结束。一是在姜州乡湾德村完成了160亩粳稻核心示范片和1000亩中心示范片,带动在姜州、小坝、中心10000亩高产示范片的推广;二是在新马乡一碗水村完成了1000亩粳稻抛秧中心示范片,通过抛秧示范带动嘎吉、洛佐、新马、柏岩等乡10000亩的水稻抛秧推广;三是在淌塘乡岔河村完成了150亩地膜玉米核心示范片,在淌塘乡岔河村完成了1000亩中心示范片,在淌塘、海坝、堵格三个乡完成了10000亩高产示范片;四是在堵格村完成了150亩马铃薯核心示范片和1000亩中心示范片,在堵格、野租、雪山、鲁南、柏杉、拉马、海坝、撒者邑、淌塘乡完成10000亩的马铃薯高产示范片。
二、抓好马铃薯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县马铃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区、区包乡、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包片的制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在大春马铃薯播种季节,县农业局科技人员深入各示范片区,配合区乡干部及农技人员,积极组织群众召开现场培训会。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一户一个明白人,为我县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农技站抓好野租乡的20xx亩高产示范片、200亩核心示范片和300亩地膜马铃薯的规范化种植。
三、抓好玉米良种补贴区域性试验和大春蚕豆试验
四、抓好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
在马铃薯、玉米、水稻的育秧、播种、栽插及田管的重要阶段,技术人员分片负责。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重点推广地膜玉米,水稻宽窄行、水稻抛秧、洋芋脱毒薯等关键增产增收技术,努力提高各项科技措施的入户率。
五、抓好科技入户工程
全站完成科技入户工程250户。其中在姜州乡完成油菜科技示范200户,推广杂交良种、育苗移栽;在淌塘乡完成玉米科技示范50户,推广地膜玉米、宽窄行、杂交良种,示范品种为曲辰3号。按照农业局的文件要求操作,认真抓好示范户的科技指导,并填好有关表册。:
六、加强花卉的培育管理,美化机关环境
农技站抽调专人负责,其他职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等空闲时间积极协助配合,共同抓好了花卉的培育、管理工作,保证了局办公楼和公共区域的稳定供应和随时轮换,为局机关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由于整体知识老化,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不够,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在试验设计和田间操作不熟练,开展技术培训不老练,业务知识没有更新;农技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二是下半年工作打算:第一、认真搞好大春田管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第二、抓好晚秋生产的规划种植;第三、抓好试验、示范的测产和大田生产的产量掌握;第四、搞好技术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第五、利用农闲时间,学习业务,增长知识,开阔思维,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篇15: 农技站工作总结
一、农机工作总结
半年来,农机工作在上级领导关心指导下井然有序的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工作如下:
1、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和检查,提高农民对农机安全意识,使我乡境内半年来无农机重大事故发生。
2、积极组织农业机械进行年检年审,使在年检期限内的农业机械及时的到县农机监理所进行安全年检,让农机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现已年检各类农业机械120台。
3、落实农机补贴,到现在为止已经完成了2台大拖拉机和配套农具的补贴,还有已签订了38台插秧机的补贴协议。
4、组织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对机手进行了跨区前的安全培训,使机手提高了安全意识。
5、落实20xx年夏季的秸秆还田在5万亩以上,机插秧面积在1000亩以上,我们已整理秧田10亩,准备为机插秧育秧。下半年工作打算:
继续宣传和加强农机安全知识教育,协调县农机监理所到乡镇进行安全检查,降低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农机安全意识。
做好秋季秸秆还田准备工作,使秋季的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
二、防疫工作总结上半年工作总结
1、春季动物防疫免疫注射情况:猪口蹄疫(一免、二免)共注射1.8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一免、二免)共注射1.33万头次;猪瘟共注射0.35万头;牛羊口蹄疫羊注射0.5万头次,其中牛0.1万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共注射三禽9.5万羽,其中鸡8.5万羽。
2、当前工作:全乡正在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注射工作,全乡现已免疫犬1700多条。
3、下半年工作:高温消毒灭源和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
三、海洋渔业工作总结上半年工作:
1、对全乡22个村的水产养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2、开展科技入户前的准备工作,对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3、打击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行为。
4、从100多户水产养殖户中,遴选出20户作为科技示范户。
5、完成全乡80%的春放工作。
6、引进优质高效新品种加州鲈鱼、鳜鱼等。
下半年工作打算:
1、到塘口对渔民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
2、引进新技术新品种。
四、林业工作总结
1、今年完成成片造林3025亩,建成苗木花卉1000亩,四旁植树16万株,建成绿化造林合格村5个,绿化造林示范村1个。
2、3月4月在我乡成功举办全县绿化造林现场会两次。
3、办理林木砍伐手续10次,砍伐林木3800M3,其中南榴片土地复垦伐木达2500M3。
4、发布林木病虫害信息两次,指导林农防止草履蚧。
5、对已栽林木进行管护,保障造林成果。下半年工作打算:
1、积极配合县局领导在我乡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成股权证、林权证的发证工作。
2、配合县局领导做好对我乡森林资源的一类调查工作。
3、定期发布林木病虫害信息,指导农户对现有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4、协调办理林木砍伐手续。
5、依法治林,做好林木的管理工作,防止毁林事件的发生。
五、种植业工作总结:上半年工作
1、根据县植保站信息,及时发布农时农事,指导农户做好农业生产:到目前已发布小麦冻害预防及管理、春播作物指导、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小麦扬花期赤霉病防治等植保信息计9期。
2、认真做好水稻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工作:全乡水稻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近600万元。
3、认真做好全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历时4天,全乡22个行政村第一轮农民培训工作圆满完成,并得到县财政局、县农委的一致好评。
4、认真做好改革示范县科技入户工作,认真组织落实全乡50户科技示范户的物化补贴工作,每户示范户补贴有机肥800斤,认真做好甜瓜基地、花卉基地等高效设施农业的技术指导工作。
5、认真做好响水县农委科教科有关领导对驼峰乡甜瓜基地的考察准备工作。
6、认真做好全乡水稻机插秧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整地、备种等。
7、认真做好县农委、乡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如对全乡毒源植物的调查、农业信息上报、协助农委信息科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站等。
下半年打算:
1、继续做好全乡的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2、继续做好全乡甜瓜、花卉、蔬菜等高效农业的技术指导工作。
3、继续做好全乡的第二、第三轮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篇16:农技站年终工作总结
。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着重抓了“网络空间、信息服务,分析预测”三个着力点,重点推进了信息立体化设施建设,构筑了镇.村两级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网络到村信息外延.,服务“三农”服务大局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一、思路明晰, 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
我镇高度重视农业工作,把加强农业信息基础建设,搞好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成立了以付忠同志任组长,信息站,经管站,文化综合站、畜牧站、农机站、林业站、水利站等部门为成员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高起点、大服务和便捷、高效的原则,以“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以农业人为主心“农业信息服务为宗旨,以实现“科技天天下乡,信息时时入户,贸易件件有靠,农民科学兴业,农业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各村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安排专职信息工作人员,并邀请技术专家组成农业信息专家服务团,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和市场信息需求。
我镇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各层次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强农业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项目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的采集与发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组织投资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窗口,支持通过,在线窗口,电子商务,农民论坛等多种形式,提供及时、准确、专业的信息咨询及交易,目前明水信息网页点击率达到了2万多人,发挥网络作用,逐步形成以政府信息服务为主与多种信息服务并存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开拓创新,成功建设了“三农”服务十大信息系统
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在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的工作中,充分发挥综合服务的特点,坚持现代科技和传统手段相结合,走立体开发的道路。结合我镇的具体情况,创建了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新模式。即:电话短信服务,电脑网络服务,专车出诊服务,书刊板报服务,技能培训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展示服务,手机与网络捆绑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等十大服务体系。
1、视频节目,指导农业生产
视频是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视频获取农业信息,是农民最乐意接受的服务方式。今年,信息中心创办了视频专栏与专题光碟,推出了《致富经》、《专家在线》、《农业信息》版块,紧扣“三农”服务主题,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指导。一是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制作特色农业视频课件。二是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制作实用技术光碟。三是围绕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专家在线指导。
2、宣传12316,满足农民需求
今年为了更好地做12316执线工作,我镇就“12316”农业服务热线的功能、作用、拨打方法和信息查询方式等内容制作成简报,发放到17个村屯进行宣传,并向广大农民发放了宣传手册,使更多的农民对“12316农业服务热线”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开通了12316专线网站.
3、电脑网络,拓宽产品市场
创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信息网”网站,并强化了农民主体的以农业人为本的信息运转模式,创建了农业论坛与农业博客圈,在探索农业信息化运转模式向前迈进了步,一改二传手为人梯,完成了“一站通”的注册,信息站点由乡镇向村屯与大户延伸。一方面对 “农业信息网”进行扩容、改版、增加栏目、丰富内容,同时建设了“品牌农业”“协会探索“栏目,“农村信息贴子群发”通过网络平台滚动群发播报,使农业信息通过互联网系统远程互动,实现了农业信息“一对一,一对多”的改变、不仅管理维护更加方便,信息传播速度也更为快捷广泛
4、专车出诊,解决现场问题
XX年,我镇在率先成立 “农业110”服务中心,畜牧,农技首席专家电话通过网络,报栏公开,受到我镇广大农民的欢迎,
总结
坚持了24小时值班制,有电必接,有访必应,热情为农民服务。
5、信息快报,发布农业信息
《农情信息》简报已有7多年的历史,新建设的'信息快报服务系统,就是在《农情信息》基础上的增容和提升,紧密配合农事季节,将农作物业生长发育动态、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农业产业化典型、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情况及救灾减损措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信息,编印成《农业信息快报》,通过乡镇信息站和村信息员,及时将信息转送到千家万户和相关农业生产企业,配合网络,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6、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新建设的教育培训服务系统是将技能培训、就业培训、村级农民图书室、音像放映队等多种培训教育形式和手段相结合,加大培训工作的深度和力度。今年我镇有八个村获得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基层示范点,配备了图书与音象设备与背投仪。“农业信息服务示范村”,每村均配备了“农业信息服务员”,组培训了“农业信息宣传员”,村部建设了 “农民图书室”, “电子阅览室”, “农业信息宣传栏”。镇信息站与文化站,还开通了阅书网站,收录几十万本科谱图书,用代码形式在网上借阅,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农信服务全面开展。
7、手机短信,传播及时信息
手机的拥有量已超过电话拥有量,根据用户的要求为他们提供短信服务和传真服务,并能预定、编制特定的信息资讯,向他们提供信息服务,方便用户畅游商海,为了便于农村经济人,开通了网页与手机相通,通过手机可以向网站发信息,通过网站可以向手机群发短信。
10、网络商务,提供网上交易
电子商务系统是在“农业信息网”站上开通“分类信息”,利用网络发布的农产品及相关供求信息,在网上进行产品交易服务,通过网上交易服务引领,明水电子商务服务系统正在逐步形成,也打造出了一个网络上哈大齐走廊,培育了一批实有企业与网络虚拟企业,农业信息网成为了拉动明水镇经济的新引擎。
11,农业信息员在工作中受益
在为农服务中,一批信息员成长为了创业大户,我镇向荣村信息员孙艳辉在信息服务示范中,好项目先试先行,今年他棚室收入达到了30万元,向阳村信息员李陶国成为村里采购员,销售员,不但为农民节约了农业成本,自己也获得了好的收入,在县城买了一套新居。美丽村信息员张志军,兴旺村信息员宫百合,不但成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明白人,市场的能手,个人撰得了合法的收入,还成为党委拟定的村屯接班人,为他们政治道路铺上坚固的基石,农业信息工作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
三、注重实效,信息化服务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1、提高了信息服务效果
通过半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初见成效。⑴“农业信息网”自改版以来,信息量增大,访问率升高,访问率80万人次⑵通过信息网,推介了优质农产品,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过去,产品找不到市场,种植找不到方向……信息的缺乏成为制约明水镇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今,互联网络、电话网络、网络电视等搭起信息致富的桥梁。截至目前,全镇已有60多个名、优、新、特蔬菜品种在该镇“定居“,(3)发挥了友帮公司等协会作用 ,为农业企业建立了信息站,企业网,不定期进行了培训,和事达公司今年对外订下了1500万元订单。(4)发挥信息的下延,注重横向联系,我镇经济人全部武装了网站,同时为全县的各经济人协会搭建平台,树立了明水镇农业信息老大哥的形象。营销业绩遍布辽宁,黑河等地,农产品营销额达到了一亿元。
2、促进了信息产业化发展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利用电话、电脑等信息技术载体和四级推广网络的有机结合,能快捷、准确地将农业信息送到千家万户,提高信息入户率,突破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瓶颈,将信息优势转变成生产优势和商品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信息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显突出,为农民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克服人力物力和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困难,继续加强十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不断摸索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信息产业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质量,带动农业发展。
篇17:农技站工作总结
根据县农业局,农技站的安排布署和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乡站全体人员与乡政府及各村、社干部,县站包点下乡人员密切配合,努力工作,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劣扩优,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抪技术,实行顶凌覆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搞好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和专用肥实施示范工作,抓好间、套、带田示范推广,加强各项新技术的宣传,培训咨询工作,以及病、虫、草、鼠害预测及防治工作,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今年由于县政府物资储备、供应、调运及时,我们宣传落实地块得力,工作方法妥当,使我乡玉米全膜双垄沟抪——顶凌覆膜技术,测土施肥项目等农技推广任务都落到实处,现将半年来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调整作物种植结构:虎关乡总耕地面积220xx亩,今年完成粮抪面积21143亩;其中:冬小麦3500亩,玉米12102亩,蚕豆100亩,洋芋4948亩,杂豆493亩;经济作物772亩;其中:冬油菜427亩,胡麻235亩,药材110亩;蔬菜50亩,青饲料35亩。小麦占粮抪面积16.6%,玉米占57.2%,洋芋占23.4%,豆类占2.8%,在提高种植效益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小麦面积,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大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今年虎关乡推广的冬小麦品种有92362;玉米新品种有:豫玉22号,富农1号,中玉9号,正德304号,酒单4号﹑125,沈单16号 ;洋芋新品种有陇薯6、7号,定边等,提倡良种良法配套种植,使良种发挥更大的增产增收的潜能。
三、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实行顶凌覆膜:今年县上安排早,物资储备,调运,供应及时,保障了顶凌覆膜春耕生产的需要,在虎关乡高集村县上最早实施顶凌覆膜现场会,参加现场会的有省、州、县、乡村各级领导及群众有300多人,全乡玉米全膜总完成12102亩,其中顶凌覆膜的有7000亩,我们和村干部一起组织群众全力开展顶凌覆膜,抓紧落实春耕生产,为今年农业生产取得好收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集中力量抢时抢墒超额完成覆膜任务,最大限度的保蓄土壤墒情,及自然降水,使地面蒸发降到最低,被作物有效利用,实现集雨,保墒,增产。
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 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N、P、K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的技术体系。它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环节11项工作;其核心技术可概括为“12345”要诀。通俗地说,测土配方施肥包含着测土、配方和施肥三个方面的内容,测土是配方的依据,施肥是配方的实施。为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密度、耕作制度等气候变化等因素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建立“百千万”工程,虎关乡在高集、吴坪投放400袋玉米专用肥,建立百亩玉米示范村,在二十铺投放冬小麦专用肥8袋,示范冬小麦8亩。沿川公路发放施肥建议卡20xx多份,挂建议施肥牌子5幅(张),挂图200份,完成各作物配方施肥总面积20xx0亩以上。真正实现不配方不施肥,实现节本增效的施肥技术。
五、狠抓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工作:在搞好冬小麦定点专人观测条锈病的同时,给群众宣传其它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技术,最佳防治适期,使各作物病、虫、草、鼠害控制到最低危害程度。今年因冬小麦拌种、预防及时,没有发生条锈病。播种时发放15%“三唑哃”粉剂10件(200g×65包),拌种面积3500亩,冬小麦拨节一孕穗期发放20%“三唑哃”乳剂12件(250ml×20瓶),群防面积4200亩次;玉米病虫害防治120xx亩次;小麦、玉米的化学除草14500亩次,农田灭鼠5000亩次;使作物病、虫、草、鼠害得到有效控制,为农业增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六、狠抓新技术的宣传、培训工作:截止目前七月中旬,虎关乡在玉米全膜双垄沟抪一顶凌覆膜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宣传、培训及现场指导总计15期,参加或受训人员达1250人次,在全乡各村田间地头讲解,指导75场次,受听人达12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份。使科学技术传到千家万户,变为生产力,提高技术入户率。
七、狠抓田间试验、示范、新品种推广工作:
在搞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狠抓田间试验、示范、新品种推广工作。今年虎关乡抓试验4项,示范2项,总计六项:
1.冬小麦“3414”试验一项,占地1亩;
2.冬小麦校正试验一项,占地1亩(由于越冬性差,返青后死亡,于4月28破种);
3.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一项,4个参试品种(正德304、中玉9号、豫玉22号、富农1号),占地1.5亩;
4.洋芋新品种对比试验一项,4个参试品种(定边、陇薯6号、陇薯7号、青138)占地2.5亩;
5、在吴坪、二十铺两村玉米套黄豆示范120亩;
6.在二十铺示范冬小麦专用肥8亩,在高集、吴坪示范玉米专用肥200多亩,肥料按补贴价供给。
目前除冬小麦“3414”及校正试验破种以外,其它试验,示范长势良好,正在记载观察中。
上半年工作暂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在下半年更加努力工作,搞好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18:农技站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农技站以项目实施为重点,明确工作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做到事前有方案、有措施,事中有指导、有记录,事后有总结、有成果,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成绩显著,各项工作均位列全市第一位,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郑路镇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测亩产达992.52公斤,勇夺济南市玉米最高单产。高产创建项目为20xx年全县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夯实了坚实的基础,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1、完成农业部、省农业厅20xx-20xx年度粮食高产创建项目
小麦:20xx年x月x日小麦高产创建实打验收:孙集乡前街村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亩产达719.07公斤,百亩示范方672.62公斤,万亩示范方635.17公斤;郑路镇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测亩产达708.79公斤,百亩示范方672.03公斤,万亩示范方634.26公斤。
玉米:20xx年x月x日玉米高产创建实打验收:郑路镇万亩示范片: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测亩产达992.52公斤,百亩示范方843.3公斤,万亩示范方644.7公斤;孙集乡万亩示范片: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亩产达937.8公斤,百亩示范方839.4公斤,万亩示范方643.8公斤。
整建制:经市农业局专家组测产,20xx-20xx年度玉皇庙镇小麦单产536.19公斤,20xx年玉米单产612.7公斤。
项目实行专人负责档案管理,按照项目考核细化档案管理,做到事无巨细,图文并茂、生动全面的展现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并在项目考核中受到省市农业专家组的好评。在项目实施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与农户签订管理合同,将技术措施量化,有效的促进了农户的种植热情,并提高了管理质量。
我县20xx-20xx年度粮食高产创建项目顺利的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位居济南市粮食高产创建综合考评之首。
2、完成省农业厅20xx-20xx年度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该项目在玉皇庙镇组织实施,百亩高产示范方分别位于双龙店村、国家村,核心示范区面积10049亩,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20xx年x月x日经省市专家实打验收,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656.26公斤/亩,双龙店百亩示范方亩产670.9公斤/亩,国家百亩示范方亩产
666.27公斤/亩,万亩示范偏亩产637.5公斤/亩,十万亩辐射带动区亩产573.7公斤/亩,均超额完成任务目标。
二、农业技术服务及技术推广扎实推进
1、扎实开展农业技术服务
以项目开展为抓手,我站始终把技术宣传培训和组织观摩放在工作首位,扎实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全年解答农民电话咨询85次,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500人次,在示范区共召开技术培训会3次,培训300余人,发放技术材料1000余份,组织观摩会4次,为各项关键技术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2、完成各类试验、示范工作
根据项目要求,明确任务目标,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合理安排部署玉米、小麦十亩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示范方、万亩高产示范片。同时做好品种对比试验、叶面肥筛选试验、种植密度试验等试验示范工作,通过项目实施,筛选出适合我县生产的玉米品种主要有浚单20、郑单958、鲁单818、登海605等,小麦品种主要有济麦22、良星99、良星66、泰农18等。
三、完成的其他工作
1、做好小麦、玉米等作物的苗情,产量调查工作,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及时提出田管意见,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确保丰产丰收。
2、认真开展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完成卫生、节能、创新等创先争优工作,积极在报刊、互联网上宣传农业新技术,累计发表各种宣传资料60多篇。
四、20xx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农业部、省农业厅下达的小麦、玉米粮食高产创建项目。
2、做好小麦、玉米等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3、做好农情调查和科技宣传培训工作。
★ 乡镇环保工作总结
★ 乡镇禁毒工作总结
乡镇农技站工作总结(共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