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znr8886”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HiAll笔试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HiAll笔试经验总结,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建行笔试经验总结
建行笔试经验总结
首先一开始做题 是两个半小时,最开始就是20道貌似是测反应能力的题目,三分钟要做完,做题前有对这部分题目意思的说明 有三类 第一类是给两组字符 找两组中相同字符个数,第二类是给出ABCD几个数字区间 再给一个数字问你属于哪个区间 比如A区间是1247-3245 BCD不一一列举了 题目就是1400 答案就选A 第三部分我已经忘记了。。因为后面考试太晕
我感觉最开始读题目要求的时间和那三分钟都是计入两个半小时的 读要求的时间不限 我还在看要求就有好多人开始嚎 老师我这里题目怎么是乱码啊 其实那就是题目 在两组乱码中找相同 可能开始就是弄的你静不下来 我是抓紧时间做的 但三分钟实在太短 还没做完第二部分时间就跳了 建议今后考的DDMM做不完也要点完 据说不计分 但我也只是听说的
然后就开始了行测。。 我是考过国考 系统复习过行测的银。。 but 感觉言语理解和数量关系还有资料分析都挺难 数量的数字推理比较多 而且很难 资料分析算得太恶心 我记得有一道是给出了十来家银行净利润 营业收入 每股收益等等 让算哪家银行净利润和营业收入之比最高 我在答案给出的四家里算。。 结果答案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才能比出来。。 资料没做完 后面5个左右都是蒙的 数量也是连猜带蒙 逻辑题有两道是国考真题 判断推理还比较简单了 但是给出的条件非常多 需要掌握技巧
记得一题数量的 把1-10十个数字填入2行5列的格子中,要求每行的5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且第二行的每一个数字比对应第一行的那个数大2以上 问有几种填法
接着就是最最最恶心的综合,
。 考完我已经回想不大起来了。。我也是复习了很久的.银。。着实被虐了 记得的有 资产重分类 建行的理财产品 建行的什么商务理财什么的(我记得是选善融商务) 太空授课的是谁 在五四青年节对广大青年提的要求 利率市场化做的改变 还有两道主观选择 就是说这次考评结果你觉得明显不公正 你会怎么做 是多选题
记得有两道很恶心的大概是这样 1、某厂生产罐头100万个,50%销欧洲,50%销国内 汇率1:8.4,欧洲卖20欧元 国内卖100每个 ,!RMB上涨20%! 该厂劳动生产率上涨10%!但由于关税什么的只有10%销往欧洲!问今年比去年的收益变化情况啊!!!!
2、老王种田年收入xxxx,妻子在村里开杂货铺年收入xxxx,儿子在某企业年薪xxxxx(省略20字 因为我没勇气看完题) 选项大概是这样的。。老王全家属于劳动要素分配的收入是xxxx元 属于xxx分配的xxxx元。。不堪回首。。
总之 绝对做不完。。 我是跳着做的 英语还好 大部分能在文章中找原话 不过最后一篇也没做完 我旁边的研究生mm是按顺序做的 反正我是没看见她做英语。。老天保佑咱。。都是被虐的娃。。来攒个RP 希望能过!!希望想进建行的DDMM还是不要小看这个难度了 基本是没有什么直接考概念的。。
篇2:比亚迪笔试经验总结
比亚迪笔试经验总结
今天去了比亚迪的笔试,
3.1招聘会投简历,3.2收到笔试通知3.3去闵行笔试。(他们的动作还是挺快的)。笔试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思维能力测试25分钟,英语能力测试25分钟,性格测试10分钟——共一小时。
思维能力测试
包括几个部分,有数字推理题、阅读题、逻辑题、图形推理,有几道题目跟网上的一样,记得几道题:
0、6、24、60、120、(210),
12、23、35、48、62、(77),
假设地球是圆的,用比赤道长10米的.绳子把地球围住,绳子离地面多高?
阅读题的话其实就是给你一段话,要选出中心思想,还是很简单的,不过他们的题目竟然和之前几个月的笔试题目一样,让我对这个公司多少有点失望。
英语能力测试的话分为三个部分:
1. 改错,大概就是六级水平差一点点
2. 还有一段英翻中,文章如下。这是5月高口的一道口译题,不难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ve a historic opportunity: There is muchwe can share. I think progress in these areas is particularlypromising, that is, trade, technology, investment, and exchanges ofscientific and managerial expertise. In a few short years, two-waytrade has risen sharply.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China’s thir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Ourbilater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show great promise for peaceand progress in our histories, and I believe, together, we can and willmake tomorrow a better day.
Answer:美中两国面临着历史性的机会:我们能够合作的范围很广泛,
我认为,我们在贸易、技术、投资和交流科学管理技术这几个方面特别有望取得进展。美中双边贸易在短短的几年中大幅度增长。
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们的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前景广阔。我们已经开始为我们的历史撰写和平与进步的新篇章。我信,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3:农行笔试经验总结
农行笔试经验总结
笔试的话是三个小时,第一部分是综合知识70道,时事新闻比如上海自贸区是哪儿的呀,最美女教师,的奥运会在哪里举办等等,然后是专业知识,不是很难,最后又10道关于农行知识的,就是建立的年份、五金业务之类的,时间比较充裕,还可以检查检查。
第二部分是行测,今年行测50题,只有45分钟,而且数学题比较多,文字类的话文学的很多啊,字很多,虽然不是很难但是时间很吃紧,很难做完。。
最 的就是第三部分是英语题100道,我以为只有15道,
。时间是60分钟,不知道是不是前面的行测做傻了,我以为只有70道所以前面做的很慢,结果后面15分钟的.时候发现有100道!!悲剧了就没有做完,其实英语题好简单的好可惜啊。
还有就是农行的性格测试,分得特别细,12页,一页6道题,每道题的选择有9种,任意两道题答案一样就会让你再做一遍,其实时间是很充裕的,不如前面仔细想想。。
最后就是农行笔试结束之后还有一个调查问卷,不计分的,但是千万不要点提前交卷,提前交卷就记零分了。。所以你做完了所有题之后不要着急结束考试,做完调查问卷之后自动会结束的。。
篇4:新鸿基笔试经验总结
新鸿基笔试经验总结
以下是由大学网总结的新鸿基笔经
考试为全英题目,简单,但是耗时间,试题是KP Consulting CO.给他们出的题,到现在还一直用,广州的考试分两部分,part1: numerical and part2 velbal
地产笔试经验1: 计算,30题左右,25分钟,全部都是看图计算,例如去年跟今年几个公司的产量对比,让你算哪个多哪个少,增加了多少,选项有:ABCDEFGH,所以,蒙的机会太小了,好好拿计算器算就是了。正常速度算不完,倒数5分钟时我还剩10多题没做,恐慌,没办法,因为有一道汇率换算购买货物的题因为自己想错了,所以倒回去做,浪费了很多时间,
反正,以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要做完很难。因为有一些比率的换算或者专业用语需要细致的看才不会对错,简单,但是不容易作出来。
地产笔试经验2:velbal,判断题,44题,20分钟。每个section有几句话,大概50个字的篇幅,然后三个问题,选项均是A-B-C,ture-fault-could not conclude,全部是商业方面的'内容,
例如:某公司A收购了公司B,规定员工和老总必须在一个月后走人,C专家说,这次收购让业界很意外,因为B公司不止这么多钱。
问题1:公司A用××钱买了公司B这件事surprise了许多人。
问题2:B公司老总将在年底离开
问题3:B公司的价值大概多少millions
笔试经验总结:如果充分读题的话,绝对做不完,只能考猜。因为考过许多英文考试,对这种题不是很怕,直接看关键词,看转折词,对应问题看短文,所以基本上都知道讲什么。比较难的就是判断究竟是错了还是无法推断。如果文中给出肯定,而问题是否定的,哪就是错的,如果问题给的跟文章不一样,但是文中没有明确表明反义,那就要选C,无法推断。例如刚刚问题2,文中只说一个月后离开,但是没有说时间,因此B是选无法推断。
篇5:汇丰银行笔试经验总结
汇丰银行笔试经验总结
昨晚的一切,现在回想起来,还想一场梦,
也许是绝望太久了晚上六七点突然看到已经太久没有新邮件的GMAIL邮箱里就躺着一封HSBC的笔试邀请…然后突然就像爆发了一样。激动的去找妈妈说她问我啥时候完成…我脱口而出4月11日…我妈说那不就是今天么…
当时我们都认为HSBC这就是要考验你真实水平不给你准备时间,然后准备了一会就感觉自己由于太久没看英语,挺力不从心的,睡了会觉十一点起来做了,做的`时候当然是备受打击…
首先凡是下载下来的那种只有8道verbal 或8道数学的其实都是里面的practice test不计分不计时的…因为有JJ.所以我都直接搬上去的现在想想也是错的应该借这机会找找感觉的。
之后里面还有两个example也是不计时的做不对还提醒你让你再做我verbal和数学都做错过我认为这个应该也是被计分的…
题目可以说是挺折磨人的…我一直自认为英语不错曾经复习考过GMAT其实这些题从难度上来说都是远低于GMAT的…但是时间上确是大问题数学部分遇到了很多原图可是题目却都变了verbal就没什么原题了全是自己碰半分钟一提共30题…半分钟如果状态不好连小短文都读不完…
现在想想我只有当年备考GMAT的时候,
可以达到这种境界…然而最痛苦的是在我蒙了十几个verbal题头已经很晕finish了考试后却意外看到邮箱里说考试时间是14号之前!
麻木的晴天霹雳就这感觉…我只能说都怪我自己…两三天的时间多做些题至少可以找回我对高强度阅读的感觉…好在我是受挫过多的人…心理素质已经被历练的很好了…淡淡的笑笑。关机睡觉了
今天写这么多…还是想给接下来的同学们提供些教训吧!我没什么经验可以贡献只能说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目绝对不算难关键是熟不熟,有没有感觉。不用指望考试的时候遇到原题只要你找到了做英语题的那种感觉把心态放平调准pace肯定是没问题的。
HSBC需要的肯定是遇事不慌不惊,细致的人我的一系列表现已经将自己淘汰出局,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也不想怨自己了。
篇6:国家开发银行笔试经验总结
国家开发银行笔试经验总结
考试时间是1:30——6:00,依次是英语、行测、申论,安排得比较紧凑,没有耐心的话很容易烦躁,所以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在经历过很多企业的笔试面试之后,面对超长时间的笔试,能静下心来答题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其次,一定要准备点吃的,三堂连轴考很耗体力的,尤其是大家在学校里习惯了11点半吃午饭、5点吃晚饭…士力架很不错哈,水就不用了,考场里有准备农夫山泉(貌似农夫山泉和很多银行都有合作啊,国开笔试是农夫山泉,招行面试也是农夫山泉,貌似建行或者中行笔试也是农夫山泉)。
1:30——2:30,英语,20个单选(20*1=20分)、1篇完型(20*1.5=30分)、4篇阅读理解(4*5*2.5=50分)。单选基本上一半语法一半词汇,六级词汇有点不够用;完型印象中不太难,六级水平够用了;阅读理解,个人觉得很难,倒没有生涩的科技方面的文章,但是六级词汇完全不够用,篇幅也较长,有充裕时间准备的同学可以没事儿翻翻考研词汇,平时再练练阅读速度……个人感觉这次英语笔试主要就是考较词汇和速度。
休息半个小时。
3:00——4:00,行测,20个常识,20个言语理解,10个数量分析,10个图形推理,10个逻辑演绎推理,10个资料分析,分值分布木有印象了,
数量分析和图形推理如所有行测一样偏难(或者说是根本看不出有任何规律可言),自然也要把它们放到最后来解决。常识和言语理解应快速解决;逻辑题和资料题细心点,不难;然后涂答题卡;然后再做数量分析和图形推理。平时做几套国考行测模拟题,练练速度和抗压能力,问题不大。
休息半个小时。
4:30——6:00,申论,十段左右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材料。第一题写篇400字的小文章,北京798艺术园区成功对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启示。第二题,800字左右的大作文,自拟题目,明确要求是议论文的.形式,谈谈如何实现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资本。时间不是很急,可以抽出5分钟列个提纲。平时看看国考的范文,可以锻炼锻炼如何审题和组织文字;而平时多多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尤其是国开行网站上关于产业政策、规划的新闻和解读,可以自己试试“押题”……因为,“文化产业”这个主题当时恰恰在国开行网页上报道过。
国开行的招聘一直在摸索和改进中,全国统考也是2012届才开始的。所以,仅供参考。
祝大家找工作顺利!
篇7:德尔福笔试经验总结
。专业知识准备更加复杂,对于研发技术岗的笔试要求都比较高,我在这个方面基本没有准备,自信的认为自己凭借先前的积累可以应付一二,哪知第一次笔试后彻底失去信心,于是打算复习模电数电和其他知识。然而模拟电路直到考完所有笔试后才勉强看完一遍,而此时前面看过的早已忘记,这也是我准备过的唯一的`专业知识,其他的到现在也没有开始。
对于这些笔试细节很重要,即便你每天都在使用但是却不一定能够答题,因此提前一段时间复习一遍才能轻松的应付笔试避免首轮就被淘汰。对于笔试中的逻辑测试和智力测试,本来于我们而言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却有熟练程度的差别,像威盛那道猫捉老鼠的题,我想了整个考试时间的三分之一,而如果知道思路的话却用不了两分钟,这些东西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因为你也不知道他究竟会出现什么类型,但是却又不能过于大意,我最初也不以为然,但每次考完的差距却让自己不得不多加训练,于是到网上搜索各种各样的智力测试,在饭后茶余和同学一起思考然后找到规律应付考试。
对于一些性格测试,我始终持怀疑态度,我认为他们不在于选拔人才,而在于抽签式的过滤掉过多的应聘者,其中的规律我始终不得而知。
篇8:汇丰笔试经验总结
汇丰笔试经验总结
我是前几天接到的笔试通知,明天截止,今天晚上实在忍不了了就做了,可能是题库较多楼主的库存有限吧,我的题目貌似都没怎么见过(先前似乎有位童鞋发帖谈了一下自己的题目,貌似他说的楼主都都练过,。。需要RP啊)
一开始登陆可以选中文的交互界面的,我小激动了一下。。。但是后面的题目都木的选的都是英文,
。。verbal部分做得多的同学还是有优势的,但是特别提醒一下,HSBC这个界面做的`很奇葩,紧挨答案上面的不是题目,而是提醒你注意选择最契合文意的答案。。。汗呐 考的时候很受伤有木有。。。
关于numerical的部分,个人觉得还可以,时间绝对够,HSBC家的计时系统比较人文化,只有分钟计时,木有秒钟部分,所以不会塑造出很紧张的时间氛围啦~
最后祝各位明天开战的同志好运啦,我攒个人品,大家都加油吧
篇9:电装笔试经验总结
电装笔试经验总结
电装是一间供应汽车零配件的企业,也算是对口吧,它的笔试题很有趣,就好像考高考综合科一样,历史地理化学物理,乜都有。仲有语文,同埋公务员式的`数字推理题同埋英语四级阅读。做完都觉得份卷好有趣,好好玩!
电装的面试就安排得几郁闷的。因为公司比较远,所以它安排了车来接我地,结果成个面试耗费了整个下午1点到6点,5个小时,但实际见面试官的时间只有15分钟,而且这15分钟里面有一半是面试官在说。晕啊~~问的问题也很常规,自我介绍也没让我说,就问问职业规划。其余时间他又没有给我们说安排,就只是安排我们在干等除了等还是等,
经历一些这样郁闷的安排,公司形象就被削减了一大半。后来我都签约了,就没再去坐来回两小时的车,等三小时才面个那么一会儿的二面。机会要留给有需要的人嘛!
更多相关的文章推荐,大家敬请继续阅读:笔试紧张怎样调节笔试的具体方法HR考试答题技巧
篇10:丰田(TOYOTA)笔试经验总结
。需要当场写一份简历,而且还有开放性问题,好像是说写自己比较成功或是完成的比较出色的一两件是吧。我因为把时间基本上都放到答题上去了,没有仔细看简历的要求,开始还以为只是留下些基本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导致留下的时间不够,简历上基本没写什么东西,估计这也是笔试没有通过的原因吧。看起来这份简历的撰写还是很重要的,带份简历去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试卷部分有多少页已经不记得了,不算太多,但也要抓紧时间,一些题目不多的去考虑,我自己是没有把握好时间的,要不估计也通过了。自我安慰一下,呵呵。
题目分三部分,首先是一个职业倾向测试,都是情景判断题,100个的.样子吧。然后是数字推理题,逻辑题,基本文法句法的题,看上去很简单,要深究就会觉得模棱两可了,所以还是不要去深究。第三部分是英语,一篇阅读理解,再加十个单词语法之类的选择题。对单词一向比较木讷,所以也没有多想,凭感觉选了。
这就是全部了。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记着加速加速。总结出一个规律,这种笔试,做的多做完了的,通过基本上没有问题。
篇11:财务类笔试经验总结
财务类笔试经验总结
下面开始回忆卷子内容1财务部分总体来说,就是CPA的五门轮番上阵,会计、审计、税法 经济法 财管,是,没错,您没看错,是五门都有考到,包括审计,包括经济法,至于前面广州笔经里提到的偏重房地产方面知识,倒是没有很大感受。第一题就是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的内容,讲出纳不能管总帐明细帐,不能一人管全部印章,可以管管固定资产帐。
会计方面的题还有包括会计档案保管及销毁的规定、固定资产的定义、投资性房地产的认定、可以用来弥补亏损的权益种类、可税前弥补亏损的年限审计的考了一个完整性的认定,经济法的考了几题董事会的职能,要注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职能的区别,像利润分配这种就该是股东会的权限,还有合伙企业可以有限责任/无限责任等。税法的客观题考了一个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具体包括工资、房租收入、咨询收入,
财管的考了一个权益乘数的概念、一个货币时间价值概念、两个还是三个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特点/区别。计算题部分第一题是控股合并,然后让算是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第二题是财管的.,考那些比率,像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周转率、题目条件也有给到产权比率,不过不知怎么的偶用产权比率和用流动比率算出来的不一样,就在这里卡壳了,大概是偶哪里概念没弄清楚,第三题瞄了一眼,是税的题目,大概就是营业税城建税之类,几个小问题,每个问题两分这样,就放弃了,转去做后面的数理逻辑,综合题呢,貌似也是几个小问,共12分,有个小问比较贵,5分的样子,其余也是两分一题,同鄙视。
数理逻辑部分,就是很简单,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找数字规律、找图形规律、小学数学应用题、类比推理、逻辑推理,正常人应该都可以做得蛮黑皮的。一个建议就是,最后一部分逻辑推理,直接从选项往上进行判断就很容易。其他的,么什么了。 能回忆起来的,就这些。
更多相关的文章推荐,大家敬请关注面试经验频道!
篇12:招商证券笔试经验总结
招商证券笔试经验总结
刚拿到卷子小紧张,怕又像建行实习那次做不完,事实证明,要懂得放弃,这次时间控制得不错,因为放弃了一些不会的,耗时较多的数学题和后面的证券题都是每题一分,大家还是要拿到自己最优势的'题的分。
笔试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行测。先是语言理解,后面是逻辑题、数字题和图形题,最后还是文字题(下面哪个条件最削弱最加强题设结论的那种)。数字题和图形题比国考简单很多,之前听过有同学放弃数学,我开始也有这想法,不过瞄了一眼感觉还可以,就做了一下,其实比较简单。图形题难度比数字大一点,有几题暂时没头绪的果断放弃,做个标记。本人做语言题比较好,当时感觉是整个考场第一个翻卷子的。。。小窃喜。。
第二部分证券基础知识。比较散,涵盖证券、基金、公司法等等,证券从业考试的内容我当时过了三门,不过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本人非经济金融专业,基本凭印象和基本理论选的,某些题处于完全白痴状态。比较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提前复习一点证券从业考试的内容,比如熊猫债券啊,欧式期权美式期权,可转债,公司债券和国债的性质等内容。
最后一部分只有十题,考对招商的了解,这个性价比比较高,要提前复习。今年考到的有招商证券哪一年几月成立,哪一年几月上市,客服电话95565,今年得了什么奖,被证券业协会排承销商第几名,有多少个营业部(这题以前也考过)等等。
总结,一定一定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不会的题目不要驻足。最后我填完答题卡还有5分钟,竟然做出来4、5道前面没细看的数字和图形题,当时狂喜。
篇13:关于MBA笔试备考经验总结
一、General Part
1.Why do You Choose MBA?
我很相信作家柳青的一句话:“人生的路虽然很长,可最关键的只有几步”。譬如高考、考研、找工作、结婚......这些都是Bigdeals。这几件事把握好了,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没啥遗憾。今天,我们决定考MBA,也是人生开始转折的一个契机。决定并不容易,它包含着两个subtopics,第一个是choice,另一个是determination。做选择是第一步,下决心是第二步。想清楚自己做这个决定的理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理由将在以后的岁月里给你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和力量。
做这个决定之前最好有比较充分的考察。像考哪些科目、考哪所学校,考全职还是在职等,这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比较容易忽略的是,如果考全职,你是否愿意放弃现有的工作和收入,你是否愿意承受上学的成本和代价?(成本不仅仅是学费和生活费,还有你两年未工作没有收入的机会成本。)当然,上MBA和出国一样,都是一种投资,读完后你的平台会更开阔眼界会更高远,这些是无疑的。
还有一点就是对管理的兴趣,当然这点对于老师招生来说,很重要,但对于考生备考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当一名管理者并且认为自己具备管理的潜质,那么MBA非常适合你;如果你仅仅是想通过它当跳板,MBA也会给你非常大的帮助,但最终的效能能有多少,还得看个人的造化。
2. Three Characters of Study
学习是我们参与的最为直接和长期的过程。寒窗十载,我们每个人都对“学习”这个事情有着或多或少的理解。对自我学习状态的准确分析很关键,尤其要明确自己的学习障碍。拿我自己来说,挑战我备考的最大的障碍是工作忙碌,自控能力比不上那些生活极其有规律且自我要求极其严格的牛人。因此我选择了辅导班,而且是可以一直跟到考试的长期辅导班。这对我来说,上辅导班极大的保持了我学习的连续性。即使我在五个工作日一点都没复习,周末的课程也能帮助我温故和知新。辅导班还有另外两个好处:第一,当你复习的懈怠和绝望时,老师的鼓励就好比强心剂,让你瞬间充满信心和力量,斗志昂扬;其他同学积极的复习状态也像镜子一样映射着你,让你自觉羞愧,迎头赶上。第二,复习中的问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和同学,避免学习的难点和漏洞积少成多,难以挽救。
工作忙碌不是我们懒于复习的理由,常常以此安慰自己和放纵自己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我也不提倡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比如夜里两点入睡五点起床,这是极大的身心摧残,效果并不理想。我在这个阶段重新思索了一下思考了一些“将学习进行到底,学习无孔不入”的tricks(我宁愿把这些小行为称为学习的tricks而不是methods)。对我来说,基于这些tricks上的学习,就好比一粒粒沙子填满我日常生活的每个小空间,让我的不再因为难以挤出大块复习时间而焦虑。更有趣的是,工作之后的我逐渐发现,学习比工作轻松地多,工作之余的学习,居然也是一种休息,比打游戏逛街来的更踏实更有安全感。我每天上班坐公交车的时候,会背单词和复习周末上课的英语讲义;每天早起一个小时做数学题;午休的时候练几道逻辑题,偶尔还会有达到清醒头脑高效工作的意外效果;在家打扫卫生洗衣服的时候就把课件打开听十几分钟;尽量选择一些对写作有帮助的书籍填充Reading Time,比如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和《世界因你不同》等。读这些书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建立起中文写作的语感,你会发现对准备面试也很有帮助,因为面试老师很有可能会问到:what‘s your favourite book?然后你可以不假思索的答出Be Your Personal Best。这些tricks让我比较享受备考过程,学习更像工作之余的调剂品,而非负担,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学习中枯燥,让我坚持做到了课后的巩固和强化。
MBA并不是一项纯考学习技能的考试,因此单从知识考核上来说,比考研容易,甚至在感觉上比高考还要容易。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心态比那时候的我好了,还是我变聪明了。反正情商的提高会极大的刺激智商的发挥。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我每天都在鼓励自己的一句话。睡觉前做对一个数学题,我就会睡的特别的香。很多人不愿意开始学习很多是因为畏惧心理,畏惧心浮气躁没有学习状态,畏惧不懂的内容太多进度太慢,畏惧没有成就感总是打击自信……这种心理我也曾经有过,在经历过“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失败后,我把对自己的要求放低了,不再责备自己为什么这个问题别人会而我不会,每天我就攻克一个两个的知识点,踏踏实实的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错误就这样慢慢的减少,分数就这样慢慢提高。
总结一下,学习的特点有三个:
keeping continuous study,finding some study tricks fitting for you and making progress step by step。最重要的是,Just do it!
3. Methodology
关于一些大的方法我不再多说,我只说几点对我比较有帮助的:
①Time Management and Plan
合理安排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计划,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我当时计划表。我也没有完全按照这份时间表执行,因为计划都是完美的,总有一些事情和一些情绪干扰着我们,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使自己去按照计划做。但是绝不要因为一时的计划没完成而放弃整个计划的执行,计划完成70%就算成功了。另外,老师也会给你一个复习计划,但这个复习计划会比较粗,你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细化。细化的程度一定要精细到每月每周每天分别完成什么任务,最好还要规定一下自己的掌握程度。比如,九月份第一周学会形式逻辑如何解题,到十月的第三周,就应该能很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并保证基本不错题。
②Goal and Attitude
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制定目标和分解目标的意识。报考哪所学校和最后考到多少分是你的终极目标,但不要忘记在复习过程中分解目标,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我称其为“目标阶梯”。目标阶梯也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水平不断修正和调整的。模考阶段,目标阶梯的作用比较明显。我最初五次模考的目标分别是:国家线、180、190、200、210,后来发现自己第一次模考就超过了200,于是调整了目标,分数制定的更高了些。
篇14:中金笔试经验总结
中金笔试经验总结
11月17 日举行中金笔试,还是在清华大学,中金公司真的很喜欢清华大学,笔试在下午举行, 从2点到5点一共3 小时。参加笔试的本科大概80到100人左右,研究生大概100多吧。本科和研究生中金笔试题目完全相同,就三道大题,全部都是英文的材料和问题。
中金笔试第一题是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中文报告,题目是预测2005 年美国经济走势。
第二题是根据所给材料 分析影响联通IPO上市的因素,用英文不少于400 字。
第三题是给出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 让你计算一些财务比率,并与该公司往年的 数据以及整个行业的相关比率进行比较,写出一份财务分析报告,
这个忘了要求多少字了,也是用英文写。
笔试经验总结:我个人觉得时间比较紧张,因为需要阅读的英文材料特别多,大约一半的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材料上。都说中金公司非常重视应聘者的会计和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从中金笔试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如果前两道题目还算简单可以摘抄或翻译材料的.话,第三题如果没有学过会计或财务相关知识的人做起来就非常费劲甚至一点都不会了。两百多人在一个教室里笔试挺壮观的,而且还有不少拿着行李的,据说是从国外回来专程参加考试的我旁边就有个英国 XX 大学的应聘者,海归派有相当的规模。非常高兴的是我们学校的三位本科应聘者都顺利闯过了笔试这关,在下一轮面试胜利会师。
更多相关的文章推荐,大家敬请关注笔试经验频道!
篇15:广州丰田笔试经验总结
昨天去参加广州丰田的笔试,既然写了,就顺便记一下笔试的情况吧,
笔试是一个小时,包括一套试卷和一份简历。需要当场写一份简历,而且还有开放性问题,好像是说写自己比较成功或是完成的比较出色的一两件是吧。我因为把时间基本上都放到答题上去了,没有仔细看简历的要求,开始还以为只是留下些基本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导致留下的时间不够,简历上基本没写什么东西,估计这也是笔试没有通过的原因吧。看起来这份简历的撰写还是很重要的,带份简历去该是个不错的主意。试卷部分有多少页已经不记得了,不算太多,但也要抓紧时间,一些题目不要过多的去考虑。我自己是没有把握好时间的,要不估计也通过了,
自我安慰一下,呵呵。
题目分三部分,首先是一个职业倾向测试,都是情景判断题,100个的样子吧。然后是数字推理题,逻辑题,基本文法句法的题,看上去很简单,要深究就会觉得模棱两可了,所以还是不要去深究。第三部分是英语,一篇阅读理解,再加十个单词语法之类的选择题。对单词一向比较木讷,所以也没有多想,凭感觉选了。
这就是全部了。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记着加速加速。总结出一个规律,掌握一些面试技巧。这种笔试,做的多做完了的,通过基本上没有问题。
篇16:BOSCH面试笔试题目经验总结
早上七点起来,好像还没睡够.退房,过早.来到BOSCH员工班车起点站乘班车.车上好多来自国外的员工,也有很多学生,德国的,过来实习的,为期半年,只有通过实习才能毕业.他们的实习有很多,所以德国的本科动手很强. 公司整体是一矩形,中间为车间,四周是办公室,全部是恒温恒温度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品工艺质量是国内最强的.(BOSCH长沙是BOSCH的全资子公司).
HR带大家来到一会议室,共13人,除我们4个WH的,其余都是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的.11个是硕,只有两个本,汗.HR给我们介绍了这一天的面试安排,哇,流水线,一点空闲都没有.每个人发了个号码牌挂在胸前,13号我的,这倒霉数字,今天看来是要挂掉了.
填完表,HR说还有时间,大家来互相认识一下.13人分两组,每组按年龄排列,第一个这样介绍:“我是来自AA大学的aa”
第二个:“我是来自AA大学的aa旁边的BB大学的bb”
第三个:“我是来自AA大学的aa旁边的BB大学的bb旁边的来来自CC大学的cc”……
我年纪最小,是我们组最后一个自我介绍的.前面六人介绍时,我将大脑CPU超频再超频记住了他们的姓名学校.学校好说,关键是名字要对号入座.
“我是来自湖南大学aa旁边的中南大学bb旁边的中南大学cc旁边的....”真够BT的,说得差点把我憋死了.当然,我也受到了最热烈的掌声支持.
接下来来自德国的Bugoal(根据读音揣测的,Bugoal不要介意哈),做了15分钟的介绍,他的英文很不错,可我没听懂多少,汗.....
介绍完后,90分钟的笔试.My,God.都是什么题目啊,全英文没关系,画什么侧视图,左视图,(机械制图里的,大一上时学的',后来从来就没再看过),好不容易看到电学的却是关于电机的,这个我可以理解,BOSCH长沙的主要产品就电动机和发电机,我在火车上还在抢看电拖,以前没学过的.但题目我还是不会做,郁闷.只做了半开放的开放问题.
12:30,早就饿晕了,HR带大家来到员工食堂,环境很好,打菜的过程也是高度分工的流水线.每环节中,每位师傅只打固定的两个菜.员工中很多外国人,但食堂每周只提供一次西餐,其它时间他们中午基本不吃饭,啃巧克力去.
单独面试
13:00,进入Individual Interview环节,20分钟一人,我小组内第7个,正好在等候房间里扒了四十分钟.
四位HR同时上阵,两位是来学校一面的,另两位就是Ingoal和Bugoal.全英文,先是唐HR问我还面了哪些公司,我告诉他:“Emerson,Tencent......”
Ingoal又说产品开发部有开发和测试两种职位,问我选哪个.晕,BOSCH从来没介绍开发部,其网站也做起来不久,我搜过也没找到相关信息.我的了解这么少,这可怎么说啊.
“I choose Design”,我简直是从职位名称上选择的.
Ingoal问及对该职位的理解.
我又瞎扯了一通,郁闷得不行了.
“You mentioned your career.And what's your career plan?”
这个问题做网申时做过N遍,面试时也遇到过,我就吧拉吧拉针对Design扯了一通.
小组讨论
15:20小组讨论,题目是设计一开瓶器,能打开酒瓶里的软木塞.(这题目太老套了吧?).我好像已经提不起兴趣了,BOSCH,我们好像无缘啊.
我们组7人,讨论起来不方便,就再细分为两组,我这边三人,那边四人.先分别做出一套方案再总体讨论.我们这组进行较快,而那边讨论的声音乎大了太多,火药味很浓,有近乎争吵的味道.
最后两小组似乎真的成了两个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案,指点对方的不足,汗啊,怎能这样?我也没有强到可以引导局面的程度,在过程中恰当的提醒大家注意时间把握,因为大家“表现”都很投入,没人注意前面幻灯片上的进度安排.
终于结束了,17:30,公司派小车送我们四个去火车站,6点了,我们还没有买票,结果18:40的已不卖票.
“先上车,再补票”,我们上了去北京的特快.居然还有位置.
BOSCH之行让我看到,想象与现实间赤裸裸的差距.
BOSCH一面是我的第一次正式面试,没想到二面居然成了我这四十多天的最后一次面试.
篇17:软件测试面试笔试经验总结
软件测试面试笔试经验总结
2015年BAT等一线大公司的缩招大概给很多应届同学留下了没齿难忘的回忆,一李二马三位老板估计也是被大家骂得狗血淋头,但是骂归骂,发泄完毕之后还是应该想一想何去何从。正好现在又是全民创业的浪尖上,于是,大批同学纷纷投身于这些初创的中小企业。
测试这个行业,说起来也很奇怪,大学里几乎没有专业是跟这个行业完全对应的,最常见的是开一门《软件工程》的课,里面有那么两个章节提到测试,还可能还是个身份卑贱的选修,只出现在某个学期的若干周,等着同学们去翻牌子。
我打赌至少一半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同学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都说不清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至少我面试过的百八十人里基本没超出这个范畴。但是,软件测试门槛比较低,大部分人其实只要临面试前抱个佛脚,学一点简单的测试理论如等价类边界值,基本上就可以过第一关了,如果你态度再踏实一点,稍微灵光一些,通过创业团队的测试面试并不难,因为他们往往不会给新手特别高的起薪,但是却期待你的成长,你表现出你有足够的潜力就可以了。
好了,终于打入内部了,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创业公司的测试团队特点:人少。这是废话,因为整个公司的人都很少。你发现整个测试组里面连你老大一起可能也不过五六个人,甚至可能更少。
人少会有什么影响呢?
1)活多,在总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人越少,人均工作量越大,可能还会996(早九点晚九点每周六天),
2)人际关系简单,刚起步不会涉及很强的利益冲突,所有人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努力,氛围特别好,一周搞熟关系,工作顺利开展。
3)节奏快,创业起步阶段如果不跑快一点,同时起步的其他企业分分钟弄死你,每周一个版本发布是很正常的。
这些你都能愉快的接受,你在选择创业公司的时候已经做好思想准备,那么很开心的告诉你,你将会面临到的'最大的两个挑战:发展规划和学习速度。
一、发展规划
这个玩意有些人可能不明白有什么用,反正都是你给钱我上班,久了升职加薪,给什么干什么呗。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你就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你很可能没有想清楚是不是会把这个职业长久的做下去,你是想一直做APP测试还是想做固件测试?做到测试专家还是走管理线?是一直做测试还是通过测试转开发?你的目标会影响到你朝哪个方向努力以及你付出多大程度的努力。
如果你选择的是数万人的大公司,那么进入公司的时候HR都会给你讲岗位职级以及发展路线,给你画一张可以吃二十年的饼,告诉你先吃哪块再吃哪块,你不用操心;而创业公司处于吃饱上顿不知道下顿还能不能吃饱的阶段,不会给你画,画了你也不会信。
要怎么办呢?
没有猪肉吃,可以看猪跑,如果你有同学在制度比较完善的公司,可以询问他们;如果没有什么关系,可以问度娘;度娘出来每家公司都不一样啊?——不要在意细节,那些基本都只是称呼问题,你需要知道自己最终的目标是做什么岗位就可以了。
★ 农行笔试经验总结
★ 经验总结
★ 工作经验总结
★ 年终个人经验总结
★ 数学经验总结
★ 学习经验总结
★ 活动经验总结
★ 项目经理经验总结
HiAll笔试经验总结(锦集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