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喜欢蜗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
今年3月17日将迎来第xx个“中国国医节”,本报“名医坐诊”栏目将联合市中医医院,举办一次大型活动。17日上午,将组织省级、市级中医专家在市中医医院院内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体质辨识、测量血压。义诊活动现场还将设立中草药图谱展,并有志愿者教你辨识中药的真假优劣。17日下午,该院周继刚(湖北中医名师、主任医师)、梅和平(湖北知名中医、主任医师)两位专家将在市中医医院行政楼7楼会议室举行讲座,为你春季养生出谋献策。
17日上午,市中医医院院内,多位中医专家将为你提供义诊咨询,为你答疑解惑。市民如对自身身体情况存在怀疑,或希望了解中医相关知识,欢迎参加活动。
篇2: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
今年3.17日,是我国第xx个中国国医节。为了纪念历史上医学界一次捍卫中医中药而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文化弘扬光大,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中医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史的瑰宝,无论是其貌不扬的草药,还是令人费解的针灸、火罐,一直以其神秘、实效,令世界瞩目,是它国始终无法超越的文化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骄傲。中医具有治病治未病、改善亚健康、增强体质等功效,一直福泽着百姓健康,近年来已备受白领族、老年人养生保健首选。
值此国医节之际,深圳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组织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在院内为市民提供免费把脉义诊,中医世家疑难杂症专家郭广臣教授、三高症权威中医专家王德燕教授、中医风湿病权威专家游琼主任、中医疑难杂症专家叶建华主任均全天义诊。另外,市民当天凭就诊缴费单,至大厅前台还可免费领取养生茶一份。更多详情可致电五洲医院咨询。
据悉,五洲医院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科普教育基地,传承千年中医文化,致力做市民身边的中医院。该院汇聚众多业界举足轻重的名中医,多年来持续进社区、进企业为民义诊、开展公益讲座,以及看名中医复诊挂号费直降80%等惠民举措,深受市民欢迎,更荣获“年度市民最喜爱医疗品牌”。
篇3: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
今年3月17日将迎来第xx个“中国国医节”,本报“名医坐诊”栏目将联合市中医医院,举办一次大型活动。17日上午,将组织省级、市级中医专家在市中医医院院内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体质辨识、测量血压。义诊活动现场还将设立中草药图谱展,并有志愿者教你辨识中药的真假优劣。17日下午,该院周继刚(湖北中医名师、主任医师)、梅和平(湖北知名中医、主任医师)两位专家将在市中医医院行政楼7楼会议室举行讲座,为你春季养生出谋献策。
17日上午,市中医医院院内,多位中医专家将为你提供义诊咨询,为你答疑解惑。市民如对自身身体情况存在怀疑,或希望了解中医相关知识,欢迎参加活动。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中国国医节活动总括
2.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3.开展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4.中国国医节专题活动总结
5.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
6.开展国医节活动总结
7.国医节宣传系列活动总结
8.国医节系列活动总结
9.国医节宣传活动总结
10.国医节公益活动总结
篇4:中国国医节活动总结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服务百姓,我院联合四川在线网在医院中医药文化广场举行健康义诊活动。
参加此次义诊的专家阵容强大,有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我院皮肤科艾儒棣教授、儿科胡天成教授、耳鼻喉科熊大经教授),四川省名中医(内分泌科张发荣教授、呼吸科杨仁旭教授、针灸科李应昆教授、妇科魏绍斌教授、治未病中心吴节教授)。
义诊活动实行专家挂号费、诊疗费全免。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接受义诊服务,并大受好评。专家们热情解答群众的疑问,为患者诊断用药,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让群众受惠。据统计,此次义诊共诊疗患者200余人,针灸理疗患者30余人。
据悉,“中国国医节”义诊活动是医院“名医进社区送健康”中医月大型公益活动的首次义诊,在接下来的两个周末还将组织专家团队到猛追湾等社区进行义诊。同时,医院还将和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联合推出“名老中医讲养生”特别节目。
篇5:中国国医节活动总结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我省各大中医医疗机构在此期间纷纷推出不同形式的国医节纪念活动,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长出诊,举办中医养生讲座等。近日,就“国医节”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朱桂桢。
“国医节重新引人瞩目,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朱桂桢介绍说:“国医节不是一个新节日,它已有85年的历史,只是这几年才开始受到关注。我省纪念国医节大概是从开始,当时长春生修堂中医院开始举办国医节纪念活动,邀请了东北三省及北京的很多知名中医专家来长出诊。在那之后我省各大中医院、中医教学机构也逐渐开始重视国医节,相关的活动也越来越多。”
关于国医节为何能再次兴起,朱桂桢秘书长说:“国医节能再次进入国人的视野,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到明年,我国将实现100%的地市建有中医院,中医院总诊疗人次将超过5.5亿人次。我省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也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尤其是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迅速,目前包括小型诊所和门诊在内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已经超过1000家,成为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国医节能越办越红火,国家支持百姓信赖缺一不可。”
据朱桂桢秘书长介绍,今年我省的国医节纪念活动规模远超去年,且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愈趋丰富。除了大型专家会诊外,还有中医健康知识讲座、中医进社区、中医送祝福等,形成了良好的纪念国医节氛围。
“国医节能越办越红火,和国家对中医事业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吉林省也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另一方面,老百姓对于中医疗效的信赖和认可,也是中医药得以存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速度将再上一个台阶。”朱桂桢秘书长说。
篇6:中国国医节活动总结
今年的3月17日是第xx个“国医节”,北京恒安中医院当日在北京朝阳区举行了首届“国医节”大型公益活动。
活动中,市民不仅亲眼目睹,更亲身体验了中医中药的神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东直门医院等单位的多位专家教授现场为500余名居民免费进行中医把脉、免费开处方的活动,中医按摩师们则现场展示绝活,进行按摩、点穴、经络疏导等中医技法的展示体验活动,受到了居民的热捧。
主办方北京恒安中医院余志忠院长介绍说,作为一家中医医院,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医这一国粹更好地传承,继而发扬光大。长期以来,医院悉心搭建名医名家就诊平台,邀请了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大批专家、教授出诊,不仅解决百姓挂号难问题,更为基层百姓带来了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切实地为社区百姓做一些实事,更是提供一个极佳的接触中医、感受中医、认识中医与了解中医的机会,希望居民通过切身的经历,体验到中医的博大内涵、神奇疗效与经典思想,让传统医药离老百姓更近些,使中医这一国粹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让“国医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节日。
篇7:中国国医节活动总结
3月17日,是我国的第xx个国医节,县中医院举办了中医师承拜师仪式,市、县名老中医药专家授牌仪式,乡医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诊疗优惠服务,专家义诊、讲座等活动,中医院的年轻医师和护士们还表演了精彩的中医适宜技术展示、“五禽戏”等节目。
近年来,县中医院以惠及百姓促进行风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引入德国西门子多排CT数字成像设备、美国GE彩超、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万元以上的诊断、治疗、监护设施等60多台套。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6人,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获国家专利成果1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自新院启用以来,可满足辖区50万人口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承担起全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和龙头带动作用,中医院以新医院、新设备,新技术,名专家,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将成为鲁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特色最突出、技术最精湛的县级中医院。
县中医院院长石洪柱说,借国医节契机,中医院当日门诊中药费优惠10%,对2个省重点专科住院病人中医药费“以免代补”5-10%,组织医师举行“大医精诚”志愿者服务队下基层义诊,以及从3月1日至5月1日为期2个月的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优惠查体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传统中医药优势服务,为广大群众健康做实事。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中国国医节活动总括
2.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3.开展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4.中国国医节专题活动总结
5.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
6.开展国医节活动总结
7.国医节宣传系列活动总结
8.国医节系列活动总结
9.国医节宣传活动总结
10.国医节公益活动总结
篇8:开展国医节活动总结
3 月17 日,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校团委主办的名医大讲堂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湖南省白求恩奖”获得者、中医附一院张涤教授以及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主任喻正科教授两位名医走上讲坛,为杏林学子送上文化大餐。教师及学生代表近600 名参加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大讲堂开讲之前,还举行了国医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副校长葛金文教授主持启动仪式并宣布开幕。校(院)党委副书记秦裕辉教授致辞并表示,希望青年学生在提升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中医药文化自觉与自信,树立“学中医·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新一代名中医。
张涤作《如何成为一名中医医生》专题讲座,他认为,真正的中医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方法,运用于临床,并指出,中医应该精通中医理论,首秉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濒湖脉学》等要会篇通读、烂熟于心,逐渐培养中医思维体系和悟性;要在扎实掌握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训练辨证论治的方法,通过多方面诊察,加深认识,作出正确诊断和治法;此外,也要加强西医知识的学习,精通西医,主动了解最前沿的相关知识;要有继承与创新的观念,先继承、后发扬、再创新,勤读医书,多积累临床经验,才有质的飞跃。
讲座现场,张涤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事例,诙谐的语言、生动的讲解,引发台下共鸣。张涤建议同学们见习、实习时要注重仪表整洁;要敢于向老中医请教,不要盲目抄处方;要从基本功练起,做到不漏诊、不误诊;要善于归纳总结临床经验,看病才能由繁入简;要补充人文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掌握问询技巧。他还鼓励同学们将来成为大医,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
秦裕辉在讲话中指出,“张涤现象”出现在湖南中医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张涤自身的不懈努力,他的名气来源于病人及其家属的口口相传、交相赞誉,以至于得到医院、大学乃至省政府的高度关注,破格提拔,还特批成立“张涤中医儿科临床研究所”。秦裕辉强调,要以张涤的成长道路为榜样,引领年轻人成才,在打好中医基础上,扎实掌握好西医临床知识,及时总结研究经验,并希望广大学生认真思考,从中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若干年后能成为真正的名医。
葛金文表示,张涤德艺双馨,具备高尚的医德,这与白求恩倡导的奉献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完全一致,是获得“湖南省白求恩奖”且成为名医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张涤所分享的成长历程中有三大内容,一是信中医、爱中医;二是学中医;三是怎么使用中医。就如何使用中医,葛金文指出,要掌握好中医临证思维,将治病求本变为实质,并把西医融会贯通;同时,作为一名医学生,一定要多去药房熟悉各类药材。
下午,喻正科以《从临证诊病——谈中西医结合》为题作讲座,对中、西医学及思维方式进行了比较阐述 。他认为,中西两种医学都有其各自庞大的医学知识体系,只有中西医配合、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并指出中医、西医两个医学的局限,表明中医的发展不仅要向“ 古人 ”学习,还要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而现代医学的种种不足之处也应当不断改进与完善。他强调,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中西医结合都显示出强大优势,所以中医、西医要在病史的采集上优势互补;要在疾病诊断上强调中西医结合;要在疾病治疗上中西医结合 。
喻正科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与在座师生共勉,呼吁同学们行动起来,相信存在就是价值,努力学习好理论知识,不断进行临床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掌握过硬本领,一辈子就干好一件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争光添彩。
此次名医大讲堂内容丰富、激励人心,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省内《潇湘晨报》、《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红网、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
“中国国医”即“中医”,3 月17 日是“中国国医节”,旨在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造福全世界。18 日— 31 日校团委还将组织举行医学表演、中药材展示、趣味灯谜、有奖竞答、名医讲座、药膳大比拼、“弘扬中医文化” PPT 制作大赛、大型义诊进社区等活动。
篇9:国医节系列活动总结
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当日上午,来自承德市中医院的河北省名中医、承德市级名医、重点科室技术骨干、各科室医务人员在承德市中心广场举办“中国国医节”宣传义诊活动。
据了解,本次义诊活动以“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为主题,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河北省振兴中医药事业大会精神,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传统医学造福于广大群众。
在活动现场,通过宣传展板的形式,向广大市民介绍了“中国国医节”的起源,医务人员现场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等服务。
篇10:开展国医节活动总结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上千年历史,它为中华民族的健康贡献了重要力量。”今年78岁的国医大师刘祖贻17日晚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七届国医节”上说。
当天是第xx个中国国医节,中国国医即指中医。作为高等中医药学府,湖南中医药大学此番举办为期半月的国医节,旨在宣传中国中医传统文化。药膳大比拼、原创中药诗歌大赛、中医经典授课、义诊,以及儿科“神医”张涤、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黄政德等中医专家开讲的名医大讲堂同时举行,以此彰显国医之“大医精诚”的精神。
出身中医世家的刘祖贻,从医60年,不仅从事了乡村医师、住院医师,还担任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至今仍坚守临床一线。虽年近八旬,他仍坚持每周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看诊半天,帮助内科疑难病症病人解难题。
20xx年8月,刘祖贻荣获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实现了湖南省国医大师零的突破。湖南省卫生计生委、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刘祖贻国医大师学习的活动。
国医大师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评选,获选人皆为中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名家。自首次评选,目前中国仅有60位名医获此殊荣。
此番国医节,刘祖贻向民众介绍了中医的历史及作用。他表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传承传统中医药,并尽可能保留下中医的精髓。“年轻人是传承中医的主要力量。”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中国国医节活动总括
2.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3.开展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4.中国国医节专题活动总结
5.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
6.开展国医节活动总结
7.国医节宣传系列活动总结
8.国医节系列活动总结
9.国医节宣传活动总结
10.国医节公益活动总结
篇11:开展国医节活动总结
“3月17日,是第xx届中国国医节,中国的国医即中医,可许多人对这个有84年历史的节日却知之甚少。”3月19日,80岁高龄的老中医孙国成致电记者说道。
随后记者见到了孙国成,只见老人满头银发、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孙国成告诉记者,1929年3月17日,医学界人士团结一心抵抗当时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提出的“废止中医案”,最终获得胜利,国医节由此而来。20xx年中国国医节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国医文化、打造盛世国医”。
孙国成退休前在呼市某医院工作,他说,现在有些人存在认识误区,把形形色色的含有中草药成分的保健品当成中药,轻易相信一些夸大效力的宣传,花了不少冤枉钱。孙国成告诉记者,当人体缺乏某种物质的时候,服用相应的保健品可以适当补充,但不会起到药物治疗作用。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要想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都要讲究对症下药,辨症施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机体抵抗力,心平气和才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老人还建议,对于作为国粹的中医中药,应多加宣传和弘扬,将其传承下去。
篇12:国医节系列活动总结
3月17日,是我国的第xx个国医节,县中医院举办了中医师承拜师仪式,市、县名老中医药专家授牌仪式,乡医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诊疗优惠服务,专家义诊、讲座等活动,中医院的年轻医师和护士们还表演了精彩的中医适宜技术展示、“五禽戏”等节目。
近年来,县中医院以惠及百姓促进行风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引入德国西门子多排CT数字成像设备、美国GE彩超、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万元以上的诊断、治疗、监护设施等60多台套。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6人,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获国家专利成果14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自新院启用以来,可满足辖区50万人口的中医医疗保健需求,承担起全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和龙头带动作用,中医院以新医院、新设备,新技术,名专家,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将成为鲁西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特色最突出、技术最精湛的县级中医院。
县中医院院长石洪柱说,借国医节契机,中医院当日门诊中药费优惠10%,对2个省重点专科住院病人中医药费“以免代补”5-10%,组织医师举行“大医精诚”志愿者服务队下基层义诊,以及从3月1日至5月1日为期2个月的中医“治未病”养生保健优惠查体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传统中医药优势服务,为广大群众健康做实事。
新闻链接: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提出:取消中医中药,治病用药,只能是西医西药。当时在医学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动,大量的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游说,上海名中医张赞臣主办的《医界春秋》为此以“中医药界奋斗号”一刊发起了对取消旧医药的抗命。在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二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并上南京请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篇13:国医节系列活动总结
3月17日,湖南中医药大学举行名医大讲堂活动,主讲人为“湖南省白求恩奖”获得者、中医附一院张涤教授以及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主任喻正科教授。本活动以“弘扬国医文化、打造盛世国医”为主题,旨在宣传中国中医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学生对中医国粹的热情和信心。
张涤作《如何成为一名中医医生》专题讲座,他认为,真正的中医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方法,运用于临床。他建议同学们见习、实习时要注重仪表整洁;要敢于向老中医请教,不要盲目抄处方;要从基本功练起,做到不漏诊、不误诊;要善于归纳总结临床经验,看病才能由繁入简;要补充人文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掌握问询技巧。
讲座现场,张涤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事例,诙谐的语言、生动的讲解,引发台下共鸣。他还鼓励同学们将来成为大医,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
此次名医大讲堂是该校团委国医节系列活动之一,3月18口-31日还将举行医学表演、中药材展示、趣味灯谜、有奖竞答、名医讲座、药膳大比拼、“弘扬中医文化”PPT制作大赛、大型义诊进社区等活动。
“中国国医”即“中医”,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旨在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造福全世界。1929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中国国医节活动总括
2.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3.开展中国国医节主题活动总结
4.中国国医节专题活动总结
5.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
6.开展国医节活动总结
7.国医节宣传系列活动总结
8.国医节系列活动总结
9.国医节宣传活动总结
10.国医节公益活动总结
篇14:医院国医节活动总结
来自北京十余家大型医院的中医专家17日汇聚北京东苑中医医院,纪念第xx个“国医节”。他们提出应更好继承挖掘祖国传统医学遗产,倡议国家对中医药进行系统形象包装,设计专门中医院标志和工作人员制服,把中医药文化知识纳入教材,以使全社会给以中医药应有的重视。
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高丹枫说,今天是个“不应忘记的日子”。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提出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引起中医药人士强烈反应;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二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 赴南京请愿反对废止中医,迫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决定。医学界人士遂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他回顾说,中医百年已经历五次存废之争: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把中医药排斥在医学教育系统之外;1922年颁布《管理医士暂行规则》,严重束缚中医医师执业;1933年国民党提出废除中医中药;195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有人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要“改造”中医;2009年中南大学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提出“让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到民间”,并发起取消中医的网络签名。
著名中医专家王凤岐、吴大真、周鹰等近百位中医医生,通过在此间举行的中医药发展论坛,中医治病养生科普讲座以及义诊咨询等形式纪念“国医节”。
★ 庆祝五一活动总结
庆祝国医节活动总结(锦集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