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捅马蜂窝说课稿

时间:2022-12-18 06:54:03 作者:心痛面条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痛面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小学捅马蜂窝说课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捅马蜂窝说课稿,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捅马蜂窝》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㈠谋篇立意

这是作者少年时代的故事。它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冒失行动: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的“我”不顾爷爷的反对捅了马蜂窝,结果遭到马蜂的反击,使“我”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文章描写细致,充满情趣,表现了孩子幼稚、好奇的心理,以及淘气、单纯的特点。

㈡文章脉络

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原因:奶奶的叨念和爷爷的担心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经过:“我”去捅马蜂窝,妹妹由于害怕忘了事先的约定,把“我”关在门外,我被蜂蜇了。

结果:“我”被马蜂蜇病了,并且因害怕马蜂而不敢去后院了。

㈢写作方法

文章最精彩的当属“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了。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红线贯穿情节的始终,牵动着故事的发展。纵观全文,“我”经历了“渴望一迟疑—好奇一惊呆—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听了爷爷奶奶的对话,“我”心里“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渴望”,心想,那多么有趣呀!那颗本就极富好奇的心,在爷爷“捅不得,捅不得”的劝阻声中,越发鼓动出一种极强的渴望。虽然“我”曾因胆怯而迟疑过,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终于不顾一切地断然行动了。可是,当“我”看到了马蜂拼死的气势时,“我”“惊呆”了。被蜇之后,“我”再“也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我”从好奇渴望到胆怯迟疑,由胆怯迟疑到浑然不顾,直至受惊害怕这段心理活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个顽皮孩子幼稚好奇的心理,表现出孩子单纯可爱、真诚善良的心地和好奇、探险的本心。

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四年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预习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关键词的词义在交流中随文加以检测、指导。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课前,教师可适当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借助原有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开展预习工作。本单元教学目标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每册的教材中都出现过这样的的要求。高年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键在于理解课文,认同作者的基础上,良好的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描写的精当,这是指导朗读的抓手,教学时需注重方法,并在课内加以落实。

在理解重点句上,教师可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该年段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的特点,强化练习。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通过学习,认识本课的生字,并在具体语言情景中理解“迟疑”、“胆怯”等词语。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蜇”、“胆怯”等字音;掌握“蛰”、“撼”等几个难写字的写法;在语境中理解“迟疑”、“胆怯”等词语的含义,从而体会“我”内心的感受。

目标二:读懂文章充满情趣的语言,了解“我”情感的变化,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然后抓住表示“我”在捅马蜂窝之前、捅马蜂窝之时、捅马蜂窝之后不同心理的重点词句展开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相关词句,结合想象,揣摩人物心理,帮助学生梳理情感线索,体验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同时感受写作方法。有感情的朗读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虽然在各年级段都有有感情朗读,但在高年段关键是教给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办法。

目标三:结合自身体验,理解作者的感受,拓展作文的选材。

新课标强调三维目标,尤其是对过程的注重。这里的过程不仅包含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还包括体会情感、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人物内心感受部分的研读和想象,让学生从内心理解作者的感受并在自己的身上找到情感的认同,感悟作者选材的技巧。

四、教学设计

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上设计(详见关于教案设计部分),着力体现以下三点:

(一)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和体验,以读贯穿始终。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捅马蜂窝时的情景进行描写,课件辅助呈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想象内心感受,体会儿童自然而纯真的心灵,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淘气、单纯、喜欢探险、敢于尝试的特点。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语言,读出个人感受。

(二)目标达成注重方法,强化自主体验。

新课标强调过程的体验,强化方法的习得。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字词教学目标的达成主要通过课前预习,课内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反馈方法进行教学,在课文朗读中,正音“蜇”、“怯”、“撼”等字;结合课文理解时随机板书指导“蛰”的写法;在课文语境中理解“迟疑”、“胆怯”。

单元目标“有感情的朗读”也主要注重方法的指导: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层次,厘清文章脉络,形成初步情感体验,然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理解关键字词,感受作者精当的语言表达,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心理想象,从而真正使学生被故事打动,有情感认同,才能做到真正的动情朗读。

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则通过作者对人物内心感受的描写,在研读中渐次达成的。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精心阅读获得感悟,并通过规范的表达促使其思维的发展,加深文本的理解。更需要教师在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巧妙地引导,层层深入,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拓宽思维的广度。对后两次的想象是在第一次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景象的,在第一次的想象过程中,教师就抓住了方法的指导,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这一部分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学生想象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上更需引起关注。

(三)阅读写作有机结合,深化主题理解。

本文不仅适合阅读,同样是一篇很好的例文。教学中多次设计了读写结合点,如,在整体感知时,感受作者的叙事脉络(起因、经过、结果);在研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具体刻画人物内心活动;最后又指导学生课后拓展:“结合自己的经历,选择一个内容,抓住你的内心变化,以《冒失的童年》为题,把它写下来”。这样,将课内的学得和课后的迁移有机整合,能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这种能力的训练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篇2:《捅马蜂窝》优秀说课稿

《捅马蜂窝》优秀说课稿

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教材简析:

本文是冯骥才的一篇散文,他用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笔调,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处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就像一种罪孽,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并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本文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主观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合作学习设计:

我任教的班级是一个不足30人的小班,针对班里学生知识基础不等,思维反映快慢有别,自学能力高低不均但学习态度端正等实际情况,课前组织了四人学习小组,尽量使每一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对均衡。

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活动步骤:

1。我为什么又后悔了呢 自渎课文第二大段,画出描写我思想变化的句子。

2。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要求:组长安排组员交流各自画下来的句子。

每个组员针对一句话说说理解。有不同意见时等同学发言完毕,再说自己的理由。

各小组自行设计汇报的方式进行汇报。

3。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围绕教学重点,使学生产生不伤害旁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这正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如何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进行统一呢

活动步骤:

1。课文学习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2。小组交流:

(1)每位组员读自己所写的感受。

(2)针对组员的内容进行修改,评价。

3。小组集体汇报。

本节课的几点体会:

课堂上是否应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一定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键是看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有效性”如何。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采取合作学习,不是包罗课文全部内容,不是一哄而上,更不是把问题推给学生,而是在新知的探求过程中,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把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各种思维判断和创新能力调动起来。因此,必须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内容。最后,把各小组的学习方法,阅读能力和疑难问题加以综合归纳,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施教。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有效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在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师还要随时了解各组的进行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便于控制时间,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在争论不休的讨论中做好指导,同时可以了解到学生问题的集中点。在交流各组学习情况时,教师对于大家争论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

篇3:捅马蜂窝小学作文

捅马蜂窝小学作文

我 爷爷住在罗田的一个山里,我长这么大虽没去过几次,但在那发生的许多事情让我无法忘记。那是我们这些在城里长大的小孩子无法体验到的乐趣,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次捅马蜂窝。

我爷爷住的地方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蜂窝,特别是马蜂窝。马蜂窝大大小小,就猪棚上的竹杆上有的也是。

去年 暑假,我在那儿玩了几天。有一天,我们几个小孩子觉得没事干,徐康哥提议去捅马蜂窝。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可心里又有点害怕,最后还是决定跟着他们去。我找来叔叔的的摩托车头盔、雨衣、胶鞋,等我全幅武装,我们几个就出发了。我们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个有足球大的马蜂窝,我们几个轻声慢步地走到马蜂窝旁边。首先徐康拿出“手榴弹”扔向马蜂窝,没“炸”中,紧接着梦兰对马蜂窝开“机关枪”,对着马蜂窝“射击”,马蜂窝下来了,蜂兵向我们追击过来。我回头一看,他们已经跑远了,我笨手笨脚的根本跑不动,可马蜂也无法对我下手,又去追前面两个“逃兵”,刚要追上的时候,正好前面有条小河,他们两个跳了下去,一会儿就不见了。过了许久,蜂兵也无法找到他们,装着一肚子的气和无奈飞走了。

这次我真的很开心,体会到了乡村游戏的乐趣。

篇4:小学作文捅马蜂窝

小学作文捅马蜂窝

爷爷家的屋后有许多花草树木,每天都有许多鸟儿在哪吵吵闹闹,最令人头疼的是在一棵大树上竟然还有一个马蜂窝。

有了这个马蜂窝后,爷爷就整天吓得不敢开窗户了,生怕马蜂窝里面哪个“冒失鬼”会闯进来。有一天,奶奶说:“今天找个人把马蜂窝给捅下来。”爷爷忙说:“捅不得,捅不得!”“怎么捅不得?”奶奶反驳道。“用一块布把头蒙起来,找个竹竿,不就能捅下来了吗?”我在旁边听到要捅马蜂窝,高兴极了。我找来叔叔家的姐姐,告诉她这件事,她也高兴得跑过来要看。我们都把头上缠了严严实实的.布,奶奶用竹竿猛地把马蜂窝捅了下来。这时,一个个马蜂就像一架架飞机向我们俯冲过来。我们赶紧跑回屋里,把门给关上。可是,还是有一只马蜂扎了我一下,我疼得快掉眼泪了。过了一会儿,爷爷在外面大叫:“可以出来了,可以出来了!”我来到屋后,突然看到一只马蜂躺在地上,我吓得飞快地逃走了。爷爷哈哈大笑说:“这是个死马蜂。”“噢,原来是个死的。”我喘了口气说。

看着地上的的那个马蜂窝,我心里想:不知道明年马蜂会不会再回来做窝。

篇5:捅马蜂窝_

人们常用“捅了马蜂窝” 来比喻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而我却真的捅过马蜂窝。

那是我七岁的时候。那一年暑假, 我们全家到外婆家玩,偶然发现了一个马蜂窝。据外婆介绍, 这个马蜂窝已经“安居乐业” 好几年了, 也蛰过不少人。外婆特别叮嘱我, 不要去捅马蜂窝, 这是件很危险的.事。可我一心想要“为民除害”, 嘴上虽答应得痛快, 心里却想着怎样除掉它。

这一刻终于到来了。那天, 我找了几个小伙伴一起除马蜂窝, 先把自己隔离起来:头戴一顶头盔, 身穿羽绒服, 穿一条长裤, 为了把脚也隔离起来, 我甚至穿上了妈妈的靴子, 就连脖子也没放过, 披了一条长围巾。现在正是夏天, 街上的人都把我们当疯子看。也是, 顶着20多度的高温, 居然看见几个穿冬装的人, 确实让人感到新鲜。

临近中午的时候, 行人渐渐少了起来, 我们便开始行动了。我拿了一根竹竿, 蹑手蹑脚地来到马蜂窝前。这个马蜂窝有一个脑袋那么大, 我轻轻地用竹竿把马蜂窝碰了一下, 看没有马蜂出来, 我胆子就大了起来, 使劲地敲了一下, 马蜂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攻击我们。我立刻问伙伴们大喊一声:“跑!” 而自己却跳下来藏在一棵大树下观察。很可惜, 马蜂窝没有掉下来。我又回到马蜂窝前, 还凭借着我爬树的好本领, 爬到另一棵树上面, 用竹竿使劲地砸向马蜂窝。“啪” 的一声, 马蜂窝掉在地上, 成千上万的马蜂从窝里奔出来, 冲向我的藏身地点。说时迟, 那时快, 我从树上一跃而下, 马蜂也紧紧地跟了上来。我拼命地跑, 只想快点摆脱它们。一不留神, 脚下碰到一块石头, 狠狠地摔在地上, 吃了个“狗啃泥”, 而头盔也撞出多远, 这下完了, 马蜂一齐拥上来, 把我的脸蜇得生疼, 生出好几个大馒头似的肿块, 眼看支撑不住了, 我不顾一切地爬起来, 没命地跑着。突然, 眼前出现了一条河, 我心里一阵窃喜, “扑通” 跳了下去, 马蜂停留了一会, 就飞走了。

回到家, 外婆看到我这个样子, 既好笑, 又好气, 责骂我说:“你看你, 让你不要去, 你不听, 这下知道厉害了吧!” 而我并没有感到疼痛和后悔, 相反, 我为自己除掉了马蜂窝, 为人们做了一件好事而感到格外的高兴。

篇6:捅马蜂窝

“啊!”我尖叫起来,奶奶急忙忙来看,可看到我长了一脸大“红包”后,又笑了起来。

今天我一大早起来,就在外面玩耍,等到10点时,才回家“这是什么?”我往头上一看,一个黄黄的东西贴在墙角。这时,奶奶悠闲的走出来散步,“奶奶,墙角上长了什么东西啊?”我非常奇怪的问道。“这……这是马蜂窝!这里面可有好多马蜂啊!等会儿叫你爷爷弄下来,你千万别碰啊!”奶奶看到马蜂窝立马嘱咐我道。我看着马蜂窝心里直打鼓,要不要去看一看里面有没有蜂蜜呢?我走进了房间,心里却还在想那件事。

中午,趁爷爷去田里干活,奶奶在睡午觉。我拿着一根比我还长的木棍来到门口,用木棍捅马蜂窝。第一次捅,捅偏了,第二次捅,捅别的地方去了,唉,捅了几次,就是捅不中,我不甘心,就把木棍瞄准马蜂窝,使劲儿一捅,唉,这次上边下边右边左边,都没碰到,直捅中间,我非常激动,也非常开心,但是我还没蹦起来,这时,一群忽黑忽黄的东西从蜂窝里流动出来,这是马蜂!我顿时大悟,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马蜂朝我倾巢而来,我使劲跑,但还是有几个马蜂追上了我,就样绕了院子几个圈,我跑进家门,关上玻璃,只见那一群马蜂还在门口盯着我,这时我才感到疼痛,叫来奶奶,可她却笑个不停,还准备把这件事分享给爷爷,哼!

奶奶带我去看医生,我们买了些药,每天擦,过了两个星期,那些大“红包”才退了下去。以后只要想起这件事,我心里就会一抖。

篇7: 捅马蜂窝

就在上星期的礼拜天,思思无意中在一所房子里发现了大小不一的两个马蜂窝,她非常好奇马蜂窝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就决定去冒一次险,把那两个马蜂窝给捅下来。

中饭过后,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手拿两根大粗棍,头戴“安全帽”。我们知道捅马蜂窝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弄不好,有时会蛰死人的,但是我们的好奇心战胜了我们的恐惧。我们就漫步走向那所小房子,发现果真有两个马蜂窝,我们决定先捅小的,可我不敢,思思却勇敢地把棍子拿起来快速的向马蜂窝捅去,可没有一下中,却已惊动了马蜂。马蜂飞快地朝我们飞来,我能看出马蜂的那种眼神是充满仇恨的,我们两个丢下棍子,飞快的逃回家中。

可思思还不肯罢休,一定要把那两个马蜂窝都给捅下来。当我们再回来的时候,那马蜂还在那里守着,思思也还是毫无疑义地捅向马蜂窝,我闭着眼睛,生怕马蜂的毒针刺到我的眼睛里,可是因为好奇,我睁开了一只眼睛,啊,马蜂窝捅下来了,我看见马蜂窝被捅下来了就慢慢的睁开了另一只眼睛,看见思思人已经跑了。我也飞快的跟着思思一起跑,一个蜂窝给捅下来了,我们又决定去捅另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马蜂窝。这次,我们拿了一根更大更粗的棍子,这次思思非要让我捅,我只能捅一下,收一下,没等碰到马蜂窝,我就已经逃之夭夭了。思思叫我回去看她捅马蜂窝,我不敢,可我也非常想知道马蜂窝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我壮着胆子过去了。

思思又拿起棍子,磨磨蹭蹭地向马蜂窝捅去。我们又逃了一次,这次,我跑东,思思跑西,我害怕就回头一看,见马蜂没有追过来,就回到那所房子,马蜂窝也已经掉在了地上,马蜂也不知道去了哪儿。思思也赶了过来,她把蜂窝拿了起来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她这时走路的姿势都不同了,大摇大摆,为自己有捅马蜂窝的这种胆量而高兴,我也拿着马蜂窝里面的小白虫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我觉得捅马蜂窝真是既惊恐害怕,又很有趣的。

篇8: 捅马蜂窝

暑假的一天,我们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在楼下看电视。妈妈去楼顶晾衣服。

过了一会儿,妈妈突然慌张地从楼上跑下来,说:“不得了,我家隔热层里一个很大的马蜂窝”。我和爸爸飞快的跑上楼。我看到一个像“猴头”一样大的马蜂窝紧贴着屋顶下。有几只像F16(战斗机)的马蜂在窝边来回盘旋,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我和爸爸吓得退到楼下。

经过我们全家商量,决定铲除那只害人的马蜂窝。这时爸爸首先站出来说:“我拿根竹竿把蜂窝捣下来,然后迅速下楼关上楼梯门就可以了。”“不行,听说马蜂可以蛰死一头牛呢!穿上雨衣带头盔才行。”妈妈提议说。“也不行,那样也危险,一被马蜂蛰一下怎么办?”我反驳道。接着说:“有一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为了清除路上个蜜蜂箱。交警不敢上前拿开,请来一位养蜂高手。那位养蜂人不紧不慢地点上一支烟就把蜂箱拿走了,后来才知道蜜蜂怕烟才不蛰人。我们就用烟吧!”“对就用烟熏,昊昊这个主意不错”爸爸表扬我说。

就这样,铲除马蜂窝地大战开始了。爸爸拿火盆、妈妈捡艾草(一种烟味非常浓的草)、我拿打火机。爸爸把火盆放到蜂窝的正下方点燃了艾草。我看见一缕轻烟直冲向马蜂窝。几只F16被熏得从窝里爬出来像中了弹的战斗机摇摇晃晃地向外面飞去。爸爸为了不让F16再次回来,拿根鸡毛杆守在门口。妈妈用竹杆把那“猴头”捣了下来。由于烟越来越浓。爸爸说:“我们先下去吧!过一会再上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

我们去打扫“战场”,我看见还有几只F16没来得及逃走,被爸爸用乱棒打死了。那只蜂窝已经烧得不成样子了。里面还有几只白色的幼蜂也被熏死了。

那只害人的马蜂窝在我们全家的努力下,成功地铲除了。我们唱着凯旋的歌声回到楼下。

篇9: 捅马蜂窝

“哎呦喂!”我捂着脸痛苦地呻吟,“下次我再也不去那里了,还好我跑得快!”

妈妈用红药水擦着我的脸:“也怪你,玩心太重,好好的去捅什么马蜂窝!”我哑然,十分窝火,但确实怪我,自作自受。

那天中午,我在爷爷的菜地里干活,与其说干活,倒不如说是在瞎闹。我东转转,西看看,坐立不安。闲逛时,我随手摘了个柿子吃,那柿子又大又红,大得发胖,红得反光,我看了就忍不住了,一口咬了下去,汁就从我的嘴边溢出,弄得我满衣服都是,黏黏的,我嚼都不嚼,直接咽下去了,甜滋滋,水嫩嫩,正当我心满意足地吃着这一个大柿子。在不经意间,我瞟见了一个形状怪异的东西――一个马蜂窝。我小眼放光,兴奋不已,立刻脑海间浮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随手找来树枝,决心要大干一场――捅马蜂窝!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马蜂窝,手拿木棍,轻触两下,发现没动静,便胆大起来,捋起袖管,准备开战。话音未落,耳畔突然响出一阵“嗡嗡、嗡嗡――”的声音,那声音我再熟悉不过:“完了!”我已经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马蜂要来了!

我赶紧抱着头撒腿就跑,“别扎我,我错了,我再也不捅马蜂窝啦!”可惜已经晚了,一只,两只,三只,接踵而至……“哦!疼死我!疼死我!”我直喊救命。一路狂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逃回家。

一到家,我就叫苦不迭,妈妈听了匆匆跑出来忙问怎么了。我把事情原委告诉了她,便有了刚才一幕。

好奇心害死人,吃一堑长一智!下次我再也不会胡乱做危险的事了。

篇10: 捅马蜂窝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事,但有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

我小时候十分淘气,有一年放假我到爷爷家玩――捅了马蜂窝。马蜂窝在爷爷家的后院像倒垂的大莲蓬似的,蜂窝边有无数的马蜂翩翩起舞,飞来飞去的不知在忙什么。渐渐地,蜂窝变大了,使爷爷都不敢开窗,怕它们中哪一个“冒失鬼”一头闯进来。

一天,我和哥哥计划把蜂窝捅下来。我俩等到中午爷爷奶奶都睡着的时候开始实施计划。我和哥哥每人拿着一个竹竿子来到了蜂窝下,我们小心翼翼地捅了蜂窝一下,刹那间马蜂都被我们惊动飞了出来,哥哥转身先跑回了屋里,不料,他却忘记了我还在外边就把门栓插上了。这时,我己惊呆了,站在原地抬手想要挡住脸,因为马蜂太多了,只觉得眉心像被针扎了一样,“不好,挨蛰了!”顿时我捂住脸大叫,就在那一刻,不知道是谁打开了门把我拖进了屋里。我的脸肿得像棉花团,眼睛已经看不见了。

过了几天,我的脸终于消肿了,我又去了爷爷家,只见蜂窝干枯地挂在那里。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马蜂!”我条件反射的叫了起来,慌忙逃开。“怕什么,它早已经死了!”爷爷说。我仔细一瞧,原来真是一具干枯的马蜂尸体。爷爷说:“这就是那天蛰你的那些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如果不惹它,它就不会主动蛰你,一旦它要是蜇了你,它自己也就会死掉。”我不解地问:“那它还蛰我干什么呀,蜇了我它不就没命了吗?”爷爷说:“那是因为你们要毁了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要跟你拼命了。”

我听了心里一惊,心想:一只小马蜂竟然有这样大的勇气,真像是一位“大英雄”,面对着这样一群因为保卫家园而壮烈牺牲的小马蜂,我肃然起敬的同时,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了身上。

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就会想起那“英雄的小马蜂”,它总会激励着我勇敢前进。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始终也无法忘记。

篇11: 捅马蜂窝

童年像一只小船,载着我们无尽的梦想在岁月里遨游;童年像一首快乐的歌,纵情歌唱我们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在五彩缤纷的童年里,发生的事如海滩上的贝壳一样绚丽,它们令我至今难忘。

记得有一次,我与小伙伴见花丛中有许多蜜蜂,便准备捉几只,以为以后便会有蜂蜜吃。我们折了许多纸手套,来到了大花园,“捕蜂行动”便拉开了序幕。“嗡嗡嗡”,一只胖嘟嘟的“毛球”飞到了花上,我定睛一看,哦,原来是只大蜜蜂呀!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捉到了这只蜜蜂。“耶,我捉到了!”我将它放到罐子里,得意地看着它。可是过了好长时间,小伙伴们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四处转悠,将目光盯到了一棵大树下,“喂,你们快来看呀,这里的蜜蜂可多了!”我捏着嗓子招呼伙伴们过来。小伙伴们疾驰而来,看了一会儿便立刻“开工”了。当我们正聚精会神地捉时,一个小伙伴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喊到:“ look that !有个蜂巢!”我们“刷”地抬起头,这里果然有个蜂巢。

我们赶紧找来竹竿,可蜂巢太高,一根竹竿根本够不着。于是,我们又找来了铁丝,将两根竹竿绑到了一起,我们手拿竹竿,满怀信心地秘密前行。心想 :这回我们看准时机“唰”的一下,竹竿头飞过去,你们都将成为我的囊中之物。可谁知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 ,“嗡嗡嗡”蜜蜂飞出来了,“哦,不!这是马蜂,快逃呀!” 一大群马蜂倾巢出动,像一架架小型战斗机直向我们飞来。我和小伙伴们四处乱逃,只恨爸妈少生了我两条腿。我逃到了家里,赶紧关上了大门,躲到了柜子里。

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现在想起来,还情不自禁地开心起来。

篇12: 捅马蜂窝

一看到题目,你一定会吓一跳,问我:”疯了吧,文瑞?为什么捅马蜂窝呢?”那你就听我慢慢说吧!

暑假的一天早上,我乘六路公交回乡下奶奶家去。

中午到了,奶奶让我喂鸡。我端着拌好的鸡食走向鸡食槽,只见一群鸡咯咯叫着像炸了锅似的飞向前来抢食。

一场抢食大战之后,鸡都老老实实地卧在墙角休息了。我转身要走的时候,发觉鸡栅栏里上方有一团黑黑的东西,便有些纳闷。我把头伸进栅栏里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大马蜂窝!这下可不惨了么?马蜂整天飞进飞出的,万一鸡被蛰一下可怎么办?我想任长霞能为民除害,我为什么就不能为鸡除害?

说干就干。我跑进屋里,翻箱倒柜。终于把爷爷冬天穿的大棉袄找了出来。又跑进院子里,拿了一根三米长的竹竿。为了不让马蜂蛰我的小脑袋,我又把爸爸的摩托车头盔戴上。

一切准备就绪。我把衣服穿好,拿起竹竿来到蜂窝前,想着怎么捅马蜂窝。转念又一想:万一弄不好被马蜂蛰成蜂窝煤,那该多可怕呀!就在这时,我又想起了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顿时浑身是劲。

我在竹竿上系上一把干草,大步走进鸡栅栏。然后,用打火机点着干草,再把干草上的火引到马蜂窝上。火焰呼呼地烧着了马蜂窝。惊慌失措的马蜂一部分逃之夭夭,大部分马蜂被火烧死,。我用竹竿挑住了蜂窝,扔到垃圾堆上。成功地捅了马蜂窝,我心里美滋滋的。

正当我得意洋洋时,突然觉得额头上有点痛。我把竹竿往地上一扔,跑进屋里让奶奶看。奶奶说:“蛋,你的额头怎么肿了。”原来我只顾忙着穿衣服,把头盔戴歪了,额头一部分露在了外边,所以被马蜂蛰了一下。我叹口气说:“捅马蜂窝岂能不付出一点代价。”

虽然,捅马蜂窝这件事已过去很久,但是我一想起就不由得想对自己竖起大拇指说一声:“文瑞,好样的!够爷们!”

篇13: 捅马蜂窝

马蜂,是一种让人想想就胆战心惊的动物,它们会蜇人,被蜇到后皮肤非常痛。而我,却捅了马蜂窝。

记得那次回老家。小伙伴都不在。我无聊地在乡间小道上走来走去。“嗡嗡嗡”,一只马蜂映入我的眼帘,在我的前方飞来飞去,无视我的存在。我随手捡起一根竹竿,挥舞着,总算把它赶走。马蜂往我左前方飞去。我有些疑惑:那里没有花草,马蜂飞去干嘛呢?我决定跑过去看个究竟。顿时,一大群马蜂出现在我的眼前。哇!好大一个马蜂窝啊。我有点害怕,正想快速离开。突然,一个胆大的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要把马蜂窝捅下来,全部赶走它们,省得它们蜇人,说不定,我还能吃到蜂蜜呢。我心里想着,决定说干就干。

我急忙跑回家,开始全副武装。我将自己堵得几乎水泄不通: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双小眼睛,带上墨镜,活像一个木乃伊。我拿上一根加长的竹竿,再次来到马蜂窝前。我小心翼翼地一步步逼近马蜂窝,马蜂们眼睛紧紧地盯着“入侵者”,聚集在窝前,组成网状阵型,将蜂巢保护起来。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用竹竿朝马蜂窝乱捅一阵。我睁开眼睛,只见蜂窝摇了一下,马蜂们顷刻狂魔乱舞、四处乱飞。我再次深吸口气,对准蜂窝,用力一捅,蜂窝在树杈间翻滚,应声落地。突然,从蜂窝里面又飞出一大群马蜂,向我袭来。我头也不回,甩掉竹竿,立马往回奔跑。身子一颠簸,我的“头盔”竟然掉了下来,紧接着一只马蜂追上了我,在我额头“亲”了一下。“啊!”我大叫一声,慌慌张张跑回了家。

蜂蜜没吃到,我却被“蜇”了。我捂着额头,告诉了妈妈刚刚发生的一切。妈妈立马用风油精擦在我额头那微微隆起的“包”上,说是可以缓解疼痛。几天后,我额头的疼痛才彻底消失。

捅马蜂窝,真让我记忆深刻。

篇14:捅马蜂窝小学优秀作文

捅马蜂窝小学优秀作文

人们都说我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可谁知我小时候竟淘气得出了圈儿,因此落了个“假小子”的外号。

当时,跟我在一块儿玩的女孩子少,男孩子多。因为好些事女孩子胆小,不敢干。譬如上树摘枣啦,进大苇塘拾鸟蛋啦,更不用提打蛇、捉刺猬那种连大人也怵头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家里玩,邻居家的铁蛋和小泥鳅来找我,他们风风火火地跑进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假小子,报告你一个新情况,咱们大院的仓库。里有一个大蚂蜂窝。保管员李大爷因眼神不好,拿东西时经常挨蜇。咱们今天给它端了怎么样?”我一听,这又是一次战斗性的活动。连忙抄起一根竹竿,拿了顶帽子,就和他俩出发了。

我们来到仓库,从一块缺玻璃的窗户眼往里一看,果真,是一个挺大的蚂蜂窝,象一盏大吊灯似的吊在苇把子上,上面落满了密密麻麻一大堆红眼蚂蜂。我看了也有点儿头皮发乍,可又不能让伙伴们看出胆小。于是,我挺了挺胸脯,大声布置任务: “铁蛋,你用钩子勾,我用竹竿捅,小泥鳅监视‘敌情’。”

“战斗”开始了,铁蛋跳上窗台,拿着钩子悄悄地接近蚂蜂窝。他越是紧张,手就越不听使唤。他看看瞄得差不多了,就使劲往回一勾,真糟糕,不但蚂蜂窝纹丝未动,大钩子反倒插进了苇把子里弄不出来了。怎么办?他正着急,只听小泥鳅大喊起来: “不好,快撤,头上有情况!”铁蛋一听,急忙放下钩子,正想往下跳。只见打头的一只大蚂蜂朝他脸部俯冲过去。还没等我跑到跟前,就听铁蛋“哎哟”一声,从窗台上掉了下来。 “小泥鳅,快回家拿一盒清凉油来。”我一边下命令,一边把铁蛋扶到安全的`地方。一会儿,小泥鳅回来了,我给铁蛋上好药,让小泥鳅留下护理“伤员”。我决定单枪匹马去给铁蛋报仇。

到了仓库,我重新选好地势。拿出我的绝招——“快三枪”。一个突然袭击,还没等蚂蜂清醒过来, “大本营”就让我给端了。铁蛋听到喜讯,也顾不上疼痛,蹦起来欢呼:“胜利啦,胜利啦!”小泥鳅高兴地举起双手:“假小子,好样儿的!”欢呼声惊动了值班室里的李大爷,他老人家听说我们捅掉了大蚂蜂窝,高兴地拍着我们的小脑袋说: “你们可为我除了一大害啊!”

从此,我那“假小子”的外号越发在大院里传开了。难怪前天邻居二婶还跟妈妈说: “真是女大十八变,看你家小梅子出息得象个大姑娘似的,要不是我眼看着长起来的,谁敢相信她就是几年前那出名的‘假小子’啊!”

小学说课稿

说课稿小学音乐模板

说课稿小学语文

小学《守株待兔》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小学美术说课稿

教师证小学说课稿

小学乘法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有的人说课稿

小学捅马蜂窝说课稿(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捅马蜂窝说课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