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eeep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二年级上册友谊,拨动情感之弦说课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上册友谊,拨动情感之弦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友谊,拨动情感之弦 说课稿(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童话是心田那一颗幸福的种子,童话是心底那一抹温柔的感动,童话是心路那一道深刻的哲学,童话是心扉那一片诗意的浪漫……拿到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我一下子就被《纸船和风筝》这个童话故事吸引了。
这是一个感人的小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祝福,带着问候,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假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读完课文,相信您和我一样,被小动物间真挚纯朴的情感打动。“祝你幸福”、“祝你快乐”这样的祝福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就语文教学而言,没有感情的课堂,就如同没有清流的溪涧,没有清香的荷塘。结合本单元的教材编排意图,我便以“情感”为依托,以“纸船和风筝”为支点来处理教材,以在多样化的朗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惊喜、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的兴奋激动这种情感的变化为教学重点,把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作为难点来突破。如何让学生的情感、智慧、思想在品味语言、体验角色的过程中得到浸润、感染和丰富?经过反复的思考、斟酌,有了《纸船和风筝》教学的四个一:
营造一个“境”字
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推力,这个推力就是创设情境。本节课我力求通过语言描述情境,以直观形象的图片和板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用浓浓的友情,去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其产生了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从而不知不觉地畅游于文本的“情境”之中。
体现一个“情”字
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本课教学我以境导情,步步铺垫,在教学中我积极发挥自己的语言魅力,在推波助澜中去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走入文中,与文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贯穿一个“读”字
在教学中对那些情感充盈的句子和片断,我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寓朗读指导于阅读理解之中。本节课我力求读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这样才能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读中对文本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在读中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讲究一个“实”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本节课,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运用了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并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所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从而让学生体会学习汉字的快乐。
在写字教学方面,我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形体、笔画,欣赏汉字的形体美,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通过教师的范写让学生直观感受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小组互助合作的作用,使学生在相互品评中进一步感受汉字的形态美,写字能力也在他人及时的肯定和指正中不断提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是为了学服务。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同一篇课文,同样围绕一条表达主线--情,但不同的学生,教学思路也会有所不同,今天再上《纸船和风筝》,感触颇深,也希望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从而拓宽我的教学思路。谢谢!
[友谊,拨动情感之弦 说课稿(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篇2: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 不是序言 ] 我们积极地探索: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口写我心。可有一天忽然发现,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也不能做到这一点,总是喜欢雕琢、或许还借来他山之玉,把一篇文章写得不姓自己。本篇也许你看了会觉得它不像是论文,但是你一定会赞同它的真实。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作文教学的一点探索 江苏省海门市王浩中心小学 唐 敏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又是平淡似水的,限于学生认知、情感、经历的局限,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却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大”、“空”,写老师无非就是“批作业到深夜”、“雨雪天坚持给学生补课”、“生病了仍然坚持上课”等等,而写母爱就是“冬夜织毛衣,双手冻得通红,两眼布满血丝”、“孩子生病了几夜没合眼,守在孩子身边”等等,写助人为乐就是“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希望工程”等等诸如此类的。更有甚者,在一次“红十字”征文比赛中竟有一名学生写了自己得了白血病,接受别人的捐助150多万元,(其实他非常健康)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作文成了吹牛不用缴税的直接体现。长此以往,我们暂且不说学生的习作水平如何,就连最起码的“做人”恐怕也成了问题,说假话、说空话、做事不务实、待人不诚……“诚信”,成了纸上谈兵。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呢?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探索之路真实的展现给大家,希望能给您一点启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初探索 当我面对着孩子们作文时的愁容不知所措时,有同行向我传授了“宝贵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可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至理呀。于是,我带领着我的孩子们遨游书海(其实看得最多的还是作文书)。一时间,各种作文书纷涌而至,学生们面对作文不再说“不”了,我陶醉在这时的“成功”里。就在这时,我感觉到每次的'作文都有一些相似的或是似曾相识的,经过观察发现,原来这一切的繁华背后是学生们有的是背了作文,有的巧妙借鉴,文章里说的都是别人的事,抒的自然也不是什么真情了。 我陷入了困惑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真实的人和事呢? 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我的再探索 在那段时间里我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从最简单的“拔河比赛”、“体育运动会”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小鬼当家”、“洗衣服比赛”,从科技类活动“摔蛋比赛”、“新型汽车”(自由拼装玩具汽车)等等到田间的劳动实践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学生们尽情地体验着“快乐作文”的快乐,作文兴趣浓了,作文水平也确实提高了不少,每次作文,学生再也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发愁了。一篇篇活泼、有趣的习作应运而生。 可是,时间一长,我感觉自己太累了,搞一次活动有时候需要准备较长时间,而且也想不出更多的新点子来举行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了;看看学生,经过了这么多的活动后,能力是有所提高,可[1] [2]
篇3: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不是序言]我们积极地探索: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口写我心。可有一天忽然发现,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也不能做到这一点,总是喜欢雕琢、或许还借来他山之玉,把一篇文章写得不姓自己。本篇也许你看了会觉得它不像是论文,但是你一定会赞同它的真实。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作文教学的一点探索江苏省海门市王浩中心小学 唐 敏《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又是平淡似水的,限于学生认知、情感、经历的局限,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却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大”、“空”,写老师无非就是“批作业到深夜”、“雨雪天坚持给学生补课”、“生病了仍然坚持上课”等等,而写母爱就是“冬夜织毛衣,双手冻得通红,两眼布满血丝”、“孩子生病了几夜没合眼,守在孩子身边”等等,写助人为乐就是“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希望工程”等等诸如此类的。更有甚者,在一次“红十字”征文比赛中竟有一名学生写了自己得了白血病,接受别人的捐助150多万元,(其实他非常健康)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作文成了吹牛不用缴税的直接体现。长此以往,我们暂且不说学生的习作水平如何,就连最起码的“做人”恐怕也成了问题,说假话、说空话、做事不务实、待人不诚……“诚信”,成了纸上谈兵。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呢?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探索之路真实的展现给大家,希望能给您一点启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初探索当我面对着孩子们作文时的愁容不知所措时,有同行向我传授了“宝贵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可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至理呀。于是,我带领着我的孩子们遨游书海(其实看得最多的还是作文书)。一时间,各种作文书纷涌而至,学生们面对作文不再说“不”了,我陶醉在这时的“成功”里。就在这时,我感觉到每次的作文都有一些相似的或是似曾相识的,经过观察发现,原来这一切的繁华背后是学生们有的是背了作文,有的巧妙借鉴,文章里说的都是别人的事,抒的自然也不是什么真情了。我陷入了困惑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真实的人和事呢? 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我的再探索在那段时间里我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从最简单的“拔河比赛”、“体育运动会”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小鬼当家”、“洗衣服比赛”,从科技类活动“摔蛋比赛”、“新型汽车”(自由拼装玩具汽车)等等到田间的劳动实践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学生们尽情地体验着“快乐作文”的快乐,作文兴趣浓了,作文水平也确实提高了不少,每次作文,学生再也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发愁了。一篇篇活泼、有趣的习作应运而生。可是,时间一长,我感觉自己太累了,搞一次活动有时候需要准备较长时间,而且也想不出更多的新点子来举行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了;看看学生,经过了这么多的活动后,能力是有所提高,可性格也都是活泼得近乎有些浮躁了;再细细品读学生的作文,似乎还少了一些什么。拨动情感之弦,让学生热爱生活——我的新探索只有热爱生活,勤于观察,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做到说真话;只有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才能准确提练中心;只有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热爱生活,乐于记录,才能提高自己的技巧,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在一次偶然的纯生成的作文指导与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反思后,我开始明白这一点。这里我一定得说一说那一节毫无预设的作文指导。那天中午,照例是自由阅读时间,学生们都在看书,我跟平时一样也拿了本书在一边看着,那天我看的是《朱自清散文集》。正在大家看得都入迷时,一位学生跑到我身边问我看的什么,我随口应了一句——“《背影》”。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背影?背影有什么好写的?”“我们写正面都觉得写不生动,他写背影?”“老师,读给我们听听吧!”于是,我便声情并茂的朗读了朱自清的《背影》。(那段时间,我母亲摔跤导致腰椎粉碎性、压缩性骨折,而我们做儿女的却因为都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所有家庭琐事以及照顾母亲的重担便都落在了父亲身上。)读了以后,我被感动了,没有等孩子们说什么,便深情的述说起来:“是的,平时我们也许都关注母爱,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父爱,我也一样。从前,父亲在我眼里是内向的有粗枝大叶的,他从来没有温馨的话语、亲密的举动,他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干活,因此我们总是更依恋母亲;现在,每当我们一家过去,便和母亲凑在一起谈工作、谈孩子、谈家庭琐事,而父亲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准备着午餐,忙完后便是轻轻地逗孩子们玩。可是,这一次母亲卧病在床,父亲忙里忙外,还要给母亲喂饭、擦身子,甚至大小便,而我们去时他却还是那样默默地为我们做好一切。这时,我发现了,发现了一向被我忘却的那静静的父爱!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洋溢着真情真爱,只是总被我们忽略。”说完,我已是泪眼婆娑,教室里一下子沉默了。第二天,我收到了40篇日记(共40个学生),文章里孩子们用纤细、真挚的笔触通过一件件总被我们忽视的平常小事,展现了人间真爱——母爱、父爱、师爱、邻里情、同学情……我一下子感动了,这一篇篇文章再也不是胡编乱造了,这是心灵之语。我也明白了——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作文更是如此。于是,我开始了我新的探索。我和孩子们畅游书海,但我告诉我的孩子们罗曼.罗兰的“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已,检查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我也带着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领略世间百态,懂得做人之道;我引导孩子们走近家人、走近朋友、感悟每一个平凡人生,体验人间美丽真情。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善于用真心真情去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就会变得趣味盎然。教师,就是一个“琴师”,只有工于“音律”,富于激情,弹准音符,学生这把“琴”才会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如今,当我翻开学生的作文时,我听到了来自心灵的声音。
篇4: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 不是序言 ] 我们积极地探索:如何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童言无忌、我口写我心。可有一天忽然发现,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也不能做到这一点,总是喜欢雕琢、或许还借来他山之玉,把一篇文章写得不姓自己。本篇也许你看了会觉得它不像是论文,但是你一定会赞同它的真实。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作文教学的一点探索 江苏省海门市王浩中心小学 唐 敏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的确,“生活就是作文”,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又是平淡似水的,限于学生认知、情感、经历的局限,要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却往往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我们不妨来看看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吧!作文“假”、“大”、“空”,写老师无非就是“批作业到深夜”、“雨雪天坚持给学生补课”、“生病了仍然坚持上课”等等,而写母爱就是“冬夜织毛衣,双手冻得通红,两眼布满血丝”、“孩子生病了几夜没合眼,守在孩子身边”等等,写助人为乐就是“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希望工程”等等诸如此类的。更有甚者,在一次“红十字”征文比赛中竟有一名学生写了自己得了白血病,接受别人的捐助150多万元,(其实他非常健康)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作文成了吹牛不用缴税的直接体现。长此以往,我们暂且不说学生的习作水平如何,就连最起码的“做人”恐怕也成了问题,说假话、说空话、做事不务实、待人不诚……“诚信”,成了纸上谈兵。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做到“童言无忌”、“我手写我心”呢?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探索之路真实的展现给大家,希望能给您一点启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初探索 当我面对着孩子们作文时的愁容不知所措时,有同行向我传授了“宝贵经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可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至理呀。于是,我带领着我的孩子们遨游书海(其实看得最多的还是作文书)。一时间,各种作文书纷涌而至,学生们面对作文不再说“不”了,我陶醉在这时的“成功”里。就在这时,我感觉到每次的作文都有一些相似的或是似曾相识的,经过观察发现,原来这一切的繁华背后是学生们有的是背了作文,有的巧妙借鉴,文章里说的都是别人的事,抒的自然也不是什么真情了。 我陷入了困惑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写自己身边真实的人和事呢? 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我的再探索 在那段时间里我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从最简单的“拔河比赛”、“体育运动会”到生活实践活动“学做饭”、“小鬼当家”、“洗衣服比赛”,从科技类活动“摔蛋比赛”、“新型汽车”(自由拼装玩具汽车)等等到田间的劳动实践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学生们尽情地体验着“快乐作文”的快乐,作文兴趣浓了,作文水平也确实提高了不少,每次作文,学生再也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发愁了。一篇篇活泼、有趣的习作应运而生。 可是,时间一长,我感觉自己太累了,搞一次活动有时候需要准备较长时间,而且也想不出更多的新点子来举行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了;看看学生,经过了这么多的活动后,能力是有所提高,可性格也都是活泼得近乎有些浮躁了;再细细品读学生的'作文,似乎还少了一些什么。 拨动情感之弦,让学生热爱生活――我的新探索 只有热爱生活,勤于观察,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才能做到说真话;只有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才能准确提练中心;只有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才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热爱生活,乐于记录,才能提高自己的技巧,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在一次偶然的纯生成的作文指导与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反思后,我开始明白这一点。 这里我一定得说一说那一节毫无预设的作文指导。那天中午,照例是自由阅读时间,学生们都在看书,我跟平时一样也拿了本书在一边看着,那天我看的是《朱自清散文集》。正在大家看得都入迷时,一位学生跑到我身边问我看的什么,我随口应了一句――“《背影》”。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背影?背影有什么好写的?”“我们写正面都觉得写不生动,他写背影?”“老师,读给我们听听吧!”于是,我便声情并茂的朗读了朱自清的《背影》。(那段时间,我母亲摔跤导致腰椎粉碎性、压缩性骨折,而我们做儿女的却因为都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所有家庭琐事以及照顾母亲的重担便都落在了父亲身上。)读了以后,我被感动了,没有等孩子们说什么,便深情的述说起来:“是的,平时我们也许都关注母爱,却很少有人注意到父爱,我也一样。从前,父亲在我眼里是内向的有粗枝大叶的,他从来没有温馨的话语、亲密的举动,他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干活,因此我们总是更依恋母亲;现在,每当我们一家过去,便和母亲凑在一起谈工作、谈孩子、谈家庭琐事,而父亲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准备着午餐,忙完后便是轻轻地逗孩子们玩。可是,这一次母亲卧病在床,父亲忙里忙外,还要给母亲喂饭、擦身子,甚至大小便,而我们去时他却还是那样默默地为我们做好一切。这时,我发现了,发现了一向被我忘却的那静静的父爱!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洋溢着真情真爱,只是总被我们忽略。”说完,我已是泪眼婆娑,教室里一下子沉默了。第二天,我收到了40篇日记(共40个学生),文章里孩子们用纤细、真挚的笔触通过一件件总被我们忽视的平常小事,展现了人间真爱――母爱、父爱、师爱、邻里情、同学情……我一下子感动了,这一篇篇文章再也不是胡编乱造了,这是心灵之语。我也明白了――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作文更是如此。 于是,我开始了我新的探索。 我和孩子们畅游书海,但我告诉我的孩子们罗曼.罗兰的“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发现自己,联想自已,检查自己,升华自己,超越自己”;我也带着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领略世间百态,懂得做人之道;我引导孩子们走近家人、走近朋友、感悟每一个平凡人生,体验人间美丽真情。 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善于用真心真情去打动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就会变得趣味盎然。教师,就是一个“琴师”,只有工于“音律”,富于激情,弹准音符,学生这把“琴”才会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如今,当我翻开学生的作文时,我听到了来自心灵的声音。篇5:学生情感之弦的拨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情感之弦的拨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学生情感之弦的拨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 古北口中心校 杨立结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的认识活动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认识世界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有滋有味。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形象的方式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 一、语言感染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在导入本课时我饱含激情地说:“为了把这些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为了给中国人报仇,有许多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其中就有五位英雄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学生们看到五壮士跳牙的那一瞬间,我又对学生们说:“虽然五壮士跳下了万丈悬崖,但他们奋勇歼敌,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却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他们那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革命战士跑头颅,洒热血。同学们让我们在读一读课文,再去细细体会五壮士坚强不屈,英勇豪迈的伟大精神吧!”每位学生听了我饱含深情的语言,他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振奋精神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二、音乐渲染 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也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为,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情感使人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在教学《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揭题时,我先播放一首《我家住在大海边》的歌。当播放完这首明丽、愉快的歌曲,学生还沉浸在优美动听旋律中时,我关掉录音机,问道:“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美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大海,去领略它独特的美。”(读题)这样的导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创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课堂基调,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理解“大海哗哗地歌唱”这个拟人句时,我先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层层海狼涌上岸边,拍打海滩,发出哗哗的撞击声。学生通过听看理解理解可大海哗哗地歌唱,实际上就是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小作者把大海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大海的亲切、可爱。接着指名读、齐读、师读,最后闭上眼睛听录音读,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文教育。 三、画面渲染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月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金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方面,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无不引导学生畅游其中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我通过运用自制的“志愿军在车站同朝鲜人民话别”的抽动片和配乐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以画面展示,语言渲染,音乐烘托来展现课文内容,从而创设出一种“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把学生的想象带入到1958年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狼牙山五壮士》一课,通过适时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部分场景,五壮士英勇跳牙的悲壮场面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深刻地理解了五壮士的英勇行为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四、实物演示 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拿到让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啊,一只扇贝的壳,像一把打开的扇子,真漂亮啊!”“瞧,一只小巧的花螺壳,像一个雕着花纹的小花瓶,真可爱啊!”“看,一只细长的螺狮壳,像一只张着嘴的小喇叭,真有趣啊!”等句子后,将这几中形式的贝壳,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后,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的情境之中。 五、表演体验 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倾吐真言。如在一次作文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如,老,妈妈,售票员,路灯管理员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作文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学生们眼眶里噙满了眼泪,伴随着一片呜咽声。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总之,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但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一定重视整体感知,感性体验和直觉感受。这样才能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 友谊的情感随笔
★ 友谊之美作文
二年级上册友谊,拨动情感之弦说课稿(通用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