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迁懿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 第1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第2篇:《小壁虎借尾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3篇:《小壁虎借尾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第4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第5篇: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第6篇: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第7篇: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第8篇: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第9篇: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第10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第11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第12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第13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设计第14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设计第15篇: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知识点
篇1: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从题目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童话讲了一件小壁虎借尾巴的事,那么这个题目也必然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呢?他借到尾巴了吗?小壁虎不借尾巴不行吗?这些思考正是我们在学习这篇童话时应该抓住的重点问题。
设计理念:上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用处的资料,使学生懂得通过阅读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在教学中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阅读,达到读的正确、读的流利。课文第二 -----五段,可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交流,在尊重学生独特见解的情况下,进行朗读指导和练习。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训练,促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感悟借尾巴的过程,了解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教学目标: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习子字旁(孑)。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写10个生字,学习子字旁(孑)。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准备:字卡,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壁虎图片。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你们见过壁虎吗?它是什么样的?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提出问题:它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原来有没有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进而揭示目标。
(指导意见:看题目,想问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开端,就是全课成功的一半。)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3、卡片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
(指导意见:搬走绊脚石,扫清字障碍,为了解课文内容搭建好宽松的平台。)
三、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1、学生读文中,标出有几个自然段。(7个)
2、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它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的心情怎样?同学们谁能读出小壁虎当时的心情?
1、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2、教师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相机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指导意见:带着问题读,带着感情读,既提高了学生正确朗读水平,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读读小壁虎的话,看看哪位同学读得好。
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文中除了小鱼的解释,还有哪一个字暗示小鱼尾巴的作用了?(摇)
3、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指导意见:激情朗读,读中理解,使感悟得到了升华。)
五、作业延伸。
小壁虎又向谁借尾巴了呢?它借到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的读读课文,看谁读的好!
(指导意见: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带着疑问回到家里,学生又怎能不去读读后文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找朋友,把你自己认识的生字读给对方听一听。
2、学生看课件,回答问题:小壁虎向借尾巴,结果()。
3、教师出示课题,揭示教学目标。
(指导意见:成绩展示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温故而知新,有效地把学生领入了新的知识领域。)
二、阅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一下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3、学生读老牛的话,想想它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它说的话应该怎样读?
4、学生读燕子的话,想想它又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它说的话又应该怎样读?
5、小壁虎到处借尾巴都借不到,结果怎样呢?谁能读出小壁虎长出新尾巴高兴的心情?
6、我们想象一下,小壁虎还会向谁来借尾巴呢?他们又会怎样说呢?
7、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这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并加以表演。
8、教师相机提问:假如你现在就是那只小壁虎,那么你还会去借尾巴吗?为什么呢?
(指导意见:只有阅读好,才能理解好;只有理解好,才能表演好。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关键在于恰如其分的引导。)
三、生字指导。
1、学生读认生字,识记字形,并组词。
2、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师生大比武,看谁写的对,看谁写的好。
3、师生相互评价,指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总结方法。
4、练习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咬()房()妈()角()
蚊()方()吗()脚()
(指导意见:生字教学是一年级小学生的重点,也是其难点。形近字、同音字组词不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发现书写规律,总结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能力,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
四、课堂练习。
1、文后练习“照例子填空”、“自选词语”。
2、照样子填空:
金灿灿油()黑()白()
(指导意见:迁移练习,学以致用。量不大但精,题不难而易。让学生感觉到我行。)
五、课后延伸。
认真朗读课文,续编故事。
(指导意见:看故事容易,编故事艰难。从教学中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很会续编故事。看来,学生续编故事的作业也就不难完成了。)
板书设计:
挣断逃生保护自己
小壁虎小鱼摇拨水
借尾巴老牛甩赶蝇子
燕子摆掌握方向
长出尾巴再生能力
教学反思:
读能识字,读能解意,读能感悟,读能激情。语文教学,贵在“读”字。简简单单的一个“读”字,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其神力无比,其效果显见。一个“读”字好生了得!
总评: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看到文章的题目,必然就会引起我们的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它借到了吗?不借不行吗?众所周知,这些问题仅靠执教老师的简单说教,效果显然是不会好的。然而,王老师的这节教学设计,通节贯穿一个“读”字,读课题,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读对话,读问题;借助拼音读,离开拼音读,带着问题读,心怀感悟读,分着角色读,理解句子读。读,读,读,读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读中突出了教学重点,读中突破了教学难点。从本文的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既突现了执教者的教学风格,也看出了学习者的扎实基础,又凸显了师生课堂互动的精彩场景,大有过目不忘,记忆犹新之感。王老师简直把教案设计活了,把课堂读的活了!
篇2:《小壁虎借尾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学习子字旁(孑)。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重点:
会写10个生字,学习子字旁(孑)。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壁虎图片。
2、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你们见过壁虎吗?它是什么样的?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提出问题:它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原来有没有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进而揭示目标。
(指导意见:看题目,想问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开端,就是全课成功的'一半。)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3、卡片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领读。
(指导意见:搬走绊脚石,扫清字障碍,为了解课文内容搭建好宽松的平台。)
三、自由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1、学生读文中,标出有几个自然段。(7个)
2、小壁虎的尾巴哪去了?它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它的心情怎样?同学们谁能读出小壁虎当时的心情?
1、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
2、教师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相机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指导意见:带着问题读,带着感情读,既提高了学生正确朗读水平,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读读小壁虎的话,看看哪位同学读得好。
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文中除了小鱼的解释,还有哪一个字暗示小鱼尾巴的作用了?(摇)
3、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指导意见:激情朗读,读中理解,使感悟得到了升华。)
五、作业延伸。
小壁虎又向谁借尾巴了呢?它借到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认真的读读课文,看谁读的好!
(指导意见: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带着疑问回到家里,学生又怎能不去读读后文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找朋友,把你自己认识的生字读给对方听一听。
2、学生看课件,回答问题:小壁虎向借尾巴,结果()。
3、教师出示课题,揭示教学目标。
(指导意见:成绩展示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温故而知新,有效地把学生领入了新的知识领域。)
二、阅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一下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3、学生读老牛的话,想想它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它说的话应该怎样读?
4、学生读燕子的话,想想它又为什么不借尾巴给小壁虎,它说的话又应该怎样读?
5、小壁虎到处借尾巴都借不到,结果怎样呢?谁能读出小壁虎长出新尾巴高兴的心情?
6、我们想象一下,小壁虎还会向谁来借尾巴呢?他们又会怎样说呢?
7、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这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并加以表演。
8、教师相机提问:假如你现在就是那只小壁虎,那么你还会去借尾巴吗?为什么呢?
(指导意见:只有阅读好,才能理解好;只有理解好,才能表演好。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关键在于恰如其分的引导。)
三、生字指导。
1、学生读认生字,识记字形,并组词。
2、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师生大比武,看谁写的对,看谁写的好。
3、师生相互评价,指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总结方法。
4、练习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咬()房()妈()角()
蚊()方()吗()脚()
(指导意见:生字教学是一年级小学生的重点,也是其难点。形近字、同音字组词不乏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发现书写规律,总结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能力,是这节课的又一亮点。)
四、课堂练习。
1、文后练习“照例子填空”、“自选词语”。
2、照样子填空:
金灿灿油()黑()白()
(指导意见:迁移练习,学以致用。量不大但精,题不难而易。让学生感觉到我行。)
五、课后延伸。
认真朗读课文,续编故事。
(指导意见:看故事容易,编故事艰难。从教学中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很会续编故事。看来,学生续编故事的作业也就不难完成了。)
篇3:《小壁虎借尾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扩大词汇量。
2、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说话的能力。
3、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4、向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
难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及可以再生的特点。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仪、幻灯片(或挂图)4幅,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头饰4个。棉线(或纸条)一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提问:从课题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谁?什么事?
2、小壁虎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幻灯片或挂图)边指边介绍:壁虎也叫守宫、蝎虎。身体扁平,长达12厘米,背部暗灰色,有黑色带状的斑纹,身体表面有细鳞,四肢短,趾底有吸盘,能在天花板上、墙壁上爬行,就是玻璃上也掉不下来。它有一条细细的长尾巴,长尾巴有两项功能,一是摆动帮助爬行,摆动越快,爬得越快,如果失去了尾巴就爬不快了。还有一项功能,先不告诉你,通过学习课文,自己回答。
3、你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借?向谁借?借到了吗?)说得真好。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就可以解决。
二、听录音(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初读正音。自由小声读全文,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三分钟后)你借助拼音,认识了哪些字?(找中差生读。注意“蛇、挣、甩、傻”几个字是翘舌音,“蚊、您”是前鼻音。)
2、再自由小声读全文,注意停顿,不读破词和句。把你认为不太好读的句子站起来读一读(重点纠正停顿。)
3、读全文,找出有“一”字的词,读准声调(一条、一挣、一看);找出文中带有轻声字的句子,读出语气(有“了、子、啊、呢、呀、着、吗”等字的句子)。先同桌互读,再站起来读。
4、读文中插图的对应段。先对照图找出对应段(第一幅一、二段;第二幅第三段;第三幅第四段;第四幅第五段),按图指名读。
5、读文中对话部分。找出文中的四次对话,同桌互读。(指导认识对话的标记是引号,引号内是人物的语言)“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中“借给我”读重音,“行吗”是商量的口气,要表现出小壁虎难过、焦急但又尊重别人的心情。
6、快速给自然标序号,请7位同学站起来读。(中差生读),其它人听后评议、纠正后再读,看是否进步了。
7、齐读全文,要求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1、结合课文读一读10个生字和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先画出再读)。
2、你认为这10个生字中哪几个最容易记?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导分析,一个字写4遍。)
借:左窄右宽,把“错误”字金字旁换成立人旁,就是“借”,“昔”第二和第五笔写在竖中线上。
尾:左上包右下。外面是尸,上面不加点。
难:左窄右宽,“英雄”的“雄”字左边换成“又”,中间“亻”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爬:左下包右上,“爪”字第四笔的捺要写平、写长些,能托住上面的“巴”字,“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
行:左右相等,右边“亍”不要写成“干”,第三笔和第六笔落笔顶齐。
告:猜一个字谜“一口咬去牛尾巴”什么字?上面“牛”字不出头是“告”,下面是“口”,第三笔在竖中线上,第四笔在横中线上。
新:左右相等,左边“亲”,写时第九笔捺变点。
3、你认为这10个字中哪几个难写?写时要注意什么?
壁:上大下小,上面左右各占一半,要写紧,下边“土”,要居中。
虎:左上包右下,第三笔是横钩,不是横。
诉:左窄右宽,有边“斤“加一点。
四、总结,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生字看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边看图1,学习课文1、2段:
现在我们按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边回答。
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出示图)看对应段,边看图边说,读时用上“谁、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齐读第一、二自然段。这里有一根线(或一段纸条)谁上台前给大家做出“一挣”的动作。小壁虎为什么要“一挣”。读了这两段后谁明白了,谁聪明,站起来说说。这里也看出小壁虎尾巴的特点:可以自动切断。(板书“小壁虎挣断尾巴”)
三、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第一次借尾巴:
1、自学课文并思考:
a小壁虎在哪儿看见谁?
b她在干什么?
c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2、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图2,并回答问题。
板书:小鱼?摇着?拨水
3、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进行礼貌教育。
4、练多读全段。
第二次借尾巴:
1、自学课文并思考。
2、观察图3,学生直接回答思考题。
板书:老黄牛?甩着?赶蝇子
3、指导朗读老黄牛说的话。
3、按提示,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第三次借尾巴:
1、通过阅读课文与观察图4,简要分析。
板书:燕子?摆着?掌握方向
2、从按提示看图说话,到独立看图说话。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
2、分析课文,辨析反义词:难过?高兴,明确事情的结果。
板书:长出新尾巴
五、总结课文,重点概括这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六、课后练习:
1、练习分角色朗读;
2、填空练习。
七、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其它小朋友听。
篇4: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字;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动物图片、桃树(卡纸做)。
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课件出示:小壁虎在墙上爬来爬去的画面)大家看,这个小东西就叫壁虎,你们看看它长什么样?知道为什么人们叫它壁虎吗?
(真聪明,它脚趾有吸盘,可以附在天花板和墙壁上爬行,经常在夜间出来捉蚊虫吃,是人类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
(板题,读题)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创意识字
1、谈话:
这篇课文是连环画故事,非常有趣,但是全文没有注音,小朋友们有信心把故事读下来吗?
2、学生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
3、小组互助读书:
先把刚才画出的.不认识的字一起想办法认识,然后把课文读通顺。
4、全班交流:
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如:看图猜字、联系句子猜字、熟字认新字、查看生字表)
5、课件展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请小老师带读。
6、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没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和样子?
7、课件展示词语(去掉拼音),齐读。
8、出示生字卡片:
开火车认读生字。
9、玩摘桃子的游戏:
小朋友,现在我们的智慧小火车开到了梦幻桃园,(师出示结满桃子的桃树)桃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你们想要吗?不过,你得会读桃子上的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按自然段分读课文,思考: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
2、指名回答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然后指导读第1、2自然段,比比谁读得难过。
3、指名回答小壁虎向谁借过尾巴。相机在黑板上贴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4、小结: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多难看哪,它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借到了吗?为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听,(教师作倾听状)我们的学习小伙伴西西好像有话要说,哦,她说她这节课还学到了两个好词。一个是游来游去(贴词在小鱼图后),一个是飞来飞去(贴词在燕子图后)。你们也会说这样的词吗?比如:老牛____;还有其他的吗?
篇5: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抓重点词句,结合看图,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
2.掌握十个生字及有关词语,能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理解讲鱼、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和用途。
【教具】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篇6: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一、揭题激趣
放壁虎投影片(或挂图)问:你知道这个动物叫什么吗?看看它身上少了点什么?(尾巴)出示课题,学生借助拼音读题。看题目,你能提出问题吗?(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借?向谁借?它借到了吗?)请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讲的。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一句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边读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上序号。读完第1、2自然段,教师出示这两段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以下读完3―5、6―7段相同)。注意“难”的声母是n,不要读成l。“诉”是平舌音。“行”是后鼻音,“新”是前鼻音。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
指导把每个字音读准。进行断句指导,如:“小壁虎/在墙角里/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
(三)教师范读课文。
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读完问学生: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七个自然段)。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每段讲的是什么。
(一)同座二人轮流说课文四幅插图上小壁虎在干什么,互相补充;接着分段读课文,议一议每段讲的是什么。
(二)指名逐图说图意,逐段读课文,初步了解各段的意思。
四、练习读小壁虎和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五、读生字生词卡片,要准确读出生字字音。
六、作业:认真读两遍课文,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篇7: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途和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2.学会生字“虎、蚊、想、甩、伯、阿”和偏旁“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感叹号,并正确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学重点:反复读小壁虎与小鱼、黄牛、燕子的对话,理解它们尾巴的用途。
教学难点:读第1段和最后一段,联系起来理解小壁虎尾巴的作用和再生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戴头饰表演这故事。(课外还可多分几组表演)
二、读字读词
1、读下面词语,给带点的字注意。
咬住蚊子想挣断甩着游水高兴壁虎爬到墙角伯伯阿姨转身
2.读要学会的6个生字。
3.指导学生识字形。
“虎”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虎字头。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第2题和《课堂练习》第3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中的第4题。
(1)先读句子,找出要用的词语。
(2)比较三组词语不同点,想为什么各有不同,与它们所在的地方有什么关系。
(3)“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先想这地方,再写句子。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中44课《小壁虎》。
五、总结语(略)
篇8: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一、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一)学生自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问:小壁虎为什么借不到尾巴?(使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所以它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引导学生体会“摇着”、“甩着”、“摆着”,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二)在书中画出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话,再读一读。
问: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壁虎借尾巴时讲话是有礼貌的?(引导学生“姐姐”、“伯伯”、“阿姨”的称谓上,从第二人称的“您”字上,从商量的语气“行吗?”体会。)
(三)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感情。
二、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着重指导两点。
(一)看图,想象当时情景:读出对话双方的不同语气用稍快语速读出小壁虎借尾巴既难过又急切的心情。
小鱼、黄牛、燕子说明理由不借尾巴,读时语速稍慢。指导读出“姐姐”、“伯伯”、“阿姨”的不同声音。
(二)读出重音,使感情更加鲜明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如“小壁虎一挣”断尾自救,逃脱蛇口,重音要放在“一挣”上。“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重音放在“借给我”三字上,能较好地体现小壁虎难过急切的心情。“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是小鱼、黄牛、燕子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们尾巴的作用,所以要重读。
(三)以六个人为一组,分角色试读。
(四)请一组在全班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一)引导学生从田字格中分别找出左右、上下、半包围结构的生字进行识记;师生共同分析生字左窄右宽等特点,对照田字格指导书写。
(二)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的识记、书写。
“壁”共16画,上面两部分写紧凑些,下边“土”字要居中写。
“虎”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
“爬”第四笔写平些长些,托住“巴”。
“诉”右边是“斥”,笔顺是:“横撇、竖撇、横、竖、点”。
“新”左下是“木”(第二笔应写成竖钩,撇、捺改成两点。)
四、读生词卡片,抄写生字词,用指定的字口头组词,以发展学生词汇
五、作业
抄写生字3遍,每个生词写2遍。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
六、准备
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它长的什么样子?先想一想,明天讲给同学们听。
篇9: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一、细读课文,结合看图,理解内容
(一)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二)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先理解“一挣”的意思。再问:小壁虎为什么要这样“一挣”?接着看投影片(或插图),弄清小壁虎是因为被蛇咬住了尾巴,它这样一挣,挣断了尾巴才能逃走。认识小壁虎的尾巴有自我保护功能。最后自由读第一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它挣断尾巴逃走了。
(三)指名读第2自然段。
理解“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嫌难看想向别人借尾巴的急切心情,知道这段的主要意思。
(四)学习课文第3至5段,扶放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1.自由读第3至5自然段。议一议,这几段主要讲了什么事?
2.指导学习第三段。先弄清有几句话,再指名读这一段,懂得每句话讲了什么。接着让学生用笔勾画讲小鱼尾巴怎样动,有什么作用的语句(“摇着”、“用尾巴拨水”),结合看图,弄懂小鱼不借尾巴的原因,认识小鱼尾巴的作用。最后自由读第三段,知道这段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小鱼没有借给它。
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这段的过程。
3.学生用学习第3段的方法自学第4.5段。
程序:①学生读书、勾画、看图、思考。②同座交流。③全班交流。(读第4或5段;说勾画的语句;结合看图讲老黄牛或小燕子为什么不借尾巴;再读这一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五)理解第6至7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难过,后来怎么又高兴起来了?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两段。
2.指名读第6段。理解“很难过”;尾巴没有了,“难看”,别人又不借,小壁虎的心情别说有多伤心了,它还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有再生功能。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爬回家找妈妈。)
3.指名读第7段。思考:小壁虎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通过朗读指导,体会小壁虎喜出望外,“高兴地叫起来”的心情,指导读出妈妈“笑着说”的疼爱心情。自由读第7段,知道这段讲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里很高兴。认识小壁虎的尾巴有自我保护及再生功能。
二、作业
填空,再读句子(课后习题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10: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会认15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及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及自学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阅读、分角色朗读等,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及感知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课件出示小壁虎。)
师:这是什么动物,哪位小朋友认识呀?(生答,师板书。)
师:看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小壁虎为什么去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等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向老师请教。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阅读课文,画出人物对话。
(生自读课文。)
4、同桌读文,相互评价。
5、检测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师出示问题。)
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生汇报,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教师让学生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小壁虎的尾巴不是被蛇咬断的,而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并通过表演来理解“挣”的意思;二是,小壁虎认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借尾巴。
⑵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指名回答,师随着生的回答,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他的心情如何?
生:很难过,很伤心。
师:试一试读出小壁虎当时的心情。
(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没有……尾巴呢?”,指导读好感叹和疑问句。)
2、小壁虎先向谁借尾巴?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请学生读小壁虎说的话,思考:小壁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看出的?)
(生汇报,师适时引导。)
师: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生答,并表示理解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的原因。)
3、分角色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4、自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交流:小壁虎又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小壁虎向借尾巴,结果。)
(生汇报,师课件出示第三、四幅图。)
5、为什么他们都不肯借尾巴给小壁虎,他们说的话应该怎样读?(生练习读。)
6、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生戴头饰朗读。)
7、用“因为……所以……”句式练习总结。
8、小壁虎到处借不到尾巴,结果怎么样呢?
(生汇报,课件出示第六幅图,思考:从这里你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9、指导朗读全文。(生戴头饰朗读。)
四、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2、你知道他们尾巴的作用吗?(课件出示其他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尾巴。)
3、假如小壁虎向他们借尾巴,他们会怎么说呢?试着说一说。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篇11: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3、初步认识一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一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积累表示两个连续动作的动词。
三、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以及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四、教学用具:
挂图、生字卡片、动物头饰、动物图片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见过壁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壁虎有关的文章《小壁虎借尾巴》。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舌音和翘舌音。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及时提醒。)
3、出示词语卡片(带拼音):
小壁虎借尾巴蚊子一条蛇逃走难过姐姐新尾巴
⑴、指名读,齐读。
⑵、去掉拼音再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它借到了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贴出动物图片。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它的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难过地读一读,看谁读得最难过。(指名读,齐读。)
2、小壁虎向谁借了尾巴?(自由读第三段。)读小壁虎说的话,看谁读得最好。
3、读得真好,这么有礼貌!从哪个词语看出来它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出示练习:小鱼的尾巴要用来。学生填空。
4、对,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尾巴没了,小鱼就会淹死,所以它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5、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观察特点,并说一说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习临摹。
篇12: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
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没有注音,而且篇幅较长,存在一定的难度。我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个人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读文,给每位学生一个比较个体的自由散读的空间,起到读通课文,扫清生字障碍的作用;其间,又展开小组读文,理清课文的主脉,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最后,齐读,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
总之,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借”字,让学生想想为什么小鱼、老牛、燕子不肯借尾巴,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小结。
篇13: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不少特级教师以此作为做课范例,许多青年教师也把它作为参与优质课大赛的最佳选材。听说潘晓曼老师要讲此课,我想,这篇课文最好讲,但要讲得有创意不容易。听完这节课后,我从内心发出了赞叹:新颖独到,颇具匠心。把这节课实录下来,是我的一种激动,更是一种责任感。至于我的研讨,只能算是一种肤浅的认识。不过,有了实录,读者读后会比我有更多的收获。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除了喜欢学习,还喜欢干什么?
生:帮妈妈洗碗,给爸爸倒茶。
师:真是个孝顺的好小朋友。有没有不同的喜好呢?
生:打乒乓球,跳绳。
生:看电视动画片。
师: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呢?
生:《孙悟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师:我从广东顺德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喜欢看吗?
生:(齐)喜欢。
师放《小壁虎借尾巴》的动画,但没有声音。
师:好看吗?
生齐答:好看。
你们觉得很完美了吗?老师觉得还差点什么。
生:动画片里的角色都没有说话。
师:对,我这次来是想聘请同学们做配音演员,给这个动画片配好音。
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潘老师抓住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以动画引入学习,以当配音演员为“诱饵”,造成学习的悬念,小朋友们的兴趣被充沛调动起来了。
师:要配好音,演员得先读好剧本(课文),现在我们把课文读好。
生兴趣高涨,纷纷练读。
评:潘老师花了15分钟,通过赛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小朋友们读出情,读出味,读出角色。以读代讲,没有烦琐的提问,既训练了同学的朗读,又使同学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为当动画片的配音演员作好了准备。
师:刚才我们读了剧本,现在可以扮演吗?
生齐答:可以。
师:别着急,要扮演好,当好配音演员,先要记好对白才行。
出示投影字幕。
小壁虎:没有尾巴多难看哪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小壁虎: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小壁虎:黄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老黄牛: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燕子: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妈妈,我的尾巴断了,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他们都不肯借给我。
妈妈:傻小朋友,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这些对白,一边记,一边还可以加进自身的想像。
同学记对白,非常投入。
评:潘老师是小朋友们学习的贴心人。她没有急于让小朋友们扮演,当配音演员,而是在小朋友们读好剧本的基础上,重点让小朋友记对白。在此过程中,给予时间保证,又给予了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而不是让小朋友们去死记硬背。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并当配音演员。谁当小壁虎?谁当妈妈?谁当老黄牛、小鱼、燕子?
同学争先恐后,上台佩戴头饰。
师放映《小壁虎借尾巴》的无声动画片,同学分角色扮演配音。
师:这几位同学多有意思啊,当上了配音演员,把课文的话变成了自身的话,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评:和时地肯定了同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他们几个人把动画片的内容扮演了出来,但没有想像,说话的语气也不够真切。
评:同学做出如此的评价,得益于老师指导感情朗读,并鼓励小朋友们大胆地想像。
师:那就请你点几名同学上台当配音演员。
几位同学上台佩戴头饰,随课文的无声动画片扮演配音。
生A:今天真倒霉,被蛇咬住了尾巴,(众笑)我使劲一拔。
师纠正:(一挣)我使劲一挣。
生A:尾巴断了,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哭泣状),(众笑)我爬呀爬,(痛苦状)碰到了小鱼姐姐,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B:(为难状)不是我不借,借给你,我就没有尾巴拨水了。
生A:黄牛伯伯,您平时是最疼爱我的`,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C: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生A:燕子阿姨,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
生D: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生A:妈妈,我的尾巴断了,向几个人借,他们都不借给我。
(伤心地哭泣状)
(众大笑)
生E:傻小朋友,你转过身子看看。
生A:惊喜状我长出新尾巴啦!
众鼓掌。
师:他们扮演得真棒,有自身的想像,特别是这位演小壁虎的同学扮演得很出色。最后一个画面还要扮演下去,这回你继续演小壁虎,我来演妈妈。师:小朋友,你懂得了什么?
生:我们壁虎的尾巴可以重新长出来。
师:小朋友,你还懂得了什么?
生: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燕子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评:这是这节课的又一个亮点,教师外表上是参与同学的扮演,实际上是让同学明白课文所说明的道理。
师:同学们齐说,小鱼尾巴的作用是──
生:拨水。
师:牛的尾巴呢?
生:赶蝇子。
师:燕子的尾巴呢?
生:掌握方向。
师:壁虎的尾巴呢?
生:维护自身,可以重新长出来。
师板书。
评:当问不问,不负责任。此时的问,非常有价值,使同学提高认识,明白课文的主旨。
师:同学们,我带来了顺德科龙小学小朋友的课文动画片的配音,想听吗?
生齐答:(想听)我有一个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想怎样比赢他们,说出更精彩的配音。
播放科龙小学小朋友的配音录像。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比赢他们?
生齐答:有。
要比赢他们就要动脑筋想出不一样的对白,跟书上也不一样。现在请另一批同学上来说。
生分角色扮演配音。
生A:没有尾巴多难看呀,我得借一条尾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B:不行啊,没有尾巴,我就没有方法拨水游动了。
生A:黄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C:不行啊,没有尾巴我会被苍蝇、蚊子咬死的。
众鼓掌。
生A: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D:不行啊,假如借给你,我就不能掌握方向了,只能直飞,会撞到墙上的。
生A:妈妈,他们都不借给我尾巴。
生E:傻小朋友,你的尾巴是可以重新长出来的,他们假如把尾巴借给你,他们就会没命的。
师:是科龙小学的配音演员好呢,还是我们的好呢?
生自信地齐答:我们的好。
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的配音,不是照着课文上说的,也不是照着他人说的。
评:逾越课本,逾越他人,这就是创新教育在课堂上的体现。
师:还想配音吗?可惜课文太短了,我们来把课文编长一些,多一些角色。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都有什么作用?现在我来演小壁虎,请一些同学来演别的动物和我一起对话。
师:猴大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倒挂在树枝上玩耍呢。
众笑。
师:虎大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打敌人,维护自身呢。
众笑。
评:师生一起参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师:想做这个游戏的举手。
许多同学举手。
现在请举手的同学当有尾巴的动物,没举手的同学当壁虎,没举手的同学下座位愿意找谁借就找谁借。
生纷纷组合,扮演借尾巴。
评:课堂教学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同学全体参与,自主参与,学礼貌,学知识,学说话。
师:请同学们回座位。平时你们都喜欢看童话故事,今天我想请你们编一个童话给在座的老师听,不是很难,按课文的形式来编。(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小壁虎说:“____________,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__________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_________。”生: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猴子用尾巴挂在树枝上玩耍。小壁虎说:“猴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猴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倒挂在树枝上扮演绝技呢。”
(众鼓掌)
评:由说到编,把教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师:同学们,想编童话故事的举手。
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小手。
师:今天我们回家去仿照课文的样子,编一个童话故事,配一幅插图,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生齐答:好!
下课!
【总评】
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师理念要创新,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我听了潘老师的几节课,每节课都有新意,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这节课是她创新教学的一个缩影。
第一,打破保守的讲读模式。整堂课几乎没有老师的讲,以读代讲,以说代讲,让位于同学,让同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注重思维的训练。教师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引导同学大胆想像。同学一次又一次说得有新意,逾越课本,逾越他人。这对同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三,教学思路环环相扣,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高潮。读童话--给童话片配音--发明性地配音--编说童话,每一个环节都使同学处在高度的兴奋中。第四,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看动画片是同学最喜欢的,潘老师把动画片引进课堂,让同学给动画片配音,当配音演员,其实是要同学读课文,练说话,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潘老师巧妙地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了这一目的,让同学在快乐中学到了身手。
篇14: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阅读的基础上,认识本课生字及词语,会写“河”字。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及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途。
3、通过阅读理感悟体会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不同心情,能根据自己的体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了解小鱼、老牛、燕子尾巴不同用途的基础上,学习用“因为……所以”说出他们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的原因。
2、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说出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
3、通过学生查资料,了解其它小动物尾巴的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与别人交流要有礼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认读生字新词
二、深入学习,读议课文
1.看图,听第3至第5自然段的课文录音。
(1)思考:小壁虎向谁去借尾巴?
附图{图}
(2)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4.读议第3至第5自然段。
学习第3自然段。
(1)用引读法让学生理解第3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和叙述顺序。
教师引读:小壁虎爬到哪?→看见谁?→他怎么说?→对方怎么回答?
(2)学生比较下面的句子和标点。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小鱼姐姐,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引导学生理解用上“姐姐、您、行吗”等词语,及询问的语气,说明小壁虎十分有礼貌。
┌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引导学生体会加上“啊“呢”这些语气词,可以表现小鱼是友好拒绝,和因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而为难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对话。
(4)演示活动投影片,理解“摇着”、“拨水”并让学生做动作演示。
(5)小结:课文第3段先写小壁虎爬到哪里,看见什么,再写小壁虎怎么说,最后写小鱼怎么答。这样就写清了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
5、教学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体会到第4段与第3段写法相似,只是地点变了,借尾巴的对象变了。
(2)指名学生用手势做“甩”的动作。
(3)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老黄牛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4)师生分角色朗读。
以放为主,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
(1)学生自学本段,想一想1、2两句写什么?3、4两句写什么?
(2)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本段,让学生找出说明燕子尾巴作用的词语。(摆、掌握方向)
(3)让学生做手势,帮助理解“摆”,“掌握方向”的意思。
6、总结3、4、5自然段。
让学生把3、4、5自然段连起来朗读,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说说小鱼、黄牛、燕子为什么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7.让学生把手当作动物的“尾巴”,演示辨析“冶、“甩”、“摆”三个动词,体会几个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
8.读议第6、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说说小壁虎心情起先怎么样,后来怎么样。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从“难过”到“高兴”的心情。
(3)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谁来扮演小壁虎把借尾巴的经过告诉妈妈,想一想该怎样说?
四、小结全文,课堂练习
1.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2.填空练习。
(1)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
(2)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3)(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4)小鱼用尾巴(拨水),黄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还能(长出来)。
五、知识延伸,相机进行语言训练
1.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燕子、猴子、孔雀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2.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作业设计: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家里的人听。
[板书设计]
小鱼(图片)摇拨水
小壁虎借尾巴老黄牛(图片)甩赶蝇子
(彩色图片)燕子(图片)摆掌握方向
再生、保护
篇15:一年级语文小壁虎借尾巴知识点
【学习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字;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动物图片、桃树(卡纸做)。
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课件出示:小壁虎在墙上爬来爬去的画面)大家看,这个小东西就叫壁虎,你们看看它长什么样?知道为什么人们叫它壁虎吗?
(真聪明,它脚趾有吸盘,可以附在天花板和墙壁上爬行,经常在夜间出来捉蚊虫吃,是人类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
(板题,读题)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创意识字
1、谈话:
这篇课文是连环画故事,非常有趣,但是全文没有注音,小朋友们有信心把故事读下来吗?
2、学生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认记。
3、小组互助读书:
先把刚才画出的不认识的字一起想办法认识,然后把课文读通顺。
4、全班交流:
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如:看图猜字、联系句子猜字、熟字认新字、查看生字表)
5、课件展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请小老师带读。
6、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没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和样子?
7、课件展示词语(去掉拼音),齐读。
8、出示生字卡片:
开火车认读生字。
9、玩摘桃子的游戏:
小朋友,现在我们的智慧小火车开到了梦幻桃园,(师出示结满桃子的桃树)桃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你们想要吗?不过,你得会读桃子上的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按自然段分读课文,思考:
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
2、指名回答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然后指导读第1、2自然段,比比谁读得难过。
3、指名回答小壁虎向谁借过尾巴。相机在黑板上贴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4、小结:
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多难看哪,它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借到了吗?为什么?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听,(教师作倾听状)我们的学习小伙伴西西好像有话要说,哦,她说她这节课还学到了两个好词。一个是游来游去(贴词在小鱼图后),一个是飞来飞去(贴词在燕子图后)。你们也会说这样的词吗?比如:老牛____;还有其他的吗?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河姐借,并玩一字开花(组词)。
2、学生观察,当小老师提醒大家该怎么写(注意讲出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女字旁的写法横变为提,不超过撇)。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在书上描红、练写这三个字。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你们来猜猜看:像蛇不是蛇,身长四条腿,爬墙捉害虫,猜猜它是谁?
2、找好朋友,把这课生字读给对方听。
二、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⑴出示课件(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情景)问:这幅图画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上小鱼图片)
⑵课文里哪个自然段写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读读看,他借到尾巴了吗?
⑶读后交流:
他借到尾巴了吗?(没有)是不是他借尾巴时没有礼貌,小鱼不借给他?(不是)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谁来读?
⑷指名读小壁虎的话。哪儿看出小壁虎有礼貌?然后指导朗读小壁虎的话。
⑸小壁虎这么有礼貌,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他呢?
(课件演示小鱼的拨水动作)板:摇尾巴──拨水。
⑹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2、方法迁移,感悟第四、五自然段:
谈话:
小壁虎向小鱼没有借到尾巴,又向谁去借呢?请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小组合作读懂第四自然段。
⑴明确方法:
小组长,你们知道该怎么组织大家学习吗?
(先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讨论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最后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⑵小组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⑶全班交流:
小壁虎向谁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相机贴老牛图片,板:甩尾巴──赶蝇子)
⑷指名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学生评价。
⑸小朋友自己学习第五自然段。
⑹读后交流:
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明白了什么?
(相机贴燕子图片,板:摆尾巴──掌握方向)
3、延伸拓展: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它还会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
⑴小组练说:
借助收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故事,一个小组说一个。
⑵指名说。
4、学习故事结尾部分:
⑴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怎么办呢?教师引读第六自然段。
⑵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讨论: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幅插图附句子:我又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啦!)
指导读好这句话。
⑶小结:
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不用借自己会长出来。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与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名佩戴头饰上台表演。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呢呀哪,让生认读。
2、让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三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口字旁,口字旁应该写得小而高,三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3、请最能看的同学提醒大家写呢呀哪时还各应注意什么。师范写,生书空。
4、生在书上描红,练写2个,写完后让同桌评价。
(写得漂亮的,给画上小红花)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共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