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时间:2024-04-06 03:39:43 作者:怀旧红枫叶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怀旧红枫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 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它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师生互动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篇2: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收集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去游览西藏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新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大拐弯及传说;形成原因及长度、深度、宽度;“垂直的自然博物馆”。)

(2)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三、交流困惑

1.交流自读疑难。

教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一)教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2—5自然段。)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二)理解重点语句。

1.学习第2、3自然段。

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谁能在默读课文后,不看书,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2.学习第4自然段。

(1)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2)出示句子:它又长又深又窄,全长504.6千米,两侧高峰与谷底的相对高差达到6009米,最窄处宽度仅二十几米,可以隔着峡谷交谈,但从这边走到那边最少也要三天。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3)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鲁藏布大峡谷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美国科罗罗拉大峡谷长154.6千米,比号称世界最深的秘鲁的大峡谷还要深两千多米。

3.学习第5自然段。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大峡谷地区环境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4.学习第6自然段。

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7个)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不可以。用“最”表示达到了极点、极限,表达的程度要比“非常”高。

第二课时

一、朗读指导

1.雅鲁藏布大峡谷如此壮观神奇,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2.指名多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3.全班齐读。

二、拓展实践

1.教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色,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教师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人进行介绍。

三、课后作业

选择一篇学过的课文,试写提纲。

篇3: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教学赏析

“略”意为“简单、略微”;顾名思义,“略读”就是简单地读一读、略微知道大意即可。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略读课文教学之“略”就是指简单、粗略吗?它的应有之义是什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怎样体现《学记》中的教学原则呢?近日,在网络视频上观看了一名师执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后,我对如何渗透《学记》原理,教好略读课文又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略,略在目标

教学片断: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跟我们学第一课《观潮》不一样。略读课文怎么学呢?谁来读一读,告诉大家。(出示学习要求)请读。

生:认真默读课文,想像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请坐下,让我们完成几个任务?这位同学,请说!”

生:第一件事是能够读课文。

师:不过读的时候要?

生:不过读的时候要认真想描写的景象。(师强调:想景象)

师:第二件事?来,你说!

生: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对了!那我们就接着默读课文二到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边默读,一边想象你眼前看到的景象。开始了!

略读课文前面的提示就像学习伙伴,是十分有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明晰的示意,提示了学习要求和方法,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指引着略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学记》反复强调:“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课始不久,老师就抓住导读提示,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目标:“认真默读课文,想像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做到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同时又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掌握了分寸,把握了限度,不至于过度而强制,真正体现了“喻”的作用,隐含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的原理。接下来的教学就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显得纲举目张,浑然天成。

二、略,略在环节

有名家就如何进行略读教学时曾指出:“略读课文不要只在单一的人文意义的渲染,略读课文略读什么,一定要精心确定要点,突出主干、突出文本特点,其他可删;精讲课文的品读品读、感悟感悟可以缩减;要特别注意学习方法迁移,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文章读懂,为言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用简单的方式把复杂的东西教好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这位名师这堂课极巧妙地达到了这种境界。她“删繁就简”,抓住重点、难点,充分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教学过程体现了“略读”教学特征。学记中指出的“开而弗达则思”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他先借助图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围绕主线提炼出“山异”“水异”和“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再以第二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出画面感,“开而弗达”。然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边读边想,反复练习介绍某一方面,从把学生引到了“思”的境界。这位老师在深入钻研文本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舍得“忍痛割爱”,教略而学丰,尽显略读课教学删繁就简、以简驭繁之美。

三、略,略中有详

虽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详略结合、层次鲜明,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学记》中提出了“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敬孙”,反对“杂施而不孙”、“及于数进”等教学中杂乱无章,急于求成的做法;主张“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重视“先河后海”,求其本末。只有循序渐进,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认真默读课文,想像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这位名师在处理好“略读”与“精读”之关系、“敬孙”与“不孙”之利弊方面把握得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切实做到了“略读”之中融“细品”,循序渐进以导学,环环相扣,富有“领异标新”之效能。

第一,匠心独运地以图文开场。不仅激发了兴趣,还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接下来展开想象做好铺垫。而老师说画面让学生猜生词的环节,也是为后来学生的想象服务的。

第二,以第二自然段作示范,指导学生想象出画面感,再读一读,品一品。

第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水异”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后,让学生从“山异”、“水异”和“生物多样性”中自主选择一个方面引导学生反复想象,进行介绍。

就这样,“先河后海”,“步步为营”,教学的重难点成功突破了,阅读写景文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和训练略读课文的方法也“润物细无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节课明确地启示我们: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握好“略”与“详”的矛盾,略当略之处,详当详之时;同时,用《学记》中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发挥略读课文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方面的应有作用,进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之佳境。”

篇4: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学生相互交流已搜集的文字、图片。)

3.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游览一下吧。(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感知发现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减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河床、切割、堪称”等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要读正确、流畅,同伴互相抽读课文,检查初读情况。

3.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合适的词?

4.完成填空练习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不仅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

三、研读课文,品味欣赏

1.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互相说一说。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从“不容置疑”这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2)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2.全班交流,品味欣赏。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①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它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是采用列举具体、准确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

②边读边想,当你读到这些具体数字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出这些具体准确的数字(雄辩)有利地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③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能不能找个词替换“不容置疑”这个词,为什么?“一争高下”是什么意思?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自豪,骄傲。)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带着这份骄傲齐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品读三、四自然段。

①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读一读你所画出的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②学生边交流边读出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美。

(引导学生运用“从……到……”的句式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山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来品味、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

③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进一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语言品读欣赏的能力。)

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结尾,升华情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完成填空练习2。

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是因为那里有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壮美奇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们中国人的__________。

四、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五、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第一

壮丽 奇异

山水 生物

篇5:四年级语文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接触简单的提纲,并根据提纲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 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学会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班班通、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说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目睹它们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吧,一睹它们的风采。(教师随机播放西藏风景的图片,并简单解说。最后一幅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2、由上面的图片解说,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采吧!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等)

2、你觉得文中那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快速读文,找出这个词。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神奇壮丽)

三、指导列提纲

师: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的呢?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写提纲。(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提纲)

① 可以只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例如本文可以只写第2——5自然段的提纲。

② 提纲应简洁、明确,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请同学们再默读2——5自然段,勾画内容,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⑴顶端景象⑵传说⑶特点(长度、宽度和相对高度)⑷自然博物馆

四、精读细品,感悟其“奇”

师:作者又是怎样从这几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的呢?让我们去真切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所在!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想象雅鲁藏布大峡谷顶端的壮丽景色。

2、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有关句子。谁能美美地读一下你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4、齐读,读出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相机出示大拐弯的图片)这真令人惊叹不已。

1、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谁能绘声绘色地讲述?

2、学生讲述。其他人评价。

3、教师小结:讲得真好。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雅鲁藏布大峡谷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生答)那么,如果文章中去掉这个传说,直接说它的形成,行不行,为什么?(引用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更能体现出人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之情。)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1、指名读。

2、有什么特点呢?(长、深、窄)

3、你从哪句话体会到的?出示这句话和去掉数字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着读。体会数字更真实准确,更有说服力。同时说明: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列数字。

4、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这段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例,你发现了什么?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秘境”。

(四)、学习第5自然段

师:这块秘境的神奇还表现在哪里呢? 1、学生默读。

2、你觉得神奇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有关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4、看了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太美了、真壮丽等)

5、请同学们带着喜悦之情把你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五)、品读最后一段

师:作者又是怎样抒发自己喜悦之情的呢?

1、生齐读。2、出示句子:

⊙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这段有几个“最”?从这几个“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它换成“非常”行不行?(“最”即极限,没有可超越的。说明程度深。换成“非常”不合适,虽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通过连用7个:“最”,反复强调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景观的神奇之处。从而体会到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比喜爱和骄傲、自豪之情)

3、指导朗读。“最”字读得重一些。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其实,作者在文章中好几处都流露出惊叹与赞美之情,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出示。(惊叹不已 不可思议 鬼斧神工 无与伦比 令人向往)

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我读到……感到——”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假如你是导游,为雅鲁藏布大峡谷写一段解说词。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美丽传说 最美丽

壮观 特点(长、深、窄) 最令人向往

自然博物馆

【教学总结】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自读来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但可能受文章具有说明文的特性的影响,学生在刚开始读时往往缺乏兴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在反复朗读推敲课文之后,学生们才渐渐地喜欢上这篇课文,尤其是对三四两个自然段的有关大峡谷奇异景观的介绍更是喜爱有加。我自我感觉本课的最大败笔之处就是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化的东西,来促进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篇6:小学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精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

3. 能够边读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 歌曲激趣: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录像带,由学生介绍展示青藏高原的相关内容,激起下一步学习的欲望。

2. 指导自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意、梳理脉络、品味语言。

3. 情感教育:通过学习资料袋,体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 拓展思维:讲述课文内容,讨论峡谷发现的重大意义,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学习科学家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青藏高原》的录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读准字词。搜集青藏高原和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歌曲激趣,导入课题

1.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在学习之前我们先跟随歌曲去领略一下青藏高原那神奇的风光。

2. 学生观看录像。

3. 师: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对青藏的认识。

设计意图:由大家熟悉的青藏高原入手,通过歌曲录像、图片和自我展示等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二)指导读文,理解语句

1. 学生自读后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大峡谷的,找出相关句子。

2. 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3. 讨论:

(1)“咫尺为邻”是什么意思?

(2)“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中为什么用“堪称”而不用“”号称?

(3)文中“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都带有引号,为什么?

(4)课文中有几处用到了“从…….到……”句式,它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说九个垂直自然带“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猛烈地画卷”?

设计意图: 教师设疑,给出学习目标,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效果远好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三)学习资料袋

1. 师:让学生看资料袋的图片,告诉我你们的第一感觉。

2. 师:请大家齐读资料袋,了解科学家对大峡谷的探索过程。

3. 鼓励学生据资料袋的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大峡谷的发现和探索过程加以说明。

4. 师:谁能告诉我你们心中的感想?

设计意图:“资料袋”中介绍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其中的文字,观察其中的图片,不仅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更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感受和学习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四)拓展思维,口语训练

1. 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为我们讲述一下文中所介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2. 组织发言: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以外,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

3. 讨论: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什么重大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口语练习,二是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三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以学生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

长504千米 最深6009米 (列数字)

第一大峡谷 { 科罗拉大峡谷 长370千米 最深2133米}(作比较)

科尔卡大峡谷 长90千米 最深3200米

篇7:小学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精选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3.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

2、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运用导读和创设情景结合法,并注重阅读课文的读、划、议、悟、读五步走的学法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理念,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代讲。这是一篇风景优美的课文,文中的好词佳句在讲课过程中都以“读”“悟”来体现,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与作者产生共鸣。

2、读写结合

圈点批注自己的体会,学习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目标引路——我能行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美丽。(关键字:观、谷、馆、国、点……)

(2)在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美丽的风景时,具体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具体的句子。

(3)读全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隐藏着一种什么感情。

有目标的课堂才有方向,有效率,这个目标,不但要明确,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上三个目标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在合作中既能解决,但又有一定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引领下,学生自主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自主探究——我来说

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与不解。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释疑。小组长做好记录,整理。

三、展示交流——我真棒

1、学生交流问题(1),问题(1)简单易找,学生很快能找到,重点点拨概括语言。如第2自然段,“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第4自然段 “馆”“国”——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等可以用课文中的完整句子概括,第3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尝试独立归纳“山水千姿百态”。从找到想,有不同的梯度,又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2、交流问题(2),说明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找出有关句子之后,让学生再说两个(例子)类似的句子,真正灵活掌握有关说明方法。

四、拓展训练——我当导游

1、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熟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设计导游词。

2、全班推选小导游。

突破重难点,适当运用。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存在重点、难点,相应的语文教学也就存在着中心环节。事实上,教学活动中重点环节的处理好坏通常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此时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往往能立竿见影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教学对象茅塞顿开。

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展开想像

在抓重点词句学习时,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的优势,集中、全面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拓展,节省时间又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这一部分,我适时补充一些大峡谷特有动植物的图片,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听觉、视觉印象相结合,使教材的理解由难变易了,也能激发学生继续探寻大峡谷的兴趣,为课后的学习指路。

课件激情,启发学生口语交际

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完课文之后,老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如此神奇壮观,下面谁愿意当导游,带领大家到此一游?”一女生走到台前,老师引导:“这位导游小姐,现在下面都是游客,你怎么称呼他们?”该生随口接到:“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神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课件出示,导游解说,游客提问,引导学生口语交际,在内化语言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悟文能力,从读到说、从说到写,语文综合训练融为一体,循序渐进。

篇8: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学习生字

穆玛涓滔脉卉罕

二.分析

1.边读边考虑,理解文章大意

俺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考虑: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考虑: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2.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

(1)丰富的语言

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例:“堪称”“号称”“美誉”

例:“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2)特定作用的句子〖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例:“是无可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三.总结全文

课文为俺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俺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四.资料袋的学习

篇9: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篇10: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教学反思:

对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我和学生都一样地不熟悉,所以我在课前找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个景观,学生表现出高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放在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这块,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方法。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在于我还是没有适当地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自学中质疑,并且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答疑。

篇11: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篇12:《雅鲁藏布大峡谷》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教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教案

教材简析

课文中描写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最后一块密境”,是世界仅存的一块处女地……它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让人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通过语言文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课件出示西藏图片:

教师配乐解说,激发学生兴趣。

2、西藏除了雪域高原的牦牛、金壁辉煌的寺庙和藏族同胞之外,还有更加奇特的景观,那就是──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请同学说一说:

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了解?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

你喜欢雅鲁藏布大峡谷吗?请认真读一读课文,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说说你的理由。

3、练读: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适时板书。)

4、指导朗读:

美读4、5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想说点什么吗?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观。

2、课外阅读。

3、搜集一些关于祖国壮丽河山的文章,将优美句段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第二课时

一、总体把握

1、熟读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奇观的理解。

二、内容探讨

1、你能说说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是从哪些方面体会到的?

三、听写生字生词,纠错

四、小练笔

篇1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课内阅读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课内阅读练习题

一、初读课文我先知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 )、( )的河流峡谷,它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与世界最高峰( )咫尺为邻。美国的( )大峡谷和秘鲁的'( )大峡谷都不能与它( )。

二、数字填空我最棒

1、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 )个垂直自然带。

2、雅鲁藏布江河床上的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3、雅鲁藏布大峡谷长( )千米,平均深度( )米,最深处达( )米。

三、语境注音我能行

1、高峰与深谷仅差( )几步,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 )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2、他一副神秘( )的样子对我说:“我在少年活动中心认识了一个秘( )鲁的小朋友。”

3、我们来到了小兴( )安岭,伙伴们高兴( )得一蹦三尺高。

4、好( )读书不好( )读书;好( )读书不好( )读书。

四、课外类阅读

雅鲁藏布大峡谷环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成为一片绿色世界。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千米的地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了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直至1994年,我国科学家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1、短文中的“堪称”的意思是:( )

A、习惯称为。本文指人们习惯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环境认识。

B、可以称作,可以称为。本文指雅鲁藏布大峡谷谷深、水急,是人类最后的秘境。

2、短文中双引号的用法是( )

A、引用 B、强调 C、特定称谓

3、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篇14:语文教案: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能够运用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并感悟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情感目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难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西藏)同学们,一提到我国的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根据课前了解的资料来谈,如:藏族、布达拉宫、牦牛、雪山、)

2.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世界一大奇观,不知令多少人为之惊叹。今天,我们大家就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的魅力吧!(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谈话导入轻松自然,既能了解学生课前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情况,又能直入主题,突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初感其“奇”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圈画文中重点词语。

2.能谈谈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初步印象吗?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

3.能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你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总体感受吗?

(提示学生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快速找出词语,如: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等。相机板书词语。)

[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课文的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头脑中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让学生体会其神奇壮丽。

三、精读细品,深感其“奇”

1.如此壮丽的伟景,真令人叹服。让我们再走近些,去真切地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处所在!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读到我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鬼斧神工”、“无与伦比”)

[默读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用“读到我感到”模式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自己阅读所得,有利于学生语言的规范。]

2.学生认真默读,勾画内容。

3.组织小组内交流。

4.班上交流。(随机板书)

(1)我读到“向下看,怪石突兀,绿树掩映,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自西而来,然后转向,绕着南迦巴瓦峰作马蹄形大拐弯,向南奔腾而去。”感到“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你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学生朗读)

(2)我读到“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让你更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也感到“惊叹不已”。

A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或理由。

B说说你对“鬼斧神工”的理解。

C读出你的感受好吗?

(3)我读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比号称世界最长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长46。3千米,比号称世界最深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20xx米??”感到它是世界峡谷之最,“无与伦比”,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4)我读到第四段神奇美丽的自然博物馆时,感到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不已”,“不可思议”。

[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地针对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真情朗读。让学生真切地从内心达到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惊叹与自豪。]

5.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惊叹”、“折服”、“骄傲”、“自豪”的感情,来朗读课文,展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壮丽的景观吧!

四、理清脉络,学写提纲

1.回顾课文,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提示:“先??然后??再??最后??”)

2.出示“金钥匙”,认识课文提纲。

[随文学习提纲,能更直接更形象的理解提纲的写法和作用,同时也落实课文安排的“金钥匙”。]

五、作业练习

1.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抄写生字(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3.试写课文提纲。(在学过的课文中任选一篇)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选作]

篇15:四年级上册《雅鲁藏布大峡谷》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雅鲁藏布大峡谷》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层次清晰,作者通过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表达了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语言优美,有绘声绘色的神话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倒好处的用词,使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好篇目。

五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查阅资料的能力,且书中有些景物学生很感兴趣,如:神奇的大拐弯,谷底谷外截然不同的.景色等,因此通过自学,及结合网络图片资料,文字资料使学生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课定为两课时来教学,分别制定以下目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结合文章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对比,体会文中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点及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字人的感情。

难点:阅读对比,体会文中的说明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理念”,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代讲。这是一篇风景优美的课文,文中的好词佳句在讲课过程中都以“读”“悟”来体现,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使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与作者产生共鸣。

2、读写结合

圈点批注自己的体会,学习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航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教师出示学案

(1)自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美丽。

(2)在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美丽的风景时,具体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具体的句子。

(3)读全文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隐藏着一种什么感情。

有目标的课堂才有方向,有效率,这个目标,不但要明确,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上三个目标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在合作中既能解决,但又有一定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学生根据学案整理学案。在学习目标下,明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形成自己见解。

(二)自主探究

组内交流学案整理的内容,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进去,适时调整、引导、释疑。小组长做好记录,整理。

(三)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问题(1),问题(1)简单易找,学生很快能找到,重点点拨概括语言。

2、交流问题(2),说明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找出有关句子之后,让学生再说两个(例子)类似的句子,真正灵活掌握有关说明方法。

3、交流问题(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悟,抓重点字、词句体会。

(四)点拨质疑

1、积累优美词语、句子,丰富语言积累。

2、说明方法的举例。

本设计旨在掌握本课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检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板书设计(条理清楚,有利于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形象直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

总起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美丽

神奇——传说神奇

分述世界之最——最深、最长令人

自然博物馆——垂直西藏江南向往

总结神秘之境——美丽

篇16:小学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7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出示地图)让我们一起到地图上来找一找青藏高原,在这儿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2.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学生相互交流已搜集的文字、图片。)

3.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游览一下吧。(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

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估计学生会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究竟美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设计意图】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让他们在这样的期待中展开新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感知发现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减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河床、切割、堪称”等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要读正确、流畅,同伴互相抽读课文,检查初读情况。

3.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合适的词?

4.完成填空练习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不仅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

三、研读课文,品味欣赏

1.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互相说一说。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从“不容置疑”这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2)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2.全班交流,品味欣赏。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①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它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是采用列举具体、准确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

②边读边想,当你读到这些具体数字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出这些具体准确的数字(雄辩)有利地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③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能不能找个词替换“不容置疑”这个词,为什么?“一争高下”是什么意思?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自豪,骄傲。)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带着这份骄傲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自主、合作中感知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兴趣盎然地诵读中体会课文语句的精妙之处,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品味落到实处。

(2)交流品读三、四自然段。

①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读一读你所画出的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

②学生边交流边读出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美。

(引导学生运用“从……到……”的句式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山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来品味、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

③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进一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语言品读欣赏的能力。)

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简单地进行“从……到……”的句式训练,引导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探究感悟,紧扣文本语言,紧贴文本主旨,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拓展。同时还要使学生不但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而且还要体会到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意义,进一步感受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态度。

3.品读结尾,升华情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完成填空练习2。

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是因为那里有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壮美奇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们中国人的__________。

4.学完课文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四、总结内容,内化语言

1.(出示图片)请学生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学生做准备。)

2.(让学生扮成导游)你来当小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部分景观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六、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第一

壮丽 奇异

山水 生物

七、教学提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要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让学生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在学习中,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主动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从……到……”这样一些有特色的句子,使学生不但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而且还要体会到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意义,进一步感受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态度。

篇17:《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

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5、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6、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 )         奇异( 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a) 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米    6009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

--列数字。

b)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c)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d) 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

异。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e) 指导朗读:

f)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

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

神奇

世界之最 世界最后一块密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作文

四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雅鲁藏布大峡谷》读后感-200字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后反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寓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共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