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教案

时间:2025-03-13 03:33:37 作者:carabao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carab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上册教案,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上册教案,供大家阅读。

篇1: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的学校,了解我们学校的特色。

2、知道自己学校的校训,会唱校歌。

3、在学习《上学歌》的同时,使学生明白上学的重要性,从小爱学习、爱劳动。

4、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叙述我上学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样的。

2、让学生动手制作课程表。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认识上学的乐趣

老师:讲课之前老师先恭贺小朋友从现在起成为一名小学生!做小学生可真好!你们做了小学生心情一定很好,很高兴!

1、老师先让学生互相做自我介绍(说一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家里有哪些人最

喜欢的人是谁呢,你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呢)。

2、接着老师让学生自己选同桌(可以选自己最喜欢的人或是你认识的人做你的同桌,找不到同桌的小朋友有老师来安排)。

3老师让学生来讨论幼儿园和上小学的不同(学生可以举手发言,谈谈上小学的乐趣,还要问学生,“上小学了有哪里不适应的地方都可以跟老师说一说”)。

4、老师总结一下上小学的乐趣,可以认识新朋友。

5、除此以外,还有最大的好处是:你能学到好多的知识。(学生打开书包随意看看自己的新书,自己看5分钟。老师:这样的书都很有意思。比如:我们这本书《品德与生活》,逐页带学生看书一遍。)

二、欣赏歌曲《上学歌》

1、教师示范

学生可以拍手,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唱。

教师提出问题,问学生:“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来上学?”

2、师生对读

教师读一、三句,学生读二、四句。由于这首歌曲许多学生在上学之前就学会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学生演唱的歌词、节奏存在问题,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歌词的掌握上。

3、学习歌曲

教师教会全体学生都学会唱《上学歌》。

三、学习小学生守则

1、老师给学生读一下小学生守则,并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一个好学生。

2、还有学校的校规,学生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四、和学生一起做课程表

1、老师先给学生看一下课程表,介绍一下小学的课程。(如科学课是做什么的,了解大自然,音乐课可以唱歌和跳舞,美术课可以学画画,数学课要数数。)

2、老师教学生制作课程表,做得好的学生可以奖励小红花,做的不好的也给予鼓励。

篇2: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给人们带来的愉悦的心情。

2、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把大自然的美留下来,体会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短片,课下学生搜集喜欢的物品、图片、工艺品、照片、树叶、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播放短片或展示图片资料《美丽的'大自然》,看到这巍峨的高山、茂密的树林、辽阔的大海……你想说点什么吗?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谁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由说。

2、小结: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使人精神愉快。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大自然实在太美了,我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它留住呢?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小组内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留住大自然的美丽,学生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1)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用笔记下来。

(2)用相机照下来。

(3)可以画一画自然中的美景。

(4)用树叶或花瓣拼一拼做成美丽的图案。(小组展示自己准备的笔记、图片、树叶、图画、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

3、三项活动:

活动一:猜一猜

出示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或由学生学小动物叫,其他学生猜)。学生猜猜是哪种动物,然后再模仿它的声音或动作。(你想对小狗说什么?你想对小猫说什么?)

活动二:夸一夸

师生展示有关大自然的相片、拼图、手工艺品等。同学们先自由夸一夸“大自然的美”,再指几名学生来夸一夸。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式留住大自然的美的?(画画、拍照、做标本、录像等)

活动三:做一做

开展“我的手儿巧”活动。用课下收集到的东西做手工。做叶贴画布贴画石子拼图在纸上画画用橡皮泥捏图画剪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指导学生去做一做,然后交流展示,评选“最巧的小手”。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播放破坏自然的现象。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破坏大自然的现象?学生自由说。

2、小组讨论,遇到这种现象,我们该怎么办?学生自由说。

3、师总结:大自然很美丽,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留住它的美丽,要保护大自然,而不应该去破坏大自然。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大自然,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去留住大自然的美!

篇3: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关心母亲。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说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假如你在街上和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圈画生字。

3.学习生字

城:左右结构形声字城市、城府、城镇;

牵:上中下结构部件组合法牵挂、牵牛花;

掌:上中下结构掌握、手掌、掌心;

围:半包围结构口字部形声字包围、围棋、周围;

笑:上下结构竹字头笑话、苦笑、苦笑不得;

善:数笔划方法注意笔顺善良、善事、善后;

淡:左右结构平淡、清淡、冷淡;

互:数笔划方法注意笔顺互相、互助、互生;

4.指名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式读课文,以读代讲: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妈妈眼睛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描写妈妈头发的句子,读一读。

3.画出描写妈妈手的句子,读一读。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的妈妈头发、手、眼睛都是什么样的吗?小女孩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三、如果,你的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围、牵、善、互”。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在讲读课文中)。

2.读一读:简单说说“掌上明珠、哭笑不得、善始善终、惊慌失措”各词的含义;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写一写,积累词语。

4.做一做。

(1)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爸爸),在下面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三、板书设计:

课件温柔的手、生字

篇4: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认读二类生字

3、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完成课后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填一填:

2、(炎热)的夏天(幸福)的生活快乐地(游戏)轻轻的(唱歌)。

3、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艰难的喘气。

4、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篇5: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字,认识14个二类字,学习一个新偏旁。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3.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感受到诗歌文字的优美,和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商讨。课前准备搜集相关资料生字卡片、课件,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在休息的时候,都和伙伴做一些什么样的游戏呀?看来你们的游戏内容很丰富,玩起来一定有趣极了。可是当你们生了病不能出去玩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被子大地》一课,看看一位外国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设计意图:由同学们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

1.听录音,了解课文内容。让我们带着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学习课文。老师播放录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被子的大地”指的是什么?在你的头脑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谁愿意描述一下刚才自己看到的画面?“被子大地”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我”用被褥铺成的玩玩具的'场地。)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体会小朋友独自玩耍的乐趣。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障碍,为下一步阅读打基础。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诗节。指名朗读,由“我病了,只好躺在床上”,引发学生想象人病了会有什么感受?(生病身体上非常痛苦,心情也不好)“只好”体现出什么?(体现出小朋友的无奈,不得不躺在床上)。这么无聊的时候是谁帮助他排除寂寞呢?对,是一件件玩具。学习“件”字。件是一个量词,可以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它;一人牵一牛。体会“一件”和“一件件”的不同。一件件表现数量多。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一次次、一条条等。学习“具”,注意里面是三横,用“玩具”说一句话。再读这个诗节,指导朗读,重读“只好”、“一件件”、“都”、“一天”。

2.这一天我都干了些什么呢?学习第二、三诗节。指读第2诗节,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在干什么?看着铅制的兵丁在被褥铺成的山林行军。学习“兵、丁”,首先了解什么叫兵丁,就是士兵的意思。兵和具的部首都是八,可以与丘、乒乓区别。学习“军、穿”,注意区分宝盖儿和秃宝盖儿。注意车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同学们,你们见过战士们操练吗?说一说是怎么样的。士兵的操练的很有趣的,作者也很喜欢,你知道从哪些词中体现出来的吗?对了,“足足一个钟头”体现了作者对这个游戏的喜爱。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指读这一诗节。男、女生竞赛读。我还做了哪些游戏呢?指读第三诗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让我的舰队在床单的海洋上破浪行驶;把树木和房屋搬开,在床上筑起一座座城市。”“舰队”是什么意思?学习“队”。舰队本来在哪里航行?现在呢?没有水怎么说是破浪行驶呢?原来在被单上行驶并不容易。从第二句我们能看出来作者不仅筑了一座座城市,还建造了乡村的景色,你找到了吗?想象一下,作者可能还做了什么游戏?这些游戏都让小作者非常喜爱,谁能读出这种快乐的心情?

3.学习第四诗节。

齐读第四诗节。

“我是个神奇的小精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这里说的山上、山谷、平原指的是什么?(是作者用被褥和枕头铺设成的。)学习“谷”。“凝视”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表示看的意思的词吗?和凝视比较一下,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词体现出作者的喜爱?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玩的快乐。

三、练习

1.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2.搜集资料,了解更多的会说话的日用品。

四、总结

学习完本课,你想起了自己生病时的往事吗?你也有过这样独自娱乐的时候吗?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给我们展现了儿童快乐的天地,即使在病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这首小诗,体会快乐的童年。

五、作业

模仿课文的写法,将你儿时的快乐写下来,积累到作文本上。

六、板书

被子大地铅兵丁穿军队座(座位)汪洋大海漂洋过海坐(请坐)

篇6: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2.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3.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篇7:上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认14个二类字。

2、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7个生字,会认14个二类字。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在板画“雪人”这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堆雪人?冬天雪后还可以做什么?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银白的世界,去体会雪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二、随文识字:

1识字。

⑴范读,正音,生初读感知。

⑵领读,注意感情。

(3)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并圈画生字。

2、指读第一自然段。

⑴找出第二句话同桌间互读,认识“世界、窗户”。

⑵集中出示“先、涌、乐、仗、抬、块、分”。

(3)回顾在乐园中玩的游戏。

(4)指读(齐读)第三自然段识字。

3、读全文定位识字。

三、巩固训练:

1、识字练习(认字卡、认词、应用)

2、完成课后1题

3、朗读全文

四、作业、小结:

1、师启发总结

2、识字、读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概括《雪趣》一文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2、认识字词

二、写字教学:

1、有困难的字指导书写“世、乐、快”特别是笔顺的书写示范

2、生按笔顺及书写规则书写其余的字

三、巩固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

2、听写生字(同桌间、师生间)

3、听写生词

4、有感情第朗读课文

四、总结、作业

1、师对学生的写字情况做总结

2、写字作业。

3、搜集关于冬天和雪的故事或成语。

篇8:三年级上册教案

春蚕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

2.通过重点句的教学,训练学生在句与句的联系中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一天天……也一天天……”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养蚕的过程,着重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学难点

怎样将了解母亲养蚕的过程与母亲养蚕的辛劳结合起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蚕吗?谁能简单说说你对蚕的了解。

2.课题为什么说是春蚕呢?(春天是养蚕的季节。)

二、完成预习

1.读预习提示,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2.找出预习的要求有几项?指名读

①读读课文,看看母亲是怎样养蚕的,她在养蚕过程中付出哪些辛苦。

②要注意读懂每句话,还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把自己亲自做的和看到的事情写清楚的。

3.初读课文,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4.找学生把预习中的两个要求简单回答一下。(回答不准确,可留作讲读课文时解答。)

三、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把握不准的字音可划在书上。

2.注意读准下面带点字的字音:

照例(lì) 蠕(rú)动 抖(dǒu)落

小匾(biǎn) 渗(shèn)着汗 扎(zhā)成

两鬓(bìn)

3.检查生字的读音:(将生字抄在小黑板上。)

指名读,齐读,特别注意加黑字的.字音。

篇9:三年级上册教案

翠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 )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 )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 )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

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篇10:三年级上册教案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冲毁、坚固、而且、图案、智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3.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赵州桥的有关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它的名字叫赵州桥。

(二)看图说话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河面上,中间却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了。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2.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3.理解生词。(质疑、交流)

4.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

3.初步理解“世界闻名”。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l)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个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篇11:二年级上册教案

识字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

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观察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

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指导写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教学反思:对于刚走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1》中的词语比较难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就将“感悟词语的意思”列为教学难点,然后加大难度,将生字离开词语,并且没有拼音,让学生准确的读出,用各种方法来认读,指明读,领读,开火车读,接着讲解这些要读和要写的生字要怎么来记住他们,要用哪种方法来记住他们,最后才在课文中让学生去感悟词语的意思。

秋天的图画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问: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3、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4、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反复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2、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3、组词语理解字义

4、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四、课外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五、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教学反思: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

黄山奇石

一、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初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3、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4、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

四、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2、小组练读课文。

3、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奇特、有趣)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开火车多种形式认读。

2.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

3.挑选会认的字说词语,说说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

二、学习新课。

1、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

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

2、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

(1)学习“仙桃石”:谁愿意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猴子观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3)学习“仙人指路”: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4)学习“金鸡叫天都”: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

3、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

4、读最后一段。

问:这段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三、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四、拓展延伸: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奇特 仙桃石猴子观海

有趣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教学反思:《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既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 “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

篇12: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文录音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天的文章,(板书课题:秋天)齐读课题,认识“秋”字,你是怎么记住“秋”呢?

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1、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想办法弄懂画横线的字的读音。

3、小组交流生字的读音。

4、全班齐读课文。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分析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

3、重点分析字形

枣:上下结构,上面是束少一横,下面是两点。

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7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交流识记方法。

3、学生汇报,师范写。

4、学生给7个生字组词。

五、作业

1、生字各写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重点难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3、秋天到了,太阳不再炎热了,哪些东西让人感受天气凉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怎样?

2、你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试着读给同桌听。

3、汇报朗读体会。

4、指导背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找出果园里哪些果子熟了?

2、这一段该怎样读好它呢?你能说一说,读一读吗?

3、齐读这段,尝试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丰收的秋天还在哪里呢?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2、学生汇报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或图片。

板书设计:

秋天

丰收 美丽

田野里 棉花 枣 高粱 稻子

果园里 葡萄 石榴 苹果

篇13: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感谢。

3、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已看法和能力。

【重难点】

体会班集体的温暖,提高各方面的处世能力,学会表达自已的看法并互相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挂图――春游的情境图。

引发学生的回忆、思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的故事。

1、当我有了进步或取得成绩的时候……

2、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

3、当我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

4、当我们班获得了奖状的时候……

5、……(其他)

二、交流班里的故事。

1、学生就上面的回忆思考与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谈想法及体验。

3、小结:

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关爱、文明、礼貌待人、有集体荣誉感,关爱集体,为集体的一分子而自豪,多为集体争光。

4、举例班里事例。

三、我的感谢卡。

1、感谢伙伴。

以小组为单元,讲讲这一年里值得感谢的人和事,并表达感谢之情。

2、制作感谢卡。

设计自已的感谢卡。

谁帮助了自已?什么事情?用什么画面表现出来?写一句什么话表达自已的感谢之情?

同桌先交流,再制作,最后送卡给自已所感谢的人。

3、设教室一角展览“感谢卡”。

四、活动总结。

1、今天大家都表现很好,老师要奖励同学们,介绍“灵活星、智多星、团结星、能说会道星”。

2、根据大家的表现,评一评小组中你能得到什么星?

五、活动延伸。

想想以后应该怎样做?对同学、对老师、对长辈……

教学反思:

篇14: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2、通过歌曲学唱,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

大屏幕、电脑、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1、律动进教室。(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希望我们生活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生:有很多树,一片一片的绿草,有清澈的小河,成群的牛羊,蔚蓝的天空……)

2、师:是啊,我们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可是我们看(播放环境污染的课件),这些行为对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生:工厂冒的黑烟会污染空气,看不见太阳、蓝天;乱砍树木会使水土流失;地球上最宝贵的就是水,现在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连种地都没有水……)

师:听了大家的看法,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听一听歌曲是怎么唱的吧!(出示歌篇)听听歌词里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又是谁呢?(地球)

(教师范唱《留给我》)

(生:“我”指的的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是地球。如果天空总是雾茫茫的,我们就看不到美丽的星星和晚霞。如果河水被污染了,小鱼就不会生存。如果大自然中没有了绿草、没有了鲜花,就会听不到小鸟欢快的歌声。在地球上,人不是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让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让树木更好的生长,有了森林,水土就不会流失。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还有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3、师:带着你们对这首歌曲的感受随音乐读出来吧!(有感情朗读歌词)

师:《留给我》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清新的歌曲,节奏也较为舒展,所以在歌曲的节奏中出现了长时值的音符,你认为在歌曲中哪个字的时值最长?(学生回答)在这里(教师指谱)谁知道这个“漠”字唱几拍?(“漠”6拍),划拍。

4、再听一遍,学生随教师小声哼唱,找出旋律相同的部分。

(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相同的旋律划上相同的标记。)

5、让我们带着这种保护妈妈、爱护妈妈的情感学唱歌曲。(旋律相同的乐句由学生来添唱。)

师:看歌篇,曲中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切分节奏?各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切分节奏)

在一连串的八分音符后面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时值是多少?怎样唱?(板书附点四分音符)

6、师:为什么在歌曲的结束句中要反复地演唱“留给我”呢?(学生回答)那么,你觉得“留给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来演唱?是命令还是祈求?(学生回答)

师:我们真心地去祈求人类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吧,我们替地球上所有的生灵祈求,请留给我,留给我和妈妈吧。请同学们试着以祈求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7、齐唱,在“漠”字处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来划拍。

独唱,根据歌词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8、小组合作,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要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9、小组汇报,评价。

10、师:歌曲呼唤我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你们知道吗?乱扔一节废旧电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绝收,一节纽扣电池可使60升水不能饮用。我们来看一个动画,想象在实际生活中,还有我们新建的教学楼、屋内白白的墙壁、花草树木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播放环境保护动画片,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10、总结: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妈妈,需要我们来共同保护,希望同学们能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使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同学们,让我们拉起手,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呐喊: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从我做起!(生随师大声呐喊)

(全体起立,随琴声共同演唱《留给我》)

篇15:九年级上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教案

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Greatbooks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模块的话题是谈论书、作家、思想家、戏影、诗  歌等。语法是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 2、学情分析:谈论书、作家、思想家等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模块的学习是通过该话题的'讨论,学习并掌握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对于本单元,需要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点读懂介绍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文章,谈论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写短文介绍和评价自己所喜欢的文章。 【学法指导】  1、  虚心向同学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2、  将本校的三体五环多元评价的模式与现有科技资源结合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学习目标】  1、knowledge aims:  Key vocabulary---  behaviour ,cave,freedom,funeral,social,theme,treasure,clever,dead,pleased,alive,southern,state,run away,for a time,grow up,talk about  Key structures---Passive  voice   2、Ability  aims: To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reading passage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your favourite great book 3、Feeling  aims:  Reading book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get knowledge .Lead them to read more books and read good books by learning this lesson .Let them own more wisdom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by reading books .    【重点难点】 1、New words and phrases. 2、How to introduce a book. 【课  型】Reading and writing 【教  具】cards,tape recorder,a small blackboard,paper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学激趣 1、Arouse the Ss’ interest by using some questions: (1) Have you read novels?  (2) What novels have you read? (3)What do you think of it? 2、Learn new words(cards )   Intentions: To draw attention to this lesson.  Step 2 自主质疑 1、listen to the tape,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try to master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 2、read the passage by yourself and go on thinking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and underline the problems you cant solve by yourself.At the same time ,think about two questions.  Step 3  互动释疑 1、Discuss the problems in groups and try to solve them and summarize the checkpoints ,write them in the paper they have.  Step 4 知识梳理 Let the students show the checkpoints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explain the difficult points.  Step 5 反馈提高 1、Group work.let them discuss whatre the main elements if they want to introduce a book. 2、Think about a good book they read,and introuduce it to the others,if necessary write them down on their paper .  

上册《春》教案

语文上册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上册古诗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上册教案(精选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上册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