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7 08:32:32 作者:林克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林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像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方法: 激趣——引导——思考——讨论——感悟——迁移

一、复习旧知,导语激情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跟随孔圣人和他的学生共同生活了一天,同学们能不能概括这一天主要发生了什么事?

(发生了两件事:1、孔子在春天带领学生到泗水河畔游玩,2、他用“水”的精神来教育学生。

二、自读自悟,感受孔子人格魅力。

1、师引语:泗水河畔的美景让我们心旷神怡!(泗水春图)而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他凝望着欢快活泼的泗水河,陷入了沉思。那么孔子在想些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多媒体:出示孔子论水语段。

2、自由读读找找,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的?

*水是真君子啊!(板书)

3、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水是真君子?

*生一边汇报,师一边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4、同学们,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同学们读完了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你会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吗?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读边写,看看这一段中的哪一点能够触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感慨,就请你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悟与理解。(3分钟)

5、(同桌交流)同学们,我看你们都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的文字。把你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可以读读课文,也可以说说你的读书收获,好吗?

6、(全班交流)

(1)说水“有德行”。(多媒体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象有德行。)

生体会:是说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谈体会)

师述:是呀,水滋润万物, 没有水就没有一切。请你感激地读!

(生读)

(2)“有情义”。

(多媒体: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生谈体会)

师述:水好像很通人情,总能与周围的事物和谐相处,有时是方的,有时是长的……

师:什么时候是方的?生:装她的容器是方的时候。

师:什么时候是长的?生:装她的容器是长的时候。

师:也就是说:该方的时候,她就——生:方。师:该长的时候,她就—— 生:长。师:该圆的时候—— 生:她就圆!

师:能屈能伸,真大丈夫也!是呀,水流进方方的池塘里就是方的,流进长长的溪流里就是长的,它为人着想,真是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谁能把这种情义读出来?

(3)谈水有志向。

(多媒体: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师:由水的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你想到了关于水的什么成语?(滴水穿石)

师:是啊,有道是“人无志则不立”,孔子也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你看,那卷起的千尺巨浪,就是它不息的生命在涌动。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流水的志向吗?我们该如何读呢?(它的刚强!)(同时出示图片:波浪滔天的大海)

生读、齐读。

(4)谈水善施教化。(多媒体出示: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师:就这一点,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师:万物入水,水都能帮其洗刷污垢,这一点又多么像孔子自己,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这一句话包含了孔子的`育人观点、高尚情操,谁来读?

师:由此看来,(指板书:水是真君子啊!)

6、同学们,孔子由水作了许多生动的比喻,这一段的后面还有一个指省略号,你们知道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吗?那么你们能帮孔子再补充两句吗?自己先练一练。

7、学生续句。(水能容纳无数溪流,它好像胸怀宽广;水总是滔滔不绝的向前奔流,它好像志在千里;水清澈透明,它好像纯洁无瑕。水滴石穿,它好像有恒心,有毅力……)(多媒体)

8、、孔子仅仅是在赞美这泗水河里的水吗?

生:不,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并要求他的弟子们也做像水一样的人。

9、那你们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意味深长)

师:什么叫“意味深长”? 生:含义深刻,包含许多内容。

师:这段话中除了有孔子对水的“赞叹”,还有什么?

生:还有孔子对弟子的“嘱托”和“叮咛” “希望”和“期待”

师:该如何读得“意味深长”啊!谁来读?生读

12、同学们,喜欢孔子的这段话吗?愿意把它背诵出来吗?

三、感受孔子的教育对弟子产生的影响

1、同学们,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已经领悟到了孔子目的是用水教育学生,那么孔子的学生们领悟到了吗?你从哪儿读出来的?(从课文后面几节中找一找。)

(出示子路和颜回论志的话)

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们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2、指名读子路和颜回的话。

3、联系孔子论水的一段话,说说从颜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

(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4、颜回把他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想知道吗?

(有利剑兮匿(隐藏)于鞘中,有美玉兮泥上深藏。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不遇明主兮骥(好马)锁厩(马棚)房。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1)师生同读。师解释意思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5、记得子路也问过孔子的志向,孔子当时回答了这样一句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同时出示这句话)这就是孔子的志向!孔子以他高贵的品质、伟大的思想,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全世界人民。

四、感受心灵的春天

1、同学们,在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颜回与子路向孔子谈了自己的志向,此时,在悠扬的琴声中,在孔子翩翩的舞姿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出示)同学们,你能对照着这幅孔子游春图,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因为他们浓浓的师生情谊使春天更温暖了;因为孔子的和蔼可亲的态度使春意更浓了; 因为孔子教育弟子的深刻道理使泗水河畔的春天更有内容,所以说春意更浓了;因为孔子与弟子们的歌声,使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1、同学们,在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颜回与子路向孔子谈了自己的志向,此时,在悠扬的琴声中,在孔子翩翩的舞姿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出示)你能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因为他们浓浓的师生情谊使春天更温暖了;因为孔子的和蔼可亲的态度使春意更浓了; 因为孔子教育弟子的深刻道理使泗水河畔的春天更有内容,所以说春意更浓了;因为孔子与弟子们的歌声,使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2、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想,孔子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着图)那么,你认为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谈感受)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孔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家搜集孔子名言。

板书设计:

有德行

有情义

孔子游春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篇2:小学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孔子游春》是小学语文当中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描绘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情谊。

教学目标:

1.以读入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感受孔子的师者魅力,初识孔子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难点是孔子论水的话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则领略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设计理念:

1.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2. 以简约的.教学环节,诗意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感悟孔子智慧; 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教语文,让学生在读、说、练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名言,孔子的资料,老师则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精美、实用的课件。

教学用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识孔子。

(一)名言识孔子。

同学们,能说几句孔子说过的话吗?老师也带来几句,请几位同学来读:

出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教无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你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表达做主人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评价识孔子

请看,朱熹曾这么说过:

出示: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被誉为“万世师表” “至圣先师”的孔夫子,孔圣人。

同学们,孔子的智慧已经内化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尤其是读书人的思想深处了,几千年来一直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游春》,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孔子的话比孔子本人更熟悉,所以从学生耳熟能详的《论语》名句及名人对孔子的评价入手,学生更易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整体感知。

(一)识词语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一定发现了,课文中四字词语很多。请看:(指生读)

桃红柳绿 青草习习波澜起伏 不知疲倦 活泼欢快

意味深长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司空见惯 有福同享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 情不自禁

注意纠正:享 禁污垢三个词语的读音

2.词语的意思都懂吗?

出示:波澜起伏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波澜起伏:(回到原文读句子理解)

荡涤污垢:(分解理解)

善施教化:(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二)读课文

我来检查课文的朗读,出示三个自然段:

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中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

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歌声融进温暖的春天里。泗水河畔,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指生读,注意:畔 谊 弦的读音。

(三)知大意

现在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述了哪三幅画面? 生说,师概括并板书:赏春 论水 言志

【设计意图】由词到句,再到全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并关注生字新词,给予方法的指导,扫除阅读障碍。

三、赏春,感受美景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25以前的泗水河畔,追随我们的至对先师孔子,去感受那里的春意融融,去聆听圣人的教诲。

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第一遍读:

在泗水河畔,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色,配图配乐,师生同读。 第二遍读: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样的美景你并不陌生,请看,我把文字竖排一下,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首诗,读诗就得有韵味了,再读,女生读红色,男生读蓝色。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用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

的确,这里的春意很浓。(板书:春意浓)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景美、文字美,我让学生反复读,以读代讲。一读,感受优美的景色;二读,感受语言的韵味,感爱春意的盎然。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入境动情,感悟“自然是伟大的母亲”,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到大自然内涵,显得水到渠成。

四、论水,悟道育人。

(一)面对这春光无限,波澜起伏的泗水河,孔子却陷入了沉思,请同学们浏览课文3至9自然段,说说哪一段闪耀着圣人的光辉?

出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二)这一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板书:真君子

(三)孔子认为真君子和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四)同学们,现在请你静下心来,走到字里行间,看看你对水的哪种品性感触最深。咱们先一块看到水有德行这一句。谁想先来谈谈?

生说,师归纳,并总结方法板书: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展开联想,加入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就用这种方法,那感触就鲜活了,就丰富了。你可以联

篇3:《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初步感受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的伟大形象。

2. 依托课文重点语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3. 能背诵课文第2、8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孔子作为一位老师的伟大形象。

教学难点:依托课文重点语段,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堂作业纸。

【教学时间】2课时,连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孔子游春》是一篇新编的历史故事。从题目上看,故事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

生:孔子

师:一般来说,题目上出现的人名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请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读课题时不要扯着嗓子,再读。

生:孔子游春

二、把握身份

师: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出示句子: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生)读

师:从弟子的眼中,你发现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师:出示句子: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生)读

师:从中你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师:出示句子:绿草如茵的河畔,弟子们围在老师身边,有的蹲着,有的坐着。老师拨动琴弦,弟子们跟着唱起歌来。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一生)读

师:从中你又得知孔子的身份是什么?

生:老师

品读“课堂”

1、感知“课堂”

师: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今天学习——

生:孔子游春

师:老师最常做的就是上课,他一定有“课堂”。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孔子的课堂在哪里?用“﹋”画出来。

生:默读课文,找句子。

师:找到的请举手。指一生

生:泗水河边

师:再找具体描写的句子

生: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把这段话用波浪线画出。(发言完请自动坐下)一起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

2、比较“课堂”

师:

我很奇怪:这是孔子的课堂吗?

生:是

师:和我们现在的课堂比一比,孔子的课堂没有什么?

生:孔子的课堂没有黑板,没有桌椅。

生:没有粉笔,没有电脑,没有屏幕-------

师:没有黑板,没有桌椅,没有粉笔,没有电脑,没有屏幕------这是课堂吗? 再读,边思考:他的课堂虽然没有黑板,没有桌椅,没有粉笔,没有电脑,没有屏幕------,但你找到了什么?

生:默读这段话

师:瞧,在孔子的课堂里有什么?

生:孔子的课堂里有阳光、泗水、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琴声、森林---------(有—还有---)

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太奇特了!在孔子的课堂里有(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变红词语)

生:读: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习习

师:这样的课堂没有----没有-----

生:只有-------只有---

师: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

生:是她宽广的胸怀

师:茂盛的森林

生:是她飘逸的长发

师:温暖的太阳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师:和煦的轻风

生: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多么美丽的课堂啊!(师生合作读)阳光

生:普照着大地--------

3、移情“课堂”

师:假如你在这样的课堂,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很轻松。

生:我感觉很欢乐和自由。

生:我感觉很舒适------

师:多么轻松、欢乐、自由、舒适的课堂啊!(配乐)阳光

生:配乐读: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变成诗的形式)配乐师生合作读。

生:配乐师生合作读。

4、感悟写法

师: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课堂!原来,他的课堂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第一大题: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看到————,想到————。

生:答题

师:谁来说说你填的?

生:一生答

师:这么美的课堂,不要这么着急读。师生合作读。

生:看到广袤的大地,想到她宽广的胸怀; 师:真美啊!

看到茂盛的森林,想到她飘逸的长发; 师:想象丰富啊!

看到温暖的太阳,想到她明亮的眸子; 师:多么形象啊!

看到和煦的轻风,想到他甜蜜的絮语。 师:充满诗意啊!

四、品读“课文”

1、感知“课文”

师:要上课,光有课堂不够,至少还得有课文。默读,找出孔子的“课文”在哪里?用“﹋”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

师:谁来说说你找的课文?

生: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师:用波浪线把这段话画起来。默读思考,找出水的特点,在读懂的地方划一划,写一写。

生:思考圈写。(师表扬学生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2、分析“课文”

(通过假设品读“有德行”)

师:让我们走进孔子的课堂——水。(课件出示:这一段)看第一句,读 生:齐读第一句话: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篇4: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及语段,感受孔子的语言中“先分述后总述”的论述方式。

知识与技能:

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体会并辨别“泗水春景”中“飘逸”、“眸子”、“絮语”三个词语的表达效果,感受泗水河边的醉人春景。

三、教学难点:体会“孔子论水”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从中受到启发,感受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四、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孔子的生平简介,运用演示幻灯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春)读。同学们,当看到“春”这个字眼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了些什么呢?想到哪些描绘春天的成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了呢?

2.同学们,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如诗如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去游春的情景。

板书课题,简介孔子

孔子,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提到孔子,就不得不提《论语》,这是一部记录他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

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4、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说

二、精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过渡:泗水河涨潮了;孔子带领弟子们来游春,在泗水河畔他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生说

2、出示幻灯: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去体验、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②这段话中有你不认识的字吗?

知道“袤”是什么意思吗?(南北的长度叫“袤”,“广”是指东西的长度。)广袤;指土地的长和宽。

“眸子”(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和煦”,温暖;“絮语”,A、絮絮叨叨地说;B、絮叨(说话罗嗦)的话。

③扫除了这些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得更加通顺、流畅。

同学们,这段文字我非常喜欢。读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你们呢?再读

④看到那美妙的景象了吗?你们也喜欢这段文字吗?能把你们的阅读感受拿出来一道分享吗?

你感受到了什么?

春天是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你们看,金色的阳光,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柔柳,青青的小草,再加上泗水的绿波,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多迷人人啊。

3、作者写春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明是春风,孔子却把它看成――(生补充);明明是大地,孔子眼里却成了――;明明是太阳,孔子看来就成了――。

4、瞧!这就是比喻的'魅力,能够把世间万物都写活了,写美了,写得就像是一首诗啊!来我们一起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

不知道同学们留意到没有,在这段话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我想这个省略号的作用大家一定明白。那么,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幻灯,同桌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可以把漫天的云朵、峻峭的山峰。绚丽的鲜花比作大自然这位伟大母亲的什么?

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裙子。

峻峭的山峰是她强劲的筋骨。(强劲的手臂、臂膀)

绚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美丽的绣花鞋)

是她。(滔滔的江河是她流动的血液)

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小小的省略号竟能引发我们这么多美妙而又神奇的想象

⑤感情朗读,引导背诵。

你能推荐一位同学把这段文字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听吗?

二、研读3―9自然段 1、泗水河畔的景色那么美,可是孔子的心情却不在这儿,他在干什么?看水

2、他看出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2: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他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3.指名读,表扬:这段不好读,你读得很不错!

4.自读:其他同学也试着读读看。

4、孔子对水有着一番怎样的高见?(指名说)

5、板书:真君子

6、何谓君子?我们生活中也常说一些有关君子的话,你知道哪些?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水在孔子眼中不仅是“君子”,且是“真君子”,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默读此段,找出依据。

8、交流。

板书:有德行  有情义  有志向  善施教化

9.能听懂孔子的意思吗?

1、指导方法:不过老师相信大家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就一定能读懂。请大家静下心,提起笔,细细品,写出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只品一句、一个词也行。

2、生品读、批注。

3、。交流点拨:

①有德行  理――哪些东西离不开水?(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

②有情义  理――你见过方的水吗?但是把它装进长的瓶子里,它就变成?

随着地势的不同,水的形状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句式拓展,

水流进湖泊,就成了(  );水遇到悬崖峭壁,就化身为(  );

遇到窄小的地势,就成了(  );汇合在一起,奔腾而去,就成了(  )

师点:有形却无形,水就是这样谦恭温柔。)请女生一起读句。

③有志向  不理。在学生谈完体会后,直接请该生/男生读出水的这种勇气与毅力吧!(3)水的“志向”

柔弱的水穿山岩,凿石壁时竟然“从无惧色”,让我们想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它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我们谁来试着读出这柔弱的水,它的刚强!(练读、齐读)

④善施教化

从“荡涤”体会到水帮助别人把污垢洗刷得非常干净;“善施教化”告诉我们水特别善于教育别人。

在这里有一个词语同样需要我们好好体会――“万物”。通过这个词语你有体会到什么?(水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

万物入水,水都能帮其洗刷污垢,污浊的变得洁净,灰暗的变得明亮,其实孔子自己也就像水一样善施教化,孔子有3000弟子,不管是谁,无论他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孔子和流水一样,善施教化,都有着高尚的情操,谁来把流水的这一品质读一读?(练读: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7.再次鼓励学生:同学们用心领悟,真会读书。了不起!

10、水只有这四点美德吗?还有哪些美德?(课件出示)思考并回答。

11、难怪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一起感受孔子地意味深长。(配乐朗读)

12、解决第三问题省略了什么呢?

(1)我们想想,这儿省略了什么?

(2)是水的其它特点?也是谁的其它特点?

(3)是水与君子共有的特点,谁能补充的?(引导学生说水的或者说君子的其他特点。如:透明-纯洁;无边无际-胸襟宽广;

静静流淌→默默无闻;海纳白川-肚量大、包容等)

(4)小结:水具有那么多君子般的特点,由此看来――学生齐说“水是真君子啊!(读、评价,读出赞叹的语气)

(4)孔子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弟子们的心,难怪弟子们听了无不惊讶。我们齐读第九自然段。

(5)孔子巧妙地用水打比方,来启发弟子做人,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三、论君―感受水与君子之间的联系

1.师:孔子仅仅是在谈水吗?他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②君子有德,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样的风范!让我们读出对“真君子”的敬佩!

③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话语如太阳般温暖着我们,读出我们对孔子的敬意吧!

四、总结:

孔子竟能从这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如此深刻的道理,真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啊!他带弟子走进生活,走进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一树一木开口,一山一水育理,永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弟子做人要做水一样的真君子!接下来他会向弟子们提出怎样的问题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共同学习。

五、精读10―17自然段

1、过渡:孔子总是想方设法开导弟子,他期待着每一个弟子都能成为真君子。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和子路、颜回谈起了志向。

2、请同学们自己读10―17自然段,我们看看子路和颜回各有怎样的志向?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子路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读子路的话?(出示12自然段)你准备怎样读?(评价,让大家感受子路直率、豪爽的特点)

(2)再来看颜回,他的志向是什么?谁来说(出示17自然段)。

联系孔子论水的话,说说从颜回和子路的志向中,你感悟到什么?

(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3、有志之人就是让人刮目相看,同学们有什么志向?想做一个怎样的人?

指名说,追问:你是怎么立下这一志向的)

(2)师:一言既发、驷马难追,请同学们牢记自己的诺言、志向,做个真君子。

4、听同学们谈志向,老师很开心;孔子听子弟说志向,他有什么反映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默读14―16,讨论交流。

(2)师小结:孔子对弟子的志向是一样的肯定、一样的欣赏。

5、师:如此美好的春光,如此动人的师生情,让我们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出示17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通过课文的描述,你体会到了什么?(师生情谊浓,板书:师生情谊浓)该如何读出这浓浓的师生情谊啊?(指读,齐读,读出这份浓浓的情谊。)

同学们,喜欢孔子吗?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待弟子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教育学生是那么的循循善诱,他一生都在追寻着“品德高尚、有情有义、志存高远、善施教化”的“君子”形象。他是古代“仁师”的典范,真不愧为“万世师表”!希望同学们也能做一个真君子!

篇5: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学习汇报

1、说一说:“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老师竟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可以看出孔子是个 的人;“竟”表达了学生 的思想感情。

2、写一写:模仿写句子

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他甜蜜的絮语……

二、组织学习

1、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

三、拓展练习: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四、总结学法: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学习建议

1、我想说:

(1)读完这篇课文,我们对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你喜欢孔子吗?你现在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孔子,您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啊!

(2)面对这样一位仁人君子,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

2、走近大师,将孔子有关故事、言论告诉亲朋好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经典名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3、这学期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老师的形象,如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沙利文、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们的教育方式怎么样?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看法。

篇6:《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

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分组听写词语

1)阳光普照桃红柳绿翩翩到来草色青青绿草如茵

2)波澜起伏不知疲倦奔流不息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3)意味深长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2、利用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泗水河边的真美啊,令我们如痴如醉!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他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

二、解读“游春”,识君子

1、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潺潺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9自然段,找出孔子那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

2、交流

出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水是真君子啊!”(指生读)

3、理解这句话

1)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水是真君子啊!)

2)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联系孔子的话想想填填。出示:

水是真君子,好像有德行,因为

水是真君子,好像有情义,因为

水是真君子,好像有志向,因为

水是真君子,好像善施教化,因为

3)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4)这段话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5)事实上,孔子的这番话是有感而发的。是眼前的水,调动起了他这么多的感概!找一找,孔子眼前的泗水是怎样的?试着揣摩孔子的内心,把孔子没有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

6)水,生活中随处可见。课文中用了那个成语?

7)让我们走近这位“真君子”,去感受它的伟大。(齐读这段话)

8)哪些人是君子?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吗?学生交流

4、其实,孔子就是一位真君子

交流对孔子的认识和理解

5、齐读第8自然段

三、领悟用心,指名志向

1、孔子意味深长地给弟子们谈水,弟子们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9——19自然段,边读边想。

2、交流

1)子路是怎样回答老师的询问的呢?能把他的志向和水的品质联系说说吗?子路的话该怎么读呢?(子路:像水一样有情义,和顺温柔、和朋友有福同享。朗读时要表现子路是歌急性子)

2)颜回呢?(像水一样默默无闻,滋润万物,不为自己表功。朗读时要表现颜回的温文尔雅)

3、同学们,假如我们跨越千年,来到了泗水河边,来到了孔子的身边,成了孔子的一名弟子,你能谈谈自己的志向吗?

四、拓展阅读,亲近孔子

1、孔子是一位不凡的老师,他循循善诱,利用大自然的一切来教育学生。孔子一生中留下许多经典的名句,被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练习7”中就有孔子的名言。

2、出示孔子论学习的名言,学生诵读、积累。

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

循循善诱有德行

充满智慧有情义真君子

有志向

善施教化

篇7:《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吟春诵春,引入春景。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吧。会唱的跟在后面唱,不会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妆点着世间万物。你们能找到春天吗?“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还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从诗歌之中找到春天吗?

3、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写春的语句,找出来读读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4、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说说,感动你的是什么?哪个词?

(2)在作者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引导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还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导读:这是一位美丽的母亲……这是一位多情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配乐朗读。

(5)读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爱的一首歌,或许,我们在欣赏完这首歌后,我们对这段话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读课文。

(7)过渡: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无限向往,这位伟大的母亲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我们也能用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吗?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论水

过渡:就在这美丽的泗水河畔,15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这儿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谈论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伟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2)指名读。

(3)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展开的吗?

(4)你又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吗?

(5)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6)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7)相机指导朗读,引导深入理解。

(8)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准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9)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激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着、践行实自已这颗“君子”的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1)也正是孔子这伟大的精神,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出示)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12)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这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这是我们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孔子还有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四、教学结束: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崇敬,再读一遍。

篇8:《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熟读课文,能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文中洋溢着的深情。

3、初步学会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4、会借助互联网自主学习并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春”导入

1.说春天的词语猜季节。

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万象更新繁花似锦…………

2.板书:春

3.扩展春天的词语、诗句等。

二、思考。

1.板书课题。

孔子游春

2.你想了解些什么?

三、听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演示课件。(配乐朗诵)

四、交流、反馈。

你听明白了什么?

(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五、还有很多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

1.借助网络,自主学习。

2.自主选读,感悟语言、批注阅读。

板书:阅读的感受、发现的疑问、提出的挑战

(学生自主选读,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体现教为学服务。)

3、交流。

六、教学:“泗水春景”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我们不紧迎来了听课的老师,连“泗水旅游公司”的经理也赶到了这里。

我就是“泗水旅游公司”的经理,我们这里景色优美,眼看“5.1”黄金旅游就要到了,可是还缺导游,听说金南中心小学六(3)班的同学不但人长得潇洒、美丽,而且能说会道。今天我是来招聘导游的。

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导游竞聘?

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1)学生读2节。

(2)指名读课文。

(3)设计导游词。

(4)学生交流。

(5)大家表演精彩极了,本公司决定,全部录用。

(在学生自主选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意境美,表达方式的美,更好地诵读好这段文字。)

七、学习字词。

八、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回家你打算作些什么?

篇9:《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 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 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

第一、二题

篇10:《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所蕴含的道理,领会孔子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感受孔子的师者魅力,初识孔子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难点是孔子论水的话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则领略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课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赏景)(论水)(言志)。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25以前的.泗水河畔,追随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去感受那里融融的春意,去聆听圣人的教诲。

二、自主学习

学习板块(一)-------赏景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1)这段话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泗水春景的美?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读一读。

(2)段末的省略号省略了 ,我也能试着补充。

2、展示交流

(1)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

(2)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 茫茫的大雾是她迷人的面纱;绵绵的细雨是她激动的泪水……

(3)感情朗读。

学习板块(二)--------论水

1、默读第8段孔子说的话,思考: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双横线画下来。

(2)孔子认为真君子和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3)静下心来,走到字里行间,看看你对水的哪种品性感触最深,说说自己的理解。

(温馨提示:你可以联系咱们学过的有关水的课文、名言、诗句等等,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2、展示交流:

(1)A有德行

从“哺育”“一切生灵”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想到了母亲,想到了世间的万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师创设情境:没有水,就没有——

没有水,就没有——

没有水,就没有——

所以,水是生灵的母亲,对她我们要心怀感激,读——

这是花朵对阳光,子女对母亲的感恩——读

这有德行的水,就是真君子!

B有情义

1.生先谈自己的感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给它半亩方塘它就是方的,给它一个圆形的人工湖,它就是圆的,给它宽阔的河道,它就是万里长河,给它九曲十八弯,就是一条黄河,给它一弯羊肠小道,它就是潺潺小溪。它不计较周围环境,总是和顺温柔,你就还它个和顺温柔,读——

这和顺温柔的水就是真君子!

C有志向

生先谈自己的感受。

从“穿,凿”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了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孔子说“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有志者事竟成,人无志则不立。我们一起读,把水的坚定志向读出来,水穿山岩——这坚定无畏的水啊,是真君子!

D善施教化

生谈感受。万物入水,都能变得洁净美好。这多么像善于教人求真善美的君子啊!你能读出它的善施教化吗?

这善施教化的水,是真君子!

(2)水仅仅有这四点美德吗?那么水在你的心中还有怎样的品性呢?你也像孔子一样来赞美心中的水吧。选择其中的一句,把它补充完整。

生交流。

此时,我觉得同学们也理解了孔子,也拥有了那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智慧了。

合作探究:

孔子今天仅仅是在向弟子们介绍水吗?由此,你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3)感情朗读。

学习板块(三)-------言志

孔子这样循循善诱的用意,弟子领会了吗?

1、自读10——19自然段,用“-----”画出子路和颜回及孔子的志向,从中,你又感受到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2、展示交流

听了他们的志向,再结合前面的论水,你觉得

子路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勇猛无惧的……真君子)

颜回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的真君子)

孔子是一位——( 善施教化或心中有大爱……的真君子)

3、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弟子们能够领悟孔子的弦外之音,师生间能够畅谈志向,不仅仅是孔子教育的智慧,还有他们师生间结下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快速从课文中找到能够体现孔子和弟子间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意的句子。

小结:明媚的春光里,悠扬的琴声,快乐的舞蹈,师生之间那浓浓的情意,这些都使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齐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不仅领略了圣人的智慧,更进行了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此时,我不禁想到司马迁的话:

出示:“高山仰止,景行(háng)行(xíng)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想到在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发表的共同宣言中的一句话:

出示:“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向孔子寻求智慧!。”

2.孔子的智慧不是一节课能领悟,而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领悟,去践行的。

推荐阅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走入生活,感悟孔子的智慧。

四、达标检测

板书设计:

孔子游春

赏春 春意浓

论水 真君子!!!……

言志 春意更浓

篇11:《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一、复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游春》一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二、新授

1.你说得很具体!照你所说,你认为这篇文章当中哪一段最为重要?为什么?

2.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第八自然段正是全文的核心语段。哪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这一段?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看看这段话主要说了什么?

3.同学们,孔子论水的这一番话语蕴含哲理,水的这四个特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让我们齐声把这段话读一遍。

4.同学们,这段文字我特别喜欢,读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感受就更深一层。其实,文章许多地方都与水的这四个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找到了这种联系,那么,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入,感受也一定会更全面的。下面就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全篇文章,细细地去探求,去挖掘,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及时地圈划、记录下来。

5.同学们刚才紧紧围绕水的四个特性于全文当中去找联系,大家静心默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相信感受一定很多。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发言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大家你是把水的哪个特性和哪个词语、句子或段落联系起来思考的,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A交流有德行一句

要点1.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这句话与第二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水是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水的浇灌和滋润,泗水河畔的景色能这么美丽吗?大自然又怎能妙不可言,令人心驰神往呢?这都是水的功劳哇!

要点2.水的德行不仅仅是表现在它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还表现在它不求回报。

3.是啊,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润泽沿途中的万物但不求回报,它德高盖世。同学们,读书就应该像这两位同学一样,要瞻前顾后,联系着去阅读思考。老师奖励你,请你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书,一个先读“德行”句,然后另一个读第二自然段,好吗?

4.(面对读第二自然段的同学)你现在读第二自然段,和起初读时的感受一样吗?

5.老师再请两位同学读一读,不过顺序调一下,一个先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另一个读“德行”句。你们再去细细地感受一番。

6.下面,我请男生读“德行”句,女生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听边想象,脑海里要有画面。我想,此时画面的主体应当是那哺育众生、有如乳汁的水。

B交流有情义一句

要点1.我把水的有情义与第12和13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子路愿意与朋友有福同享,颜回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这都说明他们是有情有义的人。

2.子路乐善好施,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颜回温文尔雅,谦逊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这不正是有情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吗?咱们班谁是急性子?谁又温文尔雅?(经推荐请了两位学生分别读子路和颜回的话。)

要点2.第十自然段写到孔子弹琴,弟子们围在他的身边跟着唱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多么融洽和谐啊!情谊是多么深厚啊!

3.说得好!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相互交融,令人叹为观止。大家找找,文中还有一段也具体写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要点3.身为老师的孔子没有正襟危坐,而是与弟子们同娱共乐,唱歌跳舞,讲求平等,使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更是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所以课文的结尾才会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4.让我们齐声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去感受师生之间这种浓浓的情谊。

过渡:读得太好了。相信同学们都已弄明白了“有情义”的真正意思。下面让我们围绕“有志向”继续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C交流有志向一句

要点1.从子路、颜回所说的话语当中,觉察出他俩已经明白师父论水的目的,立下了人生的志向。

要点2.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这句话实际是说水的志向始终如一,它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再累再苦也要往前奔流。

3.是的!立下了志向,就算明知山有虎,也得偏向虎山行啊!你真有悟性!这两段话让我想起了孔子在泗水观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同学们,你们由这句话想到了孔子心情不平静的原因了吗?

要点3.孔子觉得,人应该胸怀大志,但是人生短暂,应该用这有限的时间做出无限的努力。

4.是啊!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光阴似箭,年华易逝。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更应该好好把握这宝贵的时光,立下壮志,勇往直前,去播种、耕耘,收获美好的理想。否则,就会追悔莫及。让我们齐声读读这两句话,好吗?

生:(齐读)

D交流善施教化一句

1.“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这句话和文章哪儿有着联系?

要求1.这句话和“意味深长”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思考的。“意味深长”的意思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那么,孔子论水的这段话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在谈水,而是借机教育弟子们,要他们学习水的品性,做“真君子”。孔子真是善施教化!

2.同学们,学到这,不知你们想起我们学过的哪两些课文?

3.是啊!苏格拉底巧借捡麦穗让弟子们悟出要把握住人生的机遇,不要让眼前的机会白白丧失;而孔子以流水为喻,引导弟子们做“真君子”。他们都“善施教化”,不愧为大师!看看课文,“善施教化”句还和课文哪些地方有着联系?

要点2.文中第七、第九自然段有这样的两个词语,“遇水必观”和“司空见惯”。正因为孔子“遇水必观”,他才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孔子善于向身边的万物学习,从平平常常的现象当中悟出道理,这种做法本身就给弟子们树立了榜样。我觉得这也能够算作是“善施教化”。

4.你很有灵性!同学们,孔子的这一发现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这不仅使他的弟子,也使我们得到了启发:天地间有两种书,一是有字书,二是无字书。无字书的内容十分广博、深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湖海、风云雷雨都是无字之书,都是活的知识宝库。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需要我们去勤奋努力地阅读,仔细深入地思考,从中获得种种教益。你们说,是吗?

要点3.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孔子带着学生外出游玩,实际上玩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用心感受,用智慧去发现,就能获得许多课文本得不到的知识。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了道理,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5.你说得一点没错!孔子没有把弟子们局限在课堂里学习,要知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啊!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一定对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产生了丰富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赞水”的这一段落,牢记孔子的教诲,把握“真君子”的标准,学做“真君子”。

三、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与孔子这位大圣人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感受到了他无上的智慧以及博大的思想。不知道同学们觉察到没有,这浓浓的春意已悄悄地荡漾开去,将我们紧紧包围……

篇12:《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去用心感受文本,走进文本,品位语言描述的特色,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材分析:《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课文把孔子带弟子们游赏与他对弟子的循循善诱交融在一起,作为重点进行描述。教材一方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到来时的美景,另一方面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激发学生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一、二、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泗水河畔的春景之美,领悟孔子论水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孔子游春》,一起读课题。

2.这篇课文大家已经初读了,文中有一些优美的词语,老师特意把他们请到今天的课堂,作为礼物送给大家:

阳光普照 奔流不息 有福同享

桃红柳绿 和顺温柔 深思熟虑

草色青青 荡涤污垢 从容不迫

3.请大家看,这些词语是横着读还是竖着读?

学生读后板书: 春景 论水 志向

4.请大家根据板书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对词语的朗读、思考,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既巩固了所学的生词,有降低了学生说话的难度,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促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文中人物的距离。)

二、享受美丽春景

让我们一起走进泗水的春天,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韵。请大家朗读课文1、2两小节,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学生自由读文,完成学习任务。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读所画的句子,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3.组织交流:

(1)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伟大的母亲。

(2)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大自然多象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来展开叙述的。

(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为这里连用了四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都是什么的什么是她什么的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子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这比教师直接教来的更有意义,学生记忆也深刻,并且为下面句式的背诵和仿写做了铺垫。)

4、同学们真会阅读!在这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刻画出大自然的美丽,又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段的句末有个省略号,你能通过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吗?请看多媒体,同桌互相讨论:

5、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就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看来读书的时候不要小看文章的标点符号呀!谁能将文章内容和想象补充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大自然这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配乐、配多媒体)

6、你能将如此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印如你的脑海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深入地理解文本的过程。教学时层层深入,利用多媒体、学生讨论等方法来教给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方法,给他们提供感悟的空间,提供引领迁移运用的场所,让学生在感悟中积累新语言,在运用语言中发出更规范、更丰富的语言。这既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又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巩固,让语文教学真正落实在听说读写训练上。)

三、言论之美

1.面对如此美景,你会以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呢?

2.弟子们是怎样的?

3.看着泗水的美丽景色,孔子的心情了极不平静,他陷入了沉思。那么孔子在想些什么呢?要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他的话不是失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的精神世界吧……

(出示孔子论水的段落)

4.孔子遇水而观,观而沉思,从平常的水看出了不寻常!这里的每个词,每句话都闪烁着孔子智慧的光芒。请大家或高声朗读或静思默想,拿出你的笔,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在文章空白处写下你的读书感悟。

5.同学们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了许多闪烁着智慧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1)本段围绕“水是真君子”一句话来写的,写了水四个方面的特点: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2)多媒体出示水的形态、声响,引导学生说出水的四个特点的原因:

有德行:引导学生认识万物生长都需要水的滋润,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无私奉献的,然后由“奔流不息”联想到水的“顽强、坚持不懈”的品格。没有水就没有一切!读出对水的感激和敬佩。

有情义:联系《山谷中的谜底》,感悟水的“顺势而行”,体会做人处世的道理:联系盛水的容器,或池塘,或小溪,或高山,或平原……水似乎通解人性,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读出这种情义吧!

有志向:联想到“水滴石穿”、联想到 “人无志则不立”、“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水的志向是么呢?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水不惧怕任何困难,那么我们呢?你的志向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读出这坚定的信念!

善施教化: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来谈,水洗米、洗菜、洗衣服……正如孔子,不管你是贫穷或富有,或正直或曾有过污点,孔子都愿意对其进行教化。如此伟大,你能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搭建了一个平台。学生对课文内容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交流、互动,充分展示了个性。)

(3)这是水的特点,也是君子的特点,想想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君子的哪些特点,你能帮孔子补充两句吗?(学生思考,交流)

(4)同学们想得真好!孔子教育弟子做人,没有直接的说教,而是用水作比喻,巧妙地暗示弟子,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5)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让我们再次朗读孔子的话,再次走进孔子的心灵世界。

(设计意图:本段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紧扣“水是真君子”来进行质疑、解疑,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适时的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和交流,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可感,真正走进“真君子”的内心世界,课堂将会充满智慧和活力。)

四、体会志向美

1、泗水河畔的春景是美的,孔子论水是美的,文中还有美的地方吗?相信通过同学的朗读定会有多收获。

2、学生自由读文,展示交流,适时点拨,体会子路和颜回的不同志向。

3、分角色朗读。

4、你的志向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学生体验角色,丰富认识,实现与生活的链接,并在朗读中加深了情感体验。)

五、感受心灵春天的美

1、同学们,在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悠扬的乐声中,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你能对照这幅孔子游春图谈谈你读这句话的理解吗?

2、交流讨论。

3、学到现在,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4、孔子是个伟大的人,他创立的“儒家思想”一直被奉为最正统的思想,被后人崇拜。你知道关于孔子的言论吗?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有效的对话莫过于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此段正是文章的总结和升华,是孔子和弟子情深意浓时,抓住此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表达心声,净化心灵。)

六、自主设计作业

同学们,我们得感谢孔子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洗礼啊!在这课的结束,你想为自己设计一项什么作业呢?

(设计意图: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此课一改传统作业的布置方式,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和想象,实现语文由课内向课外和谐地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12 孔子游春

有 德 行

有 情 义

有 志 向

善施教化

《孔子游春》的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教育随笔

《孔子游春》阅读答案

孔子教学设计

《孔子》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母鸡》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课文《丑小鸭》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人教版

语文教案影子的课文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锦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语文课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