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9 06:05:21 作者:濡染菁华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濡染菁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稻草人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稻草人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稻草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及他的一些童话作品.

2,在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童话作品时,了解稻草人在田里所看到的几件事,感受稻草人急别人所急,但又无能为力的思想.

3,能简要复述稻草人看到的几件事.

教学过程:

一,借助插图,简介叶圣陶及他的童话作品.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稻草人

2,出示稻草人插图,让学生感知稻草人的外貌.

三,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到稻草人看到了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呢 简要说说这三件事的内容.

四,重点讲解第一个故事:

1,当稻草人看到饱满的稻穗时,它想到了什么

2,自读稻草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当小蛾来到田里时,思考:稻草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4,交流:当老妇人离开稻田时,稻草人又是怎样想的呢

5,小结第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稻草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稻草人做事非常尽职尽则.

6,简要说说第一个故事的内容.

五,以第一个故事为标准,略讲第二,第三个故事

思考,交流稻草人看到的事情及想到的内容.让同学们读一读.

六,概括出稻草人的特点及品质.

拓展:现实生活中,有哪一类人象稻草人

作业:续写稻草人的故事.(抓住稻草人的特点,它所看到的,想到的去写。

[《稻草人》教学设计]

篇2:《稻草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教学内容: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会认、会写的字,掌握重点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评价。

一、教学内容:

学习文中生字新词,了解稻草人,感知课文《稻草人》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然后教师检查并指正,引导探索好的识字方法,帮助识字,达到掌握本课字词的目的。

(2)听录音,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分析

(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了解稻草人的心理变化,理清课文层次。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写好本课生字,课文录音课件

五、教学构思:

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生活实际中,谈谈对稻草人的认识,拉近课堂与学生认知距离。从而切入课文,看看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怎样的,再默读课文谈谈课文讲了稻草人的什么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清课文脉络。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即将成为过去,同学们......

2、请同学读第一单元《导读》,指名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3、让学生说说知道哪些童话故事,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学过的童话《神笔马良》、《小红帽》、《东郭先生和狼》《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4、教师点拨文学知识:“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还有: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寓言、民间传说等。

童话的特征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

(二)板书课题《稻草人》,学习课文

1、简介作者:叶圣陶

2、联系生活谈谈对稻草人的了解

3、听录音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说课文中得内容给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妇人方面,作者方面

(三)出示小黑板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1、生自由拼读等不同形式的认读

2、教师指名认读,注意强调“穗、甸”的读音

3、激励学生进行挑战(我会组词,我会扩词,本课生字读平舌音,翘舌音等内容进行挑战)

4、教师着重指出个别生字的书写:“橘、穗”等生字

(四)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稻草人的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反馈

3、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文理清层次(文章共分为三部分,见课文标出)各段分别讲什么见板书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导质疑: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齐读课文并反馈(尽责任)

3、研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尽责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B、找出能体现尽责任的部分

C、认识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六)小结

七、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

2、家庭作业:

(1)朗读课文想想稻草人的情感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

(2)积累本课词语如“平板板、尽责任、沙拉拉、费苦力

八、板书设计

一、(1--2)稻草人整日整夜站在那里,非常尽责任。

二、(3--8)稻子长得好,稻草人高兴;有祸事发生,稻草人焦急、发愁。

三、(9--9)稻子被吃光,稻草人很痛心。

篇3:《稻草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稻草人穿衣服》是我国著名童话作家杨红樱写的一篇充满了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课文的内容以稻草人穿衣服为线索,写出了一个普通的稻草人在各种小动物、各种植物装扮下变得美丽起来。这个故事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动物、植物和人的一种和谐的世界中。在教学中要做到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引导学生想象稻草人被装扮起来那绚丽缤纷的色彩,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作者产生共鸣,热爱生编的食物,热爱生活。

第一课时

1、知识目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识14个生字,会写“叽”“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字及朗读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生活的美好,热爱身边的事物。

重点及难点: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稻草人吗?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你们见过穿衣服的稻草人吗?让我们到童话故事中去看看稻草人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教学“稻”字。

二、识字教学。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每个字的读音。

2、你们觉得课文中这个穿上了衣服的稻草人好看吗?学生出声地读课文并画出生字。

3、教师出示字卡:罗、几、查、肖、自、口、此、壮、臿、冒。学生认读。重点教学“臿”字。

4、同学们可别小看这些字。如果为它们加一个合适的部首就会变成我们本课的生字呢!指导学生利用书后的生字表为这些字加部首并注音组成本课的生字。

5、学生拼读新字。联系“紫”字对“系”字教学。

6、这些字都不是一个人来到课文中的,它们还带来了好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好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为生字画出词语。

7、学生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教师相机提出书后读一读中的词语。组织学生读词语。

三、学生练习读词语。

你们觉得课文中的那句话或者哪一段不好读?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熟。

四、指导学生在虚宫格中写“叽”和“扣”。

第二课时

1、知识目标: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书写“消”“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稻草人和麻雀之间的友谊。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消”“息”。

难点:体会小麻雀与稻草人之间的友谊。

一、由“稻”字引出新课。

出示“稻”字,同学们还记得这个字吗?能为他组词吗?板书“稻草人”这个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稻草人穿衣服》,齐读课题。

二、复习字词。

有句话说的好“温故而知新”,我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认识了很多生字和词语,现在就来复习吧!

出示词语卡片:叽叽喳喳、消息、扣子、系领结、菊花、帽子、时装。学生个别读后,开火车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消”和“息”。

在我们读的词语中已经会写“叽”和“扣”。这节课我们再来写“消”和“息”。指导学生在虚宫格中写“消”“息”。

四、朗读理解课文。

你们能用“消息”这个词来说话吗?(学生练习用消息说话)本课是谁把什么消息传向四面八方?

1、找生读1—4段。

麻雀是怎样传这个消息的?(叽叽喳喳地传向四面八方)什么是“叽叽喳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叽叽喳喳”的样子。

麻雀们叽叽喳喳地都说了什么?指导学生朗读1-2段。(读出兴奋高兴的语气)

听到这个消息其他的麻雀都是怎样做的?

2、齐读4自然段。

麻雀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热心)

让我们再去看看热心的麻雀们又做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5-13段

小麻雀们对稻草人穿的衣服满意吗?(不满意)从哪看出的?

找生读5段,出示句子:衣服上还没有扣子呢!观察句子的末尾用了什么标点符号?怎样读感叹句?指导学生朗读这个句子。

麻雀们接下来是怎样做的?学生齐读6段。稻草人的衣服上有了扣子,麻雀们总会满意了吧?(不满意)

指名读7段。出示句:如果脖子系个蝴蝶结就神气啦!你们认为如果稻草人脖子上系个领结会是什么样?(了不起、神气)按着你的想法把这个句子读出来好吗?

对于这个提议麻雀们怎么做的?学生齐读8段。

接下来小麻雀又是怎样打扮稻草人的?找学生读9、10、11段。

老师发现11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最多,跟老师一起读读。

1)、教师引读,于是,金色的——绿色的—蓝色的——和红色的——……全都….

2)、同学们大声在下面多读几遍,然后说说你的感受。你愿意把这么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3)、生读,师评。

4)、请同学们轻轻的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师读:黄色的……睁开眼睛,美吗?美。就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这句话读一遍吧。

5)、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句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6)学生找出省略号。教师告诉学生:这六个小点点可重要了,它就是——省略号。

7)、想像一下,麻雀们还可能在稻草人的衣袋里装些什么呢?请你模仿书中的语句接着说一说。

8)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用词真准确。

这么多的花儿,草儿,穗儿,全都装在了稻草人的衣袋里,它的衣袋可真——?

你能用表示颜色的成语说说吗?

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颜色的成语?

4、稻草人被麻雀们打扮得真漂亮,正在这时麻雀们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句子:呀,稻草人还没有帽子呢?

这个句子怎样读才能体现出麻雀们刚刚发现这件事呢?(指导学生读出吃惊、新奇的语气)麻雀们终于满意了,因为----出示句子:稻草人的头上有了一顶世界上最美丽的帽子。观察书中插图这顶帽子是什么做成的?你们觉得美吗?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别人这顶帽子有多美好吗?(重读“最美丽”中的“最”字)

五、拓展联想

稻草人终于穿好了漂亮的衣服,它会怎样向麻雀表达自己的谢意呢?麻雀们会说什么呢?路过的小动物又会说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来说一说吧!

教师总结:是啊,正是有了这群勤劳的麻雀和五颜六色的植物,才把原本普普通通的稻草人打扮的漂漂亮亮。看它们相处得多融洽啊!

六、今天的作业是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第三课时

1、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积累优美的词句段。正确书写生字系、领、装、菊。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能力及写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难点:在朗读、积累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直接进入课题。

我们继续学习《稻草人穿衣服》这一课。

二、朗读积累。

1、能用你们的朗读回顾这篇课文吗?学生开火车逐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哪个词、哪个句子?把它读出来。

3、看一个个优美的句子就构成了这动人的故事。

4、马上回到书中,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现在我们把作者描写麻雀得这部分,分角色读读。给老师一次表现的机会好吗,我来读叙述部分。文中一共有麻雀六句话谁想扮演小麻雀?(组织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指导学生在虚宫格中写系、领、装、菊。重点指导“系”字的书写及其多音字的教学。

四、根据课文内容涂色和说话练习。

勤劳的麻雀用勤劳和爱心帮稻草人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们能用自己的彩笔为稻草人的衣服涂色吗?(在书后图中涂色)

1、说一说自己涂完色的稻草人是什么样的?

2、老师这有一支铅笔,你能说出他样子吗?出示句子:我的铅笔身穿橘红色的外套,头戴一顶灰白橡皮帽。你们觉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把橡皮说得很好看、和人一样可爱).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带有颜色的事物很多很多,那五彩缤纷的色彩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很美很美,你能试着模仿这个句子,说说你最喜欢的食物吗?

3、师总结: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普通却很美的事物,只要你善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善于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你就会发现原本我们周围事物是那么美好,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

五、作业是预习下一课。

篇4:《稻草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3.帮助学生认识“肤、怠、穗、瘪、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掌握“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祸事、挽救、沉甸甸”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

做的,结果如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感情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

2、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1、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2、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1、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2、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4、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朗读第9自然段,思考

1、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2、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1、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3、课堂练习。

展开想象,想想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再写下来。

模仿第2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中心句。

板书设计:

稻草人

稻长新穗高兴

小蛾产子惊恐

警告无效愁闷

吃光稻叶痛心

(尽职、忠诚、善良)

篇5:《稻草人》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叶圣陶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战士资料,介绍作者。

3、教师导读: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稻草人》就选自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

二、初读,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 把课文读准、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找出文中描写稻草人样子和结构的段落,读一读。

2、检查生字。

(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明读一读,其他正音。

(2) 教师仪进行再强调。

(3)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集体读一读。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稻草人看到一只飞蛾飞到主人的稻田里,并产下了子儿。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况告诉主人却无能为力,他为主人感到很悲伤。)

4、指名反馈:文中的稻草人长得什么样呢?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第一自然段)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思考: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构说清楚的?

6、指名反馈。(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

7、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加深感知。

三、再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教师导读:课文主要给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稻草人,一个就是稻草人的主人--老妇人。作者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和老妇人形象呢?

2、指名反馈:再读课文后,稻草人和老妇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的稻草人;这是一个()的老妇人。

3、教师导读: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妇人的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尽职和善良的?

4、集体反馈。

5、教学建议:

(1)学生反馈语句,学生一起读一读。

(2)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教师导读:同学们,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老妇人啊!所以善良的稻草人很想帮助老妇人,可是他什么也做不了,他有多着急呀!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稻草人焦急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7、教师小结: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动,表象了他对主人的关爱,他同情主人悲惨的遭遇。同学们,如果你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样帮助老妇人?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是一则悲戚的童话故事,稻草人的善良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伸出你的友爱之手,关心、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稻草人》教学设计2]

篇6:《稻草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 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 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 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 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 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 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 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 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 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稻草人》教案教学设计]

篇7:《稻草人》叶圣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及他的一些童话作品

2,在有感情地朗读这篇童话作品时,了解稻草人在田里所看到的几事,感受稻草人急别人所急,但又无能为力的思想

3,能简要复述稻草人看到的几事

教学过程:

一,借助插图,简介叶圣陶及他的童话作品

二,揭示题

,板书题:稻草人

2,出示稻草人插图,让学生感知稻草人的外貌

三,整体感知

,指名读文,检查预习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快速读文,思考:文讲到稻草人看到了三事,是哪三事呢简要说说这三事的内容

四,重点讲解第一个故事:

,当稻草人看到饱满的稻穗时,它想到了什么

2,自读稻草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当小蛾来到田里时,思考:稻草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4,交流:当老妇人离开稻田时,稻草人又是怎样想的呢

,小结第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稻草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稻草人做事非常尽职尽则

6,简要说说第一个故事的内容

五,以第一个故事为标准,略讲第二,第三个故事

思考,交流稻草人看到的事情及想到的内容让同学们读一读

六,概括出稻草人的特点及品质

拓展:现实生活中,有哪一类人象稻草人

作业:续写稻草人的故事

篇8:叶圣陶稻草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3、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3、了解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教学难点

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准备

1、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稻草人的图片。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叶圣陶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展示资料,介绍作者。

叶圣陶:补充叶圣陶的资料

3、教师导读: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稻草人》就选自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

二、成果展示:

1、展示生字词掌握情况。

2、指导书写。

需要指导书写的字是: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讲点拨:

一、抓对比→突出责任感情朗读课文第1、2 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一)课文是怎样介绍稻草人的样子的?请用横线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你觉得稻草人美吗?

(二)稻草人的责任是什么?你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写牛和狗有什么作用?

二、抓飞蛾→突出善良

感情朗读第3-5 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

(一)稻草人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二)哪些事让老太太笑不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三)稻草人看到蛾子飞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从描写稻草人的内心和动作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抓祸事→突出忠诚默读课文第6-8 自然段,自学并讨论:

(一)老太太“看一切事情都很好”,“一切事情”指的是哪些事情?想一想:老太太此时心情怎样?(指导观察插图)

(二)主人要走了,稻草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三)再次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从稻草人的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词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抓肉虫→突出悲惨朗读第9 自然段,思考:

(一)稻草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么?

(二)想一想:稻草人为什么而“痛心”?为什么而“哭了”?

(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稻草人的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抓变化→突出中心再次默读全文,找出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一)结合课文,仔细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想一想:《稻草人》这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特点?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篇9:叶圣陶稻草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鞅”字,会写“葫、孝、础”三个生子,并且记住三个生子词。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严格执法的重要性。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词句,体会稻草人的品质。

难点: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稻草人的品质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诚实是做人的根本”,所谓诚实:就是实实在在做人。

诚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学习有关诚实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自然段,思考:老妇人对今年的稻子抱有什么希望?

学习(2——14)自然段,思考:

1、看到稻子成长的很好,老妇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面对老妇人的这些想法,稻草人是怎么做的?(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3、自主学习

思考:稻草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学法提示】

1、画一画,画出描写稻草人的语句及句中的关键词

2、读一读,读出所画的句子及词语

3、想一想,稻草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在旁边简单批注你的感受或对人物的评价

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四)展示交流,汇报点拨

(点拨)同学们学得真认真,汇报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面对重重困难,稻草人心想:要这样才能使老妇人知道稻子长了小虫,首先就要让老妇人看到小虫,只有这样,才能保留住稻子,才能完成老妇人的心愿,从根本上保证老妇人的利益,于是他在看到小虫时想了很多办法,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取得老妇人信任的好办法。

2、当老妇人到达田地的时候,稻草人拼命摇着扇子,希望老妇人能够明白他的心思(出示图片)

小结: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可真是个说到做到,言而有信的人。

(通过重点部分的研读,我们体会到了稻草人毫不退却,迎难而上;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好品质。)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稻草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

诚实守信、说到做到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它对于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同学们也知道一些有关诚信的名言,请你们说一说。

五、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及深情的朗读,老师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想不到短短的一节课,同学们就对“诚实”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明白了“诚信乃为人之本”。

篇10:《稻草人手记》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稻草人手记》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在教室里做另一个自己游戏,仔细体验自己做的全过程,遇到的问题,自己的的神态、动作、语言,同伴的语言、动作、神态。

2、写一篇短文,分几步把做“稻草人”的过程写清楚。

3、和自己对一对话,孩子可以重新认识自己,使文章有童真童趣,同时学会提炼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步骤有顺序地将做“稻草人”的过程写清楚。

2、写出游戏过程中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

教学准备:

自己平时穿的一身衣服,报纸若干,胶带纸,配饰自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习作:

认识自己吗?大家对自己准备的材料是不是充满好奇,今天老师要请同学来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老师不讲指导步骤,任由孩子创思)

二、参与游戏,指导观察

(二)动手制作,感受乐趣、

老师指导参与!

2、学生交流。

(三)整理思路,下笔成文

1、诱导独立思考:游戏过程可分为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三部分,想想每部分内容应该怎样安排?

2、教师指导:

(1)游戏前:简要地介绍游戏的时间、地点以及游戏的准备工作。

(2)游戏要求与步骤:

附例:可以按“首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的顺序写出制作步骤。

游戏时: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表达过程中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要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写出来。

(3)游戏后:可直接释放心情作结;或写通过做游戏后的感悟,可将有所得写下,只要贴切即可。

最后结尾深化主题。

习作范例:

稻草人趣事

刘昀松

快乐周三到了,我们都显得十分兴奋。

一听说下午要自己亲手制作一个稻草人,我的那颗充满好奇的心早已被这件事吸引住了。

下午上课之前,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材料让我惊呆了,比如衣服、胶带、剪刀……各种各样。而我只带了几张报纸和一件上衣,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带。所以,我只好东借来一把剪刀,西借来一卷胶带……

开始了!只见我麻利地把报纸卷成两个卷,用来做稻草人的身体,又把好几张报纸捏成圆球来做稻草人的头。时间在这个时候真是宝贵啊!许书豪离成功差之毫厘了,而袁颢圃更加迅速,已经完成了!看来我也要加紧了!

哇塞!又掉了!我做的稻草人的头真像一个顽皮的小子,我粘上去,它掉下来,粘上去,掉下来,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了好几次也没成功。这下,我的心情可糟糕透了。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我的心里真是着急呀!只好使出自己的杀手锏,经过一番努力,那颗顽皮的“头”终于成为了我的手下败将!

告诉你吧,我的杀手锏是浪费胶带法,用胶带一次一次地往上粘,差不多用了1米胶带吧。虽然很浪费,但我也是在迫不得已、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啊!总之,我看到自己做的稻草人感到很高兴,觉得自己再累也值得!

我的收获来源于我的付出。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今天付出了,明天就会有收获。而且每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收获时,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这就是自己动手的乐趣。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的谜团等待我们破解,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这件事情是多么有意思。我动手,我收获,我快乐!

《稻草人趣事》作文讲评:

这篇《稻草人趣事》是孩子们在完成手工制作“稻草人”之后的一篇习作。我在谷老师发的微信图片里看到了一张张灿烂的笑容,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稻草人”!孩子们玩得开心极了!在这样快乐作文,快乐习作的氛围之下完成的习作,跟干巴巴地纯粹写作文那就是不一样。在这里,我们要感谢谷老师的良苦用心,感谢谷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尽情展现!

小作者的文章结构严谨,构思巧妙,从“快乐周三”的神秘感入手,把我们的强烈好奇心一下就激发出来,忍不住要看下去。文笔生动,好词好句不断呈现,特别是描写制作“稻草人”的过程时,那叫一个精彩!读着读着,一幅生动无比的画面展现在我的面前,憨态可掬,活灵活现。写得非常形象、生动、有趣。透过稻草人制作时的不容易,作者联想到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文章最后一段点题,立意深刻,道出了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样一个大道理,使文章的层次感增强,立意深邃,而且让人读起来觉得很自然,很真实,不牵强,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我相信他在制作过程中的的确确体会到了这一点,这是最大的收获啊!

我初读本篇习作时,就觉得耳目一新;当第二次再读时,更觉得文章精彩!文笔流畅,描写形象生动,最后的立意深远,自然流露,真是写得太好了!孩子的进步真是很大,特别是写文章时的从容,把周三的习作看成是一件很快乐、很开心的事情,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在我们班做到了,这一点我们都要感谢谷老师的悉心教育与辛勤付出,真是辛苦了,这要比别人付出得太多太多了!当然正像小作者说得那样,有付出,才有收获,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后,希望我们的快乐周三永远进行下去,希望我们的孩子继续努力,尽情去享受写作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我期待着,真诚地祝愿着......

老师的话:有这样的孩子,有这样的家长朋友,作为老师,孩子的作文让我读出了幸福。

范例作文2:

我做的尖头“怪物”

吴婉玲

今天是周六,但上星期三的课,“快乐周三”到啦,我兴奋极了!这次我们要带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用报纸塞满,再做一个“头”装上去,做另一个自己!

我在家就已经塞好报纸了,“塞报纸”这三个字说起来虽简单做起来却很难,我尝试了4次才找到合适的报纸数量。我选的是个连衣裙,幸好是连衣裙,只用塞上半身,不然的话用的报纸可就多了!

下午来到学校,大家都其乐融融,都在互相问对方带了什么衣服。我刚来到位上,同桌王昭烨就来了。只见他拿出一堆报纸,抽出其中一张,“唰唰唰”把报纸揉成一团,脸上还带着“狰狞”的表情,看起来可笑极了!我本以为不用做头部,所以就玩起来了。

王紫涵送我了一张大大的卡纸,这张卡纸是绿色的,上面还有粉色花朵花纹,很是好看。我把这卡纸圈成嗽叭状,吹了两下,怪好玩的。一个恶搞的念头产生了,我拿王昭烨当第一个恶搞对象,在他耳边一吹,他吓了一跳,我“哈哈”地笑个不停,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这时,谷老师走来了,我便急着给谷老师看我做得怎样。谷老师回答:“嗯,最好再加个‘头’。”我听了谷老师的建议准备做个“头”,可是我没有材料了,怎么办呢?突然,我急中生智,要把“纸嗽叭”做“头”。我先把“纸嗽叭”用胶贴牢,然后尖朝上画了两只眼睛和一张嘴巴,“头”就完成了。最后,再把“头”安好,一只尖头“怪物”大功告成喽!谷老师给我拍完照,我就回去打扫座位,我把地上的报纸揉了揉粘好当球踢,也算是回收利用了吧。

今天下午真是开心,一只尖头“怪物”给今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长大一定要研究一只高科技尖头“怪物”让大家知道它的厉害!

老师评语:婉玲,我看到了一个快乐可爱的小姑娘记下了一件快乐的游戏。孩子,你记下来游戏的全过程,还从你的作文中看出你是个有心的姑娘,在家都偷偷的做了准备,记叙完整,语言生动,刚刚开始写作,就把文章写得这么棒,加油!

范例习作三:

快乐周三:稻草人手记

今天,谷老师让我们带上自己的衣服、报纸,来做另一个自己。

下午,我来到学校。哇!班上好热闹。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做了,有的同学还在讨论自己的衣服……。

上课了,全班同学都做了起来,我也不例外。我先把上衣整好,把报纸团成一个球塞到袖子里,然后再团几个球塞进衣服里,顿时,衣服鼓起来,像一只还没充满气的皮球突然充满气一样,真好玩!

接下来,我开始塞裤子。裤腿可不好塞,必须把胳膊伸进去再出来才行。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把两件衣服塞好了,该想想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了。狠心之下,我去了我的皮筋,把它们捆起来,好了!可是左瞧瞧,右看看,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噢!原来是还没有头。于是,我向张嘉蕊借了一张卡纸,画了一双笑眯眯的眼睛和一只正在“狂笑”的嘴巴。看着另一个自己,我想对她说:“Hi,你是最棒的,我也是最棒的!”

我做好了,也有很多同学做好了。同学们的另一个自己另我大开眼界:有的另一个自己戴着帽子,有的另一个自己什么也没戴,茹冠绮的另一个自己甚至还带上了假发……。

这一节“另一个自己”之课真好呀!

篇11:六年级上册《稻草人》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稻草人》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篇12: 《稻草人》教学反思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尽快入“戏”,于是我就以稻草人乐乐作为一堂课开头的素材,自然、新颖、形象、巧妙,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使后面的“好戏”顺理成章。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中,我担当了导演的角色,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摆摆造型引出步骤①-构思,了解到五年级学生的创作经验十分有限,因此,在教学中的示范环节,我把主角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台上做好讲解、示范,我及时出示步骤(②捆扎-③装扮),通过学生对示范作品的点评提醒学生注意用线固定稻草的位置要简要精到一些,还有装扮材料的多样性,否则作品容易呆板或者来不及完成,让学生大胆创意的创作。学生在创作稻草人时提醒学生注意环保,自己动手收拾废弃的材料。在这节课上,学生表现的很积极,因此课堂上学生很活跃但秩序并不混乱。

俗话说:“编篓编筐,重在收口,描龙画风,贵在点睛。”课堂结尾是老师尽情发挥才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大舞台。课尾作品展示环节,我尝试了一种新的结尾模式: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让学生扮演稻草人、稻穗、棉桃、麻雀…等角色,表演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学生即兴表演的很投入很快乐,让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我相信,只要勤于思索,巧于构思,敢于创新,展开想象,放飞激情,就能够演绎出“五彩缤纷、光芒四射”的精彩课堂结尾。

老师只有“善教”,学生才会“乐学”,师生才能“共同成长”,这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校训,也是我在这节课上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而自信地投入到乡土美术活动之中,充分体会家乡的自然美与人文美,从而积极地参与乡土美术的.资源开发与继承。

篇13:《稻草人》教学反思

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通过看看讲讲,知道小熊学做稻草人后遇到的各种困难,理解稻草人坚持不懈的精神。

2、根据画面上的符号和角色的动作表情,合理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并乐意表演相关的故事情节。

反思: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二,小熊学做稻草人,应是学稻草人的精神,但多数幼儿理解为学稻草人的样子,因此目标一还没有达到,需课后加强。

引题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稻草人吗?它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用呢?

反思:通过这个问题,幼儿对稻草人的外形和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后面环节的开展。

过程设计(提问设计):

一、集体阅读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看看小熊在干什么?猜猜站在一边的妈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听听熊妈妈是怎么说的?播录音,讲讲对稻草人的了解。为什么熊妈妈让小熊学稻草人?

二、阅读理解

1、幼儿独立阅读小图书

提问: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小熊学做稻草人遇到了什么麻烦?想想小动物们看到小熊有趣的模样会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

2、完整欣赏

三、分角色表演

反思:在集体阅读时,幼儿的注意力较集中,对于老师的问题也能积极响应。而自主阅读时,幼儿往往会被图画所吸引,对老师的问题也不积极了。

角色表演时,准备的道具不足,应该丰富一点。

反思总结:

《稻草人》这个故事充满了童趣,故事中的小熊调皮但可爱,它的想法和做法让我们忍俊不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孩子们认知上的共同特点。通过本次阅读活动,我以为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应加强我们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及培养自主阅读时的常规习惯,如教师可以先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书。

篇14:《稻草人》教学反思

教学《稻草人》这课时,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中,我担当了导演的角色,创设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摆摆造型引出步骤。了解到六年级学生的创作经验十分有限,因此,在教学中的示范环节,我把课文中的稻草人、老妇人、麻雀、害虫等角色让学生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学生即兴表演的.很投入很快乐,让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结尾无定法,妙在巧用中”,我相信,只要勤于思索,巧于构思,敢于创新,展开想象,放飞激情,就能够演绎出“五彩缤纷、光芒四射”的精彩课堂结尾。

老师只有“善教”,学生才会“乐学”,师生才能“共同成长”,这是我在这节课上的目标,也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而自信地投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充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篇15:稻草人 教案教学设计(A版五年级下册)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 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b. 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 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 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 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 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 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 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 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稻草人 教案教学设计(A版五年级下册)]

稻草人教学反思

“稻草人”读后感

稻草人读后感

稻草人教案

读后感稻草人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稻草人》读书笔记优秀

稻草人阅读心得体会

读稻草人有感精选

稻草人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稻草人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