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zhiyinyoun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人教版三上时分秒优秀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人教版三上时分秒优秀教学设计,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 目录
篇1:时分秒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这样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里的光阴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时间”) 那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早上什么时间从家里出来到校上课?晚上几点上床睡觉?晚上几点看动画片?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是学会了看钟表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准确 地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时间单位--时、分、秒。
二、简单认识时、分、秒
出示一个钟面
1. 问:这是什么?(钟)
2. 它有什么用呢?(能告诉我们时间)
对!钟表的作用是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
(一).认识钟面
1. 老师出示钟面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先看一看,数一数。
回答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
(2)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 )个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1.认识时、分、秒关系(进率)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问:分针走一圈是几格,即几分?(60小格,60分)
时针走几格,即几时?(1大格,1时)
得出结论: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动的,分针走得快,时针走慢,都是从某一点起向同一个方向走的。(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60分),时针刚好走了一大格(1时),得:1时=60分
2.认识钟表上的时间
首先,把钟面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问学生时间是多少?
然后,把钟面时针指在2和3中间,分针指在6,问学生时间是多少?(看讲义例1)让学生试读出。同时贴出后两个钟面。请两位学生同时上前写出。
看整数点小结小结:
现在分针都指着什么?再看时针,1时是时针指着几,4时、6时、9时呢?也就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几,就是几时)
看几时几分小结分析:
现在钟面上的时刻是2时又几分呢?我们就要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像现在,分针从12走到6是几个小格?就是30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2时30分。(先看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几秒。)
贴出另外两个钟面,学生讨论回答,(练习1)
(二)提升练习
例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
(2)小红上午在校时间为4( )
(3)小芳跳绳用了15( )
(4)课间休息了10( )
(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
例2. 时、分、秒的换算
1分=( )秒
300分=( )分
1分20秒=( )秒
2时12分=( )分
5分10秒=( )秒
(引导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例题依照1分=60秒;1时=60分;1 时=3600秒)
例3.比较大小
3时( )180分
80秒( )2分
8分10秒( )500秒
400分( )5时10分
(和例2一样,依据时、分、秒的换算进率)
(三)“做一做”
例5. 奶奶今天早上6:30去活动中心锻炼身体,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她昨天什么时间去锻炼身体的?
分析:题中告诉我们奶奶今天早上6:30到的,比昨天提前了10分钟,说明昨天比今天迟10分钟。则:昨天的时间为今天的时间加上10分钟。
解题过程:6时30分+10分=6时40分;
答:她昨天6时40分去锻炼身体的
例6.小高参加100米游泳比赛,前50米用时1分10秒,后50米用时110米。问:
(1)小高前50米和后50米哪段游的快?
(2)小高这100米一共用时多少秒?
分析:此题运用了分和秒的换算,看到这类型题,我们要想办法换成全部是分或全部是秒。1分=60秒,所以前50米用时1分10秒,实际上就是70秒。然后再将70秒和110秒比较久可以了。
解题过程:
(1)1分10秒=70秒
因为110秒大于70秒
所以小高后50米游的快。
(2)由题(1)知道前50米用了70秒
所以:70秒+110秒=180秒
答:小高这100米共用了180秒。
学以致用:
1.玩具厂的王师傅1小时可以做8个玩具,他从8时到11时共可以做几个玩具?
分析:掌握这道题关键在8时到11时,共是几个小时?
解题过程:8时到11时共是3个小时
已知每个小时做8个玩具,则3个小时共做:
8×3=24(个)
答:他从8时到11时共可以做几个玩具?
2.小李参加200米跑步比赛,前100米用时150秒,后100米用时1分50秒,请问:
(1)小李前100米和后100米哪段跑得快?
(2)小李这200米一共用时多少秒?
(我们大家会发现这个题和例6大同小异,会用到分和秒的换算,我们要知道分和秒的进率。1分=60秒,所以后100米用时1分50秒,实际上就是110秒。然后再将150秒和110秒比较就可以了。
解题过程:(1)1分50秒=110秒
因为150秒大于110秒
所以小李前100米跑的快。
(2)由题(1)知道后100米用了110秒
所以:150秒+110秒=260秒
答:小李这200米共用了260秒。
解答此类型题,审题要仔细。注意观察题中的分、秒、时。
挑战极限:把下面用错的时间单位圈出来,并改正:
卡莉娅早上7:00起床,用了3小时把衣服穿好,洗脸刷牙用了3秒钟,,拿起妈妈准备好的一杯牛奶,只用了15分钟就喝完了,然后她迅速背上书包,坐电梯从8楼到1楼用了30分钟,到楼下坐公交车,正好在7:50到达学校。
(引导学生读题,掌握时、分、秒的概念)
分析:3小时穿衣服
洗脸刷牙用了3秒钟
喝牛奶15分钟
坐电梯从8楼到1楼用了30分钟
(如何改: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 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问学生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篇2:人教版《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4.天灾使百姓苦,人祸更是给百姓带来了灾难。看到这一切,你心疼吗?你气愤吗?那怎么办?
5.西门豹呢?出示9段
西门豹,你关心百姓难道是假的吗?那为什么不马上行动?(梳理图示:百姓信迷信、怕巫婆官绅,不敢反抗)如果马上行动,后果可能是遭到巫婆、官绅的……连百姓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坏家伙会……胆小怕事的会……要想把对百姓的爱化成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行动容易不容易?是呀!在当时,这需要多么无畏的勇气。(板书:勇敢)想想西门豹的决定,再读9段,你一定有和刚才不同的感受。
四、精读惩恶部分
(一)对百姓之爱、向迷信、恶势力挑战之勇,都转化为给河伯取媳妇这天的行动。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默读这部分,边读边标画西门豹的表现。
2.自己读一读,想想句中之意、话外之音。
3.同桌说一说,体会(认识)到什么。
4.再次读一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5.努力在6分钟内完成。
(二)学生自己阅读
(三)集体交流
1.他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指名读、谈理解;
投影出示: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1)“不行,不漂亮,”为什么这么说(救新娘)
(2)西门豹相信有河伯吗?(找借口)
(3)“麻烦你”是什么意思?(很客气,惩恶人)
引导理解说话客气、做法强硬,使巫婆无法拒绝、也无法反抗。你觉得西门豹怎么样?这样一来,就顺势把巫婆投河淹死了。这就叫……(将计就计)
2.就这样,谁接着读西门豹的表现?指名读、谈理解(客气中的强硬)
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也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了漳河。自己读一读。
3.出示下文引读: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员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他们在想:。
4.这时,西门豹(显得不耐烦了)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师接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指名读)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指名读)
5.连读10-12,想像当时情景。
6.漳河边上这些老百姓,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刚刚被救的女孩一家人,也有女儿已经被害的百姓,此时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写一写、交流。
7.是呀!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引读)人祸解决了,此刻,你又认识了怎样的西门豹?
8.天灾呢?齐读14段。
五、总结全文,提升认识
故事读完了,你喜欢他吗?佩服他吗?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意思是:具备这三方面品质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西门豹正是有对百姓的仁爱之心,有向迷信、恶势力的挑战之勇,更有行动之智,(板书)因此他的故事被写进《史记》,流芳千古。六、作业
篇3:人教版《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讲一讲西门豹的故事
《西门豹》教学自评
《西门豹》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西门豹惩办首恶,教育百姓的经过,认识西门豹是一个具备“仁、智、勇”三种可贵品质的人才,即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三达德”;学习抓住人物表现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意识。教学难点是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将计就计。教学过程中我有三点主要做法力求达成目标。
一、抓语言文字读书感悟
在给河伯取媳妇这天,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为由把巫婆扔进了漳河。我抓住三个“不”和“麻烦”一词引导学生揣摩西门豹的语言,体会人物说的话在语气上很客气、在做法上又很强硬,使巫婆无法拒绝、也无法反抗,将计就计除掉了这个首恶,从而认识西门豹所具有的智慧。
二、抓想像训练表达
教学中设计了两处想像:一是巫婆、官绅头子被投进漳河之后众多官绅的想法;一是事件结束后百姓的想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把读懂的用语言表达出来,加深对西门豹这个人物的认识。
三、用板书突破难点
通过板书整理的关系图,使学生认识在当时百姓迷信思想严重,所以任由官绅、巫婆摆布,西门豹没有马上采取行动,正是为了破除迷信、惩治恶人、教育百姓。
不足之处是事件结束后百姓的想法这一处想像设计了写的训练,但课上由于时间所限,没有落实。
更新相关教学设计推荐:1、《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篇) 2、小学语文《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3、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二课时) 4、《西门豹》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5、小学语文优质课《西门豹》教学设计 6、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西门豹》精选 7、《西门豹》教学设计 8、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优秀篇)
篇4:人教版《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会写“园”、“因”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感悟。
篇5:人教版《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客人,放课件:
小男孩:大家好,我叫丁冬,希望和你们交个好朋友,我给大家猜个谜语。猜谜语:(谜底:太阳)
2、你见过什么样的太阳?
3、老师这儿也有一些太阳的图,看图、动画(媒体演示):夕阳图、旭日东升图、夏天烈日图、冬天太阳高照图等。
二、学习课文
1、配乐、配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师范读。
2、谁来当小老师,评论老师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论。
3、你想怎样来读这篇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准字音。 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4、出示生字课件:
(1) 学生自由读一读。
(2)指名上台当小老师读生字。
(3)齐读生字。
5、开火车读这篇课文(一小组,每人读一段)。评论:他们读得怎样?
6、我画了四个什么样太阳?板书:(贴图)
绿绿的太阳 金黄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 彩色的太阳
三、朗读感悟
1、学习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画画、即兴表演<配上动作>、朗读)师下位巡视,指导,给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画画组上台汇报,展出图画,并说明图画内容。如:画了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这样画?
(2)即兴表演组上台汇报。上台表演,配上动作。学生评论,师点拨。
(3)朗诵,一人朗诵一段,配上音乐。
四、指导背诵
1、媒体演示图,同时出示课文填空。学生看图,看填空题背诵课文。
2、出示图,分组背诵不同的段落。背诵时站起来,可配上动作。
五、指导写字:
电脑出示:园、因、为、脸、阳、光
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该注意什么?学生说到的字就通过电脑演示笔画。
1、重点指导写“园”、“因”两个全包结构的字。
2、在田字格中范写,注意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适中。
3、学生说笔画,书空。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4、练习写字。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篇6:人教版《四个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个谜语大家猜猜看“一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他,不是刮风就下雨。”猜出来了吗?
2、书写“阳”,拿出右手跟老师一起写写阳字
3、当太遇到阳,阳就要怎么读?(轻声)跟老师读一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四个太阳》。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四个太阳都是什么样的?这四个太阳都有什么用?)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小声地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注意读课文时要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谁来说说这是四个什么颜色的太阳?
3、你喜欢哪一个太阳呢?把他所在的段落找出来,自己读一读罢。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
A、绿色的太阳
1、文中哪一段写了绿绿的太阳,大声的读一读。
2、学“街”
(1)这段文字有个生字宝宝,大家一起喊出他的名字吧。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他的?
(3)你能用它组组词吗?
3、提到夏天,你想到了什么?
5、现在呢?
6、是呀,看到这绿绿的太阳,小花觉得清凉,小草觉得清凉,还有谁也觉得清凉?
7、对了,在炎热的夏天,有了这个绿绿的太阳。(出示课文第一段话)高山上的树会说( ),田野里的庄稼觉得( ),街道上的人们想( ),校园里的小朋友也会说( )
8、真是到处一片清凉啊!
9、你能从你的朗读中让老师体会到夏天的清凉吗?先自己试试(指名读,同桌互读)
10、跟老师合作把清凉送给大家吧。
11、完成填空
我画了个( )的太阳,挂在( )的天空,( )、( )、( )、( ),到处一片( )。
12、指名填,集体读,集体背诵。同学们,其实背书并不难,只要抓住关键词句,你一定能成功的。
B、金黄色的太阳
1、喜欢金黄色太阳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板书丰收)
2、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去朗读这段。
3、这段有三个生字宝宝,跟老师认识认识。
(出示熟、伙伴)
(1)谁来说说熟的反义词
(2)用伙伴造句。
4、果园里,果子熟了。到处都弥漫着香甜的气味。那到底是哪些果子熟了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吗?
果园里,果子熟了,有( )、( )、( )……(逐层深入引导学生从颜色、味道、形状等方面来说)
6、请女生带我们一起走进那金色的秋天去感受那丰收的喜悦吧!
C、红色的太阳
过渡:金色的秋天很快就过去了,随后来的是猛烈的北风和满天的大雪(课件出示冬季图),在这寒冷的冬天,你有什么感觉?(引导理解冻僵)
1、小明画了一个怎样的太阳送给寒冬呢?
2、出示:红红的太阳升起
3、现在是什么感觉?
4、老师也想通过朗读让大家暖和暖和,该怎样读?谁来教我?
5、生自由练读,师学读
6、结合老师出的填空题,用刚才教你们的办法背背课文。
我画了个( )的太阳,照亮( ),阳光( )着小朋友的手和脸。
7、指名背、男女赛背
D、彩色的太阳
过渡:小画家给夏天送去了凉爽,给秋天送去了丰收,给冬天送去了温暖,那它给春天送去了什么呢?
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哪里,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提供句式:
春天,太阳是彩色的,它照到 , 变成了 色。
小画家画了个多彩的太阳送给春天,是他给春天带来了万紫千红,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去感受春天。(边放音乐边读,你觉的春天怎么样?你能用以前学过的词来赞美春天吗?)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春回大地、百鸟争鸣、百花齐放、泉水丁冬……)
春天真美啊?就让我们沐浴着彩色的阳光去感受这迷人的春天吧!自己练习读读。
小结:是啊,这位小男孩真是一个对生活对他人充满了爱心的小朋友,让我们带上自己的爱心,一起来个配乐朗诵吧!会做动作的也请你做做动作!
三、拓展
1、(播放《种太阳》)静静的听听这首歌,说说看唱了什么?
2、其实每位同学都有种太阳的愿望,就请你把心中的太阳播种到卡纸上,将你心中的话以这样的句式写下来吧!
3、出示句式:我画了个 太阳,送给 ,让他 。
(生写诗)
展示学生作品。(投影)
4、就让我们将温暖的种子洒遍大地,让所有的生灵都能幸福健康!
篇7:人教版《荆轲刺秦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荆轲刺秦王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准备
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髓 (suǐ)
樊於(wū)期 箕踞(jījù) 亢(kàng) 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篇8:优秀名师人教版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走近老王(投影画像)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不错。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书课题作者),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刚刚对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杨绛写的相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王》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
2、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二、认识老王:
生速读课文
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有没有留下了新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1、老王是苦人。学生迅速浏览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多媒体展示)
⑴生活艰苦。明确: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一辈子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板书:生活上--条件艰苦)
⑵精神凄苦。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
明确: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
2、老王是善人。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可以说,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苦人--贫穷卑微,是社会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纯朴善良的品质。
明确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于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同情和关心。但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纯朴,关心人,讲仁义,他需要钱,但他更重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板书:关爱尊重)
三、品味老王:
师: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要详写。课文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老王的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最感人?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1、指名读。(注意读出感情)
2、学生听读,并思考: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外貌、行动)这两种手法课文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3、小组交流体会。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A、对老王的形神描写语句进行分析及“镶嵌”、“强笑”“攥”“直僵僵”等主要字词的理解;
B、体现作者感情的字词)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善待老王:
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表现如何?学生谈谈对'我们一家'的看法。
明确: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说明'我们一家'也是善良的。(投影)
教师小结:大家的理解都很好。作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她才会用一颗善良关爱之心去对待老王这样的普通人。我们常说,理解是相互的,善良也是相互的。你宽容、慈爱,你才能体会到别人的宽容和慈爱,才会用平等的、尊重的目光,去对待你周围的人,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2、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愧怍)
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明确: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 '愧怍'。
五、关注'老王':
师:老王生前,杨绛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但她仍感到自己对老王关爱不够,深感愧怍。而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多媒体展示弱势群体图片)
说话训练:任选一张照片准备两分钟发言,角度自选。
教师总结:在这个世界,人只有身份不同,谋生方式不同,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并且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因此人只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之分,而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社会需要爱,社会呼唤爱,我们要尽可能关心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和处境艰难的人。我们应当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多媒体展示)
六、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感受生活。
七、课外练笔: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
篇9:优秀名师人教版老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老王的不幸与善良。
2、品味作者朴素、含蓄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理解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不幸者。
课型:
精读课
学习方法:
质疑问难,品读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感悟标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老王”,我们常把文章的标题比作文章的眼睛,同学们往往挖空心思去想一个非常漂亮的、新颖的标题,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你会有哪些感受?
生:是写人的文章;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与作者关系好
师:的确,如普通的标题一样,老王是一个十分不起眼的人,而著名的作家杨绛为什么会在73岁高龄时还对时期与老王的一段交往记忆犹新,并为他作文?她对老王怀着怎样的感情写下这篇文章的,请在文中找出来。
生:心上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愧怍。
师:杨绛为什么对老王愧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王。作者称老王是不幸者,请同学们找出老王不幸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走近老王。
生:他一只眼睛是瞎的,另一只眼有夜盲症;
住在塌败的小屋
身边没有亲人,孤独无依
师:老王是不幸的,除此之外,老王还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老实、善良
师:请找出表现老王善良的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老王为我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老王送钱先生看病,拿了车费心不安;
老王去世前一天,还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学生概括应能充分体现“善良”)
师:我们可以看到,前两件事都和车费有关,老王需不需要钱?
生:需要。
师:那老王为什么不肯要钱?拿了钱还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请前后四人小组讨论。
生:
1、老王出于真心,想要回报杨绛夫妇
2、老王做人做事本分,不会因为贫穷而多收一分钱
3、杨绛夫妇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要到干校接受劳动改造,没有工资拿,处境十分艰难,甚至作者自己说:“人人可以起来起来欺凌戏侮”。而老王在那个黑暗动荡的年代里,没有受到邪风的影响,照样尊敬关心夫妇俩,闪现着最美最善的人性之光。(老师引导分析)
师:这几件事都让人感动,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哪件事?
生:老王去世前一天,还拿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三、赏析细节,品味老王。
师:请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8—16段,注意哪些词、句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齐读8—16段。
师:哪些词、句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肖像描写“他面如死灰……一堆白骨”写出老王因病痛折磨而变得瘦弱、丑陋、恐怖的特点,他的身体情况很差了,还坚持送香油、鸡蛋,体现他心地极其善良。(根据情况补充)
生:“镶嵌”一词用得极有表现力,可以感受到老王身体僵直的状态,读到这的时候不禁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生:我强笑说:“……”强笑一词用得含蓄而准确,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悲酸和感动。(根据时间举例)
师:在同学们对词句的品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杨绛语言的巨大表现力,她不用一个“善”字,却让老王的善良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根据时间提问)
(生:语言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对人物描写细腻、传神;
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师:老王是善良的,文中还有一位善良的人,她是——杨绛。请快速找出体现杨绛善良的地方。
生:照顾老王的生意,从经济上给他帮助;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香油、鸡蛋也给了钱;关切的询问老王的生活状况;女儿送鱼肝油(言传身教)
四、理解“愧怍”,怀念老王。
师: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老王的关爱和帮助,可她为什么事隔多年还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请按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生:杨绛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她认为幸运的人有责任去关爱、帮助那些不幸的人。关爱不够举例如:老王病了几个月她都没有去看望;老王送香油、鸡蛋是真心的,她不了解老王的心意硬给老王钱;老王死了十多天,她才得知……
师:关爱不够的地方越多,我们越能感受到作者的反思自责。杨绛在经历了劫难之后,没有怨天,没有怨人,更多的在反思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我想这正是杨绛最善良之处。
五、延伸拓展,关注“老王”。
文中的老王离去了,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像老王一样不幸而善良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去关注他们。(点击照片,控制音乐)
1、这是一个只有十七岁的小伙子,他以背煤为生,一筐煤重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挣1元钱;
2、这是同在一片天空下的两对母子;
3、这是一对在严寒中相依偎卖菜的父子;
4、拾荒的老妈妈;
5、雨中的三轮车夫;
6、在耕田的两兄弟;
就其中的一张照片或这一组照片谈谈你的感受?
生:他们处境都很艰难,都在辛苦的赚钱,努力的生活着,我感到自己很幸福,以前却还不知足,我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幸运,去关爱帮助那些不幸的人。
师: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和爱心,让我们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那些不幸而善良的人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时分秒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上时分秒优秀教学设计(合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