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notba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与微之书教学反思,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与微之书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 《与微之书》教学反思
《与微之书》教学反思
作为选修课,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鉴赏能力之外,我还根据教材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珍惜人间美好的友谊。
(2)由于本课涉及到书信的知识和文言文有关字词知识以及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等多种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力求分清主次,使学生吸其精华,学有所得。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对课文的阅读是学生感知课文的途径,学生正是通过教师讲解和对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的思考,获得对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认识,这种认识过程是渐进的、有步骤的,它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积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二年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一一年的学习和实践,已掌握了浅易的文言文知识,但对文言文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认识尚模糊不清,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让学生掌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同时埋解文言文中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了解白居易这样的名家高超的写作技能,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为解决以上问题,学习本文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工作,在课堂上经过老师提问、同学讨论、比较总结、练习巩固等步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教材的重点并突破难点。
篇2:与微之书教学反思
与微之书教学反思
教完《与微之书》后,我忽然认识到:友谊需要滋养,忠诚是友谊的生命源泉。全文中,我四叹微之奉三泰,两诗深情传千载。白居易与元稹之间忠诚的友谊,即使历经千载之后,依然熠熠生辉,令人赞叹!
对待朋友一定要坦诚相待,以品格换品格就可以在自己同朋友之间架起心灵之桥,在此基础上合作共事。出于贪图利益和好处的实用主义友谊,朋友之间没有忠诚可言也不会持久。“这种友谊忽冷忽热,因为他在使别人对他产生友谊时并不是以他本来的面目,在某种情况下他是为了得到好处;在另一种情况下,他是为了贪图享受。当然这样的友谊因缺乏忠诚而很容易断绝,因为互相之间缺乏稳定的好感。的确,当他们相互之间既得不到享受,也得不到利益时,他们就不再怀有友谊了。要想得到真正的朋友,就要敞开自己的心扉,要讲真话以诚待人。只有这样才能换回来真挚的尊敬。
在利益面前,很多人丧失了对朋友的忠诚,也就抛弃了更珍贵的友谊。
两个男人结伴穿越森林,突然,一只大熊从丛林中冲他们跳出来。其中一个男人为了自己的安全爬上了一棵树。另一个因无力一人同这头兽搏斗,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地躺着,像是死了似的。他曾听说熊是不碰尸体的,这肯定是真实的,因为那头熊只在他头上嗅了一嗅,便像对他是死的感到很不满似的走开了。爬在树上的那个男人从树上跳下来。“那头熊好像在你耳边说了什么,”他说,“它告诉你什么来着?”。“它说,”另一个男人回答道,“和一个在危险时刻抛弃朋友的.人做伴是愚蠢的。”这是伊索寓言中一个故事,它告诉我们,在患难时刻最后见朋友的忠诚。那个抛弃朋友的人就不配得到友谊。
“谁要是找到了忠诚朋友,谁就是找到了珍宝”。友谊不能买卖,也不能用金钱来计算朋友的价值。
中国古代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白敏中与贺拔甚是好朋友,两人同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年的主考官是王起。王起知道白敏中出身望族,文才皆上品,很赏识,有意取他为状元;但又嫌他与贫寒的贺拔交往过密,有点犹豫,便私下派人去劝说,暗示他:“只要你不再同贺拔来往,王主考就取你为状元。”白敏中听着,皱起眉头,没有答话。恰好这时贺拔来访,家人把他打发走了。白敏中得悉大发雷霆,立即把贺拔追了回来,如实地将情况告诉他,并说:“状元有什么稀奇的,怎么也不能不要朋友呀!”说毕,命家人摆起酒宴,与贺拔开怀对酌。说客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回去便一五一十地回禀王起,并从旁怂恿:“这小子舍不得贺拔,咱也不给他状元。”谁知王起一反初衷,既取了白敏中,又取了贺拔。原来白敏中宁要朋友不要状元的精神,熔化了王起那颗浸透了世俗偏见的心,他那真诚待人格守信义的品格赢得了人心,令世人敬仰。
忠诚的朋友给你带来的是稳定的信任,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他发出求救的信号。亚逊斯有一次来到了阿尔卑斯山下,遇到了几位天神,天神说:“亚逊斯,你有过朋友吗?”亚逊斯说“有,他爱我胜过爱你们。”这句话激怒了天神们,他们决心杀掉亚逊斯的这位朋友,便询问这位朋友是谁。亚逊斯看出了天神们的用意,就隐瞒谈。天神们拿出了各自的宝贝引诱亚逊斯,许诺他将有一位美貌无比的妻子,成为一个威严无比的国王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末能打动亚逊斯的心。但神通无比的天神们还是抓到了亚逊斯的朋友,他们没有立刻杀死他,对亚逊斯的话,他们并不十分相信,于是以同样的手段去引诱亚逊斯的朋友只要他同意背叛亚逊斯,他将得到他所要的一切,美色、财富、权势。和亚逊斯一样,这位朋友也丝毫未动心,天神们既羡慕又惭愧,没有一位天神去杀他们,悄悄地将他们放下了山。亚逊斯说:“我们彼此中诚、信任,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友谊更重要。”他们忠诚的友谊震惊了天神,为世人传颂。而忠诚是友谊的标志。对朋友的忠诚说明你对自己交友的确认。你对朋友的忠诚也会换回朋友对你的倾心报答。
篇3:《与元微之书》翻译
原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篇4:《与元微之书》翻译
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的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到、西林寺之间的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篇5:与微之书文言文翻译
与元微之书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1:
微之微之!
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2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3如此?况以胶漆之心4,置5于胡越6之身,进不得相合7,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8,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9时,有熊孺登10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11,上12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13。且云:危惙14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15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16,便请以代书17。”悲哉!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闻仆左降18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19,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20,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21三载。形骸且健,方寸22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23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24同来。顷25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26也。江州风候27稍凉,地少瘴疠28。乃至蛇虺29蚊蚋,虽有,甚稀。湓鱼30颇肥,江酒31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32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33,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34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35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36十数株,修竹37千余竿。青萝为墙援38,白石为桥道,流水周39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40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41。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42,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43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44我万里,瞥然45尘念46,此际暂生。余习47所牵48,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49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
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50。[1-2]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乐(lè)天白:乐天告白。白,陈述。
2.欲:将要。
3.离阔:阔别,久别。阔,久远。
4.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
5.置:放。
6.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遥远。
7.相合:在一起。
8.牵挛乖隔:牵挛,牵掣。乖隔,隔离。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9.浔阳:古县名,即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10.熊孺登:钟陵(在现在江西省进贤县)人,元和年间,在四川任职,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多有交往。
11.札:短信。
12.上;首先。
13.交分(fèn):交谊,情分。
14.危惙(chuò):指病危。惙,疲乏。
15.数帙(zhì):几包。帙,包书的包袱或口袋。
16.白二十二郎:指白居易,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十二。
17.代书:代替信。
18.左降:即左迁,贬官。
19.幢幢(chuángchuáng):影子摇晃的样子。
20.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
21.涉:经历,过。
22.方寸:指心绪。
23.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
24.提挈(qiè):提携,扶助。
25.顷:不久前。
26.泰:安适。
27.风候:气候。
28.瘴疠(zhàng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29.虺(huǐ):毒蛇。
30.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入长江。
31.江酒:江州的酒。
32.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
33.量入俭用:衡量收入,节俭用度。
34.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35.胜绝:绝妙。
36.乔松:大松树。乔,高大。
37.修竹:长竹。
38.墙援:篱笆墙。援,用树木围成的园林护卫物。
39.周:环绕。
40.殚(dān):尽,全。
41.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动,动不动、常常。弥,满。旬日,十天。
42.忧望:挂念,盼望。
43.条写:一条条地写。
44.去:离。
45.瞥(piē)然:形容时间短暂。
46.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
47.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作诗。
48.牵:牵引,牵动。
49.笼鸟槛(jiàn)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这里比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
50.顿首:叩头。[1-2]
白话译文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
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
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
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
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
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
”微之啊微之!
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篇6:与元微之书原文翻译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②,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③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⑧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阔:宽广
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方寸:指心绪
C.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提挈:扶助
D.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殚:尽,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流水周于舍下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
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
C.自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
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2)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
(3)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参考答案
5.A(久远)
6.C(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A.如同,像;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B.副词,相当于“暂且”;副词,相当于“将”“将要”。D.介词,表示处所,可译为“在”;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7.B(“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有误,应为“表达了对元稹信任和关怀自己的感激”)
8.(1)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或意译为:何况我处在这样的心境中呢!)(3分。其中“尚”1分,“闻”1分,“仆”1分)
(2)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3分。每句1分)
(3)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3分。每句1分)
【参考译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对您诉说:微之啊微之!见不到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收不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光,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此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我收到您前年病重时写的一封短信,信上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一些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的情意,就是像这样的深厚啊!又看到您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油将尽,灯火将灭,映照得人影摇摇晃晃,在这样的夜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看着夜风吹着冷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是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大致谈谈我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至于家里的人,幸好都没有什么疾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有瘴气引发的疾病。湓江的鱼很肥美,江州的酒极醇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但只要酌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衣服,口中吃的食物,暂且还不用求助他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妙绝伦,天下无双,非常喜爱,留连忘返。于是在这里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千余竿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爬满墙垣,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草堂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前往,动不动一位就是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了。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逐件写信告知您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上谷中传来猿猴的哀号和禽鸟的鸣叫。平生老朋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虑,此时突然产生。我被作诗的习惯牵动,写成了三韵六句诗:“回忆从前写好给你的书信的夜晚,是在天xx明时的金銮殿后。今夜写好书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堂拂晓的孤灯前。虽然身似笼中的鸟、栏里的猿,但都还未死,不知人世问你我相见是在何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首。
【简析】
这封信,是作者被贬江州过着“笼鸟槛猿”的生活时写的,因而流露的情绪比较消沉。不但一再发出“天实为之,谓之奈何”“人间相会是何年”的哀号;即使是报告平安,陈述“三泰”,也不过是一家人“得同寒暖饥饱”,“身衣口食,且免求人”,庐山草堂“可以终老”而已!丝毫没有早年那种“常憎持禄位,不拟保妻儿。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的“兼济天下”的精神!
但是,这封信表达的感情却十分真挚动人。在抒写别情、絮道家常时,语言淳朴自然,充满深情,使两人深挚的友谊跃然纸上。在描写草堂景物时,以写景如画之笔,细致入微地把草堂周围的景物真切地描摹出来了;而且情景交融,借助骈句,巧妙地传达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还有,信中两首抒写彼此相念的赠诗,更使信增加了感人的力量。
篇7:与元微之书原文及翻译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注释
1、乐(lè)天白:乐天告白。白,陈述。
2、欲:将要。
3、离阔:阔别,久别。阔,久远。
4、胶漆之心:比喻感情亲密。
5、置:放。
6、胡越:胡在北,越在南,形容相距遥远。
7、相合:在一起。
8、牵挛乖隔:牵挛,牵掣。乖隔,隔离。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9、浔阳:古县名,即现在江西省九江市。
10、熊孺登:钟陵(在现在江西省进贤县)人,元和年间,在四川任职,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多有交往。
11、札:短信。
12、上;首先。
13、交分(fèn):交谊,情分。
14、危惙(chuò):指病危。惙,疲乏。
15、数帙(zhì):几包。帙,包书的包袱或口袋。
16、白二十二郎:指白居易,他在家族同辈中排行第二十二。
17、代书:代替信。
18、左降:即左迁,贬官。
19、幢幢(chuángchuáng):影子摇晃的样子。
20、且置是事:暂且放下这事(不谈)。
21、涉:经历,过。
22、方寸:指心绪。
23、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
24、提挈(qiè):提携,扶助。
25、顷:不久前。
26、泰:安适。
27、风候:气候。
28、瘴疠(zhàng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
29、虺(huǐ):毒蛇。
30、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湓江,今名龙开河,发源于江西省瑞昌市西南青山,经九江市西入长江。
31、江酒:江州的酒。
32、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
33、量入俭用:衡量收入,节俭用度。
34、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35、胜绝:绝妙。
36、乔松:大松树。乔,高大。
37、修竹:长竹。
38、墙援:篱笆墙。援,用树木围成的园林护卫物。
39、周:环绕。
40、殚(dān):尽,全。
41、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动,动不动、常常。弥,满。旬日,十天。
42、忧望:挂念,盼望。
43、条写:一条条地写。
44、去:离。
45、瞥(piē)然:形容时间短暂。
46、尘念:世俗的思念之情。
47、余习:没有改掉的习惯,这里指作诗。
48、牵:牵引,牵动。
49、笼鸟槛(jiàn)猿:笼中的鸟,槛(木栅栏)中的猿。这里比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
50、顿首:叩头。
篇8:与元微之书原文和翻译
原文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竞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老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眨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篇9:与元微之书原文和翻译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材,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在特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且置是事这是书信结尾的敬辞,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侯,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篇10:与元微之书文言文翻译
与元微之书文言文翻译
原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译文: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你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你的信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与你竞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与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老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你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你的.病情,其次叙述你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眨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
篇11:与元微之书阅读答案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①,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②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③如此!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④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⑤也。
江州风候稍凉,湓鱼⑥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大抵若是,不能殚⑦记。每一独往,动⑧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注释】
①〔微之〕即作者好友元稹。②〔欲〕将要。③〔离阔〕阔别,久别。④〔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⑤〔泰〕安适。⑥〔湓(pén)鱼〕湓江出产的鱼。湓江,今名龙开河。⑦〔殚〕尽,全。⑧〔动〕动不动、常常。
【问题】
7.本文的.作者是【 】,这可以从“【 】”推断出。(2分)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幸皆无【恙】
②多【类】北地
③爱不能【舍】
④【计】足下久不得仆书
9.下列“之”字解释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司马之俸虽不多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封题之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君知之乎 时人莫之许也
D.微之,微之 久之,目似瞑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
翻译:
11.此文叙述了【 】,抒发了【 】之情。(2分)
【参考答案】
7.白居易
乐天白(或:乐天顿首)
8.①疾病、毛病
②类似、好像
③舍弃
④考虑
9.(C)
10.流水在茅舍之下环绕,飞泉在屋檐之间洒落。(倒装还原占1分)
11.作者在九江的生活状况
对朋友元稹的离别相思
篇12:与元微之书的原文及翻译
与元微之书的原文及翻译
与元微之书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 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 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且云:危惙 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 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 ,便请以代书 。”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 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 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 同来。顷 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 也。江州风候 稍凉,地少瘴疠 。乃至蛇虺 蚊蚋,虽有,甚稀。湓鱼 颇肥,江酒 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 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 ,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 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 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 千余竿。青萝为墙援 ,白石为桥道,流水周 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译文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因此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篇13:沙之书教学设计
沙之书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事实”和“真实”的区别
能力方法
培养学生虚构故事的能力
情感意志
情感认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重点理解“事实”和“真实”的区别,“虚构”在写作中的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合情合理的编撰故事的能力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提问:
1。每组派两个代表,通过生活中的点滴讲述一下“你所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
⑴自己的衣服妈妈到学校来洗。
⑵每天自己回到家妈妈都准时做夜宵。
⑶自己病了,妈妈是那样的担心。
⑷天冷了,妈妈总是让我穿多一点。
注:学生所讲的故事都是自己经历的,都是客观的再现,照相机似的翻版,在听者内心不能产生真实的情感触动。只能说是事实或事件。伟大的母爱不能感动人。
2。每组再派一个代表,尝试着在这四个故事基础上,以此为支撑点,编撰一个能让你内心真实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要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⑴冬天的一天,自己手冻伤了不能洗衣服了,让妈妈洗,这回可以有理由轻松了。于是高兴的看电视,听音乐。过了很久,妈妈还是没有洗完,每次早就洗完了,算了不管她了。太晚了,我有些饿了,于是想到厨房吃点东西,推开门,看到妈妈用药水搽拭自己的手,接着又尊下身子给我洗衣服。这时的我心里有种难言的滋味,一下抱住了妈妈,哭着说:“妈妈都是女儿不懂事,让您受苦了,妈,您歇吧,我来洗。
⑵每天下了晚修回到家妈妈都准备好夜宵等我,有一次我有事回家很晚,以为妈妈肯定作好夜宵自己休息了,因为我是让妈妈放心的孩子。当我轻轻推开门时,却看到妈妈伏在桌上已经睡了。看到此景内心好是愧疚,
⑷天冷了,妈妈让我多穿一件衣服,我不肯,穿多了显得会很臃肿。我执拗的拒绝了,匆忙就上学去了。到了教室,打开书包,突然发现里面有一件衣服……
经过学生的编撰、加工后的故事,我们就会在内心深深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创作,达到了生活的升华,艺术的真实。
所以说,事实不等于真实。从事实到真实的过程就是想象力的作用,就是虚构的魅力。
大纲要求,中学生要具有编撰故事的能力,高考作文要求,感情要真实。这回我们就可以理解了。编撰,虚构决不是胡编乱造,天马行空,也不是照相机似的翻版。有了细节就有了真实,内心的真实才叫真实。
二、今天我们探究一下《沙之书》,它的真实在哪里,小说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叙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是虚构的。但我们却不感到虚假,在内心却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人类的探求过程。
篇14:《沙之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
2、理解“虚构”对于《沙之书》表达的重要性。
3、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4、了解博尔赫斯及其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
“虚构”对于《沙之书》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迷宫的制造者(迷宫似的叙述)
一个晚年双目失明的老人
一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老人
影响了中国八九十年代众多的知名作家
二、作家作品: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评价说:“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
读书是博尔赫斯生活中一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活动,而且对于他的写作意义重大。他曾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他的最初和主要的知识来源可能是他父亲的藏书室,到了开始真正作家生涯时,他已经是一个学贯东西、富有真知灼见的青年学者了。
晚年双目失明,却被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他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给了我书籍和失明……”但他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
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才与孀居的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在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日内瓦逝世。
成名作:《小径分岔的花园》(短篇小说)。小说特色:叙述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三、文本研习:
1、整体感知情节:请同学们在课前预读的基础上再次中速默读课文。
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2、你能用简短的语句列出一张情节结构表吗?
开端:陌生人上门推销《圣经》
发展:奇妙的“沙之书”
发展:我设法得到了“沙之书”
高潮:“沙之书”使我烦恼不堪
结局:我把“沙之书”藏进了图书馆
3、你认为小说哪几处情节设计最为巧妙?
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逐渐显现;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在“沙之书”出现之前,我们根本想不到会有这样一本奇书,而当我们读到“我”买下这本书时,也根本想不到它的最终归宿竟然是图书馆。
4、小说的情节有何特色?
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
四、探究:
1.“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
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
2.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3.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
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
4.小说开篇为什么要来一串几何学概念?
既极力让读者以为“我”的小说是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沙之书”的奇妙特性作暗示与铺垫。
5.小说前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的《圣经》版本?
既极力让读者以为小说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又为
下文“我”用《圣经》来换取“沙之书”作了伏笔。
6.“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
内在的哲理:无限之物是由无数个有限之物组成,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数量而得以永存,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
仿造示例:①隐藏一粒沙子最好的地点是沙漠;②保留一颗水珠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大海;③隐藏一个人最好的地点是人群。
五、变虚为实的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并将人们面对无限的那些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无限”和人类面对着“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篇15:《沙之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领会《沙之书》的内容与题旨
2、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以及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如何理解小说的核心意象“沙之书”。
学习难点: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导课并了解“沙之书”的特性
1、“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次,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大家还记得这段话我们在哪见过?美国版的英文版《炼金术士》封面介绍的文字。“沙之书”这样奇妙的书籍,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从没接触过。下面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为《沙之书》写一段推荐文字。
2、小结“沙之书”奇妙的特性: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最好联系文中有关的情节)
3、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它,除了“奇妙”你还会用哪些词?理由?
二、探讨核心意象“沙之书”
1、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请找出有关的词句具体说说。
(好奇―钻研―渺小―敬畏―恐惧---逃避/坚持)
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2、“沙之书”给你什么启示了吗?
如:人处在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点上,作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物,却向往永恒和无限。
3、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
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1941年,博尔赫斯就曾经写过一个名为《巴别图书馆》的短篇。在那个短篇里,作者把宇宙想像为“一个数目不明确的,也许是无限数的六面体回廊所构成的图书馆”这同样是一个无限之物。)
在博尔赫斯的《沙之书》中,他讲述了一本可怕的书,书页每翻一次,就会消失不见,如手中之沙,变化无穷。《沙之书》来源于博尔赫斯的读书观。他认为,人是比流水还要变化快的东西,没有人能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流水在变化,而人也在变。于是,书就变成了随时会改变的产物。每一次阅读,书就变化一次,何况你阅读一次,又增加了一层消逝的.记忆。
正因为书籍时时改变,才拥有了可能会产生的幸福。因为幸福本身就是通过珍惜和崇敬而意义非凡。
4、走近博尔赫斯――迷宫的制造者:
一个晚年双目失明的老人一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老人
影响了中国八九十年代众多的知名作家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1950年至1953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评价说:“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
读书是博尔赫斯生活中一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活动,而且对于他的写作意义重大。他曾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他的最初和主要的知识来源可能是他父亲的藏书室,到了开始真正作家生涯时,他已经是一个学贯东西、富有真知灼见的青年学者了。
晚年双目失明,却被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他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给了我书籍和失明……”但他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
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才与孀居的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在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日内瓦逝世。
小说特色:叙述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三、感受文章的独特之处,探讨小说的真实与虚构
沙之书是否也具有博尔赫斯小说的这个共性呢?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发现。(或运用我们本学期学的有关小说知识,任选一个角度谈谈《沙之书》的特点。如第一人称叙述;设置真实细节……)
参考资料:
1、小说主要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陌生人上门推销《圣经》(开端)――奇妙的“沙之书”(发展1)――:我设法得到了“沙之书”(发展2)――“沙之书”使我烦恼不堪(高潮)――我把“沙之书”藏进了图书馆(结局)
2、你认为小说哪几处情节设计最为巧妙?
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沙之书”奇妙特性的逐渐显现;一是“我”将“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在“沙之书”出现之前,我们根本想不到会有这样一本奇书,而当我们读到“我”买下这本书时,也根本想不到它的最终归宿竟然是图书馆。
3、小说的情节有何特色?
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
4、小说开篇为什么要来一串几何学概念?
既极力让读者以为“我”的小说是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沙之书”的奇妙特性作暗示与铺垫。
5、小说前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的《圣经》版本?
既极力让读者以为小说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我”用《圣经》来换取“沙之书”作了伏笔。
6、“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
内在的哲理:无限之物是由无数个有限之物组成,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数量而得以永存,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
(仿造示例:①隐藏一粒沙子最好的地点是沙漠;②保留一颗水珠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大海;③隐藏一个人最好的地点是人群。)
7、在《沙之书》中,作者虚构了一本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沙之书”体现了博尔赫斯作为一名“玄想型”作家的特点。那么小说中有让你感觉到真实可信的情节吗?(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它们让“沙之书”也显得像一个现实之物一样合情合理)
博尔赫斯对待虚构与幻想的态度:他想努力抹去幻想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构嵌入现实之中,与现实浑然一体。他说“一件虚假的事可能本质上是实在的”。对他而言,虚构是艺术创造的根本点,是抵达更高实在的方式;通过虚构,写作这门活动往往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心灵的复杂活动。
真实―――虚构―――真实
(看似)(发现)(更高)
虚构与真实:仿佛水消失在水中
(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的星空所震撼,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沙之书〉所表达的正是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时心灵的真实深度。)
四、作业
1、延伸阅读:《小径分岔的花园》和单元话题“虚构”
2、作业本
3、预读《骑桶者》,并做好质疑工作。
篇16:我与生龙活虎之书作文
我与生龙活虎之书作文
我与“生龙活虎”之书_600字人们常说:“书有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里我们品味着生活的酸甜,感悟着人生的哲理。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籍就好像食量一样,充实着我们的灵神。当然,我也非常爱读书,而我,最爱读的书就是由托马斯?布热齐纳创作的《冒险小虎队》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是喜欢读这本书的。是我的一位同学给我介绍的,他把一本《冒险小虎队寻找千年沉睡的法老》送给我看。他说,这本书很好,希望我喜欢。
我抱着好奇的心情,回家看这本书看。刚一开始,书名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寻找千年沉睡的法老。我想为什么是千年的法老呢?为什么要寻找这个法老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来找寻答案。
读着读着我发现,这本书有很多神奇的地方:在书中的每一个故事的最后,都有让你解答的问题,必须那一张书中的特种解密卡才可以知道答案。我一开始读书不认真,总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从而非常沮丧。然而,在我读书解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加了我的思考、判读的能力还有认真度,使我更加细心、谨慎。
更使我惊讶的是,我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这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读了《冒险小虎队》,使我学习更加的认真,使我的判断能力也有所提高。我还发现,我的作文能力也开始进步了,用上了一些优美的辞藻,这也是读《冒险小虎队》的功劳,因为这本书里边的语句都非常优美。比如:想表示害怕的意思,书中就会写译成“吓得双腿发抖”、“脸色发白”、“身体打哆嗦”、“紧紧咬着手指头”、“大气不敢喘”等等。这些词语,也被我用到了作文上,所以我的作文也有所提高。
这些事,我的妈妈一开始也不太相信,到最后,发现真是这样的,从严格控制我看书变成了随便看吧!于是,我天天看着它吃饭,捧着它听音乐,连睡觉时也要将它们放于床头,才睡得踏实。家里琳琅满目、陈列于书架的《冒险小虎队》,一一被我请下架,津津有味的阅读,有些还被翻个稀烂……从中,我也体会到了读书的滋味:读书就像人生的五味,有苦,有咸,有酸,有辣也有甜。但也正是这五味才成就了完美的一生。
在此,我用一句《冒险小虎队》中的一句话来说明我心中按耐不住的喜悦和激动:
小虎小虎,
生龙活虎。
小虎小虎,
永不停步!!!
六年级:QQ396970280
读书,我的快乐之源_600字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是的,读好书,就像结交了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读好书,就像沐浴在温暖的春风里,使我们心旷神怡;读好书,就像找到了快乐的源泉,使我们领悟到快乐的真谛!
乘着一叶扁舟,我们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各式各样的书籍映入眼帘,使得我们眼花缭乱。
翻开厚厚的历史书,古今的一幕幕掠过眼前。看到那闻名中外的四大发明的记载,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之情,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中国人好样的!看到所记载的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凶狠残暴的恶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可谓人人得而诛之;同时也为那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们所敬佩……
历史记载书,不但让我们了解尘封已久的往事,也交给我们许多人生道理。
翻开散文书籍,给我们的不是一种沉重的感觉,相反,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清新脱俗,与众不同的感受。阅读朱自清的《背影》,虽然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通篇的语言都十分朴实,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父子间深沉的爱,读者为之深深感动。,再试想在午后懒洋洋的阳光照耀下,你正拿着一杯花茶,捧着泰戈尔的《园丁集》――优美的词汇,细腻的感情,深远的意境。那茶香书香融为一体,我们沉浸于此,给我们无穷的享受,让我们流连忘返……
散文,使我们从《繁星春水》中感受到那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从《乐观》中学会“不畏挫折,终将获胜”的信念;从《给亡妇》体会到夫妻间的深情。
翻开名着,看到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爱不释手。我们也从保尔身上学会了“钢铁精神”;从海伦的身上学会了勇敢战胜命运,永不低头的决心;被《巴黎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善良美好的心灵所感动……
在此,我引用冰心奶奶说过的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确,书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挖掘;书就像指向标,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书带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道理。
读书,充满了乐趣,就让我们在读书中共同寻找快乐的源泉吧!
初二:方家鑫
马虎的我_600字中国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多,所以若要把我丢在这众多的人群中,你们肯定找不出我来。但是若要听见那一声声“江宝坚,你又马虎了”,你就知道,哎,我是谁,
我是个怎样的人了。没错,我就是马虎大王――江宝坚。如果你们不信,那我就证明给你们看。
记得有一次,我正赶着去上学,刚走出家门口,就被妈妈的一声叫声给停住了脚步。“怎么啦,妈妈?”“你看你,每次都这么马虎,还把拖鞋给出门外了。”我
连忙往脚下看,害羞地回去换了鞋。
这就是马虎的我,但是只有这一件事情是证明不了我是“马虎大王”,对了,我有一件事能够证明我是马虎大王,那就是我最马虎的一件事了,是你们意想不到的
。
就在四年级的一次数学考试中,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以后,我把题目全部都审了一遍,发现题目都非常简单。三十分钟后,我做完了题目,然后把试卷完完整整、一
字不漏的检查了三遍。交上去后,我对我自己充满了百分之百的信心,并且相信自己能考100分。回到家以后,我沾沾自喜的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数学考试好简单呀
!”妈妈说:“是嘛,那你有信心考100分吗?”我连忙接过话说:“肯定有,明天你等着瞧。”
第二天,数学老师来到教室宣布成绩,说有两个100分,一个是王成,另一个是,当老师要念的时候,我在心里想:肯定是我。“……是黄品蕴,大家鼓励鼓励这两
位100分的同学。”老师说。额,怎么搞的,我不是检查好了,没有一个地方错的,而且没有一道不会做的题呀,老师改错了吧。江宝坚99分……。我拿回试卷,仔细的
看了一下,是有一道题打了叉,哎呀!原来我没写这道题,刚好这道题也不显眼 ,而且还是道计算题,我真是太马虎了,还眼看着100分擦肩而过。
回到家后,妈妈问我:“考到100分了吗?”我垂头丧气的说:“没有,让您看笑话啦,我真是太马虎了,才考了99分。”妈妈说:“没事儿,99分也不错,只要把
马虎的毛病改掉就行了。”
这就是马虎的我,你们相信我是马虎大王了吗?如果你们还想听我讲我的马虎故事的话,就记住江宝坚哦,记在你们的心里,让她在你的心里讲故事。
广东深圳龙岗区万科实验学校五年级:江宝坚
篇17: 与黄勉之书读后感
《与黄勉之书》这篇文章是阳明先生的又一力作,仅仅翻译出这么长的文章就费了不少气力,而因为在美工作繁忙,在短时间内深入感悟似也不现实。无论如何,还是分享一些想到写到的感悟了。
1、诚是洞察一切的根本,诚即良知。
文中提到“诚者之明,即此良知为明;诚之者之戒慎恐惧,即此良知为戒慎恐惧。当与恻隐羞恶一般,俱是良知条件。知戒慎恐惧,知恻隐,知羞恶,通是良知,亦即是明”。当我们企业经营中遇到困难而恐惧担忧、遇到失败而羞愧的时候,往往会善恶不分,取无原则的“实用主义”。比如有时候因为竞争激烈打价格战,为了不亏企业只能牺牲品质,这就偏离了一颗至诚之心、违背了良知天理,遭到失败也是自然的事情。
2、保持一颗快乐的本心,不抱怨不气馁。
文中有写“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厚无间隔”,快乐的本心可以让事情更加通达顺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很多人因为内心不满足而痛苦,因为比较心而抓狂,结果却是更加痛苦抓狂,而身边的正能量的人和事也会随之而去。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做到永远乐。“圣人亦只是至诚无息而已,其工夫只是时习。时习之要,只是谨独。谨独即是致良知。”所以快乐是要修习的,用良知天理硇扌小N颐嵌贾道“吸引力法则”,“水知道答案”,正能量的你吸引正能量的`人和事,快乐的你吸引快乐的人和事,让自己的心沉淀,用喜悦快乐去填充它。我的一位好友原来也面临企业困难一筹莫展,甚至还有不少债权收不回,企业经营非常麻烦。可是,她通过修行,让自己摆脱当下的烦恼,内观自在,让心快乐无比。今天的她又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从零开始站了起来。
3、博爱不是爱,爱到实处才是爱。
“须爱得是方是爱之本体,方可谓之仁。若只知博爱而不论是与不是,亦便有差处。”我在担任公益组织理事长的时候,就曾有此体会。我们的价值观是“家文化”,所有会员都是兄弟姐妹,所以我也以博爱对待,对任何人都客气礼貌。刚刚开始发展时速度很快,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仁人志士加入。可是五年多过去了,却不断听到会员不满的声音。我还是我,可是随着组织的壮大,我却失去了当初的激情和坚持。对会员的爱很多仅流于形式,未有落到实处。所以便“有了差错”,读罢阳明先生此篇长文,才弄明白了其中的真谛。
4、好好色、恶恶臭是本能,而克制邪念才是天理。
“抑将好色亦为圣贤之所同,好经于目,虽知其姣,而思则无邪,未尝少累其心体否乎”。当今社会面临的诱惑太多,诸不知众多贪官被捕后动辙交待有众多情妇,最夸张的居然有一百多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放纵自己的本性、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时,必然会导致“欲望”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邪魔瞬间就填满了内心。而贪图美色虚荣的很多企业家也有很多因小失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栽在了一个“色”字上。
★ 微格教学反思
★ 微课教学反思
★ 微反思
★ 丛林之书读后感
★ 草原教学与反思
★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与微之书教学反思(共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