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陈斯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美丽的穆阳作文,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美丽的穆阳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 目录
篇1:美丽的穆阳作文
美丽的穆阳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三月的一天,我和妈妈坐着叔叔的车去穆阳玩,我们也来到美丽的桃花岛,盛开的桃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朵桃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大家纷纷拿出照相机,不时传来“咔嚓咔嚓”的声音,我和妈妈也不不甘示弱也拿出了照相机,拍下了这儿美丽的景色。
午饭后,我们又来到了白云山地质公园,沿着小溪边狭窄的`山路往上爬,小溪哗哗的流淌着,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蓝湛湛的溪水清澈见底,倒倒映着一块块石头。上面的风景越来越美,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展现在我的眼前,有的像进入甜美的梦乡的小猪,有的像断角的犀牛,有的像跃出水面的海豚……最后我们来到了九龙洞,洞里的地面上有两个小水潭挨在一起,一个弯弯的像月亮,一个圆圆的像太阳。当我们来到瀑布前就像是到了传说的中的花果山的水帘洞,真是美极了。这美丽的景色真让我流连忘返啊!
六年级:2595829568
篇2:游穆阳桃花园作文
游穆阳桃花园作文
春姑娘已经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不信?你瞧,穆阳的桃花已经开了呢!我和表哥表姐一起去穆阳看桃花,一路上风景如画。
穆阳桃花园到了,放眼望去,远处一片粉红,似乎天上落下的一大片朝霞。
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浅紫的,在青翠欲滴的绿叶映衬下,更显得鲜艳娇美。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尖尖,调皮地探出头。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给,神迷意醉。
我们在花海里徜徉着,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么多的桃花,神态迥异,千姿百态:有的单独挂在枝头,有的三三两两紧挨着。花上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假如把眼前的景色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着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桃花,一阵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一只小蜜蜂飞来告诉我采蜜的收获,一只小蝴蝶飞来告诉我昨夜跳舞的乐曲
我调皮的靠近一朵花朵,闻了闻,一阵芳香扑鼻而来,我伸手准备把它采下来,表哥看见了却说:诶,静雯,别采!
我好奇的问为什么不能采?
因为这一株桃花可以结一个桃子,你采了一株,种树的人就少赚了几块钱!表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
可是采一株又没关系,这里有这么多桃花,我觉得他也不差这几块钱!我穷追不舍的问道。
你要想想,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种树的人辛辛苦苦栽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花开然后结果子,卖掉,你们把花都采走了,树农拿什么钱供孩子上学,拿什么钱来养家?表哥像个大人似得对我教训道。
哦!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吃饭时间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美丽的桃花园!
篇3:<<记忆穆阳>>读后感(美人)
<<记忆穆阳>>读后感(2)(美人)
要向牧羊人致敬!洋洋洒洒三千字,要费很多心思和时间。他表达的不仅是对家乡的怀念,也是对同学的深情。感谢了!再者,当年高考语文48分,现在能写出这么好的回忆录。本人高考语文八十几,写作象下蛋老母鸡,“拿”半天,出不来,还常常“塞”住。这高考制度明摆着有弊端,应该改革。 “细燕”, 我记忆挺深。因为他打工的杂货铺就在咸头阁靠进穆阳大街的小巷。我去逛街总要经过这店铺。人很老实,很令人同情。 文中提到的小学班主任叫王安娜,似乎是福安城关人,曾在溪塔再往里走的乡下上山下乡。她厦大毕业分配在福建师大教英语。后来到美国,定居加州洛杉机市。印象中的王老师,很年轻,人很好,脸圆圆的,挺高大丰满,似乎有点腼腆。 小学时,少云很突出。他的作文写的好,很得他的班主任的宠。我们文艺班出名的有雪惠,陈足,建新(就是牧羊人为之吃醋的秀英崽。下次回国,我和牧羊人一起找他理论理论)。我当时虽然挂职班长,但徒有虚名,默默无闻。想喜欢女孩子都不敢想。哪像牧羊人胆子大。有一次,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晋瑞,浆拿一桶来”。大家知道,雪惠是瑞章女。吃不到葡萄,就拿葡萄开涮而已。那个时候陈艳还没那末红,小荷才露尖尖角。牧羊人慧眼识才,胆大心细,佩服佩服! 这里插一句。雪惠父亲乃穆阳名人。我爸与他曾在茶庄共事。我结婚酒席上,他猜拳声音最大。我想要女儿无缘,生了俩小子,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当时猜拳时宏亮的“发到来啊,大大发来啊”所至。俗话说的好,“有其父就有其女”。雪惠大而尖的嗓门就是从他父亲那里遗传来的。 那时要好的几个人有晋瑞,树明(龙现崽,大概就是瑞萍说的“龙仔子”),岩峰。那个时候还跟文新往过一阵。他家在邮电局。嘴很宽,笑起来特别有魅力。大家叫他“阔嘴”。很多女孩子见到他的笑,都要去青岛(倾倒)。 我和明家都在咸头阁,来往较多。记得明曾跟我说他喜欢飞飞(高二2班的林飞飞, 家里三姐妹三朵金花),并说他们俩很般配,因为都是拉二胡的。可惜他后来得精神病,去世很多年了。 说道二胡,顺便提一下,我一点都不记得锐萍拉二胡。看来他确实是没长几个艺术脓包。 晋瑞家在巷头,去他家要拐弯末角地走好多小巷。晋瑞姐姐教他画飞机,用钢笔在纸上就画那末寥寥几笔,然后用手指轻轻按着飞机尾巴那一笔划往后(右)一拉,墨水就展开形成飞机飞行时的尾气,特别生动。晋瑞传授给我,我常画,印象特别深。刚才还画了一个。我和晋瑞的交往一直延续至中学,而且后来还加上远航。有我们三人合影为证。 岩峰家在圣堂(旧小学)隔壁。岩峰与我有同病相怜。他父母在赛歧工作,由阿公阿婆带,我父母在福安的一个乡下茶场工作,也是由阿公阿婆带。岩峰曾经跟我讲笑话。说有一男一女两个人,男的躺在地上,伸开双手双腿,问女的,这是什么字?女的猜是“大”字。男的说不对,是“太”字。女的不服,拿了一顶斗笠戴在头上,也躺在地上,伸开双手双腿,问男的,这是什么字?男的说是“天”字。女的说不对,是“吞”字。笑话能讲到这末精深,说明友谊之深。这可不是我瞎编的,相信岩峰记忆犹新。中学以后,因为分班,再加上岩峰转成念五年制,就没有什么来往了。但是孩童时的友谊依然在。去年回国,走的时候,岩峰专门百忙之中抽空亲自(他是领导啊)来送,并和明华一起开车跟在我坐的车后面,送我全家到高速公路进口。是领导好,还是友谊深,或是兼而有之。 小学时跟秋良有一段瓜葛。有一年冬天,大家课间在外面墙边“洗油行”,不知谁放屁,秋良硬说是我。我们就打起来。结果他哭了跑回家告状。我们家挨的很近,他母亲就找我阿婆投诉。我则遭一顿批评。 光屁股在穆阳溪游泳的'事,大家都有。我小时父母在外地,苦了我阿婆。她有一次冒着烈日,迈着裹脚,到“铜映坪”来找我。我则躲到水里。她找不到就央央而归。后来自己成为人父,每想此事,心就发酸。刚才写这个,眼睛就有点痒。 中学阶段,埋头读书。不过也有一些往事值得一提。这里应该感谢一下远航。他从寿宁转学过来,给我们带来了一股好学之风。他有一个表弟考上科大,成为我们的榜样。他父母在桂林小学教书。我们常到他家学习。桂林小学夏天很凉快,旁边又有一座山可以玩。那时,晋瑞,远航,忠良和我还参加《少年科技》杂志的有奖征答,拿了第三名。 有一次扛粪去农场,因为路上开玩笑,远航被溅了满身。 初中时,开运动会,在“石栏帮”和缪钦“挟倒”,把手给脱臼了。我妈找班主任王光松老师问讯。光松老师说这俩人都不是调皮学生,一定是不小心无恶意的。我妈这才没啥好说。否则缪钦父亲摆的咸鱼摊要少掉好几条鱼。 说到光松老师,有一次,我妈跟他抱怨说我的弟妹都不如我会念书。光松老师回答说“总不能都让你们家吃白米饭,地瓜米也要搭配点吃。” 记的高中时,陈满与王钊闹别扭,王钊把陈满写给他的信贴到教室后面的墙上公之于众。 说到陈满,他家挨我家就几栋房子。从他的楼上房间窗户可以看到我的楼上房间窗户。他经常晚上头探出窗户喊我,对作业题。每次他喊,我阿婆就唠叨说“晚上黑黑的,干吗让人叫名字。被鬼听见了会不好的。”我左耳听右耳出。陈满照样夜夜对着窗喊对题。现在想起来,这跟他爹名叫“呐喊”必有关系。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大家是否记得搞团工作的王菊惠老师。她对我特别好。她知道我家穷,时不常给我几本教学便签作稿纸。我当年级团支部书记,工作不主动积极,她很理解宽容。 说到穷,有一两件事值得一提。有一年我被选去参加在厦门的夏令营。家里出不起费用,就把名额让给少云。非常心疼。少云欠我很多,可以追溯到这里。好在他现在是管银子的,你们要缺钱就找他,就说记在我头上。还有一学期注册,学校给我半免学杂费,我妈不干,说“书念这么好,怎么才半免?不全免就不去注册。“。我为此缺课在家呆了好几天。就为了那几毛钱。当然,那时的钱很大,俩分可以买一个光饼,两毛五可以买一碗扁肉。我在文艺宣传队,晚上排练到很晚,每人给一碗扁肉当点心。我有时不吃,就把那两毛五拿回家。 中学时最羡慕的是那些有姐姐的同学。特别是下雨时,他们都有姐姐送雨伞。我则要么淋雨,要么戴个破笠斗雨中独行。 中学时,我还与四班的缪瑞云交往甚笃。进初一那年,我阿公去世。瑞云家与我家有一点亲朋好友关系。瑞云到我家帮忙,好象还上墓山帮忙。两人从此成为好友。他家后来搬到福安城关,住在富春公园附近。我大学暑假回来去福安,都住他家。一起玩的还有郑建华(我们都叫他”保尔“),家和瑞云一样住在茶站。他挺调皮,经常惹班主任姜强丽老师生气,后转学民中。另一个叫陈国生,你们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他。父母好象是药材店的职工。幼惠也许认识。他乒乓球打的挺好。特别好吹牛。 印象中有一同学(似乎是王旭)从八间教室平地上掉到去秀溪的马路上。具体详情,谁站出来讲讲。 我对穆阳的想念特别深。我的”想家“实际上是“想家乡”,不仅想父母,兄弟姐妹。想所有与家乡关连的人事景物。老婆对这一点不很理解。总说我长不大,恋母情结,小时候断奶太晚,没出息,等等。我父母在美国和我们一起住过几年。有一次,我说又想家了,我老婆大惑不解,说”你父母在身边还想家啊?“男人的家跟女人的家哪里一样。女人的家只是几片瓦砾下的小家,包括房子,车子和孩子。男人的家则是一片土地上的大家,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家事,国事,天下事。 8月12日篇4:游穆阳桃花园五年级作文800字
游穆阳桃花园五年级作文800字
春姑娘已经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不信?你瞧,穆阳的桃花已经开了呢!我和表哥表姐一起去穆阳看桃花,一路上风景如画,游穆阳桃花园作文800字。
穆阳桃花园到了,放眼望去,远处一片粉红,似乎天上落下的一大片朝霞。
桃花有粉红的、深红的、浅紫的,在青翠欲滴的绿叶映衬下,更显得鲜艳娇美。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一丝丝红色的花蕊顶着嫩黄色的尖尖,调皮地探出头。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给,神迷意醉。
我们在花海里徜徉着,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么多的桃花,神态迥异,千姿百态:有的单独挂在枝头,有的三三两两紧挨着。花上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假如把眼前的`景色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着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桃花,一阵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一只小蜜蜂飞来告诉我采蜜的收获,一只小蝴蝶飞来告诉我昨夜跳舞的乐曲……
我调皮的靠近一朵花朵,闻了闻,一阵芳香扑鼻而来,我伸手准备把它采下来,表哥看见了却说:“诶,静雯,别采!”
我好奇的问“为什么不能采?”
“因为这一株桃花可以结一个桃子,你采了一株,种树的人就少赚了几块钱!”表哥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优秀作文800字《游穆阳桃花园作文800字》。
“可是采一株又没关系,这里有这么多桃花,我觉得他也不差这几块钱!”我穷追不舍的问道。
“你要想想,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种树的人辛辛苦苦栽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花开然后结果子,卖掉,你们把花都采走了,树农拿什么钱供孩子上学,拿什么钱来养家?”表哥像个大人似得对我教训道。
“哦!”我羞愧的低下了头。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吃饭时间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美丽的桃花园!
篇5:穆阳春节的习俗600字作文
盼望已久的日子——过年终于来到了,我心里真是说不出有多高兴,大街小巷到处都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到处弥漫着过年的欢乐气氛,大家都在欢庆这美好的节日。我家大门口也贴上了长长的对联,挂上了红彤彤的大灯笼。
吃年夜饭了,爸爸先点着了一盘大鞭炮,接着爆炸声和火光便连成了一片,我赶紧捂住耳朵,蹦着跳着,开心极了。今年的年夜饭很丰盛,满满一桌菜,香喷喷的,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
吃过了年夜饭,我们来到楼顶放烟花。点着了的烟花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就像一条条火龙呼啸着直冲夜空,然后炸开散落下来,又像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美丽极了!春节联欢晚会的时间到了,我们一家都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着各种好吃的,一边欣赏着电视节目,很快就被晚会的精彩节目吸引住了。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曲,引人入迷的魔术,扣人心弦的杂技,惹人发笑的相声,最让人开心的就是小品,直乐得我前仰后翻。我们尽情享受着这一切,一直到晚会结束,还舍不得离开电视机。
新年零点钟声刚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婶婶,他们每人都给我一人大红包——“压岁钱”。看着手里鼓鼓的红包,里面肯定有很多钱,把我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早在过年前,爸爸就对我说:“如果你在学校得了奖,或是考试成绩好,过年的压岁钱就会多些。”我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所以这次爸爸也大方。爸爸、妈妈还嘱咐我说:“过了年就长大了一岁,在新的一年里更要懂事,好好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也暗下决心,一定听他们的话,要发奋努力,刻苦学习,决不能让爸爸妈妈对我失望。
夜已经很深了,外面还在不停地放着烟花爆竹,我也被这过年的欢乐气氛深深地陶醉了。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篇6: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唐代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注释
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穆陵:指穆陵关。
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
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
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归人:归来的人。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赏析
此诗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就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指出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
“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有意会不尽之效。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是全篇的'主线。它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百姓民不聊生。诗人对此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篇7:美丽的阳岭作文
美丽的阳岭作文
岭山庄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那里有数不清的绿树、野花、鱼、冰冰凉凉的'溪水和泉水,有野果和木子。
阳岭山庄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水库。我摸了摸了水,凉凉的。水比较暗淡,可能是离水底很远的原因,里面有很多水库鱼。
阳岭山庄有木子树,数不清的桂花树,桂花虽然很小,但是“她”很香,还可以桂花糕。木子树上有红红的、绿绿的木子。木子还可以木油呢!
阳岭山庄上的泉水是纯天然的,喝起来甘甜可口。
小溪里的水凉凉的,很舒服。它们流的很急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石头。水底有软软的沙子,有螃蟹、鱼。
爬山的台阶很高,就像从天空中垂直下来的楼梯,高耸入云,真恐怖。
我的弟弟5岁了也敢爬,我想:“比我小的都可以,我也可以。”于是,我不甘示弱,飞快的跑了上去,走了几步,我就气喘吁吁了。
我站在山顶,往下看见三条长长的大街。
阳岭山庄是一个天然公园。
篇8:美丽的阳岭作文
美丽的阳岭作文
三年级写景作文题目:美丽的阳岭
阳岭那里有数不清的绿树、野花、鱼、冰冰凉凉的.溪水和泉水,有野果和木子。
阳岭山庄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水库。我摸了摸了水,凉凉的。水比较暗淡,可能是离水底很远的原因,里面有很多水库鱼。
阳岭山庄有木子树,数不清的桂花树,桂花虽然很小,但是“她”很香,还可以桂花糕。木子树上有红红的、绿绿的木子。木子还可以木油呢!
阳岭山庄上的泉水是纯天然的,喝起来甘甜可口。
小溪里的水凉凉的,很舒服。它们流的很急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石头。水底有软软的沙子,有螃蟹、鱼。
爬山的台阶很高,就像从天空中垂直下来的楼梯,高耸入云,真恐怖。
我的弟弟5岁了也敢爬,我想题目:“比我小的都可以,我也可以。”于是,我不甘示弱,飞快的跑了上去,走了几步,我就气喘吁吁了。
我站在山顶,往下看见三条长长的大街。
阳岭山庄是一个天然公园。
篇9:美丽的阳岭作文
美丽的阳岭作文
阳岭位于崇义县城的南边,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也是我国4A级天然氧吧。那里的树林和竹林十分茂盛,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开了,红的似火,白的似雪,黄的似金,粉的似霞,五颜六色,漂亮极了。“轰隆隆”……雷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敲了起来,唤醒了笋芽儿,笋芽儿伸了伸懒腰,钻出了地面,像一座尖尖的小塔。它睁开眼睛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阳明湖的水像一面大镜子,山上的树木和翠竹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光十色,非常美丽。许多中外游客漫步在湖边的林荫小道欣赏迷人的景色。
秋天落叶树的叶子变黄了,竹林显得更加苍翠了,秋风吹落叶在林间飞舞,像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南酸枣,人们把它加工成酸甜可口的南酸枣糕,鲜艳的蘑菇和木耳,正等着我们去摘呢。
冬天,大雪纷飞,树上披上了银装,地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竹子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条,长短不一,有的长中带圆,有的挺着大肚子,形态各异,千奇百怪,有趣极了,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了。
阳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天然氧吧,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江西赣州崇义县崇义县城关小学三年级:徐在鸿
篇10:《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刘长卿
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②。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③。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注释】
⑴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⑵穆陵:指穆陵关。
⑶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⑷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唐杜甫《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⑸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⑹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⑺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⑻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诎于蓬蒿之杪。”
⑼归人:归来的人。晋陶潜《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白话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政腐败,国力衰弱,藩镇割据,百姓民不聊生,特别是安史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凋敝景象。诗人对此十分了解,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篇11: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②。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③。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赏析】
此诗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就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指出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
“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有意会不尽之效。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是全篇的主线。它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注释】
⑴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⑵穆陵:指穆陵关。
⑶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⑷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唐杜甫《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⑸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⑹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⑺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⑻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诎于蓬蒿之杪。”
⑼归人:归来的人。晋陶潜《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白话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政腐败,国力衰弱,藩镇割据,百姓民不聊生,特别是安史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凋敝景象。诗人对此十分了解,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篇12:刘长卿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⑵,匹马向桑乾⑶。
楚国苍山古⑷,幽州白日寒⑸。
城池百战后⑹,耆旧几家残⑺。
处处蓬蒿遍⑻,归人掩泪看⑼。
【注释】
⑴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⑵穆陵:指穆陵关。
⑶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⑷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唐杜甫《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⑸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⑹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⑺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⑻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诎于蓬蒿之杪。”
⑼归人:归来的人。晋陶潜《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白话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政腐败,国力衰弱,藩镇割据,百姓民不聊生,特别是安史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凋敝景象。诗人对此十分了解,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赏析】
此诗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就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指出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
“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有意会不尽之效。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是全篇的主线。它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拓展阅读:刘长卿名句
1、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2、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刘长卿《别严士元》
3、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弹琴》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见寄》
8、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9、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0、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重见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归。——刘长卿《会赦后酬主簿所问》
11、庭种南中树,年华几度新。已依初地长,独发旧园春。映日成华盖,摇风散锦茵。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菡萏千灯遍,芳菲一雨均。高柯倘为楫,渡海有良因。——刘长卿《题灵佑上人法华院木兰花》
1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4、平芜万里无人去,落日千山空鸟飞——刘长卿
15、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16、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篇13:刘长卿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⑵,匹马向桑乾⑶。
楚国苍山古⑷,幽州白日寒⑸。
城池百战后⑹,耆旧几家残⑺。
处处蓬蒿遍⑻,归人掩泪看⑼。
【注释】
⑴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⑵穆陵:指穆陵关。
⑶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⑷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唐杜甫《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⑸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⑹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⑺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⑻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诎于蓬蒿之杪。”
⑼归人:归来的人。晋陶潜《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白话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政腐败,国力衰弱,藩镇割据,百姓民不聊生,特别是安史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凋敝景象。诗人对此十分了解,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赏析】
此诗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就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指出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
“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有意会不尽之效。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是全篇的主线。它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拓展阅读:《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⑴
苍苍竹林寺⑵,杳杳钟声晚⑶。
荷笠带斜阳⑷,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⑴灵澈(chè)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⑵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今江苏丹徒南。
⑶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⑷荷(hè)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白话译文】
竹林寺里林木苍翠,暮色苍茫钟声悠远,
你(指灵澈)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创作背景】
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诗中的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诗写傍晚时分,诗人送灵澈返回竹林寺的途中。
【赏析】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年)间。刘长卿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 冬阳作文
★ 初阳作文
★ 诗歌-穆旦时感
★ 阳成语
★ 作文:秋日暖阳
美丽的穆阳作文(整理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