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g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三代人眼中的国庆节作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三代人眼中的国庆节作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三代人眼中的夏天作文
三代人眼中的夏天作文
夏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天空上的太阳火辣辣的,骄阳似火,人们只要在户外呆上一两分钟,,马上就满头大汗。
刚从外面回到家中的我,感觉十分的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冰箱,拿一个冷饮解暑,然后跑进房间,开启空调乘凉。奶奶看着我这样,便说道:“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想想我们那个时代比你们这年头可苦多了。”一旁的妈妈也很赞同:“是的,我们小时候哪有空调啊!”我立马感兴趣地问:“那你们夏天都是怎么过的,说给我听听啊!”
奶奶眼中的夏天:奶奶的老家在武汉,在她小时候,科技并不发达,夏天只有扇子一样解暑的工具。武汉的夏天很炎热。到了盛夏,光凭扇子是解不了暑的。因为这样,一到夏天的傍晚,各家各户就把竹床和竹椅搬出房子外面,然后用凉水冲刷几次,使竹床和竹椅变凉。一到晚上,人们就把竹床整齐地摆在自己家门口,坐着或躺着乘凉。孩子们则在一旁玩耍、做游戏。夜深了,等家里的渐渐地凉快了,人们才把竹椅竹床般回家。
妈妈眼中的夏天:妈妈小时候,解暑的工具就有了变化,她说他们小时候已经有了电扇。每天一放学回到家里,全家人就围在电扇前吃饭,聊天。到了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就会把电扇让给孩子们,好让他们安心地学习。妈妈还说,如果哪个表现好的话,还会得到爸爸妈妈额外的奖励,那就是给一毛钱,到门口小卖部买一只冰棍解暑。这对孩子来说,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我眼中的夏天: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了许多解暑的工具:电风扇、空调扇、空调……无论在哪里解暑都不是问题。在家里、在汽车上、在公共场所都有空调,让人十分的舒适。每天从外面回家,如果感觉热的活,一回家打开冰箱,会有妈妈预先准备的冰水解渴,还有我喜欢的各种口味的冰淇淋。
与奶奶妈妈一比较,我真是太幸福了。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篇2:三代人眼中的中秋作文
三代人眼中的中秋作文
翻阅着越来越瘦削的日历,翻阅着点点滴滴的回忆,在日子的扉页上,划入眼眸,溅起点点苍白的酸楚
又是一个中秋,但这个中秋泛着残碎的雨水,弥漫着思念的惆怅。在微弱的灯火下,静静地聆听过去的酸楚。父亲告诉我,爷爷很小时就沦落成了孤儿,靠着哥哥长大,几十岁就参军去了部队,一直都是凭靠着自己的双手。听到这我有些迷离,我想,在这中秋之夜,他一定很孤单。爷爷眼中的中秋,一定是希望在满月之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个温馨的团圆饭!就这么简单。
时光滴滴转逝,雨渐渐轻缓了下来,简单的中秋饭过后,父亲又转移到那间灯火通宵的房间,我悄悄从门间撕开一道缝,那灯光立刻涌了出来深入眼眸,看到的还是那疲劳的`背影……父亲眼中的中秋,我想一定是和往常一样,在疲劳中度过的,和往常根本没什么两样!就是这么平淡。
我悄悄把门带上,不禁一阵悲伤涌上心头,习惯的看了看那正在流逝的时间,这时候,我本应该去埋头学习,可我没有,因为今天是中秋,以后是假期。枕边漏进来斑斑银色光芒,我躺在床上看着手机,一条条祝福在眼前划过。静静伴随那落寞走过的痕迹。雨后缕缕冷风苦绪来,从窗外溜进来灌满了我的身体,蓦然一阵寒意镶嵌进骨髓,我蜷缩着身子与凄静冷冷睡去……我眼中的中秋,只有祝福后虚拟的快乐,但这只会比以往更加冷清!就是这么寂寞。
三代人眼中的中秋,有不同的期盼,却都是无法改变的伤心啜泣!
中秋的离愁,年年又岁岁,轮回哀怨辗转凉冷之秋!
中秋之夜,快离去,不要再让哀伤侵蚀着我的身体……
篇3:三代人眼中的儿童节作文450字
三代人眼中的儿童节作文450字
三代人眼中的儿童节今天,我日思夜盼的六一儿童节终于来临了。看着街道上那华丽的彩灯,我忍不住问爷爷:“爷爷,你们小时候儿童节怎么过的呀?是不是也能收到许多精美的礼物呢?”爷爷笑着说:“当然没有啦,我们那个时代,还没有听说过儿童节呢,一年到头,也就过一个春节,而且只有在那一天,全家人才能真正填饱肚子,哪有你们现代人这么幸福啊!”听了爷爷的话,我心中有了新的疑问:是不是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没有儿童节呢?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爸爸,问了他这个问题。爸爸告诉我,那个时候,一到儿童节,学校和幼儿园都会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孩子们开联欢会,老师还为上台表演的小朋友搽胭脂、口红。那些爱美的'女生在表演结束后,谁也不愿意洗去脸上的妆,兴奋地到处跑,引得路人注目。相比爷爷、爸爸的儿时,我们的儿童节就太丰富多彩啦。早上起来,大街小巷都会看见“欢度六一儿童节”的大条幅。小朋友们一蹦一跳地跟着爸爸妈妈,有的去游园,有的去看动漫电影,一个个神采飞扬,浑身透着幸福的气息。晚上,小朋友们一边吃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一边玩弄着节日的礼物。啊,时代在进步,不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六一儿童节会是个什么样子。不过,我相信,它肯定比现在更有趣,更丰富。・ 指导教师:张奎篇4:三代人作文
我克爷爷
那次星期天,我在家里闲的没事干,想去看电影又没人陪,这时我想到了爷爷便来到了书房看见爷爷正聚精会神的看武侠小传。我说:“,爷爷陪我去看电影吧。今天可是播放“牛气冲天”呢。”可爷爷却指了指他手上的书说:“我要看书”。见爷爷不肯,我便撒起娇来。爷爷可经不住这一娇,只好陪我去了。 爷爷克
昨天,爷爷上午写了一篇我门是共产党的
小学生作文大全
下午爸爸看起了模特绣,这使爷爷回来拉。见爸爸在看这个,马上关闭了电是说:“你叫孩子学坏呀,你要在看这种电是小心我打断你的手。”爸爸心里想:和老人住一起,只有一个字“难”
爸爸克我
我回到了家,一到家便开了电是,爸爸见了马上关了电视说:“你写完了作业吗”。“没有”快去写作业。哦。
这就是我家的三代人,你喜欢吗?
篇5:三代人_初三作文
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俱兴,我的奶奶就在这时候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小县城里。听说她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而有些家庭居然不让家里的女孩子上学,万幸我的奶奶却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相当开明的父亲,在她适龄的年纪,把她送入了当地的“完小”接受教育,还支持她一路考到了师范大学,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听到奶奶给我讲起这些事,好奇心总是驱使我围着她连珠炮似地问个不停:“奶奶,你们小学校园是什么样子呢?你为什么选择做一名老师呢?”奶奶叹了一口气,却又坚定地回答道:“傻孩子,我们那时候的学校,教室和课本都很简陋,一个学校里仅有两位老师,他们又要教语文,又要讲算术,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当我后来走出家乡有了更多见识以后,我就想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平等教育的机会。”听了奶奶的解释,我虽然心里充满了敬佩,但却觉得不可思议,只有两位老师就可以支撑一个学校吗?这跟我们现在的情况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望着旁边聚精会神看书的爸爸,我的脑子里又冒出了一堆问号:“爸爸,你们小时候校园条件有没有改善呢?都学习什么课程啊?”爸爸伸手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慢慢说道:“我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小学已经有音乐、美术、品德、社会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啦!”“那,你们十岁也有‘成长礼’的庆祝仪式吗?”我继续追问道。“哦,这个真没有,你们现在讲究德智体全面发展,看到你们的各种活动,我都想重新再上一次小学咯!”爸爸伸出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眼睛里仿佛充满了小星星。
听了奶奶和爸爸的讲述,我才发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校园生活早已日新月异了,训练我们独立思考的假期研究,教育我们学会感恩和珍惜的“十岁成长礼”,培养兴趣的各种社团活动……各种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嗯,我将来也想像奶奶一样做一名老师,让更多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想到这里,我不禁攥紧了拳头。
哦,原来奶奶、爸爸和我都是成长在国旗下的孩子,当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充足,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站在我们身后的祖国也越来越强大时,我要继续带着我的“教师梦”,长大了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篇6:三代人_初三作文
爷爷:从前听音乐,根本不讲究器材,有一台手摇的唱机,便已经满足。胶木唱片上的细纹,经过钢针唱头的摩擦,把细微的颤动经过扬声器的扩大,变成激动人心的音乐,这样的过程能激发人的想象力,非常奇妙。在“文革”中,躲在门窗紧锁的房间里放唱片,听贝多芬的《G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莫扎克的《第二十钢琴协奏曲》,还有小提琴曲《梁祝》。老唱机、旧唱片,还不能开大音量,有时唱针的摩擦声和音乐的旋律几乎是等量齐观,然而在我的记忆中,那些音乐是如此完美,我的情感之弦和想象之翼一次又一次随之震颤旋舞。
父亲:去“插队落户”,只能在心里回忆从前听过的音乐。插队的第二年,我有了一台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夜深人静时,打开收音机,有时能收到国外电台的音乐节目,有一次竟听到了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可惜的是音波飘忽不定,时强时弱,听得我心痒,恨不得揭开收音机盖,把消失的音乐从里面掏出来……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有了收录机,一盘小小的录音带,可以把60分钟的音乐尽收其中,我曾经而感叹人的智慧:“收录机所有的心灵之音,把它们变成长长的胶带,变成永远也流淌不尽的清泉……”
我:赶上了“音乐”的好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有了一大批音乐发烧友,人们对音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里为了我学习音乐,特意选购配置了一组音响设备:功放、激光唱机、扬声器。这套音响,使我家整天回荡着音乐。音乐厅里演奏的古典音乐被如此逼真地再现,使我欣悦,也使我吃惊。我闭上眼睛,让恢宏宽广的音乐把我笼罩,眼前也仿佛出现了庞大的乐队,指挥手中那根小小的指挥棒在空中飞舞,音乐的河流在它的牵引下,汹涌而来。
如今已进入数码时代,听音乐已不需要收音机、唱片、磁带了,随身听、光盘、网络、MP3也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音响设备的进步,大概也是中国人生活进步的一种标志。不过,我也常常这样想,如果,没有了那些音响设备,再回到只有手摇唱机的年代去,会怎么样?我相信,还是那样的旋律,还是那样的激情,我的心弦,依然会被拔动,天堂的大门,依然会向我敞开。
篇7:三代人_初三作文
我的母亲常年有病,这次过年回家我也不打算走了。值得可幸的是,母亲总算是迎来了春天。
我家是一个典型的穷家庭,生活只能勉强维持,但是过得很幸福快乐。
昨天,我带着母亲和爷爷去田间散步。尽管已经是春天,可是田间仍然咕噜着冬水,依然还显得那么僵硬,没有生机。
一手牵着母亲,一手牵着爷爷。一路上谈论着家里的平常琐事。王家哪天丢了只鸡,李家哪天丢了只鸭……这一切在我看来,是那么的无聊,可是我还是装作很惊讶的表情来看待。
走着走着,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走了多远。眼前的路变得窄起来了,三个人并列着走根本不够宽。想到爷爷年纪比较大,我就只好背着他走,左手牵着母亲。
不一会儿,我就感到无力了,十分的累。突然我看见一个小伙子,也是像我这样。他的速度比我快,可是他一点也不感到疲惫,一脸轻松的样子。
他迎面走来了,路又这么窄。我们俩相撞了。由于我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了,只好给他让路。
当他逾过窄路,我正要再次背起爷爷时,看见他的右手微微有些下垂了,可是他还是一脸轻松的样子,向前走着。
我明白了,这是责任。
我再次背起了爷爷,虽然很累,但是我把它记在心里,一脸轻松的样子。
篇8:三代人_初三作文
今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法。我吃饭时,饭米掉了一大堆。这时,奶奶就发话了:“你怎么能如此浪费粮食呢?在我那个年代,你所浪费的米够我们几个人吃几天的了!”
我顿时露出了不解的神态。 奶奶见我不相信,就给我讲了她的艰苦故事。
“以前,我们的田地很低产,每天早出晚归,还不能解决全家糊口问题,一天只能吃两顿不见米的稀粥。我生你爸爸坐月子时,爷爷为了给我补身子,杀了一只鸡,可你知道吗?这只鸡是吃了一个月的呀!一天只煮一块来,而一块鸡肉就煲了一锅水酒,哪像现在,坐月子的人一天吃两只鸡。那时生活就是太苦呀!”
这时,爸爸也插话了:“到了爸爸这一年代,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不少,但离现在的生活水平相差甚远,日子过得是饱一天,饿一天。以前爸爸在小镇读书,炒了小盅咸菜吃了一个星期,一周只能带两斤多米,因为食多一两,家里就断粮了。你姑姑有一次多拿一把,就被你爷爷的妈妈骂得狗血淋头。过冬时,由于爸爸没有棉被,为了取暖,就和宿舍里的同学抱着睡,只盖一张薄薄的被子。那时的日子还是苦呀!”
我不由得生出了感概:“社会的发展真迅猛呀!人工培植、机器培植、温室培植,在南极都能吃到北极的粮食。以前的人只求温饱,而我们这些90后,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香,稍微苦了一点,就丢碗砸锅,耍小脾气,以前是能“喝”的粥、菜有黄瓜皮吃已经算是满汉全席了;现在,大鱼大肉,天天像过年;穿衣追求名牌,讲时尚;炎夏时,空调的冷气弥漫整个房间,根本感受不到夏天的炎热。
妈妈也忍不住发话了:“没错,以前的人呀,为了去读间好学校,但又没付得起车费,只好从家徒步走到学校,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可现在,以车代步了,车也变得越来越先进了,由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变成智能小汽车。原来要用三天三夜的路程,现在只需要几小时,乃至几十分钟。如今,一出门不靠车子真令人觉得寸步难行。”
听了大家的感言,我默默地想,现在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一代90后的学生,真是幸福呀!
改革开放政策好,祖国万岁!
篇9:三代人_初三作文
我是个有梦想的女孩。
我是读着美丽的童话长大的。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我已是泪流满面。我天真地问妈妈:“那个美丽的小女孩为什么会在大年夜冻死呢?”妈妈说:“因为她生活在一个黑暗的社会里,穷苦人民无法生存,只能冻饿而死。”从那以后,不知悲伤是何滋味的我,有时会忧伤,因为我又想起了那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是幸运的。妈妈讲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我小时候是七十年代初,能吃饱饭,但吃的基本是粗粮,没有新衣服穿,雨天,屋内屋外都下雨。上小学没有读过课外书。我又问:“那你当时没有梦想吗?”妈妈说:“有啊,我天天都在想:如果每天都有肉吃,有新衣服穿,有自己喜欢的文学书,那该多好啊。”我说:“这些我现在都有了,我为何觉得很平常呢?”妈妈说:“那是因为你没有过苦日子,所以对现在的幸福生活视而不见。我觉得现在很幸福。”我投入妈妈的怀抱,这时也觉得很温暖、很幸福。
我看见姥姥在阳台晒太阳,还唱着京剧《沙家浜》中沙奶奶的唱段。我求姥姥给我讲她小时候的生活,她眯起眼睛说:“苦――啊”,还学着戏里的唱腔,“那是五十年代初,粮食不够吃,就用野菜和树叶充饥。家里孩子多,大的看小的,作为家里的长女,没有上过学。”我说;“太可惜了,姥姥若生在现在,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学。”姥姥搂着我笑了。我又问:“那你有过梦想吗?”姥姥说:“我梦想着:如果每天都能吃上饱饭该多好啊!”“那么简单的梦想?”我问,姥姥说:“可那时是最难的呀,不过现在我觉得像生活在天堂里。”听着姥姥的话,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人都有梦想,有了梦想生活才充满希望。我也有梦想:每个婴儿都能健康成长,每个青少年都能快乐学习;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每个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每个病人都能得到治疗和康复。国家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那该多好,这是我的梦,也是中国亿万人的梦,这个梦谁来圆?
江山代代人才出”。我们是中华少年,就要勇于担当祖国复兴的重任,共同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实现这个梦想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有勇气、有毅力战胜困难。我相信:“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青少年要成为中国大地上真正的英雄!中国梦一定能圆!
篇10:三代人_初三作文
题记: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不说经济、科技等大的方面,就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60年,三代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了祖国的变革。
正文:
我们小区是一个并不大的小区,看守后门的谈爷爷,在我们小区里人人都认识。
谈爷爷如今已经有70多岁了,但身体依然很健康。他个子不高,再加上轻微的驼背,大概也只有我这点身高,差不多一米六。他长得很慈祥,眼睛小小的,眉毛很浓,笑起来还会动呢。
一、二年纪的时候,作业少,一吃完的饭,我就跑到楼下的传达室和其他人一块儿乘凉。
喜欢聊天的谈爷爷总是给我们这些年纪不大的小朋友讲一些各种各样的故事。
这天,他又讲起了有关生活变化的事情。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谈爷爷先讲起了他自己的事迹。他告诉我们他当时生活很拮据,很困难。只有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干活……
谈爷爷讲了很多,但那时候我年纪太小,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只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因为这离我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
谈爷爷还很风趣地说,他中年时总是很羡慕自己的孩子。因为相比之下,父辈们的的生活要好的多。
我的爷爷也经常说这样的话,我想这是老一辈们的“通病’。吧。
谈爷爷讲的最起劲的还是我们这一群孩子们的生活,他细细地谈论着我们,细细地谈论着自己的感受。
谈爷爷说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与他们那代人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
现在在饭店里,想吃什么有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地点餐。而他们童年时,连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成了问题。吃不饱,也穿不暖
还有很多现在已经十分普遍的高科技产品,在当时也是没有。比如说电脑,电视等。有时候,我在家里有电脑,爷爷在一旁,总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用。
变化很大的还用爸爸妈妈的工资。从爷爷奶奶的几十块到爸爸妈妈的年轻时的几百块再到现在是几千块。虽然物价也在同比上涨,但是人们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宽裕。大家也可以把更多的钱财花在旅游、阅读等休闲活动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祖国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从谈爷爷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信任和肯定,也感受到了所有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
篇11:三代人_初三作文
铁圈在环上咕噜噜地滚着,田野上奔跑着几个要好的玩伴。阳光映照着欢笑的身影,仿佛天高明媚了地广,任凭他们肆意驰骋。这是爷爷童年的记忆,小小的铁圈圈住了他们一段段时光,把他们的心勾连在一起,圈住了无限的欢乐。
场院里散落着黍米,呼啦圈眼花缭乱地旋转。不意中有人跌落了圈,母鸡“咯咯”地跑向远处。奶奶笑捶着腰,同伴们拍着手,跌落者一副不服输的表情。这是爸爸小时候的生活,呼啦圈舞动着年少的热情,犹如上下翻飞的蝴蝶。
一名学生疲倦地躺在椅子上,桌上歪放着或半开或紧阖的书本,他手中一块方屏神奇地亮着,手指熟练地敲击,滑动。夕阳灿烂地挂在枝头,他扶了扶厚厚一圈眼镜,聚精会神间房里渐渐昏暗下来。这是今天的我们。
聪明的人,你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吗?
老一辈的人常常带着梦一般的气息亲切地讲述他们美好的童年,我们总是觉得枯燥地撇下嘴角,尽管他们脸上有着甜蜜的笑容。那些圈,那些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呢?看看这,朋友圈多有意思!于是我们又拿起了手机,一切成了方隅的一角屏幕。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朋友圈便是其一。在朋友圈中,不出门便可联络天下朋友,甚至不必找那难找的电话。别人的生活,若要乐意放上去的,有趣的图片与视频如市场的大饼一样精彩纷呈,也不必劳烦自己去访天下景致。朋友圈好似包揽了世界,无事不可寻,无奇不可有,也无人不可做个朋友。
然而,这一方屏幕里究竟生活着多少朋友呢?诚然,有许多头像亮着,不乏成千上百绿与灰的记录。可这无有声息的话语,失去了风的水波;璀璨图片里的食品,也不能带来口鼻与分享的愉悦。这世界被无情地简化了,成为了一个个字符,成为了表面上我们不认识的东西。
当交流在心与心之间间隔了一道道屏障,所有的泪水和笑声都被隔离在屏外;面对面时有温度的表情,成为了黄圆豌豆一般的头像。这样的交流还能算是心与心的共鸣吗?更不用说许许多多“朋友”被尘封在联系人的下角,也许是今晨的司机,或是很久之前的同学与记忆……就像垃圾桶里的纸团,也许上面曾绘过美妙的图画,长久地被压在桶底,不愿清理。
这是多么滑稽的事情啊,在虚拟的空间里遗忘了世界,朋友间的联系靠着一段段虚无的数据,最后身边只剩下了你,仍抱着屏幕刷着朋友圈的孤独的你。
我想,今日我们如此热爱在朋友圈中游戏,在某些方面也许还不如铁圈上的玩乐。对朋友圈如当年铁圈般的痴迷,只会留下越来越小的真实的“朋友圈”。
篇12:我家三代人作文
我家三代人作文
星期六的晚上,我们一家三代人围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奶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时候呀,我和你差不多大。那时候我们住的都是小土屋、茅草房,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更别提电视了。晚上照明用小洋油灯,也是只有孩子写作业和找东西时才舍得点。吃得也不好,能吃上玉米面窝窝头就算是好生活了。东西不能随便买,买米、买面要用粮票,买布做衣服要用布票。取暖、做饭都是用柴禾。出门坐小毛驴拉的车,自行车都很少见。有三年呀很困难,地里不长东西,没办法就吃树皮、草根和野菜,冻死、饿死了很多人。那时候我可没想到,能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就想着:要是有一天能有口饭吃,有件衣服穿,不挨冻,不挨饿,就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喽!
妈妈说:我和你差不多大的'时候,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了。村子里有电了,不过很少有人买得起电视机。一个村子里能有一两台黑白的就不错了。那时候放《霍元甲》、《八仙过海》,全村人都拎着小板凳到有电视的人家去,满满一院子人,可热闹啦!又过了几年,取暖有电褥子了,烧水、做饭用煤炉子了,出门有电驴子了。人们自己种地自己收获,不愁吃穿了。小土屋变成了砖瓦房,但楼房还是很少。那时候好想过那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啊!
我今年9岁了,想不出奶奶和妈妈那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从记事起就住在楼房里,不但有电话,爸爸妈妈还用上了更方便的手机。看电视可以随便选台,想了解什么知识打开电脑就可以查。还有VCD、数码相机,妈妈说这么先进的东西她小时候想都不敢想。奶奶说过去人家外国人都喊咱中国人“东亚病夫”,可现在咱不但成功举办了29届奥运会和残奥会,金牌数还都是第一,那帮老外可佩服咱们了。是呀,“神州七号”也成功发射了,宇航员翟志刚叔叔顺利出仓实现“太空行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真是太伟大了!
我一定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把中国建设的更美好!
篇13: 三代人的谈话作文
三代人的谈话作文
爷爷要我去给炉子换个炭,我死活不肯去,还戏说爷爷虐待儿童。其实我知道爷爷对我还蛮好的,他只是在逗我玩。于是我也不亦乐乎地与爷爷“争吵”了起来,争吵声把爸爸传唤了来,爸爸这个和是佬啊,还真行,不一会儿就平息了这场“战事”,还主动请缨地把炭给换了。
“你们这一代人啊,真不懂是,你爸爸像你这么大时,去远房亲戚家,竟走坏了两双鞋,还没走到,又折了回来,足足用了一天!”爷爷说。
我问爷爷;“爸爸那时是去哪啊?这么远!”
“武汉”
我乐了。“怎么?到武汉还用得着一天!现在坐公交车只用得几个小时。”
“现在咱们洪湖是发展了,水泥路四通八达,恨不得把水泥路修到人家屋里去,不过当时不也没有多少车吗!有车咱们也坐不起,你说是不?”爷爷反驳道。
爸爸凑过来,“怎么?爸又给您孙子讲‘历史’呢?要说‘历史’,包在我身上,儿子,爸对你说,爸小时候,有时饿得一天都吃不着饭,只有在人家地里刨红薯吃。”
“嘿!爸,您还有此等‘光辉历史’呢,不过,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饿过肚子了,在大街上的那些胖子就是最好的是例。”我调侃道。
爸爸又对我说:“说实话,你们现在的`确是过得丰衣足食,搞得爸都眼红了,把也希望生在你们这一代,让把也做一回‘新新人类’,怎么样。”
“不行,这可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你现在是‘新新人类’,不就还没我吗?”
这番话把爸爸和爷爷都逗乐了。“现在咱洪湖虽然没有彻底脱离贫穷,但我们己奔向了致富的道路,不是吗,只是希望国家把洪湖建设得更美好,不过也不能缺了咱洪湖人的热情和努力,这个重任就落在你们的头上了。孙子,好好干,争取在爷爷的坟头旁盖一栋高楼大厦,在四周都铺上水泥路,把咱洪湖变得漂漂亮亮的。”
“是啊!”我故作深沉的长叹了一句。爷爷笑了,爸爸也笑了,笑出了咱洪湖人的朴实与勤劳。就算以后走出去了,咱也不能有了继母忘了娘,洪湖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洪湖,好样的!希望你在华夏大地上生出一道铁的脊梁!
篇14: 三代人的春节作文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家人团圆,亲友相聚,共享天伦之乐;它也象征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用各种方式辞旧迎新,表达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不同时期,表达方式不同,也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生活。
爷爷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平时很少有肉吃,大年三十公社会发四五斤猪肉、少量的萝卜和白菜。年夜饭要把肉留下来,过年招待客人,一碗肉端来端去,直到出元宵。爷爷的春节没有新衣服,只是在除夕,把平时穿的衣服洗干净,在火炉边烤干当作新衣服穿;没有电视看、没有鞭炮放,只是听听快板、或者烤上一堆火,家人围聚在一起,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守更待岁。
爸爸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每到过年,家家户户会打冻米糖,熏腊肉,买上两箱红富士苹果、备几样年货,队上再分几斤大草鱼,年味十足。孩子们最期盼的是大人带去买一套新衣服,玩品种多样、色彩斑斓的花炮。春节期间,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走亲访友,孩子们还能获得红包,是压岁钱,也是美好的祝福;还有舞龙、舞狮子,好不热闹呀!
我出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生活条件更上了一层楼。春节过得非常幸福,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大鱼大肉、各种海鲜美味,应有尽有。人们会把新衣服穿得红红火火、到处都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是为了驱赶传说中凶猛的怪兽年。现在手机、通信、网络非常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短信、QQ瞬间联系、网络拜年,还能用来抢红包、扫五福等活动;人们还可以通过5G网络购买各种年货、打高清视频电话、联络春节联欢晚会的各个会场,连线海外的华侨传递新春的祝福,5G网络简直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从爷爷到我的春节生活,三代之间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显示了我们祖国的欣欣向荣,人们的小康幸福生活。我希望我们中国的小康生活越来越富裕、富足,拥有一个更加棒的未来!
篇15:三代人的春节作文
曾经和外婆住过一段时间.外婆很会讲故事,每天睡觉前都先给我讲一些故事,一天晚上,我缠着外婆给我讲一些自己的故事.外婆笑了笑,说:“讲自己的什么故事呀!外婆没故事哟!“受不了我的撒娇,外婆给我讲了起来
“从前呀,我们最喜欢过年,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过年不用干活呀!那时候呀,像你这么大的孩子,每天都要去给地主没日没夜地干活,而且地主要是不高兴,还不给饭吃,就这个饿着.过了年啊,我们就可以吃顿饱饭了,看到那白花花的白米饭,你不知道我们有多欢喜呢!平时吃惯了地瓜之类的粗粮,只有到了过年,才可以吃上真正的米饭.而且地主们都会为了图吉利,给我们放假,还有打赏钱,你别看只有小小的几文,可对我们这几岁孩子来说,可贵重着呢!可以给自己挑个绒花什么的,那时候的绒花可漂亮呢!“
“给你说说你妈妈是怎么过年的吧.“外婆似乎说上劲了,“你妈妈的生活,好得多了,不用像我这么饿肚子,也不用再去给地主干活了.每到过年,我还会包些白菜猪肉馅的饺子,让你妈妈大饱口福呢!那时候你妈妈呀,可贪吃了,一大盘的饺子,都是她一个人吃完了,为这事,你舅舅没少和她打架!女孩子,谁不要美呀,你妈妈也不例外,每到过年就吵嚷嚷着要做新衣服,你知道吗?那时候是真穷呢,买不起布,就用姨妈的衣服去染染色,改装下,你妈妈就欢天喜地可以穿新衣服了.看她那乐的样子,真对不住那孩子啊.也怪家里穷.你妈妈最开心的你知道是什么吗?当然就是早上起床得到我和你外公给的压岁钱了,我们用红纸包着,等她给我们说:“恭喜发财!“就递给她,她乐得呀,直往外奔呢!你知道那钱有多少吗?只有5分,或1角的.我说小梅梅呀,你是不是连5分钱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呢!5分钱在那时用处可大呢!可以买好几本书了呢!你妈妈呀,喜欢读书,可惜家里穷,没能送她上学,她就把我们每次给她的压岁钱都拿去买书了,这孩子,命苦呀!“
“外婆,你怎么了,眼睛红红的?
篇16:三代人的春节作文
又是一年春节,家家户户欢聚一堂,享用丰盛的年夜饭;人们穿上喜庆的衣裳走亲访友,互相祝福。而不同的年代的春节,人们过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爷爷说,他小的时候,物质条件艰苦,温饱问题是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因此春节就是能在除夕夜多加一两个小菜,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坐在床头守岁,大年初一穿着洗得褪色满是褶皱的旧衣裳到亲戚家去拜年。年前每户人家总会用攒下来的钱买上一些鱼肉,用来正月里招待客人,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家人都不轻易下筷,因此往往搁置大半个正月。
到了爸爸那个年代,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开始为置办年货而忙碌了。打米胖、制米糖、捣年糕……忙得不亦乐乎。除夕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酒酿胡辣,饭后,小孩子们三五成群,聚在村口看大人们放鞭炮,临睡前还会把新衣裳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枕头边。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起了个大早,兴奋地换上衣服在院子里蹦蹦跳跳,走亲访友也能在果盘中挑选到心仪的小零食解馋。
如今我们这一代,欢度春节的方式日益新颖多样。临近除夕,小镇就已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门前张贴起喜庆的对联,马路上悬挂着大红灯笼,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们拎着沉甸甸的年货,脸上荡漾着喜悦的笑容。大年三十,妈妈会张罗一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围坐一圈,其乐融融,奢侈美食尽可以在年夜饭上大快朵颐。酒足饭饱之后漫步小镇街头,欣赏漫天绚烂的烟花,回到家里观看春节晚会。正月里,大家穿上新衣服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祝福,也可以选择在这期间举家外出旅行……
时代在变迁,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庆祝春节的方式愈来愈新颖、丰富,但亘古不变的是:在这传统佳节之际,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感受幸福之际,不忘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用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
★ 我眼中的作文
★ 眼中的世界作文
★ 眼中的春天作文
★ 小学生国庆节作文
★ 有关国庆节的作文
三代人眼中的国庆节作文(合集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