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兜里有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 目录
篇1: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喜爱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据说吃月饼象征着合家团圆,几百年来我的家乡一直有这一传统风俗。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桌上的月饼各式各样,有豆沙月饼水果月饼肉松月饼……还放着各种水果。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最终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微风吹拂着我们的头发,像妈妈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圆圆的月亮,给夜空披上了一屋银灰色的月光,宛如是月亮优雅的微笑,草丛里的小昆虫伴着月的指挥,轻轻地拨动琴弦。在音乐之下,月亮宛如又蒙上了淡黄的面纱,圆得像个月饼似的月亮,寓意着“人月两两团圆”的意思,给静谧的乡村带来吉祥如意,让小村庄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
这时劳动了一天的爷爷开始为我讲起了“嫦娥奔月” “玉兔捣药”等许多神话故事。听听爷爷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圆月,我觉得自己也宛如进入了角色,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月的怀抱;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观看美丽的月球,敞开我的心扉,感受地球没有的一切;我看到了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他们冒着生死的凶险勇敢的上了月球,我多么渴望也登上月球哇,但可不是那么简单,必须努力学习,加油。
篇2: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传说今天有嫦娥的故事,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我们在国内不管是上班的,还是学生都放假了,为庆祝着传统的节日。不知在世界另一端的你此时在干什么,你们没有放假吧,今天周五,你应该还在上学是吧。
我想是不是没有朋友会给你送月饼,就算有,他们应该也不知道你最喜欢五仁月饼吧(因为你说那些果仁就像家人一样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是不是没有人会明白你思念家乡的感情,是不是一个人在望着月亮给家人打电话。
不知道你在看那轮望月的时候有没有想念我们,但我们是很想你。中秋明明是团聚的日子,可你却在国外,一个人远去美国,只为追逐自己的理想。中秋我们只能在电脑网络的连线上看看你的脸庞,只能在电话里听听你的声音。
今天你在国外,即使没有家人陪伴也应该好好的过一次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你还可以拉上你的美国朋友,好好的让他们感受一下中国文化的魅力。
我们在中国的国土上想你。
篇3: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我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慢慢流传到民间,形成了一种传统活动。到了唐代,中秋节就正式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了。
每到中秋,人们对着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以月圆象征人团圆,借圆圆的月饼表达思念亲人,思念故乡之情,寄托、祈盼幸福和团圆的心愿。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不过,今年中秋,可能很多人都有个小遗憾:淘气的雨娃娃居然把月亮姐姐赶走了。可是,我们过中秋节的热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是赶不走的。明月虽然没有按时到来,但是,我们可以在心里思念亲人,思念故乡。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今天,我们一家人到赛康乌鱼庄去过中秋节。大家聚在一起,尝石榴,吃乌鱼,品月饼,在一起尽情地交谈、畅聊……快快乐乐地过了一个中秋节。
篇4: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我们一家人在这一天都会吃月饼。
今年中秋节,我们一家去乡下看望爷爷。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那迷人的月光,真的让人流连忘返。我们来到山顶,抬头望山顶,月亮好像一个大玉盘挂在高高的山上。在月亮的照耀下,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我还在想,中秋节吃什么样的呢?
吃过饭我们来到了爷爷的老家,我们在爷爷家里吃了晚饭,我和哥哥一起吃了团圆饭,爷爷种了一盆花,爷爷把它切开,一股香味就从花盆里钻了出来。
吃完团圆饭我们就开始赏月了。月亮像个大玉盘镶嵌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我看见了月亮的旁边有一条小缝,我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缝这条缝呢?妈妈说:因为月亮上有一些光线的时候就会射到月亮上去的上面。我又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因为中秋节的晚上天空很少有太阳,而且天空中有月亮,所以月亮又叫月亮。
月亮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如果你们来的话就可以到我们的家乡来,我相信中秋夜晚的美景就会在我的.家乡的中秋夜。
篇5: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今天,我和妈妈、外婆去看望在海边的爸爸,我们在海南旅游的时候,一个大海在我们的眼睛里面,海浪来的时候,大海的声音像一个高高的海盗在我的耳边,海浪一下子把我的耳朵震得很疼。我们在海里走来走去,看见了好几个大小不同的螃蟹,有的在挖洞,有的在挖洞,还有的在挖洞,有的在沙滩上挖宝贝。
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篇6: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人团圆的节日。
中秋节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吃得可开心了。桌子上有各种各样的美味,让我回味无穷。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去外面赏月,那月亮是圆的,像个小玉盘,挂在黑黑的天空。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美味可口的月饼,一边看着又可爱又好玩的'小动物,我最喜欢的是孔雀开屏,孔雀开屏可漂亮了,像个活生生的大老虎,漂亮极了。
篇7: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到了,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月饼。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了!家家户户都团聚在阳台上,吃月饼,看月亮。我家也有不少的节日。
中秋节是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是每个人都喜欢吃的节日。中秋节的月饼是有很多的,有:花生、蛋黄、水果、椰果、葡萄、苹果、梨等等。每次吃月饼就会有很多很多的美味的小吃,比如:月饼、蛋黄、面包、水果。
今天我吃得非常开心,我希望自己每天能过的幸福,快乐。
篇8: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月饼,吃月饼,猜灯谜。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一家人都在吃团圆饭,我最喜欢吃的是肉夹馍,它的味道香嫩可口,吃起来很凉快的味道,好吃极了!
我喜欢过中秋节!
篇9:中国传统节日作文中秋节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他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八月十五夜的`月亮最圆,最亮。家家户户把月饼,水果摆在桌子上,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汉代以前民间就有了这样的习俗。唐宋时期正式确定这个节日,所以唐宋时期才会有许多关于月亮的诗句,比如唐代张九龄的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写明月初升,普照大千世界的壮美景象。
我从小就听过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大英雄叫做后羿,他曾射下了九个太阳。很多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其中有个徒弟为人奸诈。王母娘娘得知后羿为民除害后,便赠他两颗长生不老药,后羿就请嫦娥保管。可是有一天,那个坏徒弟去抢嫦娥的长生不老药,她急中生智,自己吞了两颗药,便飞向了月宫。后羿得知后十分伤心……
这便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人们怀念嫦娥希望他们一家早日团圆,于是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就摆出美酒美食拜月祭月,这种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如今万家团圆之时,却有许多人民警察为了我们的安全而甘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日,所以我们也应该给他们去送月饼,让他们感受到团圆的快乐。
天上的明月,中秋夜晚的月色,真是太唯美了。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烟火,在我脑海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篇10: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称月饼为月光饼
小时候,我们住在乐清一个叫泮垟的乡下地方。那些年我们家特别穷,经常米都吃不上,家里晒了一屋的大头菜当饭吃;我妈是城里嫁过来的,咽不下大头菜,就把盐炒起来,就着大头菜吃。实在没路走了,爷爷去打围塘,拉煤,我爸就去了湖北采石场做粗工。奶奶跟我说,到了八月十五,你爷爷和你爸都会回来。但往往到了那天,只有爷爷能回来。
奶奶对中秋特别讲究。中秋前几天,奶奶就让我们去河塘里挖青滋泥,做成一对烛台形状的泥胚,在泥胚顶端各预埋一截香梗。到了八月十五,青滋泥阴干了,“烛台”也制成了。
温州人称月饼为月光饼。我的邻居们早几天前就开始做月光饼了,有“麻月”、“三锦”、“空心饼”等等,做好后一个一个地摆开,晾在米筛里。“麻月”很大,圆径有一尺左右,实心的,饼上撒满芝麻;“三锦”小一些,饼里面有饴糖、瓜子、核桃等馅,表皮酥脆,一碰就有饼皮散落下来。我十岁前只见过,没吃过这种饼;“空心饼”是中空的,外面稍裹些芝麻的白色小饼,个比荸荠稍大一点。这种饼,我至今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他们做好月光饼,晾一晾,就用一种厚厚的黄纸包起来,用红绒绳系起来,开始提着月光饼走亲访友。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带上芋头、粉干,再好一点的,还会加上一刀猪肉。我们家只有在八月十五下午开始做月光饼,面粉是借来的,只够做一个“麻月”,饼上的芝麻清清楚楚,大约四到五颗。大人们告诫说,这时的“麻月”还不能吃,要到晚上拿到“月光佛”下面晒晒才能吃。
对着月亮恭敬礼拜
傍晚,圆月从东山顶升空,还带着点红晕,就像一个冒热气的月光饼。奶奶在小院子里摆出一张小桌子,桌子中间放上“麻月”,再放上几样现成的东西——舍外园子里摘下的柚子、灯笼果,河里摘的菱角之类的。
奶奶在柚子上插上三炷香,然后喊我们把“泥烛台”拿出来,插上一对蜡烛。一大家子人站在桌子后面,小孩们站前排,大人站后面,对着月亮恭敬礼拜。奶奶神情特别严肃,有祭词:“月光佛,你先吃,吃了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我们根本无心关注祭词,目光爬上桌子上的“麻月”,再穿过闪烁摇曳的烛光和袅袅香烟,盯着天空中的月亮,心里想着:月光佛,你快点晒我们的月光饼,晒好了我们可以吃饼。
篇11: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吃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篇12: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吃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广东吃芋头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吃桂花鸭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篇13: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1、赏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文人士大夫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3、燃灯
中秋之夜,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广东张灯最热闹,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出各种形状,上糊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篇14: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介绍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习俗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节又叫什么节日
月夕
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与之相应,又称仲秋八月十五日为“月夕”,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这也是叫“月夕”的原因之一。
玩月节
是日,古代有月下游玩、设宴赏月的习俗,所以被称为“玩月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条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当时的皇家还会举办“中秋晚会”。民间也不会早早休息,连小孩都不肯睡,“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拜月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传统节日中秋节
★ 中国传统节日
★ 中国中秋节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精选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