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垃圾捡垃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梦李白作文500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梦李白作文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梦李白作文500字
梦李白作文500字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题记
从第一次听到你名字开始,就是一场无止境的热恋。
却又只叹我不能跨越古今的界限,对抗千百年的时间,进行一场跨越千百年的对话。属于你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无法可数的岁月,但你的诗句,却刻在了历史的永不止息的写下去的长书之上。如今读那当年豪情满怀的诗句,似还能趁着时光不注意,捉住你仅剩的影子。
梦中寻见你,却也惜只能在历史悠远的梦中寻见你。
“李花怒放一树白”,七岁左右的你,便作出如此诗句。纵使有人说是你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后便有了身孕,但我却固执地更愿相信,那“李花怒放一树白”的诗句,是你姓名的源头。
二十四岁,你远离故土,去寻自己的梦与远方。
三十一岁,你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
四十二岁,你才入宫做官,却不过两年左右,你厌恶于写那宫中繁事,而你的傲骨,却又引宫中人恨之,而谗谤于玄宗。你便离了这是非之地,自寻自己的远方去了。
那双高傲的靴子,还躺在高力士的手里;酒入心胸,化作一片豪情,舒吐出一篇深沉的.诗章。那酒,八分化作了你心中的豪情万丈,剩下两分,则留给了那些世俗可笑的人事。哪怕贬谪,你却是作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傲句;纵然你也曾穷愁潦倒,自暴自弃,但却从未低下你高傲的头颅!酒意微醺,提笔又是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章。酒杯一挥,似苦似乐的笑,听起来却才真觉悲凉。世人又如何知你的痛,只得空叹你命运多变;真正的苦,五分融在酒中,融在字里行间,消散在你诗句,在你嘴边;另五分,却被你用小小酒壶锁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这场热恋,从儿时到青春,是我自己和你;这场热恋,从古代至今朝,是那历史和你。
篇2:《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篇3:梦李白
夜深入眠沉古今,
朦胧迷雾层逼近。
池中匿亭仙人醉,
手持空杯叹无饮。
篇4:梦李白 其一
梦李白 其一
杜甫的诗词梦李白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梦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如果是死别,那还可以绝望地吞声一哭而了之,惟独生离却常令人更加悲痛不止。江南山泽是瘴疬滋生流行之处,被放逐贬谪的人为何至今毫无消息?诗一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古时一旦被流放,山高路险,一去莫测。所以,古人常把生离死别视为人生两大痛事。
“已”,止。“吞声”,泣不成声。“恻恻”,悲凄悲痛貌。“瘴疠”,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瘴气,是指南方地区山林间湿热蒸发能致病的气。“逐客”,被放逐的人,指李白。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今夜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千里迢迢飞来这北国之地?这两句是说,诗人听到李白长流夜郎的消息,天涯忧念,积想成梦。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巧妙曲折,至诚至真。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明”,表明。“长”,常常。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此生之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川而返,来的时候,江南枫林是一片伤心的青色;返回的时候,秦州关塞是一片令人惆怅的昏黑。
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可是魂魄?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十分细腻逼真。接着,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达自己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魂来”句,指李白之魂所在的地方。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关塞”,指当时杜甫所居的关陇一带。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醒来后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朦胧中似乎还能见到你的颜容憔悴。江南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颜色”,指梦中李白的面容。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的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这是半醒半睡的境况;看到月光是半醒,看到李白是半睡。写得真实而细致,既是对李白的怀念,又确切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情境。“水深”二句,言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表达诗人的担忧与祝告。江南多湖泊,传说有蛟龙生在其间,能食人。此处兼有喻意,“水深”、“蛟龙”喻指政治环境的险恶。“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建武年间,有人白天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綵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讲解】
乾元元年(758)李白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
《梦李白》一共两首,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相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第一首所写是诗人初次梦见李白的情景,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第二首的咏叹。
篇5:《梦李白》古诗
《梦李白》古诗
汨罗江畔骚客泪,采石矶上青莲魂。古人江月依旧在,浊浪滔滔断天门。
桃花艳时春已去,夏潮方至两岸平。停舟献酒问君意,何留千载待柳生?
但是木秀遭人妒,由来客清蜮射沙。嬉笑怒骂由尔意,我且青门自种花!
顺江直下三千丈,李白坟前再举觞。怜君报国付一梦,夜郎城外断愁肠。
青天白月千层浪,重山叠嶂已是秋。三十年来繁双鬓,一万天逝怨皆休。
不为长安骑御马,我曾怒焚天子船。今日昭昭尤承误,他年冥冥伴谁眠?
天地自有刍狗啸,灞桥奈何蹇驴诗。我与翰林共美酒,醉后狂言君更痴。
从此夜夜我同在,清风明月照采薇。一千载前君独寐,一千年后我亦归。
七月十五黄泉路,扬子江心散青烟。我踏潮来君逐浪,江心弄月一帆悬。
不求来年封侯事,但愿清江容我身。举袖难拂如雨泪,借酒一醉不沾尘。
异日谁为余浩叹,惟有野草乱荒坟。仰天大笑挥泪去,却是狂生梦弄文。
篇6:《梦李白·其二》
《梦李白·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
1、楫:船浆、船。
2、斯人:指李白。
【韵译】:
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
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
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
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多么险恶,
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
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
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
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
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
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
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
谊。
篇7:梦李白 其二
梦李白 其二
《梦李白·其二》由杜甫创作,全诗写的是怎样的情景呢?
《梦李白·其二》
作者: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解】:
1、楫:船浆、船。
2、斯人:指李白。
【韵译】:
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讲解】: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浮云一天到晚地在空中悠荡,游子李白也与我相别日久。一连三夜频频梦见你,足以看出你对我的情意是多么亲挚深厚。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略释愁怀。后两句与上篇“故人”句互相照应,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深情。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你向我辞行时,常常心情不展,苦苦地诉说前来不易。你说江湖上**险恶,唯恐船只失事沉没。诗人选取梦中片断,描述李白的幻影。“告归”句写神态,“江湖”句是独白,表现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你走出门去总是搔着满头白发,好像是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满城都是,惟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李白,困顿不堪,失意憔悴。“出门”句,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并通过动作、外貌揭示描写对象的心理。后两句是为李白的遭际鸣不平。“冠盖”,士大夫的服饰和车驾,代指高冠华盖的权贵。“京华”,京都。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谁说天网恢恢,善恶终有报应?你年高身老,却反遭牵累。千秋万代之后,李白的大名必将传扬天下,可那毕竟已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老子》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意谓天理如大网,虽稀疏却无漏失,善恶总有归结。“孰云”句反其意,言李白虽善而得恶报。“将老”句,李白获罪时,年已五十九。后两句言外之意是说,现在活着的时候,有谁去顾怜李白困苦的处境呢?在深沉的嗟叹之中,寄托着杜甫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切同情,也包含着诗人同病相怜的无限心事。所以,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说:“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寂寞”,指死去,与“身后”同义。
【点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分明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写神态:“江湖多**,舟楫恐失坠”是独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梦中李白的幻影,给诗人的`触动太强太深了,每次醒来,总是愈思愈愤懑,愈想愈不平,终于发为如下的浩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高冠华盖的权贵充斥长安,唯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献身无路,困顿不堪,临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连自由也失掉了,还有什么“天网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纵使身后名垂万古,人已寂寞无知,夫复何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所以,清人浦起龙说:“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读杜心解》)
【评析】:
翻了翻《唐诗三百首》,撞到《梦李白·其二》。除了朋友间的真情厚意,互助扶持,更使我动容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名,即使是李白、杜甫又如何,还不是不乏抗拒。虽然老杜现在有看破的意味,而他也实在不断的挫折后才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是无奈的承认这一点。古人读书,本就是要科举功名,这本无可厚非,至少他们还有明确的追求,而我现在,浑浑噩噩,全然已迷失方向。
有时,猛然觉得自己太天真了吧,然骄傲的自尊却叫我对它视而不见,违心的沉沦下去。
生活本有很多乐趣,什么寂寞事,那都是身后的玩意了。赶快收拾心情,青春作伴好还乡啊!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梦李白》共两首,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篇8:《梦李白其一》注释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①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②,魂返关塞黑③。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④。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①明:表明。
②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③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④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注解】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篇9:唐诗《梦李白·其一》
唐诗《梦李白·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1、明:表明。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堑哪桓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篇10:《梦李白·其一》唐诗评析
《梦李白·其一》唐诗评析
《梦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唐诗三百首之杜甫:梦李白·其一。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解】: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堑哪桓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篇11:梦李白译文
梦李白译文
其一
要是死去永别了也只是忍泪吞声,唯其生时离别常心怀凄侧。大江以南原是瘴疠之地,被放逐的人又无确切消息。千里外故人来到梦中,是知道我整日都对他思忆。这恐怕不是他平生的魂魄吧,路程遥远一切都难以猜测。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之处我看见江南枫林青暗,魂归去后我感到塞上关山昏黑。你现在正陷身罗网中,哪里能生出飞翔的双翼?可醒后西斜月光洒满屋梁,我疑心是它在照亮你的`容色。你流放所在水深浪阔,千万小心别被作恶的蛟龙搜得!
魂来枫林声,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一抬头就能看见浮云整日运行,为什么天边的游子久久不至!我一连三夜梦见你许多次,都是由于你的情意深挚。但告别时又是那么急促不安,再三说辛苦地来一趟并非易事:江河湖泊有无数**,只怕小船有时也会失坠。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你出门时用手搔挠着满头白发,象是对辜负平生志无限惋惜。冠服车盖的权贵填满了京都,经邦济世的人才竟如此憔悴!谁说时代不会埋没伟大人物?已将老迈反被无双的才气连累!千秋万岁的盛名有什么用呀,死了又哪里知道寂寞的身后之事!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篇12:杜甫《梦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鉴赏: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远在北方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因梦而得《梦立白》诗二首。
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本篇文字亦依仇本。)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好不容易啊,江湖上**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分明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写神态;“江湖多**,舟楫恐失坠”是独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面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如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梦中李白的幻影,给诗人的触动太强太深了,每次醒来,总是愈思愈愤懑,愈想愈不平,终于发为如下的浩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高冠华盖的权贵充斥长安,唯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献身无路,困顿不堪,临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连自由也失掉了,还有什么“天网恢恢”之可言!生前遭遇如此,纵使身后名垂万古,人已寂寞无知,夫复何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所以,清人浦起龙说:“次章纯是迁谪之慨。为我耶?为彼耶?同声一哭!”(《读杜心解》)
《梦李白二首》,上篇以“死别”发端,下篇以“身后”作结,形成一个首尾完整的结构;两篇之间,又处处关联呼应,“逐客无消息”与“游子久不至”,“明我长相忆”与“情亲见君意”,“君今在罗网”与“孰云网恢恢”,“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与“江湖多**,舟楫恐失坠”等等,都是维系其间的纽带。但两首诗的内容和意境却颇不相同:从写“梦”来说,上篇初梦,下篇频梦;上篇写疑幻疑真的心理,下篇写清晰真切的形象。从李白来说,上篇写对他当前处境的关注,下篇写对他生平遭际的同情;上篇的忧惧之情专为李白而发,下篇的不平之气兼含着诗人自身的感慨。总之,两首记梦诗是分工而又合作,相关而不雷同,全为至诚至真之文字。
篇13:李白梦高三作文
李白梦高三作文
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醉千年。醉卧长安,喧闹的酒肆中竟可僻出这么个静谧的空间。那恍若断崖独坐凝望惊涛而心平如镜的醉客。嘴角残香,是长安的味道么?划过这俊朗男子的眉骨,眉峰透出的傲气使指尖颤动。李白,浩荡清冥只长嗟,你的梦中该是怎样的情状呢?
长安梦。李白梦中的长安是金色的,那是帝王的象征、仕途的高峰。他揣着“济苍生”、“安社稷”而来,踌躇满志。龙巾试吐,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他,似乎已经攀上了权贵的高峰。但,他并不快乐,不是因为贪婪,而是他渐渐发现自己不过是皇帝眼中取乐的戏子,一个用来粉饰太平的工具。供奉翰林,不过是个侍御闲职,何谈苍生社稷!李白的长安开始显得颓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醉卧市井,他厌倦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靡靡之音,骨子里的狂放不羁是他最终走上了“赐金放还”的路途。他的长安变作了灰色。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呐喊背后,是“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无奈,还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
长安梦,一梦多年,终于在他的记忆中,化作漆黑。“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八年的等待,渐渐消减了他的希望。黑色,是他长安梦的'终结。
故乡梦。李白的梦中,也时刻萦绕着对故乡的愁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醉酒,对故乡,他保持着清醒的忆。孰不知,越是清醒越是痛。他的故乡在哪里呢?“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长安,不是他的故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险峻的蜀地,不是他的故乡。洛城暗来的玉笛声,是出自人口还是内心的回响?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么?所谓的故乡不过是我们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
故乡梦,李白在梦中该是明白了吧。所以他纵情山水,最终将故乡定在了湖中月影,满足地闭上了久未合上的双眼。
微笑地关上梦门,举杯邀月浪漫的李白,在折抑曲中叹息的李白,叹息声回荡在三峡的激流中,激起的却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醉卧长安,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豪饮寻梦仙。
篇14:李白作文500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说起李白,我一口气能背上他好多好多的诗,但对于真正的李白,我们又了解多少呢?因此我们踏上了“寻路李白:探寻‘谪仙人’的宣徽印迹”的研学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敬亭山,它位于安徽省宣城市,跟著名的“三山五岳”相比,它在很多方面都要输上一段,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流传至今,敬亭山也声名鹊起。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李白独游敬亭山的情趣:独自爬上敬亭山,吟诗喝酒,欣赏百看不厌的景致,这是诗人的闲情逸致。但了解到历史背景时,我才感受到了李白内心的孤独感。当时的李白已年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当时,他的“偶像”谢眺已去世,曾举荐过他,与他惺惺相惜的玉真公主也已去世,就连酿老春的纪叟也已病逝……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了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孤独凄凉袭上心头,他内心的孤独凄凉和自己的怀才不遇,只有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我们又来到“捉月跳江,骑鲸升天”的地方,来到了李白墓,听老师讲了更多他的故事。原来我印象中那个把自己比作大鹏鸟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这么多我所不知道的故事啊。站在李白的墓前,我深鞠三躬,此时我仿佛离他更近了。
篇15:李白作文500字
是夜,万家灯火。我独坐在书台前,手里捧着《李太白诗集》,心中颤抖不已……
一个一生中都颠沛流离的人,一个在官场上处处不得志的人,竟能给我们如此巨大的精神遗产。
拜读他的诗,使我壮思飞云,逸兴满怀,给我以冲破约束的力量。那是何等的气势磅礡,何等的雄伟奔放。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好默默地感慨。
拜读他的诗,我怀着一颗复杂的心,既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又被他的乐观所震撼。“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在我耳边萦绕;“长**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语在我脑里回响,多想痛快地吼上几句,发出心中的不乐,心中的压抑!
拜读他的诗,我看见了“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哀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悲伤;“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望乡;“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爱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送友……
他的诗,有对杰出人物的赞扬,有对黑暗势力的抨击,有对理想心境的抒发,也有对祖国壮美河山的歌颂。
夜读李白,我拜谒一个豪放不羁的诗人;
夜读李白,我拜谒一个大智若愚的文人;
夜读李白,我拜谒一个超凡脱俗的伟人!
篇16:李白作文500字
李白者,至高无上之境界也。四季往返,故乡白李花开满香园,也落满乡土几轮回。又见你醉卧白李树下,抚摸着你的龙泉剑,品味着一瓶“女儿红”。白李花在空中摇曳,银河不知不觉映入你的眼。于是你高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得多少行人驻足,引得多少学者敬慕,引得多少夜莺飞入深林,自愧不如你的满腹才华。
又是何时,久久不见你醉卧白李树下,那土香的小路上少了你一尘不染的白衫飞扬。
终于在长安这繁华的帝都,多情的君王为你风流所折服。饮完了万杯杜康,你举杯邀明月,吟道:“自古英雄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然后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独走在长安小巷上, 留下迷人酒香,夕阳下,白衫泛着血红。
在此时,你可知故乡白李树正以一棵白李的骄傲立于满园牡丹的奢华?
夜又深,你卧于河岸边,想着故乡的银河,想着你的女儿红,想着你的龙泉剑,想着你的白李树。天子呼你面圣,你毫不理会,老友杜甫替你吟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月光下,白衫浩然正气,万古长存的白。
数年后,故乡白李花下又飘起了你的.酒香,只是你的白衫为何白的这样沧桑?你走向河边,是否听见了遥远的汨罗江下屈原的召唤?你摇头笑曰:“错矣,我与屈原近在咫尺也。说罢举起月光杯,狂笑着向江水走去,我注视着你风流又孤寂的影子被江水淹没……沉默,仿佛世界失去了主题。
在望长安,那小巷依旧,但似乎少了你酒香的微醉,少了你白衫的韵味;
回首白李,那李花依旧,但似乎少了你自由浪漫的美丽;
又去河岸,那渔船依旧,但似乎少了你不贪荣华的正气;
仰视明月,那明月依旧,但似乎多了一对见证李白的月光杯……
篇17:李白作文500字
你是盛唐的诗人,你是清高的谪仙,你是众多醉心于繁华之人中那唯一的一抹高洁!你是那“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然!你不愿意成为君王的御用文人,你不愿意成为帝王粉饰太平的工具,你的笔杆撑破了宫廷的天,那豪华奢靡、尔虞我诈、趋炎附势之地,又岂能盛得下你的清高?
我知道世间万般皆不由人!你的落寞,你的无奈,你的心酸,我全然感同身受。我知道他人说你“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人人都道你轻狂!目中无人!自恃才高!可我认为这正是我最欣赏的,那独属于你的肆意随心,不记功名利禄。我记得你常爱与我畅谈:“昨日不过过眼云烟,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这就是你的不拘,你那与生俱来的洒脱!
白衣飘飘,寒风凛凛,你李白,立在长安城门之下,看豪华的宫殿,你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满腹才华却偏偏落得君旁执墨视着伶人的下场。你迷茫自己的前途,但也看清了这官场的黑暗,于是你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放情与山水之间,逍遥于草木,一壶酒,一把剑!而我也一如既往地陪在你的身边,与你一起看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沧海桑田。
在我与你的记忆中,得意时,你与我一起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你与我一起低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清晨,我们一起追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曙光初灿之美;傍晚,我们一起观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江上美景。我们一起浪迹千山万水,一起醉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有你的记忆里,我的心灵从不孤独。我要和你一起“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我要和你一起对月相酌共影徘徊,我要和你一起诗意地逍遥在神州大地,天上人间!
篇18:李白作文500字
灯下沏一杯茉莉花茶,茶香芬芳扑鼻。我坐在桌前,翻开你的诗篇,走进千年前的你。绚丽多姿,豪迈瑰丽,你的一喜一怒,一悲一叹,无不从书页中一一跃出,闪现在我的眼前。
你像是云中的仙子,不知从何处来,风骨清朗。凡是有酒香之处,必有你驻足的身影。在野地、在别亭、在驿道边,或小醉,或豪饮,尽兴了,挥毫泼墨,不亦乐哉!“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你醉眼惺忪,化牡丹为美丽的少女,与你一起欢乐起舞;让清风为你吹奏,素月伴你推怀换盏。何其舒畅,好不痛快?
清晨,你登舟远行。千里之地,对你不过弹指之间,你高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动江海,潇洒满关山。
你足迹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登庐山,你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上蜀道,你摇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们刚刚发现你的踪迹,听见你的笑谈,不想,你又飘然而去,在别处听松涛、观云海、赏日出……
喜欢你的的人们想尽办法请你,于是就有了汪伦与你的故事。汪伦奉上家制的美酒佳肴,盛情款待你,山野村夫的真情也感动了你。汪伦踏歌相送,你终于禁不住泪洒千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对朋友也是一片挚诚,炽热如火啊!
夜已深,没有风,只有“嘀嗒”的钟声相伴。茶香清幽,诗韵悠长,我已失眠。失眠的我伴明月而轻轻私语:“李白,我想对你说……”
篇19:李白作文500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是由古代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相信地球人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千古以来少见的旷世奇才,可谁知,李白竟然来啦!
“叮叮叮,叮叮叮”闹钟铃响了,我原本是想多睡一会儿,现在才七点,可是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暗示,让我去飞机场接某一位名人,我连忙打车到了飞机场,突然飞机出来了一位黑衣人,心里暗示着我跟黑衣人走,我先眼他说了说话,他没理我,我们走到了一个地方,他把黑色的衣服掀了,里面穿的竟然是古代的衣服,“李白”,我大声的尖叫道,李白说:“我错,正是李某本人”,我说:“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呀?”李白说:“在我们古代的天神告诉我,去公元二零一三年的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找一位叫刘楚君的孩子,教会他作诗,然后天神给了我一个仪器,在上面写出在什么地方接你,这条消息就会发到他的心里,时辰到了,自然会消。”“哦。”我说道。
然后李白和我打了一辆出租车,到了我家,打开了门,给李白递了一杯茶,李白说道:“这绿绿的水是什么?”我说:“是绿茶呀,它不仅提神还有养颜的作用,而且地球人都爱喝!”然后李白细细的品了一小口绿茶,说道:“绿茶不愧天下物,提神养颜作用多。”然后我带着李白去江面,感受了自然的风景,以后,李白情不自禁的言道:“日映江面上,心情自然凉,鱼儿跃出江,我得笑哈哈,”在后面的日子里,李白这位大诗人,教会了许多作诗的主要场景,还要找到关键词,等等。
第三天的早上,李白回到了自己该去的“地方”。
篇20:李白作文500字
(背景:二十二世纪的某月某日,一位科学家终于发明了一台能穿越时空可视电视机。一位李白的崇拜者有幸成为第一个试用者。电话接通了……以下为一位记者的复述记录)
“你好!请问是李白先生吗?”
“在下正是。敢问你是……”
“我是一个未来人,想穿越时空来了解您。您的作品《独坐敬亭山》千古流传。您能先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当时是如何写下这作品吗?对了,还有,您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激动的心情还是悲伤的心情呢?”
“说来话长,其实当时的我被排挤出朝廷,然后在一个地方写下的这首诗。反正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我就将这里拟人化了。”
“那么您在创作《赠汪伦》时,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
“因为朋友无论相隔多远都想在一起,那时我的心情满是对朋友的不舍和勉励,于是我就取这个名字了。”
“有人说这是一种自我安慰,是这样的吗?”
“我想不是的,当时我只是十分自然的表达了对朋友惜别的感情,并没有想到自己啊!”
“那么你对朋友、知己的看法是什么呢?”
“只要是相互了解,有真诚友谊的人,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做到就像在身边那样倍感亲切。”
“谢谢您!那么你对后人称你为‘诗仙’又有什么看法呢?”
“我……”
由于对方不知道怎样交电话费,电话欠费了。
那位记者无语了。
★ 梦李白
★ 梦李白·其二诗词
★ 李白作文
梦李白作文500字(共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