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比里喔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洛带古镇游记初中作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洛带古镇游记初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洛带古镇游记初中作文800字
洛带古镇游记初中作文800字
人人都说祖国年年风景好。这不,今天我就进行了故地重游--再游洛带古镇。虽然,以前我来过这个地方,但现在却已不是往年的样子了,真可谓万象更新。
洛带,位于龙泉镇北10公里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一跨入洛带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古朴、雄伟的筒子楼。出于好奇,我拉着妈妈走了进去,心想:“里面会是什么样子呢?”一进入筒子楼,就看见一座大的亭子矗立在眼前,只见这个亭子造型奇特,下面有一个长廊,上面呈三角形状,顶上还有一个金属物体,旁边挨着许多大小不一的亭子,个个色彩古朴。我抬头往上一看,整幢楼呈竹筒状,四面有许多房间,门都是推拉式的。人站立于楼下,抬头能看见蓝色的天空,圆圆的,人就似坐于井底。让人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坐井观天”。
人太多了,可谓接踵磨肩,我们只好随着人群走动。突然,我看见一个男孩拿着一把弩,我也想要一把。便上前去问小男孩,他的弩是在哪里买的`,他却只是顺手指了个方向道:“外面。”我想古街这么大,到底是哪个外面呢?算了吧,碰到了再说。没成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一处拐角,还真发现有家店子在买“弩”--这种古老的兵器,我向妈妈指了下,妈妈便明白了。我们进店进行了讨价还价,终以合理的价钱买了下来。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玉带湖。湖中有许多鱼儿在尽情地游玩。见有人在湖边逮鱼,我也想逮几条回家养养。妈妈拿起伞,将伞盖打开,当有小鱼游近时,她便迅速地将伞放入水中,企图将鱼儿捞上来,不想鱼捞上来后,还没等伸手去抓,便又溜之大吉了。再一看伞,早已变了形,伞盖也改变了方向。我不甘心,打算让妈妈再捞几次,可那些鱼儿好像知道我们的心思似的,一溜烟地游开后再也不肯靠近。我想着这些鱼也太聪明了,便换了个地方,可我们刚一靠近,湖边的鱼便又游远了。这些鱼也太精明了,真难抓。为了捉到鱼,我不得不有些耐性了。我静静地在湖边等着,终于有鱼游近了,但一伸伞却又跑了。一次、两次……均是无功而返,我灰心了。这时妈妈也发话,要我回家了。我也便只有带着遗憾地离开了。
哎,不管怎么说,此行还是有收获的。我买了想要的东西,欣赏了变化后的美丽古镇,也收获了快乐。
篇2:游洛带古镇作文
游洛带古镇作文
今年国庆节长假,我来到了位于成都东面的龙泉驿洛带古镇,那是一个古色古香,具有厚重文化色彩的小镇。国庆节长假,小镇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我们最先来到了洛带古镇最著名的广场――五凤楼广场,那儿游人如织,有得在抬花轿,有得在买特色小吃,还有的再唱歌跳舞,我仿佛已经走进了一副美丽的画卷。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往前走,耳畔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肩旁是摩肩接踵的人群,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让人如痴如醉。
古镇的大街小巷也都挤满了人,有的是远道而来的游客,有的`是本地人,还有的是在街上叫卖小吃的人,大家说说笑笑的。正当我沉浸在这充满江南韵味的气氛中时,忽然听到了“咚咚咚咚咚咚……”粗犷的锣鼓声,它仿佛把我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塞北,循声望去,一只张牙舞爪的长龙向我们舞来,大家都抬起了头注目着,尽情地欣赏。
即使下雨也挡不住游客们热情的心。下午,天空中飘来了蒙蒙细雨,大家还是挤着、笑着,只是想方设法避雨,却没有一个想离开古镇回家。不知不觉,天暗了下来,我们也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镇。
洛带古镇,我喜欢你,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你的,有机会我一定来重游故地!
指导教师 吴雪娟
篇3:洛带古镇说明文作文
洛带是成都市东边的一个小镇,早在汉朝时还是一条小街道,从三国的时候逐渐兴旺起来,到了宋朝就成了一个商业发达的重要古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镇上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客家人,它又被称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镇上大多数房屋还保存着很早以前的样子,街道不宽,但很整洁。游玩观光的人群相互簇拥,摩肩接踵,一眼望去弯延的街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伤心凉粉”!“担担面”!老板站在店铺门前朝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大声吆喝着。卖小吃的伙计手里端着自家的特色小吃,当街拦住游客,“免费品尝!”免费品尝哈!”满脸堆着热情的笑容,不停的劝道。
“哇……,我就要买那个嘛!”伤心得哇哇大哭的小孩,缠着妈妈非要买她喜欢的玩具,怎么劝也劝不住。
南来北往的游客操着不同的口音,跟老板砍价。买到称心物件的人,边走边摆弄欣赏着,不时露出满意的笑。
我紧紧的跟在爷爷身后,东瞧瞧,西望望。捧着刚买的一罐海苔和两盒桃片糕,边走边吃,这是我最喜欢的。但要紧的还是得紧盯着爷爷的背影,找不到爷爷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回到家好半天,我脑子里还是洛带古镇街上热闹的景象……。
篇4:洛带古镇说明文作文
今年国庆节长假,我来到了位于成都东面的龙泉驿洛带古镇,那是一个古色古香,具有厚重文化色彩的小镇。
国庆节长假,小镇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我们最先来到了洛带古镇最著名的广场――五凤楼广场,那儿游人如织,有得在抬花轿,有得在买特色小吃,还有的再唱歌跳舞,我仿佛已经走进了一副美丽的画卷。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往前走,耳畔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肩旁是摩肩接踵的人群,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让人如痴如醉。古镇的.大街小巷也都挤满了人,有的是远道而来的游客,有的是本地人,还有的是在街上叫卖小吃的人,大家说说笑笑的。正当我沉浸在这充满江南韵味的气氛中时,忽然听到了“咚咚咚咚咚咚……”粗犷的锣鼓声,它仿佛把我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塞北,循声望去,一只张牙舞爪的长龙向我们舞来,大家都抬起了头注目着,尽情地欣赏。即使下雨也挡不住游客们热情的心。下午,天空中飘来了蒙蒙细雨,大家还是挤着、笑着,只是想方设法避雨,却没有一个想离开古镇回家。不知不觉,天暗了下来,我们也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镇。
洛带古镇,我喜欢你,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你的,有机会我一定来重游故地
篇5:洛带古镇说明文作文
虽然我是浙江人,但是我出生在成都,成都就是我的家乡,在成都境内,有着许多的美景。比如洛带古镇、大熊猫繁殖基地(熊猫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景)、黄龙溪、海洋公园……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洛带古镇。
洛带古镇,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镇。整条街道上是清一色的瓦片房,木质结构,古朴大方。再来之前,我还在想现在的古镇都快变成垃圾厂了,不知道洛带是不是也一样呢?但是到了哪里,我才发现我刚才想的都是浮云,小河清澈见底,河中还有木质水车,木质水车搅着水,发出一阵阵哗啦的声音,仿佛让我处于世外桃源,白白的云朵飘在蔚蓝的天空,看着那云,我不禁想起了好吃的棉花糖。如果在冬季的话,你运气特别好的话,可以看见小雪,雪,从天空中徐徐飘落,像天仙下凡一样。过了一会儿,雪停了,松软的雪挂在了高大魁梧的梧桐树上,梧桐树好似变成了一棵圣诞树。
当然,洛带的小吃也不落后,最着名的就是“伤心凉粉”,“伤心凉粉”为什么叫“伤心凉粉”呢?答案是常言道:“麻的安逸,辣的伤心。”“伤心凉粉”是由于自身的麻和辣而出名的,吃上一口,不觉得怎么样,但是吃上五口或更多,你就会火冒三丈,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告诉你答案吧,因为辣,辣,会让你成为一头“喷火龙”。吃完了“伤心凉粉”,太阳快落山了,我也该回家了。
如果你受了“伤心凉粉”的诱惑的话,那就来洛带吧,我代表洛带欢迎你们哟。
篇6: 洛带古镇作文600字
洛带古镇作文600字
古色古香,灯火通明的小镇把夜晚映衬得更加美丽、迷人。此时此刻,我们来到了每逢一有节日成都人都爱去扎堆儿的洛带古镇。
走过刻着“甑子场”,有着悠久历史的大牌坊,我们就进入了古镇。
一过牌坊,就能闻到空气都是诱人的香味,是什么这么香?是好吃的艾蒿馍馍。咬一口,软绵绵的咸面粉配上新鲜可口的艾蒿叶,让你沉浸在这美味中无法自拔。在往前走,你还能看见各式小吃:麻辣鲜香的烤串,酸甜可口的糖葫芦,松软无比的鸡蛋仔,当然更少不了巧夺天工的糖画……渴了吗?那路边上的养颜清热柠檬雪梨银耳汤便是你不二之选。一路走来一路看,看得你口水流得怕是大桶都接不住呢!
除了美食,镇上还有漂亮的服饰、首饰、工艺品铺。虽然有些铺子在这个时间已经关门了,但白天拥挤地人潮留下的余温并未散去……
在中间的石板路上走着,偶尔会看到一组鲜花的景物摆放,路灯柔和的光打在它们身上,为它们添上了一丝神秘而又不失体面的`色彩。若是在白天,人们断然是看不到它们这清雅的一面的。
往前走,你又会看到檐角尖尖翘起的字库塔。我驻足于此,赏析这带有浓浓文化气息的景观。字库塔又称“惜字宫”、“敬字亭”“文风塔”。塔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高9。2米,六角双层,通体青灰色,气势轩昂。写有文字的纸物被认为是圣洁之物,须送至字库,“使笔墨化为云烟归之太空,庶文章传于薪火”,“倘敢不惜字纸,几乎与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
这就是洛带古镇,我眼中的古镇!既有时间给予的沉淀,也不失现代文化的表现……
篇7:成都洛带古镇导游词
洛带古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
来到洛带古镇,只见街道的地面是用石头铺成的,非常干净。两边有两条小沟,沟里的水清澈透明,街道两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一个水缸,缸里盛满了水,水面上漂浮着黄色、红色的小花,真漂亮。街面上的每一间铺面都古色古香,暗红色的木头门,木头窗,花窗格子还套着小卷。著名的广东会馆就矗立在街道上,非常显眼,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有玩的、有装饰衣服的,应有尽有,丰富极了,就连医院也穿上了古装。
街道上热闹极了,道路两旁有卖油榨虾子的,油炸天鹅蛋的,还有炸烤鹅、烤鸭的……闻着这些香喷喷的味道,叫人直流口水,人们围着堆抢着购买,然后津津有味的吃着,笑着。特别是商家,他们虽然忙,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突然,眼前的一个牌子让我觉得怪怪的,“伤心凉粉”,咦?我们得去尝尝!走进店里,我好奇的问:“阿姨,什么是伤心凉粉?”阿姨热情的解释道:“伤心凉粉就是辣的,开心凉粉是甜的,小朋友就吃甜的吧。”“那就来开心的吧!”一会儿,三碗甜凉粉端上来了,我先尝尝,“嗯,味道真不错!”于是,我们三下两下就把碗里的凉粉吃得干干净净,然后我们都开心的笑了。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我们回味着开心凉粉的味道,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洛带古镇。
篇8:四川洛带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洛带古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
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部,距市中心约18公里。与龙泉驿区同安街办、西河镇、等镇乡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同时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之一。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古镇”之称。
洛带古镇距今已有18的历史,古镇老街以一街七巷为代表,在这些古街古巷中,有许多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民居、府第、宗祠和会馆。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会馆。古镇有四座会馆,分别是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和川北会馆。其建筑格局和风貌各不相同。在这四座会馆中,广东会馆是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现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说道这标志性建筑洛带还有一处,那就是牌坊。
说道这牌坊,它就是一种门洞式的装饰性、纪念性建筑物。这时候许多朋友会说,牌坊,四川有很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这个洛带的牌坊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牌坊,它的背后记载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在这牌坊上。
大家请看这座四柱三门牌坊,形制虽然简约古朴,但是四根坊柱上有两副对联。中门为流沙河先生撰联:玉带落井流到东海; 铁钟在亭叩响西川。上联讲的“井”即八角井,下联说的“钟”即现存于燃灯寺内的明宣德钟。八角井位于古镇八角井街,燃灯寺旁。传说蜀后主刘禅,欲得东海鲤鱼,不慎而掉入此井,被救起时玉带却落入井底。这时见旁边树下一石头上有一张白绸帕,上面写有一诗: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后来果真帝运不长,而甑子场从此便得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 在这里我先不给大家介绍这些会馆,我先给大家讲一些客家文化,和当地的一些习俗。说到这客家文化,这个古镇就是一个代表。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后这里就成了广东江西的聚居地,目前全镇的人口90%为客家人,客家语言文化保留的相当完好,所以这里就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这里,你能听到一些“半咸淡”、带广东色彩的客家语言,尽管已经与当地的四川话有了不少的融合,但其精髓和风貌依然没有改变。如称“太阳”为“热头”,“一日三餐”为“食朝、食昼、食夜”……在离家千里的地方,能听到这些甚有广东特色的话,感觉特别亲切。 经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安静的青石板铺路,灰砖砌墙,青瓦屋檐下挂着一溜红灯笼。走过几十米的小巷走到后头,一个很大的四合院突然出现在眼前,大家请看这就是会馆的主要场所了。院子里非常热闹,节庆活动一桌桌的人有的兴高采烈地打牌,有的在聊天,正对着的是一个戏台,戏台的对面就是会馆的殿堂,整个殿堂分为三殿两院以及厢房,站在院子里就可以看到三殿的屋顶渐次增高,玻璃瓦颜色各不相同,绿的、灰的、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艳丽,给这座老宅平添了不少活力。
好了各位朋友,这会儿大家也此领略一下成都人的休闲愉悦生活。等会儿我在为大家一一的讲解这些会馆。
篇9:四川洛带古镇导游词
这座长城并非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而是后人的仿作。因而也被称为”山寨长城“。金龙长城的修建很艰苦,修建时每天大约有七八十名工人,分段修,整整修了一年的时间,砖石都是靠鸡公车推和人力背上山。没有先例,全靠自己摸索,凭肉眼沿着通道两边放白灰线。镇政府也曾找了一些搞古建筑的人,由于没经验,前脚刚修起后脚就倒了。后来为了保障安全,有几段不完全是砖砌,而是搭建钢筋柱子。当初用的大青砖,专门找了两个砖窑烧制,后来费用太贵没钱了,只得改成了黄土砖。
然而,修建的辛苦却没有换来同样的回报,从它诞生那天起,就被群众指为“违章建筑”,也曾经被媒体多次曝光。加上花费巨资修建的长城无人问津,更是引发舆论的诟病。从龙泉驿区多个部门处证实,当时金龙长城的确没有相关立项记录。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曾经在参观完这个土长城后,曾说“这是一个缺乏科学规划的工程”。 甚至有媒体将它和重庆市忠县黄金镇花费巨资修建的“天安门”相提并论,要求问责乱作为官员。
这座现代的长城,是镇政府经过了两年的策划才动工的。据悉,当年修好了金龙水库后,镇政府想以水库为基础,在客家龙文化上做点文章。后来有人提出了封闭式管理,即在金龙湖周围修一道围墙,但后来又想,如果既能起到封闭作用又能供老百姓爬山健身,不是就能一举两得了吗?最后就将围墙修成了半封闭式的“长城”。这蜿蜒在龙泉山脊上的长城,也充分体现了龙文化。
底金龙镇被合并到洛带镇,关于长城的争议也就慢慢淡了下来,金龙长城也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洛带成功举行了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古镇的活力随后被“激活”。尝到旅游业的甜头后,当地政府将目光转向了“违章建筑”——金龙长城身上。他们希望通过重新规划和包装,让这条“土龙”腾飞起来,金龙长城就这样有了“起死回生”的转机。
篇10:四川洛带古镇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们光临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元前3,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的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成都曾前后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成
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
源。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唐代,成都有“扬一益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其间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化。
成都是灿烂的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官办学堂、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汉赋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马相如、扬雄两位,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诗人薛涛、音乐家段安节、五代词人欧阳炯、绘画大师黄筌、宋代学者《资治通鉴》副主编范祖禹、理学家魏了翁、医学家唐慎微、明代文学家杨长庵、清代著名的“儒将”岳钟祺,加上现代文学巨子巴金、艾芜、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当然,造就成都文明史的还有历史上众多的外来名臣、文士的巨大贡献,成都是历史上文化名流汇集之地。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高适、韦庄、陆游、大文豪苏轼等人都曾寓居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遗产,使成都的发达文化享誉国内外。
有关成都的历史和发展的史话,我们就说到这里。让我再为大家说说今日成都的现状。汉文化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三大特色。
下面,请让我分别简述一下: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源地。蜀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温江县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龙马古城和附近的广汉三星堆等遗址说明,蜀汉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成都作为数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区的首府,孕育了历代多少风流人物,拥有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仅以各级政府明令公布保护的重点文物单位全市就有11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构思之巧妙,计算之精确,手段之高明,工程之宏伟,功能之完善,管理之科学,效益之长远,无不让到此的中外游客为之倾倒,她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给四川带来了富裕和繁荣,被誉为“独奇千古的天府银河”和“镇川之宝”,是人类文明的不朽杰作。
武侯祠座落在成都市南郊的一片森森翠柏之中,公元五世纪,为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这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侯祠,是中国众多三国遗迹中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的单位。馆藏极其丰富的成都武侯祠,与周边其他州、市、县丰富的蜀汉文化景观构成的“三国遗迹寻踪”黄金旅游者的欢迎。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上建成的纪念性古典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的诗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诗史”,他本人被尊为“诗圣”。草堂现存各种杜诗版本、多种文字译本、杜诗书法作品及其他有关资料3000余册,文物2000余件。杜甫草堂不仅为人们研究杜甫、杜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也是中外人士瞻仰杜甫遗容的胜地。
成都市的宗教文物也很丰富。全市现有佛寺、道观、教堂近百处。大邑县的鹤鸣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并以“青城天下幽”的景观名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区内的青羊宫规模宏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太上老君”(即老子)坐台传授道法之处。成都佛寺众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宝光寺、石经寺、大慈寺、昭觉寺、文殊院等。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被誉为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一。其他的文物古迹,诸如望丛祠、望江楼、明僖王陵、永陵、东汉墓、观音寺壁画、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等,就不再一一列述了。
今日成都
今日成都,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正扬起风帆,向着现代化的大都市目标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成都焕发了青春。工农业生产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前期,国家大力进行的“三线”建设,使成都基本上形成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和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四川和中国西部新兴的工业基地。
1978年以来,成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凭藉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地处中西部结合处的区位优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已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今日的成都,干道纵横、街市宽整、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市容美丽,商业服务行业网点遍布全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绕城而过的府南河,经过全市人民的五年奋斗,全面整治告捷,如今的府南河水质变得清亮,两岸的花木、草坪、雕塑、亭榭与栉比鳞次的现代化民居高楼相映争辉,犹如在城市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翡翠项链”,它不仅具有防洪、环保和交通运输的功能,还成了市民和游人最喜爱的休闲观光好去处。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和达成铁路交汇于此;公路除成渝、成绵、成乐、成雅、成灌高速公路外,还有3条国道通过,形成了以川陕、川藏、川甘和成渝、成阿等23条省级以上公路为骨干的放射型公路网络,成都市是全国公路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四大空港之一,现已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170多条。成都又是西南地区邮电通讯交换中心之一,并先后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信联系。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把成都与全国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架起了成都通向世界各地的桥梁。
篇11:成都洛带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成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洛带古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
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部,距市中心约18公里。与龙泉驿区同安街办、西河镇、等镇乡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同时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之一。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古镇”之称。
洛带古镇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古镇老街以一街七巷为代表,在这些古街古巷中,有许多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民居、府第、宗祠和会馆。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会馆。古镇有四座会馆,分别是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和川北会馆。其建筑格局和风貌各不相同。在这四座会馆中,广东会馆是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现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说道这标志性建筑洛带还有一处,那就是牌坊。
说道这牌坊,它就是一种门洞式的装饰性、纪念性建筑物。这时候许多朋友会说,牌坊,四川有很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这个洛带的牌坊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牌坊,它的背后记载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在这牌坊上。
篇12:成都洛带古镇导游词
大家请看这座四柱三门牌坊,形制虽然简约古朴,但是四根坊柱上有两副对联。中门为流沙河先生撰联:玉带落井流到东海; 铁钟在亭叩响西川。上联讲的“井”即八角井,下联说的“钟”即现存于燃灯寺内的明宣德钟。八角井位于古镇八角井街,燃灯寺旁。传说蜀后主刘禅,欲得东海鲤鱼,不慎而掉入此井,被救起时玉带却落入井底。这时见旁边树下一石头上有一张白绸帕,上面写有一诗: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后来果真帝运不长,而甑子场从此便得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 在这里我先不给大家介绍这些会馆,我先给大家讲一些客家文化,和当地的一些习俗。说到这客家文化,这个古镇就是一个代表。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后这里就成了广东江西的聚居地,目前全镇的人口90%为客家人,客家语言文化保留的相当完好,所以这里就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这里,你能听到一些“半咸淡”、带广东色彩的客家语言,尽管已经与当地的四川话有了不少的融合,但其精髓和风貌依然没有改变。如称“太阳”为“热头”,“一日三餐”为“食朝、食昼、食夜”……在离家千里的地方,能听到这些甚有广东特色的话,感觉特别亲切。 经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安静的青石板铺路,灰砖砌墙,青瓦屋檐下挂着一溜红灯笼。走过几十米的小巷走到后头,一个很大的四合院突然出现在眼前,大家请看这就是会馆的主要场所了。院子里非常热闹,节庆活动一桌桌的人有的兴高采烈地打牌,有的在聊天,正对着的是一个戏台,戏台的对面就是会馆的殿堂,整个殿堂分为三殿两院以及厢房,站在院子里就可以看到三殿的屋顶渐次增高,玻璃瓦颜色各不相同,绿的、灰的、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艳丽,给这座老宅平添了不少活力。
好了各位朋友,这会儿大家也此领略一下成都人的休闲愉悦生活。等会儿我在为大家一一的讲解这些会馆。
篇13:成都洛带古镇导游词
这座长城并非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而是后人的仿作。因而也被称为”山寨长城“。金龙长城的修建很艰苦,修建时每天大约有七八十名工人,分段修,整整修了一年的时间,砖石都是靠鸡公车推和人力背上山。没有先例,全靠自己摸索,凭肉眼沿着通道两边放白灰线。镇政府也曾找了一些搞古建筑的人,由于没经验,前脚刚修起后脚就倒了。后来为了保障安全,有几段不完全是砖砌,而是搭建钢筋柱子。当初用的大青砖,专门找了两个砖窑烧制,后来费用太贵没钱了,只得改成了黄土砖。
然而,修建的辛苦却没有换来同样的回报,从它诞生那天起,就被群众指为“违章建筑”,也曾经被媒体多次曝光。加上花费巨资修建的长城无人问津,更是引发舆论的诟病。从龙泉驿区多个部门处证实,当时金龙长城的确没有相关立项记录。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曾经在参观完这个土长城后,曾说“这是一个缺乏科学规划的工程”。 甚至有媒体将它和重庆市忠县黄金镇花费巨资修建的“天安门”相提并论,要求问责乱作为官员。
篇14:成都洛带古镇导游词
这座现代的长城,是镇政府经过了两年的策划才动工的。据悉,当年修好了金龙水库后,镇政府想以水库为基础,在客家龙文化上做点文章。后来有人提出了封闭式管理,即在金龙湖周围修一道围墙,但后来又想,如果既能起到封闭作用又能供老百姓爬山健身,不是就能一举两得了吗?最后就将围墙修成了半封闭式的“长城”。这蜿蜒在龙泉山脊上的长城,也充分体现了龙文化。
底金龙镇被合并到洛带镇,关于长城的争议也就慢慢淡了下来,金龙长城也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洛带成功举行了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古镇的活力随后被“激活”。尝到旅游业的甜头后,当地政府将目光转向了“违章建筑”——金龙长城身上。他们希望通过重新规划和包装,让这条“土龙”腾飞起来,金龙长城就这样有了“起死回生”的转机。
篇15:洛带古镇旅游商品开发
一、古镇概况
洛带古镇整体呈“一街七巷子”的格局,但是这条长约1.7公里的古街却被既不合理的商业规划给破坏了整体的面貌。
对洛带古街对两旁的商业店铺进行了分类统计,大小商业店铺300多家,共分为7类,具体分类如下:
1 饮食类,包括特色小吃、茶楼、快餐店等120多家;
2 服饰类,包括服装(部分服装店铺也同时经营照相业务)、鞋帽、围巾等,共80多家。
3 工艺品类,包括银饰、木雕、水晶、陶艺类等共50多家;
4 娱乐类,包括魔术、冒险、操作类等23家;
5 商店类,包括超市、杂货店等共8家;
6 住宿类,共3家;
7 其他服务类,包括银行、医药、理发、干洗等共11家。
其中饮食类和工艺类中还可以体现出客家文化的饮食特色和手工艺制作色,能够让游客接触到客家文化;服饰类中大部分都是经营现代服饰,同洛带客家人没有任何关系;在规划中最为不合理的是娱乐类,各种“鬼屋”、魔术、碰碰车、射击等游戏在古镇中喧闹,彻底的破坏了古镇整体的客家文化氛围。
商业和文化的分离,导致的就是古镇文化沦为商业的`附庸,最具有生命力的古镇在商业的不合理规划下变成了“死亡和空虚”。
二、古镇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经济轻文化、景区商业化缺失文化内涵
对于古镇旅游来说最主要是古镇本身的文化内涵,旅游者去古镇旅游主要是想去体味那份独特的文化。
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开发者注重于经济的开发轻视了文化的开发,景区的商业化失去了景区本该有的文化内涵。
(二)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作为一种短期生活方式,游客追求的是文化的享受和美好的回忆。
旅游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
每一件都镌刻着旅游者一段难忘的经历,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渊源。
洛带古镇具有独特的“客家文化”,是旅游开发的依赖基础,开发创新旅游商品应着眼于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三)旅游商品单一,质量差,产品定价混乱
旅游者到外地旅游经常会购买旅游纪念品馈赠好友。
这就要求旅游商品不管是所用材料、制作、工艺、包装都要有较高的质量。
而古镇中的旅游商品单一,做工粗糙,档次低,包装简陋,甚至有欺诈现象出现,产品定价混乱。
(四)旅游地超负荷接待游客严重损害了旅游地环境
每到旅游旺季旅游地都会超负荷接待游客,致使旅游地环境受到严重的损害,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更影响旅游地进一步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依存的,所以要限制旅游地游客数量,不得超过旅游地最大接客量。
三、旅游商品的基本特点
一是具有纪念意义,也就是能保持对某次旅游经历的纪念,或能触景生情,唤起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历的回忆。
这是很重要的特点。
二是具有保存价值,主要是指旅游商品所代表的事或物的价值,另外就是旅游商品本身的材质是否适宜于长期保存。
三是馈赠性,要从特色、价格和包装等方面加以考虑,便于旅游者将所购的商品馈赠亲朋好友。
四是实用性,主要是指土特产要具有使用价值,包括生活中的使用和观赏等。
五是便于携带性,旅游购物非大宗货物贸易,不依赖于专门储运手段,而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主要依赖自身能力携带,因此要尽量考虑不易损坏。
六是特色包装,为了馈赠和携带,包装要讲究,包装本身就是旅游商品质量和特色的体现。
四、开发策略
(一)寻找经济与文化的平衡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旅游资源本身的独特性
在旅游业中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本身的独特性的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古镇旅游资源独特性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独特性一旦受到破坏,旅游活动就会失去展开的条件,也就也谈不上开发,那就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了。
在保护旅游资源独特性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使经济与文化处于一个平衡点之上。
(二)商品开发应与旅游资源想协调
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收藏性等是旅游商品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要求旅游商品不管是所用的材料、制作工艺,还是使用性能、包装装潢等都应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
在开发新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时候要注意产品应与旅游资源相协调,适宜的开发的商品不仅能提高销量,更能起到宣传作用。
(三)加强旅游地市场管理和游客管理
加强旅游地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统一调度,尽量杜绝强卖,欺诈等现象的出现,同时要规范商品定价,保证产品质量。
正确引导游客的行为,保护旅游地环境和旅游资源,同时要控制旅游地游客的流量,保证游客量在旅游地最大承受游客量之下。
(四)旅游地环境保护,实行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保护古镇的古韵氛围和物质文化景观,保持古镇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异,这是古镇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过度商业开发一方面并没有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却严重破坏了古镇的文化景观和旅游生态环境。
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和古韵氛围。
物质文化景观主要是存在于区域景观中的古建筑、民俗服饰和字画楹联等;古韵氛围则是由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抽象的古文化气息、风格、感觉组成的综合体,是古镇旅游的重要依托。
这些对于长期居住在喧嚣的都市里的旅游者有着无穷的魅力。
洛带古镇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守保护第一的原则。
篇16:四川洛带古镇的导游词
洛带镇历史悠久,相传汉代即成街,名“万景街”;三国时蜀汉丞相 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福街”;后因蜀汉后主刘阿斗的玉带落入镇旁八角井而更名为“落带”(后演变为“洛带”)。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明朝时改隶简州(今简阳),清朝时曾更名为“甑子场”。1950年,简阳成立第八区,区人民政府驻洛带江西会馆。1955年,洛带区为简阳第十四区,辖10个乡。1976年,洛带区所辖的十个公社划归龙泉,同时撤区建镇至今。
洛带在三国时建镇,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而得名。唐宋时,隶属成都府灵泉县(今龙泉驿区),名排东山“三大场镇”之首。清朝时更名为甄子场,后复原名并沿用至今,是一个千年古镇和历史文化名镇。镇内传说众多、古迹遍地,场镇老街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呈“一街七巷子”格局,广东、江西、湖广、川北四大客家会馆、客家博物馆和客家公园坐落其中,是名符其实的“客家名镇、会馆之乡”。镇内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至今仍讲客家话,沿袭客家习俗,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 游洛带古镇作文
★ 参观古镇游记作文
★ 偏岩古镇游记作文
★ 初中游记作文
★ 初中作文游记
洛带古镇游记初中作文(共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