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作文400字

时间:2022-12-26 03:41:00 作者:一个哆啦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个哆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雾凇作文400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雾凇作文4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雾凇作文400字

在冰封大地、雪花纷飞的隆冬时节,坐落在第二松花江畔的吉林市,别有一番迷人的风采一江畔的十里长堤上,银松雷柳,宛如玉枝倒挂,恰似银菊怒放。这就是全国四大奇观之——雾淞。

雾淞是怎样形成的呢?每到冬季,当气温降到30度左右时,由于松花江上游丰满发电站一直在发电,所以温度较高的江水遇到冷空气后就变成了蒸腾的水汽不断聚集,最后形成江面上的自雾,如似青烟,时浓时淡,涌向两岸,笼革着整个十里长堤。这蒸腾的水汽慢慢地、一层一层地挂在柳枝、松针上。最初像银线,然后逐渐变成猫条,最后形成了如白玉妆成的树挂——雾淞。

当人们还在沉睡的时候,那大大小小的'雾淞早已凝结在柳技、松针上。清晨,人们漫步江堤,观赏雾淞。江风吹拂,雾气笼罩,银丝闪闪,霜花晶莹,真如人间仙境。

凝结在柳枝上的霜花,就像树上开满了梨花,让人想到春天,想到秋天梨儿的丰收。凝结着霜花的松树,从远处望去,就像一座座银自色的小宝塔屹立在那里。微风吹动着一只只松针,从远处看,仿佛有人在“小宝塔”的周围撒下一片片白色的花瓣,美丽极了!

几个顽皮的孩子开心地摇着树干,笑呵呵地向上瞅着。霜花从树上如天女散花一般纷纷城落。

我爱雾淞的奇、雾淞的美,更爱我美丽、富饶家乡——吉林。

篇2:雾凇作文400字

我曾经在书上学到过关于雾凇的知识,但是一直没有见到过。这次我终于看到了它——神奇的雾凇。

放寒假后,我随着爷爷奶奶回到了故乡——郊区杨家庄,期待着春节的到来。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正做着美梦,爸爸跑进来,高兴地说:“别睡了,快出来看呀,地上有霜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兴奋,于是我赶快张罗着穿好衣服,跑了出去。

我来到门外,第一眼就看到了从未见到的景色。枯黄的小草、树上以及大地上都“长出”了白白的、亮晶晶的“白花”,这不是我刚刚在课本上学到的雾凇吗?怎么会说是霜呢?于是我把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经过仔细观察后,肯定了我的说法。这就是雾凇啊!我心里别提有多兴了。

我已经看不到远处的群山了。眼前见到的高高的杨树、槐树也只能隐隐约约看见灰色的树干,而且只是有细细的一条,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粗壮。

我们家大门外的邻居的房顶上有厚厚地土,土上生长着的小草也都枯萎了,在枯草和大地上也都染上了白色,毛茸茸的小草好像也在欢庆春节,穿上了过年的银色的新装。

爸爸告诉我,雾凇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湿度足够大,二是大气温度足够低,有了这两个条件,才会形成雾凇这种自然现象。

啊!春节的第一天我收到了这样美妙的“礼物”,真是开心极了。我喊道:“爸爸,快给我照张相,我要永远记住这一天。”

篇3:雾凇作文400字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什么成功了啊?哈,告诉你吧,我成功制作出了一束雾凇!

四年级时,老师跟我们上了一堂公开课——《雾凇》,我对那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雾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中告诉我们,形成雾凇的两个条件是:一、饱和的水汽;二、遇冷凝结。对了,今天闲着没事,我何不自己动手做一束非天然的雾凇呢!

说干就干!我在茉莉花上折下一根枝条,可是哪里有水汽呢?这时,我看见妈妈正准备往电饭锅里放了米烧饭,灵机一动,有了!电饭锅里的饭成熟了,不是会冒热气吗?于是,我等电饭锅里冒热气时,将枝条对准蒸汽口。白花花的蒸汽涌出来笼罩在枝条上,枝条渐渐变得潮湿起来,还渗出了一粒粒小水珠,连我抓着枝条的手也变得湿乎乎的。我看看差不多了,就将穿着珍珠袍的茉莉花枝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冰箱。嘻嘻,真希望它马上变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雾凇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几次都想打开冰箱看一看,都被妈妈叫住了。经过漫长的等待——一夜,第二天早上,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我拉开冰箱门,哇,一束晶莹的雾凇静静地躺在冰箱里。我兴奋地捧起它,啊,凉凉的,滑滑的,茉莉花枝细一点的像银针,粗一点的似银条,几片小小的叶子簇拥在一块儿,如几朵含苞待放的茉莉花,真是“忽如一夜东风来,我家一束茉莉开”啊!

这一次自制雾凇,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动手,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篇4:雾凇作文400字

天台华顶山的雾凇非常有名,今天,终于可以见识一下雾凇的真面目了。

一路上,大人们向我们介绍了雾淞是怎么形成的:当气温下降到零度左右,空气中的水蒸汽便会在树木、草丛等表面凝结成美丽的雾淞。

汽车转了几十个弯,终于来到华顶山脚下,眼前一座高高的大山耸立在我们面前。抬头仰望,山顶上白茫茫一片,像一条洁白的毛毯盖在大山上,那就是壮观的雾淞吧!我们兴奋地大喊:“大山,今天一定要征服你!”

山路是由一级一级巨大的条石筑成的,十分坚固,有的是平路,有的是台阶,变化多端。

到了半山腰,我们立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好多大树、屋檐下都被晶莹雪白的冰凌包裹着,有的垂直挂了下来,多么晶莹,多么透明,这就是雾淞。我们禁不住摘下一片尝了一口,好凉爽!

小伙伴们互相鼓励,终于到达了山顶。哇!白茫茫一片,好壮观啊!树枝若隐若现,银装素裹,玉树银花,在灿烂的阳光下,雾凇晶莹闪烁,像闪闪发亮的透明宝石。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起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顶上,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有雾凇纷纷飘落,像洁白的舞蹈家翩翩起舞,真是风光无限好啊!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观赏着美丽的雾凇,眺望着远方的风景,兴奋不已。

在童话般的大山中游览,真让我流连忘返。

篇5:雾凇作文400字

雾凇岛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冬天的雾凇岛把活泼的性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最美的。

她是松花江上的一个小岛,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烏拉街满族镇。乌拉街满族镇的韩屯、曾通屯是雾凇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观赏和拍摄雾凇岛美景的最佳区域。

人们都说东北人豪爽开朗,就连东北的冬天也这样!寒假一到,冬天就卷着风、带着雪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于是出现了美丽的雾凇。雾凇岛没雾的时候,是一个急性子。凛冽的北风“呼——呼——”一叫唤,瞬间就冷到了极点。一夜之间,水缸冻裂了,大地冻得张开了嘴,不管多长多宽的江河都被冰封得严严实实。

雾凇岛起雾了,我们也赶紧去凑热闹。这时候,雾凇岛是温柔宽厚的。雾把大地严严实实地笼罩着,没有一道缝隙,但只要你向前走几步,面前的雾就像热情的主人向两边退开,给你这个客人让路!

站在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似排排雪浪,犹如人间仙境。

雾凇岛是一个“急性子”;雾凇岛是“温柔宽厚的”;雾凇岛的雾是“热情的”。这些拟人手法让雾凇岛更容易被我们接受。

篇6:雾凇

雾凇

邵伯中心小学 周越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凇”是“冫”,不是“氵”,为什么?(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br />

篇7:雾凇

当时间老人的脚步跨进冬天时,遥远的北方便被那纯洁、晶莹的雪覆盖。这时,你可千万别忘了来二浪河看雾凇,它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留连忘返。

雾凇又名“树挂”,是二浪河最具特色的景物。它的形成,关键在于这里同时存在严寒的大气和温暖的河水。当雾气和水气遇冷凝结在树上,就形成了雾凇。

去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二浪河观赏雾凇。妈妈告诉我,看雾凇也是有讲究的——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景色非常的壮观美丽。虽然我不知道这里的雾凇和长春的树挂有什么区别,也不明白什么讲究,但我还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期待马上可以见识到这一世界奇景。

晚上,大约在十点左右,我们就出门去看雾。还没到河边,远远的就能够看到二浪河上飘起缕缕雾气了。刹时间,雾气越来越大,还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河面上滚滚而起,不停的向两岸漂流。我惊讶于这神奇的景色,那仿佛是人间仙境,不知里面可有仙子在翩翩起舞呢?我有点恍恍惚惚的感觉了。“怎么样?这就被震住了?快回去睡吧,明天还有更美的景色呢!”妈妈笑着拉起我往宾馆走。

第二天一早,我们迫不及待地去看雾凇。只见二浪河两边的树木,一夜之间变得银白一片,树木枝叶上都凝霜挂雪,披银垂玉,难怪古人道“千树万树梨花开”。嘿,快看,那边的多像是一串串的冰糖葫芦啊,我忍不住,走上前去舔了舔,凉冰冰,还甜丝丝的呢,顿时就更精神了。哈哈,趁妈妈看得正入神之际,我悄悄地捏了团雪球打过去,偷袭成功!“哈哈哈哈……”刹时间我们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树林。

待到中午,大片大片的雾凇开始脱落,微风一吹,漫天飞舞,晶莹的冰花在阳光的照耀下越发显得光彩夺目,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篇8:雾凇

吉林有高耸的北山,有清澈的松花江,还有可爱的人们。而松花江边的雾凇是最美的。

去年冬天,我到吉林的叔叔家过寒假。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早晨,叔叔便开车带我到松花江边。透过车窗,忽然眼前一亮,十里江堤银装素裹,粉妆玉砌,整条松花江变成了冰雪世界,犹如水晶宫一般。往日苍翠的松树已变成一棵棵银光闪闪的玉树,像一个个强壮的白衣战士,保护着松花江。干枯的柳树像被用白玉打扮了一样,垂下来的一根根银条,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每根柳枝的尖上流下来的水珠形成了冰块,晶莹剔透,美丽极了。

离松花江越来越近,玉树刹那间被拨开,显出万缕银丝。岸边高壮的柳树也被压弯了腰,犹如一位妙龄少女,银发垂地;又似一位百岁先生,长须轻拂。瞧,那棵老向杨,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枝干上雪白雪白的,似绽开了千万朵梨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晶莹耀眼。叶片像点点繁星眨着眼睛,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向我点头微笑。真是一棵玉树啊!

几个孩子在一个大树下,用力地拍打着粗壮的树干,雪簌簌地落了下来,白白的雪姑娘落在他们的帽子上、衣服上,他们也变成了雪孩子。他们高兴地在树下跳啊,笑啊,仿佛是快乐的小鸟。

听到他们的笑声,心情顿时开朗了许多,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景下,一阵微风迎面拂来,吹落了银花朵朵,它们突然变成了柔柔轻雨,在阳光的映照下,飘然洒落,在空中留下了一幕雪的话剧。

风儿吹得雾凇沙沙地响,走在小路上,仿佛听到:欢迎下次再来玩儿。

篇9: 雾凇日记

雾凇日记

1月16日,老师带我们去操场上看“雾凇”。

来到操场上,我们看见树上都白了,好像荷花在树上开放了,美丽极了。我们想在操场上玩一会,老师却不让,直接带我们回教室了。不过,能看到雾凇就很高兴了。

这个大课间过得真高兴。

篇10:雾凇读后感

四年级《雾凇》一课,整节课就像一首诗,老师也如一首诗,韵味十足,充满魅力;如一杯酒,令人陶醉。

老师整节课很务实。从课文的导入,“雾”与“松”分别各指什么?“雾凇”合起来指什么?让我们清清楚楚明白了“雾凇”指什么。然后教师说:课文是如何来写“雾凇”的,文中“雾凇”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迷;词语训练很扎实,紧抓“摄氏度”、“弥漫”、“涌”、“笼罩”等词语进行训练,让我们在点拨、交流、感悟中夯实了基础,扎扎实实的促进了我们的发展。

立足文本,抓住重点内容,分层学习。老师把第二自然段内容分成三大块来学,让模模糊糊的语文成了清清楚楚的一条线,我们清楚明白了“雾凇”的形成过程,“雾气弥漫松花江”――“气温下降涌两岸”――“银线银条 银松柳”。清楚明了,扎扎实实。

老师整节课的构思很独特巧妙。板书最后成了一首诗:“雾气弥漫松花江,气温下降涌两岸;银线 银条 银松柳,十里长堤赏奇观。”这时,老师适时打出“雾凇”画面,诗与画相印,一气呵成,如诗如画。

老师本人就如一首诗,韵味十足,声音富有磁性;如酒,浓烈清香,令人陶醉。在教学中,老师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对我们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回答都给予评价,语言优美、鲜活、有温度,恰到好处,起到了有效地激励、引导作用。让我们形成了主动学习的角色意识。

篇11:雾凇读后感

《雾凇》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文本中直接描写雾凇景色的句子并不多。全文只有三个自然段,开头直接点明雾凇之美;接着写到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最后作者对自己所见发出赞叹。从文本的段落构成看,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寥寥数语感悟到吉林雾凇之美,而难点就是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我们来说很陌生,如何将我们带到松花江畔千姿百态的雾凇情境中,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首先抓住:“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等词语来体会雾凇颜色之美;抓住“千姿百态、琼枝玉树”来体会雾凇姿态之美;抓住“缀满”来体会雾凇之多;抓住“千树万树梨花开”来体会雾凇景观之壮丽。为了缩短与文本的距离,帮助感受雾凇的美丽,在朗读介绍的时候,就应该配合相关的图片,感受雾凇之奇妙。

雾凇的形成是学习的重点,如何体会,()还是应该抓住文字。第二自然段对雾凇形成的原因、过程的描写,层次清楚,条理有序,特别是用词方面,非常值得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这一节围绕“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叙述。饱和什么意思?过于饱和又是什么意思?“饱和”泛指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过于饱和”,在这里指水汽已经超过最高限度了。

接着作者用了“弥漫”、“笼罩”、“淹没”三个词,具体说明什么过于饱和的原因。这三个词需要学生在阅读时理解它们的意思,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当时雾气充满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景象。作者在叙述这个过程的时候,运用了一系列表示顺序的词――“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最初”、“逐渐”、“最后”,写出了雾气结冰时的缓慢过程。而且作者写水汽遇冷凝结的过程时,完全把它诗化了,使人读了如在眼前。

可惜的是,作者没有写出吉林雾凇有哪些“千姿”?有哪些“百态”?当然我们可以以此为点训练想象和写作。

篇12:雾凇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雾凇"一课,那美丽的雾凇奇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那些雾凇形态各异,有的像人的手掌,有的像连绵起伏的小山脉,有的像高低错落的柳枝,还有的像展翅高飞的雄鹰,……真是千姿百态!

它们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那美丽的雾凇美景真令人难忘!

每当人们漫步在十里长堤上时,人们都会被白白的雾凇迷住,情不自禁,令人向往。

我真希望我能尽早亲眼目睹美丽的雾凇!

篇13:雾凇感怀

高一4班  李雨晴

指导教师:马惠玲

吉林雾凇,作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早已让我心驰神往。今年寒假我终于来到雾凇岛,亲眼目睹了这一名扬中外的奇观。

清晨,我来到了雾凇岛。当时浓雾弥漫,江边的建筑物、树木若隐若现,灯光也变得扑朔迷离,整个街路犹如云海仙境一般。我惊喜地凑近一棵小树,哇!它的枝条毛茸茸的,好可爱呀,我迫不及待地把手从手闷子里伸出,轻轻点了一下这新奇的东西。枝条上的霜花在我指尖停留一两秒就化了。被点点冰凉触碰的我连忙将手伸回手闷子里。再定睛一看枝条上的雾凇,原来是一簇簇紧密排列的絮状冰晶。

我漫步在大铁桥上,桥下滚滚的流水升腾起团团热气。爸爸告诉我,雾凇的形成是由于小丰满水电站的水在江面上产生的大量雾气遇冷后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同的树枝上。我凝望着江面,缕缕热气投向树林的怀抱。而树木犹如银盔铁甲的卫士,守护着江堤。继续前行,愈发感到寒冷的侵袭,我缓慢地向前挪着步子,分明感到脚尖冻得生疼。万般无奈之下我打算找妈妈要热帖。当我放眼望去之时,便看见连绵起伏的树木被雾凇覆盖着,树枝被沉重地压着。但每一棵树的造型都优美独特,丝毫不比往常逊色,反而更加精神饱满。这边婀娜多姿的一株,若轻歌曼舞的少女,向游人展示优美的身姿;那里仿佛是一位银发飘飘的老仙翁,手捋胡须向游客频频点头;这株古朴典雅的“文竹花”,仿佛散发着迷人的清香;那琼枝玉叶的婀娜杨柳、银菊怒放的青松翠柏,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体味着雾凇岛的树木阐释的道理――大凡天然胜景,无不历尽苦寒,几经磨砺而成。我突然来了力量,难耐的寒冷似乎对我的折磨减少了。

我加快了脚步,带着敬意欣赏美景。一路上,我即兴改编了一首诗“白玉妆成一树高,银装素裹尽妖娆。不知魔法谁施出,丰满水库造奇观。”不知不觉中,我的睫毛、帽子、围巾都被悄悄地附上了一层薄薄的霜。我不禁感慨,树木拥有的是怎样一种热情才能吸引如此多的`霜花?它们是否并不排斥寒冷?那寒冷的降临会不会让树木因能尽情展现它们的壮丽并给游人带来美的享受而如获至宝?看着这平凡中洋溢浓厚热情的生命,我不禁想起了诗句:“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待到近午时,太阳从雾霭中露出,阳光柔和地普照大地。在阵阵微风的吹拂下,雾凇似玉屑般簌簌飘落。明丽的阳光辉映到缓缓下落的雾凇上,在空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雪帘。我仰起头,任凭纷飞的霜花滑落到我的脸上,如此凉爽而清新。

逐渐恢复本色的树木好像在愉快地歌唱:“暖暖的阳光洒在我脸上,冬末的绿芽还没长。熬过那一场飘泪的风霜,慢慢回暖,时间替心开了一扇窗。”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细心体会树木托霜花带来的那种古朴的气息,那刚正又有爱的品质。当我握紧双拳的那一刻,我终于感到了生命散发出的厚重,灵动与迷人芬芳。那一刻,感动涌上我心头:在冰封时节的吉林,草木都已凋零,万物也失去了生机,然而雾凇奇观却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地降临在这北国江城。

回眸雾凇岛,你在寒夜里被浓雾笼罩,耐住了艰苦与寒冷;在清晨热情洋溢地挂一树美景,令游人赏心悦目;在阳光和温暖来临之际欣然接受并奋力追求美好的谢幕。

我爱你,吉林雾淞!

吉林雾凇作文

雾凇教案

雾凇课文主要内容

《雾凇》教学反思

雾凇小学内容反思

苏教版雾凇教学设计

美丽的雾凇情感美文

雾凇凌雪远画轴散文

谈《雾凇》一课的多媒体教学

作文400字

雾凇作文400字(精选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雾凇作文400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