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sznanh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龙门石窟游记作文500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龙门石窟游记作文500字,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 目录
篇1:龙门石窟游记作文500字
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吃完早饭,就出发啦!妈妈去买票,我们在院子里等,这里柳絮飘飘,好多的柳絮从柳树上飘下来。我的姥爷坐在草坪上,很像一个乞丐。我发现了就把帽子摘下来,当作他的钱碗,孙歌姐姐还在里面投了些钱,更像一个乞丐了,姥爷还假装生气呢。买完了票,我们就进去了。
里面真是人山人海,人多的“小个子的看屁股,高个子的看头”。我们到了第一个石洞,里面有一尊很大的佛,似笑非笑,静静的坐在那里,非常的安详。我们再往前走,看到很多佛,一大部分都残躯不全,有的头断了,有的手没了,都被人偷了。这些佛有肥有瘦,导游说唐代以肥为美,北魏以瘦为美。前面就是万佛洞,里面有一万尊小佛,谁都数不清,这些小佛只有四厘米高。前面有一个牡丹石,上面都是牡丹,还是自然形成的,我跑过去照了相。到了龙门石窟的中心,有一尊大佛,超级静,也是似笑非笑,安详的不得了。其他的佛都风化得很严重,只有那尊大佛是没风化的。
我们又来到了洛阳博物馆,首先看到了超级大的象牙化石,有三米长,只有猛犸象的象牙这么长。旁边有一个猛犸象的骨架,好大呀!有很多古代的人造的东西,做得很精致,都和现代人造的差不多了。旁边还有几个鸡蛋,都被埋在土里几千年了!不知道用里面的蛋液做的煎鸡蛋怎么样。
我们还到“关林”参观了一下,这里据说是埋葬关羽将军头颅的地方。现在很多人都到这里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发财。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到处都有王朝气息,今天我真的感受到了!
篇2:龙门石窟游记作文500字
龙门山隔着伊水与香山相望,两山环抱伊水,大有双龙戏水之势。龙门石窟便是这双龙的点睛之笔。
我漫步在伊水两岸,细细品读龙门那沧桑的味道。龙门二十品、香山寺、奉先寺一颗颗华夏文明的明星高悬在龙门石窟这星盘之上,分外耀眼。
漫步江边,循着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随着那一座座巧夺天工的雕塑,终是见到了那令人神往的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盘坐在莲花台之上,头顶一片佛光环绕,仿若七彩祥云,面相庄严,似嗔非嗔,似笑非笑,就是那般平和,又隐约能看出一丝慈祥,全身环绕着一股王者之气,说是依照着武则天的相貌雕成的,也算是有依有据。大佛的头顶上的.发髻呈波纹状,似一层一层的小波浪垒成的,层次分明,阳光照耀下,隐约之间还能看见丝丝秀发在舞动;头顶一圈一圈的发髻又似一颗一颗的星辰,光彩照人。
人们注视着大佛,大佛也俯视着人们。
大佛那古井不波的眼睛里看不出一丝情感,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意味,似大彻大悟后的解脱,又如赤子之心的无谓。看着那双眼,我的心似乎也平静了下来,仿佛明白了什么。
那眸子是永恒的空灵。
走出奉先寺,我依旧不舍地回首瞻仰那世人敬仰的大佛,那眼神,似一朵花绽放在我的心田。我淡淡一笑,拂尘而去。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而这次惊艳的回眸,却换来了一丝感悟。遇事不用故作冷静,也不用太过焦虑,只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足矣。
夕阳隐去,放舟伊水,碧波荡漾着孤舟,我的心也如这小舟一般,摇曳,摇曳。
篇3:龙门石窟游记作文500字
洛阳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清明小长假,烟雨慕名来到洛阳,有幸观赏到龙门石窟雄伟壮观的景象。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从火车站乘坐81路公交车,40分钟后便来到龙门景区。只见这里山色俊秀,伊水悠悠,河中野鸭嬉戏,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两岸柳枝婆娑,如碧玉丝绦,微风过处摇曳生姿。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犹如彩虹卧波,雄跨于伊水之上,飞架于龙门之口,看上去宛若门厥,令人倍感神清气爽。
跟随一个导游团队“蹭听”,了解到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凿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时尚。整个石崖上遍布洞窟,石像高有数丈,小齐姆指,造型生动逼真,线条细腻生动,其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洞窟人物刻像的头部被铲掉,有的彻底毁坏,只留下空荡荡的底座,在尘埃中诉说着它不为人所知的故事,让人扼腕。
龙门最具永恒魅力和代表性的,当属奉先寺,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先后用了四年时间开凿而成。这是一组斩山为石、依崖临壁凿就的群像。二菩萨高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主佛卢舍那是中国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丰颐秀目,仪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视,默默传递着慈爱与安详,洋溢着关注人间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
出得龙门,登上对岸的山崖观龙门石窟全景,可见到完整巍峨的石刻像之壮观与神奇,很感慨古代工匠们巧夺天工的伟大创举。满天绚丽旑旎的霞光里,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致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相映成辉。
篇4: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10月3日那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去了十三朝古都洛阳,我们坐高铁来到了洛阳。
我们下了高铁后就迫不及待地打车来到了龙门石窟。虽然今天还下着雨,龙门石窟人依然非常多,人山人海,怎么这么多人呢,我想大家都是对龙门石窟仰慕很久了吧。我们走进了龙门石窟的大门,龙门石窟真是壮观。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大石门,高大宏伟,顺着游览路线一路走来,接下来是禹王池,禹王池的水很温暖,它历史很悠久。不久,我们来到了潜溪寺,虽然有些小佛龛已经损坏,但还是能从其他的佛龛上看出当时的工艺是多么先进。我最喜欢的是卢舍那大佛龛,卢舍那大佛龛上有三个菩萨,其中中间的最高大,神态慈祥、端庄,据说是模仿武则天的相貌所建造的。那尊佛像真大呀!
龙门石窟中也用了很多现代化的科技设施,比如有微信购票、刷脸入园、微信讲解,尤其是微信讲解内容非常丰富,讲解的非常细致,完全可以替代导游。
我的脚泡在凉凉的水上,但我还在坚持游览。因为下雨,所以我们只看了四个景点中最有名的西山石窟。小朋友们,龙门石窟是四大石窟之一哦!
篇5: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洛阳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间穿流而过,远望就像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地方,爸爸担任起我们的“导游”。
我们首先去了禹王池,池子里有很多大金鱼,还有一个两米高的小瀑布,真好看。
走了一段路,来到了潜溪寺,爸爸说潜溪寺是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据我观察,这个大窟高、宽大概九米多,深进七米。主佛阿米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衣纹斜垂座前,整个姿态给我一种静穆慈祥的感觉。
接着来到了宾阳三洞,爸爸说宾阳三洞开工于公元5,历时24年。
最值得一提的是万佛洞和奉先寺。先说奉先寺,他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精湛的一组群雕。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释迦牟尼的佛像,高约17米,头高约4米,二朵长达2米。释迦牟尼的眼睛被雕刻的炯炯有神,这座大雕像,旁边还有好多没有婴儿手掌大的小佛像,不仔细看,还看不见呢!
万佛洞,顾名思义,洞里面有上万个雕刻出来的佛,有的佛高达十几米有的则只有两厘米高,真是千奇百怪。
古人的智慧令我佩服,激励我前行。
篇6: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龙门石窟,相信大家也是有所了解的。它坐落在洛阳市洛龙区的右侧大道旁,很是宏伟。
首先步入万佛洞,只见石壁上处处凿满了石洞,一个挨一个,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乍一看,还真像一个个漂亮的马蜂窝!马蜂窝内部是做工精巧、惟妙惟肖的一尊尊的佛像。它们有的盘膝正坐,双手合十,眼睛微装船,似乎刚刚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现在正闭目养神,好好休息。有时双膝半跪,恳诚祈祷,有的坐姿微斜,凝神谛听老师的教导。千姿百态,个性鲜明。而且万佛洞的佛像有大有小,小到一个指甲盖,大到一栋半座楼房那么大,但古人的意志与耐心让我敬佩。
出了万佛洞往里走,就是奉先寺。奉先寺里是面目慈祥的卢舍那大佛。它比万佛洞最大的佛像还要高出一头,它的做工比前面任何一座都要精雕细刻。其实呢,原本唐高宗是为了纪念自己父亲而雕的石像,但是有一天,唐高宗在看武则天化妆时心里突然一高兴,就把全部工程改成了武则天。
在武则天的两侧分别站着两位弟子和两位菩萨,分别是弟子阿难、弟子迦叶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至于再往外的两位勇武干练的武士,我就记的不是那么清楚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那里实地考察一下。
之后,我们还去了宾阳三洞,守护罗汉堂与香山寺等等。不过我最喜欢的只有上述的两个,希望大家也能来这里参观呐。
篇7: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今天,我去参观“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3年)开始建造,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400多余年,有佛像10万多尊。
我们沿着东山来到一座小型石窟面前,石窟约高7米,中间盘坐着一尊佛像,那佛两手相对,念念有词,正义的神情仿佛看穿了世间万恶,使人不由得反思自己。再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面孔光滑、圆润,古人是如何把那坚硬的石头打磨如此?
于是我带着问题继续前行,来到了一座山脚下,拾阶而上,一尊佛像就缓缓呈现在我眼前,我立刻被她恢弘的气势震撼了,她慈祥的`面孔让我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仿佛在对我微笑。主佛旁边伫立着两尊谦虚好学的弟子,经过了1300多年风雨的洗礼,一位弟子已经被风化的模糊了面孔,接着有两尊心慈貌美的菩萨相对而立,紧接着是两尊手托宝塔的天王,正义凛然的望着众人,后面是两尊勇猛而强壮的超越凡人的力士,最后,是两尊长满尖牙,脖带巨铃的狮子,怒睁着石碗大小的眼睛。 我心里疑惑地想:像山高的佛像,古人是利用什么工具将它雕刻出来的呢?
篇8: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龙门山隔着伊水与香山相望,两山环抱伊水,大有双龙戏水之势。龙门石窟便是这双龙的点睛之笔。
我漫步在伊水两岸,细细品读龙门那沧桑的味道。龙门二十品、香山寺、奉先寺一颗颗华夏文明的明星高悬在龙门石窟这星盘之上,分外耀眼。
漫步江边,循着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随着那一座座巧夺天工的雕塑,终是见到了那令人神往的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盘坐在莲花台之上,头顶一片佛光环绕,仿若七彩祥云,面相庄严,似嗔非嗔,似笑非笑,就是那般平和,又隐约能看出一丝慈祥,全身环绕着一股王者之气,说是依照着武则天的相貌雕成的,也算是有依有据。大佛的头顶上的发髻呈波纹状,似一层一层的小波浪垒成的,层次分明,阳光照耀下,隐约之间还能看见丝丝秀发在舞动;头顶一圈一圈的发髻又似一颗一颗的星辰,光彩照人。
人们注视着大佛,大佛也俯视着人们。
大佛那古井不波的眼睛里看不出一丝情感,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意味,似大彻大悟后的解脱,又如赤子之心的'无谓。看着那双眼,我的心似乎也平静了下来,仿佛明白了什么。
那眸子是永恒的空灵。
走出奉先寺,我依旧不舍地回首瞻仰那世人敬仰的大佛,那眼神,似一朵花绽放在我的心田。我淡淡一笑,拂尘而去。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而这次惊艳的回眸,却换来了一丝感悟。遇事不用故作冷静,也不用太过焦虑,只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足矣。
夕阳隐去,放舟伊水,碧波荡漾着孤舟,我的心也如这小舟一般,摇曳,摇曳。
篇9: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上星期日王城公园赏完牡丹,已是傍晚时分,从公园出来,去安喜门马道街吃了一顿酸牛肉。
说起酸牛肉,最正宗的是在洛宁,我前年国庆节假期去爱和小镇玩时,爸爸妈妈曾带着我,专门找了一家当地最正宗的酸牛肉吃,洛阳的这家味道也很棒,也算正宗。
去年暑假,我曾来龙门石窟,就想欣赏夜景中的大佛,但是夜游早就停止了,未能如愿。这次重新开放龙门石窟夜游,也就是前几天的事,趁着欣赏牡丹的机会,刚好弥补一下上次的遗憾。
夜游的感觉很美妙,整个景区只有二十来位游客,一位导游带领我们一路讲解,四位保安护驾,两位在前边开道,两位在后边守护,简直是超级贵宾待遇。
这里东边香山,西边西山,两山对峙,伊河从中间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被称为“伊厥”,也就是现在说的“龙门”。但是这个龙门,并不是“鲤鱼跳龙门”的龙门,“鲤鱼跳龙门”,是在黄河的上游。
几道橘黄色的灯光照亮了大佛,灯光中的大佛,侧光照射出阴影和轮廓,更增加了大佛的庄严和神秘。爸爸告诉我,几年前的龙门石窟夜游,打出的灯光是彩色的,给大佛穿上了鲜艳的外衣。而我却不喜欢,彩色灯光虽然使大佛变得华丽,但却失去了威严和庄重,而此时的大佛,在单一却暖暖的灯光中,充满了灵性,用端庄而慈祥的目光俯视着芸芸众生。
关于石窟就写这么多吧,这一次过来,就是想体验一下夜游的感觉,欣赏灯光中大佛的美。
石窟所在的山叫西山,隔伊河相望的是香山。香山顶上有香山寺,始建于北魏年间,武则天称帝时重修,并经常驾临香山寺。白居易也曾捐资重修香山寺,并撰写《修香山寺记》,“洛都四野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清康熙年间再次重修,乾隆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
香山不高,石阶路也不陡峭,拾阶而上,几分钟就到了香山寺,大雄宝殿前有钟楼鼓楼各一座,夜色沉寂,微弱的灯光映照着,我抬头望着夜空中的点点星光,仿佛听到了晨钟暮鼓的回响。
香山寺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还有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详细内容百度一搜便知,我就不细说了。白居易钟情香山,干脆自号香山居士,曾赋诗道:“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下了香山,再次站在伊河岸边,欣赏对面西山的石窟全景,夜空如墨,山顶的轮廓依稀可辨,大佛笼罩在一片璀璨的光中,橘黄色的光影倒映在河水中,宁静而祥和。
妈妈说,她上大学时,香山寺还没有在景区内,站在这边,与龙门石窟可以隔伊河相望,有精明的人,拿个望远镜就可以观赏龙门石窟了。
离开香山寺,夜已深,半轮明月高高挂在夜空,伴随着我们回家的路。
篇10:四年级龙门石窟游记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到洛阳旅游,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古代工匠们用了400余年的时间,在一公里长的山上凿刻出十万余尊佛像,蔚为壮观。
瞧,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双掌合十,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好像在祝福四方来客;有的怒目圆睁,眼如铜铃,脚下还踩了一个小妖,正在为人们降妖除魔;有的慈眉善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好像在指引人们向善……
我们来到万佛洞,南北两侧的洞壁上雕刻了一万五千尊只有四厘米高的小佛像,这些佛像密密麻麻,要不是古人留下了信息,估计无人能数清一共有几尊佛像吧!古人要雕出这些佛像需要多大的耐心呀。在洞外南侧的壁上有一尊号称“龙门最美”的佛像,石刻的女子高85厘米,身体成s形弯曲,婀娜多姿,仪态万方。
看完了万佛洞,就该去奉先寺了。这里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为这里有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卢舍那大佛。大佛高17。14米,一只耳朵就比我的人还高。他面部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一双秀目微微凝视下方,露出祥和的笑意。奇怪的'是看的时间越久,就会觉得大佛笑意越浓。站在他右手边的是文殊菩萨。文殊头戴金冠,那金冠每一个花纹都雕得极其精美,真是巧夺天工。他雍容华贵,身披纱衣,虽然衣服是石头刻的,但是,却让人觉得像是用柔软的布料做出来的!
穿越在这一千米的文化长廊中,我仿佛看见了智慧、勤劳的古代工匠们正夜以继日地工作,一尊尊佛像在他们手中诞生;我仿佛听到了他们敲击石壁的声音“叮当,叮当……”
篇11:龙门石窟散文游记
每次的旅行都是说走就走,没有计划行程,也不会刻意安排时间,要的就是这份自由和不羁。旅行本就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拓展和充实,将一颗俗世的心放逐于天地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待行满归来,除去美景之后的那份欢乐,剩下的余温便是见过众生后内心清澈的自己,一个诚然对天地有所敬仰的自己。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初听这首诗,觉得写这诗的人,呵!真是牛气,眼中心里唯有牡丹,将之誉为国色,想来定是十分高贵惊艳。也或许是因为这首诗,从此,世人眼中的牡丹凭添了几分高贵之气,高贵到这牡丹之都的名号都要盖过它十三朝古都的名头了。
下高铁后的第一站到达同闻名于洛阳市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自然不言而喻。然而,我并非一个考古学家,也不是一个对佛教文化有所崇拜和研究的人,对于这些文化取向,我向来不会中意于此。若不是该处藏身于山水之中,风景旖旎,我断然是不会来的,纵使它是多么得巧夺天工,多么的雄奇壮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许是这里的山水因为龙门石窟这四个字而显山漏水;或是龙门石窟因为这里山清水秀而更加神秘;亦或是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这些对我而言都不重要,因为我并不在乎山水之道的文化价值,也不会去欣赏历史遗迹的风景如何,我只在乎身处此处的我是一个最真实的我,最想要在这山水之中放逐内心的我,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这份简单最是难能可贵……
夜里的洛阳城下了一场应景的小雨,翌日清晨,雨过天晴,带着对国色天香的悸动,起身前往尚未败尽的牡丹花园。洛阳的牡丹花园实在太多,一番纠结之后,最终于洛阳国花园中与之邂逅。
雨后的牡丹花似清水出芙蓉般的'娇娇欲滴,清艳动人,不闻此花香,但见此花艳。花虽不如盛开时期开的争奇斗艳,但蜻蜓点水式的开法在一片花海中更加显得遗世独立,清绝高贵,花瓣上饱含着几滴小水珠,蜜蜂徘徊在周围,愈加生气十足。昨日被雨打落的花瓣零零落落的分散在泥土里,怕是只有香如故,诗如昨了吧:
天街小雨润如酥,国色倒钩小银珠。花开时节动京城,花落时节诗满都……
让花继续在洛阳城里盛开,让诗不断在洛阳城中传诵,哪里来的人终究是要回到哪里去的,轻轻来的人,不带走云彩,不带走心!
我家里的墙上有这样一幅壁画,用王勃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形容都觉得比之不足。时常看着那副画,如痴如醉般的想要隐身藏于在画中的地方,对一缺月,一夕阳,一壶酒,一溪云,快然自足,怡然自乐,该有多美……
对于自然风光,我们总有这么一种感觉:世间万千山水,大抵相同,人们可以尽凭想象,勾画出比现实中还令人神往的美景胜境,但我们还是要切身实地的选择一探究竟。纵使是耗费足够多的精力和体力也不惜!久而久之,我们便会觉得,其实,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再关注这里的风景是否真的那么引人入胜了,而是由衷的感悟心在其中的那份舒适、轻松、自由和快乐,这些是诗画山水所不能给予的!
篇12: 龙门石窟导游词游记作文
各位朋友好!今天,让我陪大家一起来参观素有“龙门二十品”美称的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她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龙门石窟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中最著名的是卢舍那大佛。传说她是根据武则天的脸型经过修饰而成的。凿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
各位朋友,现在,请跟着我参观龙门石窟的几个重要洞窟。
这里是潜溪寺,它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傩。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我们过潜溪寺后,在路旁右侧有一敞口石匾,我们看过石匾,向南走大约十步,进入一座院落,院中有并排三座石窟,便是宾阳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称),以中洞为代表。宾阳洞传说是根据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之字(洞宾)和号(纯阳)的末两字相加而命名的。传说它是北魏宣武帝为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营造的洞窟之一。其中仅中洞的开凿就花费了24年时间,其富丽堂皇的景象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
参观过宾阳洞,拾级而上,这里就是万佛洞。万佛洞多洞相连,巧夺天工,浑然天成。一些怪石之奇,景观之险,让人不无惊叹,流连忘返;登高远眺,心旷神怡。万佛洞集我国著名四大石窟之精华,塑佛主、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近三万尊。万佛洞为一长约500余米的山洞,在洞中有23000余尊各式各样的佛像。洞在龙门西山中部,因窟内南北两壁刻有15000余尊佛像而得名。
朋友们们,我们可以再去参观一下莲花洞。参观完莲花洞,再登几十级台阶就到奉先寺了。它原名大卢舍那像窟,始雕年代说法不一,有说是唐代咸亨三年(672年)开始雕凿,至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龛。奉先寺南北宽约34米,东西深约36米,置于9米宽的三道台阶之上,龛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力士等十一尊大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龛,形态各异、刻画传神的造像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为石雕艺术史上的奇观。
另外,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龙门石窟也有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XX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最多的中国之最。
由于时间关系,龙门石窟主要洞窟的讲解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反馈给我哦!
自评:前几天,小城老师让我写一篇导游词,我就想起了龙门石窟。因为我对龙门石窟不是很熟悉,所以这篇文章是经过网上搜集整理写下来的。
篇13: 龙门石窟导游词游记作文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亲爱的小朋友,大家好!
欢迎大家光临龙门石窟,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我是青春旅行社的导游,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非常高兴能陪同各位欣赏它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共度这段美好时光。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的伊水河畔。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壮若门阙,因而古称“伊阙”。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最好的风景区,11月30日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请往前走,现在就来到了宾阳三洞。宾阳三洞分三个洞: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和宾阳南洞。我们先看宾阳中洞:宾阳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止。故半途而废,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动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
再往北走,就来到了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进10米,结痂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惟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
再往南走,就来到了宾阳南洞。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生动活泼。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祝你们玩得愉快,再见!
篇14: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作文
暑假里,我便游览了我国的佛教圣地——洛阳“龙门石窟”。 买过票要过检票处时,我才明白这..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本文《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作文800字》由读后感范文整理,仅供参考。
暑假里,我便游览了我国的佛教圣地——洛阳“龙门石窟”。
买过票要过检票处时,我才明白这座石窟为何要叫做“龙门石窟”,因为检票处就在“龙门”口。
进入风景区,两面连山,中间夹着一条大河,它叫伊河。听说,现在供游客走的路已经向外扩展了很多,但是看着这条河还是那么宽敞,可想而知,它真的是条“大河”。再向里走,就是我们所说的“石窟”了。一尊尊大佛浮现在我的眼前,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有一尊佛像的手式不同于其他的佛像那么庄重,放的规规矩矩的,而是像我们现在俗称的“剪刀手”。导游介绍说,这不是后来改造的`,而是原建筑就是这样。还说佛祖有预知能力,在遥远的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现在最流行的手势了。呵呵,当然,这只是传言而已。还有一尊“最美观音像”,虽然只是墙壁上几十厘米的小雕像,但是她的美丽却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我们的印象中,观音,就是一个坐着莲花宝座,手里托着插着一条柳枝的宝瓶,一只手还拿着浮尘搭的庄重女神形象,而这尊雕像,观音却站了起来,一手拎着宝瓶,一手把浮尘向胳膊外甩。她丢弃了以往庄重的神态,以突出她优美的身段,仿佛马上就要翩翩起舞起来,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不禁为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的灵思妙手啧啧称赞起来,更为祖国有这么悠久、灿烂、美丽的文化而自豪。
再往前走,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开始出现在眼前。我注意到许多小石窟内的小佛像都没有了,还有很多小佛像的脑袋也不见了。那一尊尊大佛像,虽然一动不动的端坐在险峻的山上仍显得格外庄重,但也不再像昔日刚刚筑好后那样完美了,有的耳朵没有了,有的手指没有了,还有的那脸上布满炮灰风雨,看上去显得更加沧桑。这些美丽的残缺,有的是源于历久风雨的侵蚀,而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当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时所犯下的罪行,这里的一切,在向我们倾诉着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不免沉重了起来。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20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保护我国的瑰宝,保护我国悠久、灿烂、美丽的文化!
“龙门”一游,是我今年暑假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篇15:龙门石窟游记作文400字
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这一名胜游玩。
在售票厅外,我和哥哥看到漫山遍野,密如蜂房的石窟时,不由得异口同声的赞叹道:“好壮观啊!”
踏过龙门大桥,我们来到石窟的入口,大大小小的石窟映入眼帘。这时,我发现在每个石窟里都有一个精美的小佛像,但是,有的头没了,有的手没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妈妈说佛像有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风花掉了,有的是在战争中被人砸掉了。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万佛洞,一到洞里我们全家被震住了,洞的顶端左右两壁,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小佛,非常壮观,听导游阿姨说,这里共有15000尊小佛,最小的只有两厘米,所以叫万佛洞。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气势磅礴的卢舍那群雕,从这组雕像中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就连基座都比人高好几头,这绝对是唐代雕刻艺术的精华。
夕阳已经亲吻着西山了,我恋恋不舍得与龙门石窟告别。我想,这石窟是祖先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
篇16:龙门石窟游记作文400字
来到洛阳的第一个早晨,我们就游览了三大石窟中的龙门石窟。
走过小桥,花的芬芳与草的清香便迎面扑来,让人感觉一阵清爽。
我们首先游览的的是西山石窟。走近龙门西山石窟入口,左边有清澈的河水,右边是起伏的群山,犹如步入仙境。
走过龙门,沿着小路一直向前,欣赏着舟行河中,寺座山中的美景。这时,一座石窟群浮现在我们眼前,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石洞,有大有小,大的有好几尺高,小的只有约一分米大小。每个洞中都有一尊佛像,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有站着的,有坐在莲花台上的;有的微笑着的、有慈祥的、也有严肃的。但是,由于盗窃文物损坏,有些佛的脸部都已经模糊不清了,还有的洞里的佛像也不翼而飞了,我不禁感到痛心!
继续向前,走到一个更大的石窟群前,拾级而上,我们参观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这尊佛像是武则天当皇后时修建的,大佛高17.14米,头部高4米,两耳为1.9米高,主佛的两侧还有阿难、迦叶、菩萨、金刚、力士,栩栩如生,非常壮观。
又看了几个石窟群,我们便走出了西山石窟。爬上东山石窟遥望西山石窟,景色更为壮观。
最后我们还游览了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
从龙门石窟走出,我为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历史文物的损毁感到痛惜,我们应该爱护文物,不能再让这些珍贵的文物受到破坏。
篇17:龙门石窟游记作文400字
龙门石窟位于历史悠久的洛阳,相传从南北朝时就开始建造,一直流传至今,被称为“天下最美石窟”。
龙门石窟的美,在于雕像栩栩如生。随着导游的介绍,我们仿佛看到了众多的雕像、石窟。在4的时间中,建造了大大小小2300多的洞窟,10万多尊雕像。顺着人流前进,大家果然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雕像。其中最大的有17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但无不雕刻地惟妙惟肖,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对神灵的敬畏,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雕像不但栩栩如生,而且神态各异。
我们爬上一层又一层的台阶,洞窟中的神像有的怒目圆睁,好象在威吓想要破坏佛像的人;有的微微一笑,好像在欢迎宾客的到来;有的手指前方,好像在指引迷茫的路人;有的端坐台上,双目紧闭,似乎在思索看到的一切……这些佛像在工匠的手下变得活灵活现,拥有生命。
在龙门石窟内,无论哪个洞窟都有精美的装饰,特别是在人流如潮、水泄不通的千佛洞内:美丽的莲花宝座,耀眼的光环,散落一地的花瓣,精美的波纹,完美地交织在这座洞窟里,互相辉映,相互衬托,溶入了一个安宁、祥和的世界,虽然只是石刻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丝精致、优雅的气息。
龙门石窟,还因它的景色闻名,从山顶向下俯视,一片片金黄的花儿展示着自己的魅力,漫山遍野的.绿色抒发着内心的美丽。
走在山下,仰望这遍布全山的洞窟,我看到了工匠们没日没夜的开凿,耗费毕生心血的调刻,听见了用锤子敲打岩石的“叮叮”声,这一个个的石窟简直就是一本美丽,巨大的书呀!
篇18:龙门石窟游记作文400字
要是有人问我哪里的景点佛最多,那定数龙门石窟了,那里的佛大大小小的数不清,有的神态端庄,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婀娜多姿,有的……总而言之千姿百态,神态各异。
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最大的有17.14米,最小的却只有两厘米,不要看它小,可咱们的祖先却把它们刻得惟妙惟肖,眼睛鼻子嘴甚至连衣服都刻得一丝不苟衣服上刻满了小小的装饰,整个如此完美的杰作,都在这两厘米的石头上,真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们还去了那里最著名的地方——白居易陵墓的所在地,白园,进去以后,我们看见了一个天然的小水塘,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池子里还有小鱼,红的花的,黄的白的,什么样的都有。在池塘边,有一片翠绿的竹林,这幅自然的画面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龙门石窟的景色数不胜数,偶在此就不一一介绍给大家了,大家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那儿玩哦。
★ 龙门石窟作文
★ 龙门石窟导游词
龙门石窟游记作文500字(共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