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夏目三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6篇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 第1篇: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第2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3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4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5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6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7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8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9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0篇:鲁迅故居游作文第11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2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3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4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5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6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7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8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19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20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21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22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23篇:游鲁迅故居作文第24篇:游鲁迅故居做饭第25篇:鲁迅故居游美文第26篇:鲁迅故居
篇1: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
鲁迅是我国的大人物,我梦寐以求都想去去他的家,听说他的家在绍兴,我的求知欲越来越高了,这不,上个星期 的3.8妇女节,我如愿以偿了。 一下车,我就直蹦鲁迅的故居,一进里面,就是大堂,瞧!他们以前坐过的桌椅还在呢,我跑过去,正准备一屁股做下去,突然,妈咪一把拉住我,对我说:“这不能坐的!”我点点头。唉声叹气的低下头。 绕过书房,就来到的一个房间。以前他们家的床,盖过的被子都还在哩!我好想躺上去睡上美美的一觉,可是这里外面围了栏杆。一抬头,仿佛空气里都弥漫著名人的气息。 最后,我们来到百草园,这里种着许多新鲜的蔬菜,还有几棵以前就有的大树。那里有口古井被封锁了,我迫不及待的跑过去往下敲了敲,呀!有垃圾。我十分生气,心里愤愤不平:鲁迅是一个多人好的人啊,他为社会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居然有人不尊敬他,太可恶了。 你们有时间也要去那里转转哦,记住:不要乱丢垃圾。
篇2:游鲁迅故居作文
今天,母亲说要去鲁迅故里参加小队活动,我非常高兴。于是我早早地起床,来到鲁迅故里。母亲请来讲解员赵阿姨,她让我们戴上听讲器,说:“等一会儿104班的同学们要跟着我不要离我太远,不然会听不到,知道吗?”我们连忙说:“好的”,赵阿姨说:“我们的旅程开始”。
我们先来到“鲁迅祖居”。这里有一个佛堂,挂着一幅壁画,画上有三个人,里面有鲁迅的先生呢!接着,我们穿过小桥来到“三味书屋”,也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就像我们现在的学校。我看到鲁迅的桌子上刻一个“早”字。原来那时鲁迅的父亲得重病,母亲让鲁迅到当铺拿衣服换钱买药,给父亲治病。因为这鲁迅上学迟到,受到先生的责打,于是鲁迅在桌子一角刻一个“早”子,提醒自己以后不能迟到,做什么事都要早。不一会儿,我们又来到鲁迅先生的新家“周家新台门”里面有许多房间,有淑女房。藏书房。少主房……还有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玩耍的地方,这里可以捉蛐蛐。挖何首乌,还有一畦碧绿的青菜。高大的皂荚树和桑葚,给鲁迅先生带来欢乐。最后,我们和赵阿姨合影留念,她讲得非常好,我们都能听懂她讲得内容。
今天我学到很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我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做一个好少年。
篇3:游鲁迅故居作文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了鲁迅故居游玩。
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了绍兴鲁迅故居。这里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小卖铺,有卖冰激淋的,有卖绍兴特产的,还有卖纪念品的。
随着人群,我们走进了这条街,走了不远,就发现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来来往往都是乌篷船。大人们买好了船票,我们穿上了救生服,登上了乌篷船。摇乌篷船的老大爷刚招呼我们坐好,船就摇摇晃晃地开了起来。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随着船身行走在水面上而带来的一点点凉风,再加上船慢悠悠左摇右晃的,人坐在乌篷船上,简直惬意极了!船很快进入了一个隧道,抬头只见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的、黄的、蓝的,应有尽有,漂亮极了!
下了船,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曾经的三味书屋现在变得十分先进:崭新的桌椅、可升降的黑板、还有大屏幕投影和电脑呢。转过街角,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种满了各种草药,而如今的百草园,分成了四大块,分别种着大白菜和青菜,这让我不禁有些失望。
绍兴的臭豆腐,历史久远,因臭而闻名中国。我买了两盒臭豆腐,边走边吃,再加上一路都是烧烤串、关东煮、山楂糕、鲜榨汁等等,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吃货的美地。
鲁迅故居既有水乡特色,又有文化特色,还是美食天堂,不愧为绍兴的旅游宝地。
篇4:游鲁迅故居作文
星期日,我们全家去绍兴游玩,参观了鲁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东西。 走近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睹雕刻着鲁迅和江南小镇的墙,前面有几个栩栩如生的铜像。不时有人上去跟他们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几个……
星期日,我们全家去绍兴游玩,参观了鲁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东西。
走近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睹雕刻着鲁迅和江南小镇的墙,前面有几个栩栩如生的铜像。不时有人上去跟他们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几个。之后,妈妈去买了票,我们便正式进入了鲁迅故里。
我们先去了鲁迅祖居,一进去便是古色古香的正厅,大大的“德寿堂”悬挂在中央,下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一副对联,下面的方桌和方凳摆的整整齐齐的,听边上的导游阿姨说,这是会客的厅堂。
看完了正厅,我们穿过一条过堂,来到了厨房。妈妈突然指着一个像是风车的东西问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回答不上。姐姐告诉我那是用来筛选谷粒的,外婆家就有。听了姐姐和妈妈的解释,我知道了厨房好多东西的功能,我还特意在厨房照了张相留做纪念。再往里走,我还看了一些房间,有主人的,有少爷的,还有小姐的。还有绣房、琴房、书房。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特色,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出了鲁迅祖居,我们还去了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姐姐说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在里面还看到了模仿上课情景的铜像,真是有趣。百草园里有颗树龄1的香樟树,长得好高大,我和爸爸在下面拍了好几张照呢!对了,我还买了把扇子!姐姐笑我扇起来的时候像个混世小公子!这是夸奖吗?
在一家人的欢笑打闹中游玩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真的很有趣,有机会大家也要去看看哦!
篇5:游鲁迅故居作文
冒着蒙蒙细雨,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我们撑着伞游览了鲁迅故居。
我从书上知道了鲁迅是一个文学家,从爸爸口中了解到鲁迅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思想家,今天又在鲁迅故居看到了这个有着“浓黑眉毛”、“浓黑胡子”的伟大作家的雕像,并了解了他光辉的一生。
走进“三味书屋”,我想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那里,我看到了鲁迅生活的“四角的天空”,还坐在鲁迅坐过的课桌前,想象着鲁迅小时候求学时的样子。在他那个大大的书房里,所有摆设都很简朴,只有柜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我在鲁迅博物馆里看到了,鲁迅原名叫周樟寿,后来改名叫周树人,爷爷是做官的,而从他爸爸这一辈开始,家里就变穷了。而鲁迅却很感谢爸爸,因为那段时间的磨练,让鲁迅知道了自己小时候想做医生的理想只能救死扶伤,而拥有知识,做一个用“笔”战斗的人却可以拯救一个民族。我还在这里认识了鲁迅在日本的恩师“藤野先生”,看到了鲁迅翻译的许多外国进步著作。看着照片上的旧中国和那个时代的人,我不禁感叹:鲁迅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中国人。
也许,在绍兴的鲁迅故居里,我能看懂的东西不多。但我想,这是一颗种在我心里的种子,以后我还想到上海的“鲁迅故居”,去了解鲁迅更多的更伟大的故事。
篇6:游鲁迅故居作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今天我坐着小桔灯的大巴车,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鲁迅故居。
走下大巴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不仅有鲁迅的雕像,而且有一条古街和大大的四个黑字,上面写着——鲁迅故里。鲁迅爷爷的大门,一看到这,我忍不住惊叹了一句:“好大啊!”这里有几间卧室,就连厨房也很大,几个人都不会感到挤,还有他们家的刺绣也很漂亮,百鸟朝凤等等。这要是想要得到,这里都有。(不止现代的)我心里想:鲁迅的爷爷可真是大户人家啊!
走出以后,我们就来到了百草园,这里有很多蔬菜:有青菜、胡萝卜、芹菜应有尽有,老师还让我们在那里拍了个照。看完百草园后,来到了一条街道,这里热闹非凡,很多人在那挤着抢东西吃,因此人山人海,这时我突然闻到了臭豆腐的味道,心想:好香啊,真想吃啊。很多人都去跟老师说要买,但老师不让我们吃,第一赶时间,第二这现在东西吃下去,万一要拉肚子怎么办,不安全,所以我们又朝下一个目的地出发。接下来要去三味书屋,走过一段有栏杆的桥后,就来到了当年鲁迅读书的地方,听导游讲解以后,我突然发现桌子上有个“早”字,原来就是有一次鲁迅迟到了,教书先生批评了他一顿,然后他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写了一个“早”字,就是让自己,以后不要迟到,这可把我乐了好一会儿呢,走出来以后,我还没看见乌篷船呢,好想坐啊,可惜游单单上没有这一项,也只能就此作罢,既没有吃到最心爱的臭豆腐,也没有坐到乌篷船,此时的我是心灰意冷,真是可怜啊!
半天的旅程就此结束,我也不想多说,毕竟我是心很凉,真惨!
篇7:游鲁迅故居作文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歌唱,我们的心情也愉悦极了,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去绍兴旅游了。收拾好东西,坐上汽车,踏上了游鲁迅故居的旅途。
我们先排队进入了三味书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讲堂,讲堂中间摆着老师的桌子,鲁迅的课桌摆在墙角。他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子,这是因为他有一次迟到了,挨了一顿严厉的斥责,从此他就要求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起早。“三味”指的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味如醯醢。鲁迅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学习、人缘、课余….样样都非常好。
一出三味书屋,我就闻到了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尝一尝,臭豆腐有着独特的味道。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和许多漂浮在水面上的“蚂蚁”我的心不禁痒痒的,拉着爸爸要求做船。爸爸答应了,我穿好救生衣,坐上了乌篷船。我看着河水和周围的风景,河水时而汩汩的奔涌,时而哗哗的流泻。我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里。船不知不觉中已经靠了岸,我们上了岸,向划船的老爷爷挥手道别……
绍兴还有许多别的景色,柯岩、沈园、柯桥……都很好玩。我们依依不舍地向绍兴挥挥手,绍兴,再见了!
篇8:游鲁迅故居作文
清明时节,我与母亲至绍兴一游,前来拜访鲁迅先生的故居之地。
正值节假,人多的出奇。一杆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堵斑驳的青灰石碑屹立后方,“鲁迅故里”四个大字高挂其上,一笔一画正是鲁迅先生所书手迹,质朴典雅,古厚自然。我看见石碑上分明的凿痕: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两道有棱有角的浓眉就像锋芒毕露的利剑,直刺敌人的要害。隶体“一”字似的胡须贴在鼻下,薄薄的嘴唇紧抿着,划出一道似有若无的弧度,让人能够感受到他的精神。他方正的脸庞,透露着凛然大气。一袭长衫以下,手上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枝烟嘴,轻袅的烟气一直延伸到小巷人家。
我在石碑前伫立良久,游人们也在这里驻足而经久不散。直到导游嘹亮的喇叭声把我们唤醒,才后知后觉地跟上了大部队。鲁迅曾生活的所在都极其俭朴,大多都是一个样式,往往是正中梁上一块牌匾,其下一张画像或是两行对联,一两张方正的木桌,几把不胜简巧的木椅,便是全部的所有家当了。
但真正让我惊愕的,是鲁迅先生自己所住的杂间。目之所及,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幅肖像和两个笨拙简易的木柜了。床是最简单的样式,四四方方的像一个大盒子,只挂起了白色的床帐;桌子也不过一米长,上面并排放着俩个小小的木柜,加起来倒有十来个屉子,很是实用。一张黑白画像系上了条细绳,衬着干净的黑框底挂在白墙上,整个房间便空荡荡无一物了。这样一眼看去,我的心底便油然生出一股崇敬,不自禁地要感叹。
再说到要令我最哭笑不得的地方,便是鲁迅先生所写过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百草园了。老师曾为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过这篇课文,其笔触之妙美简直让每一人都如同即将前往蓬莱仙境般期待。然而,当导游领着大家来到此地实物参观时,我却觉得自己是被鲁迅先生大大地忽悠了——这分明就是自家小院再普通不过的菜园子啊!可恰恰我又难以恼怒他开的玩笑,若一一核实的确是有这些物什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或是“趣味无穷”的泥墙根一带……这时候,我不得不惊叹于鲁迅先生的笔法之妙、文采之长。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法实在是让人望文兴叹的。
出了园子,我又看到了一座石碑,赫然是“民族英雄”。是了,可歌可敬的鲁迅先生!“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看见他仿佛从那石碑里走了出来,浓眉墨须,牙黄羽纱。
这位顶天立地的战士!
篇9:游鲁迅故居作文
今年暑假,我游玩了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包括: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与鲁迅博物馆。我要一一告诉你们我的游玩经历吧!
首先,我去的是三味书屋。到了三味书屋,首先看到的是书屋里的一张大木桌,桌子上摆放着几本书,还有一把戒尺。桌子旁有六张小桌子。据说,这些小桌子都是学生自家的,由于需要,就从自家搬了过来当课桌。有一样特别不同:鲁迅的小桌子上有一个“早”字。据说,小时候的鲁迅有一次上课迟到,被老师重重而又十分严厉地骂了一顿,鲁迅为了警戒自己下次不能迟到,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可是我没能看到这个“早”字,因为字已经很模糊,看不清了。三味书屋后还有一个后院,毕竟教鲁迅的先生讲的课程枯燥无味,就有许多小同学与鲁迅十分调皮好玩,每当先生讲的入神时,鲁迅便与他的同学趁这个机会,悄悄地溜到后院去,嬉戏玩耍。
游完三味书屋,然后我就去鲁迅故居参观,鲁迅故居里有鲁迅的起居室与他的家长住的地方,而我们就到鲁迅的起居室去参观。只见起居室里有一张大木床,床上有一张竹席,与一个枕头,床旁边还有一个木头做的的床头柜。起居室可真简朴啊!
参观完鲁迅故居,我沿着一条宽大约有一米的小路继续前进。走了大约两分钟,我们就来到了百草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大约有十米,宽大约有六米的田地,田地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浅绿色的豆角,也有深绿色的青菜,还有绿油油的韭菜。田地旁还有一口水井,大概是用来打水喝或者是用来浇灌蔬菜用的吧!水井旁还有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三个大字,而且用红色的颜料涂着,分别是“百草园”。百草园里还有围墙,围墙的下半部分是用红砖造的,但是经过风吹日晒,已经不再那么红了,成了浅红色。我想:围墙脚下的蟋蟀也不再唱歌了。
走出百草园,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鲁迅的奶奶与小时候的鲁迅的塑像。他们正在大树底下乘凉,奶奶坐在木椅上,正在给坐在小凳子的小鲁迅讲故事,小鲁迅听得十分认真,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小鲁迅的小凳子旁还趴着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猫,也盯着小鲁迅的奶奶。我想:小鲁迅的奶奶讲的故事一定非常好听,也非常的有趣吧!
走出小院子,我走了一段路之后,就来到了鲁迅博物馆,准备参观一下。鲁迅博物馆可真大呀!一共分为两层,博物馆里有鲁迅先生的肖像,有鲁迅先生的照片,也有鲁迅先生写下的书籍
走出鲁迅博物馆,已经是傍晚时分,我该回家了,但是鲁迅故里让我流连忘返!
篇10:鲁迅故居游作文
鲁迅是中国的一代文豪,今天,我有幸跟随妈妈的同事们一起,来到了鲁迅故居。
鲁迅故里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百草园和鲁迅纪念馆组成,走过三味书屋就到了鲁迅故居。一进门,我就看到两棵有着茂盛绿叶的桂花树。桂花树的旁边是一个非常大的水缸,凑进一看,缸底堆着好多的硬币,我正疑惑,这时候导游说:“这原来是用来蓄水的,现在被一些游客当成了许愿池。”桂花树边上就是鲁迅的房间,里面还有保存完好的鲁迅曾经睡过的床铺还有一些鲁迅的旧物。过了堂,就来到了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我四处观望,发现都是房间,东面前半间是客厅,是鲁迅吃饭会客的地方;西面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房间,听说她性格幽默,常给幼年的鲁迅讲“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楼上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
走过两楼两底,就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就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子,但是鲁迅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到这里来玩耍,是他们儿童的乐园。鲁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纪念他那段快乐的童年时光。
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一进纪念馆大门,迎面几个金色大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写在鲁迅铜像边上的墙上,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吧。纪念馆里有许多先生用过的家具,衣物,孩提时的玩具,每个阶段的简介……。更多的是鲁迅的文稿,我只大略的看了一下,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文稿的字是用毛笔写的,端端正正,但是许多我都看不太懂,看介绍才知道是鲁迅是因为看到那时国内同胞的愚昧,弃医从文,用文章来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
看了这些,我对鲁迅敬佩极了。我想:其实,伟人的故居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伟人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吧。
篇11:游鲁迅故居作文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今天我得到参观鲁迅的故居这个机会,真是太难得了。
首先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三味书屋。来到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画,画上画着一只鹿,坐在松树底下,优雅得象仙女一般美丽极了。书屋正中上方悬挂的匾额上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作。书屋中间是老师的八仙桌和木椅,学生们都坐在窗前壁下。东北角的一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桌椅,书桌是鲁迅用过的,桌面右上角那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亲手刻下的,可这“三味”是哪“三味”呢?它指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于百家味如醯醢。肴馔指鱼肉之类的荤菜,醯是醋,醢是肉酱。
接着,我们来到客厅,门前是一艘艘乌篷船。进入客厅,首先看见书屋正中上方悬挂匾额,写着“德善堂”三个大字。字下画着两只神态自然的丹顶鹤,栩栩如生,两排座位相对摆放,这种摆法代表很尊重来访的客人。
穿过走廊就到了百草园了。这里枝叶茂盛,绿树成荫,玉米数不清。草园旁有个水井,据说鲁迅小时候很调皮,经常在井边游玩。
鲁迅的著作有很多,才华横溢,而我却整天就知道乱玩,玩不出个成果来,我应该好好学习他的精神。听了我的介绍,你也去参观一下吧。
篇12:游鲁迅故居作文
为了让我更加了解鲁迅,妈妈决定带我去鲁迅的故乡——绍兴,乘了两个小时的动车,我们终于到了。
走进鲁迅故居,里面人潮涌动,每个人都兴致盎然:有的在给家人拍照,有的在品尝绍兴的特色美食臭豆腐,有的在仔细端详墙上的文字……我则拉着妈妈的手迫不及待地朝鲁迅家跑去。一跨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客厅,那客厅可真气派,巨大的木墙上挂着用毛笔写的横幅,横幅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两把木椅,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陶瓷花瓶,上面画着几朵浅绛色的荷花,甚美!
穿过走廊,便来到鲁迅的房间,他的房间极其朴素,床上挂着的蚊帐已布满岁月的灰尘,破旧的被褥叠放在床上,让人丝毫感觉不出他曾是个“少爷”。走过房间的连廊,我们来到百草园,那里留着鲁迅先生的童年。我异常兴奋,之前只在书里看过,终于实地见识了一回。许多年前,鲁迅先生就是在这里和他的好朋友闰土一起“雪地捕鸟”。百草园的泥墙根下是否真的能挖出何首乌?为此,我还特地找来一根小木棍拼命挖,试图寻找“何首乌”的影子。妈妈还带着我从百草园走到三味书屋,见到了鲁迅先生亲手刻的“早”字,它代表着鲁迅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
我们在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上散步;在咸亨酒家品着茴香豆;在路边的小摊上尝一口绍兴特色臭豆腐;在乌篷船的摇晃中寻找鲁迅、感受鲁迅……
篇13:游鲁迅故居作文
正月初三,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自驾去绍兴游玩,出发前,外公笑称这可是专门为我设计的“文化之旅”!
第一站,我们去了鲁迅故居,在这里,鲁迅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青瓦粉台,虽然老房子颇有些年纪,但保存得非常好。小堂沿、祖母卧室、鲁迅起居室……看过文字介绍,再看看陈列的一件件旧物件,我仿佛穿越到了鲁迅小时候,那个有长妈妈讲故事、小鲁迅嬉戏玩耍的情境。
从鲁迅故居出来,走不多远便是此行的第二站——鲁迅纪念馆。纪念馆共有二层,一进大门,看到的是鲁迅先生的半身雕塑,旁边赫然写着“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几个大字,妈妈说,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在纪念馆,我了解到了更多鲁迅的生平轶事,比如家境从富裕到落魄,从被人宠爱的长子长孙到天天跑药铺当铺被人瞧不起……这些都给鲁迅的成长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啊!
三味书屋是我们一行的第三站,据说这是当时绍兴城里比较有名的一个私塾,鲁迅小时候就在这里听寿镜吾先生上课。我看到了当时鲁迅求学时用过的一张硬木书桌,桌角上刻着一个“早”字。原来,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受到寿先生的严厉批评,他很惭愧,就在书桌上刻了“早”字用来告诫自己。可见,偶然犯了错不要紧,顶重要的是要能牢记在心,积极改正!
篇14:游鲁迅故居作文
8.14
我们最近要去鲁迅的故乡——绍兴游玩了,今天,妈妈上网给我看了一下鲁迅故居的简介: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小学生作文大全
在它的下面挂着一幅画,旁边贴着一副对联,我看着对联,上面那苍劲有力的字令我好奇。小前堂也是个客厅,里面放着桌子、椅子,桌子上放着有蓝色图案的鱼肚白茶杯,下面还有一个圆圆的盘子。走进书房,只见那书橱上每个抽屉表面都刻着朝代,听妈妈说里面放的是某个朝代的书,把它们归类好防止混乱。我想起自已杂乱的书房,真的有点害羞。到了厨房,里面的东西更多,柜子、磨米的石臼、灶膛……嘿!鲁迅家的锅子和妈妈小时候家里用的一模一样。
来到“三味书屋”,和图片上一个样,正屋上方一块匾,匾下一幅画,画上一只漂亮的梅花鹿正伏在大树下休息。哦,屋中的桌椅用红绸带围起来了,不能走近,看墙上的介绍,那角落里的是鲁迅小时候曾坐过的位置,那右下角用玻璃盖着的,是鲁迅小时候在课桌上刻下的“早”字,鲁迅写文章时,也把它写进去了。
后面的百草园,树木葱绿,草儿茂盛,真是玩的好去处。难怪鲁迅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到自己最爱玩的地方是这里。
荆溪小学 作者:四(2)班 韦雨彤
篇15:游鲁迅故居作文
鲁迅是伟大的,对我来说,他是有些神秘的作家。
他写的作品,在虚无中,有几分真实,但他的文章,我几乎一篇都看不懂。
但他很“伟大”,所以,他的家、他的房间,甚至他玩的草坪,都成了景区!我在“大展柜”里看了他的每一支笔,每一个用过的砚台,每一本写过、看过的书。就连开在鲁迅故居旁的绍兴臭豆腐,都生意兴隆。
他写的作品是无比伟大的巨作,这引起了他的一切都成了——伟大作家鲁迅的XXX,他的出名,让他的一切都极为出名,这都是他所带动的吧。
现在,网上许多人说,自奥运会全红婵夺冠后,他的“乡村小破屋”都成了网红打卡地。只要“他红”,那就不只“他红”,他的一切都“红”。
现在我常想如果我将来有了一些“大作为”,那么我现在正在用着写字的这支笔,会不会成为“伟大的笔”来展出呢?是不是淘宝会有里会有“徐梓饴的同款笔”呢?
我有个同学,常在班里吹:“奥运会杨倩是我爸爸的表嫂三侄的女儿!”如果杨倩不去比赛,她是不是还不知道有这个“远房亲戚”?
一旦出名,一切都会轰动,连家都会被封起来,成了“网红景区”。
篇16:游鲁迅故居作文
踏着青砖,顺着小巷,看着乌篷船在河道中穿梭,我来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跨入门槛,眼前是大厅,两边的壁上均匀地挂着画,空气中隐隐有一丝淡木的清香,多少也有几分清闲的气息。但整齐的椅子,高高在上的牌匾又让人感到严肃几分。鲁迅就是在这个封建又拘束的家庭中出生的。
走进亭院,多多少少都会植上几棵树,现在看到平淡无常,枯燥透顶,却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伙伴。但时间一久,却也死板了!正如他在“故乡”一文中写到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其中,院子中最大的就要数百草园了!记得鲁迅在矮墙那儿,捉蟋蟀给父亲做药引,当今一看,却也不怎么样,矮墙便是矮墙,石井栏便是石井栏,但整个院子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似乎有些沉重,又有些悲伤。
儿时的鲁迅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好景不长,随着他父亲生病,家中断了经济来源,他只能每天拿着母亲的首饰到店铺里当掉来维持生活,渐渐受到别人的歧视,遭到同伴的取笑。正是因为感受过底层人民的煎熬,也正因为他经历了一个家庭从辉煌到破落,他才写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千古名句,是他一生的写照!
当时的社会,有买人血馒头的治病的,有把妇女的脚裹小的,有但这种种事都脱离不了鲁迅先生写的几个字“吃人”。
19,他下定决心-出洋!在日本,他看到了自己的同类-中国人被嘲笑,中国人嘲笑中国人,他愤怒了,打算用文字改变中国人的理念。
这位中国的英雄,用笔战斗了一生,改变了中国人的信念,展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爱国爱民的精神
走出大门,前面又是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只有那青砖小道一直向前,似乎没有尽头。
篇17:游鲁迅故居作文
今天,我们来到了风景秀丽的绍兴,绍兴是鲁迅的故乡,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我们乘车来到了鲁迅故居景区,景区的墙上刻了“鲁迅故居”四个大字,还有鲁迅的浮雕,他显得那么的和蔼可亲。我们首先去了他家,鲁迅的家很大很大,分为客厅、书房、饭厅、卧室……。总共有八十多间,好几个院落。屋里都是按照原样布置的,显得古色古香的。我们来到了“百草园”,是鲁讯先生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地方。看到了他所说的: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长着何首乌的泥墙……一切都没变化。我们坐在石凳上,认真地听讲解阿姨讲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我们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
我们来到三味书屋,刚走进就仿佛听到了他们的朗朗书声,看到鲁讯先生小时候上学时用过的桌椅,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听导游阿姨说,因为鲁讯小时候,爸爸病了,为了给爸爸买药,他上学就迟到了,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所以他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提醒自己以后不要再迟到。三味书屋门口是一条小河,绿色的河面上停着几只乌篷船,很有些江南水乡的风味。
天气太热了,毒辣辣的太阳就像下火一样照得我们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这在又热又渴又累的时候突然听到爸爸兴奋地喊:“看,咸亨酒店,孔乙己喝酒的地方。”我一看酒店前还有孔乙己的铜像呢!我们冲进酒店,点了著名的茴香豆、豆腐干等菜,爸爸还和魏叔叔喝了些绍兴黄酒,边喝边给我讲了孔乙己的故事。
绍兴多美丽啊,我爱绍兴,大家快来绍兴看看吧!
篇18:游鲁迅故居作文
星期日,我们全家去绍兴游玩,参观了鲁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东西。
走近鲁迅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睹雕刻着鲁迅和江南小镇的墙,前面有几个栩栩如生的铜像。不时有人上去跟他们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几个。之后,妈妈去买了票,我们便正式进入了鲁迅故里。
我们先去了鲁迅祖居,一进去便是古色古香的正厅,大大的“德寿堂”悬挂在中央,下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一副对联,下面的方桌和方凳摆的整整齐齐的,听边上的导游阿姨说,这是会客的厅堂。
看完了正厅,我们穿过一条过堂,来到了厨房。妈妈突然指着一个像是风车的东西问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回答不上。姐姐告诉我那是用来筛选谷粒的,外婆家就有。听了姐姐和妈妈的解释,我知道了厨房好多东西的功能,我还特意在厨房照了张相留做纪念。再往里走,我还看了一些房间,有主人的,有少爷的,还有小姐的。还有绣房、琴房、书房。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特色,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出了鲁迅祖居,我们还去了三味书屋和百草园。姐姐说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在里面还看到了模仿上课情景的铜像,真是有趣。百草园里有颗树龄1的香樟树,长得好高大,我和爸爸在下面拍了好几张照呢!对了,我还买了把扇子!姐姐笑我扇起来的.时候像个混世小公子!这是夸奖吗?
在一家人的欢笑打闹中游玩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真的很有趣,有机会大家也要去看看哦!
篇19:游鲁迅故居作文
在国庆小长假,我有幸来到鲁迅故居。
这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我往里边瞄了一眼,天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里边人潮涌动,长长的队伍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头,哪里是尾。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进入了鲁迅故居,通过简介我知道了,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发《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看完简介,我看了看四周: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显得异常朴素。经过鲁迅卧室的窗户,往里看,最显眼的是一张罩着蚊帐的大床。靠近窗户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笔和墨,这就是鲁迅先生学习用的桌子吧!
跨过一个拱门,就进入了百草园。一块大石头立在百草园中,上面刻着“百草园”几个绿色的大字。曾经的百草园已经成了菜园,里面种着毛豆、南瓜等蔬菜。“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充满了无限趣味……”鲁迅儿时和朋友们常到这来玩。他把百草园记录在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学习的私塾,墙上挂着“三味書屋”的匾额。匾的下面是一张国画,画的前面摆放着一张紫檀木色的大桌子和椅子。
故居旁就是鲁迅纪念馆了。那里展示了他各个时期的生平事迹。毛主席曾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魂。”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生活经历了波折、苦难,可他依然勇敢面对。就如他的《野草》所说:“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篇20:游鲁迅故居作文
这一次来到鲁迅故居,我又驻足“三味书屋”,桌子上那“早”字,虽然不是熠熠生辉,甚至有点灰暗,但是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走进“三味书屋”,我径直来到了东北角,在一张硬木书桌上,找到了鲁迅先生刻着的“早”字,这“早”字像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个小小的火把。
讲解员向我们讲解着这“早”来历: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以后的日子里,鲁迅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五年前,我也在这里,看着“早”字,听着讲解员的讲解,那时,我只知道读书要“早”,现在我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似乎明白了许多:这“早”字,是鲁迅先生“不找理由推脱,只下决心努力”的写照。
前几天发生的事,又一次浮现在眼前:在班级组织期中考试前,我刚感冒发烧,白天听课昏昏沉沉,晚上头痛得厉害,只得早早上床,期中考试结果出来了,语文只考了84分,老师在班上点名批评了我,我当场就大哭起来,老师了解情况后,向我承认了错误,挽回了我的面子。
现在,看着鲁迅的“早”字,我脸红了,偷偷地看了一眼在旁的语文老师,我羞愧地低下了头。“考试不好,怎么能找理由推脱呢?”这问话在我脑中不断地盘旋着……我终于鼓起勇气走向老师,大声地说:“老师,我错了!”,老师拍拍我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祝贺你,你又进了一步。
我想:今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不管是在家乡,还是到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这“早”字,因它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头。
篇21:游鲁迅故居作文
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去绍兴参观鲁迅的家乡,看到了很多以前的东西。
走近鲁迅的故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鲁迅和江南小城的城墙,前面有几尊栩栩如生的铜像。不时有人上去跟他们合影,我也照了几张。之后我妈去买票,我们正式进入鲁迅的故乡。
我们先去了鲁迅的祖籍。我们一进去,就是古色古香的正厅。中间挂着一个很大的“德寿堂”。下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一副对联。下面的方桌凳摆放整齐。听旁边导游阿姨说,这是会客大厅。
看完正厅,我们穿过一个大厅,来到厨房。我妈突然指着风车之类的东西问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也答不上来。姐姐跟我说是用来筛粮的,外婆家有。听了姐姐和妈妈的讲解,我知道了厨房很多东西的功能,还特意在厨房拍了一张照片留念。再往里走,我也看了一些房间,有老爷的,有少爷的,有小姐的。有刺绣室,琴房,自习室。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特点,真的是大开眼界。
出了鲁迅祖居,我们还去了三潭映月,百草园。姐姐说三池映月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看到里面有一尊模仿上课场景的铜像,真的很有意思。白草花园里有一棵1的樟树,它很高,我和父亲在下面拍了几张照片。对了,我还买了风扇!姐姐笑我,扇得像个混小子!这算夸奖吗?
我在一家人的笑声和打闹声中演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真的很有意思,大家有机会应该去看看。
篇22:游鲁迅故居作文
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馆内继续参观,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坎坷的一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19,鲁迅赴日留学,学习医术,因深受资产阶级民工革命浪潮,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鲁迅看到国内同胞的愚弱,毅然弃医从文,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此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看到这里,我对鲁迅更加敬佩了。
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但我最想参观的还是三味书屋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听身后的导游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篇23:游鲁迅故居作文
前一天得知要去实地参观鲁迅先生笔下的“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竟一直兴奋到了第二天清晨。早早梳洗带装完毕等待出发心之向往的行程,抑制不住的兴奋全部都写在我的脸上,像阳光下盛开的花儿……
迎着微微拂面的清风,呼吸到了自然的青绿味,顿时神清气爽!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鲁迅的故居。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大的鲁迅浮雕了,浮雕上的鲁迅,脸上带着些许微笑,这笑淡到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他在笑。他的左手正微微抬起,右手正环抱着左手的手肘。左手上还正用中指和食指夹着一支雪茄呢。联想一下先生那吞云吐雾的样子,会不会让人忍俊不禁呢?
进而向里深入,便是鲁迅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了,刚刚踏入三味书屋就有一股浓烈的墨香扑面而来,这墨香过了这么多年却仍然不曾散去,历久弥香,让人不禁浮想起鲁迅上课的认真画面:埋头苦读,奋笔疾书,对,一定是这样留下的。正是这里诞生了一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等称号的名人:鲁迅!他影响了很多跟他一样有志向的同道中人,他是中国新的文化的方向。再移动我们的双脚,视线触及到的便是大家熟知的“百草园”了,那是鲁迅家的后院吧,我还在那里留了影呢。
还记得鲁迅在自己的桌上刻的那个“早”字吗?这个字一直激励着他,也是他一生的写照。鲁迅一生坚守的精神便是:时时早,事事早。虽然历史一页又一页的掀过,许多人和物也物是人非,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走过百草园,一天的行程也将近尾声。而园内的景与物,还有故事却开在脑海里回放,余味深长。
篇24:游鲁迅故居做饭
游鲁迅故居做饭600字
踏过一条条青石古路;触着一堵堵青石古墙,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绍兴。
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文笔优美的王羲之,还有伟大的革命家周恩来……但我最想了解的还是鲁迅先生生活的地方。于是,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
这是一座既宽敞又明亮的房子,白漆刷成的墙,红木制成的瓦,青石铺成的地。爸爸带着我来到了鲁迅读书的教室,教室中间的上方挂着一块“三味书屋”的木牌子,牌子的下面是一幅画,画上一只梅花鹿伏在一棵松树下,静静地注视着远方……
看到这里,一群学生跪地崇拜的场景仿佛生动的出现在了我面前。教室里有八个座位,鲁迅的座位在一个角落里,桌子的右下角还刻着一个“早”字呢!这见证了鲁迅勤奋好学的精神。
游过了三味书屋,我们来到百草园,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碧绿的菜畦,还有一堵长满青苔的矮墙。
园中点缀着几棵高高的大树,虽然我分辨不出它们是什么树,但是想起鲁迅爷爷笔下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就知道鲁迅儿时的百草园是多么的如诗如画!
对丰衣足食的我们来说,鲁迅儿时的乐园只不过是个普通的菜园,他读书的教室,只是一座古老、破旧的房子。但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走出了一个这样伟大的文学家。我们现在有现代化的公园和学校,有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那么,从这里又会走出什么样的人呢?
篇25:鲁迅故居游美文
鲁迅故居游美文
端午节,随团游绍兴。早晨四点半从上海奉贤南桥镇出发,到市中心人民广场集中,团队共四十几人,由李姓男导游带队乘大巴出发。车上基本都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半百以上年龄的人,有的儿女陪伴,有的夫妻作伴,个别人还带着下下代。
汽车一路向西南方向行驶。江南的六月,天气还不算太热。没有火辣辣的太阳,而且还是阴天,一路上十分舒服。车窗外,茫茫一片绿色。高速公路沿线几乎被各式各样的建筑连接起来。这些建筑,大部分属于江南水乡特色,即独栋的两层或三层小楼建筑,白墙灰瓦面南而立。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整个村子几乎全部盖成了一个样子,十分漂亮。
江南不缺的就是水和树,现在又逢夏季,更是它们的.的天下。水网是形容这里水的稠密程度和样子的专用名词,横竖沟通,大小连接,最终汇入江河湖海。各种各样的树木蒸蒸日上,有的成林成片,既成风景又护堤护坝,也有的随意独处或几棵并列于田间地头,与地里的水稻等植物为伴,还有不少树木正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使略显单调乏味的道路两旁得到装点,吸引着游客眼球。
我们途经一座嘉绍大桥,该桥南北走向,全长十点一四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是继杭州湾大桥后又一座连接南北两岸的桥梁,十分漂亮壮观。我们走走停停,将近三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绍兴市。匆匆用饭后,游览鲁迅纪念馆及故居。
篇26:鲁迅故居
位于上海市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9号。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编辑《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提倡木刻版画,还编辑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初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等事情。
故居坐北朝南,走进黑铁皮大门,是一个小花园。走上台阶,就是会客室。中间摆着西式餐桌。西墙放着书橱、手摇留声机和瞿秋白去江西瑞金时赠给鲁迅的工作台。过玻璃屏风门,便是餐室。正中放着广漆八仙桌,四周是四只烤花圆坐椅。西墙角是一只双层碗橱和四只圆凳,东墙放着衣帽架。这些简朴用具,反映了当时鲁迅全家的生活状况。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维持家庭生活,但对接济他人,支持革命群众团体,是非常慷慨的。在鲁迅的日记中,留有多次捐款的记载。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朝南窗下放着书桌和陈旧的藤椅,鲁迅当年身伏书桌,写出了许多叫敌人胆颤心惊的文章。他在藤椅上沉思,许多杂文就在这里诞生。靠东墙是一张黑铁床,床上的薄棉被、印花枕头,均按原样布置。1936年,鲁迅重病缠身,仍坚持写作。宋庆龄知道后,语重心长地给他写了一封信。后来鲁迅就在这张铁床上不幸逝世。梳妆台上挂着一个旧时的日历牌,日历撕到1936年10月19日那一天。台上的闹钟,指针对着5点25分,这些珍贵的物件,成为人们永久的纪念。
馆名为已故周恩来总理亲题。建筑外形具有鲁迅故乡民间住宅的传统风格。馆内的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重点表现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九年。在上海期间他陆续出版了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0年鲁迅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期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政府和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时期坚决的斗争。
鲁迅在上海先住在虹口区横浜路景云里。1933年4月鲁迅搬至现山阴路132弄(原施高塔路大陆新
村)9号,这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1931年落成。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一只镜台,镜台上陈列着外国版画。一幅周海婴出生16日时的油画像挂在山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
三楼前间有阳台,在海婴与保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
刚到上海鲁迅住在景云里23号时,每日总要到由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的书店看书、购书,随着交往的日益加深,鲁迅和内山完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内山完造始终如一地忠实于他们之间的友谊,并设法保护鲁迅的安全。另外鲁迅与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也有一段深厚的友谊。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国民政府杀害。为了纪念亡友,鲁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瞿秋白的《海上述林》出版、译作上。这一年他经常在病中,体重只有37公斤,可是他还支撑着病躯,坚持一遍、两遍地看校样,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无限深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寓所里逝世,终年56岁。鲁迅去世至今已60多年,他作为思想家和
文学家的价值, 不但没有被历史冲淡,而且愈发明晰、愈益增辉。鲁迅光辉的一生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精湛的著作永留人间”。
鲁迅故居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旁的鲁迅公园内,建有鲁迅纪念馆,同时供人瞻仰。
地址: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
交通指南:旅游10号线、轨道交通三号线(明珠线)--虹口足球场站下、机场四线鲁迅公园终点站,公交18、21、70、51、52、97、139等。
鲁迅先生的墓在附近的四川北路2288号的鲁迅公园内。鲁迅故居边上的6号住宅即是茅盾寓所。附近还有多伦路名人文化街、虹口体育场、内山完造寓所、瞿秋白故居。
门票价格:8元
★ 鲁迅的故居-
★ 鲁迅故居导游词
★ 鲁迅作文
★ 鲁迅经典语录
★ 鲁迅全集读后感
★ 鲁迅记叙文
鲁迅话题作文:游鲁迅故居(共2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