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周崽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春游东山作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春游东山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东山春游作文
在海宁这个“小上海”,就有东西两座山,一座是西山,在我很久前就被建成公园。与西山遥遥相对的东山,政府正出资把它逐步改造成为供人们休闲娱乐“东山森林公园”。
星期六下午,我与妈妈信步来到东山。沿着一条崎岖的石阶蜿蜒而上,石阶两旁挺立着大树,枝叶繁茂,遮天避日,形成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春天,下过几场雨,所有的树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垂柳伸出了嫩绿的柳叶,贪婪地吸着春天的乳汁。“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正是垂柳的写照。路边有名字、没名字野花、小草,都在微风中摇摆着身子。
登上山顶,只见矗立着“智标塔”。塔一共有7层,都围着一圈朱红色栏杆,每层顶上都有8个角,每个角上挂着一个铃铛,随着微风左右晃动,不时发出“叮叮”的声音。塔顶是圆锥体的,从塔尖垂下的6根铁链正好“栓”住8个角。在“智标塔”周围,是一片水泥空地。有一些中老年人正在打太极拳;有些青年正在听MP3;还有些游客正步步登上山来。
太阳快要下山了,晚风吹在身上,凉快极了。站在山顶往下望,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座座厂房,高楼大厦也拔地而起;原本宽大的马路也变得和条缝儿似的:一座大桥横在两岸之间,中间是一条弯曲的大河;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化带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让人望过去心旷神怡:一个个蚂蚁似的行人来回穿梭,一辆辆瓢虫似的汽车急速奔跑;一片绿色中还伫立着“紫薇”电视塔,这不就是海宁的象征吗?
回来的路上,我心想:现在的海宁是多么繁荣昌盛啊!
篇2:东山春游作文
我们会利用节假日游览风景名胜,如果写游记的时候能将那里的历史典故融入文中,那么我们笔下的景与情都将因为历史而增添一些厚重之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我的家在东山镇,东山镇有个东山公园。草长莺飞二月天,趁着大好春光,妈妈带我去那里游玩。
一进大门,就看见层层石阶中央赫然矗立着一块大大的石碑,上有“東山再起”四个大字。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东山曾经倒塌过,后来又立起来了吗?”妈妈笑着说:“你可真会胡思乱想,咱们这个地名有一个历史典故呢!东山原来叫土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土丘。据说,东晋时期,谢安时而被朝廷重用,时而被冷落,他一气之下辞去官职来到这里居住。他改造土山,并将其改名叫东山。后来外敌入侵,东晋危在旦夕,谢安临危受命统帅军队,成功打败前秦军队。因为他长期隐居在东山,人们就把他重新出来做官的事称为‘东山再起。”“哦,谢安在东山隐居,其实是在积蓄力量。”我恍然大悟。妈妈竖起大拇指:“真聪明!对呀,现在人们把一个人退隐后再次出任重要职务称作‘东山再起。機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我们一路向北,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条张牙舞爪的金龙。它们在亭柱上相对盘曲,似乎即将腾空而起,直逼云霄——这就是有名的“双龙阁”。“双龙阁”的西边是“秋月阁”,是一栋二层楼的建筑,或许一千多年前,谢安就是在此处做出了深思熟虑的决策,后来才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吧。
登上山顶,俯瞰整个公园,满眼是盎然的春意,就连路边那一丛不起眼的迎春花也向游人展开了笑颜,如同一座喷花的飞泉,正把它蕴藏了一个冬天的力量绽放出来。
我们写参观记或游记,往往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逐步表达所见、所闻、所感。而东山公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值得写的地方太多太多,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大胆地选取蕴含历史典故的大石碑和双龙阁、秋月阁来写,用对话的方式把自己所了解的历史知识融入其中,并借景抒情,表达出对谢安的崇敬之情。可谓独辟蹊径,水到渠成!
篇3:东山春游作文
走进东山,像与一位老友重逢,我们细细地欣赏着她的`容颜,而她也以最娇美的身姿来展现一身蓬勃的活力。
站在东山顶上鸟瞰绩溪,无一处不收入眼底,密密麻麻高高低低的房屋,蜿蜒的河流,青翠的绿意,上面还笼罩着一层薄雾……在这儿鸟瞰整个绩溪城,如同在观赏一幅美丽的地图。
翻过东山,继续向前走,踏上了去往仁里的山路。雨刚下过,空气中清新又湿润。脚下的山路也是泥泞不已,我们小心翼翼地踩着旁边的干枯杂草丛或是裸露在泥中的小石块过去;有时一条小水沟调皮地截去了我们的路,我们只好踏上那小桥般的木板“过河”;有时土路和我们闹着玩,它“扭来扭去”,叫我们走得好不谨慎……这些仿佛都是大山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给了我们无限乐趣,大家平时应该多放下手机电脑,多去亲近大自然,大自然会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要说这一路上最浪漫的地方,莫过于田野里的油菜花。油菜花,一种毫无优雅气质的花,可当它们聚集在一块时,便成了金色的海洋,这金色不妖艳,不妩媚,清新脱俗,金晃晃地聚一块,随着风儿微微摆动,一个个扭动着纤柔的小腰,好像还放着柔和的光。我们走在这花丛间的小路,一会儿便“隐”在这金色之中。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继续行走在绿树红花、好山好水之中……
篇4:春游东山作文
上个星期五,我和老师同学们兴高采烈地乘车来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母校。刚下车,雄伟壮观。幽静的东山书院就映入了大家的眼中。
紧接着,一位年轻亲切的讲解员老师带领我们一步一步地踏进了东山书院。走进东山书院,同学们就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这里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小花,嫩绿的小草,还有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两旁是一排排枝繁叶茂的柳树,纤细的游丝儿在河面上轻轻地飘荡着,碧绿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给整座东山书院又添了几分幽静的气息。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东山书院的前门,大门上面有五幅图,正当我们为这五幅图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讲解员老师微笑着为我们做了介绍:“同学们,这五幅图是有特别含义的,它喻含了我们东山学校人才辈出,现在你们明白了吗?”“明白了!”同学们恍然大悟,点了点头。讲解员老师又接着说:“我们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东山书院的花蕊。”我们又走进了东山书院的正厅。
正厅两旁是东山学校培养出的一些伟人的照片,他们当中有革命烈士毛泽覃,著名诗人萧三、社会活动家易礼荣……,照片旁时几间房子,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寝室就在不远处,我们满心欢喜的走了进去,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宿舍,里面只有一个小小的床铺。从大家惊讶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是在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学习的呀!可他仍然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最终不也成为了一代伟人吗?我们又参观了毛泽东曾经学习的教室,坐了他曾经做过的椅子。
后来我们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又回到了正厅,讲解员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这次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宣誓,一起向这些值得敬佩的英雄人物致敬,以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宣完誓后,我们又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
篇5:东山
朝代:先秦
原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哪儿车底下。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三年。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注释
⑴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⑵慆(tāo)慆:久。
⑶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⑷蜎(yuān)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zhú):一种野蚕。
⑸烝:久。
⑹敦:团状。
⑺果臝(luǒ):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
⑻施(yì):蔓延。
⑼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
⑽蟏蛸(xiāo shāo):一种蜘蛛。
⑾町疃(tuǎn):兽迹。
⑿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磷火。
⒀垤(dié):小土丘。
⒁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
⒂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
⒃栗薪:犹言蓼薪,束薪。
⒄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
⒅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
⒆九十:言其多。
赏析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术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形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中的《东山》,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流露。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思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思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思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平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的艺术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别》;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兵车行》。而《东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赳赳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思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平!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
《诗经》的艺术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
篇6:去东山野生动物园春游作文600字
去东山野生动物园春游作文600字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春游,去了东山野生动物园。
我们来到行车区,我一看见那绿绿葱葱的景色,便沉迷于眼前这片青山绿水的风景中。郁郁葱葱的三角椰子、长得生机勃勃的可可椰,潺潺的流水,参天古木,如茵绿草,鸟语花香,真的是好美呀!
接着,首先参观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四不像”麋鹿,接着看到了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长颈鹿,有着高高的个头,黄色般的`皮肤,它的耳朵小小的,但你可别看它的耳朵小,却能听到十几米之外的声音。脸上嵌着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头顶上有一对棒棒糖般的大小犄角,身上有美丽的花纹。
见到长颈鹿时,我们坐在车里向它问好,长颈鹿好像也明白似的,对我们“鞠了鞠躬”,表示回礼,这真是一只可爱的长颈鹿。
参观完长颈鹿,我们看了鼻子最长的大象,威猛的非洲狮、凶恶的虎、黑黑的黑熊,还有陆地上最大的鸟类,鸵鸟……。
然后,过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步行区。看了鳄鱼、河马、巨绒、长蟒、鸣鹤、矮马等……,还可置身于人造猴山与群猴嬉戏,在无支撑结构的百鸟园中漫步。
但令我最难忘的是人造猴山,中可爱的猴子了。
猴子,全身披着棕黄的外衣,可能是由于营养很好,一个个都是油光滑亮的;猴子的脸都是瓜子脸,还都是粉里透红的,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不断地朝四下张望;它的鼻子没有鼻梁,嘴巴也没有嘴唇,总是闭紧紧的;
我买2元钱喂猴子的食物,拿起就扔。猴子敏捷地接住,生怕别的猴子会抢然后,把食物一点一点的啃掉,看到这里,我觉得这些猴子真可爱。
我喜欢这次的春游,更喜欢这些猴子。
篇7:绍兴东山
绍兴东山 -资料
据《上虞县志》记载,东晋名士谢安慰41岁前长期隐居此山,东晋升平四年(公元360年),谢安离开东山从政,成为著名政治家,成语“东山再起”即出于此。东山在上虞上浦镇境内,南距上虞城区13公里,水陆皆通。
沿唐诗之路,寻李白当年南游的航道,便可到达上虞市曹娥江与剡溪江的汇集之处,成语“东山再起”之山——东山,便屹立在碧波之畔。
东山,又名谢安山。原不怎么出名。自从东晋名士谢安隐居此山后,引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渐渐成了我国东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谢安,东晋政治家,字安石,孝武帝时位至宰相。因拒受尚书朗等职而隐居会稽东山。23年后,他受命于艰危,出东山匡扶晋室,并出奇制胜,获得了淝水之战的大捷,成为一朝重臣。从此有了“东山再起”的`典故。唐代大诗人李白为此写了“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名句。
沿着溪边小路入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块雄踞江边的奇石,这便是李白诗中所说的“谢安石”,又称“指石”。远远望去,犹如人指遥点江天。对岸有块若隐若现的沙洲,溪江环流围成琵琶形状,与“指石”逼真地构成了“指石弹琵琶”的情状,故又有“江南第一指”和“会稽琵琶洲”之称。相传当年谢安经常邀王羲之、许询、支循等会稽高僧墨客在此石下弹琴下棋赋诗作书,留下了许多佳话。
循小径继续往前行,便看到一块临江突起的大盘石,石壁上藤蔓绕,苔藓茸茸,这便是有名的剡溪钓石,又称谢安 ,
资料
这里有种“磁傅鳊鱼”,头尖身扁尾似扇,肉嫩鳞细无腥味。当年谢安最喜欢吃这种鱼,常邀王羲之等到这里静坐垂钓。如果有心,在这块具有神奇色彩的盘石上仔细寻觅,便可发现有一些大小不一、形似木屐的脚印迹。据说这还是谢安当年留下的。
走完沿溪山径,再过小石门,扑入眼帘的是块平地,四周由蔷薇花织结成一洞穴,令人称奇。这里曾是谢安邀歌伎“丝竹歌舞”之地。一天,有位姓李的歌伎突然问谢安:“谢公,要想救国安民,必先做到什么?”安答日:“必先积蓄其德义。”李日:“德义不厚却想救国安邦,乃‘伏而舔天’也!”说罢,刎颈倒地,血溅花叶而死。谢安悲痛至极,抱李仰天长啸:“安不如一个纤弱女子也,羞矣!”自此之后,谢安废丝竹歌舞之习,除肉林酒池之嗜,日策马于崎岖山道练骑,夜博览群书运筹帷幄于油灯之下……李白当年寻迹东山,来到此洞时,写下“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故,明月落谁家”的诗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当年登览东山,也写下了“几更梵宇勋名在,不与蔷薇一样残”的赞句。
从蔷薇洞再往上登,便来到东山国庆寺,这里是块山巅平地,四周被毛竹包围着。谢安苦心经营的“明月堂”、“白云轩”、“两眺亭”等许多名胜古迹,虽大都不复存在,但断壁残垣历历在目。寺院左侧有个曲状的池子,是谢安为洗木屐而挖掘的,名日:“洗屐池”。池不大不深,但池水冬夏不枯,甘甜清冽。绕着池子漫步,池中不时传来叮叮咚咚的水声,真乃清幽极了。
洗屐池侧的松林里,有谢安的土墓一座,墓前立“晋太傅谢公墓”碑。当今著名电影导演谢晋,登山祭祖,称东山是娟雅第一山。
篇8:诗经《东山》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我徂东山,慆慆[1]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2]者蠋[3],烝[4]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果臝[5]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6]蛸在户。
町疃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注释】:
[1]:音滔,久远
[2]:音冤,虫卷曲
[3]:音竹,毛虫,桑蚕
[4]:音征,放置
[5]:音裸
[5]:瓜蒌
[6]:音霄;蠨蛸:长脚蜘蛛
篇9:诗经: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々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注释:
1、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2、慆慆:久。
3、士:通“事”。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
4、蜎蜎:幼虫蜷曲的样子。蠋:一种野蚕。
5、烝:久。
6、敦:团状。
7、果臝: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
8、施:蔓延。
9、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
10、蟏蛸:一种蜘蛛。
11、町疃:兽迹。
12、熠耀:光明的样子。宵行:磷火。
13、垤:小土丘。
14、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
15、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
16、栗薪:犹言蓼薪,束薪。
17、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
18、亲:此指女方的母亲。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
19、九十:言其多。
译文: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
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
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
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哪儿车底下。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
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
鹿迹斑斑场上留,磷火闪闪夜间流。
家园荒凉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
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
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
旧物置闲我不见,算来到今已三年。
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
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
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
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
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
新婚甭提有多美,重逢又该美成什么样!
赏析:
《毛序》说:“《东山),周公东征(平武庚、管叔之乱)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此说无确据。朱熹《诗集传》以为“此周公劳归士词,非大夫美之而作”。说“非大夫美之而作”是,但说“周公劳士之作”则未必然。因为从诗的内容看,这实在是一首征人解甲还乡途中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事或与周公东征相关,却不必是周公所作。
全诗四章,章首四句叠咏,文字全同,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咏的是士卒在归来的途中,遇到淫雨天气,在写法上与《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相近。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复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既是 “以哀景写乐”,又不全是。盖行者思家,在雨雪纷飞之际会倍感凄迷,所以这几句也是情景交融,为每章后面几句的叙事准备了一个颇富感染力的背景。
每章的后四句,则是叙事性内容;大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章写主人公还乡途中的悲喜交集,喜胜于悲的心情。诗人首先抓住着装的改变这一细节,写战士复员,解甲归田之喜,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其次写归途餐风宿露,夜住晓行的辛苦。把诗中人比作桑林的野蚕,颇有意味:令读者感到他辛苦是辛苦,但也有摆脱羁勒,得其所哉的喜悦。(一说这几句是写回忆军中生活,虽也可通,总不如解为直叙归途中事顺理成章)二章写途中想像家园荒芜、民生凋敝,倍增怀念之情。诗中所写的杂草丛生、野兽昆虫出没、磷火闪烁的景象,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及曹操《蒿里行》所写类似,可见战士家乡当时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战乱,难怪在家乡越来越近时,诗中人的心境更加复杂。一方面是“近乡情更怯”,另一方面则是“近乡情更‘切’”。所以诗人一面写着可畏的.景象,一面又说着“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那样自相矛盾的话。
后两章承上写主人公途中的想像,却是专写对妻子的怀思。有推想妻在家中的忧思(“妇叹于室”),有回忆新婚的情景,也有对久别重逢的想像。诗中特别提到葫芦(瓜瓠),是因为古代婚俗:夫妇合卺时须剖瓠为瓢,彼此各执一瓢,盛酒漱口以成礼。这里言在物而意在人。末章进而回忆三年前举行婚礼的情景,写莺歌燕舞,迎亲的车马喜气洋洋,丈母娘为新娘子结上佩巾,把做媳妇的规矩叮咛又叮咛(“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些快乐情景既与前文的“妇叹于室”形成对比,同时还暗示着主人公曾经有过“新婚别”的悲痛经历。回忆还会引起诗中人对重逢更强烈的渴望。俗话说“久别胜新婚”,诗的结尾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既是想入非非的,又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人际关系较为单纯,夫妇关系实是最深挚的一种人际关系。战士在军中及归途更多地想到妻子,特别是“暮婚晨告别”的妻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体。
此诗最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丰富的联想,它也许是国风中想像力最为丰富的一首诗,诗中有再现、追忆式的想像(如对新婚的回忆),也有幻想、推理式的想像(如对家园残破的想像),于“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而放在章首的叠咏,则起到了咏叹的作用,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追忆和想像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的艺术整体。
篇10:东山小学作文
我们东山小学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新北路三星村14号,它是一座很好的小学。小学西边是新大楼。新大楼呈“U”形状,像个隧道。学校中央是庞大的操场,学校的东北方向,是小操场(篮球场),还有顶天立地的教学楼(有4幢的)。
教学楼里有我们的班级。班级书柜在班级的西北角,黑板在东面,后黑板在西面,门在南面,窗户南、北两面各有四扇。
每当节日到来,学校里更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无数支鲜花把教室装点的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都热烈的庆祝节日了。
每当你走进学校,你一定会想到两首诗吧,它就是唐代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唐代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可能想到几首宋词,苏轼的:1、明月几时有;2、大江东去;3、花褪残红青杏小。辛弃疾:1、千古江山;2、东风夜放花千树。柳永:1、伫倚危楼风细细;2、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陆游:1、红酥手。晏殊:1、槛菊愁烟兰泣露。欧阳修:1、把酒祝东风。
我爱东山小学。 上一篇:我作文300字
下一篇:我的英语老师作文200字 相关推荐 一个留守儿童的心声作文 我的家乡——汕头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洗衣机洗菜记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歌手作文300字 崇廉好家风作文800字 美丽的帽儿山作文600字 哥哥对我的爱作文600字 读书会后作文400字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_廉洁作文500字 我家的小狗 xx,我想对你说 停电的启示作文500字
篇11:东山游记作文
上个星期六,我们小记者一行有幸来到了风光旖旎的苏州东山。
更为幸运的是,我们有幸与当地的奶奶级的金牌导游王导同行,在她亲切生动的讲解下,我得知了我们所到的东山,是位于苏州郊外40公里的太湖之畔的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伸展于太湖东首的一座长条形半岛,因其在太湖洞山与庭山以东而得名洞庭东山,也称为东洞庭山。
到了秋季,橘子熟了,东山的橘树很多,漫山遍野,成片都是。从山脚下望去,绕在半山腰上的橘林就像给东山围上了一条红腰带,难怪《橘子红了》的外景地设在这里。来到橘林,就看见许多橘树在列队欢迎我们,茂盛的树枝向四周展开,像撑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树上挂满了像灯笼似的橘子,有的淡黄色,有的深黄色,有的金黄色。我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个又黄又大的橘子,剥开果皮,果肉是那样的黄嫩,轻轻地送进嘴里,又轻轻地用牙齿一咬,顿时感到甜蜜喷香的果汁在唇齿间流淌,果肉格外嫩滑,差点连舌头也一起吞下去。那香甜的气味实在令人难舍,我一连吃了好几颗,真过瘾……
满足之余,鼻间不觉又嗅到一种清香,抬眼橘树林,却不禁发现一些异样,“咦?这是什么树?”我好奇地问。紧跟其后的导游奶奶不无自豪地介绍着,“这是琵琶树,这是茶树,这是银杏树……东山啊,它可是有名的四季花果山哪!”
这里不仅橘子香甜,四季花果飘香。而且还有厚重的人文底蕴,这不,我们在王导的引领下,又来到了东山陆巷古村。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也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村内曾有数以百计的厅堂宅第,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30余处,村中还有一条长达一里的明代古街,建有“探花、会元、解元”三座明代牌楼。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宝俭堂,它以小巧精雅著称,保持了苏州旧时官僚府第宅园相连的风貌。园以水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亭阁轩庭,山石花木,假山曲桥,全园主次分明,也足以让我领略苏州古典园林的精巧。
这次东山行虽然有点累,但是我体验到了摘橘子的快乐和陆巷古村的古风风情,也从花甲导游王导身上感受到了东山人的热情爽朗。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
篇12:东山游记作文
东山雄踞会宁县城东端,犹如一道屏障,与高大的会师楼遥相呼应。其主峰高耸,如踞虎望月,十分雄伟。主峰东侧群山绵延,一望无际。
六月登山,真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远望六月的东山,正是一片苍翠,满目葱郁,山坡上全被青光笼罩,黄土高原的本色在这里悄然隐遁了。星期天早晨我起程,决定一个人游览东山。当我来到东山脚下时,十分惬意、自豪。凡是去过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不被那诱人的景色所打动。你不相信,请随我上去体验一下吧!层层梯田,环绕叠叠碧树苍翠,遍野的小草繁花,热闹地盛开着,红的,黄的,知名的,不知名的……全在山坡上争奇斗妍,令人目不暇接。终于山势渐缓,有几株杏树长得比较高大,山坡上绿草茵茵,我正想坐下来歇口气,突然,“汩汩”水声侧耳掠过,我欣喜地寻声走去,只见清水正从水管中喷射出来,绕到密集的灌木丛中,发出和谐的“唰唰唰唰”声,灌木柔嫩,枝条清脆,根部出现白色。碎珠散玉般的渠水打着旋涡,邀上了黄土顶着泡沫和枯叶,环山淙淙地流去了。
我被这悦耳的水声陶醉了。干涸了多少代的东山啊,如今,你也踏上了时代的步伐!我从水管的出口用双手掬起一捧清凉的渠水,贪婪地喝了下去,感到十分香甜。
坐落在半山腰的烈士陵园,终年掩映在苍松翠柳之间,人们常常在此缅怀先烈。这里既有长征红军的英灵,又有为保卫边疆献身的革命烈士。被誉为“红嘴山上新愚公”的郭富山的铜像,屹立在半山腰一块平坦的场地间。这位植树造林的英雄,是我们会宁人的自豪与骄傲,他那绿化荒山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着家乡人民。还有那高耸入云的中波转播塔,更让人心驰神往。东山永远是我们会宁人民的骄傲。
春日百花盛开,夏天树木葱郁,秋来叶红如霞,冬至银装素裹。无论春夏秋冬,东山都是人们向往和游览的绝好去处。
趁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人们更加重视东山的保护,东山将以更加秀丽迷人的风姿迎接着每一位来访者。
篇13:东山游记作文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着我们一家去东山岛旅游。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谈论着东山岛的特色美景,我不禁想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迫不及待地想奔向大海。
我们先去了铜山风动石景区。刚走近风动石景区的大门,就看到一座座像城堡的石头房子,妈妈告诉我,这些房子的名字叫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过了思美城门,就可以看到风动石了。风动石立在一个巨石上,两块石头的接触面很小,风动石摇摇欲坠,好像风一吹就会掉下来。可是,日军的军舰却没法拉动它。我心里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风动石,东山岛的海滩也美极了。到了海滩上,我急不可待地奔向大海的怀抱。海水一浪接一浪冲上沙滩,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贝壳。妹妹一次又一次地朝海里扑去,爸爸只能跟在身边。“咔嚓”,妈妈抓拍了几张照片,其中的一张是,爸爸和妹妹同手同脚,连眼睛都一起看向大海,妈妈把这张照片称为“神同步”。更有趣的是奶奶的“怪脚”。奶奶把自己的脚埋进沙子里,调皮的爸爸把奶奶脚上的沙堆做成了一双大脚的形状,远看就像奶奶身体的一部分。
东山岛的海鲜、大海、风动石、沙滩、贝壳……让我流连忘返,期待下次的东山之旅。晚上,我梦见自己和妹妹变成了小贝壳,奔向大海飘向远方。
★ 游东山动物园作文
★ 春游作文
★ 春游前作文
春游东山作文(推荐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