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风的感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寻找年味儿三年级作文300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寻找年味儿三年级作文3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目录
篇1:寻找年味儿三年级作文300字
“砰”“砰”“砰”……,这是什么声音,“快来啊,这里在做艾青糍粑了”小伙伴们大声的叫唤着。
今天,我们在组长毛予彦的带领下,先来到了慈溪市国家电网看望了那里的叔叔阿姨,亲自感受了他们的工作,感受到过年了他们还那么忙,真的好辛苦。接下来我们一小组来到鸣鹤古镇寻找年味,在这里,让我难忘的就是那美味的艾青糍粑。刚开始我们看见叔叔把一些粉倒到蒸笼上,用大火把它蒸熟了;然后倒了出来,就是一些像年糕一样的团,这个粉团马上被放进了一只石头做的缸里,叔叔介绍,这叫“捣球”,用来捣年糕用的;接下来,阿姨在粉上放上白糖,在“捣球”里 还 放着像“苔藓”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艾青,大家都十分惊讶,这就是艾青。叔叔说:“这个糍粑是越软越好吃”。但必须用木头做的锤子用力敲打,于是我们每个小组成员轮流的敲打着这个米团 。这东西刚开始还比较好打,可是越到后面,越来越软,最后只有让叔叔阿姨来完成了。敲打完后,我们把米团放到大木板上,放上松花,把糍粑杆成一张大面饼,切一切就可以吃了。
今天在鸣鹤古镇我们还找到了很多年味,比如番薯干,年糕胶,老鼠
篇2:寻找年味儿三年级作文300字
爆竹声中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又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充满年味,是喜庆的美味,是团聚的欢乐,是家的温暖……
放寒假了,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过年,我高兴极了!年三十那天,我们忙的不亦乐乎:贴春联、挂灯笼、剪窗花、放鞭炮、买年货,吃年夜饭,最有趣的是包团子啦!
“楠宝,把手洗干净哦!”开始包团子啦!奶奶把一堆粉放进滚烫的热水里,用筷子不停的搅拌成了一个面疙瘩,放在一个盛满粉的大盆里,搓成一个富有黏性的长方体,然后取下一小块就可以包团子了。搓圆压扁捏成一只白色的“小碗”,往“小碗”里放点豆沙馅,将“碗口”捏出一个个小缺口再慢慢的捏拢,漂亮的团子娃娃诞生了!照着奶奶的样我慢慢的学着做,可淘气的小面团似乎不听话,一会儿整个都粘在了我手上,一会儿“小碗”变成了“大碗”,馅一个劲的往外流,急得我满头大汗,奶奶教我手上粘点粉,“碗”要由外往里捏,馅放中间,在奶奶的指导下终于成功了!
一笼笼的团子上锅了。整个厨房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掀开锅盖,哇!晶莹剔透的团子像涂了润肤霜一样,又白又嫩真美啊!团子娃娃有的像笋尖,有的像圆球,有的像泥娃娃……
“ 哈哈哈,干杯!”围坐在香气四溢的饭桌上,我们聊着家常,品着小酒,看着窗外的烟花,其乐融融!
篇3:三年级“寻找年味儿”活动的总结
在寒假“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学生经历了由开始的迷茫以及活动组织过程的辛苦及其收获的喜悦这样的情感体验。整个活动设计科学,调查、思考全面,可操作性强。
一、活动积极体现“三维”目标
首先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实践活动本身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的活动,因此能力目标被排在首位,我们的能力目标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调查、采访、拍摄、记录、分析、讨论、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增进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进行探究性学习。再者就是情感目标的培养,在搜集、询问、调查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最后是知识目标的确定,那就是丰富学生的中国传统年文化知识,并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活动前的准备合理、充分
(1)确定活动主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在确定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我并没有采用 “先入为主”的强加方式,而是采用让学生集体、分组选择、讨论确定命题的方式,经过全班小组内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大多数选题以前都或多或少的实践过,而眼前的放假面临着“过年”,虽然学生对于过年都感觉没有兴趣,但是尝试从眼前的事情入手调查或许会有以外的收获。学生的思考激起我的共鸣:我突然觉得这正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时机,引导学生先从了解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入手,此过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生活的喜庆氛围,于是我积极鼓励学生的选题,本次实践活动就围绕着寻找过年的感觉来进行,我们师生还共同为本次的实践活动确立了主题寻找“年味儿”。
(2)师生共同拟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活动主题确立之后,我和学生一起开始共同拟订活动计划与方案。根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及居住的地段我们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寻找有年味儿的。节日组、风俗习惯组、传说故事组和古诗组。最后,各组分别推选组长,并讨论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和计划。在他们讨论的同时,我参与其中,为他们出谋划策。(三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集体讨论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实践项目,能够增强他们实践的目的性,保证他们的热情,利于他们完成任务。)
(3)安全教育是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
在调查、搜集活动开始之前,我首先召开小组长会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及安全教育:出去调查时,一定要确保安全,小组长负好责任,这样才能保障我们的活动顺利进行。
三、时间安排科学合理
“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伴随着我们学生的寒假进行,在适时的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发现一些比较隐藏的文化,同时,我们的活动区间为两个月,这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两个月的持续调查、搜集、整理、筛选资料时间的坚持性比较恰当,时间过短活动进行得不够充分和完整,太长容易分散与拖跨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比较恰当的时间安排中,我们的活动进行得比较圆满。
四、过程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
本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小组为资料交流及集体交流;第三阶段为成果后期制作和展示;第四阶段总结表彰。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实施过程,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放寒假后日期已经进入腊月,“年味儿”已经悄然开始。在我们农村,各种腊月节日也接踵而至。这个活动可以通过看日历、询问家长等方式进行;在寒假中,可以通过赶集的方式观察到“年味儿”;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年味儿”,因此我们的实践活动是在学生的可操作能力之内的,怎么具体操作还要讲究一下方法和方式,这也需要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通过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
五、活动的效果引发出了师生不同有价值的`思考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师生都收获颇丰:学生无论是从实践能力还是知识方面都较以前有所大的迈进,教师更是收获了放手后的喜悦。“实践得知识”,“实践促发思考”,“实践培养、提高能力”这是我们师生共同的反思。通过“寻找年味儿”这个平台,我们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并且对于生活的感知更加深刻,“年的味道”、生活的滋味原来是要靠用心去感受和体会的。
学生:
通过 “寻找年味儿”,我们收获了快乐、友谊、合作、知识和技能。谢谢老师帮我们搞了这么一个有文化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总隐含着种种文化知识,只要你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我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年”文化,我更找到了“年味儿”。年味儿在哪里?就在那美丽、神秘的风俗、传说里,在那喜庆的春联上,在那阵阵的鞭炮声里,在那串串的祝福声中,在那与时俱进的变化里……如果我们不亲自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还真的不知道,原来“年味儿”一直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曾经对于过年没意思的想法和说法也荡然无存,曾经感受不到年味儿的浓厚是自己太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发现和调查了解。
老师:
1、在寻找年味儿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学生总是在想:“年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像阳光一样温暖而甜蜜吗?像美丽的衣服、好吃的食物一样清晰可见吗?通过我们寻找“年味”综合实践活动,相信您一定已经和我们一样找到了最满意的答案!过年,不只是旧与新的分水岭,也不只是过去与未来的生硬界线,“年味像固化的山,年味像流淌的河。” “年味儿”,她就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一种永远不变的信念,一个舒缓身心、释放压力岁月的驿站……
2、著名儿童教育家陶行知说,学习要实现“教学做”合一。他提倡学习应该是“做中学、学中做”。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恰与此吻合,本次活动历时近一个月,培养了学生调查、了解、分析、综合、社交、表达、动手、合作等实践能力。他们能由制定方案时的茫然,活动开展时的困惑,一直坚持到最后获得成功,不但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春节传统文化的情感。我们根据本地文化资源的适时性,因地制宜地创设活动的情景,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主动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听过的容易忘记,看过的印象不深,只有亲身经历过的才难以忘怀”。可见,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不足之处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预见性的欠缺。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集市上采访时遭到了摊主的拒绝,理由是耽误生意,再者因为是寒假活动,个别学生因天冷而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与家长沟通的欠缺。不少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不了解,多数家长注重学生的成绩、安全而不让孩子出门调查了解。还有的家长怕孩子上网上瘾便封锁了电脑。
针对这些不足,在今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周全,确保活动顺利、有效、愉快地进行。
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已经作为一门崭新的学科走到了我们师生中间,她打破陈旧的学习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在一种平等、合作、和谐的环境中共同学习、探究、和创造。相信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会一路走好
六、领导给予活动良好的评价
活动结束后,我们的王春来校长给予我们活动良好的评价,他说: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已经真真切切走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侯老师指导我校三年级学生学生进行的“寻找年味儿”综合实践活动无疑给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与实施做了很好的榜样。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中间段,如果指导得当,那么他们的实践能力将会对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是童年起到最深刻、最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本次实践活动证明:我们三年级的学生不仅具有很强的搜集、调查、筛选、合作、交往等实践活动能力,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整、有序并按时完成任务,在学生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时时处处是以主体的地位在进行活动,而教师仅作为一名主导者参与其中,与学生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对话,这样做既大胆放手给学生,又很好的控制住学生的活动并达到“活”而“不散、不乱”的成效。虽为三年级小学生,能在“寻找年味儿”调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取得成功便自然在意料之中。
篇4: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作文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作文精选
【范文一】
每个人的心里,年味儿都各有各的味儿。有兴奋的、有难忘的,甚至有的是难过的,而我觉得年味儿总是令人高兴的。
一说到高兴的年味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年和小伙伴玩的情景。最有趣的就是在老家玩捉迷藏,我目光扫视着那个大箱子,立刻躲了进去。哈,果然是个好地方,居然没被小伙伴发现,我躲在里面不禁暗自偷着乐。经过他们的全面搜索无果后,终于无奈的喊到:“出来吧,我们认输了!”这时,我才得意扬扬,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冲到他们面前,笑的前俯后仰。当然,过年除了和小伙伴尽兴的玩耍,更开心的是爸爸妈妈不用工作,可以天天陪我玩,这可是平时都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大年三十晚上吃啥?年夜饭呀,还没开始吃饭我都已经高兴地像只活蹦乱跳的小鱼。为什么这样高兴呢?因为今天请来了很多“嘉宾”,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最令我快乐无比的是我可以参加到做年夜饭的队伍中去。奶奶唱主角,妈妈当配角,我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今年的年夜饭是特别丰盛,有丸子、猪蹄、红烧肉、烤鱼、牛肉……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就在灶边每个菜尝一口,肚子都快撑破了。
过年最有意义的要数收红包啦!这可不是用来吃喝玩乐的,而是用来交学费、买文具用的。你没发现,每位长辈递给我红包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学习呀!”我可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哦。
玩耍的欢笑,年夜饭的快乐,发红包的喜悦,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儿里!
【范文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是听着这样的歌谣长大的。
尽管是长成了如今小孩儿们眼中的姐姐,但仍保留着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我们的心理年龄是一般大的。于是习惯是事儿就掺和,过年前的准备工作当然少不了我。我喜欢热热闹闹的年,一家人围坐一桌,看着中央电视台实时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每一次的噱头总能赚足人的眼球,一场盛大的晚会更能让人们的喜悦心情到达顶点。我从不否认喜欢年的理由,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怎的就把重点注意力放置在年前年后上了,而就那么一晚的狂欢,也渐渐淡出了“让我兴奋”的榜单上。年前年后的北方,街边小巷总会有穿的厚实的`商贩来卖糖。
虽说自己对糖类的食物并不是十分感兴趣,但面对街头巷尾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和人们欢天喜地的表情,总还是嚷求着家长掏腰包。麻糖还是很粘牙的,一般老人们的牙是无福消受的。自然是小孩子的快乐天堂,“手里拿着新春的糖,脚上踏着欢乐的步伐,嘴里哼着小曲儿,他们就这样走向了新的一年,他们可以骄傲的逢人便讲:‘今年我X岁啦!压岁钱快拿来。。
说罢做个可爱的鬼脸”——这是我心底一直憧憬着的美好景象。似乎一到了年跟前,即使是平日里不多言不多语的人,也能没由来的在嘴角挂起一抹绚丽的微笑;似乎一到了这样的隆重节日,本就活泼的小姑娘更为快乐,像只放飞的小鸟。那么,飞喽!去看看商场里职员忙得不亦乐乎,每一个前来的顾客都不放过,一件件的试穿更是不嫌麻烦。人们的心此刻交融在新春的祝福里,自然放下了旧年里诸多的不愉快、烦心事;去听听即将敲响的整点钟现在是否已经蓄势待发,每年听到它响起的时候总会有千丝万缕的感情交织在心里,有不舍、有期待,有失意、有开心。人们的心会在那一刻交通在新春的脚步里,自然拿起了新一年里更多的责任、爱心、平安和幸福。每一个画面都带着沉甸甸的故事,每一首歌曲都携着金灿灿的明天。我要飞到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到那儿去看看远方的亲人,带上他们的祝福送给人间。
你听到了——“我们在这儿住的很好,你若是想我了便抬头看看天上的星,你会找到我的。我始终为你点亮了那么一盏明亮的灯,看到了吗?我就在这儿,守护着你,我的家人,新年一定要快乐。”忙碌的空挡,会想起远方的亲人,会想起天涯海角的朋友。会随手拿起电话,在人数繁多的电话簿里一眼看到她(他)的名字,然后听着提示音响起——“对不起,您拨叫的用户正在忙碌中。现在转到语音信箱。”你点点头,在语音信箱里只留下那么一串声音:“老朋友,新年快乐,我们一定会再见。”……当年味儿不只缠绕在一片繁华的商业街里,当年味儿飘在每一个人的心上。你是否有一股暖流融化了心底的一座冰山?2012,每一天,都努力的拼搏吧。
篇5: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作文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儿作文
例文一: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我的老家在山东寿光北部的大平原上。记忆中,年的味道,是从忙中散发出来的。
我发现,古人所创造的“腊”字,真是太奇妙了,一个日、一个月,日月相伴,寓意深远,意味着日日忙,一直忙到日出日落,月明月暗,这一切忙碌完之后,就忙到了腊月底,也就到了新年了。
记忆中,进入了冬季之后,父母亲就进行着忙年的各项准备了,因为离年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此时的忙,就有些不紧不慢。而真正的忙,则是进了年关的腊月。
随着年的日益临近,赶完年集的父亲又在家中忙碌了起来,首先忙碌着除旧,父亲握着一把新买来的大扫帚,打扫院子,清理房屋,把屋子里的灰尘,角角落落里的蜘蛛网,打扫得干干净净。又用瓶子打来几斤油漆,把门、窗、桌椅都漆刷一新,特别是那院子大门,油的黑亮,就在那一刻,油漆味儿弥漫在院子里感觉十分好闻,让人自然感觉出一股子新年的气味儿。这种气味儿,还让我想起了新媳妇婚房里的味道,农村有人娶媳妇时,就用油漆到处刷一遍,新媳妇还没有过门就因了油漆弥漫着浓浓的喜庆味了。那时,我就认为,新媳妇就是这种味道儿。
而母亲则日夜忙碌着赶制全家人的过年衣服和棉鞋,虔诚地准备祭神祭祖用的物品。而最忙的当数碾糕米了,由于村里人多石碾少,为了不耽误蒸年糕,姐姐领着我常常是起早贪黑去排队等候,有时一等就是半夜,等到半夜也得打着灯笼碾,因为后边还有人在等着,于是那一架架石碾,总是吱吱悠悠日日夜夜转个不停,夜夜日日飘着米香。
对于蒸年糕,乡亲们对此看得很重。年糕又称“年年糕”,因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象征着年年富贵、年年升高,蒸得是吉利,蒸得是兴旺,年糕一般都是用大黄米和小枣做成,有的则买不起糯米就用高梁米做,当一锅热气腾腾、点缀着红彤彤的金黄色的年糕出笼时,那香甜的气息会立即沁入人的心脾,不等母亲往簸箩里拾,我就馋得用筷子串起一个吃起来,边吃边烫得舌头直呼啦。出锅的年糕,除了自家吃外,有来走亲、访友的,就给他们搁上几对,象征着带来好运气。热吃时,特别粘,香味特别,半凉时吃,又黏又有嚼头,凉吃时,更是香甜入口。
蒸了年糕,母亲接着忙着发面、蒸年馍,当白白胖胖的年馍,从冒着热腾腾蒸气的锅里出来的时候,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黄橙橙里小枣儿裂着红嘴儿笑,粉白白上点缀着“玛瑙”、“翡翠”,还有“鲤鱼”、“虎”等造型,一锅锅年馍,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着来年的生活,像白白胖胖的馍馍一样发财、发福、发旺。那时,由于粗粮多、细粮少,年馍蒸得也少,除了过年吃几天以外,大多用来招待来串门的亲戚,因为吃得少,所以那时每吃一次年馍,感觉特别香甜、特别有馍馍味儿。
蒸了年糕、蒸年馍之后,紧接着就是忙碌着炸鸡、炸鱼、炸肉了,这是最诱人的年香味了。那香味一直弥漫到大街上,老远就能扑鼻入肺、令人流口水,那香味引得我一路往家跑。那时候,农村还比较穷,鸡、鱼、肉等对于乡亲们而言,是一年到头向往的奢侈品,正因为是奢侈品,所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回来,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最多也就是买上七、八斤的鱼、肉,鸡大多是自己家里喂的,宰杀个一、二只就已经不错了。所以过年,能吃上一顿炸鸡、炸鱼,炸肉,已经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了。炸鸡、炸鱼、炸肉的事,都是我父亲来办,娘只是打下手往锅底下续柴火。因为父亲有一手好手艺,会配料又掌握火候,所以炸出来的鸡鱼肉味道格外香,因此,村里有办婚席之类的就让父亲去操办。随着鸡、鱼、肉在锅里吱啦吱啦的声响,那诱人的炸鱼、炸肉香,从锅里一起飘到屋外,而我一直嗅着这香味,像小馋猫一样不离娘的身边,娘会拿起炸好的一块肉,丢在我的嘴里,我嚼着肉香拎起炮仗往大街上跑去。
当这一切忙碌完以后,就到了年三十了,这时的.忙,已经把人们对明年美好生活的希望与祝福,把人们对新年的快乐与吉祥推上了高潮。父亲趁着响午头儿,赶紧招呼我一起贴对联、贴年画、贴过门钱、挂红灯。娘熬了一锅子浆糊,父亲端着锅子,拿着一把新条帚,我在一旁打下手,先从院子外的道门贴起,父亲贴的挺认真,只见父亲用条帚醮上浆糊往木门上细细地抹上一层,然后让我递上联和下联,上下对齐后,再用条帚从上到下扫平整,对联贴好后,再贴“过门钱”、挂红灯。普普通通的院门,因了红红的对联、灯笼和花花绿绿的过门钱,立即光彩照人起来,远远眺望胡同口,简直变成了一溜溜的彩带,煞是亮眼、美丽,此时的忙碌可算作是画龙点睛之入笔了,因为缺少了这些风俗,就缺少了年味。贴了外门,贴里门,甚至连小推车、咸菜瓮、粮囤、柜子、风箱、灶台等等都贴上了“福”字、过门钱。在粘粘贴贴中,年味一下子就被烘托起来了。
此后一家人就忙忙碌碌下饺子、炒菜、烫酒,当这一切准备好之后,就围座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团圆饭了,此时,随着除夕夜的到来,整个村庄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鞭炮声声,此起彼伏,震天动地,辞旧迎新,成了不眠之夜。
到了四更、五更时辰,随着鞭炮声的再一次密集响起,拜年的时刻就到了,吃过热腾腾的饺子,忙着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戴上新帽子,跟着大人们去拜年,直拜得糖果从口袋里往外流,虽然腮头儿冻得通红,但总是感觉大年初一过得快。大年初二开始,又忙着走戚串友……。真是有一种过不够、拜不够的感觉,心想,接着再来个忙新年该有多好啊!
忙碌,就像春天里萌芽的小草,让人心生憧憬与希望,忙碌着才幸福着,忙碌着才快乐着,忙碌着才温馨着,忙碌着才憧憬着,忙碌着也才一年年走向四季的交替与人生的轮回。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忙碌的过程,因为忙碌着才有想头,有活头,有精神头,有奔头,所以,忙碌着,才叫年,忙碌着,才有年的味道儿。
例文二:记忆中的年味征文
小时候盼过年、爱过年,数着手指头,翻着月份牌,简直就等不到。当山野的风变得凌厉了起来、当小伙伴们的脸蛋带着红润、兴奋地交头接耳着自己的花衣服时,我知道年就要来了。
过年就是乡亲们说的,吃好的。进入腊月,最先吃到的是炸糕,自己家的、亲戚家的、邻居家的,大的、小的、圆的、扁的、红糖馅的、红豆馅的。家家都打开门帘,白气腾腾往外冒。炸糕的麻油香味在村里此起彼伏、缭绕不散。然后是吃到酸汤葱花拌现压的粉条,粉条白得莹亮,葱花绿得爽心。大人孩子一人呼噜一大碗。团好的粉条子摊放在案板上、竹篦子上,白花花摆满了院子,等冻瓷实了,码放在大缸里。每个人都明白这以后就有管饱的酸菜猪肉炖粉条子吃了。然后是杀猪声,嘹亮而喜庆,大人孩子都从这嘹亮里闻到了肉香。然后是杀猪菜,按说这菜里熬的不是上好的肉,但就是香,现在明白香的原因是铁锅熬菜火候到,肉是纯自然的肉,山药白菜蔓菁都是纯天然的好东西,七大姑八大姨七手八脚把菜切碎了,哗哗推进去,炖在一口大锅里,架起大柴火,熬了大半天,肉有菜味,菜有肉香。就像老夫妻,就像老街坊,是时间的积累之美,是相互包容之香。老少爷们喝一通,嚷一通,歪七扭八醉几个。然后,是腊八粥,我吃它印象不深,深的是奉了妈的命令给各家送粥,东家一碗,西家一碗,近处一碗,远处一碗,哎呀,没完没了,小孩子走路边走边玩,收工回来,满袄襟满裤子的粥。但是妈是不骂的,因为过年了。
然后,炸麻花儿、炸油饼儿、炸莲花豆,做豆腐,剁饺子馅,把人们能想出来的好吃的都准备下。孩子们衣裳上的油点子多起来了,男人们的牛皮大起来了,狗身上的膘也长起来了,家家户户的缸里、柜里、坛里、罐里都装上了丰富的内容,村里贫困的孤寡老人,早有仁义的人家给送东西去了,送肉的、送糕的、送粉条豆腐的、送对联的,都有,亲友之间也走动频繁,人们比平时任何时候都宽厚仁爱、乐善好施。街上白雪地上嘎吱嘎吱走着来来往往的都是互送吃喝的人。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女人们要往灶台上抹糖,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懒女人的态度格外热情,当家的男人也把一张包公脸换成关公脸,跟老婆孩子说话和和气气的,过年让他变了一个人儿。
二十四,扫房日,全家齐动员,搬出花花绿绿的被褥枕头,揭起炕席,从顶棚扫到柜地下,扫出一年的尘土和不痛快,然后擦、刷、洗,缝、糊,男人一担担挑水,哼着没调儿的歌。女人两手红的像萝卜,丢个空还要串个门,看看别人家的工程进度、衣服式样,暗暗地跟自己家的比一比。孩子被指挥得像陀螺。叽叽喳喳,跑进跑出,撞了狗,踩了鸡,汪汪汪,咕咕咕。窗花儿、挂钱儿是自家剪的,丑的,俊的,红的、粉的,贴在屋里屋外,对联更是五花八门儿,什么词儿都有,只要喜庆,只要是红纸儿黑字儿,就不赖,贴得全村都红彤彤。
除夕这一天,全村都炖猪骨头,香气散到几里外,估计山神土地都要流口水。天黑下来,灯笼亮起来,有挂在大门口的,给财神照路,有提溜在孩子手里走的,给喜神开道儿。红红的光照着大人孩子笑嘻嘻的脸。换上新衣服的人,长辈格外慈爱,兄弟分外友好,婆媳也和平共处,一家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家人,小心说着吉利的话,把最好看的表情摆在脸上,老老小小,都沐浴在天荒地老的幸福里。
炕桌擦得锃亮,摆上大小不一的酒杯碗盏,白酒、山楂酒,男女老少都喝几口,吃完骨头,包饺子。要包上钢镚儿,大年初一早上,谁吃出来,谁有福气。泡上红糖水,摆上点心、瓜子、块糖、花生、大红枣。摆上一户农家在那个年代最大限度的奢侈和豪华。
夜渐渐深了,扑克还在打,收音机还在唱,孙子枕在奶奶的膝头丢着盹,老花猫枕着孩子的腿打呼噜,人们守着岁,雪花儿欢快地扑打着红灯笼,我和我的奶奶、爹妈、妹妹、弟弟守在家里,父老乡亲们也守在各家的小屋里,守着团圆、守着幸福。小屋是在八十年代的河北坝上小山村,小山村猫在山坳里,过年了。
篇6:体验年的味儿300字作文
年啊!年啊!我把你体验,看看你到底是什么味儿,
大年三十,我和
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我体验到了以下几点:一、我认为我们要帮家长做事。二、有人喜欢
浙江绍兴北海小学五年级:北海小学周颖
篇7:体验年的味儿300字作文
体验年的味儿300字作文
年啊!年啊!我把你体验,看看你到底是什么味儿。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哎呀,外婆可真忙啊!“你们来了,快来帮帮我吧!”“好好好,我来帮你。”妈妈说。姐姐呢!我四处寻找姐姐,啊哈,终于找到你了。原来姐姐你在厨房包饺子我也来帮忙。‘‘算了算了,就你这个小屁孩也会包饺子,算了算了,帮了忙也是帮倒忙。才不会呢!你就等着瞧吧!我一定会比你包的还要好。真的'?真的!那过一会儿你包的饺子你自己吃。哼,自己吃就自己吃,我还不想给你吃呢。嗨,你这个小家伙。1、2、3、4……1盘、2盘……诶,面皮怎么没了,这时,我却看到姐姐那尽然有厚厚的一叠,范春丽,你居然把我要用的面皮拿走了。我不理你了。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了,终于,包好了4盘饺子。晚餐时间到了,我们包的饺子被外婆端上来了,咦?这些饺子怎么奇形怪状的,大人们谈论到,是我们的周小姐包的,就请她来解释一下吧!……
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我体验到了以下几点:一、我认为我们要帮家长做事。二、有人喜欢过年,有人不喜欢过年。三、过年要做很多事。
浙江绍兴北海小学五年级:北海小学周颖
篇8:家乡的年味儿作文300字
今年寒假年味儿特别浓。
还没到小年,大家就都忙活起来了。买对联的买对联,收拾家的收拾家,忙的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随妈妈去商店挑选了对联和许多年味十足的年货。妈妈精挑细选,每选一件,都要问我:“怎么样啊?”我总是点点头。那些形形色色的年货,把我看得眼花缭乱,可我还是乐滋滋的跟着妈妈东奔西走。
我知道,每一年家里都是空荡荡的,我们一家三口到锦州奶奶家过年,可是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年货呢?我小小的.心里画满了问号。我把这个疑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们虽然到外地过年,但是家里的年味儿不能失啊!”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新年将近,年味也越来越重了,四处张灯结彩,大街上人们的脚步似乎快了许多,也许是为了赶上回家的火车。
年前的年味儿就如此的浓,那新年还用说吗?
篇9:家乡的年味儿作文300字
临近新年,山村里的年味和城市里的真的很不一样,山村里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为新年而忙碌了。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按照习俗是送灶神上天过年的日子,人们会准备一些甜甜糯糯的食物,如腊八粥、糖水年糕、糯米汤圆,送灶神,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为自己多美言几句。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准备了好酒好菜隆重地把灶神接回来,让灶神爷在一年当中好好照看整个家。
送完灶神,接下来家家户户就开始掸尘了,掸尘就是把家里的积尘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迎接新年。
除夕这天,人们最开心也是最忙碌,贴春联,挂灯笼,贴门联、贴窗花,把家里打扮得热热闹闹的。
到了晚上才上过年的重头戏,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桌特别丰盛的晚餐,餐桌上肯定会有一条鱼,但这条鱼是不能吃只能看的。因为“鱼”和“余”是同音,餐桌上有鱼,就代表着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完了年夜饭,小孩子可开心啦!不仅可以拿到鼓鼓的红包,还可以尽情的放鞭炮,“九龙戏珠”真像九条龙在天空中嬉戏飞舞。“哨声月旅行”也很有意思,就像有谁吹着优美动听的哨子,更重要的是不受大人的约束,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因为这叫“守岁”。
乡村的年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那种年味儿我想没有亲自品尝过是永远感受不到的。
★ 年味儿心情随笔
★ 年味儿初中作文
★ 年味儿的作文
★ 年味儿七年级作文
★ 回忆年味儿作文
★ 描写年味儿作文
寻找年味儿三年级作文300字(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