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选六年级说明文

时间:2017-10-20 14:43:39 作者:jason6128312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ason6128312”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摘选六年级说明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摘选六年级说明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摘选六年级说明文

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办公工作写习时用中性笔来书写,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增高工作效率,省下那几分钟用来吸墨水的时间来工作,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钢笔比中性笔好用,因为钢笔书写流畅,写下的汉字中蕴含了许多不一样的韵味,使人们不禁去研究,想要揭开它神秘的一面,而且我也有一支钢笔。

我的第一支钢笔是英雄,表面是红色的,是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时,我的表姐给我买的,这支钢笔的最外面有一个和钢笔本身颜色相同的颜色笔盖,笔盖的右侧则有一个银灰色的小挂钩,当你书写的时候你可以把笔盖的小挂钩取下来,用它把写过的作业别起来,这样就不会和现在写的作业混在一起,非常的方便,笔盖是银灰色的,上面用黑题写了英雄这两个大字,铿锵有力,他像一个卫视保护者里面脆弱的笔尖,很脆弱,好像随时都会断裂似的,比金属却实很流畅不会出现,断墨或者断断续续的情况。

在进入初中以后我就把那只红色的英雄,于是收了起来,我是在今天去柜子里找到它的,它已经变成铁锈斑斑了,或许有一天我再也找不到它了,那么我是怎样的心情呢?我应该是难过吧,因为它见证了我充满童真的童年。

篇2:六年级说明文阅读

六年级说明文阅读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的触角像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蚁的触角像一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目中“鼻子”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的横线上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小麦穗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E、念珠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加点词“有的”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代___________;“启迪”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六年级说明文写作

六年级说明文写作1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我们迎着晨风来到荷花亭,嗬!荷花已经开了,一张张深绿色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似的,非常青翠,荷叶上面滚动着小水珠像透亮珍珠一样, 美丽极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张张绿伞,亭立在碧波 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湖面上碧绿的荷叶,托出“少女”粉红的面颊。

荷花的花瓣 儿洁白如玉,花里又托着深绿色的莲蓬,随风舞动。 再细看。荷花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像水晶一样纯洁。有的才只有一个青里泛白的.花 苞,娇羞欲语,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些花瓣散下去,另一些簇拥在花蕊旁,犹如 一位衣衫未整的美人;那些全开了的,像一个个穿着洁白素净的衣服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还 有些,花瓣都掉光了,露出碧绿碧绿的莲蓬,莲子上面的小孔,似乎是一张张小嘴巴,正放 开喉咙大喊着:“我成熟了,快来摘啊!”荷花散发出清新淡雅的芬芳,引来花蝶飞舞,嬉戏其间,令人赏心悦目。

而那调皮的蜻蜓,扇动着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陶醉了,觉得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在翩翩起舞。 荷花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像在睡觉,躺在宽大的荷叶上进入了梦乡;有的弯着身子,像在给夏哥哥招手,给太阳公公问好;还有的挺直细细的腰,像在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有的花瓣张开了自己美丽的笑脸,似乎在告诉我们:“看看我的小脸蛋吧!”而有的还是花骨 朵。看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傲然挺立在水面上,有的藏在叶子底下,它们都在耐心地 等着根的喂养,阳光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梅花、茉莉花等虽美,但荷花更美,因为它代表纯洁让人感觉美。

我喜欢你,荷花!

六年级说明文写作2

人从出生之时起,一直至生命的终止,都有可能会打哈欠,特别是在人疲倦的时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搞清楚这个原因,我去问了爸爸和爷爷,爸爸和爷爷也说不清楚,大概是因为人体的需要吧,应该是大脑提醒自己改休息了。

于是,我请哥哥在网上查找资料,终于,我找到了答案!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打一次哈欠的时候大约是6秒钟,在这期间是人闭目塞听,全身觉得舒服。因此,可以认为打哈欠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了最好的放松,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胜利保护作用。之前我听爷爷说打哈欠是大脑缺氧的表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相反,人体通过打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养气,排除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的精力更加充沛。

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精力吧。当我们感到困乏的时候往往哈欠不断。这是大脑提醒人体说,它已经疲劳了,需要书面休息。所以,打哈欠其实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不知道大家留意没有,当我们即将进入紧张工作之前,比如在重要的考试之前,在大型演讲比赛或文艺节目表演之前,我们也尝尝会哈欠连连。这时我们可能会埋怨自己精力不集中,不够紧张,状态不好。不用担心,其实这并不是件坏事。这时的我们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打哈欠反而是人体借助深吸气是血液中增加更多的氧气,提高大脑的活动能力,以至于促进大脑皮层的各个功能

区由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这样大脑皮层才能更出色地工作。瞧吧,只要我们去发现,去追问,一个小小的哈欠里尽然也藏着这么多的学问!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后才能发现更多的奥秘。

六年级说明文写作3

最近,我对口琴起了极大的兴趣。凡是和琴有关的字眼,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扬琴……我总是不由地会想起一位友人,她的名字中恰好有一个琴字。奈何她丝毫不通音律,真是可惜了这么美好的的一个名字。

谈到口琴,大家对它的感觉大都是像儿童玩具,离正统的乐器似乎有千里之遥。口琴在正统乐器的行列中是难觅芳踪的,但是由于其易学易练,携带方便所以在民间流传极广。

提到口琴,这让我想起了另一种乐器――笙。我第一次听说这种乐器的时候,是在一部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其中女主角的名字“赵默笙”里就有这个字。“笙”被认为是近代口琴的鼻祖。同样的受笙的发声原理的启发,萨克斯风和簧风琴也随之诞生。笙是我国古典乐器八音之一,而且又是一种自由律动的簧乐器,也是最早的一种和声的乐器。据说口琴是德国人弗里德利克·布殊曼在18发明的,至今已有1的历史。

口琴虽然是民间流传最广泛的乐器之一,但是也深得一些音乐大师的喜爱。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曾对半音阶口琴这样评价道:“这是一种奇妙的乐器,可以预言,它将在管弦乐家族中放出异样的光彩。”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二也对口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他的自传中写道:“还是在我孩提时代,我就喜欢这个奇妙的小乐器,我用它吹奏母亲教我的歌,应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心扉是被口琴打开的。”

对口琴了解得越多,我就觉得口琴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乐器。如今的口琴各种各样,复音口琴,半音阶口琴,十孔口琴,合奏用口琴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读书这么多年,突然间我也想学习一门乐器,但是又不喜欢古筝,吉他那么大的乐器,反倒是喜欢口琴这样小巧玲珑又能随时带在身边的乐器。

六年级说明文写作4

其实学好数学是十分简单的,只要你细心、认真,并掌握好数学四要素,那考上110分时没问题的。

首先是第一个要素: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分神、不走神。数学是考验思维能力与精力问题,所以,上课一旦分神,就会导致在数学老师讲题的过程中听不进去,听不进去就会变成一样类型的题不会,而上课的效率也是大损折扣。所以在课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住精力,不能分神。

第二个要素:家庭作业认真做,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所谓家庭作业,就是对课上听讲的一个巩固。只有你认真做好家庭作业,才能及时对课上的知识再有一个了解。所以在做家庭作业的同时,就是相当于是在复习课上内容,同时也是在检测你上课的听讲效率。

第三个要素:就是错题本。对于这个本子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老师从初一就开始让我们建错题本,可是有些同学却偷懒不去做,其实错题本有两个好处,其一,省时间。打开本子,一目了然,用不了十分钟就复习完了。第二,复习效果也是极佳,所以,要想又省时又要复习的好,那么错题本就是必须要选择的了。

第四个要素也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那就是复习和预习了。所谓复习,就要看完错题本之后,再看一些例题就可以了。而预习,则要偏重于书上,而理解完书上后,大家应该尽所能在《配套练习册》或《同步训练》上找一些题做,这样就可以使你明天更加的得心应手。

相信只要大家学会学习,并掌握学习方法,注意这四个要点,数学成绩一定会上去。

六年级说明文写作5

人们常说:“自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这句话很有道理,只要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天底下所有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摆在我们面前的名人有哪一个人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不都有挫折吗?但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能在受到挫折时抬起头来奋力向前追赶。

正所谓:人有他的高峰期,也有他的低谷期。

达到了高峰期时可以说走到了辉煌,但是走到了低谷也不要气馁,要有自信最大程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

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

爱迪生小时候最喜欢科技小制作,但是他学习非常不好。

青年时仍凭借着自信坚持发明创造,我们现在用的灯泡,可是费了爱迪生浩大的一番工夫,他尝试着在一千多种材料中挑一种最耐用的来制作灯丝,当时周围的人们都取笑于他,但是爱迪生不顾周围的舆论,坚持做实验,终于发现了钨丝最适合做灯泡的灯丝。

他发明了灯泡可谓照亮了全世界,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爱迪生也成为了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

美国着名作家海轮凯勒,一岁半就双目失明。

命运对他是凄惨的,可是她凭着对自己的信心,顽强的活了下去,又踏入中学校门。

此后,她对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并且被美国着名学府——哈佛大学录取。

可见,自信是人获胜的法宝,更是事业的保障。

但是,自信也要有度,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而轻视别人就等于自傲自负,全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三国时候的马谡,的确有才能,但是他看不到自己的弱点,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终究就因为街亭失守而身首异处。

可见,“骄兵必败”就正好应了这一个事实。

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平常走到辉煌;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绝望看到希望;自信,可以使一个人从暗淡走向光芒。

自信,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保障。

六年级说明文写作

篇4:摘选优秀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摘选优秀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迁移类推触类旁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意。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设计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同学们,你发现最近我们南雄城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答:略

师:如果我们要把新建沿江路人行道两边进行绿化。

①这项工程计划1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②如果这项工程每天完成 ,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2、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像搞绿化、修马路、盖房屋、造桥、运货等各种工作,统称为工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工程问题”。

二.尝试探究、探讨新知:

1.谈话:如果我们将新建路两旁的绿化工程进行招标,应聘单位有三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5天,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8天。请问:

①你选择哪个队施工?为什么?

②为了加快工程完成速度,又该做怎样的选择?

2.(投影)出示例题,进行研讨。

(1)要绿化30公顷土地,甲队单独完成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要15天,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要求: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分析题意:明确:30÷10 、30÷15与(30÷10+30÷15)各求出的是什么?怎样求合作时间?

(2)把“30公顷”改为“10公顷”、“1公顷”。这时分别怎样求合作时间?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板书: 30÷(30÷10+30÷15)=6天

10÷(10÷10+10÷15)=6天

1÷(1÷10+1÷15)=6天

问:通过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工作总量在变化可用的时间都一样)

怎样求出合作时间呢?

板书:工作总量÷效率和=合作时间

为什么绿化面积加大了,可用的时间却都一样呢?

(3)(出示去掉具体绿化面积是多少的题目)

通过读题看看现在这道题与前面三道题有什么不同?

①、学生独立解答,相互交流。

②、弄清:表示什么?表示什么?

又表示什么?要求合作时间,为什么要用1÷( + )?

讨论:已知条件中去掉了具体的数量也能求出问题,这种做法与前面具体的数量计算结果的方法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

不同:一是具体的工作总量,另一题是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而是用单位“1”表示。

相同:解题的思路是一致的,数量关系也相同,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单位“1”是工程问题的特点,这个“1”可代表一项工程,一块地,一堆煤,一段路程等等。

再看一看:为什么绿化面积水逐渐加大,可用的时间却都一样呢?

明确:工作总量虽然变化了,但每天完成工作量的几分之几没有变。把工作量“30公顷”、“45公顷”、“60公顷”都可以看作单位“1”,这三个算式实际就是例题的后一种形式,所以工作时间不变。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1)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三个工程队一起完成这项工程需几天?

(2)根据上面给出的情境,绿化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10天,丙队单独完成需18天。

大家提问,共同解答。

①甲乙合做几天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②甲乙合做几天后,还剩全工程的 ?

③甲乙合做2天后,剩下的丙队来完成还需几天?

④甲、乙、丙合做3天后,还剩全部工程的几分之几?

……

4、看书质疑。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工程问题这类应用题,了解了工程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通过学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和见解。

四、课外实践:

编题练习:

五、回归评价: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我们南雄建设得更加美好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

教材简析:工程问题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特例。它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应用题基本相同。本节教学,主要是用整数工程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体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

2.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3.能正确解答分数工程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几张。

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3.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每天修25米,几天修完?

4.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8,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通过这组题,复习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定具体的数量应样表示,为学习用分数解答奠定基础。)

二、新课:

1、引出课题:工程问题应用题.

2、教学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审题后,根据条件问题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讲算理:

工作总量

甲独修完成时间

乙独修完成时间

两队合修完成时间

3、改变例10中的工作总量,让学生猜一猜,算一算,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接上表在工作总量栏中写出:60千米、90千米。

(1)让学生猜完后,计算:

(2)订正后问:为什么总千米数不同,而两队 合修的天数都一样?

(通过工作总量的改变,让学生猜猜、算算合修的天数,激发学生学习工程问题的兴趣,引起思考,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4、如果去掉“长30千米”这个条件, 改为“修一段公路”,还能不能解答?

(1)组织学生讨论:

(2)列式解答、讲算理.

(3)比较与归纳:

再讨论:

1)这题与上面的练习题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两题的解题思路是否相同呢?

3)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解题特点是什么?

4)指出例10这样的题目可用两种方法解答。

(通过学习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征,掌握了用分数解答工程问题的方法。)

三、练习:

1、第98页做一做。(通过基本练习,让学生及时掌握、巩固工程问题的解法。)

2、第99页 2.

3、判断题。

(通过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答工程问题,工程总量和工作效率必须要相对应。加深学生对工程民问题应用题的特征的理解,牢固掌握解题方法。)

四、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98页例10

教材简析:工程问题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特例。它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应用题基本相同。本节教学,主要是用整数工程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体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工程问题的特点。

2.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3.能正确解答分数工程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几张。

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口答列式:

1.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3.修一条100米长的跑道,每天修25米,几天修完?

4.一项工程,每天完成1/8,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通过这组题,复习工程问题的三个基本数量关系,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不定具体的数量应样表示,为学习用分数解答奠定基础。)

二、新课:

1、引出课题:工程问题应用题.

2、教学例10

(1)出示例10: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审题后,根据条件问题列成下表,分析解答,讲算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2、掌握一般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3、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甲乙合做60件产品,甲每天做3件,乙每天做2件。他们要几天完成?

60÷(3+2)=12天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加工80个零件,甲用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80÷4=20(个)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加工一批零件,甲用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1÷4=

(把工作总量看作“1”)

(2)一项工程,甲单独修建,需要4天完成,乙单独修建,需要8天完成。

①甲队独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②乙队独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③两队合修,每天完成全工程的( )。

小结:刚才这几道题中,工作总量所以用“1”表示,因为工作总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而工作效率是一个分数,这个分数实质上是单位时间完成了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2.(小黑板)

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8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12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1)审题后,想:这道题需我们求什么?你可以根据哪个关系式来解答?

(2)学生尝试做,并同桌交流。

(3)反馈说明。

1÷(+)=1÷(+)=1÷=4(天)

(把工作总量看作“1”,两队的工作效率就是+。)

教师:如果不把工作总量看作“1”,而是看作2、3、5、10……结果会怎样?

学生任选一个数列式计算。

小结:计算结果是一样的。不过看作“1”是最简捷、最常用的。

2、练一练。

(1)填空。

①甲做一项工作需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3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

②一项工程,甲队独做需要36天完成,乙队独做需要45天完成。两队合做,一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 )天可以完成。

(2)修一条公路,甲队独做需10天,乙队独做需15天,甲乙两队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全班练,抽学生写在投影片上,同桌互说是怎么想的)

3、小结:四人小组讨论。刚才练的题有什么特点?我们是怎么解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工程问题。(出示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变式练习

打印一份稿件,甲单独干要10小时,乙单独干要12小时,丙单独干要15小时。

(1)甲、乙、丙三人合打1小时,完成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

(2)三人合打一小时后,还剩下几分之几?

1-=

(3)甲、乙、丙三人合干,几小时可以完成?

1÷(++)=4(小时)

(4)甲、乙两人合干5小时,可以完成这份稿件的几分之几?

(+)×5=

(四人小组交流,想想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2、看书,质疑。

四、教学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来解答这些应用题的?

五、作业:《作业本》P70[6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2、掌握一般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3、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甲乙合做60件产品,甲每天做3件,乙每天做2件。他们要几天完成?

60÷(3+2)=12天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加工80个零件,甲用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80÷4=20(个)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思路及解题的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解答下面应用题

1.挖一条水渠100米,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列式:100÷5=20(米)

2.挖一条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全长的几分之几?

列式:

教师提问:上面这两道题研究的是哪三种的关系?已知什么,求什么?

学生回答:上面两道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三量关系,已知工作总量和工程时间,求工作效率.

3.挖一条水渠100米,平均每天挖20米,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100÷20=5(天)

4.挖一条水渠,每天挖全长的 ,几天可以挖完?

列式: (天)

师生小结:上面3、4两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问题.已知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9.

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1.教师提问:

(1)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样分析?怎样解答?

30÷(30÷10+30÷15)=6(天)

(2)把上题的一段公路完成60千米、90千米、30千米、24千米等如何分析解答?

60÷(60÷10+60÷15)=6(天)

90÷(90÷10+90÷15)=6(天)

24÷(24÷10+24÷15)=6(天)

(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果都相同)

(4)为什么结果都相同呢?

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变了,但数量关系没有变;工作效率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得到的,所以工作效率是随着工作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它们的商也就是工作时间不变.)

(5)去掉具体的数量,你还能解答吗?

把这段公路的长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 ,乙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 .两队合修,每天可以修这段公路的( )

列式: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工程问题)

3.归纳总结.

4.小组讨论: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

篇5:赞美母爱小学六年级作文摘选

母亲节快到了,康乃馨的花香弥漫在大街小巷,我走在小巷中闻到了这爱的味道,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母亲给我的百般疼爱,母亲的银发时隐时现的出现在,她那以前乌黑发亮的头发中,皱纹也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母亲的额头。

小时候我厌倦她的唠叨,因为这东西在我耳边嗡嗡的响。实在是让我不耐烦,我不听,她打我,我哭了,她还是打我,我可曾知道,那一杯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包含着她多少慈母般的爱,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她那是理所当然的,那是我还不懂得感恩的时候,渐渐地我体会到母亲对我那比海还要深的爱,她对我的爱可能比其他慈母不同些吧!

那是闹冰灾的时候,我体质弱,母亲也一样,那是一个晚上,天气变化的快,我身体敏感,我吐了,吐得到处都是的,我发高烧发到40度,我吃了药,病情没有转好,头晕,全身无力,……我闻不了吐了的东西,闻了有回吐,吐得更厉害,母亲醒了,听到我的咳嗽声,她无心睡眠,起身将吐了的脏东西清理干净,在清理的同时,她也吐了,比我吐得还要厉害,妈妈因为单位组织的扫雪也感冒了。现在咱们母女俩是病友了,我实在是不舒服,进了医院,妈妈为了我的病东跑西跑,好像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终于,针头刺进我的皮肤了,我怕打针,我咬着牙,叉着腰,打完了,我松了一口气,可妈妈的眉头还是锁紧的,似乎那个针头不是打的我的打的她,我睡着了,不知怎的,我朦胧的睁开眼,发现妈妈坐在椅子上也睡着了,我悄悄拿了件衣服给她盖上,她为我操了多少心呀!几天后,我的病好了,妈妈却吃不消了……

学会感动吧!它会令你时时感受到温暖。

篇6:花生说明文小学六年级

今天,爸爸说要带我、妈妈和魏奕俊一起回老家去玩。一路上,我们在车里欢声笑语,大家都特别的兴奋,因为我们又可以去看花生了。

到了老家,我们一起去找花生,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第一个找到花生的是妈妈,她叫我们一起过去观察,我发现花生的叶子是椭圆椭圆的,稍稍有点带尖,颜色是淡绿色的,远远望去就像铺在地上的地毯。如果你蹲在离花生草最近的地方,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很小的、黄色的花。住在城里的同学可能有一小部分人不知道花生是长在哪儿的吧!我就知道,花生和其他果实不一样,不是在叶子上或径上,而是将诱人的果实埋及泥土之中。拔一株,根上的果实累累,形态基本相同,大小却不一样。有的只有一棵,有的有两棵,有的有三棵,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可能还有四棵。我拿了一个稍稍熟了一点的,把土瓣下来,再把壳剥开,然后放入口中,哇!好好吃哦,这是我吃过的最新鲜的花生,它还带着泥土的特殊的香味呢!

篇7:花生说明文小学六年级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肚子。你名字的谜底吗?我来告诉你们吧!就是我们经常吃的花生。

妈妈给了我俩颗花生,我仔细观察,它穿着土黄色的外衣,摸上去有些毛糙糙的,原来外面有凸起的想小格子似的花纹,这些条文非常清晰。

这棵花生的个子不高,是个中等个子,我用尺子比划了下,大约2厘米3毫米。身子很健壮,凹凸不平,他长着一个尖尖的嘴,有一点凸出来,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啊!我有很丰富的营养,”我猜它肚子里有好几个花生宝宝。

妈妈叫我打开花生壳,我用力的打开花生壳,只听一声脆响,里面穿着红色衣服的宝宝露出来了。它睡得很熟,我凑近闻了一闻,它的香味扑鼻。

我品尝了一颗真香。

提醒你一下,如果吃发霉的花生是不好的。花生真是美味,号吃有健康的食品啊!

篇8:花生说明文小学六年级

我的家乡在中原河南,我的家乡有好多特产,灵宝的苹果、原阳的大米、延津的金银花……我最喜欢我家乡的花生。

每到秋天,家乡都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伯伯就回到田里收获一年的粮食,为过冬做好储备工作。

今年秋天,我就和姥姥一起在家乡度过了这一美好时光,田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我和姥姥一起到花生地里收花生。这时,我忽然想起一个谜语“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家园出力气。”我想你们一定猜出来了吧?对了,就是花生!姥姥在辛苦的把花生从地里拔出,胖胖的花生就从泥土里跳了出来,我也没闲着,做在小板凳上把花生宝宝从花生棵上拽下来,放在早就准备好的大筐里。

第二天大早,姥姥喊我起床,原来姥姥把前一天我摘的花生煮了一大锅,就等着我来吃了。热腾腾的花生冒着诱人的香味,哇!真是太美味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花生!你流口水了吧?

篇9:花生说明文小学六年级

今天课上,老师给我一颗花生,因为它长得像大豆一般,所以我给它取名叫豆豆。

豆豆披着一件淡黄色的衣服,像一个刚出生的小葫芦,我拿起豆豆,放在鼻子下面,闭上眼睛轻轻地闻了一下,那股泥土般的香味一下子钻进了我的鼻子里,真想咬一口。我给豆豆画上了眼睛、鼻子、嘴巴和头发,这时的豆豆更加可爱了,“豆豆,我可以吃你吗?”“可以啊,可以啊,我很香的!”我高兴极了,用两个大拇指使劲一掰,露出了两颗白白胖胖的宝宝,像两个婴儿睡在两张婴儿床上。我直接把果肉放进嘴里,感觉脆脆的,而且又香又甜呢!

老师给我的花生真好吃,我太喜欢吃花生了!

篇10:花生说明文小学六年级

今天,上作文课的时候,方老师从口袋里拿出两包大花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吃花生吧!”全班高兴地欢呼起来。

方老师把花生发下来,每人三颗花生。方老师让我们拿起花生,先仔细地看了看。我觉得我其中的一颗花生长得特别像一只胖乎乎的、可爱的“小小鸟”。另外一颗花生长着瘦长的身子,像是在跳瘦身舞。我的最后一颗花生长着圆乎乎的身子,好像是走在大街上的孕妇。

方老师说:“现在你们可以开始吃花生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花生,我先在花生的肚子上掰开一个小缝,再顺着小缝“啪”地一声把花生掰成了两半。有些花生的肚子里面装着两个小宝宝,有些花生装的花生宝宝只有一个。我的花生里面就有两个花生宝宝。我先拿起其中的一个花生宝宝,把它身上软软的衣服相吻合搓掉,再把它放到我嘴里,香喷喷地吃了起来。当我把这颗花生吃完了之后,我又拿出另外一颗花生,当我掰开这颗的肚子后,却发现这颗花生的肚子里只有一个花生宝宝,但我的这颗花生宝宝非常的大,我又接着高兴地吃了起来。

我把花生放到嘴里的时候,香喷喷的,美味极了。花生刚放到嘴里的时候是咸的,可过了一会儿就没有味道了,花生可真神奇啊!

最后花生吃完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吃了。

篇11:绿色在我心中六年级说明文

人的生活离不开绿色,绿色环保的理念也在人们的心中蔓延。

但现在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气候变暖、碳排放量超标、森林过度砍伐等问题屡见不鲜。

不过,身为初中生的我们,已经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

记得有一次社区公益劳动,我约自己的同学一起出来,做了一件特别的事,那就是把电线杆上的广告铲除掉。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广告上的胶水已经彻底干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两种,不是广告扯不下来就是扯下来的时候被撕碎了。这可难倒了我们,我们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用手慢慢地把广告搓下来,可是这要等到何年马月才能把小区前面这一排电线杆上的广告搓下来呢?我们只能再想个办法。终于,我们发现先用水把广告抹湿,这样广告就容易搓下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再加上电线杆表面的粗糙,手已经开始发红了,而且有些疼。但我没有放弃,因为绿色在我心中。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广告已经已经铲除一大半了。并且让我十分欣慰的是,我们队伍由之前的三个人发展到了十几个。小区里和附近的同学看到后都纷纷来帮忙,随着人手的增加,我们的进度越来越快。此时的我们都已忘却手上的疼痛,更加卖力。

终于,我们把所有的广告都给铲去了。抬头望去,它们都换上了新装,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向我微笑示意。

回到家后,我从网上了解到,现在的广告到处张贴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些广告被称为“牛皮癣”而且这些现象往往难以制止,铲除不久又马上会被贴上去的,所以说,绿色要靠大家维护。

篇12:绿色在我心中六年级说明文

绿色在我心中六年级说明文

在我们的生活中,绿色,曾经随处可见。要问他在哪里?可能他在大树下睡觉;可能他在田野中做游戏;可能他在草坪上捉蝴蝶,还可能……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他正在逐渐消失。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新科技带来的种种欢乐。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已完全变了个样。小河已不再清澈了,头顶上的那片天空也已不再绽放那蔚蓝的光彩,平日在小路旁嗅着那花香和青草味儿的场景已经不见了。随手丢垃圾,但是,在做这些动作的人们啊,你们是否想过后果?

科技发展破坏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工业污水排进了小河,将清澈的河道变得黑不溜秋,人们路过小河时,总会捂着鼻子说:“这小河真是太脏了!”但又有谁知道,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用小河的清澈交换而来的。汽车尾气喷向空中,总会有一股股黑烟冲一蓝天,蔚蓝的天空也不见了,鸟儿们也早已离开了这块土地去寻找新的蓝天,没有鸟儿的天空将会是怎样的悲哀。知道如果在这样下去,世界上将会没有绿色!

科技发展严惩污染了环境,我们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当科技水平并不发达的时候,我们的'周围是绿色的,绿色的大树,绿色的田野,是那么的和谐。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绿色,到哪里去找清清的小河,到哪里去找绿绿的草地,到哪里去找小鸟的家。让我们珍爱绿色,让它在我心中存在。

说明文臭豆腐小学六年级

故宫说明文小学六年级

雷的六年级说明文

散文随笔合集摘选

读后感精选摘选

散文随笔摘选

古诗词摘选

动物600字六年级说明文作文

柚子说明文六年级小学生作文

春节说明文六年级小学生作文

摘选六年级说明文(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摘选六年级说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