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如何填报征集志愿会增加被录取的几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如何填报征集志愿会增加被录取的几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如何填报征集志愿会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征集志愿有哪些填报要求?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即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能填写征集志愿,就说明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
(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市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体检等报考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不能再填报;
(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
(4)考生填志愿时要谨慎,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征集志愿录取机会大吗?
征集志愿汇总后,教育考试院根据”位次优先、遵循自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1的调档比例进行投档,供学校审录。
即将全部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依据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检索投档,供学校审录。也就是说,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
篇2:如何填报征集志愿会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由于征集志愿是按平行志愿的填报模式,因此,志愿之间一定要有适当的梯度,不能将院校志愿全部填为热门高校。应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来设计,冷热搭配,增大投挡成功的几率。
这里要特别提醒考生,征集志愿是每个批次最后一次被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一定要规避高校招生章程中标明的“禁区”,同时尽可能填写专业服从调剂以增加录取保险系数。
艺术生高考志愿填报专业优先、院校优先和地域优先的技巧
一、专业优先
这种方法就是把专业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适合对某一专业有浓厚兴趣和对自己未来职业有明确规划的考生。这种方法必须把第一志愿(A志愿)作为重点来考虑,如果填报得好的话,第一志愿就会被录取。在填报第一志愿时,必须采取稳的方法,就是你的位次比要填报的学校的这一类专业近几年的录取的最低位次要高一些,这样被理想专业录取的机会就很大。采用专业优先的填报方法,一般来说,学校的层次需要适当降低,因为很多学校录取的最低分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差很大,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专业优先的填报方法对填报志愿的人要求较高,要求掌握学校每个专业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请专业人士帮助。
二、学校优先
就是以自己的成绩尽量能上一个层次更好的学校为原则,适合那些分数较高,对专业不是太挑剔的考生。这种志愿的填报方法一般采取“冲”、“稳”、“保”的办法,可以选择两个甚至三个比自己分数高或者接近的学校作为“冲”的目标,然后选择两个比自己分数稍低的学校,作为“稳”的目标,最后选择两个比自己分数明显低一点作为保底。如果你采取院校优先的办法,很有可能就被调剂到这些没人愿意上的专业,毕业以后就业会存在问题,但是,由于很多考生和家长对这一情况不是很了解,被这些专业录取后进退两难。
三、地域优先
上大学地域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有些考生对上学地域有自己的明确要求,这一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地域优先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先把自己想要上学的地域的大学整理出来,根据自己的分数来确定能上那几所学校,然后再采取专业优先和学校优先的办法填报即可。
四、梯度志愿的填报方法
梯度志愿在填报时,尽量采用保守的办法,就是第一志愿院校历年的录取位次最好要比你的位次低,这样被录取的概率才会比较大,尽量不要使用冲的办法。艺术生高考错综复杂,建议找专业的人帮忙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让你一分都不浪费!
一、一本重学校、二本重专业、三本重校名
一本重学校
参与一本录取的大多数都是全国重点大学,尤其是985、211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脊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一流的管理,大都集中在这里,尽管在全国数量上他只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不到10%,但是科研经费,重点学科的比例,却占了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90%以上,只有进入了这样的高等学府,才能成为一流高级的专门人才和民族的精英提供可能。
一本院校中,大都属于综合性大学,即使是以农林、师范、外语、地矿、医学等命名的行业性大学,你比如说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尽管是农林属的行业性大学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也都开始了向综合性发展。
十二大学科门类中,最少的大学也有六七个,而且是文理兼容、历史悠久、学风纯正,积淀深厚,因此,综合性大学对人的个性开发和综合素质的锻造,都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能在一所综合性大学,学习生活四年,可以很好地丰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尤其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大学素养是其他学校不能比的,四年以后,孩子毕业,无论考研、出国、或者就业,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二本重专业
1.综合性大学较少,行业性大学居多,一般这些行业性大学,历史早、底子厚,不仅办学水平高,而且社会影响大,毕业生相对容易就业。
2.二本院校,数量众多、鱼龙混杂、低于分布广泛,而且大多居于二三线城市,除了少数几个大中城市的部分高校以外,大多数的学校,每年的录取分数,趋于扁平,加上这些学校的招生人数,是相对比较多的,所以报考的区分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择的难度。
3.二本院校合并、升格、改制和更名的较多,尤其以某某学院,就是地名后加上学院后缀,这样的学院特别多,你比如说三江学院,加深学院,邢台学院等等。
4.新开设的专业居多。多数条件并不具备,或者是不完善。通过以上几点,二本应该重专业。
三本重校名
三本院校,一般是指民办的本科院校或者是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的名称很特别,你从名称上一看,好象一个拖拉机,后面挂着这个大拖斗,选择这些院校,主要看前面的主体母校。
一般的就主体母校来讲,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重点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985、211;二是二本院校,举办的一些独立学院,这个同样情况下,以同样得分数,你首先选前者。
注:,很多省份批次合并,招生时只有一二批之分,这就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长擦亮双眼,尤其是二本层次的考生,不能仅看校名填报,高分低就就可惜了。
根据以上的分析,总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条结论,一本重学校,二本重专业,三本重校名,专科重技能。重点大学看科研,普通本科看教学,三本以下看实践。
同时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长不知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区别,也有很多考生和家长不知道独立学院是什么学校,考生和家长应该全面的了解目标院校。
二、上行业院校和读优势专业
一是要去行业院校上学。语言类、法律类、师范类、财经类、土建市政类、计算机类、农学类、电子信息类、医学类等都有行业院校。在行业院校得到的训练跟在其他院校是有很大差别的。
二是要读学校的优势专业。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准综合大学多数都有优势专业,办学历史长,办学实力相当强。
三、如何选择大学
第一,选择大学,要依据大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来挑选。了解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来龙去脉,以及他的发展历程,我们就很从容地能发现,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重中之重,这样的话,就便于我们区别院校的层次。便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
第二,重视学校的历史沿革,弄清学校的前世今生。通过分析学校的历史沿革,了解一个学校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这个学校的院校特色、办学传统和他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第三,关注学校的地缘优势,纵观中国大学的分布和发展级别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嫌贫爱富惜大不惜小,当然这是一个通俗的比喻了,在中心城市,大城市、发达城市和地区,大学往往发展得很好,反之则较差。
第四,不可忽视学校的文化底蕴,我们说,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这些无形资产,形成了一个学校的非物质文化,是大学重要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
综上所述,就是考虑一所大学,从他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所处的地域位置,以及学校的校园文化,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都要综合考虑。
选择学校时考生和家长一定要仔细阅读并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学校发布的招生章程是要经过教育部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经过教育部审核通过的招生章程都是准确、规范的说明。
招生章程会在国家教育部的阳光招生信息平台发布,也就是阳光高考网。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阳光高考网仔细查阅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
四、低分考生如何进入重点大学
1、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同样的“985”“211”大学,不同年度录取考生的差异大有不同,如果考生和家长,掌握了录取动态和规律,又把握了他的大小年的规律的话,以较低的分数,照样可以读一个重点大学。
2、一本边缘,或者说是二本层次的考生,照样能够上重点。比如说一些“211”、乃至“985”,除了本科一批招生以外,他也在一本二本有投放的计划,比如说西南交通大学、辽宁大学等等的,据这些学校数据的了解,在多数的省份都是两个批次同时有招生的。只要你在招生目录中,找出这样的学校,出其不意地选择第一志愿报考,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比方说有些重点大学,开办了分校,比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分校等等的,这些分校都是单列招生计划。多数还是单独划线录取的,录取分数线低于母校很多。那你就可能以一个较低的分数,捡了一个重点大学的985的毕业证。
考生报考这类学校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章程。
五、注重利用排名
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习惯按成绩报志愿,他们往往拿着自己的分数直接与高校往年录取最低分对比,这很容易进入报考误区。
每年的高考政策都有变化,考试模式、试题难度、报考人数都不一样,同样的600分,去年和今年的含金量可能会差很多。
因此,填报志愿不能简单地用绝对分数来衡量,而应使用相对分数,即线差(高校最低录取线与批次控制线之差),并结合全省排名来对号入座。
因为每年的试题都有变化所以考生的录取分数也有变化,但是每年一本学校的录取比例是不变的,所以考生的排名比高考的分数要重要一些。
对于冲击名牌大学的考生,位次比分数更重要。位次是考生成绩所对应的考生人数的综合排序。每年省级招生行政部门会在高考结束后公布分数分段表,这是考生查询自己位次的最好工具。
每年各高校在各地投放的招生名额变化不大,取生的密集区间大体相同,用全省排名来考察一个学校的集中录取区间更科学一些。
六、充分了解信息
1.在填报志愿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要分析地域冷热、院校冷热、专业冷热,显然比较仓促,因此考生和家长应该早为志愿准备,多留意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留意行业发展的新潮流,留意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及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潜在需求信息。
2.从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前瞻分析专业的冷热。发展势头强劲,前景看好的行业,容易成为报考热门;容易考公务员或进入科研院所、国企的专业容易成为报考热门。社会需求少的长线专业或工作条件艰苦的专业则在报考时相对冷门。
3.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历来都是考生报考的热门地区,报考难读很大,考生分数若没有绝对的优势,尽量不要尝试,可退一步选择东北和西北地区的高校,在这些地方也能挖出“黄金”,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七、如何选择专业
有的家长追求热门专业,就让自己的孩子报志愿的时候选择热门专业,忽略了孩子的特长。
高达52%的被调查者(大学生)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我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有34%的人希望在原来所学专业基础上再学第二专业,只有14%的人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
这足以看出选择专业在志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更与考生未来人生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
选择专业是非常复杂的工程。要结合考生兴趣、性格等因素,还要结合家长最关心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篇3:关于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关于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
征集志愿汇总后,招生部门根据“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1的调档比例进行投档,供学校审录。
将全部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依据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检索投档,供学校审录。也就是说,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
征集志愿有哪些填报要求
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即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录取结果,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服务平台,会在每个录取批次结束和征集志愿前更新,考生可及时登录查询。确认自己尚未被任何院校录取,已被录取、拟录取及已投档状态的考生不可填报。
2、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
3、考生填志愿时要谨慎,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谨慎对待“服从调剂”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当然希望按志愿录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预测、决策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有的考生则处理不好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第一和两个并列的志愿相继落空。“服从”二字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
(一) 服从调剂的意义
服从”栏报考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均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对待,表态具体明确。
院校调剂:加大同批次录取的机率
院校调剂,简单的说就是志愿未被录取而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调剂到其它学校,一般情况下,在你志愿未被录取你选择了服从调剂后,调剂的过程都是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完成,然后把调剂的结果通知你。
专业调剂:录取的另一条“保险带”
专业调剂也称“专业服从”,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对某些专业录取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对于考生而言,是否在所报专业已录满额情况下,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服从专业调剂”扩大了考生本人的录取机会。当考生档案调入某大学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对于“服从调剂”,建议考生谨慎进行选择,“调剂”能够加大考生的录取机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合理的抉择。
(二) “服从”填报注意事项
“服从”栏填写应注意三点:
1,填写“是否服从”栏目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不服从分对待。
2,填写要具体,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填,有关专业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3,有范围的表态,可填报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会,理性和理智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两大法宝。在人生重大选择的十字路口,碰运气、赌命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服从”与“不服从”只一字之差,本无对错之分,重要的是填之有据,适合自己,才不至于后悔和遗憾。
篇4:征集志愿填报
“征求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求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求志愿设置:
1.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设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2.文理科提前批也进行征求志愿。
征求志愿对象:
1.参与征求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
2.参与征求志愿的考生未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 征求志愿与补录的区别:
征求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求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其实在征求录取期间,补录志愿与征求志愿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在录取结束新生开学时期的的补录,不再使用“征求志愿”的说法。
第一次录取过程中,一些到档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身体问题、放弃原有志愿、不愿来校就读等原因,导致部分招生学校的招生计划未完成(即有缺额需再次录取),当地高招办会发“征求志愿表”,或网上公布具体细项,再次征求考生志愿,此时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考生,可按当地教育相关部门公布的征求志愿填报时间,填报征求志愿,考生填报后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
[征集志愿填报]
篇5:征集志愿录取
原标题:普通类均设征集志愿 可提前2小时查询
高考志愿填报失误怎么办?没被录取怎么办?抓住征集志愿补救机会
本报讯(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主任记者 张丽彬)报完志愿并非意味着只剩下等待录取,考生和家长还要注意跟踪志愿录取,考生一旦因志愿填报失误落榜,还可报征集志愿补录。
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各省(区、市)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
征集志愿是本批次考生留在这个批次的最后一个机会。
按照省招考办安排,普通类本科提前批(除综合评价录取院校外),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院校批次均实行“征集志愿”补充录取;艺术类除本科第一批外的录取批次,也实行“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考生可在各阶段填报“征集志愿”开始前2小时通过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和辽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查询“征集志愿”计划情况。
考生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填报征集志愿?
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注意跟踪志愿录取,及时通过志愿网报系统验证本人是否有资格填报“征集志愿”。
需要提醒的是,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征集志愿”视为自动放弃。
哪类院校、专业
易出“征集志愿”
1.专业实力相对较弱
通常情况下,知名高校的征集专业实力相对较弱,面对这种情况,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谨慎报考。
2.院校地理位置偏远
院校总体实力比较强,但所处的地理位置偏远。
3.农林牧师地矿油类院校
部分高校的专业被认为是相对“冷门”的专业,或者是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专业。
■相关
《中高考状元笔记》
与你分享高效学习法
由华商晨报独家策划出版的《2014中高考状元笔记》原汁原味再现了学霸们的手写笔记,学子们能感受他们的学习思路,也能学习到学霸们的高效学习法。
《高考模拟提分试卷》同时有售,适用于新高三学生。
[征集志愿录取]
篇6:安徽省征集志愿填报
7月24日,省考试院公布在皖招生二本院校最低投档分数及名次,文理科各有575所高校在皖招收二本,其中上海、杭州、南京、重庆、北京、武汉等地高校生源火爆,部分院校最低投档线超一本线。文理科最高分分别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613分)和上海海关学院(587分)。但与此同时,也有 89所院校无人报考。
多所二本院校投档线超一本线
记者统计发现,文史类院校中有46所二本院校投档线超过一本线,其中高校数量排名前六的城市是:上海(9所)、杭州(5所)、南京(4所)、北京(3所)、天津(3所)、武汉(3所)。投档线排在前三位的院校全部在上海,分别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613分)、上海金融学院 (612分)、上海海关学院(612分)。
理工类院校中有49所投档线超过一本线,其中高校数量排名前五的城市是:上海(9所)、南京(6所)、重庆(4所)、杭州(3所)、西安(3所)。投档线最高的几所学校是上海海关学院(587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80分)、上海金融学院(577分)、广东财经大学(577分)。
在投档线超出一本线的高校中,文科有13所、理科有10所是金融财经类学校,包括广东财经大学、上海商学院、西安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另外理科有11所是医学类院校,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广东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都囊括在内。
征集志愿可考虑相对冷门院校
与南京、杭州等城市多所高校投档线超过一本线相比,广西、贵州、新疆、宁夏、四川等部分高校招生遇冷。文科有51所高校、理科有38所高校线上无生源,大部分院校所在地为偏远地区或中部欠发达地区。
去年文理科二本在皖招生的院校分别是560所和559所,线上无生源学校分别为34所和43所。今年,文理科二本在皖招生的院校均为575所,文理科线上无生源院校共有89所,比去年有所增加。
7月28日,达线但没有录取的考生可以填报征集志愿,想要今年就走的考生可以考虑填报相对冷门地区的院校。
省内高校投档线均未达一本线
省内高校文科投档线最高分是合肥学院(592分),理科为合肥学院和蚌埠医学院(546分)。文科排在第二、第三的分别是蚌埠医学院(589分)和合肥师范学院(585分)。理科排在第二、第三的是安徽工程大学(543分)和皖南医学院(540分)。
文科院校中,安徽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安庆师范学院(中外合作)、合肥师范学院(中外合作)、合肥学院(中外合作)、宿州学院等院校均为压线录取,理科压线录取的院校包括安徽科技学院、池州学院、合肥学院(四年一贯制)、淮南师范学院、宿州学院等。
[安徽省征集志愿填报]
篇7:二本征集志愿填报
今年广东高考二本AB批次合并后将共设11个平行志愿,较以往新增3个平行志愿。这意味着学生的选择将更多,填报志愿的空间也变大。不过,二本高校之间的竞争将会更激烈,热门学校依旧热门,热门专业分数线也将水涨船高。
专家表示,二本中位线考生需更谨慎,一旦冲的太激进或者专业不服从调剂,就很可能直接掉入专科批次。建议考生适当考虑省外高校,提高录取几率。
今年填报规则又有变化
如果对高考估分定位没有比较大的把握,该怎么办?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唐丹老师建议,可以用一模二模中正常发挥的成绩排名,挑选出排名前后范围约20所学校,再根据对专业和学校地理位置等因素的要求进行排除,将范围缩小到10至13所学校。在高考成绩正式放榜之后,再根据实际成绩排名精选学校和专业。
今年的填报规则又有变化,一本、二本中的普通文理科投档按平行志愿的规则进行,第一志愿组可以填A-G共7所学校,第二志愿组可以填A-D共4所学校,相对于2015年的第一志愿组5所学校和第二志愿组3所学校均有增加。唐丹认为,院校志愿数量的增加很有可能会使得热门学校的投档排名升高。2015年相对于2014年,第一志愿组院校志愿数量从3个增加到5个后,以中大为例,投档分排名从全省7724名上升到6000名。
唐丹表示,从整个一本批次的情况来看,对投档排名变化进行统计后得出,有近80%的学校录取排名升高,并且上升幅度在2000-4000名的学校占到了11%,上升4000名以上的学校占10%(上升2000名以上的学校合计21%)。今年进一步增加院校志愿的数量,重点热门院校的投档排名有可能进一步升高,建议在报考时留出足够的余地。
建议1
第一志愿两冲三稳两保底
唐丹表示,第一志愿组已经增加到7个学校,第二志愿组的作用进一步被削弱,填报重点集中在第一志愿组。建议考生,两冲三稳两保底。冲高志愿可以选择超出考生实际成绩15分以内的学校,避免超出太多。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选择冲高,专业很可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一定要在这个学校任何专业都愿意接受的情况下才做出选择。中间的三所学校作为合理目标院校,以考生实际成绩至降低15分的区间去选择。降低15分是出于对专业的兼顾,一些学校的优势专业比普通专业的分数甚至会高出20分,优秀专业比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经济学大类、中山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等。最后一定要有保底志愿,降低25分去选一些排名稳定,招生计划较多的学校。
建议2
以全省排名选择报考院校
明师教育高考研究院黄金卓老师认为,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情况下,院校排位相对稳定,所以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省排名,根据自己的排位寻找可以报考的院校,例如省排位在10000名,可以选择院校最低排位在7000到9000之间的来冲一冲,选择最低排位在9000到12000之间的院校来稳一稳,12000之后的都可以拿来保底。
针对不同成绩水平的考生,他们填报志愿侧重各有不同:1.高分考生可以选择几间自己喜欢的名校来冲一冲,例如浙大,武大;2.重本线上下的考生,如果要选择省内院校,可能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还可能会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所以可以尝试选择省外的名校,甚至可以选择211院校,而且最好都选择服从调剂,降低退档的风险;3.刚达本科线的考生,如果想选个好专业,可以尝试较低排位的民办院校。
建议3
二本中位线考生需更谨慎
从2016年起,广东省将原第二批本科A类及B类两个招生录取批次调整合并为“第二批本科批次”。 省内二本批次院校的格局或重新洗牌。一些地理位置好、口碑佳的独立院校,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将会大大冲击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原第二批本科A院校,因此,省内二本批次院校的格局或会发生改变。
成绩位于二本中位线的考生,如志愿填报不合理很可能直接落到专科批次。根据去年录取数据显示,原第二批本B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很少超过原第二批本A批次线。以往分数超本A线不多的临界考生,也有机会在本A选专业,甚至可以不服从专业调剂,等本A批次征集志愿看机会再搏一把,实在上不了本A,还可以在本B批次保底。为此,专家建议,高考成绩在二本中位线附近的考生选填学校和专业需更谨慎。
建议4
填报时仔细查看招生目录
据悉,今年合并后第二批本科批次院校文科约500多所,理科约600多所,合并造成同一批次高校数量多、层次差别大。
部分高校单从名字上很难分辨,再加上学校改名、重组,更是迷雾重重。如原第二批本B的院校中,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一看就知道本B的院校,而“广州商学院”乍一看很像是原第二批本A院校,但实际上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改名的。外省院校中,“武昌工学院”“南宁学院”“汉口学院”在2015年也是原第二批本B 的院校,但是与广东省内的“韶关学院”、“嘉应学院”、肇庆学院等原第二批本A的院校很容易混淆。
考试研究院的专家建议:千万不要只看院校名字,一定要仔细查看《招生专业目录》中关于学校的介绍,并且多方了解和搜集相关院校信息。
建议5
考生可适当考虑省外高校
广东考生大多不爱出省,省内热门院校依旧会扎堆。历年数据显示,除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天津、武汉等经济、教育强市外,广东考生对其他省外院校青睐度均不高。
省内院校中,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院校如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去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一本线,估计今年这些院校的录取线应该会更高。专家建议,考生为了提高录取几率,适当考虑省外高校。
1.2017广东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2.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划指南
3.2017湖北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4.201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5.2017年上海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上线
6.2017天津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7.2017高考志愿填报防范10个错误
8.2017年青海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入口
9.平行志愿填报存在的误区有哪一些
10.2017高考志愿填报必看妙计
★ [转]志愿填报
★ 高考怎么填报志愿
★ 中考网上征集志愿
★ 甘肃高考征集志愿
如何填报征集志愿会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合集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