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berr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我的第一书记日记工作感悟,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我的第一书记日记工作感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我的第一书记日记工作感悟
我的第一书记日记工作感悟
两年前,我成了单位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从此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20xx年,和身边的大多数文科生一样,省考,毕业论文答辩,毕业……没有在人才市场和就业市场穿梭过的压力,也没来得及呼吸一下完全自由的空气,就匆忙卷着铺盖卷去县里上班了。
然后,在办公室和电脑前一口气坐了五年。五年过得很快,我始终是个不断得到领导、同事和朋友帮助的孩子,听到的鼓励比批评多得多,我一步一步向前走着,从来都觉得前路洒满阳光,也不求自己是只兔子,自我催眠就算是乌龟我也会一直在进步。
下基层,是我人生计划里的重要一步,我只是偶尔幻想着,或在读传记小说的时候憧憬过,但这一天就这么突然来了,让我有些猝不及防。
走的那天领导们都有很多工作要忙,但还是坚持送我下去,就像家长去送到寄宿学校读书的孩子,路上不断叮嘱我工作和生活上大小的事情。因为走得匆忙,我只带了一个红色的小脸盆和大学时的蓝色格子床单,车后座里载着二十几个盒子的扶贫资料就是我全部的家当。
就这样,我上路了。
虽然之前已经来过很多次,但这一次站在牛村,我头一次有了一种站不稳的感觉,拐杖都被抽走了,我该怎么办。一瞬间的感觉就像20xx年刚上大一在五一广场被偷了钱包不知道该去哪儿的时候一样。可是我已经不再是17岁的小女孩了,更多的是一种无名膨胀的激情,我告诉自己,这里不仅仅是我未来的两年,我希望在这里,可以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天,风很大,建民大爷家的桃树开了花,来来大爷站在家门口,像一个可以预知未来的老者一样,非常淡定地对我说:你来啦。
那时我还无法完全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但是我对未来,依然充满了期待。
到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小殷是妇联的工作队长,年纪比我还要小一点,已经在村里呆了一年了。她不放心我,专门跑来陪我,和我一起打扫了村委会,还给我做方言翻译。会计吴叔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开始走访,我带了一个本,本想着自己记,结果到最后都一张张撕下来写上我的名字和电话留给了乡亲们。
大爷大娘们下了炕,把我留下的纸夹在柜子里的本子里,本子里还夹着他们的身份证、户口本,还有病例。
我的名片还从来这么被重视过,这是头一次。
走访让时间过得很快,吴叔跟我说不用刻意拜访,出了东家大门,西家就在门口蹲着呢。
正说着,就碰到了焕梅叔。他正要出去,吴叔想跟他介绍我,我非常热情迎了上去,焕梅叔有些不好意思,说自己刚干了活身上土太大,于是我们就蹲在大门口聊天。
焕梅叔是五保户,但是看起来不像六十多岁的人,胡子黑丁丁的。我问他有什么困难,他有些茫然。其实他身体不好,房子受损很严重。我问他想有些什么要求,他嘿嘿一笑,腼腆地低下了头。
他低头的时候,我看到帽子顶被磨出的毛边沾着灰,心里很酸。我一直习惯的城市精致生活,在我的概念里一点点坍塌。
我关注的三分之一公众号和艺术时尚有关,精致的都市生活似乎是我必须的营养品,再加上同学朋友,出国和在北上广的有很多,在太原也都过着闲适但是充满情调的生活。音乐、咖啡、文学、电影、展览……我都爱,我都很爱很爱。
还有几个朋友受不了小城市的安逸去大城市闯荡了,为的是呼吸一线城市充满竞争力和想象力的空气。
似乎只有我,有了这样一条路。我站在村里,玉民大娘身体不好一直在墙边晒太阳,我试图跟她聊两句,她听力也严重受损基本听不清楚,只是向我摆手。
无奈之下我只有向前走,走了几步回来发现她一直看着我,于是我俩就这样对视了很久。
村里没有太多的寒暄,像我们这样对视一天的还有很多人。我在想,为什么这里看起来这样的安逸,我却像拎着行李从北京西站出来一样压力山大?
一转眼,五个月过去了,我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恐慌。
首先是情感恐慌。三三大爷是我的帮扶户,经常不在家,但只要见了我,都朝我笑,眼睛亮晶晶的,非常真诚。
我真怕自己对不起这份真诚。他们对我如此期待。
然后是本领恐慌,从前根本分不清小麦玉米高粱的我,致力于趴在电脑上学习文件精神、修改材料、写半年工作总结的时候,我人生头一次,没有任何模版,没有任何文件要求,没有任何大小标题。也是人生头一次,不再愁怎么写,而是愁怎么做。
村里有颗许愿树,树很大,有时会挂着一些红色的许愿布条。有一次我站在树下翻着在咖啡馆晒照的朋友圈,抬头看了看牛村的天空。这里的风总是刮得很狂野,天空自然蓝得干脆利索。红色的布条在树枝上顽强地飞舞,飞舞着的还有我乱七八糟的头发。这大概是我自己的电影罢!
那一刻内心竟然有一种充实,站在这边土地上,我觉得很踏实。想起飘里,scarlett的父亲对她说,只有tara的红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是一颗种子,那么少女梦中的布尔乔维亚绝不可能帮助我生根发芽。
但是在这里,我可以。虽然在朋友圈里,大家在谈论着AI,谈论着新冷战,谈论着Jeanne damas。但是我现在似乎不那么热衷于被热点话题所吸引了,因为我终于明白,先能把村子里的事情做好,能帮计莲大娘争取一下危房改造,能让粉还大娘多报销些医药费,能帮小春哥的儿子争取点助学金,能带着大家多挣一点钱,让大家日子过得好一点,才能谈别的事情。不然,我根本没有资格。
这条路还很漫长。今天听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个15岁的北京少年在农村度过的7年青春。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些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如今,我也在这条路上走着,追随着他的脚步。没有了拐杖的我,一开始总是有些跌跌撞撞,但是,我对路的方向,却是从来没有过的坚定。
只希望两年后的自己,也可以做一个有自信、有底气的人。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我都明白自己要走的路。
篇2:第一书记心得感悟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将递进培养计划学员和后备干部调整充实到贫困村第一书记队伍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移民局的安排,我被选派到__县__镇东台村担任“第一书记”。参加完__市贫困村第一书记暨驻村干部培训会后,20__年_月23日,我正式到镇、村报到开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深刻感受到了基层一线工作的繁琐细微和压力,也深深体会到了驻村工作的艰辛与困苦,更深切感悟到身为一名驻村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我对驻村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把握角色定位,明确职责任务。
“认知是行动的先导。”自选派担任东台村“第一书记”以来,我迅速转变角色,坚持以身作则,在东青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市扶贫移民局的指导下,加强与村支“两委”的配合,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为主线,以推动精准扶贫为“第一要务”,以健全基层组织为“第一责任”,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虚心向村干部学习,解放思想,大胆工作,把“强班子,带队伍”的精神贯穿到帮扶工作全过程,力求提升党员的责任感和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切实为民办实事,解决了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
(二)牢记担当使命,认真履职尽责。
“人生须知负责人的苦楚,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在其位,就必须谋其政,为了更好地履职,我总是以强烈的责任感构想落实各项工作。
一是注重学习,自我提升。为当好“第一书记”,我首先让自己先当好学生。我拜农民群众为师,拜党员干部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农村工作的方法和经验。驻村后,我经常与农民群众交流谈心,以真诚换取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我始终坚信:只有走近群众、倾听群众,才能逐步弄清村内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了解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从而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我的付出已经取得明显的改变。
二是务实求真,调查研究。为达到有效工作,通过走村入户、跑田间地头,我广泛深入地接触了农民朋友,与他们在拉家常、听建议中了解许多现状实情,做到心中有数。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我根据现实情况,重点深入到生活处境困窘的党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受灾群众等特殊困难群众家中开展关爱帮扶活动,让他们的生活生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与改变。
三是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坚持从设计、材料等源头抓起,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口,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加快村级阵地、产业发展、村组道路、堰塘整治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资金用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用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切实有效地实施了扶贫项目的各项措施。
四是加大扶贫政策宣传。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院坝交流等形式,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发动贫困群众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切实转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
五是注重沟通,加强协调。短暂的时间内,我主动与镇、村干部搞好协调,积极协调落实规划项目资金,力所能及提供资金、项目、技术、信息支持,帮助群众行之有效地解决了上学、看病、就业、安居、饮水、行路、用电、通讯等一系列的民生问题。
六是健全基层组织。健全村规民约,完善服务制度,创新治理机制。组织东台村村组干部12人到朝天区“转马文”百里新村示范走廊,参观学习综合致贫经验,增强东台村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干部培养、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监督,摸清了党员队伍和村组干部队伍,物色培养1名村级后备干部。
七是服务群众解民忧。帮助东台村4组残疾户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和相关残疾补助政策。
(三)狠抓政策落实,务求工作实效。
“求真务实,讲究实效”,是我们当今工作的要求与原则,为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政策制度的拟定,尤为重要,我也有效地落实了这点。
一是制订发展规划。组织相关部门和镇、村两级班子进村入户,深入研究,分析致贫原因,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一户一策”对症下药。编制完成了《广元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苍溪县东青镇东台村脱贫解困规划》和东台村51户贫困户脱贫解困规划,规划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技能技术培训、基层组织建设等内容,规划总投资641.4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包含每户3000元产业发展资金),整合其它资金541.4万元。
二是改善基础条件。已筹资10万元用于东台村村级阵地建设,协调交通资金2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8公里,新建计生卫生室1所、图书室1个、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3处,已建成圈舍3000余平方米,计划实施危旧房改造9户。三是发展增收产业。落实3.9万元资金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目前已种植核桃80亩、猕猴桃40亩、桂花4亩,养鸡400只、鸭500只、鹅100只、生猪120头、肉牛35头。四是强化保障兜底。把老弱病残等发展能力弱的人口纳入社会保障,充分发挥社保兜底的作用。其中,纳入低保人口74人、五保人员8人、民政优扶10人、高龄补助12人,残疾人补助12人。
总之,短暂的基层工作,既给了我锻炼成长的机会,也让我收获了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丰富创新的工作经验。“没有,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立足岗位,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3:第一书记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书记”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这是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目的是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书记”为更好地发挥作用,帮助村级发展出谋划策,与群众共商,带领群众走出经济发展的泥潭,达到脱贫致富,增强村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村级经济发展,作为“第一书记”,有更多的是责任、是担当,不能认为自己在村干部中是所谓的“领导”,开群众共商会时官话空话套话连篇,走访群众承诺信口开河。
作为“第一书记”,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示范带头、服务群众的身份,坚持在工作中务实高效,对于群众的诉求,要首先摸清情况、查明原因,确需解决的要及时解决或向上级反映求助解决,对于一些不能解决或无理的诉求要作好解释说明,体现出民意。
“第一书记”到村里代表着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是单位整体,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特殊身份。既不能摆官架子,又不能过于庸俗,要给村级班子带头做榜样、做示范,体现自己的工作水平,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工作中坚持“接地气”,保持为民情怀。
作为第一书记要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村干部,以此指导村干部。
十九大以来,驻村干部坚决贯彻十九大的相关精神,以十九大为指导思想,做到做实事,能做事,会做事。办大事,帮助村民发家致富,带领村农走一条特色致富之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事,驻村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章法纪。不能随意放任,要把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做好官,做好人,做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好党员。
明确职责任务。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干部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帮助村“两委”成员理清发展思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提高服务能力和提升治理水平。认真落实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主要职责。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进行排查摸底,更新完善第一书记基本情况、派驻村基本情况、驻村帮扶措施、支持保障情况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督查暗访,从严加强对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关爱机制,对工作挪车突出、成效显著的驻村第一书记,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
严格把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实事求是,落实各项发展方针,指导帮助发展优势产业,积极配合引进专业人才以推动教育水平,文化水平,软实力的快速提升。要用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指引我们的工作,做到‘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真正让社区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转换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让党的旗帜在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把人民群众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
明确职责任务。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干部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帮助村“两委”成员理清发展思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提高服务能力和提升治理水平。认真落实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主要职责。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进行排查摸底,更新完善第一书记基本情况、派驻村基本情况、驻村帮扶措施、支持保障情况创新管理手段、强化督查暗访,从严加强对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
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篇4:第一书记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书记”是党和国家安排部署农村工作的有益实践举措。了解群众想法、感应群众心声、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更快脱贫致富。但在调研中发现,“走读式”、“挂名式”屡见不鲜,“兜兜转转”的不在少数,抱着“镀金”想法的大有人在。没有争做工作实效的“第一”,倒是实现了不少“书书、记记”。严重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伤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为国家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慢了速度、拖了后腿。
驻村、住身,争做地道扎实的“第一村里人”。“安其身稳其心促其立正其本”,稳身是第一步。驻村干部白天忙公事,晚上则是夜访农家,明察村情的好时机。住进村才能贴近百姓生活,摸透村情民意,才能方便走街串户,多角度、多层次的了解当地实情。驻村干部要善拜群众师,常进农家门,常听农家言,多说农家话,让自己融入乡村,做到对村情民情、三亲六戚了如指掌,做一名合格的“村里人”,村味有了,关系自然也就近了。
驻村、注心,争做稳当无畏的“第一定盘星”。心稳则成。驻村干部应问民意于心尖,注身心于人民群众,怀着初心为国为家,抱着事业心担责、秉着公道心办事。多问百姓心头之苦,多听百姓肺腑之言,多到寻常百姓家看看,坐到高低桌子矮板凳上,以村里人的姿态去关切,以第三者的身份去客观公正的了解实情,把民意问透;打破砂锅问到底,让事情有头。要勇于突破,不怕“地头蛇”,“拦路虎”,关键时刻显担当,紧急时刻见本色,做百姓稳稳当当的定盘星
驻村、助村,争做乡村振兴的“第一答卷人”。住身注心为助乡村,稳身稳心为温民心。既要留得住,又要干得实,就需干群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既要伸出双手交接好工作,新老报团,平稳过度。又要施展拳脚拔硬钉子,啃硬骨头。拿出攻坚拔寨的决心和背水一战的勇气,答好“脱贫攻坚”“民富村美”“乡村振兴”的必答题。书写完美成果,争做优秀新时代的答卷人。
篇5:第一书记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书记的我,我参加了《基层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班上系统的学习了《发展产业,稳定增收》、《美丽乡村建设》、《国家与干部从政修养》。陕西省第一书记《脱贫工作介绍》,参观学习“三变”改革经验介绍,在学习过程中,纪律严明,老师认真授课,学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使自己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现将自己的学习、第一书记的工作心得体会如下:
一、第一书记要踏实铺下身子,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今年我在任第一书记后,第一时间赶到村里,召开支部班子会议,并在到任后很快掌握了班子的状况,有事可以直接找我反映明确工作思路,干第一件最惠民心的工程以党支部为核心、抓好脱贫村的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村支部紧紧围绕“两学一做打基础,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实践主题,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今年一年,我村党支部,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部署,针对我村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抓学习教育“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开展党员集中学习日学习和自学相结合,针对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青年党员和外出务工群体,采用党建微信群、QQ公众号、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实行“智能式”的教育,把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发送至信息终端,让党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思想在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覆盖面在全体党员内迅速普及;针对文化水平偏低、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党员群体采取“引领式”的党内教育,在党组织在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撰写心得体会等组织生活时,引领此类党员群体自觉参与到“两学一做”中来;针对那些居住分散、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群体采取选取精品课程、编制乡土材料等方式进行“送学式”教育,使每名基层党员都能及时的开展“两学一做”,真正读懂、学会、悟透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规矩意识、宗旨意识,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
二、第一书记要精心组织,狠抓扶贫对象核实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在党委和包帮部门的领导下,全面指导扶贫对象认定暨清洗工作,确保脱贫村扶贫工作有力推进。自我村开展贫困户数据清洗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省市县政策指引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程序认真开展了数据清洗工作,认真入户走访,征求意见,书面处理化解信访三起,,有力的化解了各种矛盾,按照“三榜定案”的要求,顺利完成了这次的脱贫整顿工作。
三、第一书记要以脱贫巩固为重点,抓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工作
1.脱贫村巩固提升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强基连心抓升级,党建脱贫促双赢”的工作目标,村级还需不断巩固扶贫成果,警惕和预防“返贫”发生,不断增强本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2.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破除瓶颈制约,从根本上改善发展的“硬环境”,为增强当地“造血功能”创造良好的条件。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抓好扶贫协作,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多方争取项目建设,完善村组级公路硬化、完善自来水站管道敷设,水利设施、安全住房等,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环境,消除脱贫攻坚主要障碍;
四、第一书记要坚持扶贫先扶智发展产业、让贫困户摆脱贫困。
利用会议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致富事例,不断开阔村民视野,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教育全村党员群众树立“讲良知,懂感恩,努力建设新家园”崇尚和谐的新民风。有针对性的邀请专家和村里能工巧匠、产业大户,在村民中开展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家禽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达到了每户学会1到2门实用技术,每户都有1到2个主导产业。
1.强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在包帮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狠抓产业发展,努力提高村民收入,组织劳务输出300人,养猪320头,养牛30头,核桃300亩,养蜂800箱,养鸡8800只,达到了贫困户致富有产业项目,对养殖、种植业发展的贫困户,包帮部门进行了产业奖补。
2.强化贫困帮扶措施。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建立贫困人口“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机制,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
五、第一书记要加强合作、创新帮扶模式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
1.争取政策支持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创造条件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工作,重点培育壮大扶贫能人大户,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2.加强合作,创新帮扶模式。鼓励村内群众创建经济合作组织,利用合作组织来统筹全村产业发展,以“一村一品”为发展思路、长中短产业相结合,让农户的投入当年能见效、收入长期有保障。引进秦南菌业等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合作协议,承诺保障事项,带动产业发展,解决资金难、技术难、销售难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六、第一书记要把包帮部门结对帮扶脱贫村工作开展情况和村工作相结合
以来,按照县脱贫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村脱贫成果,实现贫困户早日脱贫”的工作目标,聚集全局力量,加大投入,狠抓帮扶责任落实,较好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帮扶部门领导任帮扶工作队副队长,脱贫村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县部门、镇、村支部干部组建驻村工作队1个,县派驻第一书记1人,驻村工作队由11名队员组成。
2.以脱贫数据清洗核实工作开展为契机,组织群众深入学习党和国家脱贫攻坚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了解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增强发展信心。在数据核实清洗过程中,无群众上访。
3.以“树百名脱贫标本炼千名帮扶干部交万名农名朋友”为主线,认真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入户调查,及时找准和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巩固计划,建立巩固帮扶台账,因户施策开展帮扶活动
4.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安全住房为重点,强化与县“八办两组”协调,争取项目支持,现汤坪村集中安置小区工程已完工,土坯房改造已启动,彻底解决汤坪贫困户、危房户的住房问题。村级党员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及通组路建设推进顺利,美丽乡村建设前期试点已启动。
5.以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宣传落实为依托,建立完善部门帮扶长效机制。做到每一名干部对帮扶贫困户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全程参与,服务全覆盖。所有干部必须主动为帮扶贫困户办理住院、报销、大学生教育扶贫补助手续,减少群众跑路,贫困群众对帮扶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七、通过学习,做好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把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作为重要任务,督促企业尽快完成汤坪集中安置房项目建设工程,确保群众早日入住新房。
二是加强合作社运行管理,继续抓好中蜂养殖、劳务产业发展,结合区位及资源优势培育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旅游产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是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雨露计划、创业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等,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篇6:第一书记工作心得体会
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各级组织部门相继下发通知,明确对实绩突出的第一书记优先提拔使用,对完不成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激发了广大第一书记的工作热情。古语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新时代的广袤农村正是大展拳脚的广阔舞台,第一书记需把握历史机遇,切实唱好“三台戏”。
抓纲务本,唱好“强化党建”戏。“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全国组织建设的“一线阵地”,必须建强守稳。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壮大建强明确了目标。俗话说:“雁飞千里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第一书记是组织委派的党支部“领头雁”,需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惯性思维,将巩固基层战斗堡垒,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要强化思想政治学习,锤炼坚强党性,解决“不懂、不敢、不干”的问题;要强化班子建设,增强凝聚力与执行力,解决班子软弱涣散的问题;要注重干部培养,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党员培养为后备干部,增强支部强健的“源头活水”;要找准党群关系“着力点”,凝聚群众力量,共同干事创业、奔赴小康。
砥砺担当,唱好“脱贫攻坚”戏。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打败懒散“拦路虎”、啃下骄奢“硬骨头”、摘掉积年“穷帽子”是广大第一书记,尤其是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重要任务。古人云:“逆境顺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有担当,才能有正气;有担当,才能有力量;有担当,才能有成效。第一书记作为全村脱贫奔康的“领路人”,要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坚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决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切实做到“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让改革红利惠及最基层的百姓。
有的放矢,唱好“乡村振兴”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内容之一。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套话,而是需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以实干促振兴。若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实事求是,见好就“一拥而上”,遇难就“成鸟兽散”,既浪费人力物力,也脱离初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第一书记作为乡村振兴“尖刀兵”,需切实扛起责任、提振“精气神”,既要带领群众开拓思路,发展经济,富民增收;也要熟悉村情民情,脚沾泥土问需于民、深入基层问计于民,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出切合实际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思路,乡村振兴战略方能势如破竹。
篇7:第一书记工作心得体会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多数第一书记作为各部门推荐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中层干部,能做到术业有专攻,受到本单位领导的认可,才被推荐到广袤的沃野乡村振兴中进行实践锤炼。作为第一书记,应牢记书记第一身份,时刻把书记的身份摆在第一位置。一是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抓班子、带队伍,特别是要解决班子存在的内耗问题,影响班子的整体战斗力;二是带领村民谋幸福、振兴乡村谋复兴,帮助村民寻找致富奔小康的思路,宜农则农、宜业则业、宜商则商,变“独角兽”发展为“抱团式”发展;三是在实现乡村自治、德治、法治的基础上,带领村民学法、懂法、守法,在法律框架下开展农村工作。同时,建立村规民约,将老百姓约定俗成而没有法律支撑的事情公平化、合理化,切实做到群众的事群众商议。
作为第一书记,应拜人民作为第一师傅,向人民求真知、强本领,特别在处理农村工作方面,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一是要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把大学经历和工作经验放一旁,做到不懂就要问,发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良好学风;二是把农民群众当成智囊,多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收集的振兴乡村中民意民智与实际相结合,来指导农村实践工作;三是要多看多学多记,把如何走好群众路线作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看家本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转一行。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第一书记应牢记建强基层组织的首要职责,把基层党组织建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作为第一使命。一是协助乡镇党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突出供需匹配矛盾,按照村级发展规划,培养村级后备人才,让村级政治生态呈梯队发展;二是认真践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特别是定期给党员讲党课,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理论、新精神宣讲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心中,与党中央的方针路线保持高度一致;三是持续深入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决拥护和支持党章,把党章作为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发挥出党章的根本作用;四是把基层组织建设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好网络支部,确保党员学思践悟尽在指尖、握在掌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作为第一书记,要知敬畏、筑底线,更要讲纪律、守规矩。一是要加强自身的党风廉洁建设,凡是与《党章》规定背道而驰的行为带头坚决不做,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认同组织纪律;二是经常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做到勤洗澡、治治病,耐心接受党内其他同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改善和弥补不足之处;三是镜鉴反面典型。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与他们划清界限,筑牢内心底线,养成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 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 第一书记辞职报告
★ 第一书记评议
★ 第一书记职责
★ 第一书记 观后感
★ 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 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我的第一书记日记工作感悟(精选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