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小狗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墓碑后墓志范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墓碑后墓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韦应物墓志
韦应物墓志
墓志首次公开
韦应物是我国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脍炙人口的《滁州西涧》广为流传。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王维)孟(孟浩然)韦柳(柳宗元)并称。宋代的不少文人常把韦应物与陶渊明、白居易、柳宗元相比,苏东坡甚至讲“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这样一位大诗人,有关他的生平记载却非常少。去年8月,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在友人处见到四张唐代韦氏家族墓志拓片,分别是:韦应物墓志、夫人元苹墓志、子韦庆复墓志及庆复夫人裴棣墓志。这四张约45厘米见方的墓志出自长安区韦曲东北塬上,于去年年底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博物馆馆长赵力光说,这批墓志对于了解韦应物的家世、生平,研究韦诗的艺术风格以及中晚唐科举制度、士族婚姻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专家称这批墓志被称为百年来唐代石刻文献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为此,该馆举办了“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家族墓志特展”。
墓志揭示诗人“身世”
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马骥介绍,京兆杜陵韦氏是唐代关中的世家大族,有关韦氏先祖世系的材料比较丰富。据《新唐书》记载,韦应物的父亲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但新发现的韦应物墓志则显示,韦应物还有两个兄长。
新出土墓志还带来了另一个疑问。史料记载韦应物有两个儿子。但据韦夫人元苹墓志记载,其后代是“一男两女”。韦应物到底有几个儿子呢?马骥表示,从墓志志文可知,韦妻死于776年,韦应物是791年安葬,中间有的时间,可能在此期间韦应物有再婚或纳妾的可能。
新发现的墓志记载,韦应物“历官一十三政,三领大藩。”
韦应 物诗歌“原于曹刘”
马骥指出,给韦应物撰写志文的丘丹也是当时一位诗人,两人私交颇深。丘丹在志文中对韦应物作品的记叙和评价为:“所著诗词、议论、铭颂、记序,凡六百余篇行于当时。”“公诗原于曹刘,参于鲍谢,加以变态,意凌丹霄,忽造佳境,别开户牖。”“曹刘”是指三国时期的曹植和刘桢,二人皆为建安作家中成就最高者。“鲍谢”是指南朝刘宋时期的代表诗人鲍照和谢灵运,二人名列“元嘉三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马骥介绍,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全唐诗》共收韦诗568首(含补遗四首),另《全唐文》仅收韦应物撰《冰赋》一篇。丘丹对韦诗的评价更加难能可贵。
妻子墓志里 首现诗人手迹
据介绍,韦夫人元苹的墓志是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的。这不但增加了一篇难得的唐代文献,而且也让后人第一次看到了韦应物的手书。
据墓志志文显示,元苹祖上是南朝十六国时期的鲜卑贵族。元苹16岁时嫁给韦应物,去世时仅36岁。志文记载,她病逝在韦应物的官舍,举行葬礼时是在长安城含光门外太平坊临时租借的房子,这也显示出韦应物当时的家境比较清贫。
这篇志文用大段篇幅来表达对夫人怀念之情,其中一些词句感人至深:“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由此使人联想到《韦集》卷六中有《伤逝》、《送终》等悼亡诗十几首,感情诚挚感人,某些诗句和志文有相似之处。
志文显示,韦应物去世时,他的儿子韦庆复才15岁。韦庆复此后刻苦攻读入仕,相继做过监察御史里行、河东节度判官等官职,87月病逝于当时的渭南县灵岩寺。韦庆复夫人裴棣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才女。
唐代大诗人韦应物及妻,子,儿媳,墓志铭拓片
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撰并书《故夫人河南元氏墓志铭》8月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墓志为青石材质,长44厘米,宽42厘米。志文计27行,满行27字,共计708字,字体楷书。志石左下角受敲击残去一角,全文残损有十余字,其余字口皆完整如初。同时出土的还有丘丹所纂《韦应物墓志铭》,韦应物嗣子韦庆复的《韦府君墓志》及韦庆复之妻的《闻喜县太君玄堂志》。
此次四方墓志的同时出土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的发现,具有极强的轰动效应。因为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讲,墓志所记内容可以修正历史上对韦应物的一些错误评述,包括韦应物一生所任官职的情况及其先辈和子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其生卒年的问题等等,千余年来争议一直很多,史书也没有确切地交代清楚,此志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极有价值的信息。而从唐代诗文角度来说,史书记载韦应物诗词所传世者甚多,而散文类则仅《千唐志斋藏石》所录韦应物广德元年所撰《唐东平郡巨野县令李璀墓志》一篇,而且为其他诸本韦集及《全唐文》所不载。则此韦应物撰并书的《故夫人墓志》就有了非常珍贵的意义。从书法角度看,作为一代才子诗人,韦应物在文坛的名望和才华是世所共认的。他的不少诗篇都是后人耳熟能详,出口称颂,如:“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然而作为有唐一代诗豪,韦应物之前却从无书法流传于世。同样作为大诗人李白、杜牧、贺知章等皆有书法留传至今。所以此次韦应物书法碑刻的出土,乃是填补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项空白,具有重大的意义。
韦应物,京兆万年县杜陵人(今西安市长安区),因曾官苏州刺史,故后人称其“韦苏州”。他作为唐代大历年间著名诗人,前人论其诗作往往与王维、陶渊明、柳宗元等并称,其出身名门望族,这一点史书与其墓志的记载相差不多,现据墓志可以增补历史记载所缺或纠正史误者有如下几点:
一、在《韦应物墓志》中开篇即曰:“君讳应物,字义博,京兆杜陵人也。”前人凡记述韦应物者,只有其名不见其字,故志文所记应物字义博,为首次出现,可补史书之缺。关于籍贯,志文称其远祖时即“家于杜陵”,韦应物在《故夫人墓志》亦中自称:“有唐京兆韦氏”所以韦应物的籍贯是京兆杜陵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杜陵唐时属京兆万年县,今天都属于西安市长安区。前人所记大多与墓志所记相符,仅宋姚宽在《书葛蘩校韦苏州集后》云:“刺史洛阳人,姓韦氏,字应物…”。此属错误无疑,且后人也已进行纠正。
二、对于韦应物的生卒年代,这是历朝历代中争议最多的,关于其生年,傅璇琮先生认为宋姚宽所推算其生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并不能肯定是准确的生年,当在开元二十五年前后。可惜的是韦应物墓志中并没有其生年代的确切记载,只是在其《故夫人墓志》中记载有其妻的生年,即开元庚辰年(公元740)生,并于天宝丙申年(公元756年)嫁与韦应物,大历丙辰年(公元776年)去世。韦应物在其《伤逝》诗中云: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结发二十载,宾敬如始来。傅璇琮先生通过对诗文创作时间的考证认为“结发二十载,显然不可能”,据志文可知韦应物夫妻结发刚好是二十年,故应是傅先生对时间考证的错误,因此《伤逝》等悼亡诗都应当作于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其妻去世以后,而非其所言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对于韦应物的卒年,史书亦无定论,或曰792年或曰793年,虽然墓志文中亦无记载,但可以据其志文作一推算,《故夫人墓志》中韦应物称其夫人于大历丙辰(公元776年)殁时,有小女年始五岁。在《韦应物志》中邱丹曰其卒时“次女(小女也)未笄,因父之丧同月而逝“,“笄”有两层意思:一指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而未笄,还不到十五岁,若按十五岁计,则韦应物最晚应该是贞元二年(公元786年)逝去,《韦应物志》志文称“其遇疾终于官舍…贞元七年(公元791年)十一月八日窆于少陵原”,那么韦应物入窆已经是其逝去五年以后的事情了。但《旧唐书﹒德宗纪》载建中三年五月至贞元四年七月苏州刺史分别为杜佑和孙晟,孙望先生《韦应物事迹考述》据此认为韦应物任苏州刺史应为贞元五年,且贞元二年以后韦应物还有很多赠答友人的诗词可考为佐证,故其贞元二年去世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后来凡称女子许嫁之年曰“及笄”,则可能十七八岁还未出嫁亦曰未笄,若使如此,其小女未笄而逝应该指还未出嫁而逝,那么按志文所记韦应物去世最晚的时间当在贞元七年(公元791年)春夏之前无疑,亦或是贞元六年(公元790年)。
三、是关于韦应物祖辈所历任官职,《故夫人墓志》称其曾祖父待价为右仆射,而丘丹所纂《韦应物墓志》又称为左仆射,故此应以韦应物所撰为准,《旧唐书》对待价的记载亦有“拜文昌右相”一职。对于其祖父令仪,《新唐书》卷七十四上记其曾任宗正少卿,沈明远称其任司门郎中,近年吕卓民先生《古都西安 长安杜韦家族》称其“官至宗正少卿和梁州都督”。韦应物则在志文中记曰:“银青光禄大夫,梁州都督,袭扶阳公”,可见其祖父的官职还是比较显赫的。至于父韦銮,两唐书中均无记载,仅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称任少监,志文中亦仅记有“宣州司法参军”一职,确如傅璇琮先生在《唐才子传校笺》中所言:“则其家室至其父时,已甚式微”。此志文所记官职都可补史书之缺。对于韦应物自己的官职,傅璇琮先生《唐才子传校笺》称:“在京兆功曹期间,丧妻及撰作悼亡诗”。韦应物在《故夫人墓志》中称自己为“朝请郎前京兆功曹参军”,则此时已不再任职京兆功曹参军,故傅璇琮先生所述有误。
篇2:墓碑对联
墓碑对联大全
上联:吉人眠吉地;
下联:佳偶奠佳城。(夫妻合葬)
上联:银女凤凰福地;
下联:金童龙虎仙山。(夫妻合葬)
上联:慎终须尽三年礼;
下联:追远常怀一片心。(父子合葬)
上联:案朝福海千秋盛;
下联:地接桃津万代兴。
上联:百世昌隆赖先辈;
下联:千秋功德垂子孙。
上联:报效先辈唯修德;
下联:希冀儿孙当尽忠。
上联:德贯天人际;
下联:气穿日月光。
上联:德行感桑梓;
下联:品节昭后人。
上联:福田祖上种;
下联:心地子孙耕。
上联:父恩深似海;
下联:母德重如山。
上联:高风袭祖训;
下联:正气遗荪枝。
上联:后环青山千古秀;
下联:前抱绿水万代昌。
上联:湖海星峰拱北斗;
下联:梦笔生花产栋梁。
上联:积德培麟趾;
下联:传善起凤毛。
上联:家风远播起祥光;
下联:世泽永绵浮瑞霭。
上联:近智近仁近孝悌;
下联:希贤希圣希显达。
上联:静时疑水近;
下联:高处见天阔。
上联:来山必然发甲第;
下联:去水定主获贞祥。
上联:牢记礼为孝之本;
下联:莫忘道以德而宏。
上联:立德齐古今;
下联:藏书教子孙。
上联:良山贵向乘生气;
下联:玉水藏风永吉祥。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瑞彩祥云万年昌。
上联:岭上梅花香五里;
下联:墓前明月照三更。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砂青水秀子孙兴。
上联:面山如对画;
下联:玩水爰临池。
上联:奇峰朝福地;
下联:秀水育贤人。
上联:千秋常祀典;
下联:万代绍书香。
上联:勤俭敦夙好;
下联:耕读秀群英。
上联:青山芝兰茂;
下联:碧海翰泽长。
上联:清山长福寿;
下联:玉水旺财丁。
上联:山水风光秀;
下联:子孙世泽长。
上联:水色山光衬吉地;
下联:花香鸟语颂鸿恩。
上联: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下联: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上联:依水傍山大福地;
下联:步云攀桂有缘门。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皓月青天万里香。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沧海金天万里清。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皓月高天万里长。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沧海高天万里长。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太行天云万里香。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明月春江万里新。
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明月高人永远香。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张开人不下功名。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沈香山老生平安。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赵高风不生平安。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张高门大开功名。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沈高天不生平安。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赵高云不下小康。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张高门大开小康。
篇3:墓碑对联
墓碑对联精选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墓碑对联篇一:
上联:礼义廉耻
下联:福禄寿喜
上联:骑龙腾空去
下联:驾鹤朝西归
上联:一生心性厚
下联:百世子孙贤
上联:先人德望在
下联:后辈业绩高
上联:通古今文史
下联:育天下英才
上联:吉人眠吉地
下联:佳偶奠佳城
上联:银女凤凰福地
下联:金童龙虎仙山
上联:慎终须尽三年礼
下联:追远常怀一片心
上联:依水傍山大福地
下联:步云攀桂有缘门
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砂青水秀子孙兴
上联:旺龙真穴千秋富
下联:砂水朝抱万载昌
上联:岭上梅花香五里
下联:墓前明月照三更
上联:来山必然发甲第
下联:去水定主获贞祥
上联: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下联: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上联:后环青山千古秀
下联:前抱绿水万代昌
上联:牢记礼为孝之本
下联:莫忘道以德而宏
上联:百世昌隆赖先辈
下联:千秋功德垂子孙
上联:近智近仁近孝悌
下联:希贤希圣希显达
上联:报效先辈唯修德
下联:希冀儿孙当尽忠
上联:水色山光衬吉地
下联:花香鸟语颂鸿恩
上联:山川饱含千古秀
下联:椿萱长占四时春
上联:四面紫气霭吉地
下联:八面灵龙拥洞天
上联:且喜座中先得月
下联:不妨睡处亦看山
上联:青山源远护吉地
下联:碧水长流霭瑞气
上联:山环水抱聚紫气
下联:虎踞龙蟠呈吉地
上联:祖德宗功征祥瑞
下联:子孝孙贤迎腾达
上联:灵安福地卧真穴
下联:子孙世代福无休
上联:蓬山此去无多路
下联:瑶池迎母小玉挽
上联:英灵已作蓬莱客
下联:德范犹励后代人
上联:一生正气垂青史
下联:两袖清风贯长虹
上联:美德常齐天地永
下联:嘉风久伴山河存
上联:欲见严容何处览
下联:唯思良训弗能闻
上联:漫步龙山随缱绻
下联:畅游福岭任逍遥
上联:祥光灿烂照先祖
篇4:墓碑对联
墓碑对联
剪月裁云深恩长在; 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近智近仁近孝悌; 希贤希圣希显达。
山辉川媚光华相映;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孙兴。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寿比千年龟鹤永;福荫后代子孙贤。
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
母仪千古留桑梓;长记慈惠传后世
银女凤凰福地;金童龙虎仙山。(夫妻合葬)
祥光灿烂照先祖; 瑞气蒸腾裕后昆。
四面紫气霭吉地; 八面灵龙拥洞天。
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欲见严容何处览; 唯思良训弗能闻。
仁义自修君子安乐; 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山环水抱聚紫气;虎踞龙蟠呈吉地。
传家不外为善两字; 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
操如松柏清如竹; 言可经纶行可师。
天马映佳城大德必受;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祖德宗功征祥瑞; 子孝孙贤迎腾达。
祖考贻谋唯勤与俭; 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漫步龙山随缱绻;畅游福岭任逍遥。
水色山光衬吉地; 花香鸟语颂鸿恩 。
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
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
得山水情其人不朽;怀凌云志儿孙必贤。
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
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励后代人。
教子相夫称美德; 节俭勤劳存懿范。
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
且喜座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亦看山。
盖世功名不矜不我;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
蓬山此去无多路; 瑶池迎母小玉挽。
懿德长存子孙托福;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青山源远护吉地; 碧水长流霭瑞气。
福地洞天先贤独得;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牢记礼为孝之本; 莫忘道以德而宏。
一生正气垂青史; 两袖清风贯长虹。
美德常齐天地永;嘉风久伴山河存。
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
一生辛勤德传梓里;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
五里巨梁长留浩气;灵安仙山永慰英灵。
灵安福地卧真穴;子孙世代福无休。
茹苦含辛抚儿女;厚德载福荫子孙。
蹈德咏仁路无不畅;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德沐桃李名高金鼎;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篇5:墓碑对联
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
牢记礼为孝之本; 莫忘道以德而宏。
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
近智近仁近孝悌; 希贤希圣希显达。
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
水色山光衬吉地; 花香鸟语颂鸿恩 。
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
四面紫气霭吉地; 八面灵龙拥洞天。
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
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孙兴。
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
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
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
篇6:经典墓碑对联
经典墓碑对联集锦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当与生活民俗元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能够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上联]:忆慈容宗德常驻 [下联]:浴青辉祖灵永垂
[上联]:运旺族兴福宝地 [下联]:菊香四野双眠人
[上联]:正气一身昭日月 [下联]:仁德两字传子孙
[上联]:祖德宗功千载泽 [下联]:子承孙继万年春
[上联]:一生俭朴留典范 [下联]:半世勤劳传嘉风
[上联]:祖德宗功征祥瑞 [下联]:子孝孙贤迎腾达
[上联]:祖功宗德流芳远 [下联]:春露秋霜世泽长
[上联]:祖考贻谋唯勤与俭 [下联]: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上联]:传家不外为善两字 [下联]: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上联]:蹈德咏仁路无不畅 [下联]: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上联]:得山水情其人不朽 [下联]:怀凌云志儿孙必贤
[上联]:德沐桃李名高金鼎 [下联]: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上联]:福地洞天先贤独得 [下联]: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上联]:养子女功德比山重 [下联]:敬父母不忘养育恩
[上联]: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下联]: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上联]:仁义自修君子安乐 [下联]: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上联]:剪月裁云深恩长在 [下联]: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上联]:山川豪气元龙高卧 [下联]: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上联]:山辉川媚光华相映 [下联]: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上联]:懿德长存子孙托福 [下联]: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上联]:盖世功名不矜不我 [下联]: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上联]: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下联]: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上联]:毛遂自荐谦和恭俭让 [下联]:李桃不言下自已成蹊
[上联]: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 [下联]: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天下 [下联]:一生善德佑子孙平安
[上联]: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 [下联]: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上联]:此林萧杀,万古长归客 [下联]:此季哀愁,共眠忘古今
[上联]:淑卿长眠伴春风沐春晖 [下联]:华盖天成待故人续故情
[上联]:一平天下赴朝参战护家国 [下联]:淑珍岗上治病救人得善缘
[上联]: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 [下联]: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
[上联]: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 [下联]: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
[上联]:寿世垂百年而远共仰典型 [下联]:有为协万事之宜自昭正气
[上联]:一毛一平打了天下坐定江山 [下联]:淑李淑珍白衣天使治病救人
[上联]:希前路谨记训条自当满堂出贤 [下联]:望后人莫求风水才能一路留香
[上联]: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人堂堂正正 [下联]:满腹经纶十分傲骨处世清清白白
[上联]:海颂悲歌,思劬劳皇考,淳朴四季 [下联]:山披素带,挽勤勉老农,忠厚一生
篇7:墓碑对联
墓碑7字对联
对联是互相对偶的文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张贴、悬挂或镌刻在门、厅堂及柱子上。讲究对仗工整贴切,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
墓碑7字对联篇一:
上联:青山常绿托先灵
下联:福荫永垂佑后启
上联:青山溢气龙凤舞
下联:蛇形灵贯子孙荣
上联:抗美负伤不居功
下联:勤俭持家教子严
上联:昆仲竖碑裕后裔
下联:二老添彩灵生辉
上联:青山源远护吉地
下联:碧水长流霭瑞气
上联:名山吉地安父母
下联:永固佳城旺子孙
上联:青史天长照后人
下联:沃土地久藏英魂
上联:求解放征战南北
下联:为公仆两袖清风
上联:四面青山绕吉地
下联:五方龙脉供仙灵
上联:鹊巢奥运颂千秋
下联:父母生死常相伴
上联:他山石借佳城固
下联:懿德碑铭福泽绵
上联:同树雄心创家业
下联:共卧钟灵佑后人
上联:百世昌隆赖先辈
下联:千秋功德垂子孙
上联:报效先辈唯修德
下联:希冀儿孙当尽忠
上联:操如松柏清如竹
下联:言可经纶行可师
上联:茶品千秋风雨韵
下联:花开万代桂兰芳
上联:青山佳城佑后人
下联:月形吉地葬忠骨
上联:青山绿水好风光
下联:五岳河川多美景
上联:常观碧水流源远
下联:永佑后人福泽长
上联:慈诲千载犹在耳
下联:懿德万年永流芳
上联:当年幸立程门雪
下联:此日空怀马怅风
上联:高卧名山多福荫
下联:长眠福地永光辉
上联:美德常与天地在
下联:英灵永垂宇宙间
上联:龟岭凭栏餐秀色
下联:龙山揽胜浴清风
上联:桂馥兰芳钟毓秀
下联:人杰地灵锦绣图
上联:合冢长眠千载旺
下联:精英永驻万年荣
上联:慈母圣地千秋在
下联:子孙尊教万古存
上联:此地山川添秀色
下联:升天紫气佑儿孙
上联:后环青山千古秀
下联:前抱绿水万代昌
篇8:墓碑对联
墓碑对联大全
墓碑对联是葬礼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对祖先的`留恋和对后人的激励都有重要意义。
墓碑对联大全
1、一生辛勤德传梓里;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2、天马映佳城大德必受;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3、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4、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5、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6、日月星辰三光呈异彩;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7、天和随所寄;风气若无怀。
8、奇峰朝福地;秀水育贤人。
9、勤俭敦夙好;耕读秀群英。
10、清山长福寿;玉水旺财丁。
11、立德齐古今;藏书教子孙。
12、山水风光秀;子孙世泽长。
13、德贯天人际;气穿日月光。
14、湖海星峰拱北斗;梦笔生花产栋梁。
15、积德培麟趾;传善起凤毛。
16、案朝福海千秋盛;地接桃津万代兴。
17、高风袭祖训;正气遗荪枝。
18、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19、佳城福地慰父母一生艰辛;青山绿水荫子孙万代兴旺。
20、身卧福地始成大朴归天地;魂泊灵山更留和风惠子孙。
21、桃李成蹊径;兰竹光画图。
22、山川豪气元龙高卧;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23、德行感桑梓;品节昭后人。
24、父恩深似海;母德重如山。
25、静时疑水近;高处见天阔。
26、良山贵向乘生气;玉水藏风永吉祥。
27、家风远播起祥光;世泽永绵浮瑞霭。
28、面山如对画;玩水爰临池。
29、灵山宝穴千古秀;瑞彩祥云万年昌。
30、椿萱挺而健;芝兰清且香。
31、灵山昌百世;宝穴旺千秋。
32、松柏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33、百子天地寿;万孙日月长。
34、洞天引金凤;福地兆玉麟。
35、地连八斗文光聚;峰拱大湖瑞气盈。
36、骑龙腾空去;驾鹤朝西归。
37、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38、先人德望在;后辈业绩高。
39、通古今文史;育天下英才。
40、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夫妻合葬)
41、银女凤凰福地;金童龙虎仙山。(夫妻合葬)
42、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父子合葬)
43、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
44、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孙兴。
45、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
46、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47、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
48、一世清名英年早逝;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49、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
50、牢记礼为孝之本;莫忘道以德而宏。
51、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
52、近智近仁近孝悌;希贤希圣希显达。
53、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
54、水色山光衬吉地;花香鸟语颂鸿恩。
55、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
56、四面紫气霭吉地;八面灵龙拥洞天。
57、且喜座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亦看山。
58、青山源远护吉地;碧水长流霭瑞气。
59、山环水抱聚紫气;虎踞龙蟠呈吉地。
60、祖德宗功征祥瑞;子孝孙贤迎腾达。
篇9:经典墓碑对联
经典墓碑对联
1、上联:功昭后人 下联:德炳丹青
2、上联:青山芝兰茂 下联:碧海翰泽长
3、上联:祥云笼吉地 下联:瑞气绕佳城
4、上联:福田祖上种 下联:心地子孙耕
5、上联:千秋常祀典 下联:万代绍书香
6、上联:德行感桑梓 下联:品节昭后人
7、上联:父恩深似海 下联:母德重如山
8、上联:天和随所寄 下联:风气若无怀
9、上联:奇峰朝福地 下联:秀水育贤人
10、上联:勤俭敦夙好 下联:耕读秀群英
11、上联:清山长福寿 下联:玉水旺财丁
12、上联:立德齐古今 下联:藏书教子孙
13、上联:山水风光秀 下联:子孙世泽长
14、上联:百子天地寿 下联:万孙日月长
15、上联:洞天引金凤 下联:福地兆玉麟
16、上联:地连八斗文光聚 下联:峰拱大湖瑞气盈
17、上联:骑龙腾空去 下联:驾鹤朝西归
18、上联:一生心性厚 下联:百世子孙贤
19、上联:先人德望在 下联:后辈业绩高
20、上联:通古今文史 下联:育天下英才
21、上联:吉人眠吉地 下联:佳偶奠佳城
22、上联:银女凤凰福地 下联:金童龙虎仙山
23、上联:慎终须尽三年礼 下联:追远常怀一片心
24、上联:依水傍山大福地 下联:步云攀桂有缘门
25、上联:龙旺穴真发富贵 下联:砂青水秀子孙兴
26、上联:旺龙真穴千秋富 下联:砂水朝抱万载昌
27、上联:德贯天人际 下联:气穿日月光
28、上联:湖海星峰拱北斗 下联:梦笔生花产栋梁
29、上联:积德培麟趾 下联:传善起凤毛
30、上联:案朝福海千秋盛 下联:地接桃津万代兴
31、上联:高风袭祖训 下联:正气遗荪枝
32、上联:身卧福地始成大朴归天地 下联:魂泊灵山更留和风惠子孙
33、上联:静时疑水近 下联:高处见天阔
34、上联:良山贵向乘生气 下联:玉水藏风永吉祥
35、上联:桃李成蹊径 下联:兰竹光画图
36、上联:家风远播起祥光 下联:世泽永绵浮瑞霭
37、上联:面山如对画 下联:玩水爰临池
38、上联:美德常齐天地永 下联:嘉风久伴山河存
39、上联:欲见严容何处览 下联:唯思良训弗能闻
40、上联:漫步龙山随缱绻 下联:畅游福岭任逍遥
41、上联:祥光灿烂照先祖 下联:瑞气蒸腾裕后昆
42、上联:寿比千年龟鹤永 下联:福荫后代子孙贤
43、上联:操如松柏清如竹 下联:言可经纶行可师
44、上联:茹苦含辛抚儿女 下联:厚德载福荫子孙
45、上联:教子相夫称美德 下联:节俭勤劳存懿范
46、上联:母仪千古留桑梓 下联:长记慈惠传后世
47、上联:祖考贻谋唯勤与俭 下联: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48、上联:蹈德咏仁路无不畅 下联: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49、上联:仁义自修君子安乐 下联: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50、上联:得山水情其人不朽 下联:怀凌云志儿孙必贤
51、上联:德沐桃李名高金鼎 下联: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52、上联:传家不外为善两字 下联: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53、上联:剪月裁云深恩长在 下联: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54、上联:山川豪气元龙高卧 下联: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55、上联:山辉川媚光华相映 下联: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56、上联:盖世功名不矜不我 下联: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57、上联:懿德长存子孙托福 下联: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58、上联:福地洞天先贤独得 下联: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59、上联: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下联: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60、上联:五里巨梁长留浩气 下联:灵安仙山永慰英灵
61、上联:一生辛勤德传梓里 下联: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62、上联:天马映佳城大德必受 下联: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63、上联: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 下联: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64、上联:灵山宝穴千古秀 下联:瑞彩祥云万年昌
65、上联:椿萱挺而健 下联:芝兰清且香
66、上联:灵山昌百世 下联:宝穴旺千秋
67、上联:松柏春常在 下联:芝兰德自馨
68、上联:岭上梅花香五里 下联:墓前明月照三更
69、上联:来山必然发甲第 下联:去水定主获贞祥
70、上联: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下联: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71、上联:后环青山千古秀 下联:前抱绿水万代昌
72、上联:牢记礼为孝之本 下联:莫忘道以德而宏
73、上联:百世昌隆赖先辈 下联:千秋功德垂子孙
74、上联:近智近仁近孝悌 下联:希贤希圣希显达
75、上联:报效先辈唯修德 下联:希冀儿孙当尽忠
76、上联:水色山光衬吉地 下联:花香鸟语颂鸿恩
77、上联:山川饱含千古秀 下联:椿萱长占四时春
78、上联:四面紫气霭吉地 下联:八面灵龙拥洞天
79、上联:且喜座中先得月 下联:不妨睡处亦看山
80、上联:青山源远护吉地 下联:碧水长流霭瑞气
81、上联:山环水抱聚紫气 下联:虎踞龙蟠呈吉地
82、上联:祖德宗功征祥瑞 下联:子孝孙贤迎腾达
83、上联:灵安福地卧真穴 下联:子孙世代福无休
84、上联:蓬山此去无多路 下联:瑶池迎母小玉挽
85、上联:英灵已作蓬莱客 下联:德范犹励后代人
86、上联:一生正气垂青史 下联:两袖清风贯长虹
87、上联: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 下联: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88、上联: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 下联: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89、上联:日月星辰三光呈异彩 下联: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90、上联:青山绿水相依梦绕龙潭 下联:白云红日相伴魂系蓝天
篇10:墓碑对联
地灵千山秀,
人杰百世兴。
财丁兴旺地,
龙凤飞翔天。
财丁兴旺水,
龙凤吉祥地。
山明孑孙贤,
水秀家业兴。
青山常作伴,
松柏永为邻。
白发知公老,
黄衣卦杖行。
寿同松柏茂,
福共海天长。
佳山千古秀,
松柏万年青。
龙旺发富贵
穴真子孙兴。
天地子孙荣
曰月前台照。
行善天地荫,
修德龙神护。
承先光祖德,
启后裕良图。
牛眠生紫气,
龙耳发祥光。
名山千古秀,
福地万世昌。
松苍浇胜地,
柏翠护佳城。
福星光万代,
寿域庆千秋。
南山千古香,
东海万年春。
龙盘虎亦踞,
地灵人更杰。
篇11:墓碑对联
上联:他山石借佳城固,
下联:懿德碑铭福泽绵。
上联:同树雄心创家业,
下联:共卧钟灵佑后人。
上联:百世昌隆赖先辈,
下联:千秋功德垂子孙。
上联:报效先辈唯修德,
下联:希冀儿孙当尽忠。
上联:操如松柏清如竹,
下联:言可经纶行可师。
上联:茶品千秋风雨韵,
下联:花开万代桂兰芳。
上联:青山佳城佑后人,
下联:月形吉地葬忠骨。
上联:青山绿水好风光,
下联:五岳河川多美景。
上联:常观碧水流源远,
下联:永佑后人福泽长。
上联:慈诲千载犹在耳,
下联:懿德万年永流芳 。
上联:当年幸立程门雪,
下联:此日空怀马怅风。
上联:高卧名山多福荫,
下联:长眠福地永光辉。
上联:美德常与天地在,
下联:英灵永垂宇宙间。
上联:龟岭凭栏餐秀色,
下联:龙山揽胜浴清风。
上联:桂馥兰芳钟毓秀,
下联:人杰地灵锦绣图。
篇12::墓碑征婚
我,约翰・费德期顿,死于188月11日,我妻,比尔・玛丽亚,芳龄36岁,依旧年轻美
丽。她具有一切好妻子的美德,希望有人能爱她,娶她。她的住址是本地教堂4号。评析:
刻在墓碑上的这则征婚启事让人感动,它体现了人世间最伟大崇高的爱情。夫生命危在旦夕
,还不忘为妻子日后幸福焦虑。在广告中介绍了妻子基本情况如年龄、容貌、品质、美德,
尽管一言以蔽之,但是从丈夫对妻子至死不渝的爱可以看出其妻肯定不错,很美。另外,
要求爱妻子的人能够娶她,使其重获幸福,不要痛苦悲伤。并留下了联系地址。这则征婚广
告简炼短小,语言朴实无华,但是真挚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这则刻在基碑上的征婚广告也
许是世界上唯一的`,但它也是不朽的。不管这位幸福的遗孀是否找到了意中人,相信她会一
直都很幸福的。
篇13:经典墓碑对联
1、堂堂兆域牛眠地;郁郁佳城马鬣封
2、重德千钧惊F冢簧疃魍蛘梢穸孙
3、阃范流芳传万代;风徽焕彩耀千秋
4、良心重义;众口高风
5、元德沐千世;捷书传万年
6、载璧千年俎;祈羊万岁灯
7、兼孝忠而有誉;治家国总无闲
8、桂子绵绵传誉云岚寨;花翎灿灿谒坟_子G
9、良士良良能留美谥 ;美公美美德润良方
10、仕路三重通上衮;桂林一枝秀下匡
11、朝改人犹宰;时移族尚雍
12、忠良承父子;孝悌贯明清
篇14:墓碑碑文
各行业墓志铭
1.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2.育传身教,育人一方;尽心尽责,勤勉一生
3.教师:鞠躬尽瘁,精心治校育桃李;风范长存,德才兼备铸师魂;为人师表, 桃李天下;献身教育,功在千秋;
4.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5.医德誉同济,人品励后辈;笑貌今犹在,怀念到永恒
感恩父母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
聪慧能干从不弃 慈爱如母感天地
英年早逝痛不已 清风明月永思念
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
母仪千古、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勤劳一生
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德及梓里、名留后世、永垂不朽、千古流芳、间容宛在、松柏长青、驾返蓬莱、骑鲸西归、哲人其萎、鹤归华表、宝婺星沉、凤落长空
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
爸爸妈妈,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身处贫贱,志行坚贞;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庇佑子孙,事业有成;铭碑纪表,后世显荣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清名终古长留 有才有德事业长存
道至今犹在 为国为民斯人可法
留有勤劳典范 美德堪称吾侪典范
继承革命家风 遗言长示后世儿孙
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碑文范例(碑后文|墓志铭)
[ 写给友人 ]
平生风义兼师友
来世因缘结弟兄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乌啼月落犹望现归
大海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友谊而充实,我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爱你的人更爱你。
朋友,相识、相知、相念……
[ 各行业墓志铭 ]
医德誉同济,人品励后辈;笑貌今犹在,怀念到永恒
教师:鞠躬尽瘁,精心治校育桃李;风范长存,德才兼备铸师魂;为人师表, 桃李天下;献身教育,功在千秋;
育传身教,育人一方;尽心尽责,勤勉一生
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 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
程门立雪古今传, 师训铭心重似山. 佳日欣临鸣鼓乐, 吾家未忘校园艰。
[ 写给夫妻对方 ]
夫妻相共情深似海,一朝决别痛彻心扉;
弄不清思绪万千,望不穿心湖微澜,看不透咫尺牵绊,数不尽月夜更换,舍不去情深缘浅,放不下无尽挂牵。
有阳光普照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
篇15:墓碑散文
墓碑散文
小村庄枕在山坳里,四周皆是青葱绿叶的大山。大山对世代生活在里面的村人来说,珍藏特殊的感情,就像一位慈善的母亲,哺育着世世代代的村民。山的确有点高,不仅高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山丘挨着大山,绵绵连续。村民们无从考证谁是他们的祖先,也无法悉知祖先为什么在这里栖息繁衍,反正周围的群山与几条涧溪养育出一代又一代村民,当然,小村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躲进大山里面根深蒂固,到底繁衍了几代人,大山一直沉默不言。
山里盛产煤炭,黑乎乎的焦煤却埋藏在山的深处,小村的煤矿分布广却不稠密,但是解决了小村世代人的照明与取热问题。小村远离大城小镇,接触不到外面的科技,也熏陶不了外面的文明,它在孤零零地生根落地,在断绝尘世的生活。唯一通往山外的是一条形如蛇状的蜿蜒小径,而这条小路窄得令人胆颤,一边是山一边即是深渊。为此,村民很少出去,山外的人也很少进来,在享受同一个太阳的人们,却因为大山阻碍,绝隔在千里之外。
村庄不存在贫穷与富裕的问题,每家状况相差无几,祖祖辈辈以耕种狩猎为生。小村人们秉承了古老的习性,淳朴厚实,各家各户友好和睦,洽意融融。小村哺育了四十多户人家,大概一百多口人,他们幸福地生活,不必为一日三餐发愁,也不必为财富勾心斗角,他们好比那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安逸地过完每一天。
离村口不远处有几座山丘,呈品字型张开,像堡垒又像铁塔。在第一座山丘上竖立一块花岗石墓碑。坟墓由水泥石砖砌成,圆型拱顶,外面有一堵护墙,由于岁月苍老,墙壁已经点点斑驳。如此的造型和用料的建筑茔地,在这个僻壤的村子里实属罕见。花岗石的`坟碑不足为怪,小村里盛产这种石矿,各家各户的房子几乎是由这种石料砌成的。村里人最自豪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够在大山的肚子里,掏不尽煤炭与石料;石砖也不稀奇,村外的黑土可以陶制;可是这水泥就格外弥足珍贵,小村没有水泥,只能牵着驴子赶个百八十公里悬崖路,从群山外面驮回。整座山丘仅此一处用水泥石材造的墓地,比起附近山丘上彼此起伏的坟包显得非常整齐高档。平坦的山头,周围开满缤纷花卉,姹紫嫣红,山头前面流过一条小溪,溪水清澈,岸边绿意葱葱,非常漂亮。
这座陵墓相对物质匮乏的小村而言的确奢侈!然而,当初村民为了建好它,费尽心思,全体村民都心甘情愿地动员起来,年长的平整土地,年轻的外出买材料,连妇孺小孩都加入到募集钱物的队伍中来。可想而知,坟墓里躺着的人对村民而言是非常敬重的,他们在良心上无法亵渎逝者,只为他搭建一座简易的坟墓安葬他。
十年前,小村来了一位陌生人,他的到来在这块与世隔绝的土地上,引起过不小的骚动。这里出村的人少有,而进村的人更是罕见,更何况来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满腹经纶的专家。这位陌生人是位地质学家,来到小村主要是勘察蕴藏在群山里面的矿产资源。他姓羽,后来小村里的人都会热情地尊称他为羽学士,不仅因为他学识渊博,更因为他人格高尚,乐善好施。
刚进小村,他那凌乱的络腮胡子和满头长发着实吓住了几个胆小的村民,因而引起了不小的误会。幸而村里一个识字的长者出面弄清了事情,才避免了误会发生。过了一段时间后,羽学士的友好和谦逊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质朴的村民纷纷邀请他来家做客,并以此为豪。后来还在村口为他搭建了一座精致的木屋,与幽静的小村、与连绵的大山做伴,羽学士这一住便是一年。
一年里,他经常深入群山之中勘察地质,不仅为村里人开发了一座煤矿,也为国家勘探出丰富的矿产。在工作之余,他会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或去帮助有困难的农户春耕秋收,帮助村民修理和制作工具等。最重要的是他还传授给村人采矿、安全作业及求援等知识,并且改善了煤窑的开采设备。也就短短一年时间,村民把他奉若神明。
当年春节,他没有回家,除夕夜,村中央的空旷地上升起几堆烟火,全村的人围着篝火,为他过了生平最特殊的除夕。春节一过,村里一批壮汉就组织起来前去挖煤,补充差不多耗尽的库存。那次他跟村民一起去了,他到不是缺煤,走这一趟无非是帮帮忙,尽绵薄之力罢了。当时一干人深入到矿洞中,他就略感不安,洞深处飘来一股淡淡的瓦斯味。他猜测可能是连续的阴雨天,导致空气流通不畅的缘故,他嘱咐村名务必留心。话才出口,窑洞尽头就出了事故,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彻群山之中。在第一次爆炸后,洞内到处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并不断冒出火星。他与周围几位村民同时被冲击波掀翻倒地,万幸的是,他们离爆炸点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并无大碍,但最先进入里面的三位村民,幸运并未降临到他们头上。
他忍着剧痛苦苦撑起身子,立即疏散没有受伤的四位同伴赶紧跑出去,自己则搀扶着一位小腿受伤的村民,艰难地往洞口逃命。但是没多久,窑洞内再次发生了猛烈的爆炸,瞬间让整座山包都晃动了一下,就在他扶着同伴快要到达洞口的时候,整个窑洞坍塌了。他们甚至来不及呼救一声,就被滚落的石块掩埋。其余四个人站在洞口,惊恐地看着整座矿洞塌陷下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消失在眼前。偶尔,又几阵沉闷的响声从乱石堆的缝隙间迸出来,并在山脚下飘起一股袅袅烟灰,伴随着淅沥雨花弥漫在浮云之中。
悲剧突然发生,震撼了整座村庄,等村民手忙脚乱的赶过来救援,已经太迟了。那场矿难,一共夺去了五个人的宝贵生命,只有四位村民在羽学士的冷静指挥下才幸免于难。经过四位村民的讲述,村民得知羽学士在当时完全可以自救,与他们一起逃离困境,就是为了救那位受伤的村民才罹难的。在无限沉痛中村民厚葬了他们的朋友,并建造了村里有史以来最好的陵墓。
六年过去了,六年前的灾难,被村民用村口山丘上的墓碑记录下来,做了永恒的惦念。六年前的悲伤,如今没人再提起,只在清明时节,许多人会不约而同的给遇难的同胞,敬献自己亲手束扎的花圈,用最真诚的方式来怀念那位远方过来的朋友。
★ 墓碑的对联
★ 墓碑对联及横批
★ 墓碑对联横批
★ 后350字作文
★ 《水浒传》后感
★ 家访后教师随笔
★ 00后的励志文章
墓碑后墓志范文(通用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