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的寓言故事

时间:2022-11-27 13:44:37 作者:一只椰子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只椰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好朋友的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好朋友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好朋友的寓言故事

这是一个在阿拉伯流传很广的寓言故事。

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因为路途不顺,这两个朋友就经常发生争吵。在一次大吵之后,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到了侮辱,他一言不发,而是在沙地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因为这一巴掌,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争吵,而是继续相伴同行。

终于有一天他们走出了沙漠,来到了一片沃野,到处青山绿水,他们就决定停留几天。被打巴掌的那位在趟过小河时脚下滑倒,掉进水中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刀在石头上刻了一句话:“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他的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刻字的这位笑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沙子上,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得到了朋友的救助,就应该把它刻在石头上,在那里任何风雨都不能将它抹灭。”

篇2:好朋友的寓言故事

小白兔和大公鸡是一对好朋友。每天早晨,公鸡就飞上墙头伸长脖子打鸣,小白兔就会从窝里钻出来,一边揉着睡眼一边说:“公鸡哥哥你真早啊!”大公鸡也会回敬她一句:“白兔妹妹,你起来的也很早啊!”两个人相处的非常好。小白兔还经常夸赞说:“公鸡哥哥,你的叫声真好听!”公鸡一听叫的更起劲了。树上的乌鸦看见了非常嫉妒,趁着大公鸡不在对小白兔说:“你以为大公鸡真的对你好,他是算计着你们家的吃的呢。”生性多疑的小白兔开始不信,架不住乌鸦三番五次的说,后来猫头鹰也这么说,于是就信了。

早晨,公鸡依旧打鸣,小白兔从窝里爬出来对着公鸡喊:“吵什么吵,烦死人了,你还叫不叫人睡觉?”公鸡很诧异,怯怯的说:“你不是说我的叫声很好听吗?”“什么好听,难听死了,比乌鸦、猫头鹰的叫声还难听!我一听见你叫就烦!”说完气恼的回窝了。公鸡非常郁闷,多次找白兔想搞清到底是怎么回事,都被拒之门外,一直郁郁寡欢。从此,早晨再也听不到公鸡响亮的打鸣声,不久他就不声不响的死了。

他到死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乌鸦和猫头鹰看到公鸡死了,暗自高兴,分吃了他的尸体各自飞走了。小白兔一直到公鸡死都没去看他,因为她不相信世上还有真的友谊存在,她在自己的王国里孤独的度过了一生。

篇3:好朋友童话寓言故事

一天,主人家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玩具-----像高高的“小塔”,看起来很有趣。小鸭丫丫走过来,左看看,右瞧瞧,好奇极了。终于,他忍不住诱惑,一层一层地爬了上去,开心极了。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塔顶,兴奋得又蹦又跳,一不小心,“呯”的一声,丫丫不正不歪地掉进了一只酒杯里。那是一只很大很深的酒杯,下面有着细长的杯脚,丫丫在里面无论怎么跳,都跳不出来,心里非常后悔,急得满头大汗,连忙呼救。

这时,一只小鸟听到了小鸭丫丫的哭喊声,飞来了,连忙说:“丫丫,别急别哭,我来救你出来!”

“谢谢。”小鸭一边抹眼泪一边感激地说。

小鸟想把丫丫拉出来,可是,问题来了——小鸭这么重,小鸟轻多了,怎么拉得出来呢?小鸟想把杯子推倒,可是自己的翅膀力量太小,怎么也推不动。怎么办呢?

小鸟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小鸟突然飞到了最高处,用嘴对准酒杯,飞快地往下冲。“呯”,一声巨响,杯子倒了,小鸭丫丫得救了!

小鸭丫丫对小鸟感激不尽,看着小鸟受伤的嘴巴、鼻子,流着眼泪说:“谢谢你,小鸟,我一定会报答你的。”小鸟却笑着说:“没事儿,我们是好朋友嘛!这是我应该做的。”

篇4:经典寓言故事

孔雀惜尾

有一只雄孔雀的长尾巴真是漂亮极了,金黄和翠绿的颜色互相交错,在阳光下闪烁着艳丽的光泽,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杰作,这绝不是一般的画家用七彩笔所能描绘得出来的。

岂止是人类羡慕雄孔雀美丽的尾羽,就连这雄孔雀自身也因这美丽而陶醉,以至进一步养成了嫉妒的恶习。它虽然已经被人类驯养很久了,但只要是见到了有少男少女们穿着颜色鲜艳的服装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烧,总要撵上去啄咬几口,才肯罢休。

早先,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栖息的时候,总是要首先选择好一个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来安置身体的其他部位。可是有一天,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湿了漂亮的尾羽,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时,手持罗网捕鸟的人又来到了面前,而这只孔雀还在珍惜顾盼自我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飞逃离现场,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鸟人撒下的罗网。

雄孔雀有着美丽的长尾羽,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但它却对自我的这一优长之处珍爱得太过分了,其结果是反而招致了祸患。雄孔雀的下场警示人们:如果有谁对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将某个长处当包袱背起来,为其所累,这时好事就有可能变成坏事,引出本来不该发生的后果。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先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理解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先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理解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能够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自作自受

唐高宗死后,皇后武则天独揽大权,直至登基做了女皇帝。则天女皇用严刑酷法,对那些为非作歹的贪官污吏进行制裁。当时,有人密告文昌右丞相周兴企图谋反。于是,武则天派来俊臣去审理此案。

来俊臣派人请来周兴,不动声色地先假意与周兴聊天,并请他一齐喝酒。酒宴上,来俊臣问周兴说:“此刻有些囚犯不服罪,你说用什么方法让他们认罪,用什么方法制裁他们才好呢”

这周兴也算是一个酷吏了,他整人的'法子五花八门。这次来俊臣把他请来,他还蒙在鼓里,一点也不了解真相,所以他洋洋得意地呷着美酒,同时自作聪明地向来俊臣介绍了一种自我惯常使用的整人办法。他说:“这简单得很,我有一个好办法,包管让囚犯一个个服服贴贴。”

来俊臣不动声色地说:“什么办法,请仔细介绍,我也照此办理。”

周兴说:“拿一个大坛子来,周围堆上火炭烧烤,待烤得滚烫时,令犯人进到大坛子里去,看谁还敢不招供他的罪行”

来俊臣听罢,立即派人搬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所说的办法在坛子周围点上炭火。不一会,坛子烧得滚烫。来俊臣站起身来对周兴说道:“此刻皇宫内部传出命令,要我来审问老兄你的罪行,我想还是先请老兄进入这个大瓮里去再说吧,也好亲自体会体会你自我的杰作呀。”

来俊臣的话音刚落,周兴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下,使劲地叩头谢罪。

看起来,那些作恶多端变着法子整人的人,也有遭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下场的那一天。

刻舟求剑

古时候,楚国有一个人,在他坐船过江的时候,一不细心,把身上挂的一把宝剑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不慌不忙地从衣袋里取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落下宝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嘴里自言自语嘱咐自我:“别忘记了,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同船人见他不着急的样貌都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不赶快下水捞宝剑你在船舷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呀?”

“着什么急,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一等船靠岸了,我就要从这个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把宝剑找回来。”

过了一会儿,船到了目的地,停下来靠了码头,这个人便从船上刻的记号处,跳下水去捞宝剑,可是,摸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

同船人看到他这样寻找宝剑都感到很可笑,有一个人说:“宝剑掉江里以后,船还是在行走的,而宝剑沉在水底下是不会跟着走的。事实上,此刻船离开丢剑的地方已经很远了,再按船舷上刻记号处去找它怎样能找到呢?”

大家都议论说:“这个人连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也不懂得呢。”

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刻舟求剑”这句成语,比喻人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处理事情。

少见多怪

唐代有一位的学者,他喜欢四处游历,考察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一回,他遇到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告诉他说:“在我们四川的南部,天气不好,一年四季都是阴雨绵绵,很少有放晴的时候。我们那里的狗也习惯了这种阴雨天。偶尔地,遇到太阳出来的时候,狗都以为是一个怪物挂在天上,惊恐万状,就仰天狂叫不已,景象十分趣味。”

这位学者不信,疑惑地说:“狗虽然是愚笨的动物,但也还不至于大惊小怪到这种地步吧,您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

之后,过了些年,这位学者一路来到了温暖的南方,在那里住了下来。

南方的冬天一点也不冷,下雪天更是十分罕见。这位学者赶得也巧,在他来到南方的第二年冬天,天气变得反常起来,比以往的冬天寒冷得多。

寒冷的日子持续了一些时候,到最终竟然下起雪来,并且下得还很大。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好几天,越过了南岭,像一床铺天盖地的大棉絮一样,把南部地区的好几个州都覆盖了起来。

那些天,这几个州的狗都十分惶恐,纷纷狂吠不休,到处胡乱地又跑又窜,没有个静下来的时候。过了些日子,天气晴了,雪也渐渐化了,大地又显露了出来,这些狗才最终又恢复了平静。

看到这种情景,这位学者才真正相信了几年前那位老先生的话。

出太阳、下大雪虽然在四川和南方算是比较特殊的气候现象,但群狗如此又叫又闹、反应强烈,实在是少见多怪。我们在生活和处事中,总会遇上一些不太常见的事,这时候就需要坚持冷静理智的头脑,慢慢适应新生事物,不要作出一些过激的举动。

篇5:经典寓言故事

神创造的第一纪人类是黄金人类。这时候克洛诺斯统治着天国,人类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没有劳苦,没有忧愁,过着和天神一样的生活。他们也不会衰老,手脚有着青年的力量,四肢光滑柔润,身体健康,从不生病。天神非常喜爱他们,给他们丰盛的收获和健壮的牲畜。当他们的死期来到时,他们就进入无忧的长眠;但是活着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是很美好的。大地无私地为他们生长出十分丰富的果实,让他们吃得饱饱的。他们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大家在和平康乐中幸福地生活。当命运女神判定他们离开大地时,他们便成为仁慈的保护天神,在云雾中随处行走,造福人类,主持正义,惩罚罪恶。

神创造的第二纪人类,是白银人类,外貌和精神都与第一纪人类不同。他们的子孙永远长不大,永远是小孩子,他们受到母亲的照料和溺爱。当这些孩子们成长到壮年,他们的生命就走到尽头了。因为他们不能控制他们的感情,所以他们经常干坏事。白银人类粗野而傲慢,互相忌妒,不向天神的圣坛贡献祭品表示敬意。宙斯很恼怒他们对天神的不尊敬,所以他使这个人类种族从大地上消亡。但因为这白银的种族并不是全部没有道德,所以在他们终止人类生活的时候,仍然可以作为魔鬼在地上漫游。

紧接着,天父宙斯创造了第三纪人类种族,是青铜人类。这又完全不同于白银人类,这种人类残忍而粗暴,凶猛好斗,总是互相杀害。他们损害田里的果实,饮食动物的血肉;他们的顽强意志如金刚石一般坚硬,从他们宽厚的两肩生长出无坚不摧的巨臂;穿着青铜甲,住着青铜房子,使用青铜工具,因为那时还没有铁。他们虽然凶狠残暴,但却对付不了死神。当青铜人离开温暖而光明的大地之后,便下降到地府的黑夜里去。

这个种族也完全灭亡了。克洛诺斯之子宙斯又创造了第四纪人类种族,他们依靠大地上的“土产”来生活。这些新的人类比以前的人类更高贵而公正,他们是古代所称的半神的英雄们,但他们最终也陷于仇杀和战争中去了。

普罗米修斯给他们每个人身上挂上两个口袋,一个口袋装着别人的恶行,另一个装着自己的,他把那个装着别人的罪恶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是老远就看见了别人的恶行,对其批判、指责,甚至相互讨伐。他们有的为俄狄浦斯国王的国土而浴血战斗,有的为美丽的海伦而乘船到荒无人烟的原野。愚昧无知的人们不停地自相残杀,指责别人的粗鲁凶残以及其他罪行,却对自己的恶行视而不见,不知悔改,最终在战斗的灾祸中结束生命。宙斯把天边的黑暗海洋里的极乐岛分派给他们。在那里他们过着死后宁静而幸福的生活。

篇6:经典寓言故事

蜜蜂和莲花

清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蜜蜂就纷纷飞向四野,开始一天的劳作。

有只蜜蜂一头飞进了莲花的花蕊,美美地吃起花粉来。花粉的味道真好,这只蜜蜂一直吃到黄昏,还不肯从花蕊中飞出来,结果被包裹在里面,出不来了。

它本来知道莲花早上开放,晚上花瓣就会包裹起来,但它一心只想到得到的好处,却忘记了里面的危机。

贪娈是危险的亲密伙伴。

篇7:经典寓言故事

一天,孔子从一片树林中经过时,见到一位驼背老人拿着一根竹竿正在捕捉树上的蝉。驼背老人捕起蝉十分熟练,就好像随手拾物一样容易。孔子不禁赞叹道:“你捕蝉可有什么诀窍吗?”

捕蝉的驼背老人说:“我有诀窍呀。为了提高捕蝉的技艺,我在竹竿顶端叠上丸子,使丸子不跌落下来。经过苦练,直到摞上五个丸子而不掉下来,捕起蝉来,就像现在这样熟练了。我捕蝉时身体的姿势,就像树墩一样静止不动,我控制住我的手臂,就像枯干的树枝一样。尽管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而我所知道和顾及的,只有蝉的双翼。我不旁顾他物,不因为其他的东西而转移了对蝉翼的注意力,怎么会捕捉不到蝉呢?”

孔子听后,对他的弟子说:“用心专一,就可以与神工相比。这就是驼背老人告诉我们的道理呀。”

篇8:经典寓言故事

爱管闲事的猴子

在某一个地方有一座城市。在它附近的林子里,有某一个商人鸠工盖一座神庙。在那里做活的工人等每天在中午的时候都进城去吃饭。

有一天,一群猴子来到这座盖了一半的神庙里。这里躺着一条安闍那木的大横梁,工人才劈了一半,在顶上钉进了一个朅地洛木的楔子,猴子们开始在树顶上,在庙顶上,在木头堆上玩耍起来,愿意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有一个猴子注定要死了,它慌里慌张走到横梁上。

“是谁把这楔子钉得这样不是地方呢?”它想着,就用两只手把楔子抓住,开始向外拔。因为它的睾丸夹在劈了一半的横梁里面了,楔子拔出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不用说,你也会知道的。

与自己无关的事,聪明人不去管。

经典寓言故事全集

寓言故事

童话故事《好朋友》

少儿寓言故事文档

掩耳盗铃寓言故事

悔悟寓言故事

经典教育寓言故事

精彩寓言故事

伊索寓言故事精选

《两匹马》寓言故事

好朋友的寓言故事(集锦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好朋友的寓言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