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很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商务礼仪中tpo原则,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商务礼仪中tpo原则,欢迎阅读!
- 目录
篇1:商务礼仪中tpo原则
穿着要应时,不同的时间你的穿着要有所差别。而这里的“应时”包含了三层含义:
(1)要适应每天白天和晚上的变化。在日间,商务人员通常都是出席一些严肃且重要的场合,应当合身、严谨。例如谈判或会议,如果以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形象出现在他人面前,就很难让人相信他极其他背后企业的经济实力。而晚上通常是参加宴会或者是一般交往等,出席正式的商务晚宴,女士既没有化妆也没有选择合适的晚礼服,而是以简单的工作装出席,会给人留下随随便便、不懂规矩的印象;如果是一般人际往来,严肃着装则会与他人产生距离感,交际形成隔离带。
(2)适应每年的四季的不同。春、夏、秋、冬四季气候、温度、湿度均有差异,着装自然也会有所区分,夏天衣着通气、吸汗、凉爽,冬天保暖、御寒是最符合一般人的穿衣法则。近几年一些娱乐明星为了“美丽”和吸引他人在冬天光大腿,在夏天穿毛衣已经司空见惯,但并不适合效仿。商务人员形象设计涉及妆容、服饰、神态、举止等诸多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具体的规范和做法,如果一味追求“引人注目”则有可能成为商务场合中的“不协调”,显得不够得体。
(3)符合时代的差异。“潮流”是否不适合商务人士?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往往越加杰出的商界人士越能从其身上感受到时代感。《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一直紧跟时代,她的着装始终走在时尚前沿,但“潮”并不影响她给人以专业、大方的形象,并且获得他人的高度认同与赞美。符合时代、符合时尚、符合潮流的前提在于着装和饰品适合自身的气质,时尚但不浮夸,标新却绝不立异。
篇2:商务礼仪中tpo原则
穿着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处境中着装的款式理当有所不同,以不变应万变绝不是明智之举。商务礼仪是基于业务关系按照行业划分的,不同行业人士会出席的工作或非场合都有所差异,商务人员的形象设计既要遵循适应原则,又要体现多元化。
(1)适应工作地点。在工作中的穿着不仅要和本人的工作岗位相适应,还要和其的身份相适应。工作岗位上区分,例如企业服务人员和销售人员两种工作岗位有其不同地点特点,其商务人员的形象往往能从其穿着中可以区分;而职位身份上,如酒店中迎宾、服务员、前台、大堂经理等,不同岗位级别的形象设计也会有不同,可以让宾客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寻求谁的帮助。
(2)遵循差旅地点习俗。商务人士应该依据不同商务场合的着装规范而有所变化,出差前如果对当地禁忌等没有了解,就可能会惹出麻烦。例如在着装保守的国家或地区,如果商务女性像平日一样穿着短裙就可能会引发当地人的反感与驱逐。
篇3:商务礼仪中tpo原则
穿着要与场合气氛相和谐。工作场合的着装,要求与职业相协调;社交场合的着装,应该根据所处场合气氛的变化来选择服饰。简约适度,根据个人的条件扬长避短是最显自然大方的准则。在接待客户的场合中,耳环、胸针、项链、手链、丝巾、戒指、脚链等,任何一个配适都需要慎重考虑,把握好一定的尺度,既不能过于简化也不能过于繁复。
英国学者大卫·罗宾逊概括出了从事商务活动的黄金规则,具体表述可用“IMPACT”一词来概括,即:Integrity(正直)、Manner(礼貌)、Personality(个性)、Appearance(仪表)、Consideration(善解人意)和 Tact(机智)。如果商务人士穿着不与场合气氛相和谐,“IMPACT”就无从谈起。试想,在宴会、联欢会等喜庆的场合穿深沉的颜色,在追悼会等悲伤、肃穆的场合穿着鲜亮,那么商务人士再如何努力也会显得失礼,社交活动也很难成功。
篇4:商务礼仪原则
1、提前预约
拜访外商时,一定要提前预约。拜访的时间一般在上午十点或下午四点左右。尽量避免前往其私人住所进行拜访。在约定的具体时间通常应当避开节日、假日、用餐时间、过早或过晚的时间,及其他一切对对方不方便的时间。若因事急或未有约定又必须前往,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搅对方,万不得已在休息时间约告对方,见面首先应立即致歉意,再说明打扰的原因。
2、信守时约
应邀到外商家中拜访、作客,应按主人提议的时间准时抵达,过早过晚均不礼貌。这不只是为了讲究个人信用,提高办事效率,而且也是对交往对象尊重友好的表现。万一因故不能准时抵达,务必要及时通知对方,必要的话,还可将拜访另行改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记住向对方郑重其事地道歉。
3、主动问好
当到达地方之后先通报然后再进入,当主人开门迎客时,务必主动向对方问好,互行见面礼节。倘若自己到达后,主人这处尚有其他客人在座,应当先问一下主人,自己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对方。为了不失礼仪,在拜访外国友人之前,就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物品。主要是纸巾、擦鞋器、袜子与爽口液等,简称为“涉外拜访四必备”。
4、举止优雅
即使所谈事情需要时间很短,也不要站在门口谈话;若主人未邀请入室,可退至门外,进行室外交谈。在拜访外国友人时要注意自尊自爱,并且时刻以礼待人。与主人或其家人进行交谈时,要慎择话题;对主人准备的小吃,不要拒绝,应品尝一下;准备的饮料,尽可能喝掉。无主人的邀请或未经主人的允许,不得随意参观主人的住房和庭院;
5、把握时间
在拜访他人时,一定要注意在对方的办公室或私人居所里停留的时间长度, 在一般情况下,礼节性的拜访,尤其是初次登门拜访,应控制在一刻钟至半小时之内。最长的拜访,通常也不宜超过两个小时。
篇5:商务礼仪原则
在涉外交往中所应遵守的见面礼仪,主要涉及介绍、问好、互换名片以及座次的排列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介绍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的介绍礼仪分为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自我介绍要简单并且介绍内容全面包括本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所在部门、具体职务等四项内容构成。介绍他认识要注意即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职务低者,后介绍职务高者;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个人,后介绍集体;
问好:要注意问候的先后次序。在交往双方相见时,通常应由身份较低的一方首先向身份较高的一方。若同时需要问候许多人时,要以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依次而行;一定要面含真诚的微笑;
互换名片:参加涉外交往时,应随身必备名片,在外事活动中,一般不宜主动向外国友人索取名片,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当毕恭毕敬,起身站立,迎上前去,中称“谢谢”,然后,务必要用右手或双手并用将对方的名片郑重其事地接过来,捧到面前,仔细默念一遍。
篇6:商务礼仪原则
如果是身份较高的客人,应事前在机场(车站、码头)安排好休息室、备好饮料;
最好在客人到达前就把房间和乘车表告知客人,若做不到,应在客人到达后立即将住房和乘车表告诉客人,或请对方联络人转达;
在安排好外商或外国经济专家(包括家属)的食、宿、行、工作场所、文娱活动的同时,还应搞好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等工作;
指派专人按规定协助客人办理入境手续及机(车、船)票和行李提取等事宜;
客人到达住处后,一般不宜立即安排活动,应请客人稍事休息,起码要留给客人更衣整容时间;
涉外交往中,不要主动赠送礼品;
外商来本单位参观时,对本单位介绍应简明扼要、实事求是;
陪同参观人员不宜过多,同时应做好保卫工作;
参观时,不仅要照顾好主宾,还应照顾好其他客人,防止队伍首尾不接。
篇7:商务礼仪原则
商务礼仪原则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
黄金法则(Golden rules)和白金法则(Platinum rules)。
黄金法则:如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
Golden: Treat others as you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
白金法则:按他人喜欢的方式对待他人。
Platinum: Treat others as they would like to be treated.
Today’s Topic: Introduction
先来做几道题热身一下。
True or False
1.介绍客户给老板:
“Ms. Mathews, this is our new client, Mr. Smith.”
2. 如果别人忘记介绍你,就不要提出了。
3. 如果没记住一个人名字也没关系,继续谈话。
4. 握手时,男士应等女士伸出手才能上前握手。以上做法到底是对(T)是错(F)呢~~~答案回复可见哦~~~
Tips
1 先介绍地位较高的人,再介绍地位较低的人。
2 先介绍年长的人,再介绍年轻的人。
3 介绍时需要站着。
4 记得握手。
5 交换名片时注意记下对方名字,并在名片上记下要点。
6 忘记对方名字时,应避免直接说“我忘记你的.名字了” (I’m sorry, I have forgotten your name.),而应该采取婉转的语气“一下子叫不出来…您是?”(your name wa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 are you...?)
这里on the tip of my tongue常用短语,意为“话到嘴边,就是一下子说不出来。”------------------以下为回复可见内容------------------
1.False
应该先介绍重要的人,也就是先介绍老板给客户。
不一定涉及性别,也就是说Ms. Mr.可以不说。
介绍时应当说全名。2.False
别人不介绍,那就自己介绍呗!
”My name is John Doe; I don’t believe we’ve met.“3. Falsec
可以再问一遍姓名,没关系。
”I’m sorry, my mind just went blank, your name is?“4. False
在商务场合,性别不分那么清楚哈。女士先伸手也完全OK!
篇8:服装礼仪tpo原则
服装礼仪tpo原则
TPO是英文Time place object三个词首字母的缩写。T代表时间、季节、时令、时代;P代表地点、场合、职位;O代表目的、对象。着装的TPO原则是世界通行的着装打扮的最基本的原则。它要求人们的服饰应力求和谐,以和谐为美。着装要与时间、季节相吻合,符合时令;要与所处场合环境,与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的不同习俗相吻合;符合着装人的身份;要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交往对象选择服饰,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根据TPO原则,着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着装应与自身条件相适应。选择服装首先应该与自己的年龄、身份、体形、肤色、性格和谐统一。年长者,身份地位高者,选择服装款式不宜太新潮,款式简单而面料质地则应讲究些才与身份年龄相吻合。青少年着装则着重体现青春气息,朴素、整洁为宜,清新、活泼最好,“青春自有三分俏”,若以过分的服饰破坏了青春朝气实在得不偿失。形体条件对服装款式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身材矮胖、颈粗圆脸形者,宜穿深色低“V”字型领,大“U”型领套装,浅色高领服装则不适合。而身材瘦长、颈细长、长脸形者宜穿浅色、高领或圆形领服装。方脸形者则宜穿小圆领或双翻领服装。身材匀称,形体条件好,肤色也好的人,着装范围则较广,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
(2)着装应与职业、场合、交往目的对象相协调。着装要与职业、场合相宜,这是不可忽视的原则。工作时间着装应遵循端庄、整洁、稳重、美观、和谐的原则,能给人以愉悦感和庄重感。从一个单位职业的着装和精神面貌,便能体现这个单位的工作作风和发展前景。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机关、学校开始重视统一着装,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举措,这不仅给了着装者一分自豪,同时又多了一分自觉和约束,成为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标志和象征。着装应与场合、环境相适应。正式社交场合,着装宜庄重大方,不宜过于浮华。参加晚会或喜庆场合,服饰则可明亮、艳丽些。节假日休闲时间着装应随意、轻便些,西装革履则显得拘谨而不适宜。家庭生活中,着休闲装、便装更益于与家人之间沟通感情,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的氛围。但不能穿睡衣拖鞋到大街上去购物或散步,那是不雅和失礼的。着装应与交往对象、目的相适应。与外宾、少数民族相处,更要特别尊重他们的习俗禁忌。总之,着装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体现“和谐美”,上下装呼应和谐,饰物与服装色彩相配和谐,与身份、年龄、职业、肤色、体形和谐,与时令、季节环境和谐等。
服饰礼仪禁忌
第一,忌过分鲜艳。
第二,忌过分杂乱。
第三,忌过分短小。
第四,忌过分透视。
第五,忌过分暴露。
第六,忌过分紧身。
着装的注意事项
(一)进入室内场所应卸去帽子、大衣、雨衣和套鞋,并一起存放到存衣处。
(二)男性在室内不允许戴手套、围围巾。在进入室内前,手套与围巾均应除下,与大衣等物一起存放于存衣处;女性在室内则允许戴礼服手套、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饰的一部分饰物。
(三)穿用礼服,女性不应露出小腿或颜色不大相称的袜子。
(四)与他人握手时不得戴手套,哪怕是极薄的手套也是不允许的,但是女士如戴礼服手套则可除外。
(五)不得穿内衣裤或睡衣裤迎接客人。
(六)在较为正规、隆重的场合,最好不要戴手表,可选用精致的怀表;同时在参加活动时不宜多看表。
(七)裙子一般长至只露出鞋头为最符合礼仪,并且不能过于透明,而使他人窥见内裙甚至内裤颜色。
(八)穿露肩、胸或背的晚礼服赴会时,在会场外,应把裸露的部分用披肩、斗篷等遮掩起来。进入会场后,披肩才可以脱下,可不必存放在存衣处。
(九)手套与手包都不能放于餐桌之上,手包可以挂到架子上或挂在餐桌底下或椅子靠背处。
(十)拿餐具时,手套应脱下,但喝鸡尾酒时可以只脱单手手套。脱下的手套可以放在手包中或膝盖上或椅子背后。
(十一)男性打招呼、说话、用餐时均应脱帽。男士打招呼时脱帽是一种传统的礼仪。
(十二)结婚戒指和订婚戒指不应戴在手套上,但装饰性戒指除外。
篇9:商务礼仪中的适度原则
我们遵循适度原则,从总的来讲,要求我们要把握好“量”和“质”之间的矛盾关系,使之要成为统一的关系,不能成为对立的关系。
所谓“量”就是数量或量变的意思,所谓“质”就是性质或质变的意思;从表现形式来看,“量”有多少、快慢、深浅、高低、宽窄和厚薄等表现形式,“质”有好坏、真假、善恶、美丑、优劣、成败和正误等表现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都想把事情做好、做优秀、做成功或做正确,这是我们做事情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就是我们做事情要想取得的“质”。然而,我们做事情要想取得这样的“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做事情的“量”所决定,如果汽车司机在公路上开车太快就很可能发生车祸,如果厨师抄菜放盐太多就很可能菜不好吃,如果学生在考试时做题太慢就很可能答不完考题而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诸如此类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必须把握好其中的“量”和“质”之间的矛盾关系。
从“量”和“质”之间的矛盾关系来讲,如果人们能遵循适度原则,把握好其中的“量”和“质”之间的矛盾关系,即“量”适度而“质”好,其矛盾关系就是统一的关系;如果人们不能遵循适度原则,把握不好其中的“量”和“质”之间的矛盾关系,即“量”过度而“质”不好,其矛盾关系就是对立的关系。
篇10:商务礼仪中的适度原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许多事情都要讲多少,人力、物力或财力要投入多少?工资、奖金或福利能拿多少?办企业的成本、收入或利润是多少?等等,如果我们对这些多少问题能够较好地解决,也许我们所做的事情就能做成或做好。
我们做事情要想解决好多少问题,就要根据现实情况而决定多少,即:有的需要多多益善或适当多一点,我们对其“量”的需求就要多多益善或适当多一点;有的需要越少越好或适当少一点,我们对其“量”的需求就要尽量少或适当少一点;有的需要按比例、按规定或按自己的能力或情况而定,我们对其“量”的需求就要按比较、按规定或量力而行。
在监督工作中,我们对人们的奖励太多不好,惩处太多也不好,该奖励就要奖励,对表现比较突出的要给予大奖或重奖,这样的奖励才比较好;该惩处就要惩处,对违法乱纪比较突出的就要从重或加重惩处才比较好。
三、快和慢。速度有快慢之分。我们做事情,有的需要速度越快越好,有的需要速度越慢越好,而有的需要不快不慢就好,因此,我们为了把事情做好,该快的就要快,该慢的就要慢,该不快不慢的就要不快不慢。
在执法中,执法人员的行为速度一般要求要快,这样才能不失时机掌握证据、抓住犯罪嫌疑人。在监督工作中,监督人员的行为速度有时需要慢,在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乱批评人或处理人,而要在了解情况比较清楚之后再给予批评人或处理人这才比较好。
篇11:服饰的TPO礼仪原则
服饰的TPO礼仪原则
公关服饰的基本原则是TPO 原则。TPO 分别是英语中Time 、Place 、Occasion 三个单词的编写字头,意思是时间、地点、场合。
TPO 原则,是指人们选配和穿着服装时必须考虑时间地点和场合这三个基本因素。公关人员作为关系活动的主体其选配和穿着的服装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心理,进而关系到公共关系活动的质量,因此,TPO 原则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尤显重要。人们不能想象一位五星级宾馆的公关小姐穿着套头T 恤加牛仔裤立于大门旁迎接宾客的情景,也不能想象一位身着考究礼服的公关先生参加盛夏的郊游活动时的心理感受。只有当服饰遵循了TPO 原则的时候,它才是合乎礼仪的,才能够给公众以可敬、可信、可亲的心理效应。
服饰的时间原则,一般包含三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每天的早上、日间和晚上三段时间的变化,第二个含义是指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第三个含义是指时代间的差异。通常来讲,早上、日间安排的活动户外居多,穿着可相对随便;而晚间的宴请、听音乐、看演出、赴舞会等一般则比较正规,并由于空间的相对缩小和人们的心理作用,往往对晚间活动的服饰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拘泥的礼仪也就相对严格。除了一天的时间变化外,还应考虑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条件的变化对着装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夏天的服饰应以简洁、凉爽、大方为原则,拖沓累赘的装饰,会使周围的人产生闷热烦躁的感觉,自己也会因为汗水渍渍而显得局促不安。尤其是女性,汗水还会损坏面部的化妆。冬天的服饰应以保暖、轻快、简练为原则,穿着单薄会使人因寒冷而面色发青,嘴唇发乌,甚至出于本能缩肩拘背,以致无俊美可言。还有就是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节奏,过分复古(落伍)或过分新奇(超前)都会令人刮目,并与公众拉大心理距离。60 年代的西装革履、涂脂抹粉与90 年代的补钉夹袄给人心理留下的会是同样的不协调,说明穿着打扮始终不能脱开时代的圈界。
服饰的地点原则实际上是指环境原则。不同的环境需要与之相协调的服饰。豪华宾馆铺着丝绒地毯的会客室与陈旧简陋的会客室,穿着同一套服装得到的心理应会是截然的不同。同样,在高贵雅致的办公室,在绿草丛生的林阴中,或在曲折狭窄的小巷里,穿戴同样的服饰给人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或是给人身份与穿着不相配的感觉,或是给人呆板的感觉,或是显得华而不实… … 凡此种种不快的感觉都是十分有损公关人员形象的,而避免它的最好办法就是“入乡随俗” 。
服饰的场合原则就是指服饰要与穿着场合的气氛相和谐。参加庄重的仪式或重要的典礼等重大公关活动,着一套便服或打扮得花枝招展,会使公众感觉你没有诚意或缺乏教养,而从一开始就对你失去信心。一般说,公关人员应事先有针对性地了解活动的内容和参加人员的情况,或根据往常经验,精心挑选和穿着合乎这种特定场合气氛的服饰。记住永远穿得比四周的人稍微考究一点,精神一点,时尚一点,使你的服饰与场合气氛的融洽和谐程度始终比公众高一筹。
公关人员在不同的礼仪和重要活动中经常穿着的礼服有:
中山服。中山服系我国的男装,为封闭式领口,前门襟钉5 颗钮扣,领处钉封纪扣,左右上下各2 个贴袋。作礼服时,通常为上下身同色的深色毛料精制,配以黑色皮鞋,适合于各种礼仪场合。
晨礼服。晨礼服系西方的男式传统礼服。上装为灰色、黑色,后摆为圆尾形,下装为深灰色黑条裤,系灰领带,穿黑皮鞋,戴黑礼帽。一般为白天参加典礼、星期日礼拜及婚礼时的着装。
小礼服,也称晚餐礼服或便礼服。其为全白色或全黑色西装上衣,衣领镶有锻面,膘间仅一钮扣,下装为配有缎带或丝腰带的黑裤。系黑领结,穿黑皮鞋。一般为参加晚6 时以后举行的晚宴、音乐会、剧院演出时的着装。
大礼服,也称燕尾服。其为黑色或深蓝色上装,前摆齐腰剪平,后摆剪成燕尾样子,翻领上镶有缎面,下装为黑色或蓝色裤腿外面有丝带的长裤。系白色领带,配黑色皮鞋、黑丝袜,白色手套。西服。西服系男女统着的服装。其样式较多,从领型与驳头看,有大(花) 、小(平)驳头之分;从前门搭头看,有单、双排扣之分,从口袋看有明、暗之分;就扣眼而言,又有1 至3 个之分;套件还有2 件套与3 件套(上身加一件背心)之分。作为礼服时,应是上下身同色或上下身并背心3 件同色的深色毛料精制,系领带,配折花帕,着黑色皮鞋。
旗袍。旗袍系我国的传统女装,有各种不同的款式、质料和颜色。作为礼服,一般采用紧扣的高领、贴身、衣长过膝,两旁开衩,斜式开襟,袖口至手腕上方或肘关节上端的款式,配以高跟或半高跟皮鞋、面料以高级呢绒绸缎为主。
常礼服、小礼服和大礼服。常礼服、小礼服和大礼服均系西方女式传统礼服。常礼服为质料、颜色相同的上衣和裙子搭配而成,可戴手套和帽子;小礼服为长至脚面而不拖地的露背式单色连衣裙式服装;大礼服为袒胸露背的单色拖地或不拖地的连衣裙式服装,并佩戴颜色相同的帽子,戴长纱手套及各种头饰、耳环、项链等饰物。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礼服之外,公关先生和公关小姐们仍有机会可以通过穿着茄克衫、猎装、连衣裙和各种时装开展公关活动,只要遵循TPO 原则,同样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意境。
篇12:国际商务礼仪原则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 商务礼仪常识
★ 商务礼仪自我介绍
★ 面试商务礼仪
★ 商务礼仪知识
★ 服装商务礼仪
★ 个人商务礼仪
★ 商务礼仪论文
商务礼仪中tpo原则(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