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论文范文

时间:2022-11-29 11:30:59 作者:文彩媛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文彩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电子信息论文范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电子信息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电子信息技师论文

关于电子信息技师论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不仅能够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是顺应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含量,促进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设计;广泛应用;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电子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从而为其增加更多的竞争优势。只有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优化我校电子信息工作效果。

1。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自动化技术是综合性科学技术,因此自动化技术包括多种技术,主要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因此具体自动化技术类型如下:

(1)互联网网络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跨国家、跨地区计算机网络,主要提供了www等网站服务,互联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现,对整个电子信息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无线网技术

无线网技术主要应用在无线wlan、无线网络、个人通讯等领域,将无线网技术与红外线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人们不用网线就能够轻松上网,但其弊端就是在于无线网技术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很多建筑物都会影响无线网络的正常使用。目前无线网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军事、医疗领域逐渐转向日常生活中,这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

(3)ATM技术

ATM技术又可以称作是异步传输技术,它是指在系统中安装了专门的感应转换器之后,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的一种新型技术,它不仅在国内得到了认可和肯定,而且也受到国外学者的一致好评,它弥补了无线网技术的弊端,已经成为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2。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概述及优势

所谓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包括了处理信息、建立信息两个系统,在实际过程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将其应用到不同领域的一种方式。电子信息工程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便捷服务,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例如:人们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都数以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够优化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效果。尤其是随着我国自动化管理技术不断提高,都预示着未来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能够得到飞速发展,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2]。

3。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1)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自动化技术

属于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电子信息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创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为电子信息工程提供更多有效的市场信息动态,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查询所需要的市场信息和设备信息,提高交互性,从而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整体水平。

(2)建立健全通讯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离不开通讯系统,只有将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系统有机结合,才能支撑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统一操作。例如: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利用Unix系统作为桥梁,将其作为计算机网络与电子信息工作之间的平台,从而降低技术成本,节约资金,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提高工作者自身素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离不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类似电子信息工程工作更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他们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要转变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此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此外,电子信息工程管理者应该对自动化技术人员组织再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既要让其学习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源源不断的自动化技术人才[3]。

(4)转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法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法已经成为各大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不仅能够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还能使人们直接感受电子信息专业的真实价值。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控制,这不仅能够降低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提升整个自动化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整个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还能够利用计算机辅助控制技术,提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智能化质量和水平,转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自动化技术仍处在不断发展更新的状态,将其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通讯体系、提高工作者自身素质、以及转变电子信息工程设计方法等途径,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含量和运营价值,还能发挥技术优势,确保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总之,将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中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和政府、电子信息工程管理者以及自动化技术工作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又好又快发展,从而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家林。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08)。

[2]尹坤任。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

[3]马超。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05)。

篇2:电子信息专业论文

电子信息专业论文

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尤其是是在突出能力训练方面。要让学生实践能力更强,更加贴近工作情境,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就项目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就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这类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项目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材编写

一、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目的

1。1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现状: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突出工作技能的培养。但是学校与企业联系深度不足,未达到共体开发的合作程度。所以,很多时候仍然沿用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感到吃力,对最新技术与工作流程了解不足,存在一定的弊端。1。2教学改革的目的:首先重新确立培养目标,要培养的是新一代社会人才,定位要准确,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人才。

应该注重素质培养、技能培养、工作需求培养。其次,要打造新的课程体系,让课程体系焕发活力,与企业合作,培养的主体不再是学校,而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模式。课程更加符合企业工作需要,知识理论以够用为主,培养自学能力,具备进一步自学的能力即可。再次,配套教学软硬件环境,打造实验室、实训室、实验基地、教学平台、素材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1。3教学手段与改革的关系:丰富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多彩,让内容更加具体化,能够让课程形成体系。也能够展现教学改革的具体作用。对于电子信息类课程更是如此,电路设计、模块展示、仿真操作等等,都可以成为新的教学手段。而最为突出的就是项目教学法,尤其适合于电子信息类课程。

二、项目教学法研究

项目教学法已经尝试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很多课程纷纷采用。但是在实际的采用过程中,只是用了其中的几个分支点,并不是真正的完成项目法教学,收效自然也大打折扣。项目法教学的思想:将实际的某个工作,转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完整的小项目,其中应该包含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为完成工作服务的,也是为课程中包含的。项目法的实施不再强调讲授,而是让学生有任务有目的的去学习,研究,参与到工作流程中来。在遇到困难时候进行讨论,尝试解决任务中的问题,将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转化为执行方案。完成任务、分析过程、总结经验。特点是:首先是教师身份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讲解者,而是任务的布置者。任务的参与者。但要起到指导方向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了,变成了对知识的需要,自主的去从课本、网络、团队中获取知识,了解流程。成绩的评定也改变了,要观察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团队的表现以及团队彼此之间的.认可度。而不是单纯的用试卷来衡量成绩的高低。设计原则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首先,项目课程:若干个项目组成项目课程,项目可以是一组典型的工作任务,综合覆盖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完整地经历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也可以解决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

一门项目课程,纵向上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其逻辑关系有:递进式、流程式、和并列式,等等。横向上每个项目可以分为若干个模块,一个项目与其对应模块是分解的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到小的典型产品(设备、故障、服务),每个模块4至8个学时为宜。其次项目课程下的模块内容: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习时数,等等。其中技术实践知识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等。技术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其基本要求是以满足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要避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重新裁剪原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技能考核要求要全面反映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并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1能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质量:电子信息类课程例如单片机、电路基础、模拟电路、PLC、数字逻辑等等多种课程当中都适用于项目教学法,所以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让课堂生动多彩,高质量的完成40到50分钟的教学内容。3。2项目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贴近工作岗位要求:项目式教学可以将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融入当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

将这些工作过程进行融合,小任务组合成大的任务,就形成了企业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让学生与工作任务不断贴近。3。3促进素材库的完成进度:任务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没有配套的教材与教辅。教师精心研究的每堂课的讲义与具体任务单,回馈单等资料,就是新的任务教学法则的教材的主体内容,只需要简单的丰富与添加,就可以形成新的符合要求的教材与教辅,完善素材库建设。

参考文献:

[1]技校在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张文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

[2]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张华,王苗,付立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3]关于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J]。何家梅。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模块教学的探索[J]。王成福,赵云,陈德仙。机械职业教育。2006(03)

[5]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措施[J]。王成安,毕秀梅。辽宁高职学报。2006(01)

[6]中职电子电器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李加升。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7]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蒋庆斌,徐国庆。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8]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简祖平,李振陆。教育与职业。2005(21)。

篇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论文

一、引言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普遍应用是当前社会生产发展的必要趋势,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坚定方向。信息时代犹如洪水猛兽来势汹汹,不容反抗,各类信息技术也在其中大显身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一项兴起的高新技术,它可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设计开发电子设备,应用集成信息系统,是一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科。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存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例如手机是怎么传输音频和图像的,我们使用的无线网是如何传输数据并接收的,黑客是如何使用数据攻破网络防线的,图书馆管理员是怎么整理庞大的图书信息的,等等。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

世间万物总会有犯错的时候,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实施过程也避免不了会出现失误,这将意味着一批资金的流失,好多心血的不甘,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制作到实施的途中,坚决杜绝任何错误的出现,实现操作的精准性,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确保生产无误和安全。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实现预备多种方案,多次提前测试,减小误差,比较选出最安全、最有效地方案进行实施。倘若出现问题,不要慌张,沉着面对,冷静分析,检查所有操作步骤和操作实现是否正确,机械各种端口衔接是否得当等等细小的问题。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工业设计中的意义

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工业化步伐还显得略迟钝,且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需要一定的硬件和互联网相结合。为了改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情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被推上了我国的发展舞台。各式各样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运用在五花八门的工业领域之中,计算机操作是实现技术最直接的方式,比如工人操作程序运行大型机械去运载超吨货物,或者是重复性地给产品贴标签等等一些逐渐解放人类双手的重型劳动。人们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了工作的`自动化管理,解放了工人劳动力,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与作用。

四、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工业设计中的弊端

(一)电子信息市场技术人才匮乏

从历史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远远不及国外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国内一些高端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也离不开国外高级硬件、软件的帮助,这就导致我国电子技术发落后的局面。在一些工业中模仿国外技术的做法也没有良好的成效,因为国外的信息技术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也正因为如此,在兴起的偌大的信息技术市场中,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人才显得极其匮乏。另外,国家信息技术的落后也导致对信息人才的培养不能有效实施,技术性人才培养不到位,信息技术发展不起来,这似乎成了一个循环的问题。

(二)电子信息技术缺乏市场引导

由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是很成熟,会在很多领域中借鉴或者运用国外高新技术,这种过分依赖国外技术的做法,导致我国技术受到国外牵制的局面,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受到显著影响。我国打不开国际电子信息技术的市场,工业设计的发展也被限制,这不利于我国走向国际经济市场,所以我国迫切需要国际经济市场的积极引导,积极调整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做到中国走向国际的进步。

五、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一)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我国是人口大国,土地面积也排世界前列,因此各地的交通发展迅速,交通工程建设也非常复杂。面对如此复杂的交通工程,大量的数据需要电子信息技术来相辅相成。工程进度、工程数据、工程费用、工程安全等问题都被信息技术管理的井井有条,在这个基础之上,交通工程的效率增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需求变化,现代机械化发展迅速。人们开始使用机械来减轻传统繁琐的工作,来代替人类进行危险性深海测试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使生产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部分能源也受到了保护。

六、结语

以长远的目光来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工业设计中,提高了生产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的局势,它必将是未来我国工业领域的重中之重。相信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会顺应现代信息发展的潮流,发展地越来越前端,越来越具有特色。

参考文献:

[1]杨新.简析工业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运用[J].民营科技,2017(11):124.

[2]姚鑫.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7(04):183.

[3]卢心愿.电子信息工程在工业领域的设计与应用[J].工业设计,2015(09):101-102.

[4]李莹.自动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的实践[J].工业设计,2015(08):115-116.

[5]黄旻.电子信息在工业中的现状与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3):24-25.

篇4: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参考

摘要: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得到推广,但是,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这一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模式

当今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中各个行业效率的不断提高,也是一种崭新的动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推进了各个行业信息建设化的进程。但以目前来说电子信息技术本身存在着很多不足,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各个行业的需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虽然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在一定程序上阻碍了信息工程技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1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在自动化设备控制中如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现代化智能楼宇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智能时代的代表,以现代化智能楼宇的应用为例,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人们打造一个节能环保、安静美好的生存环境。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所以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而在工业生产中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设备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这一技术在工业生产的普遍应用,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实力。自动化技术系统的应用还给高质量的机械生产奠定了基础,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减少了由人工技术不足带来的生产风险,避免了因危险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问题。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化自动平台对工程管理中各项事宜进行统一的自动化管理,为科学、安全工程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如,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科学信息数据为可以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带来保障;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交通领域中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拥堵现象;在教育教学中利用这一技术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还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开展信息处理与共享功能,帮助我们随时监控家中的情况,而在人们对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视下,现代化智能楼宇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正是电子信息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典范。综合各类情况来看,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之中,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2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问题

以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市场情况来说,我国还缺少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计算机软件盗版产品猖獗,缺乏信息产品创新观念,尚无强有力的发展动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并不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起步较晚,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无法在日益强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调查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缺乏创新能力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此外,基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大部分企业自身现阶段发展的状况难以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致使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后劲不足。尤其是目前我国企业产业机构升级与制度优化的背景下,构建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下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但现阶段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难以满足这一发展趋势的实际需求。在未来阶段下,必须要树立起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动力,只有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我国的科技不断的向前发展,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此外,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虽然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市场对这一技术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但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多数企业无法为技术创新投入过多的资金,导致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之后,尤其是在现阶段各类企业正处于重要的产业升级阶段,没有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现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的升级。

3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对策

在全面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市场发展环境进行净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在发展这一技术过程中,国家要进一步开放发展空间,健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以保证这一行业的发展行为受到约束和规范。当前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解决知识产权这一方面的问题,由于这方面的法律的不健全,相关部门不重视,致使我国新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也影响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付出与回报没有达成正比,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必须要制定出完善的法律制度。此外,人才是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没有人才,是无法实现技术创新的,我国当前就处于人才缺少的现状,为此,要全面培育出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强化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技术能力。目前,国家已经针对人才的培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专用资金,为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例来调动人才和行业的积极和创新性,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此外,国家与政府要明确发展这一技术的迫切需求,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资金扶植,提升企业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人才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产业的发展。而企业在开展研究时,要以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作为主要出发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重视产业升级与产业创新,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培养创新性人才,提升我国这一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

4结语

在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大时代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国要充分抓住这一发展机会,让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必须要为其提供必备的保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与政策上的扶持,为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工作的创新性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承昊,杨冠宇,唐朔.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6(05).

[2]张雪.电子信息工程的若干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6(07).

[3]喻志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6(01).

[4]董晶晶.探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9).

篇5:电子信息专业英文论文

电子信息专业英文论文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教学、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数字化校园、网上大学已被人们熟悉,教育正在走向全面的信息化。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each link, wil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resources. Online university digital campus, has been familiar, education is to th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一个校园弱电系统的建设,其最终建设目标是将新校区建设成为一个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校园,从而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在某学校新校区弱电系统设计中的体会,谈谈智能化校园弱电系统集成的一点思考。

A weak current system of campu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its ultimate goal is to become a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era under the high level of intelligence, digital campus, 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the new campus of a school in the weak current system design experience, talk about a bit weak current system integration of intelligent campus thinking.

1设计原则

1 design principles

弱电系统设计方案依据应结合用户需求,并在设计中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Weak current system design scheme on the basis of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user requirements, and follow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1)实用原则。以满足用户实际应用需求为原则,坚持先进,兼容传统,实现系统集成和系统互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

(1) 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meet user needs as the

principle, adhere to the advanced, 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system integration and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practicability in the first place;

(2)先进性原则。系统建设方案需要充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产品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使建成的'系统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让中心设施达到十年不落后;

(2) the advanced principles. System construction plan requires full reference advanced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make the completed system can not only reflect today's advanced level, and has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don't get behind center facilities at ten years;

(3)标准化原则。采用开放式架构、标准化接口和协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其中平台软件的设计采用分层的模块化结构,以达到设置修改灵活,扩充方便,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

(3) the principle of standardization. Using an open architecture, standardized interfaces and protocols, has good compati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platform software adopts hierarchical modular structure, modify Settings in order to achieve flexible, expansion of convenient,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business.

(4)安全原则。网络环境下信息传输和数据存储注重安全,保障系统网络的安全可靠性,避免遭到恶意攻击和数据被非法提取的现象出现,安全要求高的系统采用专网专用,与其它网络物理隔离,完全保障数据的安全。

(4) security principl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data storage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network, prevent malicious attack and data is the phenomenon of illegal extraction, high security requirements of system adopts the private network is special, and other physical isolation network, fully protect the safety of data.

(5)扩展性原则。技术选型除了考虑先进、实用,还必须考虑系统的扩展性,系统容量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5) the principle of extensibility. Technology selection in addition to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practical, must also consider the extensibility of system, system capacity should be a consider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6)稳定性原则。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stability principle. From the system structure, technical measures, equipment performance, system management, ability of manufacturer's technical support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system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7)可维护性原则。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修复。

(7) maintainability principles. System should have the introspection, fault diagnosis and fault weakening function, in the event of a failure, should be able to get timely and rapid repair.

2设计思想

2 design idea

一个校园的弱电系统系统主要包含:校园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电话通信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一卡通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弱电系统。可见一个校园弱电系统很多,如按以往方案,每个系统独立设计,独立建设,必然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同时增加系统管理复杂度。

A campus of elv system system mainly include: campus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network system,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IC card system,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the campus broadcast system, weak current system such as cable television system. Is a campus a lot of weak current systems, such a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plan, each system independent design, 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will inevitably cause repetitive construction an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increase system management complexity.

为建设好高起点、规划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校园弱电系统应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基础先行、面向需求、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实施。首先做好统筹考虑,优化设计,可避免各系统重复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方便建成后统一管理维护,提高维护效率。

To build a high starting point, the modernization of planning “digital campus”. Campus light-current system should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unified planning, leading, demand oriented, step-by-step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as. First do overall consider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can avoid repeat each system configuration cause resource waste, but also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unified manage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intenance.

(1)建立校园骨干光纤网络:为校园弱电系统如信息网络、视频监控、电话、广播、电视、一卡通等系统提供一条统一的高速光纤信息通道。并在校园骨干网建一套带宽万兆的骨干数据传输专网,为校园弱电系统(除数据网外)提供统一的传输通道。每个弱电系统主传输网都在传输专网上,系统之间通过VLAN 逻辑隔离。

(1) to establish the campus backbone fiber optic network: light-current system such as information network for college campus, video monitoring, telephone, radio, TV, cartoon and so on the system to provide a unified high-speed optical fiber channel of information. And in the campus backbone network to build a set of the backbone bandwidth Wan Zhao private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weak current system for campus (except data network) to provide uniform transmission channel. Every weak current system main transmission on the transmission of private network, by VLAN logic isolation between systems.

(2)建立校园弱电综合管道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各弱电系统的基础通道。弱电综合管道系统分为室内综合管道系统和室外综合管道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室内外管道系统的预留应满足建成后各个系统需要,并避免将来系统扩展时没有足够的预留管道,从而破坏整体建筑结构以及装修。

(2) to establish the campus weak current integrated pipeline system, as the basis of digital campus all elv system channel. Weak current integrated pipelin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indoor integrated pipeline system and outdoor pipeline system. Design of indoor and outdoor pipeline system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the reserved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each system, and to avoid future system

expansion when there is not enough reserved pipe, undermin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decoration.

(3)视频监控、电话、广播等弱电采用先进的符合现代技术发展潮流的IP 网络架构,通过以太网线和光纤传输信息。数据网络点采用六类双绞线,语音等其他系统均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一卡通系统可用双绞线的两芯。这样一来,方便多个统一采用先进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布线。

(3) video monitor, telephone, radio, and other elv keeping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with advanced IP network architecture, via Ethernet cable and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Data network point by six kind of twisted pair, speech, and other system adopt super five kind of twisted pair, one cartoon system available two core of twisted-pair cable. Thus, convenient more unified adopts advanced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wiring.

结构化布线相比传统布线有如下优势。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d cabling wiring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4)弱电系统中的不间断电源、服务器、存储等信息设备纳入统一规划:建立校园一套统一的不间断电源系统,为校园弱电系统统一供电;除信息网络以外的其他弱电系统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统一规划,校园建立统一的IP 存储网络,并配置在校园信息机房。在整个校园建成一个标准的数据中心,为校园所有弱电系统提供服务,用户只须在终端进行管理和维护。

(4) in the weak current system information such a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erver, storage device into the unified plan: to establish a unified campu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weak current system for campus unity power supply; Other elv systems other than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of servers, storage equipment and unified planning, the campus to establish a unified IP network storage, and configure information room on

campus. In a standard data cen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entire campus for all elv systems to provide services in schools, in terminal user only fo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3结论

3 conclusion

校园建设中,弱电系统很多,只有做到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统一建设。才能建好一个先进又实用的智能化、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等提供一个坚强的信息化平台。

There are many campus construction, the weak current system, is to do a unified planning, overall consideration, unified construction. To build an advanced and practical intelligence, digital campus, the school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ffice, etc. Provide a strong information platform.

参考文献

reference

[1]陈杰. 东胜综合楼弱电集成系统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5.

[2]张洪忠. 校园弱电系统建设的基本策略[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8:27-29.

[3]张守业. 浅析校园弱电系统建设的基本策略[J]. 电源技术应用,2013,04:75.

[4]张洪忠. 校园弱电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8:87-89.

[5]李彪. 校园弱电系统布线分析[J]. 魅力中国,2008,24:65-66.

[6]王大鹏. 校园弱电防雷系统设计[A]. 江苏省气象学会.“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江苏省气象学会:,2011:1.

[7]连双. 楼宇弱电系统设计及应用[J]. 硅谷,2011,14:68.

[8]吴兴凤, 戴新春. 校园弱电系统中管道的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2.

[5]L Grenacs. Induced Weak Currents in Nuclei[J]. Annual Review of Nuclear and Particle

篇6:电子信息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1. 谢自美等 电子电路设计、实验、测试。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XX年7月。 二版

2.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XX.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XX年1月。 一版

3. 孙继平等 900mhz dds|pll在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煤炭科学技术 XX年10期

4. 张肃文等 高频电子线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4月。 三版

5. 王正谋 protel电路设计实用教程。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XX年6月。 一版

6. 郭勇等 protel 99 se 印刷电路板设计教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XX年6月。 一版

7. 许自图 电子电路彷真平台与教程。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XX年1月。 一版

8.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94-99.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XX年1月。 一版

9. 曾兴雯等 高频电子线路。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年1月。 一版

10. 肖玲妮等 protel 99 se 印刷电路板设计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XX年8月。 一版

11. 刘庆泉 任波 刘寅生 跳频通信中变通带锁相环路(pll)的研究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XX年02期

12. 彭烨等 一种应用于fsk调制器的数字可编程振荡器 四川理工学院报 XX年01期

13. 王中亚 补家武 锁相环调频发射机的研制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XX年01期

14. 汤万刚等 应用matlab通信工具箱的频率合成器系统分析与彷真 中国测试技术 XX年01期

15. 王彦 田丹丹 曹学科 基于fpga的小功率立体声发射机的设计 南华大学学报 XX年01期

【扩展阅读】

书写格式

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注:以上在word中的处理是比较常用的做法,不过作者需要了解,投稿稿件是word格式或pdf格式或wps格式,但是很多期刊是用方正排版系统排版的,二者不“兼容”。因此,作者的word投稿只是编辑部排版的原稿,排版问题作者无需太过担心;而作者如想要编辑部出刊前最后的电子稿(有些作者着急要清样或已经排版的电子稿)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没有方正的软件就无法打开这个电子稿。

篇7:合成教学改革电子信息论文

合成教学改革电子信息论文

一、合成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一)课程基础知识

1.AfterEffects界面的构成,影视相关概念;2.图层的管理和使用;3.关键帧动画的制作;4.影片制作流程,输出选项设置等;5.文字特效;6.三维空间中的合成;7.键控和蒙版的应用;8.调色技巧;9.稳定和追踪,表达式的运用;10.基础内置特效。

(二)根据项目实时添加外挂特效的应用学习。

(三)根据项目要求添加艺术赏析内容。

二、合成教学改革模式

(一)课堂教学

按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创设特定的“情境”,将理论与实例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由“单一性的教学”向“行为引导型教学”转变,由“课堂教学”向“车间教学”转变。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院还提供了精品课程网站,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在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

(二)实习实训的真实性

实习、实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实践课占到60%以上。以多媒体机房为主要教学场所,将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拿到实训中来,加强对工作过程的具体参与,增加感性认识。将学生分配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去实习,让其接触实际,体验真正的工作流程,还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中去培养职业能力。学院单独配备一个多媒体机房作为影视后期工作室,同时也作为校企合作的项目制作工作室。为实习、实训提供一定的硬件环境。

(三)提高双师型素质

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时间不多,对岗位的'要求不是十分了解。为了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能够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就要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轮岗等,提高自身素质。

(四)聘请兼职教师

聘请企业中知识经验丰富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了解企业一线岗位的要求,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定期聘请技能水平达到行业要求的兼职教师做专业技术发展动向和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的学术讲座,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

(五)学习能力的发展性

学习能力是终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来提高。教师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六)教学评价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成绩总评=50%平时成绩+50%期末总评。平时成绩=10%考勤+30%实践+10%学习态度,期末总评=40%作品+10%团队协作。在实践环节采用过程性评价,从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作品完成情况等评价,期末作品从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等进行考核。鼓励学生作品去参赛,对获奖的作品给予肯定与激励。在企业中实习的学生,需要企业技师给予指导评价等。

三、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学院分批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图形图像设计对于硬件的配备要求很高,所以实训室的设备实时地更新、换代。同时,学院的宽带网及无线网遍布于教学楼、实训楼、宿舍楼,方便学生随时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逐步引进学徒制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同时,逐步引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思想,使企业成为第二教学场地,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培训、学习。

五、教学反思

在本院尝试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尝试、勇于改进的过程,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入更高质量的有用人才,以期更快推进高职教育。

篇8:CDIO理念电子信息教学改革论文

CDIO理念电子信息教学改革论文

一、CDIO理念的基本概述

先进的CDIO理念是一种集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更为注重让学生实现“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创造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为教学目标。在这样的科学教育理念下,教学活动逐渐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该模式下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活动也形成了一个开放化的系统,即根据社会产业实体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制订出与用人单位要求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用人单位也会参与到制订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建设专业的实验室等工作中。此外,学校也会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评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依据评价结果以及社会产业实体的需求改进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计划及内容,最终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高校利用CDIO这一先进理念进行教学的主要现状为: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轻实践、重理论、注重培养学术能力、忽视培养协作能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实践证明,采用先进的CDIO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其中,汕头大学便是学习并使用CDIO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当前,我国已经有100余所高校开始利用CDIO教学模式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可以说,CDIO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

二、在CDIO科学理念下进行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主要策略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在进行教学时,虽然会遵循“口径宽、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学指导思想,但是当前的教学水平仍然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对具体实验或者具体课程而言,多个实验、多个章节难以构成比较完整的项目;

(2)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

(3)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相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等。这样一来,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以后普遍存在专业面不够、实际操作能力差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制约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2]。因此,根据上述问题,高校应该积极采用CDIO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的改革。其中,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模式的改革

利用CDIO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对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十分关键。比如,在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普及人文知识等。同时,兼顾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叉教学等,即优化为“理论+技能实践+培养专业项目的实践能力”课程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模式。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创建“通识基础与专业基础相结合”的必修课结构,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团队意识等,使其具有多元化的学习思维。

(2)对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全面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比如,为学生准备好各种常用的实验器材等,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环境。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具有专业性的科技活动,比如,开发设计电子机械设备的功能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以及探索能力。

(3)创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性实验教学,比如,设置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块等,使学生掌握比较常用的元器件以及电子设计工作所需基本工具的具体应用方法,同时,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自身的运行规律、电子组装方法、设计电子系统的方法等。通过设置基本电子技能相关知识的实践课程模块,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能力。

(二)通过分级学习CDIO项目为学生创造系统化的工学结合学习模式

根据CDIO研究项目的范围和规模将其进行级别划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级别:一级项目以电子信息专业的主体核心课程组成,具体包括两个项目。在大一期间,可以让学生在认识电子信息专业期间先深入了解本专业与社会应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早期项目的思考和设计,可促使学生以电子信息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角度去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个一级项目可安排在学生的大四阶段,在该阶段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更为完整的项目学习和实践。该级别的项目会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集构思、设计、实现以及运作等一体化的训练。二级项目主要是以一级项目为支撑,对相关课程进行综合。同时,也对整个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系统进行补充。该阶段的项目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进而大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课程的综合能力。电子信息专业可以设置二级项目的数量为六个。其中,每个项目可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计分,进而起到强化学生学习核心课程和应用核心课程知识的能力。三级项目是为加深学生对单门课程的理解而设置的某项单门课程中的项目,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所设计的比较小规模的项目,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通过对第三级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整个培养过程采用了让学生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以一级项目作为整个培养计划的主线,二级项目作为整个计划的支撑,三级项目通过将核心课程与整个专业以及整体的系统认识之间进行了统一,实现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

(三)科学结中教学以及课题研究的改革

当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进行的集中式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见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环节。为实现CDIO的教学理念,高校可以将上述集中式教学环节进行课题性的集中研究,并将研究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学习期间。同时,对每个研究课题均需要制定相应的课题计划,确定研究的具体时间,并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外时间加强研究。其中,每个项目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自由进行指导教师、学生以及企业指导人员的选择、所有成员共同制定项目、选择项目、分析项目、汇报成果、讨论成果、总结、课题答辩以及撰写论文等,每一个过程都要求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或者与用人单位直接进行合作,辅助用人单位完成项目等。此外,高校应该做好对每个过程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进而保证集中教学以及课题研究的改革质量。

(四)改革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要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教师在应用理论以及工程技术种类的教学中,可适当的引入部分项目以及实际案例进行教学,通过将用人单位的实际项目直接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参与和反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执行“学生-导师”制度,即将课题项目分给学生,让学生于课堂上对项目研究方案、技术实施、项目可行性以及预期成果等进行阐述,由任课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讲评,这样一来,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教学便可以自然转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观察实验、分析数据、发现新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3)根据教学需求,定期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比如,组织围绕具体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研讨等活动,进而强化实力企业参与联合办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4)为提升CDIO这一先进教育理念的应用效果,高校应该加大建设电子信息专业教师队伍的力度,使专业课程的授课教师能够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教学需求,在不同阶段为学生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计划、学习任务以及相应措施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中体验成功,理解信息技术的价值等[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CDIO这一先进教育理念运用到高校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是实现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日益现代化,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上升。为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自身院校的教学现状以及发展情况,充分发挥CDIO先进教育理念的作用,创建出具有实用性的新型教学体系,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科学结合理论和实践,使学生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篇9: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题目:列车运行系统中的无线收发装置设计

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数据传送大部分 采用有线数据传送方式,如并行传送、串行传送和CAN总线等等。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其实,数据传输还可以用无线传输方式,即通过空气或真空实现数据传送。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线缆,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我们所熟知的遥控遥测、无线抄表、门禁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已经都逐步采用无线方式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铁、动车等行业,我国的铁路列车事业飞速地发展,伴随着当今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轨道铁路发展前景很被看好,可是,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慢慢显现。去年的7•23动车事故中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无线通信对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作用。因而设计一个列车运行系统中的无线收发装置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目前,在遥控遥测、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无线遥控系统、无线鼠标键盘等许多应用领域,都采用无线方式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NRF905作为无线收发模块、利用SPI口实现双向通讯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它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设计简单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列车运行系统、以及列车无线通信等应用领域等,而在人工和自动转换轨道道岔、紧急报警、控制车厢温度等领域的应用也正有条不紊的展开。

近年来,利用无线收发装置进行的温度检测系统在理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地对温度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并能对所测温度场进行较精确的控制,仍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温度测控技术包括温度测量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两个方面。在温度的测量技术中,接触式测温发展较早,这种测量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可靠、低廉、测量精度较高,一般能够测得真实温度;但由于检测元件热惯性的影响,响应时间较长,对热容量小的物体难以实现精确的测量,并且该方法不适宜于对腐蚀性介质测温,不能用于超高温测量,难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另外的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通过对辐射能量的检测来实现温度测量的方法,其优点是:不破坏被测温场,可以测量热容量小的物体,适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还可以测量区域的温度分布,响应速度较快。但也存在测量误差较大,仪表指示值一般仅代表物体表观温度,测温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因此,在实际的温度测量中,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投入。

结合无线收发装置中的温度检测设备,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早推出的智能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8位A/D转换器,其测温精度较低,分辨力只能达到1°C。国外已相继推出多种高精度、高分辨力的智能温度传感器,所用的是9~12位A/D转换器,分辨力一般可达0.5~0.0625°C。由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新研制的DS1624型高分辨力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13位二进制数据,其分辨力高达0.03125°C,测温精度为±0.2°C。为了提高多通道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转换速率,也有的芯片采用高速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目前,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总线技术也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所采用的总线主要有单线(1-Wire)总线、I2C总线、SMBus总线和spI总线。温度传感器作为从机可通过专用总线接口与主机进行通信。

1.3 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变革和发展,无线通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各个领域当中逐步得到应用。无线通讯传输技术具有成本低、无需通讯电缆、不受应用环境限制、组态灵活、重构性强等优点,这就给无线通信技术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无线收发系统在越来越朝着无线通信领域发展。无线通信领域各种技术的互补性日趋鲜明。同样,列车运行系统中的一些设备正朝着无线化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接入接入技术有不同的覆盖范围,不同的适用领域,不同的技术特点,不同的接入速率。各种无线技术互补发展,各尽所长,想接入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应用综合化的宽带无线网络发展,并逐步实现与列车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一个更加健全的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会早日发展起来的。

2 文献查阅、调研情况

2.1 文献综述

在文献查阅期间,我分别对一些大量学习了于课题相关的书籍进行了查阅,。《单片无线收发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1]主要介绍了无线收发的工作原理,许多应用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无线模块的工作条件和一些参数的设置。《单片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3]主要列举了一些无线收发模块和单片机设计电路,其中基于RF109的2.4 GHz 数字扩频收发器电路对于了解本课题的无线收发频率有一定的帮助,使我更加地深入了解了两块模块要保持同步的条件,一些参数等等。《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入门与实战》[4]则是别以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8051内核无线片上系统(SoC)NRF9E5、NRF24E1、CCl010以及无线芯片NRF905、CCll00为中心,介绍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原理和实战,通过这本书,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NRF905无线收发模块是怎么工作的,它是如何与单片机完成数据的.传送的等等。《无线信号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5],从中我了解到无线收发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与单片机有机地一起工作,与本课题中用到的NRF905无线收发模块相似,同时,也学到了关于单片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使我对本课题的设计和实现具有一定的认识与帮助。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铺垫,我也全面了解了Nordic NRF905无线数据通信收发芯片以及对8051片上系统的认识,对于我后期完成系统的构架和电路图的绘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2 调研情况

为了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做课题期间我查找考察了铁路列车运行地对车无线安全监控系统,。铁路列车运行地对车无线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让我对无线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本课题的后期系统构建有一定的帮助),这其中它包括了多个地面监测设备 、现有无线通信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第一无线数据收发装置、第二无线数据收发装置、以及列车运行安全提示仪(。通过对这些硬件装置的学习,使我对硬件的总体设备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有一个更深的深度,对本课题中的硬件的构建有一定的帮助)。 铁路列车运行地对车无线安全监控系统的通信方式比较复杂,每个地面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输出输入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无线数据收发装置的数据输入输出端,每个第一无线数据收发装置的天线端都通过现有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与第二无线数据收发装置的天线端无线数据连接,第二无线数据收发装置的数据输出输入端连接列车运行安全提示仪的数据输入输出端,列车运行安全提示仪的RS-485数据总线通信端连接 TAX2型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的通讯记录单元RS-485通信端(,从这些通信协议中我学会了这其中各模块之间通信需要遵守的一些所使用的协议和原理,让我对本课题的数据通信方面和同步技术研究的实现会有点帮助),。另外,还有无线传感器在铁路列车轴温检测方面的应用,和RFID技术在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我了解了CTCS-2级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射频技术,。我国铁路施工线路上使用的无线数字收发可视对讲机,功能强大,实现三百米左右无干扰的可视化,通过它可以实时地报告铁路列车施工情况以及沿线的环境等等。

3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3.1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采用NRF905芯片设计一个无线收发模块,配合AT89S52单片机系统进行无线通信,这其中包括可以进行单双向开关控制、模拟列车运行系统遇到特殊情况是所作出的发出警报、温度监控等功能。大致可以用如下层次来表示。:

3.1.1 系统硬件设计

1 NRF905无线收发模块设计

利用PROTEL软件画出电路图,设置好各参数,封装等,先可以进行电路板的焊接,下载好程序之后进行调试。

2 80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可以使用PROTUES进行软件仿真。

3.1.2 系统软件设计

1 设计单个开关调试程序

2 设计双开关按钮动作程序

3 设计模拟列车车厢内温度显示程序(预想)

3.2 本课题的重点

1. 学会使用PROTEL软件进行电路图绘制。

2. 掌握80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并能与NRF905芯片通信。

3. 了解NRF905模块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中。

4. 学会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电路图的仿真。

5. 程序的设计。

6. 系统的调试并完成课题。

3.3 本课题的难点

本课题的难点在于:

1. 如何让单片机与无线收发模块能够有机结合起来以及不收干扰影响

2. 程序的设计并能够正常调试。

3. 温度的显示以及超过一定温度给出报警表示。

4 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措施等

4.1 拟采取的方法和技术

方案1:单个开关动作程序。

具体方法:首先,先到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本课题所涉及的硬件和软件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其次,因为本课题主要是以单片机为主,所以可以先设计一个最小系统,让单片机能够跑一下LED程序,能够调试通过或者也可以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看能否可行;然后就是使用PROTEL软件进行相关的硬件设计,包括仔细研究NRF905无线收发模块的芯片资料,了解相关参数之后,进行无线收发模块的设计;最后,就是使用KEIL C51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写,让两块NRF905模块能够相互通信,即按发送端KEY1,对应接收端蜂明器响,按发送端KEY2,对应接收端继电器开关操作,这算基本调试完程序了。

方案二:双开关动作程序。

具体方法:其实双开关动作程序原理就是任何一方,按发送端KEY1,自身显示1,对方也显示1,按发送端KEY2,自身显示2,对方也显示2,按发送端KEY3,自身显示3,对方也显示3,这个显示模块就可以使用LED8段数码管显示出来,先可以进行程序的编写让其能够正常的显示0-9的数字,然后进行键盘数码管和NRF905无线收发模块的软件设计,调试并完成设计。

方案三:温度显示程序。

这个方案要在前面两个方案能够通过的基础上来实现,因为涉及的模块比较多,还在预想中,所以还没付诸实行。

4.2 选择的工具

本次课题将要使用STC89C51RD+开发板进行硬件与软件的辅助调试。,

STC89C51RD+开发板特点:

增强型6时钟/机器周期,12时钟/机器周期8051CPU。

工作电压:5.5V-3.4V(5V单片机)满足低功耗需求。

工作频率范围:0-40 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 0-80 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48 MHz。

片上集成1280字节/512字节 RAM 满足程序容量的需要。

EEPROM功能。

看门狗。

工作温度范围:0-75℃ /-40-+85℃。

本次课题还采用NRF905芯片作为无线收发模块,。

模块特点:

(1) 433/868/915Mhz 开放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

(2) 最高工作速率50kbps,高效G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传输距离: 开阔地传输500米,距离传输视具体环境而定 ;

(3)接收灵敏度:-100dBm,最大发射功率: 10mW (+10dBm),瞬间最大

工作电流: <30mA,125 频道,满足多点通信和跳频通信需要 ;

(4) 内置硬件CRC 检错和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 ;

(5) 低功耗1.9 - 3.6V 工作,一般情况下,请使用3.3V供电待机模式下状态仅为2.5uA ,收发模式切换时间 < 650us ;

(6) 模块可软件设地址,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提供中断指示),可直接接各种单片机使用,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

(7) TX Mode: 在+10dBm情况下,电流为30mA; RX Mode: 12.2mA ;

(8) 标准DIP间距接口,便于嵌入式应用;

硬件方面除了开发板,就是一些焊锡丝、电烙铁、电路板等一些工具。

软件:主要使用

1.:PROTEL99SE、

2.keilC51和

3.PROTEUS仿真软件。

4.3 工作进度安排

1. 1、20xx-1-15至2-17 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2. 20xx-2-18至2-26 撰写开题报告

3. 20xx-2-26至3-26 学习NRF905模块和单片机系统

4. 20xx-3-26至4-26 程序编写

5. 20xx-4-27至5-26 硬件和软件的调试

6. 20xx-5-27至6-10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7. 20xx-6-11至6-22 准备及参加毕业答辩

5 论文提纲

1. 摘要

2. 前言

3. 系统硬件介绍

4. 系统软件介绍

5. 系统分析与设计

6. 程序设计

7. 系统的实现

8. 谢词

9. 参考文献

6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智伟.单片无线收发集成电路原理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李文仲,段朝玉.C8051F系列单片机与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3] 黄智伟.单片无线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 李文仲, 段朝玉.短距离无线数据通信入门与实战.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5]张默晗,张北,王天亮.无线信号传输装置[Z].CN201514694U: ,2010

[6] 孙弋.短距离无线通信及组网技术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7]肖洪兵. 跟我学用单片机.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8

[8]何立民. 单片机高级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9]赵晓安.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3

[10]李广第.单片机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11]徐惠民、安德宁.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与应用.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12]何立民.从Cygnal 80C51F看8位单片机发展之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第5期:P5~8

[13]夏继强.单片机实验与实践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14]陈志强,胡辉.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实践指南.自编教材

[15]肖洪兵.单片机应用技术.自编教材

[16] AT89C51 DATA SHEEP Philips Semiconductors 1999.dec

[17]Yang. Y. Yi. J.,Woo, Y.Y., and Kim. B. Optimum design for linearityand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Doherty amplifier using a new loadmatching technique’, Microw. J., 2001, 44, (12), pp. 20–36

[18] Vizimuller, P.: ‘RF design guide-systems, circuits, and equations’ (ArtechHouse, Boston, MA, 1995)[6]R. Dye, “Visual Object-Orientated Programming,” Dr. Dobbs MacintoshJournal, Sept. 1st ( 1991)

篇10: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毕业设计内容:

1.熟悉单片机系统设计方法,独立完成电路和程序设计。

2.用PROTEUS进行系统调试和仿真。

3.设计、制作并调试硬件系统。

4.完成相关软件文档资料。

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3000字以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00字以上英文参考文献的中文译文。

2.毕业设计论文(15000字以上)。

3.提供设计原理图和相应程序。

毕业设计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道路照明及道路亮化工程需求也更大,而能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节电节能、绿色照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高。现在再采用那些传统的手控、钟控照明系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上述矛盾也就成为当前照明控制领域一个新的和紧要的课题。路灯照明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路灯照明耗电量约占总耗电量的15%,全国各地无不面对电力紧张带来的各种问题。面对供电紧张形势,路灯巡查对于国家来讲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各种临时应急节电措施被广泛采用:夜晚间隔关灯、调整路灯开关的时间、在用电紧张的.日子里关闭景观照明等等,当用电高峰过后,这些措施可能就被束之高阁,明年的用电高峰来临,一切又会重新开始。这样的节电措施,在缓解用电紧张的同时,却带来资源的浪费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缓解用电紧张的最佳和有效的.办法是对用电实施智能化管理,减少浪费,使我们的每一度电都能物尽其用!启用先进路灯监控系统,可以对路灯实施统一启闭,对夜间照明系统和路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高效稳定,全天候运行,控制不必要的“全夜灯照明”,有效节约电能消耗。对于学校公共照明系统来说,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是实现能源节约、减少资源浪费、满足人们生活要求、显示现代化校园的科学解决方案。

目前已有一小部分校园参考了公路路灯的节能措施,到了后半夜将电灯亮度调低,或采取等间隔亮灯的方式来节约用电,但是这样一个方法却带来路灯过亮或过暗的问题:

1.控制落后

开关灯方式落后:当前路灯控制,还停留在手动、光控、钟控方式。受季节、天气和人为因素影响,自动化管理水平低,经常该亮时不亮,该灭时不灭,极易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增加了财政负担。

2.操控不便

调节操控能力不足,无法远程修改开关灯时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天气突变,重大事件,节日)及时校时和修改开关灯时间。

3.灯况不明

不具备路灯状况监测,现有的照明设施管理工作主要采用人工巡查模式,不仅工作量大,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故障依据主要来源于巡视人员上报和市民投诉缺乏主动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不能实时、准确、全面地监控全城的路灯运行状况缺乏有效的故障预警机制。

4.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前半夜

因为其前半夜6个小时以上全部采取正常亮度,这样就会出现在没有行人、车辆经过校园道路时的电力资源浪费这一现象,而除了晚上6点-9点人车流高峰期以外其余时间人车流量确实相对较少,所以我们认为校园照明有更大的节能潜力。

针对以上现有节能情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种高效率的智能节能路灯,路灯控制器内应同时设有光控和时控模块,该模块先服从光度控制,再服从时间控制,能满足达到一定光度开关路灯和达到特定时间开关路灯的要求。同时,我们认为路灯应改进为为红外感测路灯。针对校园人、车流量的高低峰时段对路灯分为节能状态和标准状态。在人车流量的高峰期如清晨上班时间和傍晚18点―21点,路灯要保持持续标准亮度,而在深夜路灯将转为节能状态,通过红外感测,只在有人、车通过时才变亮。使用红外感测,与声控相比,感应精度更高,避免了一些噪音而使灯无效闪烁。将所有的路灯连接到单片机上,单片机和计算机通信,用计算机控制路灯工作状态。可设定自动控制方式和人工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可根据地太阳活动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控制路灯的工作方式。当夜幕降临,或光线已经较暗时,虽然未达到设定时间,也能自动开启。交通高峰期,应达到持续满额亮度;高峰期后,进入红外感应,实现智能和节能的控制。人工控制方式可随时设定开关时间、路灯开启比例或单独控制路灯的开与关。另外通过路灯的`工作状态可对路灯损坏实现实时报警,并可显示具体的位置,提醒维修人员及时维修,中心控制器带有时钟芯片,该时钟芯片带有EEPROM,可以保持单片机工作参数,即使通信发生错误,路灯也能按照最后的程序进行工作。

文献综述

一、设计方案

本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系统的控制和处理的功能。各模块所包含的功能如下:(1)红外模块:夜晚进行检测是否有行人。(2)显示模块12864:显示相应的时间和日期信息。(3)时钟模块:手动切换时间,自己设定开灯时间。(4)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强度,若光强低于标准值则开启路灯。

二、硬件电路设计

1.主控制器STC89C52

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STC89C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位I/O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EEPROM,MAX810复位电路,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一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兼容传统51的5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STC89C52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2.红外模块

本设计采用HC-SR501红外模块,它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采用德国原装进口LHI778探头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该模块用于检测夜晚是否有行人路过,因此产生高地电平,并通过软件的方法来处理电平信号。

3.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

本设计采用3线制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是一款灵敏型光敏电阻传感器,用比较器输出,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超过15mA。同时配有可调电位器可调节检测光线亮度,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强度,若光强低于标准值则开启路灯。

4.显示模块

本设计采用液晶显示器12864显示时间和日期。液晶显示屏的第一行显示年月日,第二行显示的实时时钟,硬件电路中的12864的数据端口接到单片机P1口,数码管的4,5,6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P3.0-P3.2相连,通过单片机的信息处理,从而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各段信息。

四、软件设计

主程序主要设计各个部分子程序的调用,子程序有时钟程序和显示子程序两部分。程序初始化后,红外模块子程序判断有没有行人,输出一个信号,经软件处理。12864液晶显示子程序主要通过接收主程序发出的信号,将其设置输入为模式子函数形成,并初始化LCD子函数,显示日期子函数,显示时间子函数。

五、仿真实现

该系统的软件仿真采用Proteus软件,当系统开机时,系统进入初始化界面,液晶显示第一行为时间信息,第二行为日期信息,当白天的时候,打开光强和红外判断,同时成立才开启路灯。设定按钮可手动改变时间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

2.周润景等.Proteus在MCS-51&ARM7系统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

3.侯玉宝等.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

4.张靖武等.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

5.楼然苗等.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

6.周向红等.51系列单片机应用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5

7.李林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实例驱动和Proteus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

8.薛钧义,张彦斌.MCS-系列单片微机计算机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9.何利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研究内容

红外模块的使用。

单片机读取时钟芯片。

用液晶显示相关数据。

绘出逻辑图。

研究计划

第一周――第二周:下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查阅、搜集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着手翻译相关英文资料,并熟悉PROTEUS软件和单片机的相关开发知识。

第三周――第四周:对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设计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框图。

第五周――第六周:方案论证,设计硬件电路。分析设计的电路,提出软件设计思路;毕业设计初期检查。

第七周――第八周:在PROTEUS中实现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分析调试中的问题,改进并重新调试达到技术要求。

第九周――第十周:软、硬件电路进行整体测试,修改并完善程序;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完成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完成整个系统的软件、硬件的调试。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研究工作总结,撰写毕业论文。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论文修改及评阅,论文答辩。

特色与创新

路灯控制器内应同时设有光控和时控模块,该模块先服从光度控制,再服从时间控制,能满足达到一定光度开关路灯和达到特定时间开关路灯的要求。同时,路灯为红外感测路灯。针对校园人、车流量的高低峰时段对路灯分为节能状态和标准状态。在人车流量的高峰期如清晨上班时间和傍晚18点―23点,路灯要保持持续标准亮度,而在深夜路灯将转为节能状态,通过红外感测,只在有人、车通过时才变亮。

篇11:专业实践教学电子信息论文

专业实践教学电子信息论文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阐释

(一)培养目标系统性

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专业特色明显、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及技术研发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各层次的实践环节,透过同一层级内的综合实践和层级间的综合实践项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

(二)实验内容综合性

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技能训练→创新研究”四个层次,把“元件识别→电路设计→系统仿真→产品设计→产品制作”5个产品研制过程,分散在不同的实践平台实现,形成了从产品概念到产品的完整工程训练链。

(三)实验安排层次性

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设置电工电子实验、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创新研究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模块;另一方面,在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教学规律,实施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安排,即根据课程需要,先开出基本教学任务,再开设拓展部分和发挥内容,进而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

(四)课程类型多样化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将实践课程按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课程特点不同,设置为传统实验课,独立实验课,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不同课程类型。相应灵活设置课程课时,如安排固定实验课时、开放实验课时,不固定课时的进度安排等,以配合学生的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

(五)实验环境开放性

为了达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践教学体系中除塔尖这一层次,其他三个层次每项教学任务都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实施时打破按班级安排固定实验时间和内容的传统做法,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部分和目标,具备了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后,就可以通过预约进入实验室,自主选择拓展、延生内容和发挥部分,可增加选修实验或完成创新实验。在开放实验室环境下,学习程度差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和补做实验。

(六)实验方法现代性

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技术与方法,对所有实践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课件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在选择实验手段时,注重虚拟仿真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七)创新教育针对性

针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创新研究团队与主题创新研究相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自由选择和参与团队,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事产品开发或技术服务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

(八)能力培养层次化

实践教学体系中除塔尖这一层次,其他三个层次每项教学课程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及能力培养的特点,按照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兴趣爱好、特长、就业取向等,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实施层次化引导,将学生定位为“需帮扶型”、“自给自足型”、“学有余力型”、“小导师型”等类型,相对应学生能力由弱到强依次递增。在三个层次的教学计划内课程教学实施中,选拨“学有余力型”、“小导师型”学生进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塔尖这一层次,进一步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技术开发能力。

(九)竞赛培训分散性

实践教学体系中塔尖这一层次,要求学生具有参加创新研究,科研参与及学科竞赛的实力,其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综合最优。然而每一项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渐进的`、循环的、反复的培训。因此,依据“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将能力培养和竞赛培训分散到“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技能训练”三个层次中。

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一)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将按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整合为反映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实验、突出应用能力的综合实验、培养创新素质的设计实验和探索研究性科研项目,在内容上,形成“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技能训练→创新研究”四个递进层次。

(二)坚持虚实结合、软硬结合,改革实践教学手段

坚持虚拟仿真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软、硬结合的原则。在电子工程实践中心建设中,建立了虚拟实验室,引入仿真设计软件,如PROTUES、EWB或Multisim等实现虚拟仪器与仿真,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先在虚拟实验室进行仿真实验,再在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然后学生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设计和研究开发项目。

(三)坚持循序渐进、分层次实施,建立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为主动力,教师指导为辅助力,根据教学体系培养目标、每一层次的实践项目内容,采取集中指导、启发式辅导、学长帮带、自主训练和项目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低年级学生,采用启发式实验教学辅导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采取“引、点、拨”的方式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的培养则采用项目驱动式方法[4],从项目申报、研究到结题整个流程,完全模拟科技项目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织团队,申请研究项目,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展开。

(四)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标尺,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

建立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摒弃传统的成绩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随堂考试方式、校内老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特别鼓励学生在实验方法和设计内容上有创新。

(五)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研究能力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建以指导教师负责制的科研创新团队,组织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创新实验课题、积极开展课处科技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电子工程实践中心在学生创新实验和技术研发上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六)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实现科研成果向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

教师利用电子工程实践中心平台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写作,吸纳学生进入科学研究体系,弥补学生科研训练的不足。教师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实践教学,编写实践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促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发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提升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最终形成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实践教学效果

电子信息类专业“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以电子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为依托,近年实践教学取得很好成效。

(1)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得到提高;(2)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的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电子竞赛、应用型人才技能竞赛及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3项,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7项;

(4)自以来学生发表论文45余篇,申报专利4项,与企业联合开产品3个;

(5)自以来,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研究实验项目20余项,其中3项创新成果获得了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成果奖。

四、结束语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构建了“金字塔”实践教学体系。虽然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和缺点,还有待进一步改革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构建的“金字塔”分级层次化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就符合21世纪科技发展规律,是否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否有助于学生建造攀登技术研发的坚实阶梯,还需通过实践不断加以检验和完善。

篇12: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伴随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多种经济并存的局面下,如何保证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每个人关注的焦点问题。防盗器的发展也就应运而生。从应用上进行分类,防盗器可以分为:汽车防盗器,家居防盗器和便携防盗器。从形态上进行分类,防盗器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由传感器的类型进行分类,防盗器的分类就更多。

但是,哪种防盗器的防盗效果最好呢?暂时还没有定论,不过在我看来,多种防盗器混合应用才能达到最佳的防盗效果。其中以被动式热释红外防盗器的使用最为方便。

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UM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涅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

⒈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⒉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⒊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⒋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⒈实现防盗器的基本功能,即来人报警功能。

⒉在防盗的基础上,要求防盗器有报警延时,以便主人发出识别信号。

⒊建立有线与无线两种模式,适应不同场合需要。

⒋在有线模式下,设计拨号外设,利用电话网络提醒外出的主人。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步骤:

研究的条件和计划:

第一步 收集材料,数据分析,并进行有关调查。收集各种文献实体资料(主要在图书馆收集借阅所得)和权威虚拟资料(通过互连网搜索)了解其他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完善功能。

第二步 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将具体解决上面提出的四种功能。

第三步 选择研究方法。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器材和设计,以实现最佳的效果。

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数据调查,……

研究的条件和计划:

首先,学校网络实验室的开放,有利于丰富和齐全网络信息资源,并能较全面了解到国内外设计者的思想动态,在网络资料收集上大大降低了难度;

其次,学校图书馆有大量有关文献藏书,便于进行参阅;

四、研究工作进度:

1.12月20日――元月10月 选题,开题报告指导与开题。

2.2012月25日――203月20日 资料收集,接受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并形成论文初步思想

3.2005年4月20日之前,论文撰写,形成初稿.

4.2005年4月30日前,修改,定稿,正稿上交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廖先芸,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赵明,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

[3] 何希才编,《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4] 谢百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13: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拟选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设计系统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单片机数字频率记以其可靠性高,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全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智能仪器中,省掉了很多烦琐的人工调节,智能仪器通常能自动选择量程,自动校准,这样不仅方便了操作,也提高了测试精度。

选题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单片机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的出现是近代计算机技术的里程碑事件。单片机作为最为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它的成功应用推动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单片机已成为电子系统的中最普遍的应用。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很广,发展也很快,它已成为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自动控制与计量测试、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等技术中日益普及的一项新兴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本题主要研究以单片机为核心辅以信号处理电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测量。通过对信号预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信号变换电路、信号整形电路和分频电路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单片机工作原理、接口技术和编程命令及方法等知识的深入学习理解,在多种方案中选择并确定一种不论是硬件实现还是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指标较合适的方案,实现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设计。该设备通过信号预处理电路,将各种输入信号进行处理,使信号变成高低电平形式的矩形波信号,再与单片机进行接口,再通过单片机的中断和各种程序进行运算,最后显示出计算结果,得到输入信号的频率值。通过本次课题设计,使我们更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查阅、消化相关资料,自学相关设计硬件,完成设计方案的理论析,并进一步设计、制作实际电路,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硬件电路设计、调试能力。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根据频率的定义,频率是单位时间内信号波的个数,因此采用上述各种方案都能实现频率的测量。但是本论文设计的是一个用单片机做为电路控制系统的数字式频率计,采用脉冲定时测频法,则在低频率的测量时误差会大一些。采用脉冲周期测频法则测高频率时精度无法保证;采用脉冲数倍频测频法和脉冲数分频测频法则精度有所提高,但控制电路较复杂;采用脉冲平均周期测频法则很难兼顾低频信号的测量;而采用多周期同步测频法,闸门时间与被测信号同步,消除了对被测信号计数产生的±1误差,测量精度大大提高,且测量精度与待测信号的频率无关,达到了在整个测量频段等精度测量。本次设计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因此,本次设计根据需要,采用脉冲定时测法。

研究进程安排

1.几种方案的优劣讨论

2.先进行系统硬件设计

3.在进行系统软件设计

4.最后进行系统的仿真和调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雷等编.集成电路应用实验.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李雷等编.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朱红等编.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冯熙昌编.电子电话机集成电路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5]李华等编.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6]徐惠民,安德宁等编.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篇14: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各2.54厘米,左:3.5厘米,右:2.5厘米。

页码:居中,首页(封面)不加页码

开题报告例:

基于先进控制策略的供应链建模和控制(题目四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各空30磅)

1.课题研究背景(一级标题:左起顶格打印,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各空18磅)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管理问题[1]。文献[2]中,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等实体组成的供需网络,是跨越企业中多个职能部门活动的集合,它包括从订单的发送和获取、原材料的获得、产品的制造,到产品分配发放给销售商、及最终用户整个的过程。人们对供应链的研究始于60年代,着眼于在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及其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物料的.集中调度与管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动态市场环境中的动态企业联盟而言,结盟企业具有地理上的分散性、职权的自主性和充分的自治性,合作与竞争、自主与联合并存,形成由各实体构成的复杂、动态的供需网络。(五号宋体,1.25倍行距)

1.1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特点(二级标题:左起顶格五号黑体打印, 段前空12磅,上面一行是一级标题的话,就不空)

开题报告2500字以上,应包括:

1、课题背景和意义(简述);

2、研究内容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4、研究进度安排;

5、论文提纲;

6、参考文献(至少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

[1] 殷剑宏, 吴开亚. 图论及其算法[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五号宋体, 1.25倍行距)

[2] 党跃武,谭祥金. 信息管理导论[M].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Pedrycz W., Gomide F.. An Introduction to Fuzzy Sets [M]. MA: MIT Press, 1998.

[4] 廖建新. 移动智能网技术的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J]. 电子学报, 2003, 31(11): 1725-1731.

[5] 冯永新, 刘治国, 姜月秋. 一个应用于移动自组网络管理的簇生成算法[J]. 软件学报, 2003, 14(1): 132-138.

[6] Wong V. and Leung V. Location management for next generatio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7] networks [J]. IEEE Network, 2000, 14(10): 18–24.

[8] 赵秀珍. 关于计算机学科中几个量和单位用法的建议[A].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编. 科技编辑学论文集[C].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25-129

[9] Bao F., Deng R. H., Mao W.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fail exchange protocols with off-line TTP [A]. Proc of the 1998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C]. Oakland: IEEE Computer Press, 1998. 77-85

[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粮食问题[N]. 人民日报, 1996-10-25(2)

[11]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7

注:上述文献仅说明文献书写格式,与正文无关。正文中需标注文献的引用出处,参照正文中所表示。例如[1]。正文中的公式用公式编辑器输入.

篇15: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培养论文

一、国内外高校电信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1.国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外大都划分在电工类,也有归在计算机科学类当中。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电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可以分为电路、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及电磁场4大类。(1)电路类。电路类的体系结构以苏联和欧美体系最具代表性。其中,苏联体系注重理论基础,重视分析方法,授课内容强调其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欧美体系注重课程的实验教学及其工程应用性。国外的电路类课程教学体系多,教学内容涵盖面广,教学安排具有层次性,强调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同时,注重电路的工程应用背景、注重计算机技术在电路中的应用、注重电路问题的电磁场基础。(2)电子线路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电路和电子学”、“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及相关实验。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本科前两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在之后的专业课程设计中,更强调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开设了“电气和纳米材料”、“先进远程通信”、“电子传感器和检测”、“微电子机械系统设计”、“图像处理和图像编码”等课程及相关实验。(3)信号与系统类。国外信号系统类课程的建设在注重数字技术发展对体系的影响的同时,注意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及时跟踪未来技术及其可能对课程产生的影响。(4)电磁场类。欧美大学的电磁学类课程的教学主要分为三步走: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核心课程教学阶段和扩展课程教学阶段。基础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现象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特性;核心课程教学阶段主要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扩展课程注重的是与工程实践的接口。

2.国内高校。国内有442所高校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中辽宁省有29所。主要开设电路分析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通信电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电磁场理论、随机信号分析、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主干课13门。

二、我国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近年来,国内市场电子类发展方向主要有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新型显示和数字电子及“三网融合”,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产业及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1月,国内就业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占总需求人数5.7%左右,到207月,电子信息工程类方向的职位需求增长到总需求人数的1/5。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类人才,在国内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

三、培养目标的确定

1.基本定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将电子类和信息类紧密结合的宽口径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利用等技术,接受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系统与网络的软硬件开发及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该基本定位,在制定大连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建设了理论类与技术实践类两大课程群,在强化理论类课程的同时,依托工程背景,突出实践应用,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分析和综合并重的专业特色,具体做法是:厚基础———加大主要专业基础课学时,确保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扎实,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宽口径———加开“随机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数据通信”、“DSP技术及应用”和“EDA技术及应用”、“卫星通信”等任选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应用———增加实验比例,特别是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同时将电子系统设计、创新项目等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传输、交换及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可在信息产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就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大纲制定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工程实践和应用的.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制、生产与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确立了理论类和技术类两条专业课程主线。

1.理论类课程群建设。专业性和综合性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也应该朝着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开展改革,也就是在保证理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工科类专业的发展方向。结合我们的自身特点及优势,制定了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结构和实践类教学体系结构。理论类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信息与系统和信息与通信两大课程群。信号与系统课程群包括:电路原理(含实验)、信号与系统(含实验)、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含实验)和信号检测与处理;信息与通信课程群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含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含实验)及电磁场与电磁波。

2.技术类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确定了理论体系结构之后,我们又开展了技术与实践教学体系论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向,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与理论体系结构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完成了计算机四年不断线计划,建立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技术与实践类课程群建设。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群包括: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高级语言编程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群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含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含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EDA技术及应用课程群包括:EDA技术及应用(含实验)和EDA技术课程设计;微机与单片机课程群包括:微机原理与接口(含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含实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群包括:工程项目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机器人擂台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五、培养方案的特点

经过多次调研、分析、修改完善及研讨,并经有关专家审核,最后形成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年的培养方案。其特点如下:

1.提出课程群建设的思想,完善课程体系结构。整个培养方案共分为两大类(理论类、技术类与实践类)、7小类(信息与系统、信息与通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EDA技术及应用、微机与单片机、创新实践)课程群。课程群思想的提出使得电信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变得十分清晰,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一目了然,便于师生理解和执行。

2.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就业市场的直接接轨,必须对现有电信专业的技术实践类课程进行改革。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注重以工程背景为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核心思想,力求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相关课程建设,采取稳扎稳打、稳步推进的原则。

3.计算机四年学习不断线。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还注意设计了四年计算机学习连续化,实现计算机四年不断线学习[2]。大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4整个培养方案的修订贯彻人才战略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理论教学拓展,保持综合性、专业性的专业教学优势。坚持本科教育与工程教育接轨的教育思想,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编写注重工程应用的教材,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实现分类施教、差异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更强,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分析能力都得到较好的培养,并且对自身的认识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篇16: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试验室建设,研究对象为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目的

我选择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这个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学习和巩固通信原理及其相关知识,并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进一步熟悉和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对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及其实现有较深的了解;为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掌握收集资料、消化资料和综合资料的能力等等。

2.2、意义

从事电子通信业而不能熟练操作使用matlab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在工作和学习中将是寸步难行的。在数学、电子、金融等行业,使用matlab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设计、仿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在通信、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众所周知,实际过程中信号传输都要经过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由于消息传过来的原始信号即调制信号具有频谱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而,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反之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

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研究现状

matlab是由math 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种面向科学与工程的计算软件,通过matlab和相关工具箱,工程师、科研人员、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相应的科学计算工作。

matlab 本身包含了 600 余个用于数学计算、统计和工程处理的函数,这样,就可以迅速完成科学计算任务而不必进行额外的开发。业内领先的工具箱算法极大的扩展了 matlab 的应用领域,所以matlab自推出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信号处理工具箱就是其中之一,在信号处理工具箱中,matlab提供了滤波器分析、滤波器实现、fir滤波器实现、iir数字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阶次估计等方面的函数命令。

3.2、发展趋势

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过去所依赖分析的技术已逐渐不敷使用。利用电脑来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已是当今工程师的必要工具。使用 matlab 软件进行科学计算,能够极大加快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的进度,减少在编写程序和开发算法方面所消耗的'时间和有限的经费,从而获得最大的效能。

4、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成果的应用价值

4.1、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众所周知,实际过程中信号传输都要经过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由于消息传过来的原始信号即调制信号具有频谱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而,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反之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但是在计算机中的模拟和实现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法的,如果将采样的频率放的高一些,数字的所造成的失真就不容易察觉了,采用计算机对信号进行处理的话,非常的方便,这也是数字代替模拟的的原因之一。

2、信号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方式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数字信号调制的三种基本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

在信号的解调中首先已调信号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或检波。幅值调制就是让已调信号的幅值随调制信号的值变化,因此调幅信号的包络线形状与调制信号一致。只要能检出调幅信号的包络线即能实现解调。这种方法称为包络检波。检波后的信号,再经低通滤波,滤除高频信号,即可获得所需调制信号,实现解调。

篇17:翻转课堂教学电子信息的论文

翻转课堂教学电子信息的论文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对新的内容几乎没有自己的认识,而是跟随教师的思考展开记忆和学习。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初步学习,然后在课余的试题训练中掌握。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被教师牵引着,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化”上:①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化。新内容的学习由学生首先在课余时间借助网络资源展开自主学习,学习问题是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自主建构过程。②学生的学习由课上—课下模式向课下—课上模式转化。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个体学习和小组互助学习初步掌握课程内容,课堂学习是关于知识的深化学习。③学习进度由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推进。教学内容不是由教师的教学计划决定,而是由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

2在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2.1建立自主学习小组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由课上向课下转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引导学生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形成集体学习模式。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因此自主学习小组的建立采用自由结合的方式,每组人数在5~7人,每一小组选择一名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并记录小组成员的发言和问题。教师和各小组间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和组间关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课下自主学习和课堂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小组成立之初,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目的,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同时,要告诉学生小组之间的发言没有对错,小组成立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小组成员只有充分发言,才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及时地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案,也才能快速推动课程的开展。课程的进展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决定的,翻转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是以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进度为依据来决定教学进度,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搜寻信息解答问题的一种自主知识建构。

2.2利用网络资源展开小组学习

教师将有关新内容学习的导学问题上传至学习的平台,各小组的学生积极利用检索工具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并对导学问题题进行解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常是2~3d时间,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习组长借助网络组织小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交流的过程通常是,就每一个导学题,学生个人首先陈述自己的观点,记录员做好记录,然后汇总相关知识,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和交流,并确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然后继续查阅资料,通过互助的学习方式,进一步解决问题。从这里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形式化的简单交流,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根本,学生围绕问题搜集资料,通过多次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但是小组讨论仍需要教师的指导,例如由于教材普遍没有提及运算放大器在单电源使用下应该有哪些特殊的要求。而实际上,由于手持设备的普及,基于电池供电的单电源运放的应用又十分普遍,因此,学生普遍会在此处遇到无信号输出或信号输出失真等意外情况。对此,教师收集了各个典型运算放大器在单电源运用时的典型应用电路,上传至学习的平台,并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即通常情况下,运算放大器应使用正负对称电源供电,但是电源条件受限制时,如果运算放大器本身允许单电源使用,则需要在输入端施加Vcc/2的参考电压,此时,运放的动态范围会缩减。

2.3利用课堂讨论深化知识学习

在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展开课堂讨论学习,每一个自主学习小组推举两三个成员代表发言,并提出本小组在讨论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展示促进组间的交流,不同的学生在思考同一问题时的角度、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和搜索资料的网站、资源库的推荐,都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扩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学生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就争论的焦点和分歧问题基于理论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获得关于每一个问题最全面的思考和回答,并作出单元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和全面。同时,要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指出不足和改进建议。在本单元课程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新内容的初步学习问题,开始新一轮的自主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课余时间小组谈论中教师的指导,还是课堂讨论中教师的点拨,都只是基于教师个人理解的一种分析。这样的分析是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和示范思考的过程,但是绝不代表权威,不是要用教师的知识来否定学生,而是一种师生观点的碰撞和交流。

篇18:电子信息个人简历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姓 名:MM小姐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广州身材:160 cm 51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电子工程师/技术员:助理、物流助理/专员:助理、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广东省考试中心起止年月:2008-10 ~ 2008-10公司性质:事业单位所属行业:教育事业担任职务:扫描员工作描述:负责成人高考试卷的扫描工作离职原因:公司名称:颐龙山庄起止年月:2008-02 ~ 2008-03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饮食,旅游业,宾馆担任职务:服务员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公司名称:广州市天河区社区服务起止年月:2007-09 ~ 2008-06公司性质:事业单位所属行业:信息咨询,事务所,人才交流担任职务:文员工作描述:资料的整理离职原因:公司名称:电信学院起止年月:2007-09 ~ 2008-06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学习委员工作描述:负责班上同学的学习工作离职原因:公司名称:广州天河华亿百货商场起止年月:2006-01 ~ 2006-02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商业服务担任职务:派单员工作描述:派发传单,担任宣传工作离职原因:公司名称:师大家教中心起止年月:2005-10 ~ 2007-06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教育事业担任职务:家教老师工作描述:辅导学生学习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最高学历:本科获得学位: 学士毕业日期:2009-07-01
所学专业一:电子信息工程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1993-091999-07逸夫小学综合1999-092002-07良口二中综合2002-092005-07从化二中生物2005-092009-07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大学英语四、六级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优秀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真诚,责任心强,敢于尝试,虚心好学,踏实肯干,善于分析和观察事物,对事情有耐心,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注重团队合作,有强列的集体荣誉感。带着一份自信,一份勇气,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让我追求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空间!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结合,性格和风格的统一,我喜欢这一份工作,我坚信我可以胜任这一份工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您给我一片天,我为您创造新的奇迹!谢谢!

详细个人自传

我叫温娜思,生于1986年6月10日,是广东省从化市人,汉族人,于参加高考,考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现在就读于电子与信息学院05电本班。

1993年9月我刚满七岁就上逸夫小学,从此我踏进了受教育的门槛,开始步入了知识的天堂。小学一年级,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先队,鲜红的红领军挂在我的脖子上,我用响亮的歌声唱出了少年先锋队队歌。到了五年级,在同学的拥戴下,我荣幸地当上了班长,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劳动,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逸夫小学。

9月我考进了良口第二中学,开始迈进了我独立生活的人生,面对远离父母,生存于陌生环境的压力下,曾经有想放弃学习的念头。后来,在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学会了坚强和独立,我不断的成长着,并逐渐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从不放松,后来以优秀的成绩升上了快班;在生活上,我尽快地融入到了同学中,相互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工作上,我是老师的好帮手,协助老师做好各项任务。初中一年级下半年,我荣幸地获得了入团的机会,成为班上首批入团的成员。在宣誓的那一刻,团徽挂在我胸前的那一刻,我无比激动,但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共青团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成为了共青团员就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为周围的人树立一个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先进性,同时还要尽力帮助周围的同学,在同学中起到模范的作用,带领同学一起努力学习,共同进步,奋发向上。

在,我以不是很好的成绩考进了从化市第二中学,当时也因为成绩的原因让我沮丧了好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大学就没希望了。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影响下,思想上有了觉悟,不能再让自己这样沉沦下去了,我要奋发学习,“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要放弃”,我一直坚信这个说法,所以我的学习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最后也顺利地完成了我的大学梦。

209月我考进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迈进新的台阶,我要确定新的目标,做好下一步的人生规划。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大三的时光很快就过去。在大学的这三年里,虽然不能像别人那样赫赫有名,但是,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算是有一点点成绩,下面我对自己在大学三年里的优良作风做了如下总结:

思想上: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通过上网,报纸,讲座等途径关注人大会议和事实政治,在思想上认识到人是不能脱离群众的,要善于主动与别人沟通和交流,积极向群众靠拢。

工作上:担任了一年的学习委员,能够认真、负责地完成份内工作,积极解决班里同学在学习上的问题,协助老师做好收作业,安排和调动课程等工作,对于实验课,配合老师做好上课时间安排,有调理地安排同学分组上课,通知事情尽量做到每位同学都能被通知到。

学习上:在大学三年的学习里,本人学习认真,不逃课,不迟到,不早退,无重修,并且成绩相对比较稳定,三年来都能保持在班里的前十名,而且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另外积极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举办的知识讲座,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此外,在2005—和2006—获得了校“学习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生活上:本人生活简朴、整洁,积极参加宿舍卫生清洁,休息时间,在宿舍不大声喧哗,按时作息,养成了早睡、早起、早读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总会存在不足的地方,而我的不足之处就是(1)与同学缺乏沟通,少交流;(2)做事缺乏创新,只会用旧的方法和传统的思维想问题,考虑为题欠缺周全、细心,往往忽略细节的东西;(3)缺乏主见,缺乏信心,考虑问题不够果断。另外,学习党方面的知识和了解时事不够积极,缺乏动力。

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觉得主要是受到三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同学、朋友。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学校的栽培,我的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在学校里受教育,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素质的好坏也在这个时期形成。我很感谢学校对我栽培,使我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个人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邮编: 510665)
联系电话:020XXXXXXXXXX家庭电话:

手 机:159XXXXXXXXXQQ号码: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篇19:电子信息简历

电子信息简历模板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国籍:中国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湖南身材:166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电子/邮电/通讯类:文员,助理 行政/人事类 贸易类
工作年限:0职称:初级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000--1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佛山 东莞
个人工作经历:12月,在学校进行生产实习;

12月,在长沙科瑞特电子公司实习;

2012月,在长沙晶源电子有限公司实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邵阳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08-07-01
所学专业一:电子信息工程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6-荣获“乙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

2005-荣获“甲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

2005-20被评为“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206月通过CET-4;

2006年9月通过国家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级考试。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良好粤语水平:较差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能熟练运用电脑,有较强的责任感,诚实,自信,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各协调能力!
 
详细个人自传
  
 
个人联系方式

篇20:电子信息自荐信

【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请恕打扰!我是一名即将从福建工程学院电子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很荣幸有机会向您呈上我的个人资料。

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 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所学习的内容包括了很多关于单片机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专业是一种工具,而利用此工具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和实习中, 我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同时,在学校工作中,我也注意加强锻炼处世能力,学习管理知识,吸收实践和创新的经验。

我现在正处于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才能,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贵单位。如果给我机会,我一定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我相信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所给予我的关注,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我热切期盼你们的回音。谢谢!

此致

敬礼!

【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拆阅我的材料,给我一个向您介绍我的机会!

我是XX大学南岭校区一名2001届毕业生,主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我希望能在贵公司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恳请您仔细考虑我的个人条件。给我一个为贵公司服务的机会。

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主修了电路、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以及PC可编程控制、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一系列电子与通讯方面的专业课程。在计算机方面,我学习了FORTRAN语言等计算机语言,并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另外,我还选修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用ORCAD设计并制作电源变压器电路,组装收音机,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制作,PROTEL设计单片机系统。这些都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致

敬礼!

电子信息实习生个人简历

电子信息工程个人简历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学英文简历

电子信息工程自荐书

电子信息工程简历

电子信息类职业生涯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简历03

电子信息类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实习生简历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类专业--简历

电子信息论文范文(共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电子信息论文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