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微博求职 “点对点”提高效率 律师提示需谨慎,下面给大家分享微博求职 “点对点”提高效率 律师提示需谨慎,欢迎阅读!
篇1:微博求职 “点对点”提高效率 律师提示需谨慎
微博求职:140字够吗?
求职者:不用出门,大大降低了求职成本
用人企业:更易于扩大公司影响力,并节省资源成本
随着毕业进入倒计时,又到了各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的高峰期,不少毕业生除了利用参加招聘会等方式来找工作外,微博也成了不少求职者的“必备武器”,他们用微博找招聘信息,用微博记录应聘历程,也用微博查找求职攻略,微博俨然成为时尚又实用的求职工具,晚报记者李雪
“点对点”大大提高求职效率
河南教育学院大四学生张亚最近成了“微博控”,每天早上起床后必做的事便是打开手机或电脑登录微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所发布的招聘信息。
“想去哪个企业,只需在微博上加以关注,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它的动态了,
而关注一些招聘公司的微博,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大量招聘信息,十分便捷。”张亚说,昨天她在刷新所关注企业的招聘信息后,又通过微博发布了一条短小简练的求职信息,其中包括自己的专业、特长、求职意向等。
“这样一来,身边的好友及添加的企业在看到我的求职微博时,也会向我提供有利的信息或实习工作的机会。”张亚说,利用微博这种新兴媒介来找工作,就好像是在自己与企业及周围朋友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不仅提高了求职效率,而且不用出门,大大降低了求职成本。
律师提示,微博招聘需谨慎
除了高校毕业生通过微博求职应聘外,不少用人企业也顺应潮流,在微博上发布招聘信息。昨日下午,一家药品公司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招聘销售代表的相关信息。不到两小时就收到了近五十条的求职咨询短信。在回复中,发博者回应:“以前招聘时总是要为如何设计招聘海报、举办宣讲会等费尽心思,现在利用微博招聘,一方面更易于扩大公司影响力,另一方面还节省了资源成本。”
对于“微简历”能否有助于求职,有关专家认为,利用微博求职的确是条新途径,但每条微博只有140个字,信息容量十分有限,求职者还是要对自己的正式简历多加斟酌,内容翔实的简历更具说服力。
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洪魁认为,对于微博招聘,国家目前还未出台相关条例或法律予以规范,有些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确切保证,因此,高校毕业生要谨慎对待微博上的招聘信息,看到合乎心意的职位招聘时,应注意验证信息真实性,以防求职陷阱。
篇2:微博求职招聘效果不突出
动画设计师小默通过微博找到了工作,一年前,学动画的小默从国外深造归来,想找个动画设计的工作,网上投了一些简历后,小默在微博上偶然发现了目前供职的这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在国内读本科时,小默就喜欢用电脑画一些四格漫画,由于构思极富创意,他的好多作品在网上有十几万的点击量。前年,小默开了微博,每次自娱自乐之余,他便把作品分享到微博上,而他现在所在的公司,正是在微博上看到了他的作品,最终决定录用他。小默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微博广告推广,公司已经买断了十几个人气过万的微博,小默每天画一两幅四格漫画,漫画中植入一些软性产品广告,漫画经过转发,在网上大面积传播,最终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看到心仪的企业,你要去“关注”,如果它让你心动,就发条“私信”,你不用费劲跑招聘会,但要保持网络畅通,随时随地,刷刷刷……这两年,伴随着微博的流行,微博找工作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如今点开各大微博门户网站,都可以发现一些求职“微群”,很多企业还用微博发布招聘信息广揽粉丝,据一项调查显示,31.6%的人力资源主管接触并尝试过微博招聘。除了招聘会、网投,微博俨然成为招聘方式的“第三选择”。
潮流来了,问题也来了,记者采访时发现,多数年轻人对微博招聘还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有人怀疑,微博招聘虽然带来了方便,却不能保证招聘信息的真实度;有人质疑,微博招聘成功率极低,大企业发布微博招聘信息仅仅是为了形象宣传,
大浪淘沙,泥沙俱下,微博的'海洋里,找工作真靠谱吗?
求职者成功率不太高
微博上每天都有招聘和求职的,真正通过微博找到工作的人究竟有没有?
连日来,通过微博互动,记者认识了学化工机械的小李,他去年毕业,小李说,自己现在这份工作就是通过微博找到的。小李告诉记者,大四时他也去过一些招聘会,但都觉得不太合适,跑了几次,整个人变得灰心丧气,甚至看见人多就觉得头疼。一次偶然上微博,小李看见同学转发的一个求职信息,觉得好奇,就点进去看了看,“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企业利用微博进行招聘,玩微博也快一年多了,之前一直都是关注一些好玩的东西或是看看新闻之类,并没注意到在微博上还能求职。”带着好奇,小李连续关注了求职微群和招聘企业的微博,看到有心仪的工作,就按图索骥,把简历发到企业的邮箱里。没想到过了几天,还真收到了几家企业的面试通知,经过一连串的面试,小李进入现在这家化工企业。
不过,对大多数应届生而言,微博求职这种方式成功率值得怀疑,记者在网上认识的多数网友还是习惯用传统的方式找工作。网友“横路小牛”告诉记者,他一直想找一份媒体的工作,经过几次失败后,开始尝试投递微博求职,“网上很多知名媒体人经常转发一些媒体招聘信息,几乎每次看到我都投,但都得不到回信,即使私信回复了,也基本都是让我再投详细简历,就没下文了。”另一位网友“佘曼舒”认为,很多大型企业的微博动辄粉丝上万,同时发私信的网友肯定不少,面试官哪有可能挨个看,而很多小企业的招聘缺乏真实性,担心受骗。
篇3:大学生流行微博求职 告诫:不能只等别人"解救"
大学生流行微博求职 告诫:不能只等别人"解救"
“我堂堂一大龄失业女青年,申请失业救济金居然审批不过……这叫我情何以堪……叫我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啊!”前天,名为“大趴小趴”的网友发微博求助,昨天这条微博就被众网友改名为“随手拍解救失业女青年”积极转发,
随着春节前后“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随手拍+解救+名词”的“微博体”开始在网络上大热,这股热潮到了大学生手中,就演绎成了“解救失业青年”版本。
帮助解救的同时,多数转发的大学生也为自救,更有网友发布“尚未进入社会,不谙圆滑之道,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相关业务无比自信。不求薪水万千,只求伯乐牵走”等类似的微简历,期望通过微博平台得到帮助。
不过据了解,真正通过这种微博求职方式,得到面试机会的概率并不高。
虽然在微博求职中鱼龙混杂,但无论是失业者还是大学毕业生均表示,这种形式不失为一种具有极大优势的.自救渠道。
“我还是蛮关注微博上这样的话题,
”大三学生王若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大企业会在他们的官方微博上面发布关于招聘和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这可以帮助大家很好地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和管理形式。
王若鑫说,她的微博上就关注了众多自认为合适的公司,“我不仅‘粉’了这几家公司的官方微博,还关注他们的相关工作人员甚至是总裁的个人微博。”若鑫说,根据她的经验,有时一些企业总裁喜欢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发布相关的招聘信息。“你需要做的就是按时把个人简历发到他的邮箱里就可以了。”
对于在同学中兴起的“微博解救风”,浙江传媒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辅导老师戴颖洁表示,“我身边的HR(人力资源)跟我一样,还不太习惯这种招聘方式。但时下,微博可作为一种辅助创新的求职方式,可以尝试,但不能过于依赖。”
戴老师告诫广大毕业生,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上,求职始终都是要依靠个人实力,不能一味等待他人的“解救”。毕竟现在的“微博解救失业青年”行列还缺少可靠的保障,成功率并不高。(钱江晚报)
★ 律师求职简历
★ 律师求职自我介绍
★ 微博语句
★ 经典微博语录精选
★ 微博经典语录
★ 微博征文
★ 人生哲理微博
★ 范文芳微博
★ 工作微博范文
微博求职 “点对点”提高效率 律师提示需谨慎(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