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ael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金融市场岗位职责描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金融市场岗位职责描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金融市场岗位职责描述
金融市场部总监
岗位职责:
1、主持部门日常工作,制定公司二级市场相关业务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确保部门年度目标完成;
2、负责统筹规划部门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包括FOF及代销业务团队建设;
3、组织开展二级市场相关各类金融产品的调研、设计、优选、采集、发行和投后跟踪与管理;
4、牵头开展二级市场策略研究,制定阶段性重点产品策略;
5、打造公司二级市场FOF品牌,树立行业地位,丰富客户资产配置品种;
6、组织开展上游合作机构(券商、基金、私募机构等)资源拓展和维护;
7、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做好代销和FOF产品的发行工作。
任职要求:
1、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金融、经济相关专业;
2、5年以上银行、券商、基金、私募或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工作经验,具有丰富的合作机构资源;
3、对境内外二级市场产品的运作特点和发展趋势有深刻理解,具备金融产品设计和组合管理能力;
4、有丰富的产品路演经验,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5、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抗压能力及团队管理能力。
金融市场业务助理
岗位职责:
1、负责资产管理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协助工作,具体包括:
(1)前期:根据业务和客户需求,协助业务经理完成产品方案设计、合同制作、产品设立、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
(2)中期:现场开户、合同用印、其他资料用印、合同回收等工作;
(3)后期:数据统计、数据填报、客户适当性管理、客户反洗钱调查、备案、结息、季度报告发送、其他贷后管理等工作。
2、负责业务团队负责人和业务经理安排的其他协助工作。
任职要求:
1、教育背景:211本科及以上学历,法律、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优先。;
2、知识背景:熟悉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
3、工作技能:有较强的独立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包括WORD、EXCEL、PPT制作等;
4、能力特征:有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强,思维严谨,做事细致,抗压能力强。
金融市场部风险审查
岗位职责:
1、负责信用类产品投资前、中、后调查、审核,出具审查意见;
2、负责同业交易对手准入、同业授信的审查、申报及年审;
3、对交易业务进行事中审核,监测授权、授信、风险限额等执行情况,
4、制定、完善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相关制度;
5、定期对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出具独立的风险评估报告。
任职资格: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理工类。
2、三年以上金融同业、资产管理或对公客户经理相关工作经验;
3、具备较强的风险调查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
4、工作责任心强,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
篇2:金融市场专员的岗位职责
1.接收各4s店传递的客户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配至负责区域的业务经理。
2.负责系统整个汽车分期业务流程的跟进操作执行,完成信息上报;
3 .负责平台相关合作通道对接及业务支持通道日常监控;
4、汽车分期的合同的传递。
5.报表的整理及更新。
6.有汽车行业工作的优先。
篇3:银行业金融市场部门岗位职责
票据交易岗
岗位职责:
负责制订票据交易策略并完善交易流程、制订交易管理办法;负责通过市场组合交易盈利,完成票据经营指标;配合监管部门完善票据市场建设;协助全行票据业务产品管理与营销推进、票据业务新产品研发与培训指导、票据业务的组织与实施,票据业务内外部定价指导;协助全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确保业务合规、安全、高效运作等。
应聘条件:
35 周岁以下;经济、金融、数学、统计类等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 年以上工作经验;能熟练运用 excel 等办公软件;
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票据从业经验者优先。
外汇及衍生品交易岗
岗位职责:
1、在交易员限额内根据市场规律进行自营外汇及贵金属交易;
2、根据客户需求对代客外汇及贵金属业务进行平盘操作;
3、对对公/零售结构性存款业务进行平盘操作;
4、为满足内部资产负债需要而执行的相关交易操作;
5、分析研判市场,形成市场研究报告;
6、执行行内的其他相关业务要求等。
任职条件:
1、金融、经济、财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35周岁以下,2年及以上相关外汇交易经验,熟悉外汇交易相关操作流程及法律法规;
3、具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4、工作责任心强,做事积极细心,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书面及语言表达能力强。
5、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交易执行能力。
金融市场部编辑任职要求:
1、财经、新闻相关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
2、两年以上主流财经媒体记者或编辑相关工作经验,对证券、基金、创投领域方面经验丰富者优先
3、良好的新闻敏感性,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及文字功底
4、专注金融领域发展变化,对金融新现象及业务有深入研究和理解
5、为人正直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篇4:金融市场专员的岗位职责
1、完成所在城市城市经理下达的金融产品任务指标
2、对所负责经销商完成金融产品的培训
3、提升金融业务在所负责经销商的使用率
4、经销商维护,新客户开发
5、配个其他部门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篇5:金融市场专员的岗位职责
1、根据业务要求完成和提交工作报表和市场信息;
2、为传祺汽车客户提供金融贷款业务的讲解和报价;
3、协助客户提交金融贷款申请并帮助客户准备相关的申请文件和材料;
4、提交贷款申请和文件材料给银行审批部门;
5、在贷款批准之后,从销售顾问和客户处收集车辆抵押登记所需的文件。
篇6: 金融市场学习心得
金融是现代经济市场的核心,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明显,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也日渐突出。金融市场不仅推动着各国经济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学习《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使我对金融学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国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致使我国金融市场原有的旧格局被打破。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的潮流,如何应届金融市场开放后带来的巨大挑战,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金融基本知识,掌握国际国内金融发展变化规律,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金融市场学》的视角看,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差异化发展博弈的日益深化,金融自由化向更广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不断拓展和发展。同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张和发展,国家间资金流通和信用融通的规模、速度、方式也产生了极大变化,国家间的货币兑换、汇率利率等内部及外部的变动和波动,在国家间经济往来乃至全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金融市场学》知识,提高特别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把握和宏观财经数据的分析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认为学习国际金融知识有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扫盲。学习《金融市场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国际金融信息,了解生活在的全球一体化世界。在财经类报纸上或在金融机构大厅里看到每天的外汇行情时,不同国家货币间的汇价是如何决定的?汇率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是欧元,欧元为什么要取代欧洲许多国家的货币?7月泰国爆发货币危机后,为什么亚洲那么多国家先后都卷入了危机?美国次级债的演变,怎么影响股票?类似这样的基本金融常识在学习《金融市场学》的过程中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是明智。学习《金融市场学》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问题产生的根源,认识一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诸如:如果日元贬值到1美元比140日元时,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贬值?我国可维持的外债规模是多少,举借外债的币种结构如何安排才算合理呢?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场合,如何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等金融方面的问题。
三是提高。通过学习金融市场知识,可充实投资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冲基金的兴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在影响国际市场股票价格的同时,也牵动中国股票、期货市场的神经。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体验一下股海的起伏,感受一下外汇、期货的波动,研究一下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以提高自身在区域财政与金融市场互动机制的把握能力,做出科学、合规运作,前瞻性地进行知识积累和思路探索。
当我们认真的学习《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便会系统的了解金融市场,掌握金融市场的常规知识,更新原有的金融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各项经济工作的要求,可见,学习《金融市场学》使我们受益匪浅。
篇7: 金融市场学习心得
从大的方面讲,金融是现代经济市场的核心,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各国甚至是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关乎到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小的方面讲,学习金融市场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学识,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在日常生活中,它更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因为它让我们充实了投资知识,提高了理财能力。另一方面,谢百三老师一直是我很崇拜的老师及金融证券专家。所以,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谢百三老师的“中国金融市场实务”这门课,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使是我对金融市场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为学习谢老师的金融市场学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学到在其他在教科书及其他课程上学习不到的市场金融学知识,在以往的老师课程中,我们学到的更多的是市场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及概念,而谢老师的课,让我们在了解了市场金融学的基础知识之外,我们还学到了其他一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和知识,另外,谢老师用其亲身经历的事情当例子给我们讲课,再加上老师的风趣幽默,使得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也使得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的出勤率更是远远高于其他课程,我们上课时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像是在一个朋友聊天的过程。
二是谢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自己的一些人生经历,并引出其为人处事的道理,老师作为一位知识渊博并且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的长辈,我觉得其道理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三是谢老师不仅在投支理财包括股票方面的理论知识丰富,而且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谢老师可谓是一名资深的老股民,在课堂上,老师也传授给我们他的一些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很多都是书本上没有的,都是老师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并通过实践反复验证的适合当今金融市场的经验知识。并且,老师还反复的劝告我们要先学号理论知识,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扎实,等毕业工作了,再做投资理财。
我觉得谢老师的课程虽然很受学生的欢迎,但我还是想跟谢老师提几点小小的建议,希望老师能够参考参考。其一是我觉得老师讲课时有一些地方口音,说的快时我们就听不懂,所以,我希望老师尽量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课。其二是课堂上没有课件或是板书,平时的笔记都是老师念我们记笔记,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好,因为这样我们都忙着做笔记听课质量就下降了,不仅听的不好,笔记也做的不全,也遗漏了很多知识点。其三是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书来的比较晚,我希望老师以后能提前跟我们讲买书的事情并较早让我们拿到书本,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做课前预习,也方便我们听课。
篇8: 金融市场学习心得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时时相关、息息相关,就连老师讲课也使用上了网络,即时进入股市,给合实际解说。同学中的老股民如饥似渴地从老师那里吸取如何选股、如何分析判断股价走势,以及何时买入、何时卖出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而我这样的菜鸟更是不肯放弃这样一个可以恶补金融知识的机会,上课认真听,下课有同学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我也凑过去听,我自然是问不出问题的,听老师解答别人的问题也是一种收获。
学到的知识,主要是炒股技巧如下:股值低于净资产的股票好,可以买;炒新股三天之内必扔,否则容易被套住;炒股不能贪,增50%就很好了;当股价处于低位时,坏消息可以不信;当股价处于高位时,好消息可以不信;道指跌对我们影响大,升倒影响不大,属于中国特色;利率水平高于平均盈利率,就产生不良资产,滋生金融危机。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认为下述股票有投资价值:600642.8元以下可以买,12元以上可以卖;601727,可能发展为中国电气旗舰企业,但回落到6.7元较好;600641,股值低于净资产,很好;600826,兰生股份,值50元;600000,浦发银行,发展空间大。特别是要多关注上海本土企业,因为不仅有地缘关系,而且从上海走出的国家领导人多,感情因素也不能忽略。
此外,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或感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培训工作若是课程设计实用,就能够吸引住学员。有人说成人在职培训不好搞,学员招不上来;也有人说参加成人培训,尤其是在职培训的人,缺课、落课的`人多,不好管理,等等。但通过上这门课,我觉得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课程设计,若是所学内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会给学员带来经济利益,有谁还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呢?除英语老师外,当时许多同学担心英语不及格喜欢围着老师转外,这个老师最受欢迎,一方面是老师的气质好,虽头发花白、年近半百,但风度翩翩、气质儒雅;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讲的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甚至与大家的利益得失相关联。虽然他上课只点过一次名,同学们没有被记缺勤或迟到压力,但大家的出勤却非常好,即使下课也不放过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这种靠近是主动的靠近。
二、在金融市场这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上,进行的一场场比拼、对决,对内是“以银会友”、切磋技艺;对外则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尤其是后者,值得我们,特别是国家领导人、地方首脑,甚至是企业领导人,关注。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对我们是好事,但对有些国家来说就不是件痛快事,恰在那一天暴发亚洲金融危机,不能不说是有预谋、有策划的。香港股市在、两度迎受恶意炒作,也是“社”与“资”的斗争。曾经读过《货币战争》一书,当时的困惑比较多,通过老师对金融市场的解读和一个个案例的剖析,我有些明白资本家、银行家们是如何操控金融市场,如何通过金融市场牟取暴利,如何影响国际局势的了。被那些别有用心的资本家、银行家们盯上,想过轻松的日子不可能了。国家领导人、地方首脑,甚至是企业领导人,太不容易了,要么有足够的金融市场知识,要么有足够准确的判断力,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受损失、被打压,甚至被吞并、瓦解。换个角度考虑,做企业亦如治国,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呢?只是对象不同、程度不同而已呢?
三、做金融市场工作,依托的是技术、依靠的是人品。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操纵股市、“金融卖国”,堂而皇之地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转移到国外。这种情况实在是令人愤慨,若资金只在国内流转也好,即使某些人能够从中渔利,好歹国家整体利益没有损失。做金融市场工作的人,一心向“钱”看,没错!但不能没有爱国心、不能没有民族魂。换句话说,对做金融市场工作的人,尤其是对可能影响到国家政策的人员,政审要严格,不能让外奸进入到决策体系。
篇9:《金融市场学》试题
1. 一旦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银行一般会大幅度( )利率。
A. 降低
B. 维持
C. 提高
D. 浮动
选择:C
2. 以下不属于基本金融工具的是( )。
A. 商业票据
B. 股指期货
C. 债券
D. 股票
选择:B
3. ( )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金融市场出现普遍性的支付困难和信用关系破裂。
A. 经济危机
B. 通货紧缩
C. 金融危机
D. 通货膨胀
选择:C
4. 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的储蓄存款和所有以货币计算偿付的债权的实际价值都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增加或减少
选择:B
5. 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贴现率必然( ),转让债券的收益率必然( )。
A. 下降、下降
B. 上升、上升
C. 上升、下降
D. 下降、上升
选择:D
篇10: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一:
随着金融改革深入和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我行如何克服自身所面临的各项困境,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已结束,金融业面临全面开放的客观现实,外资银行入主我国金融市场,面对这种形势,找出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这我银行面临的重要内容。本次调查从我行业务经营入手,查找出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达到使我行业务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一、我行客户现状
(一)高端客户数量占比低。高端客户具有较高的关系价值,能够给银行带来较高的利润贡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大约有3000万户中国城市家庭可以被称作中高收入家庭这些家庭的年人均收入在4300美元以上,其中4%即120万户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这一富裕客户群实际上占中国商业银行个人存款总额50%以上,且贡献了整个中国银行业赢利的一半以上。但是,我行贡献度高和富有发展潜力的客户数量偏少,占比仅仅只有%,缺乏优质客户。
(二)客户满意度低。银行客户对目前金融机构的满意度较低,低于亚洲75%的总体水平,这一比例在亚洲受访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三位。这表明,客户的满意率大大低于总体满意率,越是层次高的客户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满意度就越低。
(三)客户忠诚度低。客户忠诚度偏低,很多优质客户已经将其最主要的银行关系转移至其他银行。优质客户的转移或流失显示了他们对银行现有服务的不满,许多富裕客户已经放弃了我行,投向了那些新兴的、更有客户意识的竞争对手。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渐发育,竞争主体不断增多,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使客户满意度对忠诚度的影响力度不断增强,不满意于我行的优质客户在与其它商业银行的激烈争夺中大量流失,造成了我行优质客户忠诚度的急剧下降。
二、影响我行业务营销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业务发展速度有所放缓,核心业务市场份额下滑,城区竞争力明显不足,市场份额亟待提升。
二是业务营销乏力,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尚未建立,营销层次、营销模式、营销效率、营销队伍素质都有待提升,联动营销、综合营销落实不到位,考核激励落实不到位。主要问题是员工柜面、业务压力大,无法“走出去”营销,激励、收入不到位,导致影响营销积极性。
三、存款组织困难。各行注重时点余额,在月末、季末进行冲刺,而下个月存款严重下滑趋势明显。对公存款方面:系统性、财政类、大客户存款少,大多都是信贷客户的存款做文章。个人存款也是在月末、季末中,对信贷客户的存款进行操作,例如信贷对公帐户中的存款转入个人存款户中、另外这几年来商业银行的增多,个人存款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四、基层营业网点的岗位规定与人员配备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从业务经办效率与人力资源使用的对比角度考虑,许多基层行行难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出现了“人手不足,一人多岗”,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
五、优质客户营销困难。要是在服务行业,在不断地将潜在的客户转化为现实的客户的同时,老客户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视为企业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面临着众多银行选择,客户的忠诚度不断下降,客户忠于一家银行的情况已不多见。客户不断在银行之间进行转移,以获取最大的银行让渡价值,这使得银行开发新客户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
六、农行内部制度制约,流程复杂,影响工作效率,引起客户不满。
七、个人贷款增量仍然偏少。主要是房地产政策影响。
三、整改措施
(一)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危中求机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的总纲领。而对危机特来的影响,我行应当认真审视自身制定的展战略,结合实际修订不合时宜的部分,加速推进诸如更名、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区域联盟等战略的实施。首先,对危机要坚持辩证的态度,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从战略上坚定发展的信心,树立危中求机的思维。其次,深入解读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的机构扩张,通过新机构的设置,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发现和储备新的市场,新的客户资源,从而突破原先单一的地域限制。再次,应当抓住机遇,在符台条件的基础上,引进战略投贷者,在增强资金实力的同时,加速引进管理与业务平台,在最大范围内结成联盟,最大限度地上增加自身的业务范围,增强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此外,在危机中,企业接受的考验最直接,应强化客户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核心客户的维护以及对重点客户的拓展力度,为业务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二)加强对新产品及衍生品运用的管理
1.加强并购贷款的管理。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这意味着自央行发布《贷款通则》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以来,银行贷款首度被允许流入股权投资领域。并购贷款不仅是一笔贷款。同时它将加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转型。这种转型方式将极有可能使银行的身份从单纯的贷款人向财务顾问并最终向股东身份转变。并购贷款业务放开可使银行参与股权投资,也将会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与想象空间。同时,并购贷款具有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复杂程度高、个性化强的特点。银监会对开展并购贷款的商业银行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商业银行在并购贷款开展初期应加强管理,稳健发展。
2.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能盲目效仿西方国家的做法。无节制地开发金融衍生品,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金融风险转移机制。西方国家所开发的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已经脱离了风险控制的范围,成为少数金融冒险家转嫁风险、牟取暴刺的工具。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必须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
(三)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1.加快业务转型。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实施“零售银行战略”和“综合经营战略”。战略转型的主要内容包括收入结构、业务品种、经营模式的转型。收入结构逐步从以利差为主的收入模式向利差和收费并重的模式转变。业务品种逐步向直接融资、利串市场化影响较小的市场和业务转型,支持零售业务、扩大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比重,大力发展投责银行业务,加大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特别关注新兴服务业。经营管理模式由层级制向矩阵制和单元制过渡。战略转型是城市商业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应金融脱媒、增加利润来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需要。
2.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后半年,我国利率持续下调,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大于存款利率(存款降189个基点,贷款降216个基点),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造成挤压,客观上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收入。同时,中间业务的增长。将大大拓展城市银行未来收入和盈利的增长空间,对城市商业银行抵御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带来的风险意义重大。
(四)制定科学考评,树立健康经营观念
作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离开经营基础,脱离实际要求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超现实的利润计划,就会迫使基层单位搞短期行为,实现一时的利润最大化,而为后期经营埋下隐蔽性风险。特别是把盈利多少与各级行长的政绩挂钩并作为行长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就使得各种隐蔽性风险不可避免的出现。因此,考核一个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业绩如何,除了考核账面数据和指标外,要全面检查和考核隐蔽性风险,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对隐蔽性风险进行监控,纳人账面指标一起考核以确保业务经营的稳健性。同时要变过去的硬性考核指标为指导性指标,特别是盈利计划、存款增长计划的下达要切合实际,不能搞高指标,搞一刀切。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工商企业,一旦风险比例过高需要很长时间的经营才能弥补因此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都不得以隐蔽性风险而换取眼前的利润最大化,要正确处理好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稳健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稳健发展观念,确保业务的正常运行。
(五)提高风险识别率,完善风险置配套措施
金融风险发现得越早,处置得越时,金融机构遭受的损失越少,风险理成本越低。对金融机构进行信用级,并根据信用级别实行差别监管,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加强现场和现场监管,从报表分析和现场检查中现问题,减少金融监管中的随意性。我国的情况来看,提前发现并及时处金融风险是我们监管工作中的薄弱节,尤其是在及时处置方面,很多时受资金、政策及其他方面的制约而无采取有效措施,使本已相当严重的问久拖难决。对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完与风险处置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对并、重组关闭的金融机构制定减免法诉讼费、财产过户费及税收优惠政策为及时处置风险创造条件。
(六)强化企业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度危机
面对危机,银行与企业的利益是已知的。银行因为接触的企业最多,行业较多,对各个行业的了解可能会比较深入与彻底。因此,我行应该注重强化与企业的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正确认识和应对危机。同时,还应强化经营管理理念的宣传,讲究为企业做实事,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在危机中,宁肯拉一把,绝不推一把,宁肯雪中送炭,而不仅做到锦上添花。因此,在危机中,必须真正替企业这项,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毕竟,保住了客户,才能保住市场,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面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我行一直沿袭的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以信贷资产为主要产品、以利差收人为主要盈利渠道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调整客户结构,促进战略转型是建设银行持续提升竞争能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范文二:
发展现状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一是银行机构逐步增多。目前共有9家市级银行业机构和592个银行业机构网点,从业人员7600多人。交通银行常德分行 12月份即将挂牌成立,成为唯一落户湘西北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二是保险主体逐年增加。保险市场形成多元竞争格局,末,全市保险主体28家,其中财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2家,中介公司2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21386人,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全市设支公司、营销服务部400多个,营业网点达到 1000多个。三是证券机构从无到有。20泰阳证券登陆常德以来,我市证券交易机构从无到有,形成了方正、国泰君安、华融证券和海通证券4家证券交易部、5个营业厅、2个服务部的证券交易网络,从业人员近100人。四是其他机构逐步发展。担保机构达到8家,其中政府出资2家(财鑫担保、善德下岗失业担保)、民间出资6家(开源投资、住房置业、霖丰、华夏金山、易兴、圣安和XX县担保公司),共有注册资本39573万元。融资平台达到4家(城建投、经建投、非税局和土地储备中心)。小额贷款试点个数居湘西北之首,武陵双鑫、鼎城信和、汉寿红帆年内挂牌成立,注册资金8000万元。民间资本进驻典当行,骏鑫、天逸2家典当行注册资本金2600万元。
2、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一是银行经营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4.2亿元,同比增长20.6%;各项贷款余额322.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8%。存贷款余额和增量均居湘西北四市首位。二是保险业务收入实现突破。201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到16.6亿元,2015年达到19.3亿元,2015年突破30亿元,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6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保险深度3%,保险密度509元/人,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证券交易比较活跃。到2015年6月,全市证券营业机构股民累计开户数11.96万户,其持有的证券市值和保证金余额总和达38.67亿余元,平均资产拥有量3万多元,显示出较高的投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市沪、深两市证券交易额335亿元,占湘西北四市证券交易额的44.5%。四是担保业和典当业有了初步发展。2015年融资担保余额约4亿元。市财鑫担保公司2015年开业以来累计为50多家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3亿余元。
3、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全市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银行业方面:全市银行业机构适应金融业务综合化、金融交易电子化和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服务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各项贷款余额322.2亿元,比2015年末增加 113.1亿元,年均增长14.6%,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6个百分点。保险行业方面:保险行业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赔付额度逐步加大,2015 年、2015年、2015年赔付额分别为3.8亿元、6亿元、8.3亿元;积极开展水稻、棉花、油菜、育肥猪、奶牛等农业政策性保险,较好地起到了“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融资平台方面:截至11月底止,累计融资到位 亿元,其中市城建投融资到位资金19.5亿元,市经建投到位贷款16.55亿元,市非税局从2015年至今累计融资36.37亿元,主要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城建投、市经建投拟发行30亿元公司债券,目前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全市金融机构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每年上缴各项税费过亿元,金融业税收成为地方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去年有4家金融机构进入全市纳税50强。保险公司每年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保险队伍70%来自下岗工人或失业群体。
4、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一方面,资产质量改善。目前,全市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率26.5%,比2015年末下降22.6个百分点,比2015年末下降49.5个百分点。4家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共剥离、核销100多亿元不良贷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1.8 %。农发行在做好粮油储备、粮油购销贷款资金供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经营机制,逐步开办商业性金融业务,并对39.8亿元粮棉油不良贷款进行了财务挂账。9家农村信用社兑付央行票据10.86亿元。2015年末,全市法人金融机构汇总资本充足率14%,比上年末增加1.3个百分点,高于8%的监测标准。另一方面,经营业绩较好。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效益连续4年保持盈利,2015年实现盈利6.4亿元,同比增加3.7亿元。在期货交割方面,金健粮油成为湘西北地区唯一的早籼稻期货交割库和菜籽油标准期货交割库,签订了10000吨早籼稻仓容合约。
客观地分析我市金融业发展,自己和自己比发展比较快,成效比较明显。但是,在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和先进地区、发达地区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是总体水平上的差距。从衡量金融业发展水平常用的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两项主要指标比较分析,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待进一步发展提升。从金融相关比率(fir)来看:金融相关比率即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与gdp之比。2015年,我市金融相关比率为89.2%,全省为160.3%,株洲、湘潭、长沙分别为121.5%、135.5%、246%。这次考察的江西九江、江苏常州、浙江嘉兴三市分别为135%、212%、209%。北京、上海、杭州分别达到639%、436%、448%。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2015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含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为6.9亿元,占gdp的比重不到1%,而XX市约3.5%,全省平均水平在2%以上。XX市、XX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4%以上。杭州、宁波、厦门、绍兴等部分长三角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XX市、XX市、XX市分别达到14.2%、10.5%、12.7%。
二是机构网络上的差距。目前,我市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偏小,辐射作用不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仅有9家,相对省内长株潭和岳阳、XX市比较,我们没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先进地区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有14家,中信银行、南昌商业银行年底即将落户,九江商业银行去年在广东省主发起设立广东省首家、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并获准跨区域开设吉安分行,2015年末存贷市场份额居辖区内各家银行第一,被国家银监会评为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之一。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18家,村镇银行2家,保险机构40家,担保公司49家。XX市银行机构有17 家,去年一年集中引进了兴业、招商、浙商、华夏等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有4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10家。
三是支持发展上的差距。应该说,近些年我市经济发展与金融部门的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金融支持地方发展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增速来看:近5年来,我市银行机构年末存款余额累计增长103.6%,而年末贷款余额仅增长25.9%(剔除剥离不良贷款后增长51%)。去年末,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6%、14.8%(按可比口径)。从单位gdp贷款占比情况来看:2015年末,我市gdp为1050亿元,年末银行贷款余额322.17亿元,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为30.7%,全省为62.6%,XX市、XX市、XX市分别为117%、38.4%、48.8%。XX市为48.4%,XX市、XX市分别达85.2%、88.4%,XX市高达211%。随着今年来国家金融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6月末,我市单位gdp贷款占比上升到78%,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超过110%。从存贷款比例来看:2015年末,我市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为52.5%。全省是64.1%,XX市达90.9%。XX市、XX市、XX市分别为53.7%、65.3%、73.4%。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可控比例在75%以内,进一步争取金融部门对地方发展的支持,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四是资本配置上的差距。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配置效率比较低。融资方式仍然以银行间接信贷融资为主,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全市仅有 2家上市公司,共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6亿元,实行保荐制后没有新增一家上市企业。XX市上市公司共有8家,募集资金42.5亿元,另有7家被列为省上市重点企业,其中3家已进入审查报批阶段。XX市上市公司有12家,募集资金110.02亿元,目前已报会审查待发行企业5家,在辅导企业10家。XX市共有上市企业15家,募集资金93亿元,另有3家企业已报会审查,5家企业通过辅导验收。XX市共有上市公司34家,目前还有20家企业已报会审查,27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全市各类创业投资公司达130多家。XX市上市公司达36家,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额居浙江省首位、全国第二位。此外,我市非银行的融资体系,包括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发展缓慢。投融资平台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融资平台仅有4家,城建投、经建投主要收入来源靠按工程量及土地净收益提取经费,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与公司资产总量不配比,难以形成企业经营利润,影响到公司信用评级和今后发展壮大;市城建投、经建投和非税局负债较多,融资需用今后土地收益来平衡,还款压力较大;融资平台与担保公司的互补性不足,无法满足为融资平台提供大额贷款担保的需要。
五是生态环境上的差距。近年来,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全市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尚未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社会诚信意识还不强,少数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淡薄,恶意欠息和逃废债务,给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带来风险。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银行不良贷款率应低于10%。目前,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0%以内,我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6.5%(主要是前些年农发行和信用社不良贷款率较高)。XX市、XX市、XX市等城市不良贷款率普遍较低,XX市2015年末不良贷款率仅为1.8%。
篇11:《金融市场学》教学设计
《金融市场学》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节内容为“远期与期货合约”。包括远期合约定义特征及与期货的区别、期货的作用、远期合约定价、远期与现货平价关系等。课程内容理论性与技术性比较强。
二、教学目标分析
重点掌握远期合约定价原理以及远期与现货平价关系含义。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平价关系来为远期合约定价,并判断合约交割价格是否公允。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学期《金融工程导论》同时在开课,本节内容在《金融工程导论》课程也有。学生已经有学习基础和准备。 事前已经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过沟通,并查阅了该年级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内容,了解了这个情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合作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采用10分钟自测检验预习效果、40分钟教师讲授重点和难点,4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提问,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讨论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五、教学资源
《金融市场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金融市场学(彭兴韵版)》,格致。三联出版社,20xx年。
《金融市场与机构(第六版)》,Saunders and Cornett著,韩国文翻译,机工出版社,20xx
六、教学实施流程
第一,上课后10分钟,学生通过手机扫描课件中以二维码展示的测试题,进行预习效果自我检测,教师在后台登陆查看检测结果然后简要点评。
第二,针对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讲解,时间不超过40分钟。重点借鉴无风险套利原理来推导远期现货平价关系。同时观察学生反应。
第三,学生分组讨论,并就课前预习和课上听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解答学生问题并记录为平时成绩。时间不超过35分钟。
第四,结束前,布置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习任务和要求。
七、教学评价总结
明确评价标准(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记录为平时成绩作为过程考核依据。创建自我评价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布置课后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
篇12: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
这两者并非是一直相关联的。被许多人视为财务会计精要的借贷记帐法,早在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成立前就为商界所接受和使用了。‘但是:就本文的目的而言,认为早期的财务会计一直是受业主对信息的需要所驱使的,这似乎更恰当些,这些业主并未以此身份从事所有权的交易。在如英国和美国那样拥有发达的股权市场的习惯法系国家,这两者之间现在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些关联非常重要,因为会计准则以及这一准则的制定与控制过程,就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样,主要是20世纪发达的二级股权市场发展的产物。股权市场的发展一直基于社会的一种期望,即产权将受到保护,合同将得到执行。作为这种关联的一种持续表现,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正推动着各种会计准则朝着一个同化的方向发展。在目前这个阶段,以英美会计准则为基础的那么一套东西像是在成为全世界的“会计货币”。由于国与国,譬如英国和美国的会计准则有着重要的差异,还需要更多的妥协。9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在伦敦,美国的准则制定者和管理者却仍然对此发展进程具有高度影响力,因为他们监管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强的股权市场;而且流动性会变得越来越强。”最终的问题并非是否会出现一套为各国所接受的会计准则。而是何时出现、如何出现的问题? R?卮鸬钠渌?恍┪侍馐牵耗切┳荚蚧岵捎檬裁葱问剑?伤?贫ǎ?伤?馐停??侨绾卧诟鞲龉?一竦煤戏ㄐ浴び伤?凳?这些都是难题,例如它们提出了主权的问题。所以,不会在一夜之间找到问题的答案。在会计研究人员中,自60年代初在芝加哥大学会计和财务学术界出现实证研究传统后,金融市场和财务会计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自那以后,这一传统一直在发展,在金融工具会计方面尤为突出。这种联系往往通过以外部金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而得以建立。而且,在拥有发达的公开股权市场的国家里。这些做法往往会以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的形式,而不是一套适用于每一家公司的信息披露惯例的形式出现的。要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应该探讨一下会计准则本身的作用。
三、会计准则的作用”
在一个发达的股权市场,会计准则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有助于解决严重的代理问题。什么是代理问题?泛泛而论,对企业的投资机会、管理人员的工作努力程度与薪酬、企业的业务状况等,内部人员——他们被称为企业的经理一企业家,或简称“经理”——比外部人员都要知情得多。但是,为了维持公司的业务,经理们需要掌握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而资本是由他人——外部人员控制的。通常,外部人员对公司的投资机会的了解不及经理们,他们不知道经理们工作有多努力,也不知道经理拿多少薪水。但他们肯定知道经理们也有人的弱点,他们会按自己的利益行事,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有时会是机会主义的。掌握了这些情况,外部人员仍然会提供资本,但要求得到十L偿,这个补偿要反映出他们对自己的资金前景如何不如经理们知情而承担的成本。问题就在这里:经理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增加他们的财富7这不可避免地反映出金融家们在信息上的劣势。有一件事是经理们可以做的,那就是同意提供信息,同意让其业绩受到监督,让其对外部人员的报告由专业审计人员独立地审核。从理论上说,同意这样一
种监督和报告的方法,经理们就可以与他们的金融家们签订一对一的合同,确保为每一个人提供有特别针对性的? ⒕??蠹频谋ǜ妗5?窃诜⒋锏囊患队攵?蹲时臼谐。?源蠊?纠此担?庋?欢砸坏暮贤?氖?渴率瞪鲜俏耷钗蘧〉摹K?裕?」芏砸桓鼍?砝此狄患队攵?蹲时臼谐∈侵匾?模??腔故悄苷业酵骋坏幕峒朴肷蠹票曜迹?蛭?馐墙饩鱿嗟毖现氐拇?砦侍獾某杀窘系偷姆椒ā1绕鹪诿恳桓鲎时竟┯φ?每个投资者、每个贷款人)和每个资本需求者(每家公司)之间签订单独的合同来,成本低得多。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用这样的方法解决代理问题7这里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公司给股东的年度报告是按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的。第二个例子是报酬合同,在这样的合同中,经理的报酬是按某些与会计相关的业绩标准发放的,如销售额不低于1亿美元,资产报酬率不低于20%。或下两年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15%。业绩标准可能不同,但它们通常是按适用的会计准则计算(并审计)的财务数据。”第三,债务合同可能事先规定一个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如果超过了,会违背借款协议。“一个基本事实可以说是这样的:在一个复杂的金融市场,会计准则如果不是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决定如何分配资本及如何监督业绩的基础。15这就是目前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在辩论是否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时的一个难点。各国的会计准则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在不同国家中有许多相互作用的经济与社会力量,这些力量决定了这些国家今天的会计准则。正如Brown和clinch(1998,第2l页)所观察到的、 “(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多样化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些国家在法律制度、企业与其资金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所税体系、通货膨胀率、(政治与经济的)历史关系、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区教育水平等方面深层次的差异。”1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差异中有许多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它们不会仅仅因为我们想要编制可进行国际比较的财务报表而迅速消失。论据推断的必然结果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国际会计准则受到英美会计准则的极大影响。它们源自以习惯法保护产权的国家,那里特别注重保护少数股权股东的权利不受大股东侵犯,股东的权利不受管理人员的侵犯。具有其他传统的国家不加区另31地照搬冈际会计准则。这样的做法本身不会自动来相同的市场结果,因为公司治理的其他许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通向会计共同语言的道路可能是漫长曲折的。如果我们是明智的,.那么,我们在这条道路上的行进既会受到观念、也会受到实证的引导。至少,有一些实证可能是由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所作的财务会计研究来提供的。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制定财务会计准则时其作用是什么呢?)本文下一部分将对此进行讨论。然而,在进入正式讨论前,应该提一下由前面的分析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要使会计准则获得有效远作所必须的合法性,采甲么样的政治方法是最好的?例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盛衰无常,只能设想前面还有更多的动荡不定。
第二,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披露的分界线在哪里?“换言之,为什么有些问题成为会计准则的主题而另外一些却不是呢?
四、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确定财务会计准则中的作用
Brown和Howieson与其他人一样,也考虑了该问题。他们观察到(Brown和Howieson,1998,第6页) :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研究有30年之久了,而又它完全有理由进一步发展。一般地说,以资本市场55基础的会计研究探讨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有目标公司的股价,或一段时间内股票的报酬率,或它们的系统风险。与权益法相比,投资的会计处理中用成本法计算的EPS(每股收益)预测的每股报酬率有多准确,便是可考察的一例 。尽管Brown和Howie50n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研究在财务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作用是乐观的(他们自己的话) 、但他们同时也指出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作为该研究基础的预测能力标准、它本身带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这种标准背后的基本观念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就如不同的理论,可以通过评价它们预测某些有关事件的准确性来对其进行评估,例如预测股价的准确性。Beave r,Kennelly和Vo 5s(1968)阐明了这种标准,他们预见了实施中的几项困难?例如,选择要预测的事件。今天这些困难依然存在,而且限制了预测能力方法的有用性。另一个限制是因为管理人员与研灾人员激励的差异引起的(SchiPPer,1994)。对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研究人员所作的反应不一定符合管理者的要求。管理者需要在作出法规是否变更的决定之前得到答案,而研究人员常常直到变更作出之后才会去研究这个问题。到研究人员真正完成研究时,他们有时会更多地强调方法而不是答案、而且对答案闪烁其词,在管理者看来,这项研究的相关性就值得怀疑了。尽管有这些以及B rown和Howieson提及的其他一些局限性,但正如他们说明的那样,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所作的研灾对准则制定过程的潜在贡献,还是有充分的理由持乐观态度。例如,尽管会计的历史悠久,却不会缺少研究的问题:还有,现在的研究过程得益于更高质量的投入:有受过良好训练的研究人员,数据也更容易得到。此外,对研究的发现,也不乏发表的渠道。例如,从l 992年到,在世界主要会计学术刊物之一的《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上发表的文章、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资本市场实证研究的。”除了传统的研究杂志外,出版界还向其他方向扩展,譬如通过迅速发展的电子出版物增加发表渠道。
五、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对财务会计(研究)的意义
前面,我提出了五项相互关联的重大变革:全球性、市价法、“持续披露”制度、前瞻性披露、以及风险的管理与报告。现在让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上面的每一项,以及它会带来的研究机会。
1.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或全球一体化不是最近这一两年所发生的事,但是,直到最近本地区的某些国家才被迫去感受它所带来的一些不太受欢迎的后果。尽管在货币与资本市场的动荡之后各方面都要求对国际金融市场多加管制,然而,总的来说,来自专业交易人员的压力从长期看,总是减少而不是增加市场磨擦,因为磨擦会提高交易成本。而且事情还不会就此了结,因为交易成本会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减少经济中的实际投资水平,并最终对整体经济福利造成消极影0向。有各种理由来说明向全球化市场发展的这种长期趋势。”有些理由反映了在股权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利益。从供应方来看,力图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寻求在国际上分散风险,因为这样会改进风险一收益平衡状况。从需求方来看,只要有机会,企业就要寻‘求以最有利的条件得到贷款。那些市场经营者(例如,证券交易所)也为一体化施加了压力。他们的经营产生了规模经济,特别是依靠电子市场,经营更是如此。而且对有些交易所来说,公司化意味着他们自己必须面对竞争性资本市场对效率的更高要求。”在流动性较强的地方,资本市场的规模经济是显而易见的;加强流动性能降低投资
风险,因此也降低了企业的资本成本。对证券交易所来说,全球化的趋势既是好消息,也是环消息。? 邓?腔废?ⅲ?且蛭??车慕灰姿??拷?蟠蠹跎佟?rown和C1inch(1998)指出,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会进一步减少证券交易所的“进入障碍”,在某些情况下能引发证券交易所的跨国界兼并和收购,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会导致国内交易所的萎缩直至最终消失。”说它是好消息,是因为其他中介机构将有机会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特殊要求。尽管有时也会反复、但是今后十年将不可避免地朝着资本市场一体化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因此,也会更加强调减少会计准则在制定、解释和实施中的差另fJ 。 23这一推进使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紧迫了。这样,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者们寻—求最有效的会计方法时,对国际会计准则多样性感兴趣的学者们就有了内容丰富且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了。在这方面,最丰富的研究数据一直就是“证券交易委员会20—F表” 、该表由外国驻美企业填制,美国证券法要求它们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调节其本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财务指标。”有些人对20—F表格本身是否向投资者提供了信息提出疑问,”要进一步研究的两个相关问题是:调节中有多少是可预计的、以及预测在什么时候做?更笼统地说,在形式的一致性(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致程度)和实质的一致性(各? 笠邓?捎玫幕峒剖导??涞囊恢鲁潭?之间已划出界线(van der丁a5,988)。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做法,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各国的准则不一致。例如在美国,对长期财产重新估价(高于成本)是被禁止的,但是澳大利亚却提倡这种做法。准则制定者协调会计准则的目标就是为了消除这些不一致性。第二个原因是,会计准则允许存在各种选择,而不同企业可能作出不同的选择。大量的文献资料介绍了英美国家的企业所作的各种会计政策选择。第三个原因是,企业的实践各不相同,因为有些企业无意中偏离准则,有些企业会故意偏离准则。有关出现偏离的频率,为什么会发生偏离,以及它们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们知之甚少。2.市价法
股权市场是这样一个地方,对股票的“基本”价值持有不同信念的人们(我们称这些人为知情的交易者或是糟糕的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那些希望买卖股权米使自己的收入与消费需求相当的人)聚在这里,根据自己的“期望报酬”买卖股票。 在金融经济学的语言中,投资者的保留价格,即他们愿意进行交易的价格,是他们按自己的主观概率分布计算的股票未来报酬的现值。会计信息有助于发现证券的价格。这一说法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关财务报告宗旨的陈述中最重要的,26也是有关会计信息与证券价格和报酬之间关系的大量文献资料中最关键的。但是,由于采用历史成本架构,财务报告的预洲性质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尤其是在美国。美国一直明文禁止高于成本的重新估价。”财务会计准则第2条要求也间接表明了上述约束,它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应在发生时就立即注销。巧合的是,该项要求引起了公司购并会计中的创新,即自此以后就禁止确认并立即注销“正在发生的研究与升发费用”,据称是为了避免当时将此项费用资本化,而在以后像购入商誉那样再记入费用帐。”历史成本在其他国家约束力较弱,在那些国家,对某些资产的重新估价是允许的,甚至还受到鼓励;较高的通胀率是可接受的现实。”除了历史成本法,另一种方法? 褪鞘屑鄯ā8梅椒ㄒ蔡岢隽诵矶嘌芯课侍狻T诠??5年时间里,对美国之外国家的会计惯例所作的研究发现,尽管有可能产生管理上的机会主义,长期资产的重新估价能使财务报表为股东提供更多的信息。”按照美国管理者对资产价值重估的态度,这方面的文献要增加。有关历史成本与现时市场价值之间的差异,有两个相关的研究问题,它们是:如何对它作最恰当的计量,如何对它作最恰当的报告。例如,是在财务报表中确认这种差异还是在脚注中进行披露P如果确认它,是应该通过收益确认,还是绕过‘收益,直接对业主权益作调整7“如同人们对金融工具是否应该按市场价值计量的争论一样、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将热火朝天。32;年以前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第l 33条是有关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业务的,它反映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所有的衍生工具的决定是个困难的决策。同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表达了它的信念:“在解决所有的概念问题和计量问题时,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应该按其公允价值计入财务报表。”(财务会计准则(FA5〕第133条第334段)有些人:也包括我自己,把金融工具会计视力潜在的会计转折点。除了按市场价值计值,用其他任何方法对用于风险管理的衍生工具进行估价很可能是毫? 抟庖宓摹6?摇⑷绻?环矫婊?谑屑鄯ǘ匝苌?ぞ呓?泄兰郏??硪环矫嬉灿闷渌?椒ā⑷缋?烦杀痉āざ酝ü?苌?ぞ呓?蟹缦展芾淼幕?咀什?敫赫?楹献鞴兰邸⒄庖蛔龇ㄊ窍嗷ッ?艿摹?/P>
3。持续性披露
由于今天的股价反映厂明天的现金流,来自投资者的、要求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了解未来境况的历力就会越来越大。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证券分析人员正在给管理者不断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自己偏离目标时修正其利润预测。分析人员自己已成为大量研究的课题,如:准确的预测取决于什么因素,什么因素导致预测偏于乐观;他们的激励结构;在处理公升信息时的反应不充分、过分反应以及效益;他们公开哪些预测;以及他们选择和注意哪些股票。在拥有不同文化的不同国家、所有这些是否也会各不相同,如果是的话,又是如何不同的,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知之甚少。但是再回到持续披露。我会参考澳大利亚立法的发展来说明这个问题。1994年9月,澳大利亚的公司法作了修正、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只要一发生价格敏感事件,须立即通知澳大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这项旨在改进澳大利亚金融市场效率的法规,只规定了极少几个例外可以不遵循“持续性披露”要求。B rown,TaYlo r和Walter所作的一项有关法规效力的研究(CA5AC,l 996)从各 种市场指标中寻找市场效率得到改进的证据,包括:有关价格敏感事件的宣布更频繁;分析人员对利润的预测变得更准确: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较少;股价反映新闻更为迅速:股票市场? 拇蟆耙馔狻苯仙伲汗杉鄄ǘ??冉闲 U业降闹ぞ菸寤ò嗣拧⒖赡芩?亲餮芯康氖奔浠固?蹋??净估床患岸孕碌呐?吨贫茸鞒龀浞值牡髡?5?撬?堑淖楹戏椒?六个不同的、但不是相互独立的标准)值得一提,因为在研究其他金融市场法规的经济后果,如会计准则变化的后果时,也可能完全适用。当然,公司还有另一种互补的方法可使股票市场得到信息。按照它们的信息系统,只要它们愿意,原则上大多数公司都可以向外部各方提供金融市场主要指标的最新数字,尽管不会按照年未财务报表常用的全球合并形式来报告这些指标。将来也许会有实时报告,但是为什么现在没有呢?是因为管理人员的诉讼风险吗7是因为证券法太过僵硬吗?是因为市场管理人员不顾实际情况,坚持所有投资者都有同样的机会获得信息吗7还是因为公司考虑到信息的所有权成本而没看到净效益?几乎没有必要向会计从业者和审计人员指出开发出外部财务报告系统的含义,以及它们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研究问题。
4.前瞻性披露与刚刚讨论过的发展(持续性披露制度)相关的,而且是为了相同的原 因,我期望财务报表更重视管理的前瞻性披露。期待更重视前瞻性披露的另一个原因是发达经济的基础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比制造业更大。例如高科技公司的'核心“资产”在表外,因为只要费用一发生马上就注销了。33这一变化可能加速前文已提到的另两个变化,即财务报表更依赖市价法,以及更重视持续性披露。澳大利亚的购并文件中已要求以收益预测的形式进行前瞻性披露,“而且澳大利亚大多数首次公开招股书中也包含了前赡性披露。”自以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已允许以收益罚市场主要比率和价格的敏感性这一形式进行信息披露RajgoPal和Venkatachalam,1998) ;一些澳大利亚公司的年度报告中也含有类似的披露。但是在他们可以更广泛地用未来现金流贴现后 的现值证实财务报表中的数额以前,前瞻性披露可能还需要法律的大力支持,因为作这样披露的经理们面临着诉讼风险。“可以给予法律援助,对以善意所作而且有合理依据的披露,给予安全港规则,由原告承担举证的责任。在未来几年中,前瞻性披露会提供很多研究机会。举三个例子:从这样的披露中出现的管理偏见的程度和性质;资本市场变量是否反映用贴现未来现金流估价的资产和负债在可靠性上的差异;补充的前瞻性披露是否会由于在年度报告的其他地方提供了更及时的信息,而使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对投资者的相关性减弱。
5.风险管理与报告
这样说可能太过简单化:股权市场是投资者从事预期收益的交易场所,而衍生工具市场则是他们为收益的变化无常作交易的地方。也就是说,之所以存在衍生工具市场是因为在投资者对风险的评估和他们对风险的态度之间常常会不相称。它们现在是金融风景中一个永恒的亮点、尽管人们在经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和其他一些“对冲”基金的活动后开始关注系统风险。3’衍生工具市场将继续存在,因为衍生工具为管理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管理股权和商品价格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对有些企业来说,还是一种高效的工具。而且,尽管期权市场不必为期望报酬率的各种想法去交易:它们仍然会有发展前途、因为某些交易商认为它们比起基本市场来,更有成本效益 (M a n a st e r 和Rendleman,1982)。人们对衍生工具会计一直是有争议的。l993年,当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把职工认股权的公允价值确认为收益性支出时,热锅终于炸开了(Zeff,l 997)。随后,它又被迫放弃这一提议o ALoody(1996)找到的证据表明,授予职工认股权对股东来说是值得的,而且股价确实反映出认股权的公允价值。对银行使用衍生工具来管理其资产和负债暴露,还有其他研究(Barth,Beaver和Land5man,l&n bsp;996;Eccher,Rame5h和Thi;garajan,1996),证据表明,公允市价比传统会计数字与银行的股价与风险关系更密切。研究人员特别感兴趣的是,把某些衍生工具划入“对冲” :然后采用与其他衍生工具不同的会计方法,对投资界来说,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否有用。
总之,衍生工具市场将进一步鼓励引入市价法会计,为风险管理披露更多的信息。目前,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会计研究来说,衍生工具方面的研究机会看来是方兴未艾。
六、对会计高等教育系统的启示
有关今后几十年时间内财务会计的研究机会,我已作了一些评论。在结束本文之前,我应该为那些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负责拨款和其他重要事项的人士归纳几点启示。
一个经济体的力量以及它向公民提供经济利益的能力,除了许多其他事物外,取决于它的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质量,取决于他们和资本提供者对自己所作的决策以及所取得的进展等信息掌握的多少。而这些,又取决于会计界的力量,取决于教育体系如何为会计界提供服务。教育体系的毕业生终将塑造会计业的未来。就在身边的组织纷纷向国际金融市场寻求至少部分解决其资本需求时,人们不禁为本地区对会计教育服务出现的需求之巨感到惊异。如果那些公司的会计与报告业务不能跟上国际投资界的需求,资本还是能提供的,但价格就要高许多,而为公民提供的净利益就要相应地减少。因此,在“谷种”上,也就是说,在教育者身上多一点、早一点投资,就可以培养足够多的专业人士,以满足蓄势已久的需求。对会计教育体系进行巨额投资,用于对教师和研究人员这样的教育者的培训,用于对教育者来说是最重要的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切是会得到真正的回报的。作正确的教育投资,自然需要会计教育者们的远见卓识,但它同样需要资深教育管理者们在考虑全局问题时做到深谋远虑。恕我冒昧,我认为研究基础设施中有两个领域需要作早期的投资,这样的投资会有极高的效益。第一是建立与金融市场相关会计问题研究相适应的集中的财务数据库。研究这些问题的人员必须能够得到大量有关金融市场交易的高质量的数据,以及那些有证券在市场上交易的机构的财务报告和其他报告。研究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可供各地的研究人员随时使用,可能是在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第二是促进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此次会议有关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杂志的创刊,是一个极好的开端。地区性工作论文的电子出版物也许会是一种有用的补充。
我的最后一项建议是给我的学术同仁的。让我们适当地假设,在这个问题上,你们国家的目标,和我的国家的目标是在国际准则制定和推行方面,保护一整套特别的经济、法律或文化的利益。那么,如果我们会计学术界渴望辅助各自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去实现那个目标,我们的意见必须是令人信服的。那意味着我们将需要得到其本身正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的研究界其他学者的尊敬;而这又意味着将需要在国际层面上进行研究并发表论著。如果我们能够确认使我们在我们孜孜以求研究的问题中具有国际相对优势的本地背景,我们就更可能实现我们的愿望。
七、结语
世界各地的会计人员·,不论是从业者还是学者,都将面临一个加速变革的世界。本文关注的重点是金融市场正在发生的大规模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变化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它也创造了机会。我希望我已帮助大家认清了其中的一些机会,这样我们都能够积极地正视进一步变革的前景,并想成为这种变革的一部分。
篇13:金融市场与财务会计
正如其日常工作所涉及的那样,会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例如,它包括专门用于内部管理的报告与分析:一般用途的对外财务报告、审计、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税务等.此外?几家主要的专业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寻求发展机会而不断扩大其经营范围。从而也扩大了“会计”的疆界。有些变革是内部的,如上述事务所对其国内业务进行重组:以便更好地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另一些变革则涉及拓展其鉴证服务。或管理咨询、公司理财以及其他一些咨询业务。最近,这些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收购或者建立附属的法律事务所。所以,“会计师”的业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有许多不同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他们可能是企业“内部人员”、将财务会计信息用于管理;或是“外部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组织、金融与产品市场的管理者,以及税务当局。今天,我着重讨论资本供应方(投资者和金融家们)对信息的需要。以及资本需求方(企业)是如何满足这些需要的。因此,我对财务会计的界定是狭义的,即为在外部金融市场使用而准备的会计信息,而且我要强调的是会计的控制过程。财务会计在企业内部的使用将被排除在外,理由是业务经理们对信息的需求因环境而异,而且随意性较大。同样,非市场使用也将被排除在外,理由是,它们源自不同的激励结构,而且不是有很大的随意性就是可能处于不同制度的`控制之下。’这样做的一个后果便是我的说明和预计会不充分:因为在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时会产生共同的成本与共享的利益。[NextPage]
★ 岗位职责描述
★ 岗位职责
★ 岗位职责模板
★ 产品设计岗位职责
★ 客房部岗位职责
★ 岗位职责怎么写
★ 财务岗位职责范本
金融市场岗位职责描述(整理1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