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气体危害预防方案

时间:2022-11-30 05:55:31 作者:corg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org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有限空间气体危害预防方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有限空间气体危害预防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有限空间气体危害预防方案

有限空间气体危害预防方案

有限空间气体危害典型事故 由于一般人对各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可能造成危害认识不清楚,近年来,无论在生活还是在生产中,常有一些特殊的、用途各异的有限空间因易燃易爆、有毒或窒息性气体的.自然生成和聚集,使处在其中或在附近的人员受到伤害,其伤害形式以窒息、中毒为多,也有因这些气体意外着火被灼伤或因爆炸受到物理伤害的.

作 者:宋元宁 李长华 冯冰  作者单位: 刊 名:现代职业安全 英文刊名:MODERN OCCUPATIONAL SAFETY 年,卷(期):2007 “”(8)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有限空间气体危害案例及安全对策

有限空间气体危害案例及安全对策

由于人们对各种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认识不是十分清楚.近年来,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在工业生产中,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时,常常发生火灾、爆炸、窒息、中毒等伤亡事故.本文列举多例事故,简单介绍并说明了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减少人们的伤亡事故.

作 者:宋元宁 张庆明 冯冰  作者单位: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 刊 名:安全 英文刊名:SAFETY 年,卷(期):2007 28(11) 分类号:X9 关键词: 

篇3:通用有限空间施工方案

XXXXXX有限公司

12月12日

目 录

一:有限空间作业抢险指挥机构 二:有限空间作业抢险人员配置 三:有限空间作业抢险设备表 四:安全保证体系

五: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 六: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援救程序 七:有限空间作业抢险范围

八:有限空间作业抢险中的危害有以下特点 九:安全技术措施 十、恢复现场安全措施

十一、应急救援措施

一、有限空间作业抢险指挥机构

总指挥: XXX 电话 XXXXX 副指挥: XX 电话 XXXXXX

XXX 电话XXXXX

现场指挥:XXX电话 XXXXXX 二、有限空间作业抢险人员配置

三:有限空间作业抢险设备表

四、安全保证体系

抢险安全事故现场指挥机构: 总指挥:XXXX 电话 XXXXX 副指挥:XXX 电话 XXXXX

成 员:XXX 电话 XXXXX

XXX 电话XXXXX

五、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

事故发现人-->抢险现场指挥-->现场组织抢救人员-->抢险总指挥-->公司生产安全管理部门。

六: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援救程序

发现安全事故-->抢险队抢救人员-->现场疏散、现场抢救-->伤亡人员送往最近医院-->了解事故及伤员情况。

七、有限空间作业抢险范围

1.1有限空间作业抢险划分 1.热力小室 2.热力管线通行沟

有限空间是指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硫化氢、一氧化

碳、甲烷等有害气体或粉尘中毒危险)且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及场所。 1.2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类

1.缺氧危险作业环境:是指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8%的环境。 2.有害有毒作业环境;存在其他有害有毒气体的环境。 1.3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 1.中毒事故。 2.缺氧窒息事故。

1.4有限空间带热作业环境易导致的潜在事故的范围及后果

1.中毒事故危害范围及后果

发生中毒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援救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根据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2.缺氧窒息事故

发生缺氧窒息事故,其危害范围主要涉及到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中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援救人员;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中毒人员昏迷……死亡(根据有限空间氧气含量及消耗量的不同,其后果有轻有重)。 1.5作业危害分类 1.中毒

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物、苯、硫化氢……等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一般会出现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等。引起全身各系统与组织(皮肤粘膜、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等)的损害,甚至造成中毒者死亡. 2.缺氧窒息

主要由于有限空间中空气含氧量低,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八、有第一文库网限空间作业抢险中的'危害有以下特点

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包含的种类比较多,抢险过程中主要涉及热力小室和地沟;

3.有限空间作业的一些危害难以探测;

4.可能有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作业除了存在硫化氢危害外,还存在缺氧危害;

5.在某些条件下危害的出现具有突发性,如检测时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可能突然涌出大量有毒气体。

九、安全技术措施

进入作业现场前,抢险作业人员首先要详细了解有限空间现场情况和以往发生事故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进入作业现场后,作业人员首先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体、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允许作业人员进入;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通风换气;进入有限空间时,作业人员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携带氧气报警器,佩戴过滤式空气呼吸器。此外,作业人员还应携带信号良好的通讯工具,系好安全绳;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在作业现场配专业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照明设备、救生索等。进小室施工前将小室上人孔井盖打开通风透气半小时,同时在小室另一个入孔安装一台送风机(共二台:其中备用一台),使小室内空气产生对流,并将有毒气体从另一个孔排出小室外。并对井下有毒气体进行检测,符合标准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小室。施焊时工作人员应佩戴贩毒面具,墨镜等劳动防护用品。井下作业人员与井上值班人员各配二台对讲机,每15分钟或者30分钟通一次对话,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点

焊机、氧气乙炔气可放在井室外面,氧气、乙炔气瓶相距5m以上,距明火作业不小于10m。

十、恢复现场安全措施

在恢复现场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办理有限空间现场恢复审批手续。

2.先检测,后进入,检测方法:进入前半小时测一次:采取措施后20分钟检测一次,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测。 3.保持出入口及紧急疏散、抢救通道畅通。

4.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理和处理,,并保持足够通风。

5.必须备好坠落保护架,安全带、安全绳等防护用品。 6.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7.对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身体检查,有禁忌者,禁止入内作业。

8.准备必要的防火器材(消防器材) 9.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

10.安排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进行空间气体检测,并作好详细记录。

11.安全监护人不能少于2人。

十一、应急救援措施

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情况进行初始评估。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

能性。

2.使用检测仪器对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氧气的含量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动物(如白鸽、白鼠、兔子等)试验方法和其他简易快速检测方法作辅助检测。

3.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加强通风换气等相应的措施,在有限空间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4.救援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呼吸机、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系好安全带,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5.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用的照明灯应使用12V以下安全行灯,照明电源的线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软导线。

6.发现有限空间有受伤人员,用安全带系好被抢救者两腿根及上体妥善提升患者脱离高危险区域,避免影响其呼吸或触及受伤部位。

7.救援过程中,有限空间热嗽庇胪饷婕嗷と嗽庇Ρ3滞ㄑ读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8.救出伤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急,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打120电话)。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篇4:窒息性气体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

窒息性气体是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一类称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本身无毒或毒性甚微,主要是由于吸入这类气体过多时,对氧的排斥,使肺内的氧减少,造成机体缺氧,如氯气、甲烷、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另一类称为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其主要危害是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并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结合,抑制细胞呼吸酶的氧化作用,阻断组织呼吸,引起内窒息,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物等,

一氧化碳是工业生产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有害气体,当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均可产生。生产中接触一氧化碳的作业有:炼铁、炼钢、炼焦;采矿的爆破作用;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铸造、锻造车间;化学工业用一氧化碳为原料制造光气、甲醇、甲酸、甲醛、丙酮、合成氨等;耐火材料、玻璃、陶瓷、建筑材料等工业使用窑炉、煤气发生炉和煤气炉等。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而进入血液循环。由于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约300倍,阻碍了氧的释放,造成组织持续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甚至出现短暂昏厥。脱离中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后即行好转,数小时后,症状多可消失。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烦燥,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时间不长,

备考资料

及时脱离有毒环境进行抢救,苏醒较快,1~2天内恢复,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后遗症。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昏迷持续数小时或数夜。常见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正常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并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常并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吸入性肺炎、肺水肿等,严重者会因窒息死亡。

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可造成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比较多见,记忆力减退、无力等,心血管系统也会受到损害。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应该做到:经常测定作业环境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维修煤气管道防止漏气;产生一氧化碳的生产过程要密封并有通风设施;在较危险的区域安装自动报警仪;凡进入危险区工作时须戴防毒面具,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意外时自救、互救。

加强安全教育,普及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急救知识,一旦发现中毒者应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并注意保暖,尽快送医院抢救。

凡有明显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严重贫血以及妊娠妇女、未成年和老人均不宜从事此项工作。

更多建筑类经验免费阅读下载请访问:www.shangxueba.com/store_m_706634_23236_1_1.html

篇5: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中毒窒息事故是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常发事故之一,多发生在封闭或半封闭设备,地上有限空间和地下有限空间,施害物主要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和甲烷(沼气)等.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大批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由于新工人群体的总体文化素质低,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缺乏,一些管理者对中毒窒息危险危害认识始终存在盲区,导致同类职业中毒事故悲剧不断重演,使农民工、临时工或新工人成为中毒窒息事故的主要受害对象.为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笔者结合几起中毒窒息典型案例,阐述发生中毒窒息的5点原因以及从中汲取的'2个教训,即必须按照规章作业和施救必须以自身安全为前提,总‘结中毒窒息场所安全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作 者:范银华 王树坤 陈桂成 万木生 FAN Yin-hua WANG Shu-kun CHEN Gui-cheng WAN Mu-sheng  作者单位:范银华,王树坤,万木生,FAN Yin-hua,WANG Shu-kun,WAN Mu-sheng(广东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20)

陈桂成,CHEN Gui-cheng(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广州,5100030)

刊 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2006 16(5) 分类号:X928.03 关键词:中毒   窒息   有限空间   气体   事故原因   事故教训   防范措施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管理规定

有限公司章程

预防近视活动方案

预防近视家长会方案

预防近视的方案

个人独资有限公司章程

经历有限如何写简历

一人有限公司章程

有限空间气体危害预防方案(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有限空间气体危害预防方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