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十串掌中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长白山上看天池优美散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长白山上看天池优美散文,欢迎阅读分享。
- 目录
篇1:长白山上看天池优美散文
长白山上看天池优美散文
都说长白山的景致非常奇特,天池的湖水深幽清澈,像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使人如临仙境。早就有上长白山看天池的愿望,九月上旬,我和朋友终于踏上了梦想之旅。车进了山门后,我们换乘了上山的旅游大巴。一路上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了长白山的地势、位置和迷人的景色。长白山横亘在吉林省东南部中朝两国的国境上,犹如一条鳞光闪烁的巨龙,巍峨磅礴,横卧无际。是我国与五岳齐名的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当大巴把我们带到停车场时,那里已经有许多游客排上了“长蛇阵”在等待乘坐越野车上山顶看天池。
早就听说,想看长白山天池的风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海拔2000多米,气候变化多端,上山前可能阳光灿烂,但到了山顶可能就会风起云涌。在云遮雾罩下,天池就像羞涩的少女,藏起来不愿与慕名而来的游客见面,据介绍,每年都有80%的探险者都带着遗憾离开,无法见到长白山天池的真面目。幸运的是这天天气明朗,山上能见度很高,我们有机会看见天池,我们就是那20%的幸运者。
排了近半小时的队,我们坐上了越野车,沿盘山公路上山,一路上我们尽管双手紧抓扶手,身体还是被摔的东倒西歪,真够惊险刺激了,惊险之余,我更佩服驾驶员的高超技术。车很快到了山顶停车处,一下车山风陡然扑来,穿着租来的羽绒大衣也无法抵挡阵阵寒风。可是,我们怀揣着那么高的兴致,恶劣的气候也阻挡不住我对神秘自然探寻的.欲望。由于观看天池的观测地点与停车处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必须还要向上攀登,寒冷驱使我们加快脚步沿着一条小路使劲的向上爬去,很快爬上了顶峰,我们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天池。
天池呈椭圆形,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湖,她虽然在群峰环抱之中,海拔只有2194米,却是我国最高的火口湖,也是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三江之源。走近天池,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只见那一片湛蓝湛蓝的池水,一尘不染,就像一块纯净的蓝宝石,蓝的令人心醉,美的令人叹息,我们顶着寒风沿着池边向前攀登,从各个角度观赏这一个个美景,池边层峦叠嶂,群峰环抱,迎着阳光的白云峰、玉柱峰、天豁峰、龙门峰……怪石嶙峋,嵯峨秀拔,巧夺天工。天池的美景,让我们觉得如同飘进了仙境。
当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天池,告别长白山的时候,短暂的长白山之行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我默默地在心底说,再见了,长白山!再见了,这让人们魂牵梦萦的奇山美景,这人间天堂。
篇2:天池儿女优美散文
天池儿女优美散文
今年的夏天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夏天,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让热浪肆虐,横扫北半球。中国原有的“四大火炉”如重庆、武汉等,今年仍有更猛的表现,就连号称夏天“凉爽之都”的兰州,竟也连续几天出现四十度的高温。还有离北极圈最近的俄罗斯,这个从来没感到过热的国度因连续的高温天气致使几百人死于滚滚热浪。陇南也不例外,我连续十多天猫在家里,往年很少用的空调今年终于派上了用场,从早到晚地连续工作。
一天早晨,老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去文县天池不?我喜出望外,回答肯定要去,因为天池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再说我上次去天池已经是二十五年前的事了,更何况那次在天池边只待了不到半个小时,简单地录了一段,还没来得及领略到她的风韵便匆匆离开了。
陇南市到天池的距离不太远,不到一百公里,最多两个小时的车程。在去天池的路上,碰到了天池乡的党委书记。天池乡的党委书记竟然是一个女的!这让我惊讶不已。她姓方,因我是头一次见,名字不好问。要知道天池乡是文县比较偏僻的乡镇,旧社会是土匪和强盗的欢乐窝,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女的到这里来当领导。在往一个度假村走时,我问方书记,你在这儿工作,一年能上来一百次吗?她说我来了四年多了,一年二三百次是最少的,最多的时候一天三次。我说,太累了。她说没办法,她要利用各种场合推介天池,将其在短时间内打造成旅游精品,为当地老百姓架起一条致富的金桥。我说离家太远了,一个女同志在农村工作太不容易。她笑了笑说,没办法,顾了东顾不了西。
时间已近中午,天池就在我们的眼前。周围群峰耸立,高入云端,山上生长着针叶和阔叶相杂的树木,山坡上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空气中也就混杂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这儿感觉不到一点儿酷热,凉风习习,心情也格外开朗起来。简单吃过中午饭,老朋友几个人要到天池里去游泳,我自觉年事已高,已十几年没有下过水,心有怯意,便和方书记聊天,从天池的形成原因和年代,到“5.12”大地震对它的影响,从当地的风土人情谈到天池的开发远景。此时的天池,文静得像一个处子,浩淼烟波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太阳直射湖面,绿水泛着银光。太阳什么时候不见了,我们谁都没有察觉到,天空中突然下起雨来。游泳的人们在大雨中慢慢走回来。这时我们再看咫尺之外的天池,却什么都看不到了,深深雨雾将几个平方公里的天池笼罩得严严实实。雨越下越大,而天池却寂静无声。方书记说,天池经常这样,有时一天要下两三场,一会就会过去。她的话刚说完,雨就小起来,一会竟然云开雾散了。太阳又出来了,仍旧是蓝天如洗,一点云彩都没有,只是在东边天际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只有身边的树上还在不停落下的雨滴,告诉你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雨!再看天池的水,还是那样清,那样绿。方书记对我说,无论天上下多少雨,天池的水也不会发浑,水位也不会上涨。相反,不论天旱多少天,天池的'水也不会减少,水位也不会下降。
晚上我们就住在度假村,距离天池最多就是百步之遥。周围十分安静,推窗看眼前的天池,在明亮的夜色下湖水泛着暗蓝色的光。我想此刻它也睡着了吧。在城里,空调开着睡觉,都没有天池凉快。这里果然是避暑胜地!
文县天池,是全国四大天池中面积最大的,也是最美的。有人说它是火山爆发的产物,有说它是地震以后形成的堰塞湖。翻阅史籍,天池的形成年代不详。但在六百年前的明代,就有了吟咏天池的诗文。由于地处偏僻,几乎没有什么知名的文人骚客到过这里。天池就如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少女,等待世人来一睹她的芳容。临近的九寨沟,三十年前连当地人都不知道她的壮美,现在却享誉世界。三十年后的天池,会不会以她的美貌倾倒世人?
我们在等待,我们等待着。
篇3:我们坐在山上看落日散文
我们坐在山上看落日散文
常年生活在大西北的我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这里没有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惬意,也没有霓虹璀璨、流光溢彩的繁华,只有那辽阔无垠,连绵起伏的草原、丘陵和高山。
冬天是这里的主色调,常年不化的白雪,在不远处一年四季守望着我们。春天的脚步来得很慢,去得更快,甚至不知道春天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的。青藏高原的夏天和秋天,也就是内地人所说的春天,这时候的草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万木百草竞相盛开,不计成本地生长开花,偌大的一片草原瞬间变了模样。蓝天、白云、绿地,牛羊、飞禽、走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人,成为这里唯一的观众,从四面八方涌来,贪婪地享受自然风光。所有人都以凡人的眼光搜寻自己的乐园,不放过任何一幕呈现在眼前的美景。偶尔有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等动物一闪而过,等你回过神来准备仔细观看时,它们已经迅速翻过对面的山梁,身后留下一缕飞尘转眼就不见踪影。
辽阔的青藏高原深邃、悠远,在不同的`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景象,但最让人惊心动魄的是黄昏时分坐在山上看落日。一个人坐在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一览无余地目睹夕阳沉沦山谷,溅起一片火光,燃起天边的云彩,美轮美奂,变幻莫测。那曾经遥不可及的光芒亲近大地,时而平缓、时而隆起;时而喷溅、时而合拢,一道道金光从云霞的缝隙中透射而出,让人触手可摸而又心生敬畏。高耸的山谷,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一轮火红的夕阳吸纳入怀,在宁静中致远,然后隐没,然后消失。随即天空慢慢暗淡下来,迎着高原低沉浑厚的钟声,黑夜将不期而至。牛羊归圈,鸟雀归巢,四周寂静如初,仿佛到了世界末日,不由担心明天的太阳能否还会照常升起。
这时候,你的心中就有一种想说些什么的感觉,但又什么也说不出来,一如每个人的心中珍藏着的秘密一样,说不出来,抑或是不能说出来,并不意味心中什么也没有。
生活在西部的人,大多依山而居,推开窗户便能看见落日余晖,他们看惯了山、看惯了草原、也看惯了夕阳沉沦山谷的辉煌。我们也曾在影视的画面、摄影师的镜头、画家的绘画里,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落日景象。但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夕阳沉沦山谷的经历却不曾常有,那一瞬间涌上心头的感受也因人而异、因情相牵,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随之消散。
坐在青藏高原的一座山上看落日,肉体和灵魂好像从来不属于自己。每一个生灵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我们只是一粒尘埃,或是一缕青烟随风而散,消失在广袤的原野中。但真正让人担心明天能否再次重生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太阳。就像《圣经?传道书》中说的:“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欢喜有时,悲伤有时。”
天尽头,青山依旧,残阳如血。
这种牵肠挂肚的感受,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曾做过不少疯狂的事情,有些是对别人而为,有些是为自己而做。不管是对己还是为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心无遗憾的涅一次,或许是一种对灵魂的再次洗涤,就算不能重生也能保持纯洁和温度。
如果一个人最终能够保持纯洁和温度,即便他的生命多么卑微和有限,也算是活出了品格和本性。
篇4:大雾山上油桐花优美散文
大雾山上油桐花优美散文
暮春四月,谷雨刚至,接到两位友人邀请,说是去大雾山看油桐花。欣喜之余,打起行装,一同前往。
大雾山,地处罗田县凤山镇北丰河北端,海拔944.2米,是载入罗田县志的著名山峰之一。早就知道大雾山盛产油桐,是罗田县独一无二的油桐之乡,可从来没听说油桐开花能引人观赏。
摩托一路轰鸣,水泥路蜿蜒曲折。一会儿,爬高山,得见林木葱郁,峰回路转;一会儿,入峡谷,感觉清幽静谧,深径逶迤。转眼之间,到达大雾山山脚下。此时,蓦地放眼山峦,我惊呆了——山山岭岭,塝塝洼洼,一帘帘,一卷卷,像波涛汹涌的白色海浪,似飞花溅玉的银色瀑布。啊,白茫茫,银闪闪,满眼银装素裹,这就是油桐花的色彩!一望无垠,铺天盖地,让人触目惊心,这就是大雾山的油桐花!
一路前行,油桐花一路烂漫。我只顾欣赏眼前的花容,却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两位友人,既是同往欣赏油桐花,总不能撇下赏花的“主谋”啊。于是,停下摩托,向来路望去。原来他们还在山脚下,正举着相机,不亦乐乎拍着这漫山遍野的.油桐花。我明白了,他们是在抓拍油桐花的远景画面。我禁不住对着山下大喊起来:上来哟,斑斓美景在山上啰!山下也大声回应:我在抓拍珠穆朗玛峰的“雪景”呢!真的,听了他们这么一比喻,我仿佛站立在茫茫的雪山之中,回身四顾,油桐花,白如霜,洁似玉,那一拨拨的雪浪,在游动,在翻滚,蓦然间,将我连同这大山一同淹没!
穿梭在绿叶葱郁的油桐林间,踏进繁花锦簇的油桐花海,时而看山泉流韵,时而听鸟语欢歌,轻抚含苞花蕾,欲开又忍,更有怒放花枝,张扬放纵。偶尔一丝清风掠过,摇落的花朵似鹅毛飞舞,若雪花飘零,刹那间,白花绿叶,遍撒山林。俯身细看,油桐花的谢花与众不同,她不是花瓣,而是整朵整朵的花掉落地上。拾起残花数朵,仔细观察,每朵五片瓣,花蕊金黄。令人惊奇的是,花瓣内端火红,外侧雪白,一朵花竟由两种色彩构成,真个艳丽无比。
大雾山上油桐花啊,幽香缕缕,粉妆玉砌,观之,让人心旷神怡,如梦如醉。此时此刻,我又忽然想起,大雾山山清水秀,五千亩油桐花独领风骚,是一处绝美的旅游观光极地啊!《罗田县志》载:“该山天将阴霾欲雨,大雾浑然而起,因名大雾山”。还说大雾山南面有一处百丈岩石悬崖,浑浑然直贯山顶,岩石间隙有一浅井,每临夏日,太阳当空,突起飞泉,从悬岩上呈水泡状流下,开始时,日光辉映,水呈紫萦色彩,后渐渐变成银白色大水泡,顿时形成一数十丈宽的大瀑布,从岩头奔泻而下,与此同时,整个高山为大雾笼罩,稍缓,必有大雨倾注。我想,这么一个绝顶奇观之地,如今,又配以烂漫绚丽的油桐花,游人岂止美哉乐哉?
时逢细雨蒙蒙,凉风习习,我们意犹未尽,也不得不跨上摩托,离开大雾山,告别油桐花。一路上,耳畔萦绕着清代文士萧光咏《登大雾山绝顶》的诗句:“耳熟灵峰几十年,今春靸履纵奇观;环吴山点千螺少,堑楚江横一带宽;红花浅深辉下界,绿萝远近接仙坛;老僧更话惊人处,时有龙雷绕殿前。”大雾山上油桐花啊,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篇5:雪山上的父亲优美散文
雪山上的父亲优美散文
夕陽收罢最后的余辉,高原的太陽隐退到皑皑雪山后面去了。格尔木河流金溢彩,变幻着万千奇致,有如都市高楼闪烁的霓虹。于是,我想父亲的那句话一点也没错:雪山上也有一条美丽的深圳河。
我去的地方就是父亲所说的那条雪山上的深圳河——地球上最高的兵城格尔木。那一天一团一干部专门引我去看烈士陵园,在一块依稀可以辩认的石碑上,我找到了父亲的名字。
父亲来格尔木的时候,条件比眼下要艰苦得多。父亲所在的汽车一团一被戏称为“军中游牧部落”,担负着驻藏部队80%以上的物资运输任务。在那块埋在天国门槛旁边的披雪石碑上,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唐古拉山口,海拔5231米……
父亲的车队就是这样成年累月一趟又一趟与这“地狱之门”擦身而过。那一年,父亲为了帮助修理一辆出故障的军车而掉队,他和那位战友被困在茫茫风雪里。从唐古拉山口涌来的飞雪很快埋没了半个车身。两个战友只能紧紧在驾驶室里搂一抱着,用共同的体温与死神搏斗。那一回,父亲捡了一条命,却冻残了一只手。
第二年,父亲没能如愿下山,却搬到了更高的地方。七月,昆仑山下突降雨雪,肆虐的雪水挟着汹涌的泥石流,袭击了兵站附近的藏族村寨。父亲和战士们帮助受灾群众撤离险境,途中被突然袭来的两股汇合雪水卷了进去,父亲不顾自己的伤残,救起了三名藏胞兄弟,当他拽着受伤遇险的一个战士的手向上爬时,一股巨大的雪水吞没了他俩的身影……
这些故事是父亲的老战友讲给人听的。政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指着一块块墓碑上的名字:贾洪照、李春芳、陈国英……四十年来,小小的青藏兵战部,就有一千多名官兵,把生命献给了雪域高原。
当我第一次经过唐古拉山口时,我久久地伫立在那里,面对着默默无声、屹立在世界屋脊的.唐古拉山军人雕像,我对于父亲的一切疑问,全部找到了答案。
父亲身材并不魁梧,就像故乡那条南国的小河,有几分灵秀几分文弱——这是乡亲们给他的评语。但父亲在我的心目中,影像却是模糊的。四年一次探亲假,他还不如一只来去匆匆的候鸟。因为穷,他当兵去了,却去了个更穷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地方,母亲也说得不怎么清楚。母亲说那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是随手可摘白云擦汗的地方。
较之内地,也许格尔木的春天要来的迟的多,但高原迟来的春天却是世上最令人抨然心跳的季节。格尔木河蓝得像高原明澈的天空。眼目所及处,永远是望不尽的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的发蓝的青稞,如锦似缎。我终于明白了,守卫高原,就是守卫圣洁,守卫尊严;守卫高原,就是守卫收成,守卫故乡。
格尔木河,我雪山上的故乡河啊!
篇6:看雨优美散文
看雨优美散文
家住江南,时常看雨;春雨霏霏,润物无声;夏雨滂沱,酣畅淋漓;秋雨绵绵,沁人心脾;冬雨零落,淅淅沥沥……
喜爱读诗,诗中看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仿佛看到了江南道上,行人犹然为春雨江南的美景所迷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仿佛看到了许多寺院在蒙蒙烟雨中时隐时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仿佛触摸到了小雨滋润滑腻的感觉,看到了那远望青翠近看却稀疏而并不显眼的小草嫩芽;“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仿佛看到清晨的一场雨把地上的尘土都浥湿了,使房舍屋瓦如洗过般清爽,而杨柳的青枝绿叶更加清新迷人;“雨里鸡鸣一二家,竹溪村路板桥斜”,仿佛听到了透过雨声传来的雄鸡高唱,那是清晨上路的游子吧?匆匆奔赴前程,沿着那竹林边的溪流和弯弯的村间小路,踏上那歪斜的小小板桥;“北风吹起数声雷,卧看千山急雨来”,则由听风雷而看急雨,满山遍野暴雨倾泻,气势非凡;“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是一幅春雨景象;“细雨霏霏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这是仲春至初夏的雨景了;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则借雨晴之景而写情人的心情了……
看雨之时,感触良深,种种情思,涌上心头,古人所谓“落花时节更伤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都是惜春伤春、悲时伤悼,对时光流逝无可奈何。也许古诗人闲情较多,感情细腻,而今人则往往任由风雨送春归,还是忙忙碌碌为名为利,飞机火车汽车摩托,风驰电掣,呼啸前行,把风雨抛在身后。
其实,当今忙碌的人们不妨挤出片刻时间来静静地看看雨,这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你会觉得大自然以它特赐的甘霖洗涤你身上和心上的灰尘,温柔地抚摸你的脸蛋和心灵。那雨声就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消去你浑身的疲惫和冷漠,它唤起你与大自然的亲情。那蒙蒙细雨似情人的手抚慰你的心灵;那点点急雨投在窗玻璃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那是大自然伸出的弹琴的手指,敲击你的心弦;那倾盆而下的狂暴的雨,是大自然母亲为你宣泄心中的郁闷和烦乱。
也许你在农村,与大自然较为亲近,看雨的机会就多;也许你在城市里,整天关在钢筋水泥的方盒子里,被一重重灰色禁锢,看雨的机会就少。你不妨把眼抬起来,投向窗外,那里也许正有雨在飘洒,雨洗涤着城市,脱去城市灰色的服装,荡涤城市污浊的空气,把行道树洗得绿意逼人,把空气洗得清新舒畅,把人洗得更青春更明媚。
人本是大自然之子,为什么要拒绝大自然的恩赐呢?多多看雨吧,那雨水能沁入你的肺腑,直达你的灵魂深处,给你宁静,和谐,悠远的情思……
篇7:看云优美散文
看云优美散文
我总爱看那天空中的云,无论是闲来散步还是匆匆行进,也无论是坐车还是乘飞机。
云——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只要你静心细观定会有不尽的风光展现在你的眼前:飞鸟走兽、人物山水、屋舍桑田、无不栩栩如生、奇妙万状,彩霞映照下的云团又恰似仙山楼阁,琼林瑶圃,似置身于仙境,在云层上面的飞机上看云,时而是闪闪发光的一片银海,时而又浩如烟海,时而又似白茫茫的一座座雪山,海亦云也,云亦海也,山亦云也,云亦山也,甚是壮观;秋天碧空中的薄云缓缓飘浮,悠哉乐哉,常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或许还会勾起你的乡愁和忧伤;疾速翻滚的浓云如万马奔腾、气吞山河,你的心也会随之起伏不平;云瞬间可淹没了山,又可似一条玉带缠绕在山腰、露出那塔林般的山顶,霎时云又会倏然四散无影无踪,山又依旧,云就是这样善变神奇!
人世间也正像云一样五彩缤纷、变幻莫测,难怪乎古往今来留下那么多有关云的佳句、佳作、诸如“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早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月,云共山高下”、“碧云天,黄花地……”“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都是脍炙人口的妙笔,他们既出神入画地描述云,也以云来隐喻社会的动荡、讥讽官吏的恶行,寄托离愁别绪、排遣哀怨悲凄、抒发壮志凌云,还有许多以云命名的小说、电影等,总而言之,云与人类的.生存、生活、感情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云的反复无常也正是人间的世事难料!
云是一种自然现象,正因为有了云才会有阴晴雨雪,才有了自然的气象万千,晴朗的天空总会出现乌云遮目,而乌云终究也会散去,阳光还会再现,这是自然界的规律,社会也正是有了人才鲜活起来,才了有生机,才会有善有恶、有富有穷,有先进有落后,有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职业,但这一切又都没有定数,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争斗着、更替着、轮回着,这是客观存在,也是社会的规律,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是无法逃避这些规律的,人生的旅程有坦途也有荆棘,有欢乐也苦难,有成功得意也有挫败失落,我们何不把这一切看作是人生的风云来坦然面对,得意时别张狂,失意时也别彷徨,相信身外的一切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只有信念是永恒的,奋斗的精神是永恒的,相信人生的乌云终将会过去,曙光一定在前面。
看云不只是给予人美的享受,还会给人启迪和哲理。
篇8:看云遐思优美散文
看云遐思优美散文
看云是一种心情。
云在天上飘飘悠悠,人在地上忙忙碌碌。云看人垂首可见,人看云却闲暇极少。难怪古人发出“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叹。总有那么几个或高雅悠闲之人,或怀才不遇、世事遇挫之人,仰视苍穹,与云朵倾诉衷情,或浅吟低唱,或抒发胸臆,或喟然而涕泣,或相对竟无语凝咽,颇似知己。
云有浓淡之分。太浓了便是乌云,乌云压顶,往往给人一种沉重之感。看云,赏云,最好来点淡的。天高气爽,云卷云舒,淡而有味。况且放眼高空,视野开阔,志趣因之高远而淡泊。
天空湛蓝,蓝得什么都不像,只是蓝。白云雪白,形状似定似不定,来来往往,但不熙攘,一副悠闲极了的样子,慢慢地逛啊逛,也不知早已在天上逛了多少年。说不定眼瞅的这片就是从陶渊明说的那座南山飘来的呢。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士,追着白云,高吟着“归去来兮”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虽荷锄带露归,却依然有采菊东篱下的闲情逸致。遥望南山,见“云无心以出岫”,陶然而醉,醉得思绪飘飘悠悠就上了天,自以为做了一回神仙。相似的,还有屡屡遭黜的辛弃疾,一句“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解脱了自己也潇洒了自己。越贬越远的苏东坡来一句“出奇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也算酣畅淋漓,诗怀与云心一旦相通了,生命便获得了白云般的本真。“去留无意,任那天上云卷云舒”,细一揣摩,味道浓浓的,令人难忘。
云是没有故乡的。没有故乡,便处处是故乡了。没有牵挂,没有留恋,你看云有多逍遥自在。有风抬轿,到哪儿都有情趣。
赏云的`最佳境界是放眼高空。要真正做到放眼高空,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它需要大胸怀,大气度。小肚鸡肠是品不出其中的韵味的。真正的赏云,得到的绝不仅仅是身心的愉悦。欲要“放眼高空看过云”,先要“此心平静如流水”。-->
篇9:看田的优美散文
看田的优美散文
黄昏到了,天静下来的时候。父亲跟母亲说:“我去看田”。他抽着烟,边走边看,走走停停。有时候,他会在一块田边停留很久,眯着眼睛,默默地注视着那片庄稼,从近处看到远处,从现在看到遥远。有一只迟归的鸟儿贴着稻禾掠过,又一只鸟儿在稻禾上低飞,它们飞得很慢,像在称心地漫步。田野里的事,总能使父亲欢喜。对于一个热爱土地的人来说,田野就是他的圣地,就是他的希望。这些土地的朝圣者必然继承并终生不渝地保存了它的质朴、善良、宁静和谦让。
有一次父亲回来的时候对母亲说:“稻子吐穗了,白嫩嫩的稻穗”。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里透着无限的欢喜。土地就是农人生命的希望,庄稼则是土地生命的希望。那声音是一种喜悦,是一种在田地里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喜悦。不然,你无法理解一粒种子在田地上经历了秋冬春夏的艰辛,不能理解一个生命发芽、破土、抽穗、青黄不接时那份日渐成熟的微妙,更无法理解那种只有在田野上才能产生的.感恩和欢喜。它散发着阳光的芬芳,泥土的清香,雨水的甘酣。
我读懂父亲的心思,却无法读透田地上的一切。父亲耕了一辈子的田,却什么都没教会我,他没有教我何时播种,没有教我何时插秧。我曾经在田野上做过许多事,跟随着父亲去拔草,杀虫,割禾。而在十七岁那年,他让我背着书包离开村庄,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黄土地。
夜色降临了,田野上的人开始陆续收拾农具回家。父亲绕了一大圈,又沿着田埂边的黄泥小路回到了村口。他站在那里张望,习惯性地望望他那几块田,望望远方。母亲告诉我们,自从我们兄弟姐妹一个个离开家乡后,父亲经常驻足在村口守望。有时候在早晨,有时候在黄昏。父亲说,心就是一块田,你不在那里种上庄稼,它就会长荆棘。是的。一块田就在那里,如果你不耕种,杂草与荆棘就会生长。人活着总得有点盼头。而我们都是父亲田野上的庄稼,是田野上一颗颗种子一粒粒希望。他们喜欢看田,喜欢看庄稼茁壮成长。茂盛的庄稼带给父亲的是无限的满足和丰收成熟的喜悦。
夜色更浓了。村子里,有狗在叫,鸡也早已上笼。父亲边走边看,走走停停。在晚霞消逝的天边,田野上的树木开始模糊,远远看过去,就像一个个站立的人影,在守望着一片片的庄稼。
篇10:看雨的优美散文
看雨的优美散文
看雨是一种很模糊的行为,连观测者自己都不知道是在看雨,透过雨看景,还是早就已经盯着眼前窗户上的痕迹出了神。
让我这么看雨可以看一天,只要雨能够一直下。反正坐着是一天,躺着也是一天,醒着是一天,睡着又是一天。也不是说我有多闲,可能只是心里闲,能够留一点心思,这点心思供雨在我眼前来来往往却并不凌乱也就足够了。
有的时候会觉得雨吵,也就是有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把它当作一种不会干扰到我的背景音。这种妥协当然还是出于无奈,要有什么能彻底隔绝雨的'声音的办法也好,但就是没有。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一点点把自己沉浸其中,好像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下雨一样,从未停歇,但也并不是这样。总有时候会醒悟一下,原来是在是在下雨,而雨也是会停的,可偏偏就是这个时候它从来不停。下到心力交瘁为止。
看雨是一回事,走到雨里就是另一回事,和叶公好龙一样。在雨外看雨里一切朦朦胧胧,在雨里自己就成了朦朦胧胧那个。看着雨好像挺大的样子,进去走一圈可能连外套都只是变深一点点,外加吸取身体的零点几度体温,而那吸引你走进去的淅淅沥沥的声音就成了脚下的烂泥。烂泥在地上蹭一蹭就没了,真正挥之不去的还是令人上瘾的声音,那种下沉的感觉。
停的时候又盼望它重新下,下的时候却希望它赶紧停,然而自始至终就没有把晴天当作第三个选项,因为已经接受了阴天的事实。
★ 檀香优美散文
★ 优美英语散文
★ 心情优美散文
★ 镜优美散文
★ 大海优美散文
★ 红花草优美散文
★ 山啊!山优美散文
★ 五月雪优美散文
长白山上看天池优美散文(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