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春去也花的诗句

时间:2022-11-30 07:20:38 作者:门前大桥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门前大桥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流水落花春去也花的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流水落花春去也花的诗句,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流水落花春去也花的诗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有关花的诗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篇2:流水落花春去也作文

流水落花春去也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偶然翻开相册,看照片上温暖的笑靥,脑海里空留恒久的深刻记忆,一经触碰,禁不住眼角的微微颤动。

小时候,寄养于乡下。因为体弱多病,不得健奔,只好每日饭后捧一卷泛黄的诗书,于东墙古槐下闲读。读到“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时,总为那份多愁善感而感慨;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时,总为那份惆怅失意而感伤,总为那份生死离别而动容。那段日子,闲适清淡,却怡然自得。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蝶恋风姿花似蝶,相与做伴红尘中。看尽春雨夏雷秋霜冬雪,细数杏花杨柳金菊傲梅。清茶浅酌,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雨细风轻,蝶舞飞花,懵懂又一春秋。直道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哼一曲阳关调,转眼成为少年。灯火为我送行,月光与我相伴,我将踏上离乡的路。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林间的鹧鸪像守夜的更夫,与黑夜一样的寂寞。眉宇间的淡然,一如往日冷漠的梦想。一声声似在嘱咐,“天已转凉,请君添衣。”

可是,到了新处,生命的厚度又重新衡量。行走在人群中,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束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谁的'寂寞覆我华裳,谁的华裳覆我肩膀。看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于是,我开始等待――等待――是生命最初的情愫,是宿命最终的安排。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颗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识,吹一会唱一会。

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岁月从指尖流淌着,我感觉到自己的星宿从轨迹中慢慢陨落。一个寂寞的人,你永远都感觉不到他有多寂寞,他只是很简单的在你的生命中出现过,又很简单的消失。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沧海尽头,明月成烟。久别数年,我又回到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淋过雨的空气,雾蒙了我的眼眸,来时的路已扑朔迷离,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缓缓的融化。一个是华丽短暂的梦,一个是残酷漫长的现实。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青春如花,人生如果。

偶尔与故人联系,总在很短时间结束。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我怀着期待和好奇,很认真地学着他教的用纯洁的45度角仰望天空,当我真正做到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即便是流泪,也是一种纪念。就算是流泪,也回不到童年。说他们都离开了,是想在自己最孤独的时候,让他们一个个都回来。错过的,都是想要的。没有错过的,都是可以平静接受的。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那些画家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在油画里可以让漫长的时光中有无数次忧伤而安静的凝望。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人生需要等待,我期待下一次相逢。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人总是不断给自己寄托希望的事物赋予新的定义。活着,是莫大的荣幸。时间和空间的交点是生命原始的起点。人生不是直线,一路上终究有很多坐标,有些只能隔遥相望,你和他注定不会有瓜葛;而有些能是擦肩而过,你们注定是两个世界;生命轨迹中最熟悉的,还是自己。

我们只是好运赶上这班车,一路上少不了许多风景。车厢里的人来了又去,到了站就换上别人。但你是否曾经思考过,你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缺乏人生的目标,就像东飘西荡的水上浮萍,缺乏自己前进的方向,缺乏自己生活的意义,缺乏自己存在的价值。不知道自己想获得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其实世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就是没有目标的人;因为连“梦想”都没有,你还想拥有些什么呢?

在短暂的时间里实现最大的价值,等同于将不能延长的生命,拓宽厚度。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昨日不可挽留,明日也是未知,能把握的只有今天。人生最珍惜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现在。

初三:杏花

篇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诗词赏析

《浪淘沙・怀旧》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篇4: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诗词赏析

这首《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以上这篇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诗词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经典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篇5:忆江南·春去也

唐代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译文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酒杯前。只希望能等到雨过天晴、重见青天的时候。

注释

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

洛城人:即洛阳人。

袂(mèi):衣袖。

裛(yì):沾湿。

颦(pín):皱眉。

尊:同“樽”,酒杯。

赏析

第一首的主旨是伤春。词中,先写春向人们告辞,柳、兰喻春含泪挥手而别,后写一个女子惜春情态,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作者以拟人手法,把人的表情动作赋予春,有依依难舍之情,郁郁感伤之意,抒发了惜春、伤春的感情。构思新颖,描写细腻,手法多变,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的“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去也”两字感情色彩极浓。在临别之际一声“去也”。抵得上很多言语,其中当然也包含着不忍去、不愿去、又不得不去的衷曲。后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愿去去千里烟波”,连用两个“去”字,也是为了突出他心头不忍去、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的复杂感情。这是从春的.一方即客观的一方言之。再从爱春、惜春的一方即主观的一方言之,则“去也”两字更为关情。《西厢记·长亭送别》有句云:“听得道声“去也”。松了金钡;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如果借来作为“去也”两字的注解,就不难想象那种爱春、惜春而又尤计留春的惆怅之情。“多谢洛城人”则又转换角度,以春天的口吻,向惜春之人遥遥致意。作者在短短七字之间展现了两种不同视角的转换,挥洒自如,更显示出其杰出的想像力和文字驾驭能力。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泡露似沾巾”两句,紧承前句“多谢洛城人”而来,不写人之惜春,而先写春依恋人,描绘出一幅气韵横生的送春画图,且看那纤弱的柳条随风依依轻摇,就好像挥手作别轻扬起的衣袖;而葡花沾满露珠,更有如一位不胜嫣羞的美人,在离别之际泪湿纸巾。

“独坐亦含颦。”如果说,前面四句都是从春的惜别一边着笔的话,那末这最后一句写到了惜春之人,即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从句中的“独”字可以领悟到,这位抒倩上人公的心情非常寂寞惆怅。旖旎的春光曾给她以欢乐与安慰,或者说,曾激励她满怀憧憬地追求美好的理想,但是,曾几何时,春闹花谢。欢乐成为过去,安慰被失望所代替,理想也终于落空。愁绪煎熬使她坐卧不安:从句中的“亦”字可以表现出除“独坐”以外的独眠、独酌、独吟都已一一行之而终于无法排遣愁绪。在百无聊赖之中,惟有借“独坐”以自持性情,但“独坐”既久,仍不免颦眉蹙额,为愁绪所包围,由此总见得愁绪缠绵深长而避之无由了。

第二首的主旨是惜春,其抒情线索十分显明,抒情的中心非常突出。前两句在词意上是一层转折,次句的“艳阳年”与第三句的“桃花流水”在字面上也构成一个转折,两个七言对偶句与结句在虚实关系上又形成一个转折,通过这层层转折,层转层深地传出了充溢在词人心头的“惜春”意绪。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首句重复第一首的发端,既加深了咏叹的意味,强化了作者伤春、惜春的情感,在结构上也起了与第一首互相呼应的勾连作用,感慨春天的“大势”已去。次句中的“艳阳年”,即“艳阳天”,指阳光灿烂、风光旖旎的春天,“余春”尚在,大家赶紧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好好地赏玩一下暮春的风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描写了词人为自己“惜春”的行为所做的打算,桃花凋落,飘洒在溪流水上,这正是暮春常见的景象,倘若桃花落瓣已被流水飘尽,那春天的身影就是确实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词人愿意在溪水边的草茵上席地而坐,面对着落花流水,斟上一杯春竹叶酒,慢慢地喝,悄悄地看,静静地想。

“惟待见青天。”强烈表达出希望自己拟想中的“惜春”行为能够实现的心声。纵然风景无限好,倘使碰上个淫雨连绵、路滑泥烂的天气,这一番打算就全都落空了。所以诗人末句希望老天爷能够帮忙,给人间送来个无云无风的大好晴天。

这两首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从人到春,又从春到人的三次主角转换。作者不写人惜春,反写春惜人,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构思新颖,手法多变;语言朴实无华,结构紧凑奇巧。全词充分体现了诗人乐府小章“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词约为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作于洛阳。其调名下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当时白居易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刘禹锡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二人均在洛阳,时相唱和,白居易词共三首,刘禹锡的和词共两首。

篇6:流水落花春也去

流水落花春也去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题桃花夫人庙》杜牧

上篇

清风拂过,月色如水般涤荡,在夜的静谧中,沁润着每个人的梦。轻轻闭上眼睛,任心间流淌的情愫,婉转,飞扬。恍惚之间,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岁月的长廊,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春秋时期,回到了那个桃花灼灼的阳春三月,回到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身旁。

透过清凉的香雾,只见一个明眸善睐,盈盈似水的女子,正于胜放的桃林里,素手执弄,拨弦笙歌。动时如金丝起舞,水漾秋波,静处似香蕊凝露,蝶立烟萝。琴声优雅,曲意闲和,自与林中妙境相融,已然分辨不出是女子点缀了桃花,还是桃花装饰了女子。她的美,实可谓“月中飞出云中得,一倾城矣再倾国”。

在她的不远处,一个气宇不凡,威而不露,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已不知何时,默立于一株桃花树下,正饱含深情地凝望着她,似要将她的每个细微动作,都细细地镌刻于心。他相信,这个世上除了他,再无人能有资格享有她的爱。是呵,他可以保护她,宠爱她,给她所有女子都艳羡的地位和富贵。也只有他,才是群雄中的佼佼者!是可令众诸侯国君俯首称臣的楚文王!

想到这里,男子的眼眸蓦然变得明亮如星,没错,这枝世间最美的桃花,注定要为他而绽放,只有他楚文王,才配拥有“桃花夫人”!可随即,那明亮的眼眸又被几丝黯淡所替代。“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一晃三年过去,桃花又一次灼灼胜放,一如初迎她进宫时那般绚烂,那般令人愉悦。然而,在这三年里,他的“桃花夫人”却是如此的冷傲,如此的决绝,丝毫不愿在他的面前,展露自己的点滴美好。

为了博取美人一笑,他堂堂一国之君,不惜放下高贵的身段,抛开帝王的尊严,对她百依百顺,卑微到尘埃里,可为何,她始终无动于心,从不主动对自己言语,亦不肯给自己一个温暖的笑靥?难道,她的心真是石头做的,任自己百般讨好,都生不出一丝感动?还是,还是自己真的不该以这种方式将她留在身边?想到这里,楚文王的心,乱作了一团,不敢再往下想。

这时,只听泠泠琴音一声收尾,荡出袅袅余韵,似涓涓细流,流淌于心,沁润着多情人的四肢百骸。抬眸间,女子清明的目光恰与楚王的款款深情交织在一起,继而,又淡漠的移向别处,不施礼,亦不言语,恍若无物。楚王内心一紧,刚被压抑下的慌乱焦躁的情绪,一时间汹涌而出。是呵,他已经忍受了她三年的冷遇,对于一个高傲的君王来说,已然是莫大的宽容。倘若她再这样下去,恐怕连这最后的一份和谐,他都不能保证了。

于是,楚文王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走到女子身边,不快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质疑。他要让她亲口告诉自己,为何她要对他这般冷淡,竟三年都不与他主动言语。话音刚落,只见那女子冷冷一笑,凄然道:“我一个女人,伺候两个丈夫,即然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话可说的?”其实,这何尝不是她自己种下的前因,现在又自食其果呢!想到这里,女子恍若陷入了一段悲恸的回忆。

自她遵从父亲的意思嫁给息国侯后,便舍去了曾经对爱情的一切向往,将整颗心都交付给了息国侯,而息国侯亦是对她百般怜爱,心无旁骛。时日渐长,两人已是恩爱有加,心照不宣。可那一件隐藏数月的心事,她着实不该告诉丈夫。

那天,在她嫁往息国的路上,恰逢路过蔡国,便欲前往蔡哀侯府,探望姐姐。可谁知,那蔡哀侯竟公然在宴席上轻薄于她,实在令她憎恶之极。回到息国后,她本想息事宁人,不愿因此而挑起两国事端,可怎奈心中始终积有一股不平之气,令她坐卧不安。踌躇良久,她终是将此事告诉给了丈夫。然而,若是知道自己的一时之气,将会酿造出接连的祸事,她宁可将那份耻辱永埋于心。

当晚,她便与夫君商定好了计策。先秘密告诉楚文王,请他假意攻打息国。然后,他们这边再向蔡国求助,等到蔡哀侯派兵支援息国时,楚、息两国便趁机除掉蔡国,而领土全归楚国所有。此计划制定的可谓是天衣无缝,又因楚国实力强大,开战不久,蔡国便连连溃败,元气大伤,已然支撑不住。最终,蔡哀侯被楚文王所虏,蔡国灭亡。

本以为此事已经结束,可谁知,那被俘虏的蔡哀侯却心怀怨恨,誓要与息国玉石俱焚。于是,竟不惜利用一切机会,不择手段地在楚文王面前诋毁息国,挑拨离间,并极力赞扬她的精致容貌,以勾起贪恋美色的楚文王的兴致。直至楚文王将矛头指向了息国,造成现今的这般局面。哎!想来,她又能怪的了谁呢!

三年前,当她看到息国灭亡的场景时,她真的不愿再苟活一刻。只是她唯一的挚爱还在楚文王的手里, 她又怎能自私地死去呢!为了保全夫君及众多百姓的生命,她只能毅然地承担下自己所犯的错,再嫁楚文王。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还有什么比爱情、婚姻、家庭的破灭更令人悲恸的呢!但事已至此,任她如何去做,也终是无力改变,无法补救。

其实,息国侯又何尝不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徘徊呢,然而,想到妻子为他付出的一切,他又有什么资格放弃自己呢,为了有机会再见爱妻一面,他宁愿忍辱偷生,做一个看守城门的小吏!佛说:缘来缘去皆有因果。是呵,很多时候,自己所陷的困境,皆是因自己事先所种前因所致。

息国虽灭,但桃花夫人那惊人的胆量和大义之举,却着实令人敬佩!“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同样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同样是有着一颗坚定不移之心,有着一份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然而,她的命运却是更加的惨烈,更加的决绝。她,便是生活在金谷园中的名妓——绿珠。

下篇

听,那清和的月色之下,是何处传来一声声如夜莺浅唱,似清泉叮咚的柔媚歌喉?打开金谷园的大门,穿过雕栏玉砌的水榭楼阁、参差院落,只见一座翠柏掩映,溪水萦回,高雅精致的别院里,一袭娉婷的倩影,正轻歌曼舞,回旋袅娜,月白色的丽裙轻舞飞扬,柔韧顺滑的青丝随风飘动。清净的玉笛伴着悠扬的歌声,在这片动荡的土地上空盘旋、盘旋……

宴会上的数十名男子,已然被眼前这名妩媚动人的女子所吸引,视线随着摇曳的裙裾,上下舞动;身心伴着起伏的旋律,跌宕翻飞。此时此刻,纵是那琳琅满目的奇珍佳肴也不足以与美人玉足下的一粒微尘相媲美,如此绝代姿容,着实令繁星失色,百花汗颜。一支歌舞结束,只见女子婷婷宛立,飘扬的衣袂翩然而落,清灵的`笛声袅袅回旋。气氛刹时变得安静,变得微妙。众人恍若被女子带入了瑶池仙境,目光痴迷,身心陶醉,不能自己,虽歌舞已毕,却依旧不愿转醒。

半晌,一名丰神俊朗,风采灼灼的男子才回过神来,起身望着女子,连连称赞。随即,堂下掌声雷动,赞叹声不绝。而女子亦是凝望着这名男子,笑靥如花,含情脉脉。这场宴会,是石崇专为他的金谷二十三友所设,素日里,他们一行人饮酒赋诗,煮酒闲话,颇为要好。故而,每隔一段时日,他便会设宴金谷园,宴请他们。而每次设宴,他都会让心中的挚爱“绿珠”出面献上一支歌舞,以让众宾朋大开眼界,享一段仙人之乐。

很快,绿珠的美名便闻名天下,世人无不知金谷园中住着一位恍若天人的女子,也无人不羡慕石崇的奇遇艳福,但同时,亦引来了不少小人的窥伺。石崇自然不会忌惮这些,因为他所投靠的是朝廷高官贾谧,看在这层关系上,也无人敢对他不敬。他只须恣意的享受生活,享受绿珠带给他的美好。素日里,为了牢牢抓住贾谧这颗大树,他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都会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

怎奈,好景不长,石崇终是拜错了人,贾谧因逆谋罪被赵王所杀,而石崇也被视为同党,罢免官职。此消息一经传出,不少对绿珠有着非分之想的人,便原形毕露了,依附于赵王的孙秀便是其一。自他见到绿珠的第一眼起,就已爱上了她的天人之姿,自此,他茶饭不思,彻夜难寐,眼里心里就只有一个绿珠,但因顾忌到石崇的权势,也只得暗自怀想罢了。然而,现在的石崇已是今非昔比,他孙秀完全可以明目张胆地派人去索取绿珠。

而这边的石崇,却对自己的处境不以为然。虽然大势已去,但他又怎会如此的不堪一击?大后台没有了,可他毕竟还有着众多的官场好友,以及富甲一方的殷实家底,谁人敢动他!更重要的是,他的绿珠犹在,他的爱犹在。人生之乐,无非就是得一红颜知己罢了。每每想到此处,石崇都很庆幸他能够遇到如此佳人,也许,这便是他和绿珠的缘分。莫说是以珍珠十斛买下她,即便是用生命去换,他也在所不惜。

是夜,正当他于一座精致富丽的楼台上,临水宴饮,赏轻歌曼舞,享美酒佳肴时,忽见孙秀派了一干人来向他索取美人。石崇当下便已明白了孙秀的叵测居心。虽然如此,他还是强作镇定,唤来金谷园中十名相貌出众,气质不俗,能歌善舞的女子,任他们领取。可怎料,这些人并不为之所动,张口便是索要绿珠,直气的他浑身乱颤!绿珠是他石崇心中的唯一挚爱,怎能随意交于他人!随即,他便不可置否的回绝了这些人。

孙秀闻之,亦是勃然大怒,便私下劝说赵王杀了石崇。一场不可避免的灾祸就此而生,石崇的下场应是可想而知了。只是,当官兵冲进石崇的金谷园时,他并没有慌乱,也没有畏惧,因为他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与能够带给绿珠一时一刻的幸福相比,生命又能算的了什么!想到这里,他决然向诛杀他的官兵走去,只是他的身影是那么的薄凉,那么的萧索。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从空气中传来,他唯一的遗憾,就是再无力给绿珠任何保护了。

这时,只见绿珠站在高高的楼台上,向着石崇凄然道:“既然君难免一死,那么绿珠愿与君共赴黄泉!”话音未落,便已纵身跃下楼去,众人欲阻,已是不能。如此刚烈决绝的女子,恍若满庭的桂花都被她所感动,纷纷飘落,覆满一地,恍若花塚。“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也许,这便是他们的命吧,无论是福是祸,都是由自己生前所造,而结果,也应由自食。虽然二人生不能同时,但死能同穴,也算是对那寂寥的魂灵,莫大的慰藉了。

倘若说桃花夫人是天上的明月,给人以光明,那么绿珠便是清凉的风,沁心而又决绝。她们皆是世所罕见的奇女子,拥有着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只是人各有命,不同的因,终会结出不同的果。没有谁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走完一生,很多事,并非是不愿发生就不会发生的,一如身边的缘分,当有朝一日,两人的缘分走到尽头时,离别,将会成为生命的主题。然而,如果真如佛所说,人有宿命轮回,那么,我们又何须因此而伤怀呢,所有的不圆满,最终都会走向圆满,所有错失的缘分,来生依旧可以追寻。

花的英文诗句

春天的花诗句

春字的诗句

春之花的散文

描写花的诗句有什么

以花抒情的诗句

描写花的诗句和古诗

描写花很美的诗句

花的诗句及美句

描写秋花的诗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花的诗句(合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流水落花春去也花的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