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公主”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腊八节随笔300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腊八节随笔300字,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 目录
篇1:腊八节随笔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古语道:过了腊八就是年。转眼间又要过年了,由于年龄的原因,现在已经失去了小时候过年的心气儿了。反之,过年似乎成了一种负担。
想想都感觉可怕,我都29了,小三张了。时间这东西就是这么可恶,不知不觉中,就把我们的青春悄悄地带走了。走到街上,看那些打扮前卫的年轻人,虽然有的时候,感觉无法接受,但是转念一想,年轻嘛,年轻就是所有不可理喻的行为的最好解释。想到这儿又有些说不出的艳羡。人的一生中,只有前20xx年是给自己活的,活的也是真的自己,随后的数年,无形间,世俗的种种便把你束缚到一条固定的轨道上,不允许你有丝毫的偏离,人们也就如同驴子拉磨一样成天绕着磨盘这个轨道,不停的转,直到生命的终止。
昨天看了一本书,有一则寓言挺有趣。
上帝制造了一头驴子, 对它说:“你是一头驴子,从早到晚要不停的干活,在你的背上还需要驼着重物,你吃的是草而且缺乏智慧。你的生命将有50年。”
驴子回答说:“像驴子这样的生活50年太长了。求求你上帝不要超过20xx年吧。”
上帝答应了。
上帝制造了狗,对它说:“你呀,需要随时保持警惕性,守护在你最好的伙伴--人类和他们的住所。你吃的是他们桌上的残食,你的生命为20xx年。”
沟回答说:“我的主啊!想狗这样的生活20xx年太长了,请你改变我的生命不要超过20xx年。”
上帝答应了它的要求。
上帝制造了猴子,对它说:“猴子,你被悬挂在树上,像个白痴一样令人发笑,你将生活在世上20xx年。”
猴子眨眨眼睛回答说:“我的主啊!活20xx年如同小丑般,太长了,请你不要让时间超过20xx年吧。”
上帝也答应了猴子的请求。
最后,上帝制造了人,告诉他:“人,要有理性的活在这个世上,用你的智慧掌握一切,支配一切,而人的生命为20xx年。”
人听完时这样回答的:“主啊!人活着只有20xx年太短了,您将驴子拒绝的30年,狗拒绝的20xx年和猴子拒绝的20xx年赐予我好吗?”
上帝同样答应了。正如上帝所安排的那样,人好好的活了开始的20xx年,接着立业成家如同驴子般背着沉重的包袱拼命的工作;然后犹如狗一样认真守护着他的孩子,吃光他们碗里剩下的食物;当人老的时候,他活的又像猴子一样,扮演小丑逗乐他的孙子们。
看罢这则小寓言,对它这样诠释了人的一生莞然一笑的同时,不仅又想,世间万物,人是最贪婪的,若没有他贪图别人拒绝的55年,人的一生应该是最惬意的吧。
篇2:腊八节随笔感言
完成所有事躺下,已经到十点二十。又到犯困时间了,但想着今天是腊八,跟小四的闲聊,勾起了很多回忆往事。深夜咀嚼,别是一番滋味。
从小从未听说过煮腊八粥吃是为了纪念释迦摩尼成佛的习俗。那时候真的是啥都不懂,山区孩子知识欠缺的一塌糊涂。唯一陪伴我们长大的书籍,小学里好像是那些微型图书,初中里是琼瑶阿姨。但是这些阻挡不了我们成长的快乐。
吃腊八粥便是其中最最开心的事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腊八粥的味美,更更重要的是过了腊八以后似乎就进入了过年的节奏,年味越来越浓。
老家的腊八粥都是在初八的晚上做的。每次我妈都把大米,红豆,笋干,四季豆干,豇豆干,青菜,好多样放一起做成一大锅。当天晚饭吃不完可以以后吃好几天。到现在我一直不喜欢这边的甜腊八粥,就是因为怀念小时候妈妈和奶奶为我们做的那锅又鲜又香的美味粥。小四说因为她妈妈不会,她小时候从来没吃过那个粥,但是看着别人吃的时候口水曾经不知流过多少。我能体会那种感觉,在物质不充裕的那个时代,我们都是得不到满足的小馋猫。
吃腊八粥只是美好生活的开始。接下去整个十二月的大部分时间,大人们几乎都在为新年准备工作而忙碌着。辛辛苦苦一年养到头的年猪,终于要杀掉吃肉了。妈妈天不亮就起来烧开水,然后专业杀猪匠,爸爸加上邻居前后左右七八个人,一起把一头鲜活的年猪扛上杀猪台,一刀致命进去,血沽沽流出。然后待到献血流尽,放进开水退毛,然后割头,然后剖腹取内脏,最后身体、四肢肢解。加上身体各个细小部位的处理,一头猪杀下来,往往不下于一个多小时。一头年猪的宰杀,对于那些头猪来说,也真的是一部惨无人道的血泪史。可我奇怪于那时候自己的耐心,从头至尾,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我看得清清楚楚,仔仔细细。甚至每户人家每头猪,每一年我都看。
杀猪对我来说作为开心事,除了观摩那个屠宰过程以外,还在于从杀猪的那一刻开始,便是开荤的开始。全家老老小小的伙食就可以改善了。从猪血,到猪肝,猪耳朵,猪肉,猪大肠,还有猪脚等等都会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品。
除了杀猪,还有做各种美味的过年点心。麦芽糖,冻米糖,麻球,以及还有很多已经叫不上名的其他。男人妇女们都不用上山干活,聚四合院里就做这些好吃的。
一直在想,小时候的记忆为什么能始终念念不忘?是不是物质的缺乏反而让我们更能体会拥有的快乐?
有点晚了。下次继续。
篇3:腊八节随笔感言
早上拉开窗帘,院子里落了好大雪,但窗前的石榴依旧倔强地挂在枝头傲雪迎霜。
中午喝到了暖和的腊八粥,也泡上了腊八蒜,朋友圈里连远在澳洲的朋友们也在这天边吆喝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边泡上了腊八蒜。看来民俗的确有它独特的魅力。
据长辈们说,腊八蒜只有在腊八这天泡上才会通体翠绿,早一天晚一天都不会有这个效果,我从没做过实验去验证,但我愿意相信这件事,而且单位食堂早些天泡上的腊八蒜的确只绿了半截。
今天看了辛普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感觉任何诗歌经过另外一种语言的翻译,都会失去原有的美妙,即便是受国人推崇的泰戈尔的诗,无论经过多么大家的译者翻译,其结果仍是“哲理还在、但韵味已失”。不过话说回来,国人自己的现代诗同样让人不敢恭维,想当年读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差点无聊到睡过去,可见很多作文考试规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现代诗是太难衡量的一个变量。
但我在前些天意外读到类似现代诗的几句话,很喜欢,就记了下来:
有一天发现我已经无法适应这个世界,
也许,最美的时光已经过去。
心里莫名难过,却无比享受这感觉。
当云雾吞噬大地原本的样貌,
一切光鲜的表情都慢慢变得忧郁。
很快你便记不起他们清晰的脸庞,
寂静的迷梦,很难醒来。
已经到了“三九”,北方将迎来一年中最冷的时刻,据说今夜还有雪,明天看来要坐班车了。
篇4:腊八节随笔感言
虽然腊月初八已经过去一个星期有余了,但看到这两个字还不由得想说点什么。
在我的记忆中,自打上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过过我们家乡意义上的腊八了。
上高中之前的那十几年里,基本都是在自己家里过腊八的。每年腊八,妈妈都会为家人做小米面条。煮点小米、值忝嫣酢㈦绲愦谢ǎ最后一锅可口美味的小米面条就出锅了;每次的小米面条走要做很多,说是要腊八吃剩下的,一天再吃一点,一直吃到过小年,这样日子才会越来越好。我印象中,腊八的小米面条也没有吃到过小年的,也许那是一种对生活的期盼吧。
高中以后就一直在外上学,高中、大学、读研、工作,这么多年了,一直没再有机会在家里过腊八,自然也吃不多家人做的小米面条了。倒是大学时候没有出省,习俗上还不会相差很远,还能在同学的号召下去吃碗腊八粥(跟现在的八宝粥差不多),再往后就基本没有腊八的概念了。
现在,我还是比较喜欢吃小米,但家人觉得有点涩涩的,不是很愿意吃;除非我买回来了,那在坏掉之前就不得不吃了。今年腊八,我记住了这个日子,在家人面前提起,婆婆说是要吃豆腐,晚上那顿饭确实也吃了豆腐。但我仍旧在怀念妈妈做的腊八小米面条,回想着那种味道。希望下次回老家的时候,即便不是腊八也要求家人做顿小米面条。
篇5:腊八节随笔:腊八的情怀
今天是腊八节。
刚听说时,狠狠地发呆了一下。每天朝迎旭日,暮送夕阳,总以为日子会在一成不变中凝固,便很少去关注。农历肯定是记不得的,连公历也经常会在批改作业时愣在笔尖。生活,只剩下了上班的非周末与可以赖床的周末。
今天是腊八,不是周末。一大早,走进学校。学校并没有变化,树高高低低,还是那样生机勃勃。花零零落落,悄然等待着有朝一日的“花枝俏”。但,似乎又有什么不一样了。是空气中多了甜味吗?腻腻的甜味,糯糯的甜味,黏黏的甜味,轻轻悄悄地飘在每一个角落,钻进鼻间,钻进手心,钻进每一次深深浅浅的呼吸间。是孩子们的笑容里多了期待吗?那么真那么纯的期待,那么急那么迫切的期待,似乎每个人手中都握住了一个小太阳,迫不及待想驱走三九的严寒。刚刚洗漱完的也好,已经在操场跑了两圈的也好,一路遇到的孩子,都阳光灿烂。
“今天有不一样的粥。”一个女生悄悄说。
“是腊八粥。”一个女生纠正,“我昨天看到一袋一袋的东西了,那是用来烧腊八粥的。”
今天有腊八粥!我恍然。
腊八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过了腊八就是年。”如果说,过年是一支欢快的民乐,那么,腊八就是那乐队里的唢呐,一声高亢的召唤,幸福便悄然而来。腊八要吃腊八粥。吃腊八粥是习俗,或是庆祝丰收,或是期盼幸福。那么,学校里住校的孩子怎么办?
这个有住校生的学校叫做花桥中小,坐落在浦江西部的山区里。学校不大,但却有两百多住校生。这些住校生,有来自遥远的云南贵州等地的,也有父母外出打工的本地孩子。他们,有的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当城里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们却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学会了自理。那瘦小的坚强的背影常常让老师多一份怜惜。晒晒他们厚重的被子,搓搓他们生了冻疮的手,整整他们穿歪了的衣裤,学校的老师们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着这些孩子。
“孩子们,快来吃腊八粥。”喊话的正是巧珍。巧珍是食堂主任,负责着住校生的一日三餐。孩子们吃得饱不饱好不好成了巧珍的心头事。米饭面食的交替,荤菜蔬菜的搭配,巧珍在安排食谱时煞费苦心,菜单常常一改再改。她说,这次吃腊八粥是由学校党支部牵头的。党员老师从前一天就忙开了,挑最好的食材,选最好的配料,剥皮、去核、清洗、浸泡,再加上今天食堂工作人员的熬煮,曾经在锅里上下翻滚的红枣、黄米、绿豆和莲子,已经软软的,润润的,香香的,被一碗碗盛好,正热气腾腾地等着孩子们。
餐厅很快被孩子们的身影挤满了。那浓浓的香味溢满了每一片笑的花瓣。腊八粥非常好吃,仿佛是陈年的老酒,味道绵甜醇厚。孩子们或惊喜尖叫,或欣然入座,都是一副垂涎欲滴、急不可耐的模样。很快,餐厅里便只剩下碗勺的碰撞声,还有满足的叹息声,此起彼伏,温暖了这个寒冬。
“这是我第一次吃腊八粥。真甜!”一个憨憨的男生舔着嘴说,他的生了冻疮的脸上有快乐在流淌。
“这是我吃到过的最好吃的腊八粥。”说话的是一个五年级女生,她自己扎的漂亮辫子上绑着个蝴蝶结,鲜艳生动。
是的,这不是一碗普通的腊八粥,它是一种情怀,一种温暖。也许,若干年后,孩子们的记忆里不再有生活的不易,不再有求学的艰辛,我的记忆里,不再有这些孩子,但只要脚步还迈在生活的里程中,这份温暖便永远荡漾在每一次念想里,回眸中……
作者: 潘芝芳
公众号: 笔阅世界
篇6:腊八节作文300字
腊八节这一天,我来到了铜陵的永泉山庄,来感受年腊八节的民俗文化。
过腊八节当然少不了喝腊八粥了,进入了江南味道这条民俗风情街,同学们家长们散布在广场上,一个个端着红豆、桂圆、黑米、红枣、花生等等干果杂粮做的腊八粥吃着,感觉十分香,十分甜。
永泉山庄的房子大多是徽派建筑,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无论在哪里都张灯结彩,就连大树上都挂上了火红的小太阳,十分耀眼,充满了年味。
江南味道里有小吃一条街,更能体会到年味。刚刚进到小街上,一阵阵年糕和糯米粑粑的香气就扑鼻而来,混沌饺子更让人驻足痴望,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米饼和酿制的米酒也别有一番风味……
伴随着美味的香气,伴随着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这浓浓的年味,体会到腊八节的民俗传统,让我对腊八节产生了一种好感。
通过今年腊八节在永泉山庄的体验,我感受到了腊八节的年味,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感受到了永泉山庄美丽的景色……
那挂在枝头上的小灯笼,那美味的腊八粥,那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都让我难以忘怀。
篇7:腊八节作文300字
今天是腊八节了,每年的这一天我都过得很快乐。
先问问好朋友们和八宝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谁没喝我请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锅呢!
早上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做了好长时间的车,有点不适应,(我们本来就有点晕车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腊八节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因为作业在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只背背书就行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英语的10篇口语作文背下来,也不需要死记,只是为下星期三的英语口语考试做准备,没次我们都是满分,这次也要加油哦!
腊八这一天过得真开心。
篇8:腊八节作文300字
今天是腊八节了,先问问好朋友们和八宝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谁没喝我请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锅呢!
早上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做了好长时间的车,有点不适应,(我们本来就有点晕车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点pp,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一张也没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点绿色也没有。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腊八节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因为作业在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只背背书就行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英语的10篇口语作文背下来,也不需要死记,只是为下星期三的英语口语考试做准备,没次我们都是满分,这次也要加油哦!
篇9:腊八节作文300字
中国民间农历腊月初八有熬腊八粥的习俗,称为“腊八节”。腊八粥的来历,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佛祖成道腊八节本是佛教节日。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出家修道,过了六年苦行生活,他饥饿疲惫到了极点。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食后恢复了体力,洗去了身上的污垢,在菩提树下终于觉悟成佛。佛教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印度佛教传人中国,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在古代,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祭祀腊神汉代始规定于腊月初八为腊祭日。每到腊八这一天,为了祭祀腊神,民间往往要准备一顿别具风味的粥。这种粥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红糖,做成八色香粥,称之为“腊八粥”。粥煮成之后,先要盛上几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盘上、牛马羊猪圈的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迎吉祥之意。由此可知,当时的“腊八粥”与佛教没有关系,完全是我国自己的传统祭日。
篇10:腊八节作文300字
偶然想起来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三,快过年了。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每到这时候,好像天地气息到处都不一样了似的,连人也似乎换了个新的。而这过年的年味儿则是一系列的小节日给慢慢烘出来的。这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
腊八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了,但当时腊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篇11:腊八节作文300字
腊八粥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篇12:腊八节作文300字
摘要:今日,于学校的孤寂无奈早已融于零度的空气中了,久久不愿散去。今日,忆及少时,无言心中,只愿天寄我思,月明我心,星随我共过腊八。又一年的腊八,迎来的却是第一次的寂寥。北风呼啸中,孤寂空气中,零度的心情,零度的体验,腊八的温情,只能在脑海中翻腾迭起
围着一对红通通的炭火,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八宝饭,说说常日的琐事,谈谈天下的奇闻轶事。岂非元亮的桃源生活相能较之?米粥中混着蜜枣、浆豆、绿豆再加上亮晶的白糖,每一勺的甘甜全融于舌尖,香气经久不散,似有“绕梁三日”之味,沁透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今日,望着碗中的“珍宝”,早已无心品尝,闲适的心情一扫而光。舀起一勺,缓缓放入口中,无味。想想于家的无拘无束,狼吞虎咽的情景年年出现,脸上沾了米粒也是快乐的。
今日,于学校的孤寂无奈早已融于零度的空气中了,久久不愿散去。
今日,忆及少时,无言心中,只愿天寄我思,月明我心,星随我共过腊八。
篇13:腊八节作文300字
记得小时候天天盼着腊八,因为那天可以喝到美味的腊八粥。
母亲会早早起来熬,那香味,让贪睡的我会一咕噜爬起来。现在为人母了,虽常有早上来不及做,去外面吃的举动,但到那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腊八粥的。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这么多年的腊八粥,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腊八吃粥的习惯是改不掉的。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点半,忽然醒来想起忘泡了,赶紧起来洗豆下锅,又眯了会,然后洗漱,炒菜。
我这一锅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绿豆、莲子、红枣、麦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来种,还没打开锅,那香味已经溢满了我的小屋。
腊八粥实在是太美味,我真希望腊八节能够快点到来。
篇14:腊八节作文300字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 腊八节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 、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篇15:腊八节作文300字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 腊八节文案
★ 浅谈腊八节作文
★ 腊八节祝福语
★ 腊八节顺口溜
★ 腊八节经典祝福语
★ 腊八节广播稿
★ 腊八节文案标题
★ 腊八节真诚问候语
腊八节随笔300字(精选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