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一个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三国演义中的3个小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三国演义中的3个小故事,欢迎参阅。
- 目录
篇1:三国演义中的3个小故事
曹操进攻徐州,刘备军战败,落荒而逃。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被困在土山,曹操手下大将张辽与关羽交情不错,就去劝他投降,关羽就跟曹操约定了三件事。
曹操答应,关羽就投降;不然,宁死不降。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篇2: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
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国,领精兵三十万奔陈仓道口而来。
陈仓口守将郝昭有勇有谋,更得大将王双相助,诸葛亮造云梯,制冲车,填城壕,掘地道,强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陈仓口还是久攻不下。
诸葛亮郁闷至极,一时无措,无奈问计姜维。
姜维仔细分析了陈仓城池坚固,兼守将郝昭坚持防御战,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双相助,认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于是建议诸葛亮暂停攻城,派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关隘要道防止敌方从街亭进攻,自己派人献书诈降魏国大都督曹真,暗里袭击曹军大本营祁山。
曹真中计,损失兵折将,于是祁山攻克。祁山一克,攻克陈仓口指日可待。
其他说法:历史上诸葛亮没有过智取陈仓的经历
一出祁山是诸葛亮几次北伐中原,形势最好的。赵云和邓芝作为疑兵出箕谷,虽然被曹真击退,但诸葛亮亲自围祁山,声势浩大,南安、天水、安定这三郡不战而降。可是马谡兵败街亭,蜀军只得退回汉中。《演义》中那个空城计就不要提了,此时司马懿正在千里之外的荆襄一带,开了城门不晓得给谁看。
曹真率兵围攻反叛的三郡,三郡的判民首领自己绑了出来投降。曹真考虑到诸葛亮不会死心,于是派郝昭、王生二将整修守备陈仓城。
果然,第二年诸葛亮再出祁山,来到陈仓城下。“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篇3: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一、命中目标最多的射箭能手——曹操
曹操武艺很高,曾只身刺杀宦官张让,被宫廷护卫包围还能全身而退。《三国志》说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这其实就是说曹操自小就喜欢运动。曹操的文韬武略被一个高官看好,这人是太尉乔玄,乔玄是军职官员,颇懂武术、射击,所以将妻儿老小托付于武艺精湛的曹操。
当时权臣专朝,贵戚横恣,曹操不愿违心附和又恐祸及自身,于是不愿做官,请求做一个值夜班的卫士,皇城根下的护卫,射箭技艺那是必须过硬的。
曹操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于是护卫也不做了,在乡下建了一处别墅,春夏读书秋冬打猎,小时候有习武射箭的基础,弃官在家的一段时间练就了一身高超的射箭技艺。《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野鸡是很难射中的飞禽,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打草惊蛇,要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就要瞄准射击,曹操一天就射得野鸡六十三头,其命中目标的水准无人能敌,绝对可以夺得室外射箭锦标赛的冠军。
二、远射冠军——吕布
吕布是行伍出身,除手中画杆方天戟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外,其射箭的本事也极为了得。《三国志·吕布传》说“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辕门射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为了替刘备解围,他请来刘备和袁术手下大将纪灵,让士兵把他的画杆方天戟插在150米开外,对二人说:“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一杯酒下肚,吕布搭上箭,扯满弓,“嗖”的一声射去,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吕布这一箭让十万大军免予厮杀,不知挽救了多少性命。
三、箭箭十环的英雄——太史慈
太史慈弓马娴熟,箭法精良。为报答孔融照顾老母之恩,单枪匹马去救孔融,连续三天埋伏在沟坎里箭射黄巾贼,那阵势很像现代的神枪手。后来他自告奋勇去刘备处搬取救兵,突围而走的时候敌人都不敢露头,等到敌人知道他的意图后前来追赶“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箭不虚发让敌人望而怯步。
最能突出太史慈射技的一件事,是跟随孙策讨贼的时候一箭射中城楼之上敌军首领的手掌。《太史慈传》说,“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着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在城下就能射中城上人的手掌,并牢牢的钉在柱子上,这种独门绝技若在射箭比赛中绝对可以一箭十环、箭箭十环。
四、百发百中的——黄忠
老将黄忠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据说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且百步穿杨。在汉代,三十斤为一钧,四钧约为一石,二石相当于二百四十斤。黄忠与关羽大战,黄忠诈败关羽追赶,黄忠回身一箭射中关羽头盔,若不是手下留情,后果难以设想。
若以上四人活在当下,凭其精湛的射技定能让奥运冠军望风而拜俯首称臣,包揽射箭金牌绝对不在话下。
篇4: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一、命中目标最多的射箭能手——曹操
曹操武艺很高,曾只身刺杀宦官张让,被宫廷护卫包围还能全身而退。《三国志》说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这其实就是说曹操自小就喜欢运动。曹操的文韬武略被一个高官看好,这人是太尉乔玄,乔玄是军职官员,颇懂武术、射击,所以将妻儿老小托付于武艺精湛的曹操。
当时权臣专朝,贵戚横恣,曹操不愿违心附和又恐祸及自身,于是不愿做官,请求做一个值夜班的卫士,皇城根下的护卫,射箭技艺那是必须过硬的。
曹操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于是护卫也不做了,在乡下建了一处别墅,春夏读书秋冬打猎,小时候有习武射箭的基础,弃官在家的一段时间练就了一身高超的射箭技艺。《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野鸡是很难射中的飞禽,必须小心翼翼,不能打草惊蛇,要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就要瞄准射击,曹操一天就射得野鸡六十三头,其命中目标的水准无人能敌,绝对可以夺得室外射箭锦标赛的冠军。
二、远射冠军——吕布
吕布是行伍出身,除手中画杆方天戟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外,其射箭的本事也极为了得。《三国志·吕布传》说“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辕门射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为了替刘备解围,他请来刘备和袁术手下大将纪灵,让士兵把他的画杆方天戟插在150米开外,对二人说:“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营,安排厮杀。”一杯酒下肚,吕布搭上箭,扯满弓,“嗖”的一声射去,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吕布这一箭让十万大军免予厮杀,不知挽救了多少性命。
三、箭箭十环的英雄——太史慈
太史慈弓马娴熟,箭法精良。为报答孔融照顾老母之恩,单枪匹马去救孔融,连续三天埋伏在沟坎里箭射黄巾贼,那阵势很像现代的神枪手。后来他自告奋勇去刘备处搬取救兵,突围而走的时候敌人都不敢露头,等到敌人知道他的意图后前来追赶“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箭不虚发让敌人望而怯步。
最能突出太史慈射技的一件事,是跟随孙策讨贼的时候一箭射中城楼之上敌军首领的手掌。《太史慈传》说,“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着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在城下就能射中城上人的手掌,并牢牢的钉在柱子上,这种独门绝技若在射箭比赛中绝对可以一箭十环、箭箭十环。
四、百发百中的——黄忠
老将黄忠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据说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且百步穿杨。在汉代,三十斤为一钧,四钧约为一石,二石相当于二百四十斤。黄忠与关羽大战,黄忠诈败关羽追赶,黄忠回身一箭射中关羽头盔,若不是手下留情,后果难以设想。
若以上四人活在当下,凭其精湛的射技定能让奥运冠军望风而拜俯首称臣,包揽射箭金牌绝对不在话下。
1.三国演义里的精彩小故事
2.三国演义经典小故事
3.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
4.三国演义的小故事
5.三国演义人物小故事
篇5: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小故事
魏国在灭掉蜀国以后,又派了羊祜去镇守襄阳,以防止东吴的镇东将军陆抗的进犯。羊祜接到圣旨以后,立即整顿兵马,预备迎击敌人。羊祜镇守襄阳以后,很受当地驻军百姓的欢迎。吴国有投降过来的人又想回国的,羊祜都听其自便。他又减少了在边境巡逻的士兵,用来垦田种地。他初来的时候,军队里连一百天的军粮都没有,可等到年底,军粮积存足够用上十年。羊祜在军营中,经常是身着轻便的皮衣,腰系宽宽的带子,不穿戴销甲,身边的警卫也不过十几个人。有一天,部将来到军帐之中向他禀告:“侦察的人报告说,吴国的士兵防守十分懈怠,可以乘他们没有准备去袭击他们,一定能够取得大胜。”羊祜笑着说:“你们这些人小看陆抗吗?这个人足智多谋,前些日子,吴国的国君命令他去攻打西陵,他斩了步阐及其将士好几十人,我去救援都没赶上。这个人作将军,我们就只好守住边境,等到他国内情况发生了变化,才能攻取,如果不考虑时势而轻率进攻,这可是自己往失败的道上去走!”众位将领很信服他的这一番言论,于是便一心一意守卫自己的边界,也没有别的想法了。
一天,羊祜带领众位将领出外打猎,正巧赶上陆抗也出来打猎。羊祜命令道:“我方的军队不许超过边界。”众位将领接到命令,便只在晋国的地界内围猎,不侵犯吴国边境。陆抗见到此情此境,赞叹道:“羊将军有纪律,不能够冒犯他呀!”当天晚上,各自退回自己的驻防地。羊祜回到军营,察问所猎到的禽兽,如果有被吴方先射伤的,全都送还对方。吴方的人自然高兴,连忙来向陆抗报告。陆抗将送还猎物的人召了进来问道:“你们的主帅能喝酒吗?”来人回答:“必须有好酒他才饮。”陆抗笑道:“我有一斗酒,藏了很久了。现在交给你带回去,请转告羊将军,这是我陆某亲自酿造供我自己饮用的,特此奉上一壶,以表达昨日出猎时以礼相待之情。”来人答应了,携酒回去。陆抗身边的人问陆抗:“将军送酒给他,是什么用意?”陆抗说:“他既然对我们表现出恩德,我怎么能不予以答谢?”大家都感到十分吃惊。
再说来的人回去见了羊祜,陆抗的问话以及送酒的事,全都报告给了羊祜。羊祜笑着问:“他也知道我善饮酒吧?”便命令当场打开酒壶取出饮用。他的部将陈元说:“其中只怕有奸诈,将军先还是别饮的好。”羊祜笑道:“陆抗哪里是给酒下毒药的人,不必疑虑。”竟倒出就喝。从此,双方使者往来,彼此互通问候。有一天,陆抗派人去看羊祜,羊祜问:“陆将军身体好吗?”来人回答:“主帅卧病在床,好几天没有出来了。”羊祜说:“他的病大概跟我的一样。我已经制好了成药,送给陆将军服用吧J”来人带了药回去见陆抗。众将领说:“羊祜是我们的敌人,这药决不是什么好药。”陆抗说:“羊将军怎么会毒害人呢,你们不要多疑。”也服用下去。第二天病便好了,众将领都表示祝贺。陆抗说:“他是施行恩德,我们总是施行强暴,这样他就会不战而胜我。从今以后,各自保卫好自己的边界,不要贪图一些小利。
篇6: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小故事
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这就是由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的东吴江山。
兄弟俩的父亲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大军。父亲死后,孙策便带着一路人马,投奔了袁术。
袁术虽然非常欣赏孙策这位少年英雄,但他对孙策存有戒心,一直没有加以重用。时间一长,孙策便感觉到了,虽然嘴上不说,但心底却很明白。
恰在这时,扬州刺史刘繇(yǎo)把孙策的舅舅、丹阳(今安徽宣州)太守吴景赶跑了,还在长江边上屯下了重兵。孙策觉得机会来了,主动向袁术请求让他带兵到江东讨伐刘繇。袁术考虑到这样可以借孙策之手解除刘繇的威胁,甚至可以让孙策、刘繇拼个鱼死网破,自己可以坐收其利。想到这儿,袁术同意了孙策的请求,并且拨了一千人马给他。
孙策带着这班人马向南挺进,一路上他不断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到达历阳(今安徽和县)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六千人,和舅舅吴景的队伍胜利会师。同时,孙策小时候的好朋友、足智多谋的周瑜也带着人马前来会合。
孙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江边,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停靠在江边的船只才几十条,这对庞大的队伍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大大影响前进的速度。
孙策双眉紧锁,不停地在江边踱步。忽然,那一丛丛在风中摇曳(yè)的芦苇跃入了他的眼中。他紧锁的眉头展开了,大声命令侍从:“所有士兵即刻奔赴江边,砍伐芦苇,扎筏渡江!”一声令下,数千士兵齐心协力,很快就扎了许多筏子,江面上出现了千筏竞渡的壮观场面。
孙策的队伍一举冲上江东岸,攻占了牛渚(zhǔ,今安徽当涂西北),夺得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接着又用装死的办法诱使刘繇的部下笮(zé)融开门出城,伏兵突然杀出,直杀得笮融人仰马翻,连夜逃窜。孙策乘胜进攻,没多久就打到了曲阿(ē,今江苏丹阳),龟缩城中的刘繇被孙策势如破竹的气势吓得弃城而逃。
进城后,孙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依然保持着严明的军纪,并且优待俘虏,因此深受百姓拥护,仅仅十几天的功夫,就得到了兵卒两万多人,战马一千多匹。孙策的名字一时间威震江东。
不久,孙策又带兵攻下了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冶(今福建福州)等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并且借口袁术有称帝的企图,与他断绝了关系,打算继续向北挺进。
但是,在这关头,意外的事情出现了。一天,孙策上山打猎,预先埋伏着的几个刺客突施冷箭,孙策中箭跌下马来,身受重伤。
虽然医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孙策的伤势依旧一天比一天严重。孙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找来了长史张昭,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他,嘱咐他好好辅佐孙权,凭借长江天险守住基业。又把孙权叫到床边,将象征着权力的印信交给他,叮嘱孙权一定要知人善任,挑起稳定江东的重担。说完,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告别了人世。
这时,孙权还不满二十岁,失去兄长的悲痛几乎压垮了他,他泪流成河,悲痛万分。张昭竭力劝慰,请他克服悲伤,挑起兄长留下的重任,同时又火速通知周瑜,让他借奔丧之机,回来共同辅佐孙权。
孙权刚刚披上统帅战袍时,尽管统治着江东六郡,但政权并没有完全稳定,而且孙策刚死,许多将士担心孙权年轻没办法保住江东,因此人心涣散,甚至有的人想投靠新主子。在这危难之际,幸亏张昭和周瑜两人齐心协力,说服了大家,这才使政权稳固了下来。
庐江太守李术不仅不肯听从孙权的指挥,而且还收留了一些叛将,这使得孙权十分恼火,命令李术立刻交出叛将。李术却嚣(xiāo)张地说:“如果你确实有德有才,那么大家都会听你的;反之,大家就会离你而去。所以,我是不会把他们交给你的。”
李术明目张胆的反叛,促使孙权下决心除掉李术,为此,他做了周密的谋划。他预料到李术一旦受到攻击,一定会向曹操求援,于是,先下手为强,写了一封信给曹操,信中说李术这个人生性残暴,不讲信用,并且还提到了李术从前杀掉曹操的扬州刺史的往事,以此来引起曹操对李术的愤恨;如果他发兵讨伐李术,希望曹操千万不要听信李术的狡辩。这封信一方面堵住了李术的退路,另一方面又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称得上是一箭双雕。
安排好以后,孙权就发兵攻打李术,不出孙权所料,李术果然向曹操讨救兵,曹操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出手相助。李术打不过孙权,被杀身亡。
孙权平定了内乱,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同时,他大力招揽人才,采纳鲁肃先立足江东、再占领荆州、最后夺取天下的战略步骤的建议,使他在江东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发展。
篇7: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小故事
曹操统一北方后,继续派兵南下,进攻刘表和孙权。
这时,刘表刚死,继位的次子刘琮被曹军的气势吓破了胆,立即派人求降。驻守在樊(fán)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听说曹操大军南下,急忙撤退。曹操亲自率兵追赶,在长坂(bǎn)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大败刘备,刘备只得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汉),曹军依然紧追不舍,形势万分危急。
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凭借长江天险,共同抵抗曹军。刘备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派诸葛亮去见孙权。
孙权对曹操大军南下早已坐立不安,他也有联合刘备抗曹的想法,但是孙刘两军加起来兵力也不过三五万,他担心自己不是号称八十万人马的曹军的对手,因此一直拿不定主意。
诸葛亮一见到孙权,就挑明了来意:“将军,曹操已经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您是准备投降还是准备抵抗呢?我们刘将军身为宗室后代,是决不肯向曹操低头投降的。”
他仿佛一眼看穿了孙权的顾虑,又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将军虽然在长坂坡战败了,但还有水军二万。而曹军虽然兵力远远多于我们,但它从北方远道而来,已经十分疲惫,况且根本不熟悉水战,只要孙刘两军同心协力,是一定能打败曹操的。”
诸葛亮的一席话终于打消了孙权的顾虑。他马上召集部下,共同讨论对付曹操的办法。
恰在这时,曹操送来了战书,威胁说将率八十万人马与孙权决一胜负。孙权看后非常不安,部下中有人开始主张投降,孙权举棋不定,就把大将军周瑜召回商量。
周瑜一开口就很坚定,他说:“曹操名为汉朝丞相,实际上是十足的奸贼,我们怎能向他投降?”
接着,他分析道:“曹操号称八十万人马,其实只有二十万,他这是在虚张声势,况且其中还有不少是荆州一仗中被打败后收编的荆州兵卒,他们跟曹操并不是一条心,所以,我们没理由害怕。何况两军对比,我们还有许多有利的地方。首先,曹军习惯于陆上作战,但现在要和我们打水仗,他们弃长取短,犯了兵家的大忌。其次,曹军初到南方,定会水土不服而发病,战斗力必然大大削弱。将军只要给我数万精兵,我定能战胜曹军!”
周瑜斩钉截铁的一番话使孙权最后下了决心,他表示与曹操势不两立。第二天,孙权就任命周瑜为大都督,与刘备水军会合,共同抵抗曹军。
孙刘联军和曹军先头部队在赤壁(今湖北武汉赤矶山)相遇。这时,曹军中已有不少士兵因水土不服得了病,双方初次交战,曹军就吃了败仗,被迫退回长江北岸,而孙刘联军占据了长江南岸,两军隔江对峙(zhì)。
曹军的北方兵一点儿都不识水性,船一晃就晕船呕吐,生起病来,曹操一直为此事发愁。后来,他采纳了谋士的建议,把战船用铁环连在一起,铺上木板,船身就稳定多了,不但人可以在上面走路,还可以骑马。曹操认为这是渡江的好办法,却没料到已经中了周瑜的“连环计”,因为这样一来,战船的目标很大,行动不便。
黄盖向周瑜建议:“现在敌众我寡,宜速战速决。我们可以利用连环战船难以解开的弱点,用火攻对付曹军。”
这一建议和周瑜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周黄二人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制造一幕“苦肉计”的活剧。
第二天,周瑜召集部下议事,黄盖故意当众提议:要么马上进攻,要么趁早投降。周瑜大怒,要把黄盖拉出去斩首示众。在众将士的一再劝阻下,周瑜才免黄盖一死,但五十军棍直打得黄盖皮开肉绽,几次昏死过去。
几天后,黄盖派人给曹操送去密信,表示愿意投降曹军。曹操原本疑虑重重,等听到奸细报告了黄盖被痛打的经过,这才信以为真,就与黄盖约定了暗号。
火攻的前期工作都已准备停当,只差东风了。当时正值隆冬十一月,西北风刮得“呜呜”作响,这种风向只会将火烧到自己船上,周瑜整天愁眉不展。
一日,周瑜急火攻心,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众将士急得乱作一团。诸葛亮笑着送来药方,上面只有十六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还煞有介事地说自己能借来东风,甚至还说出了具体的时间。
周瑜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吩咐黄盖悄悄地准备了二十艘大船,船头密布铁钉。船内装满芦苇干柴,浇上油,再用布幕盖严实,插上军旗。又准备了一些轻快小船拴在船尾。
一切布置妥当,只等东风刮起。诸葛亮定下的那天终于来了,可是直到天色微明,依旧微风不动。一直到三更时分,忽然风声大作,旌(jīng)旗飘动。周瑜立刻命令六支兵马按照预先部署开始行动,又令黄盖派人送信给曹操,说今夜将坐送粮船前来投降。
东南风刮得越来越急,黄盖率领的大船扯满了风帆,乘着东风飞速向江北的赤壁驶去。船队驶到江心,黄盖命令士兵高喊:“黄盖来降!”
曹营中的士兵听到喊声,纷纷出来观看。曹操有个部下起了疑心,对曹操说:“这些船看上去很轻,开得又快,不像是吃水深的运粮船,恐怕其中有诈。”曹操猛然醒悟,下令不要让来船靠近。
可是,一切都晚了。黄盖高声下令:“点火!”刹那间,所有的战船同时点着了火,就像二十条火龙,乘着风势直闯曹军水寨,船头的铁钉一下子牢牢地插在曹军的船只上。曹军船只都是用铁环连在一起的,火势马上蔓延开来,眨眼功夫成了一片火海,而且越烧越旺,一直烧到了岸上。曹军士兵不是被烧死,就是掉进江中淹死。
周瑜看到赤壁上空火光冲天,知道黄盖已经得手,立刻率兵杀了过去,一时杀声震耳欲聋。曹军早已无力抵抗,曹操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孙刘联军穷追猛打,直打得曹军大败。
赤壁一战之后,曹操、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 三国演义中的好词
★ 三国演义中的谚语
三国演义中的3个小故事(锦集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