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宝贝的八个糊涂之举

时间:2022-12-15 05:33:44 作者:董明珠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董明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喂养宝贝的八个糊涂之举,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喂养宝贝的八个糊涂之举,欢迎阅读分享。

篇1:喂养宝贝的八个糊涂之举

喂养宝贝的八个糊涂之举

妈咪都想把宝贝喂得聪明又结实,但有时却不一定知道自己做得不恰当,结果是事与愿违。以下8种做法,就是妈咪经常发生的糊涂之举――

糊涂之举1鸡蛋富有宝贝生长发育最需要的高蛋白,给宝贝吃得越多越好。

理由陈述:

鸡蛋中无论是蛋黄还是蛋清,富含优质蛋白是众所周知的,特别适合给正在迅速生长发育的宝贝吃。因此,很多妈咪就给宝贝大量吃鸡蛋,觉得吃得越多越好。

研究表明,鸡蛋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以6个月前的宝贝为例,他们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成熟,肠壁的通透性较高,可使鸡蛋中的白蛋白经过肠壁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刺激体内产生抗体,引发湿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不良反应。而且,宝贝的胃肠道消化酶分泌还较少,一个周岁左右的宝贝每天吃3颗鸡蛋就不容易消化了。另外,过多吃鸡蛋会增加消化道负担,使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在肠道中异常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引起血氨升高,同时加重肾负担,引起蛋白质中毒综合症,发生腹部胀闷、四肢无力等不适。

明智之举

营养专家认为,1岁至1岁半的宝贝最好只吃蛋黄,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至2岁的宝贝隔日吃1个整鸡蛋,待2岁以后才可每天吃1个整鸡蛋。

糊涂之举2鱼松营养丰富,口味又很适合宝贝,应该多多给宝贝吃。

理由陈述:

鱼松确实是很多宝贝都非常喜欢的食物,其中的营养对宝贝的生长发育也很有益,但也不能给宝贝吃得太多。

研究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宝贝如果每天吃10-20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加之从饮水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每天摄入量可能达到20毫克左右。然而,人体每天摄入氟的安全值只是3至4.5毫克。如果超过了这个安全范围,氟化物就会在体内蓄积,时间一久可能会导致氟中毒,严重影响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明智之举

平时可把鱼松作为一种调味品给宝贝吃一些,但不要作为一种营养品长期大量给宝贝食用。

糊涂之举3宝贝断奶后最好喝鲜奶,因为鲜奶最新鲜、最有营养,比配方奶好。

理由陈述:

虽然乳品是宝贝生长发育摄取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之一,断奶后每天还应给宝贝安排喝奶,但给3岁以前的宝贝喝鲜奶并不是一个恰当之举。儿童营养学家指出,目前市场上的鲜奶主要以牛奶为主,而牛奶中的蛋白质分子很大。这种蛋白质不容易在肠道吸收,加之宝贝的器官发育还未成熟,由此加重肾脏的负担。而且,牛奶中的磷含量太高,会直接影响钙在肠道的吸收,容易导致缺钙。另外,有些宝贝喝了鲜奶后,会发生肠道过敏反应或腹泻。

明智之举

对于正在迅速生长的宝贝来说,评价乳品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与母乳的接近程度。配方奶在营养上最接近母乳,其中又添加了很多宝贝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素。因此,宝贝断奶后在3岁前,应该按照年龄段选择营养全面均衡、容易被吸收利用的配方奶,最好不要喝鲜奶。

糊涂之举4在饭前、饭后或吃饭时给宝贝喝点水好,这样有助于消化食物。

理由陈述:

无论是饭前、饭后,喝水都是不符合饮食健康原则的。因为,胃肠道在进食时会条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牙齿在咀嚼食物时,嘴里就会分泌出大量的唾液,胃里分泌大量的消化酶。这些消化液与食物的碎末混合在一起,把食物的营养素消化吸收进血液里,向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营养。如果在这些时候喝了水,就会稀释消化液,减弱消化液的活力,特别是消化功能还未发育完善的宝贝,结果会导致胃肠器官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

明智之举

最好不要在饭前、饭后或吃饭时给宝贝喝水。如果宝贝确实口渴,可先少喝一点白开水或热汤,但要休息片刻后再让宝贝吃饭,以免影响胃的消化能力。

糊涂之举5宝贝边吃边玩没关系,不是个坏习惯,只要吃进去就行了。

理由陈述:

宝贝吃饭时边吃边玩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既不卫生又不科学,十分有害于宝贝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人体在吃饭时大量的血液会集中在胃,以便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果不专心吃饭,如边玩边吃或是还在做其他一些事,就会使一部分血液分布在其他部位,从而减少胃的血流量;边吃边玩还容易加长进餐时间,使大脑皮层的摄食中枢兴奋性减弱。这样,都会导致胃内的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减少,胃的蠕动功能减弱,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使食欲受到影响。而且,边吃边玩易使饭菜变凉,这样也会影响宝贝的消化功能,久而久之生长发育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明智之举

对于边吃边玩的宝贝,妈咪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予以纠正。比如,妈咪在给宝贝喂饭时,同时让爸爸在一旁进餐,并且爸爸吃一口,就让宝贝吃一口,如果宝贝听话妈咪赶紧表扬。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为了让宝贝吃饭就急着赶着喂,也不管宝贝嘴里的饭是否已咽到肚里。一定要等宝贝把嘴里的饭咽下去后再接着喂下一口,以免影响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糊涂之举6动物肝很有营养,又含有很多维生素A,给宝贝吃得越多越好。

理由陈述:

动物肝如猪肝、牛肝确实富含维生素A,它是宝贝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也是很容易缺乏的营养。为此,很多妈咪就认为吃得越多越好。殊不知,过多吃动物肝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害处。

研究表明,肝脏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会进入到肝脏,因此动物肝中的有毒物质含量要比肌肉中多出好几倍。除此之外,动物肝中还含有特殊的结合蛋白质,与毒物的亲和力较高,能够把血液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使它们长期储存在肝细胞里,对健康有很大影响。

明智之举

动物肝固然含有宝贝生长发育必不可缺的营养,但不可过量给宝贝吃。其实,动物肝只吃上很少的量,就可获得大量的维生素A并储存于肝脏。一般来讲,未满1岁的宝贝每天需要13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1-5岁每天需要1500国际单位,相当于每天只吃动物肝时需要吃12至15克左右。

糊涂之举7别让宝贝自己吃饭,不然会保证不了营养摄取。

理由陈述:

宝贝长到快1岁时,随着两手的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周围环境兴趣的增加,他们逐渐开始不甘心于让大人喂食物,经常张着小手要自己吃东西。可宝贝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还较弱,吃起来难免会像在田里“种粮食”,把饭撒得到处都是,还把小脸弄得脏兮兮的,让妈咪觉得很麻烦。但对宝贝的这种要求和尝试父母绝对不能限制,不然将会影响宝贝独立进食的能力发展,使手部肌肉得不到锻炼,还会阻碍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因为,这时正是指导宝贝学会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吃饭的好时机,也是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一个机会。

明智之举

应该给予宝贝积极的支持,并为宝贝提供锻炼机会。比如,让宝贝自己拿奶瓶喝奶,或妈咪与宝贝共同持勺,然后宝贝在妈咪的帮助下先把饭放在勺子上,再自己吃到嘴里。当然,为了保证宝贝对营养的摄取,在让宝贝学习自己吃饭时辅以喂食还是必要的,不过一顿饭也不要花得时间太长,以免错过宝贝饥饿时的好胃口。

糊涂之举8给宝贝吃鸡时,要多喝汤少吃肉,鸡汤的营养比鸡肉好。

理由陈述:

营养学家指出,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鸡汤虽然味道十分鲜美,但鸡汤中所含的蛋白质仅是鸡肉的10%,脂肪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多。

明智之举

鸡汤中的营养虽然比不上鸡肉,但其中有含氮浸出物,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因此,最适宜的做法是汤和鸡肉一起吃。

篇2:夏天喂养小宝宝的4个糊涂之举

夏天喂养小宝宝的4个糊涂之举 -资料

在夏天,应该给宝宝们吃什么才最健康?母乳喂养的宝宝还需喝水吗?对于0-1岁宝宝来说,如何喂养是妈妈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谁都想把自己的宝宝喂养得既聪明又结实,但有时却不知不觉陷入了一些误区。

对于0-1岁宝宝来说,如何喂养是妈妈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谁都想把自己的宝宝喂养得 既聪明又结实,但有时却不知不觉陷入了一些意识误区。以下4种做法,就是妈妈们夏天经常做的一些愚蠢事:

糊涂之举1:夏天不晒太阳,多吃钙片补钙

有父母认为:夏天太热了,不晒太阳也没事,如果想要宝宝长高个子,多吃点钙片就行了。

明智之举:婴幼儿如果保证了奶制品的摄入,那么他们的体内就并不缺钙,而是缺乏促使钙吸收的维生素D。与其给宝宝吃钙片,还不如给宝宝补充一些鱼肝油,或者多做户外活动晒晒太阳。

晒太阳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特别是在防治儿童佝偻病或成人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特殊的疗效。

可有些父母在宝宝晒太阳时,给宝宝蒙上纱巾、戴上帽子,还隔着玻璃晒。专家指出,这样晒并没有效果。晒太阳要尽量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给宝宝晒头后部、手腕、脚腕、屁股,防止生病。如果担心阳光强烈刺激皮肤,父母可利用清晨或傍晚的阳光,或在树荫、屋檐下,或开着窗利用折射光,使宝宝受益。

糊涂之举2: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夏天也不用喝水

有父母认为:宝宝夏天喝母乳就够了,无需额外补充水分。

明智之举: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但是,并不代表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特别是在夏天,宝宝正处于好动期,很容易出汗,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水分,因此适量多次补水特别重要,

资料

值得妈妈们注意的是,不要等到宝宝很渴的时候才喂水,这样会淡化胃酸,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杀菌。妈妈应及时让宝宝多喝水,帮助宝宝的机体充满水分。

糊涂之举3:夏天宝宝大便干燥需吃香蕉、麻油

有父母认为:夏季宝宝容易脱水,如果遇到宝宝便秘,最好是吃些香蕉、麻油可以帮助消化。

明智之举:吃这些并不管用,最重要的是养成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要固定。因为食物消化到达大肠的时候,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水、造血、蠕动、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如果能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把食物残渣及时排出体外,那么大便干燥就能得到缓解。如果食物残渣滞留在大肠中的时间越长,那么水分就被吸收的越彻底。

糊涂之举4: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越多越好

有父母认为:给宝贝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越多越好,比如多补充维生素A、D。

明智之举:虽然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十分重要,然而也不能给宝宝过量地摄入或滥用,否则会对宝宝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的危害比如会有维生素A、D中毒等。维生素C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但长期大量服用,血浆中维生素C的浓度一直处于饱和状态,幼儿容易产生草酸盐尿。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专为儿童配制的口服营养补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及糖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也不能长期多量服用,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反而阻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

-胡萝卜番茄饭卷(3岁以上适用)

原料:软米饭1碗、番茄半个、胡萝卜1段、鸡蛋1-2个,盐少许。

步骤1:番茄、胡萝卜分别去皮切碎放入碗内,倒入米饭并加盐混合均匀。

步骤2:锅中放水,把碗放入锅中蒸上5分钟左右。

步骤3:平底锅内放一点油,将鸡蛋液倒入,迅速旋转,摊成薄而宽的蛋皮,放入盘中备用。

步骤4:将混合后的米饭铺在蛋皮上,卷起切段即可。

小贴士: 1、混合后的米饭也可以放入油锅中炒热。 2、饭卷样子特别,营养丰富,很讨小朋友喜欢。

篇3:宝贝的大米喂养小百科

宝贝的大米喂养小百科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也是宝贝断奶后的主要食品之一。可是很多妈咪听说,成年人大米吃多了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危险,还会让人血液偏酸,不利于骨骼发育。那么,娇嫩的宝贝吃大米是否安全呢?大米有什么优缺点?应当怎么吃才好呢?

大米的4个优点

大米属于五谷之一,养育中国人几千年,必定有其出众之处――

1. 淀粉――易消化,适合婴幼儿肠胃

大米的淀粉粒在各种谷物当中颗粒最小,因此它口感柔软细腻,容易消化,比其他谷物更适合幼儿的肠胃。很多婴儿断奶食品都以米粉为主料。

2. 蛋白质――高质量蛋白质

大米的蛋白质生物价值不及动物性蛋白质,其中“赖氨酸”这种必需氨基酸略微少些,但是如果在粮食当中比较,它比小麦的蛋白质质量高。按“生物价”这个指标来比较,糙米蛋白质的生物价是73,与牛肉蛋白质相近,而全麦粉蛋白质为68,玉米和小米蛋白质就更低了。

3. 能量――低热量

大米制作成米饭或米粥之后,按体积或重量来比较,都是各种粮食当中能量最低的。制作米饭时,1倍的大米要加入1.5倍的水,因而米饭的含水量达到60%以上;如果给宝贝制作软饭,加水量就要达到2-3倍;制作粥食的时候,加水量通常达大米重量的8-10倍。

同时,米饭和米粥制作的时候不需要加入任何油脂,也不需要加入糖和盐,不会额外增加能量。因此,欧洲减肥女性常常喜欢用米饭来作主食,替代热量更高的面包和薯条。

4. 过敏原――最安全

大米过敏原很少,而对小麦食品过敏的人并不罕见。所以,对于过敏体质的宝贝来说,以大米作为主食品是比较安全的。

大米的3个缺点

大米也有缺点,但只要注意食物搭配,就能克服――

1.微量元素含量少

从微量营养素来说,大米略逊一筹。如果用糙米和全麦相比,米里面的B族维生素含量明显要低一些,而且矿物质也不够多。经过精磨之后,大米外层营养丰富的部分几乎都流失到米糠粉当中,维生素的保存率不到30%。所以,如果以精白大米作为主食,又不给宝贝配合足够多的其他食品,就很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2.缺乏足够的矿物质

从酸碱平衡来说,精白大米缺乏足够的矿物质,是典型的成酸性食品,需要配合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才能达到良好的酸碱平衡,让宝贝骨骼健壮、皮肤光洁。

3.摄入过多小心慢性病

从慢性疾病的预防来说,精白大米的摄入量虽然与慢性疾病的高发有一定的关系,但只要多吃些蔬菜和粗粮,多选择糙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有实验证明,面粉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更大一些,所以妈咪们不用特别担心米饭宝贝未来的健康问题。

花样大米面面观

除了市面上的精白大米,大米其实还有很多花样可寻。从颜色上来分,有白米、红米、紫米、黑米和绿米;从加工品种上来分,有精白米、糙米、留胚米、胚芽米和蒸谷米,还有营养强化米。妈咪不妨尝试其中的各个品种,别让宝贝认为大米只是一种白色的食品――

* 有色大米――颜色越深营养越丰富

有颜色的大米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花青素,它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对提高人的抗病能力有帮助。同时,有色大米的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白米,维生素也更加丰富。这些大米的颜色都在表皮部分,所以它们都属于“糙米”,没有经过精磨,保存了全部的维生素,比白米的营养价值高得多。总的来说,米的颜色越深,营养价值就越高。

* 糙米――膳食纤维含量高

普通白米在加工之前,就是表面粗糙的糙米,有一点淡淡的黄色。它虽比不上那些有色大米,却也能保存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一样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最要紧的是,糙米当中含有米胚。

胚是谷物种子的生命活力中心,是新生命萌发的地方,也是种子的营养精华。胚里面的蛋白质质量极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还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锌的含量非常高。

* 营养强化米――口感好,营养多

糙米、留胚米和胚芽米等口感都比白米要“粗”一些,很多人觉得口感不好,对它们敬而远之。相比之下,蒸谷米,也就是营养强化米就两全其美了。它把大米外层的营养素“蒸”到了内部,所以磨完之后,米是变得不那么粗糙了,但仍然保存了大部分营养素。

它的奥秘在于,用淀粉和多种维生素混合,然后造成米粒的样子,按比例混进精白大米当中,蒸出饭来味道和普通米饭也没有区别。与其他大米不同的是,这种米绝对不能淘洗,以免把宝贵的维生素溶掉损失。

按宝贝年龄选米

有了大米这种适合宝贝的食品,还需要按照年龄精心调配。首先是品种选择,其次是做到合理烹调,并与其他食品科学搭配――

6-12个月:

因宝贝的.口腔和肠胃都十分娇嫩,消化能力很有限,暂时不宜给他们吃纤维太高的食物。在添加含大米主食的时候,要以粥、高蛋白米粉和膨化米食为主,注意质地柔软、细腻,要充分加热煮透。如果有营养强化大米和蒸谷米,不妨优先选购。

1-2岁:

宝贝的牙齿咀嚼能力增强,可以吃软米饭,也可以吃添加部分糙米的米粥。加入糙米的米粥最好用高压锅压烂,或用沙锅煮软。

2-3岁:

这时宝贝牙齿已经十分有力,咀嚼能力增强,可以吃些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的整粒大米,如黑米、紫米、红米。膳食纤维对促进宝贝的牙齿发育很有帮助,还能预防便秘。

大米烹调7要点

1. 少淘米或不淘米

一般家庭在蒸米饭前都是先淘米,而维生素B类是水溶性的,又分布在米的表面部位,很容易随着淘米水溜掉,维生素B1的损失可高达20%-60%。其实,如今市面上卖的多为免淘米,大米中的杂质灰尘已经被吹去,回家直接下锅即可,不需要淘洗。

2. 预先泡米容易煮软

没有精磨过的大米都很硬,煮起来太费时间。不妨煮前把米浸泡一夜,然后煮起来就快多了。注意,泡米的水一定不能扔掉,要下锅一起煮,大米表层的营养成分和保健物质都在这里面呢。

3. 开水烹调营养损失少

用开水煮米,就能让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减少对维生素B1的破坏作用,煮出来的粥口感也更好。

4. 煮粥绝对不要加碱

煮粥加碱的做法在北方常见,很多人都认为加碱的粥喝起来口感更好,比较黏稠,殊不知这样做会造成维生素B1的全军覆没,也会破坏维生素B2和叶酸。只要提前浸泡,熬到火候,米粥自然黏稠好喝。

5. 不要给宝贝多喝咸味粥

宝贝年纪幼小,肾脏功能还不够健全,不能处理大量的盐分。皮蛋粥、瘦肉粥等通常要加入少量盐,虽然浓度不高,但喝下一大碗去,仍会给宝贝带来过多的盐分负担,还会养成宝贝喜盐的重口味。

同时,也不要在粥里面加入味精。皮蛋当中含有碱,对粥里面的维生素破坏也很大,对2岁以下的宝贝来说,更要尽量避免。

6. 多制作杂粮粥和豆粥

大米和小米、大麦、红豆、绿豆等一起煮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营养价值,而且口味也更加丰富。假如加入一些坚果和芝麻,不仅营养升级,还能促进香气散发,一定会让宝贝十分开心。

7. 注意粥的安全性

有些粥里面放进了各种粒状配料,如花生、枣等。这些配料可能带有坚硬的核,也有可能粒度大小容易卡住气管,一定要高度注意。最好能把所有的核去掉,2岁以下小宝贝的粥最好不带有粒状物。(文/范志红 食品营养专家)

篇4:解析宝贝喂养的10个疑问

解析宝贝喂养的10个疑问

幼儿教育:

科学合理地喂养宝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蕴藏着很多学问和知识。妈咪难免会产生一些疑问――

疑问1:宝贝是个早产儿,喂养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析疑问:早产儿在喂养上要更精心一些。

早产儿是满28周但不足37周出生的婴儿。由于提前出生,体内的各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在喂养上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妈咪更精心一些。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咽喉部和食管括约肌神经发育不全,所以经常会把食管中的奶挤到咽喉部,然后呛入气管中。因此,给早产儿喂奶时尽量让其上身处于直立,以加快 胃排空的速度。每次喂奶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宝贝疲倦。如果连续吸吮时间超过30分钟,最好让宝贝休息一下再喂。喂奶时每隔10-15分钟就要小心抱起宝贝,在背上轻拍几下,促使胃里的气体排出,以防溢奶。另外,喂奶时还要注意为宝贝保暖,特别是天气寒冷时,以防发生皮肤硬肿症。

疑问2:我从4个月开始为宝贝添加了辅食,但宝贝一直只吃果泥、蔬菜泥,碎肉、碎菜就不吃了,这样会对宝贝有影响吗?

解析疑问:久吃泥状食物会影响宝贝的咀嚼功能发展。

在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时,由于宝贝还没有长出牙齿,所以像果泥、菜泥的一类食物更适合于胃肠消化吸收。但如果总给宝贝吃泥状食物,就会错过咀嚼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导致1岁以后不会咀嚼颗粒性或固体食物,发生咀嚼功能障碍。因此,不能长时间地给宝贝吃流质或泥状食品。随着宝贝的牙齿逐渐萌出,一定要按照月龄添加促进咀嚼功能发展的颗粒性或固体辅食。

疑问3:宝贝过了1岁以后,还需要天天给他喝牛奶吗?

解析疑问:每天仍然需要喝500毫升奶。

1岁以后的小宝贝,刚刚断奶或还没有完全断奶。虽然吃的食物已经和大人一样了,但牙齿尚未发育完全,咀嚼固体食物(特别是肉类)的能力有限,会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而此时的宝贝,还不能完全从固体食物中摄取到足够蛋白质,饮食上应注意摄取奶类,以补充蛋白质,奶类仍是宝贝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儿童营养专家建议,宝贝每天还应该保证喝500毫升的奶。

疑问4:宝贝已经1岁多,完全断奶了,能像大人那样一天吃三餐吗?

解析疑问:宝贝每天的'进餐次数应该比大人多一些。

虽然宝贝完全断奶后每天基本上吃普通饮食了,但宝贝的胃要比大人小,消化功能还未发育成熟,所以每餐不能像大人那样进食很多。

可宝贝的身体却长得很快,需要比大人更多的营养,否则将会影响生长发育的速度。因此,每天不能像大人那样一天只进三餐,应该增加进餐次数。一般来讲,1至1岁半的宝贝每天除了早、中、晚三餐外,还应该在早餐与午餐之间加一次早点,在下午与晚餐之间加一次午点,在临睡之前加一次晚点。但加餐的点心不宜量大,以免影响宝贝进食正餐和夜里睡眠。

疑问5: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很有营养,是不是给宝贝多喝牛奶就会长得更快?

解析疑问:牛奶虽好但不能过量给宝贝喝。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可为宝贝快速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牛奶喝得过多,会影响宝贝从其他食物里摄取必需的营养。比如,宝贝的脑组织在发育中最需要的营养是糖类,而糖类主要是从每顿饭中的主食中摄取。如果过多喝牛奶就会影响糖类摄取,使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发生能源危机,影响脑组织正常发育。

过多喝奶还会造成宝贝体内热量过剩,导致肥胖,同时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久而久之损伤肝肾功能。因此,只通过喝牛奶来为宝贝提供所有的蛋白质,不符合多样化饮食和营养平衡的需求。

疑问6:宝贝不喜欢吃新鲜水果或蔬菜,但喜欢喝鲜榨果汁或果蔬汁,鲜榨汁的营养与新鲜水果蔬菜差不多吗?

解析疑问:鲜榨汁不如新鲜果蔬营养好。

虽然鲜榨果汁味道甘美,宝贝也能喝得很快,但营养专家告诫,新鲜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鲜榨果汁虽然从营养成分与新鲜水果相差不多,但却会使人失去人体必需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对人体有重要作用,可溶性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等,可把肠道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包裹,排出体外,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非溶性纤维可在肠道吸收水分,使大便体积增大、变软,更容易排出体外,避免便秘。而且,膳食纤维还可使宝贝的牙齿得到锻炼,促进牙齿及颌面骨发育。因此,最好培养宝贝吃新鲜水果的兴趣和习惯,鲜榨果汁只是有时调剂性的品尝一下。

疑问7: 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宝贝吃蔬菜?

解析疑问:应该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培养爱吃蔬菜的习惯。

1岁以内是宝贝口味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机,日后某些食物宝贝可能就会不接受,导致挑食,因此培养爱吃蔬菜的习惯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

出生4个月后,给宝贝喂一些蔬菜汁或蔬菜水,如西红柿汁、黄瓜汁、胡萝卜汁、绿叶青菜水等,逐渐再喂一些蔬菜泥,如胡萝卜泥、土豆泥等。待宝贝乳牙逐渐长出后,咀嚼力越来越强,再把蔬菜剁碎后放入粥或面条中。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可避免宝贝形成不喜欢吃蔬菜的习惯。

疑问8:给1岁以内的宝贝吃的辅食该不该加盐?

解析疑问:最好不要加盐或只少少地加一点盐。

很多父母时常会觉得宝贝的辅食太淡了,一点味道都没有,于是就往里面加盐。专家认为,对于1岁以内的宝贝,最好不要在辅食里加盐,或仅加上一点调调味即可。

宝贝的肾脏发育还不建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贝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由此使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而且,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其实,对于宝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待宝贝过了1岁以后,每天的菜肴中可适量加一些盐,但也不能超过1/4小匙,仍然应该坚持淡食。

疑问9:蔬菜中的菠菜含铁很高,如果宝贝缺铁是否菠菜吃得越多越好?

解析疑问:给宝贝过量吃菠菜容易引起体内缺钙。

缺铁性贫血是宝贝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宝贝患病时,除了多吃富含铁的动物类蛋白以外,很多父母听说菠菜含有丰富的铁,就天天给宝贝吃菠菜,以为吃得越多越好。

菠菜虽然含铁量较高,但在人体的肠道却很难吸收利用。而且,菠菜中还含有大量的草酸,进入肠道后与钙质相遇,形成大量不容易溶解吸收的草酸钙,影响钙在肠道吸收,导致体内缺钙。如果宝贝本身患佝偻病,会更加重病情。所以,菠菜虽好但也不宜给宝贝吃得太多。

疑问10:听说血豆腐很有营养,可不可以给宝贝吃一些?

解析疑问:血豆腐中的营养非常适合宝贝的生长发育需要。

血豆腐主要是指猪血,它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保健食物。猪血中富含的蛋白质是猪肉所含蛋白质的4倍,是鸡蛋的5倍。而且,猪血中还含有18种必需氨基酸,其中比例恰当,特别是宝贝生长发育必需的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还富含许多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铁、钙、铬、钴等含量很高,可以辅助纠正缺铁性贫血。宝贝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体内容易发生缺铁。如果经常食用猪血,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篇5:科学喂养3岁之内小的宝贝

科学喂养3岁之内小的宝贝

宝贝喂养关键词(0-12个月)

要照顾好3岁之内小宝贝的胃口,对于新妈咪来讲,确实是一件千头万绪的事。层出不穷的关于营养的名词让她们目不暇接,比如,鱼油与鱼肝油有什么不一样?什么是母乳化奶粉?什么时候补钙?辅食应该怎样的添加?宝贝的食量是否正常?好吧,让我们整理一下纷乱的头脑,点击一下0-3岁宝贝的喂养关键词――

0-3个月关键词1:母乳喂养

母乳是宝贝的甘泉,特别是3个月内的宝贝更加依赖母乳的滋养。虽然母乳看上去稀稀的,可尝着是甜甜的,这是因为它含有较少的蛋白质和较高的糖分(碳水化合物)。有的妈咪总以为自己的乳汁看上去像水一样,没有营养。看着嗷嗷待哺的宝贝,很多妈咪总担心他们没有吃饱,迫不及待给他们换配方奶。其实,母乳绝对是宝贝最迷恋的美味,任何乳品都无可替代。

关键词2:配方奶粉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在几大婴儿奶粉厂商的合力推广下,母乳化配方奶粉的喂养概念可谓深入人心。很多妈咪出于种种原因,不能完成用母乳喂养宝贝的自然使命,需要依赖奶粉喂养。其实,母乳与其他乳汁的差别是很难用工业化的方法来弥补的。可有时不得不用配方奶粉喂养宝贝时,一定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1.忌高温母亲的体温是37℃,这大体也是配方奶品中各种营养存在的适宜条件,宝贝的胃肠也好接受。

2.忌过浓浓度高可能会引起宝贝发生腹泻、肠炎。当然,如果太稀也会造成营养不良。

3.忌污染变质配方奶所含的丰富营养,是一种良好的细菌培养基,特别是冲调好的奶粉不能耐受高温煮沸和消毒。所以,在配制过程一定要注意卫生。如果开罐后放过长时间,会造成污染。

关键词3:鱼肝油

0-3个月的宝贝需要添加鱼肝油,这往往先于钙剂的需要,所以,如果去医院复查别忘记让医生为宝贝开好鱼肝油,并一定询问好合适的用量。通常,伊可新胶丸每天服用1粒,1岁以下的配方含维生素D为500微克,1岁以上的配方含维生素D为700微克。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能促进宝贝对钙质的吸收利用,保障骨骼、神经发育,每天大约需要400微克的维生素D。但过量服用维生素A、D,也很容易蓄积在身体里,引起中毒反应。因此,在补充鱼肝油时要严格遵守剂量。

关键词4:果蔬汁

果蔬汁是妈咪应该为0-3个月的宝贝做的“饭”,像青菜水、橘子汁(按照50%稀释)、番茄汁、西瓜汁、胡萝卜水,甚至山楂水,宝贝都可以开始尝试了。它能带来天然的维生素,对于0-3个月的宝贝来说,母乳中的维生素C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

关键词5:水

满月之前,宝贝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发热、出汗多、便秘或母亲奶水不足、人工喂养不足等情况,才需要适当喂些温水,但尽量不要加糖。

1个月以上的宝贝,每天可以定时喂水,或是用果菜水的形式给他们补水。

4-8个月关键词1:米粉

4个月以上的宝贝能消化淀粉类食物了,加之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需要添加米粉。好在现在的米粉强化了多种微量营养素,使营养功效更加突出。至于米粉的用量,要结合宝贝的胃口及生长发育的情况,一般每天1-2次,每次按1-2勺添加到奶品中,作为补充。

关键词2:吃蛋黄

蛋黄是4个月以上的宝贝首选的蛋白质类辅食,它的致敏性低,比蛋清或其他蛋白质类食品更加安全。同时,蛋黄中含有铁、卵磷脂、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很好,也很容易咀嚼、消化。首次添加蛋黄时不妨谨慎一些,从1/8到1/4个开始耐心尝试,确定宝贝没有呕吐、腹泻、湿疹等过敏的表现再逐渐加量。蛋黄可制作出好多让宝贝垂涎的食物:

1.蛋黄酱把蛋黄研碎、过滤,加上肉汤、淀粉煮。 2.蛋黄菜糊糊把西红柿、洋葱切碎,扁豆煮软切碎,加些肉汤煮;最后,倒入调匀的蛋黄糊。

关键词3:泥糊糊

泥糊状的食物能帮助锻炼宝贝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土豆泥、红薯泥、胡萝卜粥、面包粥、饼干糊,以及各种添加少量低纤维蔬菜的粥汤,都是这个阶段应让宝贝尝试的食物。如果贪图方便快捷,不妨到超市的婴儿食品柜台上看看,那里有许多婴儿辅食产品,可为忙碌的妈咪排忧解难。

关键词4:长牙

在这几个月中,大多数宝贝开始出牙了。这一方面是对孕期和初生阶段哺育成果的检验,一方面是在提示妈咪关注一件事,即开始为宝贝补钙。一般每天补充100-200毫克元素钙,就能满足宝贝的需要。为宝贝选择钙剂时,关于品种和用量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因为各种钙剂的化学成分不一,剂量从几十毫克到数百毫克不等,标注方法也不很统一,非专业人士识别不易。为了锻炼咀嚼能力,促进乳牙萌出,可给宝贝准备一些烤制的馒头片、饼干等稍硬的点心。

关键词5:吃肉类

4个月以上的宝贝开始显露出“杂食小动物”的本性,他们会喜欢迷人的肉香。因此,如果在食谱中逐步引入鸡肉、鱼肉、鸡肝、虾肉、猪肉等动物性食品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鱼泥、鸡肉泥的纤维细,蛋白质含量高,特别是鱼肉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铁和钙,海鱼中的碘含量也很高。适时添加肉类,不论从营养上还是口味上都能带给宝贝全新的感觉。

9-12个月关键词1:上饭桌

9个月后是宝贝建立进餐规律的阶段,他们开始登堂入室,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他们正式进入离乳期,规律的进食将会慢慢替代乳品的营养地位。经过几个月的辅食添加训练,他们可耐受的食物范围扩大了,常见的食物已不在话下。虽然宝贝在餐桌上仍是个“小麻烦”,但这是让他们领会正常进食规律的一个重要过渡。

关键词2:吃肉菜饭

减少喂奶的次数,让宝贝随餐进食营养更加丰富多样的辅食。宝贝的一日饮食不妨这样来安排,早晚母乳各一次,早餐给予肉末菜泥大米粥,午餐搭配碎菜肝末烂面条,下午加些苹果泥和小饼干,晚上做鸡蛋黄鱼羹和碎菜烂饭,是不是看上去挺好吃?

关键词3:每天喝奶

如果辅食添加正常,9-12个月大的宝贝每天应保持饮奶300-500毫升,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自然角度来看,虽提倡应坚持哺乳到宝贝满1岁半,但母乳喂哺到这个阶段已远不能满足宝贝的生长发育需要了。

关键词4:味道重不重

许多宝贝长到1岁了还不识五味,因为他们的妈咪担心宝贝的心脏、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善,不敢让宝贝品尝咸、酸、甜、油的食物,当然,未额外添加盐、糖、醋、油等调味品,营养也不会缺乏,添加少许盐、糖、油也不意味着宝贝长大后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实际上,适当的味觉刺激能够调动宝贝的食欲,甚至可让他们更快乐、更聪明。妈咪不妨以自己的口感作为标准,感到稍稍淡些,宝贝就可以耐受了。

文/刘燕萍

专家简介刘燕萍

营养学在读硕士

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营养专业。毕业后一直在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临床营养医师中的一员。作为临床专业营养医生,特别关注母婴、老年以及病患的营养状态,进行人群的营养教育更被她视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糊涂学的心得

糊涂的爸爸作文

喂养熊猫兔日记作文

八个快乐体会

八个低成本创业项目

八个女性创业项目推荐

八个抗疲劳小窍门

宝贝祝福语

宝贝宝贝读后感

婴儿混合喂养的两个方法

喂养宝贝的八个糊涂之举(通用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喂养宝贝的八个糊涂之举,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