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谚语

时间:2022-12-16 05:04:24 作者:洗衣机斯基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洗衣机斯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谚语,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谚语

(1)小暑小禾黄。

寓意:小暑时节,天气炎热,田里的小禾苗都被晒黄了。

(2)小暑吃芒果。

寓意:小暑之时,有许多时令水果成熟,如芒果就可以供人们享用了。

(3)小暑温墩大暑热。

寓意:小暑时节,气温还没到达最高,只是温而不热,到了大暑那才叫真正的炎热。

(4)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寓意:小暑过后,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温在一天天地上升。

(5)小暑南风,大暑早。

寓意:小暑时节,若是吹南风,那么到了大暑必定无雨,会出现大早。

关于小暑的谚语 24节气小暑的谚语或俗语

篇2: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谚语

(6)小暑打雷,大暑破好。

寓意:小暑这一天如果打雷,大暑时必定有大水冲决好堤。

(7)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寓意:小暑吹东风,大暑傍晚红霞满天,这都是台风来临的征兆。

(8)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寓意:民间常以六月初一是否打雷预卜当年是否有台风。

(9)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见霜。

寓意:六月六日下雨,至当年秋冬会很冷。

(10)六月六,仙草水米笞目。

小暑的民间农谚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习俗

1、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2、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3、小暑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4、吃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

5、喝消暑汤或粥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6、小暑“食新”

小暑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篇3:二十四节气之小暑谚语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谚语「汇总」

小暑小禾黄

小暑吃芒果

小暑温暾大暑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

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

夏播作物间定苗,追肥治虫狠锄田。

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棉花进入花铃期,修治追耪酌情灌。

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

毛巾肥皂随身带,长裤长褂身上穿。

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

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村村户户沤绿肥,肥堆如山麦增产。

割晒青草好时机,牲口冬季之“美餐”。

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篇4: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

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这意味着夏季最炎热的时节即将到来。从环境上说,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有热到极点。在此季节,人体容易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此时节的养生原则为少动多静、饮食有节。

小暑节气的食谱:

炒绿豆芽:

[配料] 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 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疗疮疡。

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 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 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素烩面筋:选自《随息居饮食谱》

[配料] 水面筋500克,葱、姜、食盐、淀粉、植物油、味精个适量。

[做法] 水面筋切薄片,葱、姜洗净切丝备用。油锅烧热,将水面筋入锅,煸炒至焦黄,加葱、姜煸炒数分钟,兑水一碗,加食盐,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芡,汤汁明透即可。

[功效] 解热、除烦、止渴。

蚕豆炖牛肉:

[配料] 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 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 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

[配料] 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 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

篇5:二十四节气大暑小暑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大暑小暑的谚语集锦

大暑

1.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2.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3.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4.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5.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6.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7.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8.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9. 芝麻不怕旱,只怕雨水溅。

10. 中伏萝卜末伏芥,立秋前后种白菜。

11. 早呱呱,风刮大;晚呱呱,雨哗啦。

12. 鸭不安,天要变。

13. 雨中蝉鸣,就要天晴。

14. 羊吃草没个饱,明天就要洗个澡。

15. 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16.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17.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18. 蚯蚓早出晴,暮出雨。

19. 旱天厨房落烟油,雨在明天晌午头。

20. 雨蛤叫不停,风雨不容情。

21. 玉米苗子小,就怕水来泡。

22. 猪撒欢,不雨也阴天。

23. 大暑前后,衣裳溻透。

24. 蚊子嗡嗡叫,明天雨来到。

25. 蜢虫子打脸,下雨难免。

26. 积水漫多高,多高荚无着。

27. 花期旱一段,产量减一半。

28. 池塘鱼儿跳,大雨就来到。

29.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30. 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31. 蝈蝈叫得欢,必定是晴天。

32. 玉米受涝叶变红,由红变紫更严重,紫来紫去丧了命。

33. 猪洗澡,雨不小。

34. 天气欲变有前兆,虫畜禽鱼能预报。

35.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36. 铁器腥潮,阴雨就到。

37. 猪仔衔草雨要到。

38. 蚯蚓雨里叫,有雨没多少。

39. 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40. 要旱要旱未真旱,准收棉;要涝要涝未真涝,粮丰产。

41. 咸物返潮天将雨。

42. 桃树出胶,大雨要到。

43. 六月盖棉被,新米倒比陈米贵。

44. 鸡愁雨,鸭愁风。

45. 青蛙哇哇叫,大雨要来到。

46. 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

47. 雨中知了叫,预报天晴了。

48. 石上有水雨,草上有水晴。

49. 中伏种萝卜,末伏种油菜。

50. 高粱扬花不要雨。

小暑

1.小暑小禾黄。

2.小暑吃芒果。

3.小暑温暾大暑热。

4.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5.小暑南风,大暑旱。

6.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7.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8.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9.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10.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11.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12.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13.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14.六月年景如翻饼。

15.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16.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17.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18.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19.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20.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21.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22.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23.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2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5.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26.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27.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28.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29.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30.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31.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32.淋了伏头旱伏尾。

33.东南风,雨太公。

34.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35.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36.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37.东风急溜溜,难过五更头。

38.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39.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40.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篇6:小暑的民间谚语「二十四节气」

2015关于小暑的民间谚语「二十四节气」

六月六,看谷秀。

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谷打苞,水满腰。

拖泥秀谷。

拖泥带水看秀谷。

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卡脖旱,少干饭。

六月稻,大水泡。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梨旱枣。

入伏不种黍和豆。

见暑不种黍。

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玉米)。

麦不见伏,伏不见麦。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篇7:二十四节气大暑小暑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大暑小暑的谚语集锦

大暑

1.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2.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3.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4.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5.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6.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7.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8.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9. 芝麻不怕旱,只怕雨水溅。

10. 中伏萝卜末伏芥,立秋前后种白菜。

11. 早呱呱,风刮大;晚呱呱,雨哗啦。

12. 鸭不安,天要变。

13. 雨中蝉鸣,就要天晴。

14. 羊吃草没个饱,明天就要洗个澡。

15. 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16.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17.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18. 蚯蚓早出晴,暮出雨。

19. 旱天厨房落烟油,雨在明天晌午头。

20. 雨蛤叫不停,风雨不容情。

21. 玉米苗子小,就怕水来泡。

22. 猪撒欢,不雨也阴天。

23. 大暑前后,衣裳溻透。

24. 蚊子嗡嗡叫,明天雨来到。

25. 蜢虫子打脸,下雨难免。

26. 积水漫多高,多高荚无着。

27. 花期旱一段,产量减一半。

28. 池塘鱼儿跳,大雨就来到。

29.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30. 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31. 蝈蝈叫得欢,必定是晴天。

32. 玉米受涝叶变红,由红变紫更严重,紫来紫去丧了命。

33. 猪洗澡,雨不小。

34. 天气欲变有前兆,虫畜禽鱼能预报。

35.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36. 铁器腥潮,阴雨就到。

37. 猪仔衔草雨要到。

38. 蚯蚓雨里叫,有雨没多少。

39. 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40. 要旱要旱未真旱,准收棉;要涝要涝未真涝,粮丰产。

41. 咸物返潮天将雨。

42. 桃树出胶,大雨要到。

43. 六月盖棉被,新米倒比陈米贵。

44. 鸡愁雨,鸭愁风。

45. 青蛙哇哇叫,大雨要来到。

46. 河里鱼打花,天上有雨下。

47. 雨中知了叫,预报天晴了。

48. 石上有水雨,草上有水晴。

49. 中伏种萝卜,末伏种油菜。

50. 高粱扬花不要雨。

篇8:2019二十四节气小暑谚语及解释 小暑养生谚语解释

二十四节气小暑谚语大全及解释

露一露,下个够。

亮一亮,下一丈。

晃一晃,下三晌。

太阳回头笑,等不到鸡叫。

夜晴无好天,等不到鸡叫唤。

夜晴无好天,明朝依旧雨绵绵。

先下蒙蒙无大雨,后下蒙蒙不晴天。

雨点落下一个泡,还有大雨要来到。

雨点落下一个锥,天明下到大天黑。

雨点像个钉,明天也不停。

六月六,看谷秀。

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谷打苞,水满腰。

拖泥秀谷。

拖泥带水看秀谷。

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卡脖旱,少干饭。

六月稻,大水泡。

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梨旱枣。

入伏不种黍和豆。

见暑不种黍。

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过了小暑,不种玉蜀黍(玉米)。

麦不见伏,伏不见麦。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头伏萝卜,二伏白菜。

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入了伏,手不离锄。

谷锄七遍谷无糠,稻耥三遍谷满仓。

稻耥三遍串串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豆锄三遍荚成串。

豆锄三遍粒儿圆。一遍扁,二遍圆,三遍四遍天鹅蛋。

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大雨前兆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动物对下雨的预报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蟑螂乱飞,有阵雨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

小暑养生谚语大全解释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带着雏鸟,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那么,我们又将度过这烈日炎炎的日子呢?为此,作者收集了以下谚语。

1、六月热得哭,黄瓜茄子来解暑

“六月热得哭,黄瓜茄子来解暑”,凉拌黄瓜、茄子是川人小暑时节的最爱。《本草求真》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有解毒消肿,生津止渴作用。《本草纲目》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医林纂要》亦称茄子“宽中、散血、止泻”。

2、“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四川广元民谚。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容易受潮,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易受湿邪侵袭,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3、热天莫发火,发火是自作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烦躁不安,然发火则心神受损。《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所以炎热夏天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

4、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

江苏等地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这“糕屑”就是炒面;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人们有吃饺子、面条的食俗。古时面条又称汤饼,张岱《夜航船》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小暑酷热难耐,为什么还吃令人淌汗的热汤面呢?《荆楚岁时记》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此时节新麦方熟,吃上两碗新小麦做成汤面,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是何等快意!且传统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5、六月六,请姑姑

“六月六,请姑姑”,晋南地区称是日为“回娘家节”,据说与狐偃的传说有关。农村的风俗是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民谣云:“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羊肉鲜嫩,味甘性温,《本草纲目》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中医学认为,夏天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这与《黄帝内经》所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相契合的。故徐州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6、六月六,晒红绿

川北旺苍“六月六,晒红绿”的民谚流传甚广。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乡村人家多会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乡间还有“晒水”的习俗,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7、小暑黄鳝赛人参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进补。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性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等三经,可补虚损、强筋骨、祛风湿”,《名医别录》亦将其列为鱼中上品。

篇9:小暑节气的谚语有哪些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暑的经典谚语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远在古代,人们有很多关于小暑的谚语,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小暑的谚语

1、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4、谷打苞,水满腰。

5、入伏不种黍和豆。

6、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7、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

8、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9、小暑大暑,抢插红薯。

10、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

11、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2、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13、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14、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15、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16、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17、卡脖旱,少干饭。

18、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19、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20、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21、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22、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

23、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国。

24、三伏不受早,一亩增一石。

25、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26、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27、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28、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29、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30、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31、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32、早晨下雨一天睛。

33、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34、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35、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36、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37、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

38、头伏三场雾。下雨等白露。

39、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40、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41、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42、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43、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44、大晕风伯急,小晕雨师忙。

45、拖泥带水看秀谷。

46、小暑无雨,饿死老鼠。

47、日落西边明,明天天准晴。

48、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49、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50、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

51、六月年景如翻饼。

52、小暑小禾黄。

53、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54、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55、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56、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57、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

58、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59、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60、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61、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62、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63、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64、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

65、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66、淋了小暑头,四十五天不放牛。

67、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68、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

69、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70、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

篇10: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

好大一场雪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积雪如积粮。

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

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

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

今冬雪不断,明年吃白面。

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雪在田,麦在仓。

雪多下,麦不差。

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

雪有三分肥。

白雪堆禾塘,明年谷满仓。

大雪三白,有益菜麦。

冬无雪,麦不结。

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

下雪不冷化雪冷。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

雨水泥泞溅一身,冰地摔倒伤骨筋。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十八不下一冬干。

大雪封河。

大雪封了河,船民另找活;大雪河未封,船只照常通。

篇11: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寓意:到了大雪时节,天气更加寒冷,这时候冰雪封住了河流,冬至的'时候,船舶就不能在河面上行驶了。

(2)大雪不寒明年旱。

寓意:大雪之时,气温若是偏高,意味着来年要干旱。

(3)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寓意:大雪时节雪花飘落,将田地里的虫子冻死,积雪融化还可以带来充沛的水分,意味着来年就是一个丰收年;否则,明年就会有灾害,威胁作物生长。

(4)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

寓意:大雪时节,雪花纷纷飘落,包裹着地里的小麦,起到抗寒保暖的作用,这样小麦就能顺利越冬,来年就会有好收成。

篇12:二十四节气谚语

有关二十四节气谚语精选

有关二十四节气谚语精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小暑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谚语歌词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二十四节气谷雨谚语大合集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二十四节气」小寒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的谚语:立夏

霜降的谚语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谚语(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二十四节气中小暑的谚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