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清明节最有名的诗句

时间:2022-12-17 00:05:03 作者:suckup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ucku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写清明节最有名的诗句,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写清明节最有名的诗句,欢迎阅读分享。

篇1:芒种最有名诗句

芒种最有名诗句

1、芒种 其三

(宋·韩淲)

三年不见种田农,蓦陇跳沟过屋东。

齐唱歌声相劳苦,濛濛烟里一蓑风。

2、芒种 其四

(宋·韩淲)

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瓜而代合耕桑。

蚕筐阁了修秧马,老稚时时亦酒浆。

3、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4、芒种 其一

(宋·韩淲)

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

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5、耕图二十三首 其十 插秧

(清·胤禛)

令序当芒种,农家插莳天。

倏分行整整,停看影芊芊。

力合闻歌发,栽齐听鼓前。

一朝千顷遍,长日正如年。

6、《梅雨五绝》

宋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7、《伊犁记事诗》

清 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8、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9、芒种 其二

(宋·韩淲)

栽匀明日问青黄,惜水脩塍意更忙。

少候根中新叶出,又看晴雨验朝阳。

10、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篇2:白居易最有名诗句

白居易最有名诗句集锦

或盛或衰,遂令天下父母心,慎勿将身轻许人白居易 3、夜来携手梦同游,温泉水滑洗凝脂,为此何是?谁冥此心,忽从牛女为参商白居易《太行路》 14、我有所念人,六宫粉黛无颜色,《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

深笼夜锁独栖鸟,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铁骑突出刀枪鸣,春来江水绿如蓝,无可奈何兮,假使当年身便死,白居易《李夫人》 18、行路难,在地愿为连理枝,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河水虽浊有清日,郡亭枕上看潮头,春从春游夜专夜,大珠小珠落玉盘,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太行路》 19、魂之不来君心苦。

不在水不在山。

养在深闺人未识,俾吾为秋毫之杪,日出江花红胜火,与君一醉一陶然,潜别离;不得语,春来江水绿如蓝,在地愿为连理枝,龃龉其心胸,始是新承恩泽时,姊妹弟兄皆列土,又如太仓之稊米,自古朱颜难再得,仙乐风飘处处闻,夜台茫昧得知不。

《暮江吟》 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日走而朱颜颓,丧马之翁。

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2、为君一日恩,三千宠爱在一身,魂魄不从入梦来,胡为乎分爱恶于生死,君埋泉下泥销骨,一生真伪有谁知?白居易《放言》 12、马嵬坡下泥土中,心忧炭贱怨天寒,《琵琶行》 有关白居易的经典诗句 1、汉皇重色思倾国,王莽谦恭下士时。

几处早莺争暖树,只自苦兮厥躬,《放言五首(其三)》 野火烧不尽,天长地久有时尽,春宵苦短日高起,惟天长而地久,何日更重游? 一道残阳铺水中,天生丽质难自弃,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10、七月七日长生殿,侍儿扶起娇无力,《买花》 嘈嘈切切错杂弹,半江瑟瑟半江红,杨家有女初长成,最忆是杭州,能不忆江南,人非木石皆有情,缓歌谩舞凝丝竹,泄泄融融,寄瞬息乎其中,魂之来兮君亦悲白居易《李夫人》 ,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去不可挽兮来不可推,六宫粉黛无颜色,委化从容,虽千变与万化,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1、周公恐惧流言日,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长恨歌》 ?别有幽愁暗恨生,别有深情一万重,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佳丽三千人,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长恨歌》 7、上穷碧落下黄泉,隔在远远乡。

倔强其骨髓,浅草才能没马蹄,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 13、与君结发未五载。

《赋得古原草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

纵心放志,不如不遇倾城色,《琵琶行》 同时天涯沦落人,何不与道逍遥,春寒赐浴华清池,老大嫁作商人妇,已焉哉,在天愿作比翼鸟,白居易《琵琶行》 9、晚来天欲雪。

咸阳草树八回秋,白居易 15、美人劝我急行乐,为彼何非,前无始兮后无终,《琵琶行》 文章合为时而著,彼造物者,《钱塘湖春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何吉非凶?谁达此观,春风吹又生。

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见其小;俾白居易《无可奈何歌》 6、悠悠生死别经年,何祸非福,金屋妆成娇侍夜,《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银屏乍破水将迸,十户中人赋,御宇多年求不得,云何不随?或喣或吹。

谁家新燕啄春泥,骊宫高处入青云,山寺月中寻桂子,。

《卖炭翁》 回眸一笑百媚生,从此君王不早朝,芙蓉帐暖度春宵,渔阳鼙鼓动地来,彼此甘心无后期!白居易《潜别离》 17、尤物惑人忘不得,《琵琶行》 江南好,委一粒于万钟,《长恨歌》 门前冷落鞍马稀,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 弦凝指咽声停处,《琵琶行》 试玉要烧三日满,《夜筝》 天长地久有时尽,嗟吾生之几何,晨起盈巾泪莫收,《与元九书》 日出江花红胜火。

相逢何必曾相识。

利剑春断连理枝,少日往而老日催,梦蝶之子,两心之外无人知,云鬓花颜金步摇,《长恨歌》 江南忆,此情绵绵无绝期,阿卫韩郎相次去,一朝选在君王侧,《钱塘湖春行》 更待菊黄家酿熟,两处茫茫皆不见,承欢侍宴无闲暇。

白居易《长恨歌》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玉楼宴罢醉和春,此时无声胜有生,吾亦自足,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 16、不得哭,云何不为?此与化者,白居易《梦微之》 4、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5、无可奈何兮,风景旧曾谙,《忆江南》 可怜身上衣正单。

尽日君王看不足。

合冰炭以交战。

辨材须待七年期,可怜光彩生门户,系忧喜于穷通,《琵琶行》 一丛深色花,漳浦老身三度病,暗相思,不重生男重生女,委一顺以贯之,惊破霓裳羽衣曲,歌诗合为事而作。

篇3:清明节的名诗句

关于清明节的名诗句

清明是我们祭祀的时候,我们的古人有很多是描写清明的诗句,我们看看下面吧!

关于清明节的名诗句

1、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的《朝中措·清明时节》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的《清明日》

3、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4、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的《寒食上冢》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6、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7、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的《清明即事》

8、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的《蝶恋花·春暮》

10、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的《寒食上冢》

11、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清明》

13、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的《夜深》

1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的《寒食》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

16、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的`《夜深》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的《寒食》

18、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19、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的《清明》

2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的《清明》

21、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的《临江仙·暮春》

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的《寒食》

23、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的《琐窗寒·寒食》

2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25、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的《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6、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的《清明日狸渡道中》

2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的《郊行即事》

28、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

29、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

30、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的《琐窗寒·寒食》

3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2、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的《清明夜》

3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的《闾门即事》

35、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6、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的《破阵子·春景》

37、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的《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8、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的《鹊踏枝·清明》

3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的《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0、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的《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1、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的《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43、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

45、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的《清明呈馆中诸公》

4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4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48、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的《念奴娇·春情》

49、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的《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0、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51、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52、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53、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的《湘春夜月·近清明》

5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

55、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56、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的《鹊踏枝·清明》

篇4:写清明节诗句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

2、《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5、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6、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7、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8、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9、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0、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11、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2、《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3、《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14、《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5、《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16、《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7、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9、《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20、《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篇5:写清明节诗句

1、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2、一沾春雨一断肠,飘零无计觅君乡。《清明祭诗》

3、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4、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清明祭诗》

5、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6、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祭诗》

7、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8、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清明日》

9、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10、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11、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1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13、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14、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15、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16、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途中寒食》

17、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18、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19、半园新杏连绵雨,送尽清明百姓家。《清明祭诗》

清明节的简介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阳历4月4-6日。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xx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起源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篇6:写清明节诗句

关于写清明节诗句集锦

No.1 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No.2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No.3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No.4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No.5 不堪衰鬓著飞花,傍绿阴冷烟深树。——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No.6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No.7 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No.8 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No.9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No.10 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No.11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No.12 小院重帘燕飞碍。——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No.13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No.14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No.15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No.16 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No.17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No.18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No.19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No.20 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No.21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No.22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No.23 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No.24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No.25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No.26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No.27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No.28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No.29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No.30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No.31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No.32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No.33 绿云蔽日树输囷。——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No.34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No.35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No.36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No.37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No.38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No.39 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No.40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No.41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No.42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No.43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No.44 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No.45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No.46 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No.47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No.48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No.49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No.50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No.51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No.52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No.53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No.54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No.55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No.56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No.57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No.58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篇7:写春节的名诗句

有关写春节的名诗句

有关写春节的名诗句

1、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2、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5、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钱来苏《新年有感》

6、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8、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俯睇《又新年》

9、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10、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11、问暮鸦:何处阿戎家?——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12、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唐·张说《钦州守岁》

1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4、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15、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16、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7、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18、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19、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20、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1、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唐·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22、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宋·范成大《卖痴呆词》

24、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唐·白居易《除夜宿洺州》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6、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巴松灵风《贺新年》

27、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唐·白居易《除夜》

28、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唐·白居易《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29、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30、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宋·文天祥

31、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32、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唐·杜审言《除夜有怀》

33、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34、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道平常《庆新年》

35、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闫旭辉《新年贺岁》

36、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宋·梅尧臣《除夕》

37、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罗隐《岁除夜》

38、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39、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云舒云翔《新年寄怀》

40、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41、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42、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唐·白居易《三年除夜》

43、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仇志璞《新年自勉》

44、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45、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浪淘沙·贺新年》。

46、漫步空间又一年,唱吟赋和友情绵。迎新辞旧抒胸臆,共谱诗坛锦绣篇。——漫岗秋叶《新年寄语》

47、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48、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49、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0、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1、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唐·元稹《除夜》

52、人生轮回几开端,当惜岁首元月天。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新篇!——踏雪飞鸿《题新年扉页诗》

53、瓦瓯篷底送年华。——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54、龙飞凤舞万象新,腾达天地处处春;盛宴中国进步快,世业长青家家乐!——酒巷深亦深《春节乐》

55、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56、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唐·姚合《除夜》

57、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58、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59、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宋·苏轼《守岁》

60、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61、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唐·白居易《除夜》

62、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唐·孟浩然《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6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4、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高适《除夜》

6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

6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67、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唐·孟浩然《除夜》

68、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明·文徵明《除夕》

69、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7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7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7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3、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74、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唐·来鹄《除夜》

75、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76、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77、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78、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79、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叶颙《已酉新正》

80、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唐·白居易《除夜》

81、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唐·孟浩然《除夜有怀》

82、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8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陆游《除夜雪》

84、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唐·李世民《守岁》

85、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86、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87、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唐·李商隐《隋宫守岁》

篇8:写小雪的名诗句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相关知识:

小雪,十月中,雪还未盛。雨遇寒,将霰为雪。雨凝先为霰,霰成微粒,霰为霏,飞扬弥漫为小雪。

白居易诗:“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来自《释名》对“雪”为“绥”的解释,绥是安,霏霏绥绥,天地间就变得静了,更显人声之喧。

《广韵》解释“雪”为“除”,由“除”而“洗”,庄子由此引申而用“澡雪而精神”。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也是天蝎宫和人马宫的分界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而小雪则成了寒冷开始的标志。

小雪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虹藏不见

小雪之日“虹藏不见”,阴阳交才有虹,此时阴盛阳伏,雨水都凝成阴雪了,虹藏而不见。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小雪后五日“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各正其位,不交不通。

闭塞而成冬

再五日“闭塞而成冬”,冬为藏,为终。

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大气中的小水球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彩色圆弧,由外圈到内圈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彩虹的出现意味着晴天朗日,虹在小雪节气里藏匿不见,正说明天地间此时阴盛阳伏。

古人认为,如果小雪时节彩虹不藏匿,就会出现妻子不忠于丈夫之事;如果阳气不升天,阴气不落地,那么君臣间就有相互憎恨之心;如果天地不闭塞成冬,社会上就会出现放荡的现象。

写清明节的诗句摘抄

端午节的名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哪些

清明节诗句古诗大全

和清明节的诗句

描写泰山的名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和翻译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清明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清明节的诗句古诗

写清明节最有名的诗句(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写清明节最有名的诗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