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

时间:2022-12-17 00:32:55 作者:Yurkill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urkil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寒窗苦读、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

3.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4.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风兴夜寐、圆木警枕、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通宵达旦、孜孜不倦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篇2: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

一、关于读书的成语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2.表示“精读”书的成语:

咬文嚼字、含英咀华、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倒背如流、韦编三绝、举一反三、琅琅上口

2.表示“泛读”书的成语:

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走马观花、观其大略、浮光掠影

3.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孜孜不倦、十年寒窗、勤学苦练、寒窗苦读、卧薪尝胆

二、关于读书的古诗

《今日歌》 明 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杂诗》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院》 宋 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杂诗》 晋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长歌行》 汉代民间诗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

篇3:形容读书的成语精选

文山书海

【解释】:文件多得像山,书多得想海。指文献量十分巨大,浩瀚无边。

【出自】:文山书海三十载 辛勤耕耘责任田。

学富五车

【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博览群书

【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自】:《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手不释卷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满腹经纶

【解释】: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自】:《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博学多才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自】:《晋书・S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学识渊博

【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示例】:王教授在工程力学界是~的一流专家。

立地书厨

【解释】: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出自】:《宋史・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书读五车

【解释】: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博览古今

【解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出自】:《汉书・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博通经籍

【解释】: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出自】:《后汉书・马融传》:“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五车腹笥

【典故】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

【释义】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求知若渴

解释: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示例:兰登转向台下众多求知若渴的学生:“谁能告诉我这是个什么数字?”

手不释卷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篇4:形容读书的成语精选

1、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2、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15、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6、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0、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1、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3、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4、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5、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6、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27、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9、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形容读书的成语集锦【精选】]

篇5:形容读书的成语

形容读书的成语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傲贤慢士]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文弱书生] 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臧穀亡羊] 《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积雪囊萤] 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七行俱下] 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寻章摘句]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磨穿铁砚]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唇腐齿落] 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书读五车]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滚瓜烂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书声朗朗]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昼耕夜诵]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五行并下]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书声琅琅]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含英咀华]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箪食瓢饮]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含菁咀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大璞不完] 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摇头摆脑] 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朝经暮史]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穿壁引光]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枕经籍书] 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照萤映雪]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凿壁偷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洋洋盈耳]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十年寒窗]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枕籍经史] 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徒读父书] 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焚膏继晷]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囊萤照读]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雪天萤席] 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五行俱下] 指读书敏捷神速。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摘句寻章]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尽信书不如无书]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书生之见] 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硕学通儒]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舌战群儒] 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目不识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纳士招贤]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目不知书]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九儒十丐]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白面儒生]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冠]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书郎]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书香门第]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世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人家]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户]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宿学旧儒] 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枕典席文]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诗礼之家]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人家]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世代书香]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匡衡凿壁] 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燕颔儒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燕颔书生]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读不舍手] 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篇6:形容读书专心成语

1) 心无二想: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2) 聚精凝神:聚:集合,会集。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

3)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4) 忘寝废食: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5) 一个心眼:指专心一意。比喻很固执已见,不知变通。也比喻同某人思想很一致。

6) 澄思寂虑:专心思索,冷静考虑。

7) 潜精研思:指专心钻研。

8) 研精毕智:犹研精竭虑。专心研究,尽力思考。

9)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10) 臧谷之羊: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11) 抟心壹志:指专心一志。同“抟心揖志”。

12) 皓首穷经:皓:白;首:头发;穷经: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13) 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14) 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15) 鸿鹄将至:鸿鹄:天鹅。天鹅马上就要飞来了。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16) 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17) 洗耳拱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18) 执一无失: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19) 口称三昧: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20)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形容读书专心成语]

篇7:形容读书的成语

形容读书的成语

1、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2、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3、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4、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5、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6、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7、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8、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9、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10、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11、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12、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13、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4、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15、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16、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17、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8、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9、凿壁借光: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20、朱墨烂然: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样子。形容读书勒奋。

21、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22、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3、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24、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25、兔园册子: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因其内容肤浅,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

26、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27、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8、太璞不完:太璞:未治之玉。璞经过加工,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出来作官,就丧失了纯洁。

29、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30、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31、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32、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3、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34、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35、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6、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37、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8、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的大学者。

39、却客疏士:却:拒绝;疏:疏远;客:外来人;士:读书人。比喻囿于地方观念,不用外来的人,也不用有才能的人。指妒贤嫉能。

40、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41、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2、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43、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4、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45、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46、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47、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48、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49、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50、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篇8:形容热爱读书的古诗

形容热爱读书的古诗

一、关于读书的古诗: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二、关于读书的名句: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6、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10、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1、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篇9:形容勤苦读书的古诗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形容读书的成语

形容爱读书的成语

形容成语

形容英雄人物成语

形容冬天成语

形容健康成语

读书成语

形容春天的相关古诗

形容月亮的古诗

形容认真读书的古诗

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形容读书的成语和古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