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摊费用范文

时间:2022-12-18 18:34:22 作者:awee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awee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分摊费用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分摊费用范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费用分摊协议书

甲方:深圳市******有限公司

乙方:深圳市****有限公司

鉴于:甲乙双方现联合办公场所*******所有权人为甲方实际控制人*****,且甲方实际控制人****愿意无偿将该物业提供给两个公司作为办公使用。为加强管理、整合资源,支持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创业的原则,合理分配办公产生的各项费用,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在甲乙双方现联合办公场所心********产生的各项办公期间费用按下列原则进行分担:

1、电费:由甲乙双方各承担一半,具体处理方式为2月、3月、6月、7月、10月、11月由甲方承担,12月、1月、4月、5月、8月、9月由乙方承担,具体计费周期以物业抄表时间为准;

2、物业费:由乙方全额承担;

3、水费、燃气:由甲方全额承担;

4、办公用品:现有的办公用品由甲乙双方共同使用,后期再购买的由乙方承担;

5、电话费:甲乙双方各自报装电话机产生的费用由各自公司自行承担,甲方电话在联合办公区安装分机电话,乙方可使用,但原则上只接不打;

6、饮水等其他事项:现有资源由甲乙双方共同使用,后期再购买的由乙方承担;

7、其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决定。

甲方:深圳市****有限公司

代表人签字: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乙方:深圳市****有限公司

代表人签字: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篇2:费用分摊协议书

费用分摊

根据《南京市保障房项目岱山片区综合治理协议》的相关要求,结合南京市保障房建设指挥部工程建设组4月28日现场工作例会的精神,每月各家单位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综合治理费。

费用分摊方式

项目及金额

5月份综合治理费:壹万零肆佰圆整(10400元)6月份综合治理费:壹万零肆佰圆整(10400元)

合计:贰万零捌佰圆整(20800元)

分摊方式

按分包队分摊,共2家分包队

分别为:夏桂宝分包队、吴瑶分包队、即每人分摊总金额的50%,即壹万零肆佰圆整(10400元),分摊后尾数金额不足一元的部分四舍五入到整数。

费用支付时间

所有费用均由甲方提前垫付,从20XX年5月份开始缴纳,缴纳周期为2个月,即20XX年5月和20XX年6月两个月。产生的费用按本协议分摊方式分摊。

甲方(项目经理):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篇3:费用分摊协议书示例

费用分摊协议书示例

甲方:XX

乙方:XX

因集团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为加强管理、整合资源,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自愿、公平、平等的基础上,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共同订立协议如下:

一、甲方向乙方提供以下服务、设施

1、保安执勤:甲方为乙方提供保安执勤服务,并确保在协议期内厂区内无重大安全事故及财产损失发生。

2、员工班车:甲方为乙方提供员工班车服务,并确保人员安全。

3、网络维护:甲方为乙方提供日常网络维护服务,包括:

(1)ERP服务、邮件系统服务、文件共享、INTERNET服务

(2)确保网络安全及畅通

(3)客户端电脑的维护当乙方报修时甲方需及时排除故障,并保障在协议期内乙方网络的正常运行。

4、室内绿化及维护:甲方为乙方提供室内绿化维护服务,以保持乙方室内环境的美观。

二、费用分摊内容及方式(以下价格均为不含税价)

1、保安执勤费用:

2、员工班车费用:

3、网络维护费用:

4、室内绿化及维护费用:

三、费用支付时间及方式费用支付时间:每半年一次,定于每年6月、12月。

费用支付方式:甲方提供收据,乙方将款项汇入甲方指定银行账户。

四、其他事项

1、甲方应及时为乙方提供各项服务,并确保相关设施的.完善。

2、乙方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力,甲方应认真听取乙方的诉求,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3、乙方应遵照协议规定按时按额缴纳相关分摊费用。

五、合同日期:自XXXX年XX月XX日起至XXXX年XX月XX日为止,合同期为XX年。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签字盖章后生效。

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决定。

甲方:XX

代表签字:XX

XXXX年XX月XX日

乙方:XX

代表签字:XX

XXXX年XX月XX日

篇4:水利工程经济费用分摊对策论文

1、水利工程经济评价及费用分摊

水利工程项目中经济评价是对工程项目在计算期(包括施工期、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期)内投入产出等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比选方案的一系列过程,以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经济评价是评价项目可行与否,进而决定工程能否立项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据。

而一些多目标、多用途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在作经济评价时往往会涉及到不同受益部门(如灌溉、发电、工业供水、城镇生活供水等)或不同受益地区。因此,对这类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年运行费,通常要在各受益部门或地区之间进行费用分摊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工程合理开发目标,并为方案提供各种费用及计算依据。

2、费用分摊的计算

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分摊和年运行费分摊,费用分摊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按各功能利用建设项目的某些指标的比例分摊。如按水库各功能的库容或用水量等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摊,可用单一指标、也可用几个指标综合计算。

②按各功能最优等效替代方案费用现值的比例分摊。采用此法时,一般应按替代方案在经济分析期内的总费用折现总值的比例分摊综合水利工程的总费用,然后再进一步分解到各部门分摊主体工程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的比例和数额。

③按各功能可获得的效益现值的比例分摊。采用此法时必须遵循被分摊费用与计算分摊比例所采用的经济效益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合理计算和划分各部门的经济效益和被分摊的费用。

④按可分离费用剩余效益法分摊。计算时,先分析计算可分离费用,再根据各受益部门或地区的剩余效益的比例,分摊剩余费用,两者之和即为各受益部门或地区应承担的份额。

⑤按受益部门或地区获得效益的主次地位分摊。当项目各功能的主次地位明显时可采用此法。费用分摊后,还应该对分摊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以使各功能分摊的费用公平合理。

3、案例

某水库工程是一宗具有防洪、工业供水、生活供水及灌溉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为6814万m3,其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生活供水隧洞、导流输水隧洞、工业供水建筑物和灌区建筑物等。工程施工期为三年,正常运行期为40年,则工程计算期为43年。由于水库涉及到防洪、工业供水、生活供水及灌溉等不同的受益项目,因此在做经济评价时需要对以上不同的受益项目分别进行评价,以确定各受益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同时便于安排投资计划,筹措建设资金和年运行费。

这就需要对工程的费用进行分摊。本案例从投资方面谈谈费用分摊的计算情况。本工程总投资11163.09万元(项目建设时间为),其中各项目单独的投资为:工业供水工程投资523.65万元(导流输水隧洞及工业供水建筑物);生活供水工程投资449.05万元(生活供水隧洞);灌溉工程投资606.44万元(灌区建筑物)。合计各项目单独投资1579.14万元,则剩余公共部分9583.95万元需要各受益项目进行费用分摊。

3.1按各功能利用建设项目的某些指标的比例分摊

3.1.1按水库的库容比例进行分摊

首先,项目的防洪工程费用可通过防洪库容占防洪库容与兴利库容之和的比例进行分摊。工程防洪库容为761.1万m3,兴利库容为5430万m3,则本方案防洪工程投资为:9583.95761.176.1+5430=1178.2万元。兴利库容分摊费用为8405.75万元。

3.1.2按各受益项目的用水量进行分摊

由于各受益部门所占的兴利库容计算不够直接方便,因此剩余部分费用8405.75万元按各受益部门的用水量比例进行分摊。水库每年可向当地企业提供工业用水2500万m3,向当地城镇提供生活用水2950万m3,水库多年平均农业灌溉供水量为1590.4万m3。根据上述用水量,各用水部门用水量比例如下:工业用水:25002500+2950+1590.4=35.5%生活用水:29502500+2950+1590.4=41.9%灌溉用水:1590.42500+2950+1590.4=22.6%则各受益部门费用分摊如下:工业供水工程:8405.7535.5%=2984.04万元生活用水工程:8405.7541.9%=3522.01万元灌溉工程:8405.7522.6%=1899.70万元

3.1.3分摊成果

根据上述分摊计算结果,最后可计算出各受益项目所分摊的投资如下:防洪工程投资:1178.2万元工业供水工程:2984.04+523.65=3507.69万元生活用水工程:3522.01+449.05=3971.06万元灌溉工程:1899.70+606.44=2506.14万元

3.2按各功能可获得的效益现值的比例分摊

本工程也可按各项目的效益现值比例进行投资分摊。工程项目的效益分为财务效益及国民经济效益,由于防洪工程没有财务收入,其财务效益为零,而灌溉工程的财务收入也是很少的,因此若采用财务效益现值比例进行投资分摊,防洪工程这部分投资将为零,灌溉效益也很低。这种分摊方法把水库防洪的功能给忽略了,灌溉的功能也被低估,进而让其它的受益部门分担了这两部分的投资。很显然,这样分摊是不合理的。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国民经济效益现值比例进行分摊。

3.2.1各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现值计算

防洪工程经济效益按工程可减免的洪灾损失计算。本工程防洪标准由原来不到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担负着下游2.3万户共6.0万居民及5300亩耕地的防洪任务。根据当地统计,工程建成后平均每年可减免的洪灾损失约为2017万元,则防洪工程经济效益现值为11835.3万元。本工程工业供水主要是向一大型钢铁厂提供工业用水,其经济效益按水在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工业供水经济效益计算为1125万元,则其经济效益现值为6601.23万元。

生活用水的经济效益按生活用水量乘以生活用水的影子价计算,则生活供水的经济效益为1475万元,其经济效益现值为8654.94万元。灌溉工程经济效益按有灌溉和无灌溉所增加的粮食产品产值乘以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本工程改善水田灌溉面积3842.9亩,新增水田灌溉面积21916亩,灌溉的经济效益为970万元,效益现值为5691.72万元。

3.2.2国民经济效益现值比例分摊计算

根据上述效益现值计算,各项目比例如下:防洪:11835.311935.3+6601.23+8654.94+5691.72=36.1%工业用水:6601.2311835.3+6601.23+8654.94+5691.72=20.1%生活用水:8654.9411835.3+6601.23+8654.94+5691.72=26.4%灌溉用水:5691.7211835.3+6601.23+8654.94+5691.72=17.4%则各受益部门费用分摊如下:防洪工程:9583.9536.1%=3459.81万元工业供水工程:9583.9520.1%=1926.37万元生活用水工程:9583.9526.4%=2530.16万元灌溉工程:9583.9517.4%=1667.61万元

3.2.3分摊成果

根据上述分摊计算结果,最后可计算出各受益项目所分摊的投资如下:防洪工程投资:3459.81万元工业供水工程:1926.37+523.65=2450.02万元生活用水工程:2530.16+449.05=2979.21万元灌溉工程:1667.61+606.44=2274.05万元

3.3费用分摊的合理性分析

以上从两方面进行了工程的费用分摊计算,对两种分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案例中按各功能效益现值比例分摊情况下,各项目的投资分摊相对平均些,防洪工程的'投资最高。但是由于防洪工程及灌溉工程均不产生财务效益或财务效益较低,因此这种费用分摊不利于工程的资金筹措及日后的管理运用。且从用水角度来说,工业供水及生活用水的水量要大些,这两部分的财务效益较好,故费用分摊按各功能利用水库的库容及用水量的比例分摊相对合理些。本方案投资费用分摊采用按各功能利用水库的库容及用水量的比例分摊的结果。

4结语

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受益部门,如何协调各个受益部门的要求,合理地计算各部门的经济评价指标,需要对工程的费用进行合理分摊。一般情况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较常采用按各功能利用建设项目的某些指标的比例分摊,及按各功能可获得的效益现值的比例分摊这两种方法。文中总结了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方法,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举例计算,可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项目的费用分摊计算提供一些参考。

篇5:月份工资、生产费用分摊表

月份工资、生产费用分摊表 □完工部份 □未完部份 批号产品名称数量前月分摊本月分摊合计 生产日期件薪其他薪制费件薪其他薪制费件薪其他薪制费自至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合计

篇6:多人合作费用分摊的有效解法及其应用

多人合作费用分摊的有效解法及其应用

摘要:分析了多人合作对策中的费用分摊问题,总结了求解费用分摊问题中的几种有效解法,并就某矿业集团合作兴建大型水处理厂这一实际问题,采用核心法(Nucleolus法) 、简化的MCRS法、GQP法和Shapley值法等四种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方法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作 者:徐向阳    安景文    王银和    XU Xiang-yang    AN Jing-wen    WANG Yin-he  作者单位:徐向阳,XU Xiang-yang(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10087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经济管理系,北京,100083)

安景文,AN Jing-wen(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经济管理系,北京,100083)

王银和,WANG Yin-he(河南省义马矿业集团公司计划工程部,河南,义马,472300)

期 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ISTICEIPKU  Journal: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年,卷(期):2000, 20(3) 分类号:X32 O225 关键词:多人合作    对策    费用分摊   

篇7:材料耗用分摊基准表

材料耗用分摊基准表 材料别  项  目  规格、定格    损耗率 耗 材总成本分摊率单价数量金额单价数量金额单价数量金额单价数量金额                                                                                                                                                                                                                                                                批准: 复核: 制表:

篇8:领导者学会分摊压力

领导者学会分摊压力

能否有效地减轻工作带来的压力是体现领导者领导艺术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维持领导者心身健康的重要环节。

不善减压的领导事无巨细一把抓,自己体累,属下心累,到头来大多费力不讨好。而善于减压的领导善抓大事,放大权,并勇于与属下分享权力,进退与共。在这方面,三国时代的吴主孙权堪称表率。他的做法对许多被压力弄得烦恼不堪的企业领导者都具有借鉴意义。

孙权活得长与善于卸载压力有关

孙权19岁时接过父兄开创的基业,至71岁时去世,其间主政52年,超过三国时期任何一位统领人物。而与曹操、刘备相比,孙权的国势最微,生存压力也最大,但他能够延年益寿,稳握江山,且看他是如何分解压力的`。

孙权的领导方式一大特点是绝少亲赴前线带兵打仗,而是交给属下去完成使命。这当中突出的有周瑜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彝陵之役,这三役都是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可孙权却完全放心属下在前线御敌作战。

表面看起来,孙权的用人妙在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但细细琢磨,孙权的长处在于他善于卸载压力,并通过“恩压”、“信压”和“弹压”这三种压力来驱动属下处心积虑为他分担忧愁。

恩压:用恩惠调动属下积极性

具体地说,“恩压”就是用大恩大惠来调动属下的积极性,令他们忠心耿耿为上司效劳。史书记载:“孙权善抚将士,能得臣下死力,将士都愿以身事主。”凌统早死,其子尚幼,孙权便将其幼子领入宫中抚养,爱如己子。吕蒙患病,孙权将其安置在内殿就近治疗,不惜重金悬赏以求名医名药。其间孙权常来探视,又恐吕蒙伤神劳累,就在墙壁上穿一小洞,随时看望。

孙权恩宠属下是为了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爱护。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格拉泽的观点“爱与被爱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对它的充分满足会极大地增强一个人的自尊自信”,孙权以此恩压属下,是为了极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成就动机和报恩意图。

信压:用充分信任激发属下的责任感

“信压”就是用充分信任来召唤属下的责任感,令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上司分担忧愁。例如,彝陵之役时有人告发诸葛瑾里通蜀汉,孙权坚定地说:“我与诸葛子瑜,可谓神交,外人流言不能间构。”陆逊坐镇荆州抵御蜀军,孙权复刻了一枚自己的大印交给他,委任他全权处理与蜀汉交往之事。

在上述事例中,孙权恩信属下,用人不疑,不但会给属下以更大的鼓励,也会给属下以更多的权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无条件地肯定会无限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可以说,诸葛瑾与陆逊之所以能为东吴开创盛业,与孙权的充分信压是分不开的。

弹压:用不安全感令属下不断努力

“弹压”就是指对属下适当设置不安全感,令他们免生骄傲情绪,并不断努力表现自己。例如,孙权对老臣张昭一向保持距离,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用他为丞相,尽管张昭一直是众望所归,也是东吴最大的氏族。一次两人发生争执,孙权干脆说:“吴国士人莫不入宫则拜我,出宫则拜君,我之敬君亦算到家了,要是这样一再当众折辱我,我倒有点担心万一失计怎么办?”一句话说得张昭良久无言。后来,孙权见老臣张昭一再反对自己与公孙渊结盟,并称病不朝,就命人将他家门口用土堵上,其不满之意尽在其中。

在这里,孙权对张昭保持适当距离,令他不因自己是三朝元老就可以自命不凡,倚老卖老。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过大会使人精神崩溃,焦虑过小会使人无动于衷,焦虑适中会使人不断努力。孙权弹压张昭,就是为了推动他不安于现状,不自我陶醉。

不善于分忧,必将成为工作狂

纵论三国奠基人物用人之术,曹操对属下是“弹压”有余,“信压”不足,每到关键时刻便“宁可我负天下人,毋宁天下人负我”,如此行事自我中心,何以取信天下士子,难怪他会中周瑜“蒋干盗书”的计谋;刘备对属下则是“恩压”有余,“弹压”不足,如此用人过分同感,何以使属下产生危机感,难怪他不能阻止关羽蔑视东吴将士,导致“大意失荆州”;孙权则是“恩压”、“信压”、“弹压”三压并使,样样皆通,每临大事必知人善任,勇举新人,如此善抚将士,恩信众臣,难怪他会屡屡化险为夷,最终寿过古稀。

由此看来,领导艺术也是一门减压艺术,领导者要懂得有效地分派压力,分摊忧虑,切忌“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当中尤其要注意恩威并施,用人不疑,那样方可使属下冷暖自知,尽心竭力。相反,领导者若不懂得卸载压力,不善大胆与人分忧,必将陷入工作狂的泥潭当中不可自拔。诸葛亮与司马师虽然聪明绝顶,却都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就足可以说明问题了。

篇9:差异分摊成本核算论文

差异分摊成本核算论文

一、EPR系统标准成本法下差异分摊方法简介

(一)标准成本计算法的优点ERP环境下,成本核算多数采用标准成本核算法。这种方法逻辑清晰,可展开横向对比(与同行业标准或先进的分析对比)与纵向对比(即与企业以往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对比),尤其便于进行预实分析,使企业更清楚地了解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成本改进的方向,将企业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成本分析提供比实际成本计算法更及时更准确的信息。而且,标准成本核算法操作简单,除物料入库时和销售后这“两头在外”的情况,其他情况下,物料在企业内部的移动,包括从材料投入、半成品、成品入库、产品销售,在ERP系统中,这些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标准成本均预先以标准的工艺流程和标准的材料投入计算出的标准成本设定在系统中,这些移动过程全部以标准成本核算。无论实际成本发生多么复杂的变化均无需考虑。平时统计库存的实际金额时,也只需将库存的标准成本加上对应的超支差(或者减节约差)即可计算出实际的库存成本。

(二)标准成本计算法下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产生的差异如何在系统内分摊

1、差异分摊的科目设置在会计核算中,通常采用“成本差异”科目来收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材料的采购与计划的差异可用“原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收集核算,生产过程中生产订单实际发生的费用、材料与计划的差异可用“半成品成本差异”科目收集核算,产成品完成入库的实际成本与计划的标准成本的差异可用“库存商品成本差异”科目核算。而在ERP系统中,这些差异的产生均由“物料管理”、“生产”及“管理会计”中的“产品成本控制”子模块计算产生,反映在“产品成本控制”子模块中,并通过上述差异核算的会计科目映射到财务会计模块中,产生一一对应关系。这些差异在“产品成本控制”子模块中有信息系统可供查询,分别按照财务管理中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供管理者分析使用。

2、差异分摊的基本原理而上述差异科目是会计上的科目,会计上的差异科目如何进一步进行分摊?目前在ERP系统中这部分差异多数是以手工方式结转,在会计系统中逐步分摊到销售成本差异中。例如原材料成本差异,于月底按当月生产领用材料占全部原材料比例结转到半成品成本差异科目,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成本差异一起又按生产完工入库的产成品占全部生产成本的比例结转到库存商品成本差异,再与产成品入库时形成的库存商品成本差异一起,按销售的产品与库存产成品比例结转到销售成本差异。这样,每一步的差异也就按照物料在企业的价值流变动来结转,最后随产品的销售进入销售成本。

二、差异分摊方法存在的缺陷探讨

差异分摊方法的优劣不仅对当期利润带来影响,更重要的会影响报表使用人对报表的分析结果。我们重点讨论这些分摊方法在财务管理上的不足以及带来的影响。

(一)标准成本法下差异分摊方法对系统及报表分析带来的影响

ERP系统中与财务有关的模块主要有两个部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是按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会计科目收集和反映会计数据,并最终形成对外报送会计报表的功能模块。而管理会计更多的是为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建立的控制系统,它不强调刚性制度规定,却更关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过程控制及为管理者提供分析数据。企业所有价值流的`变化,无论在哪个模块完成,最终都一定会体现在“会计”模块中,而会计模块,如果仅由财务人员在该模块填制的凭证,是不会反映在其他模块中的。

1、材料波动较大时差异分摊方法对系统的影响比如原材料成本差异,我们查询信息系统可知每笔差异的形成是由哪个材料引起的,可是所有的原材料成本差异在手工通过会计系统进行简单的一笔分摊后,因为没有经过管理会计模块,就无法具体分配到材料中,再由生产订单带到生产系统,随材料一起进入半成品,然后形成产成品入库最终随产品卖出结转到销售成本,也就无法追踪每个产品最终实际的差异及对成本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材料价格波动大的企业,或一些工艺变化较大的企业,这种差异会在不同时期有较大幅的变化。

2、对系统的影响使成本差异分析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而我们从前述中知道,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都是在管理会计模块中的产品成本控制子模块中完成,也就是说,产品生产过程标准成本的核算以及标准成本差异的形成在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均留有轨迹,可以追溯查询。可形成差异之后再如何分摊到各个产品中却无法继续追踪了。由于这些外在的因素,成本差异就不单纯仅是数量差异与价格差异,成本差异分析就可能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举例说明该方法如何影响系统以及如何影响报表分析

以生产食用油的企业为例。现在市场上食用油品种繁多,并随市场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各品种食用油的工艺不同,生产时间不同,材料不同,材料的价格不同,材料的价格波动更不一致。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也难以做到一个车间只生产一种食用油。更多的是按工序分开压榨、过滤、水洗、干燥等车间。这样,各种食用油在原料入库时一起计入“原材料成本差异”,生产时一起产生“半成品成本差异”,入库时又一起形成“库存商品成本差异”,结转时再一起结转。可各材料波动不同,例如大豆的价格与葵花仔的价格,甚至有可能出现一个涨一个跌的情况,压榨的时间与工艺也可能千差万别。如果所有差异科目一起结转,市场的定价就可能出现偏差,毛利率的分析也可能完全错误。

三、差异分摊方法存在不足的解决方法

实际上,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完美的系统的方法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在使用过程中积累经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一些技术手段尽量减少这种分摊方法带来的不足,避免分摊方法将财务分析结果引向歧途。

(一)解决方法对于可以按产品区分生产线与原材料的企业,可以将“原材料成本差异”按材料区分,如上例,可在“原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下按材料设二级科目,如“大豆材料差异”、“葵花子材料差异”等,“半成品成本差异”与“库存商品成本差异”也可分别按半成品和库存商品的不同下设二级科目,如“豆油毛油”、“预榨菜油”、“豆油压榨成油”等。这样在产品成本控制模块下预先设定不同物料入库与生产过程产生差异进入不同科目,就可以很清晰地追踪到每种产品的差异了,在差异结转时也可以分别不同产品进行结转,也便于企业事后的分析与考核。对于材料价格波动大的企业,建议还可以规定一个材料实际价格变化幅度的预警线,一旦变化超过这个预警线,可考虑重新核算系统标准成本,以确保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尽量接近,尽量降低因采购成本与预设标准成本产生的原材料成本差异。同样,对一些工艺不稳定或变化较大的企业,也可以根据半成品成本差异或产成品成本差异的变化来分析设定需调整标准成本的幅度。

(二)该解决方法的评价当然,设定预警线的方法虽然可以使差异缩小,能有效分析差异形成的真正原因,但又可能因调整过于频繁,使各个月份或年份成本、毛利分析不可比。所以需要企业根据各自情况,在差异分析与成本毛利分析中平衡,合理设定调整的界限与频次。四、结束语从总体来说,标准成本对比实际成本核算方法,有着简单清晰,可进行预实对比,能不断促进企业横向、纵向对比成本,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数量与价格分析的优势,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使用。

篇10:基准单位成本分摊计算表

基准单位成本分摊计算表 规格、定格产 量 (A)单 位 分 摊 率 说 明材 料 (B)工 缴 (C)材 料 (D=A×B)工 缴 (E=A×C)       材料基准单位成本: 实际材料成本= 元基准单位材料成本=实际成本 ÷总加权分摊率(D) =元÷ =元 直接人工基准单位成本: 实际直接人工: 元基准单位直接人工=实际直接人工 ÷总加权分摊率(E)=元÷ =元 制造费用基准单位成本:实际制造费用: 元 基准单位制造费用=实际制造费用 ÷总加权分摊率(E) =元÷ =元注:1.材料成本自欺欺人料别收发存月报表过入。 2.工缴资料来自工缴汇总比较表                                                                         批准: 复核: 制表:

篇11:年终奖分摊12个月计税

年终奖在个税法修订后不会“分段计税”,但计税方法也将调整。记者日前获悉,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下称《公告》),不仅根据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对税率表作了修改,还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进行修订,以避免“年终奖越多、税后所得越少”的问题出现。新规将在9月1日实施。

速算扣除数“惹的祸”

此前,曾有报道《税前收入多一元税后所得差一截》,揭露年终奖越多税后的钱反而越少,甚至多发1元,个税却要多缴2万多元的情况(当时的计算还采用9级的旧标准)。比如陈女士去年获得的年终奖为24000元,扣除税收后,最后拿到手的钱为21625元;王女士去年的年终奖为25000元,比陈女士多1000元,扣除税收后,最后拿到手的钱只有21375元,比陈女士反而少250元。又如张总的年终奖为48万元,算出的应纳税额为118625元,最终税后收入为36.1375万元。李总的年终奖为48.0001万元,应纳税额为140625.3元,最终税后收入为33.9376万元,反而比张总少了2.1999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认为,这个计算结果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基本原则,也打击了人民群众努力实现劳动致富的积极性。

据记者了解,针对工资薪金,我国采用超额累进税率,为了方便计算,就转化用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简化算法,但这种方法却在年终奖的计算中出现问题。目前的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是,先将年终奖除以12,以得出的商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按规定计税。

国家税务总局解释,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实质是一个数学问题,问题出在税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数”。由于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表计算出来的,不同的税率表可以计算出不同的速算扣除数,因此不同的速算扣除数是与其相对应的税率表配套使用的。当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其除以12的商数来确定税率时,实际上已经改变了税率表中的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此时速算扣除数就需要重新计算,而不能再沿用根据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计算出来的速算扣除数。

年终奖有两种新算法

为此,国税总局在《公告》中提供了两种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并新增一个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税率表(含速算扣除数)。总体来说,全年一次性奖金要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一种方法为,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然后以其商数及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后,再乘以12个月,即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另一种方法是,按照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率表,直接计算应纳税额。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采用上述新方法计税后,“年终奖越多,税后所得越少”的情况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月),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公告》明确相关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实施,凡以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综 合

年终奖计税案例

为方便对比,案例中均采用新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并假设案例中月收入均超过3500元。

例1 陈女士今年12月获得的年终奖为18000元,王女士年终奖为19000元。

若用旧方法计算:

陈女士:18000÷12=15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应纳税额=18000×3%-0=540元,税后所得17465元。王女士:19000÷12≈1583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10%、105,应纳税额=19000×10%-105=1795元,税后所得17205元。

若用新方法1计算:

陈女士:18000÷12=15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应纳税额=(1500×3%-0)×12=540元,税后所得17465元。王女士:19000÷12≈1583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10%、105,应纳税额=[(19000÷12)×10%-105]×12=640元,税后所得18360元。

例2 张总年终奖为66万元,李总年终奖为66.0001万元。

若用旧方法计算:

张总:660000÷12=550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2755,应纳税额=660000×30%-2755=195245元,税后所得464755元。李总:660001÷12≈55000.08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5%、5505,应纳税额=660001×35%-5505=225495.35元,税后所得434505.65元。

若新方法2计算:

张总:660000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33060,应纳税额=660000×30%-33060=164940元,税后所得495060元。李总:660001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5%、66060,应纳税额=660001×35%-66060=164940.35元,税后所得495060.65元。

篇12:年终奖如何分摊12个月不交税

各种奖金如何计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年度各种奖金是指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对于此类奖金,应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企业职员小陈,每月取得基本工资3000元,12月取得年度先进职工奖1000元,季度奖5000元,加班奖300元,考勤奖200元;

小陈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为:(3000+1000+5000+300+200-3500)×20%-555=645元。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于每一个纳税人,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纳税人在一个年度内的不同月份分次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性质的收入,也只允许选择其中一次采用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计缴税款。

年终奖分摊到12个月征税

年终奖个税计征方法下月调整 新算法不再出现多赚少得

“年终奖多,税后所得却少”的怪现象将被终结。记者昨天获悉,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首度公布年终奖适用税率表及其速算扣除数,新规将在今年9月1日实施。

今后,年终奖计算个税时,就不用再沿用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及其速算扣除数了。

旧算法

税前奖金多税后所得少

细心的财务人员此前已经发现,年终奖计算个税时,在每个税率进级阶段,都会出现“税前奖金多、税后所得少”的现象,被业内称为“1元税差”。据了解,年终奖纳税由于采用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的商数来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样在每个税率进级阶段会出现“1元税差”。在临界点,税前奖金多1元,税后所得反而会少一大截。

算账

如某单位甲职工的年终奖是6000元,用6000元除以12个月,甲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元。500元的适用税率是5%,速算扣除数是0.所以甲应缴税6000元×5%-0元=300元,税后收入为5700元。

如乙职工得到的年终奖为6001元,用6001元除以12个月,乙的应纳税所得额就变成500.08元,因为超过了500元,其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所以乙应缴税6001元×10%-25元=575.1元,税后收入为5425.9元。

可见,虽然乙税前年终奖比甲多1元,但其税后收入反而比甲更少。

税总

怪象源自“一个数学问题”

税务总局解释说,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中的计算公式,会出现应纳税所得额越多,税后所得越少的现象。

税总称,这个计算结果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基本原则,也打击了人民群众努力实现劳动致富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应纳税所得额越多,应纳税额越多,税后所得也越多,这样才能体现国家税收在收入再分配中的积极作用。

税总称,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实质上是一个数学问题。由于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率表计算出来的,不同的税率表可以计算出不同的速算扣除数,因此不同的速算扣除数是与其相对应的税率表配套使用的。当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其除以12的商数来确定税率时,实际上已经改变了税率表中的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此时速算扣除数就需要重新计算,而不能再沿用根据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计算出来的速算扣除数了。

不会再出现“多赚少得”

在通知中,税总给出了两种年终奖的计税办法。

一是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然后以其商数及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后,再乘以12个月,即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

二是按照最新公布的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税率表,直接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税总在通知中明确,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记者发现,按照新的计税办法,不会再出现奖金发得多、税后所得反而少的情况。

刘先生年终奖为66万元,陈先生年终奖为66.0001万元。假设两人月收入均超过3500元扣除标准,采用新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对比。

若用旧办法计算:

刘先生:660000÷12=550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2755,应纳税额=660000×30%-2755=195245元,税后所得464755元。陈先生:660001÷12≈55000.08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5%、5505,应纳税额 =660001×35%-5505=225495.35元,税后所得434505.65元。

陈先生年终奖多1元,税后所得反而比刘先生少3万余元。

若用新办法(2)计算:刘先生:660000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0%、33060,应纳税额= 660000×30%-33060=164940元,税后所得495060元。陈先生:660001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35%、66060,应纳税额= 660001× 35%-66060=164940.35元,税后所得495060.65元。

刘先生年终奖660000元,按旧方法税后所得464755元,若按新法税后所得495060元。按此新计算方法刘先生比以前少交税:30305元。

陈先生年终奖660001元,按旧方法税后所得434505.65元,若按新法计算税后所得495060.65元。陈先生比以前少交税:60555元。

陈先生年终奖多发1元,税后所得也比刘先生多0.65元。

篇13: 英语作文:分摊家务Sharing Housework

英语作文:分摊家务Sharing Housework

Mother is always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family, because she takes care of everything, she does all the housework, though she is a housewife, what she is so heavy and great. I nearly help my mother to do the housework, when I go home after school, I always go out to play with my friend and then until the dinner, I will come back. Now as I grow up, I start to realize that I need to help my mother, I should share some housework, so that I can reduce her burden. Since I help my mother with the housework, she looks so happy, she will praise me in front of her friends. I feel proud of myself.

妈妈总是家里面最伟大的人,因为她照料着家里的一切,她做了所有的家务,虽然她是一个家庭主妇,但是她所做的繁重而伟大。我几乎不怎么帮妈妈做家务,当我放学回家后,我总是出去和我的朋友玩,然后直到晚饭时间,我才回来。现在我长大了,我开始意识到我需要帮助妈妈,我应该分享家务,这样就能减少她的负担。自从我帮助妈妈做家务,她看起来很开心,她会在她朋友面前表扬我。我为自己感到自豪。

赡养老人分摊协议书范本

费用申请书格式

费用申请范文

常用费用申请书

费用管理制度

有关费用的申请报告

营销费用申请报告范文

项目费用申请报告

旅游费用预算范文

费用会计年度工作总结

分摊费用范文(推荐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分摊费用范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