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il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超大型烟草突变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超大型烟草突变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超大型烟草突变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超大型烟草突变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超大型烟草突变株再生植株高度是野生型的2.2倍,叶片数是野生型的3.3倍,呈现晚花发育特征;叶片气孔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是野生型的'1.3倍,叶绿素a、b和叶绿素总量均高于野生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是野生型的1.18倍,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上有一定差异;可溶性蛋白SDS-PAGE电泳图谱上比野生型少4条谱带;RAPD结果表明突变体在DNA水平上确实发生了变化,DDRT-PCR结果显示出两者在基因表达上有差异.突变株再生植株可以开花结实,植株高大、叶数多,晚花的特征可以稳定遗传.
作 者:陈刚 赵宇玮 贾敬芬 王瑛华 郝建国 CHEN Gang ZHAO Yu-Wei JIA Jing-Fen WANG Ying-Hua HAO Jian-Guo 作者单位:陈刚,CHEN Gang(西北大学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肇庆学院生物学系,肇庆,526061)赵宇玮,贾敬芬,王瑛华,郝建国,ZHAO Yu-Wei,JIA Jing-Fen,WANG Ying-Hua,HAO Jian-Guo(西北大学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刊 名: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年,卷(期):2006 32(1) 分类号:Q74 关键词:烟草 超大型突变株 晚花 随意扩增多态性DNA mRNA差异显示 tobacco gigantic mutant plant late flowering RAPD 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篇2:近三年来国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要研究进展评述
近三年来国内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要研究进展评述
作者收集了近3年来国内科学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重要论文,对这些工作给予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最近两年我国的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过去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在基因测序(基因组、表达序列标签)、基因组的分子标记和利用基因组序列开展相关研究等方面进步尤为显著.但是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如在克隆新的、重要的基因方面远远落后,鉴定基因的.功能方面比较薄弱等.通过比较,既看到了该领域国内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清楚地看到和国际一流水平相比存在的巨大差距,期待我国科学家鼓足勇气,凝炼目标和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更新、更大的进步.
作 者:徐卫华 XU Wei-Hua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研究所,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刊 名:昆虫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NTOM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49(2) 分类号:Q966 关键词:昆虫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进展 评述 中国篇3:酵母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缺陷突变株的诱变、筛选和鉴定
酵母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缺陷突变株的诱变、筛选和鉴定
过氧化物体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人类很多疾病就是由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缺陷引起.以解脂耶氏酵母E122为出发菌,采用硫酸二乙酯诱变,获得了两株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缺陷突变株,其中一株为温度敏感的突变株.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突变株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弥散的染色模式,且在电镜下观察不到过氧化物体的形态结构.将克隆于表达载体pINA445上的目前所发现的'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转化这两株突变株,发现它们均不能恢复其在含油酸的培养基上的生长,表明这两个突变株是由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相关的新基因的突变引起.这两个突变株的获得为参与过氧化物体生物合成的新基因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作 者:罗玉萍 李思光 LUO Yu-ping LI Si-guang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330047 刊 名:微生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46(3) 分类号:Q93 关键词:解脂耶氏酵母 过氧化物体 生物合成缺陷 诱变 筛选篇4:三种铁素对小麦幼芽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三种铁素对小麦幼芽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不同形态铁索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对植物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麦幼芽根芽叶的生长指标和其中丙二醛的含量,探究了FeSO_4、EDTA-Fe、AA-Fe对小麦幼芽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铁盐在低浓度时促进了小麦幼芽根和芽的伸长,而高浓度铁盐则抑制根和芽的伸长及生物量.同浓度时三种铁盐的'根伸长抑制率为AA.Fe>FeSO_4>EDTA-Fe.小麦幼芽根与芽叶组织中丙二醛浓度随着外源铁盐浓度的提高而提高,FeSO_4与EDTA-Fe处理高浓度时略有降低.丙二醛浓度在根的变化幅度均大于芽叶,根质膜系统对铁盐的响应度高于芽叶.
作 者:陈增明 王谦 王彬彬 聂俊华 CHEN Zeng-ming WANG Qian WANG Bin-bin NIE Jun-hua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刊 名:华北农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年,卷(期):2009 24(z2) 分类号:S512.01 关键词:铁 小麦幼芽 抑制率 丙二醛 Iron Wheat bud Inhibition rate Malondialdehyde篇5: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
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制备杜氏盐藻氯酸盐抗性突变株库并从中筛选出硝酸盐还原酶(NR)缺陷型突变株,测定其NRcDNA全长序列,分析其突变位点.方法:①用乙基亚硝基脲(ENU)对杜氏盐藻进行诱变,得到突变株库.然后用氯酸盐抗性筛选方法获得氯酸盐抗性藻株,经复筛和不同氮源生长试验,获得了氯酸盐抗性突变株库.再用96孔板法进行单藻培养,获得氯酸盐抗性突变株单藻群.用磺胺比色法测定各个单藻群的NR活性,挑选出NR活性完全丧失的突变株.然后用氯酸盐抗性实验和不同氮源生长实验验证其NR突变的稳定性.②根据已知的盐藻NR全长序列,设计3对PCR引物,提取突变株盐藻细胞mRNA,反转录成cDNA,分3段扩增其NR cDNA的'全长序列,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中,经筛选后测序,测序结果与野生型盐藻NR eDNA序列比较,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序列分析表明,3株突变株共有11处相同的突变,其中的3处点突变引起了氨基酸性质的改变.它们均在近3'端有一段相同的移码突变,造成19个氨基酸的完全改变.此外,2株还分别由于在1 235和1 639的位点突变而产生了一个终止密码子.结论:筛选出了3株杜氏盐藻NR完全缺陷型突变株.
作 者:李慎柯 贾岩龙 刘红涛 李杰 鲁照明 王建民 薛乐勋 LI Shenke JIA Yanlong LIU Hongtao LI Jie LU Zhaoming WANG Jianmin XUE Lexun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郑州,450052 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41(3) 分类号:Q754 关键词:杜氏盐藻 硝酸盐还原酶 突变株篇6:嗜盐古菌ABDH12的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及Br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研究
嗜盐古菌ABDH12的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及Br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研究
文章分析新疆艾比胡嗜盐古生菌物种与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蛋白基因资源,对分离纯化到的极端嗜盐古生菌菌株ABDH12,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技术和编码螺旋C至螺旋G的BR蛋白基因片断,测定了BR蛋白基因核心序列.基于生理生化特性和BR蛋白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较,以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R蛋白中对于完成质子泵功能以及与视黄醛结合的关键性氨基酸残基均为保守序列,位于膜内侧的序列比位于膜外侧的序列更保守,并且ABDH12中的'螺旋C至螺旋G的蛋白与其他菌株差异明显,是两种新的BR蛋白,序列号为:FJ796897.迄今为止,国内极少有关艾比湖嗜盐古菌的BR蛋白研究的报道,文章可为今后研究同类极端环境中新的物种资源提供素材和参考.
作 者:旭格拉・哈布丁 陈瑾 迪丽乌孜・艾尼瓦尔 黄瑞虎 周宇光 迪丽拜尔・托乎提 Xugela・HABUDIN CHEN Jin Dliwuzi・ANIWAR HUANG Ruihu ZHOU Yuguang Dlibar・TUOHUTI 作者单位:旭格拉・哈布丁,陈瑾,黄瑞虎,迪丽拜尔・托乎提,Xugela・HABUDIN,CHEN Jin,HUANG Ruihu,Dlibar・TUOHUTI(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迪丽乌孜・艾尼瓦尔,Dliwuzi・ANIWAR(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周宇光,ZHOU Yuguang(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刊 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9 28(4) 分类号:Q933.1 关键词:艾比胡 嗜盐古生菌 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篇7: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水稻土生理生化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特征的研究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条件下水稻土生理生化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特征的研究
利用座落于江都市小纪镇良种场的FACE平台,研究了FACE条件下,不同氮素水平水稻土壤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高N水平下,FACE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氨化作用及放线菌数量都比对照高,而低N水平下,除真菌、放线菌数量以及氨化作用外,其他指标均比对照低.FACE条件下,高氮处理与低氮处理相比较,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氨化作用以及细菌数量分别提高610.57%、56.55%、24.32%、9.43%、1.09%和225%,供氮水平对FACE条件下水稻土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微生物群落有调节作用.
作 者:康贻军 何芳 单君 刘红江 杨连新 胡健 KANG Yi-jun HE Fang SHAN Jun LIU Hong-jiang YANG Lian-xin HU Jian 作者单位:康贻军,KANG Yi-jun(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盐城,224002;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何芳,单君,胡健,HE Fang,SHAN Jun,HU Jian(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刘红江,杨连新,LIU Hong-jiang,YANG Lian-xin(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年,卷(期):2006 25(6) 分类号:Q948.11 关键词: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 生化指标 水稻土 微生物区系超大型烟草突变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精选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