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美文欣赏:老孟的绝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美文欣赏:老孟的绝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美文欣赏:老孟的绝活
美文欣赏:老孟的绝活
老孟在修理行道中赫赫有名,一手绝活无人不晓。
这几天老孟打蔫了,总是萎靡不振,仿佛心事重重。
一位奥迪客户来厂修车,总感觉发动机不正常,修理工们围过来查看,谁也没有发现什么,有人喊:“孟师傅,您给听听。”老孟慢悠悠来到车前。
一种不易觉察的异响,混杂在轰鸣的发动机声响中间。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老孟叫徒弟拿来了听诊器,诊断一阵就离开了。
车间办公室里,老孟对奥迪客户说,需要拆解发动机,里面连杆有问题。
客户寒暄了几句,办了交接手续告辞了。
发动机拆解完,什么故障也没查出,老孟把晚上休息的'时间都占用了,只有一个结论:发动机没有任何问题。
记得去年,有个客户修车,老孟整整三天才给搞定,客户买来高档香烟、绿茶,非要感谢老孟,老孟说:该收的钱厂子都收了,谁赚点钱也不容易,死活不要。后来才知道,那个客户连4S店都去了,还到过几个修理厂,故障愣是没有排除。老孟的手艺,让那位客户刮目相看。
现如今,奥迪却把老孟的脸面丢尽了。
那天,一辆车到公司来办事,仅仅从老孟眼前开过,随后,对老板说,你朋友那辆车,正时皮带要断,真顶了气门麻烦就大了。
老板和朋友一说,朋友急了,不可能,正时系统都是刚换的,还没一个礼拜呢。当老孟将仅仅连着三分之一的正时皮带拿过来时,老板的朋友瞠目:怎么会这样!老孟端详了一会说:估计配件是假的。
老孟的绝招,大家给起了个外号:顺风耳。只要你的车从他眼前驶过,马上就能断定有什么毛病,这可是多年的硬功夫,不是闹着玩的。
难道这次就折了?难道几十年的经验靠不住了?
奥迪发动机怎么拆的又怎么装上。试车,似乎还是有异响。
老孟面子薄,决定不能再干了,可是老板一定挽留。
老孟有一段时间没有上班,听说他回农村老家了。他的老乡带回信儿说:老孟有些傻了,每天带着个助听器,谁和他说话都要重复两遍,他却大门大嗓喊得人心慌,是怕和他说话的人听不见。
篇2:老孟歌声作文
老孟歌声作文
随着优美的放学铃声的响起,老孟的魔音又响遍全班,作为我们班的.“歌神”,老孟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着他的歌声,老孟一唱起歌来,就会失去自我,无论别人怎样叫他,他都沉醉在自己的“魔音”中,只有我来降了他的魔气。
他不论何时何地,拿起扫把来当做吉他,拿几只笔敲杯子、敲桌子,当做架子鼓,每一次他搞起这些来,都像失去了自我一样,但是老师一进来,他立刻开始扫地、写字。
“再见的的烦恼不再孤单再见我的懦弱不再哭喊”,他天天叨叨着《我的天空》,反正一有空就开始哼歌。
有时我来上学,看见他嘴张成O字形,俩手抱在胸前联系男高音,他在我们班是一个“音乐家”,是我们班的“孟德华”。
以前我觉得别人唱歌要钱老孟唱歌要命,不至于只是不如原唱。新的一学期开始了,老孟的歌声也不再让我觉得不咋地了,因为我已经习惯了。
最近老孟又开始唱神曲“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老孟不只在嘴上摩擦,脚也在摩擦,有时间他就摩擦,做操也不闲着。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这几天,老孟又迷上了《南山南》,情绪高昂激动,深深的被自己的歌声所打动。
老孟的魔音如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唱就紧,一唱就紧。
老孟的魔音惊天动地,整个宇宙中无人能比得过他,什么歌都拦不住他,包括粤语版的《海阔天空》,在老孟的心理,一向都是海阔天空,没有什么能在他心里给他造成一个困扰,无时不刻不在左摇右摇晃着身子打着响指,有节奏的在动。
这就是我们班的“老孟魔音”。
虽然是魔音,但唱的也不错。
篇3:爸爸的白发不是老美文欣赏
爸爸的白发不是老美文欣赏
父亲病了,你问他一件事,回答一句话重复多遍。走路变得慢了,有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我陪他去医院看病,住进住院部十五楼的心脑血管科。
医生问他,清晨吃的什么饭,有几个孩子,他有时答对了,有时会答错。医生问,你女儿的生日是几月?他想不起来了,看着我,向我求助,像个无助的孩子。医生向我摇头,不要我替他回答,他苦笑着,一脸的无奈。我走出病房,再也忍不住满眶盈盈的泪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父亲,学的专业是建筑设计。那个深夜里伏案设计图纸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给我辅导高等数学的父亲哪里去了,那个健步如飞的父亲哪里去了?无情的光阴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下午,在医院的走廊里,我搀扶着父亲练习走路。一步步慢慢地走。我牵着父亲的手,他的手柔软,温暖,手背上有了几颗老人斑。我一边陪他散步,一边安慰他。医生说你的症状是最轻的,要好好锻炼,就能恢复得和从前一样。父亲点点头,像个年幼的孩子,依恋我,对我的话深信不疑。
握着父亲温暖的手,恍然记起我童年时的那年冬天,故乡白鹿原落了罕见的一场大雪。冬天的寒夜里,父亲要去邻村的学校接做教师的母亲,他急急忙忙穿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出门了。我一蹦一跳也跟着父亲出了门。只见雪早停了,天并不黑,走在一望无际的田间,雪后的'空气清新极了,清冽如甘泉一般。父亲大踏步地走着,穿着小花棉袄的我,迈着小碎步一路小跑,才跟得上父亲的脚步。我的小手握在父亲温暖有力的大手中,爸爸问我,冷不冷?我摸摸冻红了的小鼻子,仰着头说,不冷。爸爸撩起大衣,让我钻进他的大衣里。大衣里好温暖,我的脑袋只到父亲的腰间,即使躲在大衣里一片漆黑看不见道路,有父亲牵着我,我一点也不怕。在雪地里,一串串大脚印旁伴着一串串小脚印,一步步踩在积雪上“吱吱”作响。恍惚间,我还是四岁的小妞妞,父亲还是我的天空,是高山,是大树,是我永远依恋的家。
可是一转眼间,父亲就老了。满鬓华发,岁月的积雪堆满发间。记得作家朱天文说,爸爸的白发不是老。读着那句话,眼泪落了下来。
我们站在医院十五楼的窗口向外张望,他说,几十年前,我来汉江之畔的小城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都盖满高楼了。
父亲就像是黄昏暮色里的一只倦鸟,卧在高楼上,回忆从前,回忆往昔,回忆他的黑发,他的健步如飞,他的风华正茂——眼里含着无尽的忧伤。
是谁说过,长寿的代价,是沧桑。人间亲情,似水流年里,都是锦上的花。不是吗?你我都来不及慢慢地等,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爱他们。因为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啊。
我记得一幅漫画上描绘的情景:当我们年幼时候,父母替我们穿鞋穿衣,耐心喂我们吃饭,带我们去公园玩耍,看着我们小小的奔跑的身影,笑意妍妍。终于有一天,他们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了,该是我们替他们穿衣穿鞋,带他们去公园的时候——我要和他们年轻时候一样,脸上带着笑容,因为,有满鬓霜雪的父母在,有我的亲人在我身旁,我是幸福的。
我从前和未来的文字,都是父母给予我的生命写下的。我要他们知道,我爱他们,在他们白发苍苍的暮年。
篇4:老孟的情感散文
老孟的情感散文
认识老孟那年是一九九九年,她六十岁。
她在昆明市的锦华商场边上开着一家规模不小的专卖店,百汇商场有近四十平米的专柜。
六十岁的老孟是风风火火的来来去去,看起来只有五十岁的样子,穿衣服非常朴实,和菜市场的大妈没有任何区别,她是个一米五左右的小个子,说话连珠炮一样,你得认真听,才能跟上她的思维。但她家的买卖全靠她打理,那时候她带着大女婿,小女儿雄心勃勃地在大商场,连锁超市的双面夹击下,硬生生在云南市场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老孟家做有正规批文的医药保健品生意,由于她有技巧,有方法,会借鸡生蛋,生意是越做越大。一九九九年春天,我凭着别的厂家的电视广告,第一次走进她的店里。她在那个狭窄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看了我做的产品的国家批文,听了我的市场推广方案。我告诉她,我们的产品在云南市场启动比较晚,其他省市已经遍地开花了。总公司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段十九点半做的十五秒硬广告,《家庭》,《女友》杂志都有彩色插页广告。云南省的物流通路铺设好,我们也会逐步投入广告。
老孟当即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要给她两家店铺同时上货,且保证不能断货。其二,我们的广告里,必须把她家店铺作为首推网点;第三,押下批货结上批款。我对第二条提出了异议。因为我要首推销货量最大的昆明百货大楼,渐次有金龙百货,樱花购物中心。实在不能首推她的店,我说了各种理由,才说服她我的报纸广告上,至少有一半数量把她的店铺排在前三位。供货价商量好以后,她又要我将促销费结算给她,她给营业员。我当即表示我们没有促销费,只给自己的促销员发效益工资,我可以给她派促销员,她立马不同意了,说促销员围在店里,顾客都到不了跟前,透着精明和狡黠。
下午回公司后,居然发现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我的库房和财务室那套房子居然还和她在同一个单元,她看见我,端直叫我上她家去认门。进她家,非常闲情雅致,阳台上有鸟鸣,客厅里花草茂盛,就她和先生两人同住。她先生已经退休了,过着闲云野鹤的儒雅生活,三句话离不开书法,离不开花草,不事稼穑的一个人。老孟看上去则是十足精明强干的女商人,老孟快快地和我聊了几句,就让我赶紧回去休息。
然后几次都是她下班走到我门口,直接敲门来找我解决问题的,一次是我公司业务员给她送货晚了半天;一次是消费者去她店里找事的,我们一商量好解决方案,她立即转身就走,一句话没有,水也不喝。
我第一次被老孟骂,是公司夏季的货款回收,我月底的某日十点左右给她电话,她说:“我不在店里咯,改天我给你电话。”因为当月的回款任务,鬼使神差,基于原来在国企时对客户的躲账的认识,我就直接去她公司找她,试图见面沟通,争取她理解,赶紧把货款结给我。当我刚出现在她的店里,她在里边一眼就t见了我,出来劈头盖脸就发火:“你来整哪样?看我在公司没得?看见了,我在,我就给你钱了?我马上要出门,我如果安排给你款,我会通知你噻,格对?你该整哪样整哪样。不要在我这了杵着!”见过这么厉害的欠钱者吗?我是一句话没说,被骂了一大堆。真是倒霉到姥姥家了。
我是气咻咻地走了。发誓这老太婆下次要货,也不要给她及时送了。第二天早晨,她电话来了,让我整理好之前所有的送货单,中午去财务那儿拿钱。我去到店里时十一点,她小女儿立马核对了票据,把款付给我。我离开时不到十一点二十分,老孟的倔强和诚信,又让我感叹了一把。
其后不久的一日黄昏,她先生在我们窗外的草地上来来回回的踱步,看着还有一些焦躁,我出去问他情况,他就抱怨那疯婆子把他撵出来了。我劝了他几句,就回到楼里,想了想,还是决定上去看看,老孟正生着气,我劝她让她先生回家吧。她说:“他一天到晚在家玩鸟,让他买油,三天了,都不买,要他整哪样?他爱去哪里去哪里……”我看我实在也是劝不了,只有找了个理由自己溜了。
转眼到了秋天,她找我借用我公司的小伙子,去押车给她搬运东西,她腾出一套房子,装修给小女儿结婚用,女婿家经济条件一般,人很能干,老孟出房子,出装修,对小女婿还格外尊重。她给我说:“唉,两个年轻人能合在一起(性格和谐,三观相同的意思),小伙子人很好噻,咱做老人的,就帮一把。他们过好日子,就可以了噻。格对?”又增加了了我对老孟的敬佩。
那年秋天的某个周日,女儿惯例给我打电话,给我讲她的一个梦,梦见我在桥上走远了,她摔倒了,膝盖都流血了,我也没有听见。我听得泪流满面,立马买机票回去把女儿接到昆明上幼儿园,电话员负责每日帮我接送。
在某个黄昏,居然发现在窗外玩的女儿,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我把公司的小姑娘,小伙子,兵分几路派出去找,我也在西站附近的交通要道查找未果,回到公司时,我走路都是晃晃悠悠的。小伙和姑娘们陆陆续续都回来了,都没有找到。老孟也被惊动下来了,她忙着叫来了大女婿,跟我要女儿的照片,准备找警局的熟人报警。正忙着的功夫,我的那个宝贝女儿,小冤家居然从相邻的楼里出来了,她跟着小朋友去人家家里玩了,我脱下皮拖,就是一顿暴打。我因为惊吓过度,不想吃饭,犯恶心。老孟硬拽着我和女儿去她家,给我盛了一碗粥,看着我喝了,才放我回去。我感受到了老孟精明冷漠之外的人情味。
那年冬天,老孟的车在公司门口被偷了。我知道了赶紧上去看望她,她倒是轻松,骂了偷车贼,告诉我她已经报警了,一个月,还是两个月,警察找不回来,她就找保险公司索赔了。我那时候根本还没有保险意识,我又暗暗佩服了她的远见。
老孟的生意,倒是四通八达,还做着批发地州的.业务。为协调我公司地州经理对老孟把货批发到人家市场,没少费周折。玉溪市场经理上报总部,总部发文,主要内容如下:“……玉溪市场经理某某某,没有充分开发玉溪市场,致使昆明经销商批发货下去,处罚玉溪市场经理冲货额的70%;处罚昆明公司冲货额的30%,承担管理不善的责任,以示惩戒。……”让玉溪市场经理上报冲货额,一下就没消息了。后来再没有市场经理上报市场被冲货,老孟到底有多少货批发下去,谁也不知道。各走各的渠道,各挣各的钱。反正她把货整到哪里去,都是“云南专卖”。
不留神,她把货整到贵州去了,贵州的市场经理,倒是个聪明的,没上报总部,直接带着货找到昆明,害得我们又请人家吃饭,又陪人家逛世博园、云南民族村。过后赶紧找老孟,老孟才掐了那条线。
我们就在这种一言难尽里处了三年,享受她的关怀,忍受她的各种“骂”,公司的年轻人私下给她取了个外号“孟婆”,呵呵,都知道她不好惹,不敢惹。
后来,女儿要上小学了,昆明是小数民族地区,本省孩子的高考分数线比其他省份低几十分,教学质量也低一些,我不得不放弃云南市场,带女儿回咸阳上学。
临走去和她道别,她说了一些鼓励我的话,把我喜欢的他老公那本《人事经理职场笔记》,提议他老公送给了我。
在那边成家的李师傅每年回陕西探亲时,我们都会一起吃饭聊天。我知道街道都扩建了,夜市也取消了,菱角塘小区附近的很多店铺都变了。李师傅不认识老孟,我无从知道老孟的情况。
我不担心她的生意,我只担心她的身体。
我离开那年,她六十三岁,今年该有七十八岁了。
篇5:好朋友老孟作文150字
好朋友老孟作文150字
老孟,是我小时候最好的朋友,可是他搬家了。今天,他来我家玩儿,可把我乐坏了。
他比我大一岁。他长得胖乎乎的`,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大嘴巴,像只可爱的大熊猫。
看,我俩一会儿玩象棋,一会儿玩“部队连连战”,一会儿玩滑板。我们还比写字呢,他的“心”字写得好,不过,没有我的好。
后来,他妈妈要带他回家,我俩在热烈地拥抱中再见了。
篇6:老孟传记初一作文
老孟传记初一作文
老孟乃我们的语文老师,不知为何,大家都不喜欢叫他老师,不过,在面对
面的时候还是会叫上一声老师,增添几分尊敬,毕竟他是老师嘛!但是我们背地里都很亲切的叫他“老孟。”瞧!老孟他来了!瘦瘦的身材,高高的'个子,感觉弱不禁风。蜡黄而憔悴的脸上孤零零地架着一副“望远镜,”那小巧玲珑的脑袋上分布着的少得可怜的头发里,还掺杂着几根银丝,样子看起来就叫人心疼不已。老孟之所以这么骨瘦如柴的,像个非洲难民,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到了中年阶段。老孟说过,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辛苦得不得了,我想老孟应该是给山大的压力愁的吧!另一方面应该就在于我们了。每天看着老孟兀兀穷年,辛苦地操劳着,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望着老孟一天比一天衰弱,我心疼也没办法。唉,谁让老孟每天这么辛苦劳累,我们的成绩还是原地踏步,一直是倒数的呢!
但愿我们的成绩可以一天天进步,让老孟减轻一些负担,渐渐地再壮实起来吧!PS:本文多有得罪孟老师的地方,还望孟老师海涵哦!
篇7:三孟收集美文
三孟收集美文
“爱此孟祠树,森然见典型。沃根洙水润,含气峄山灵。阅世磨秦籀,参天结鲁青。方知樗散寿,只入列仙经。”
前几天,陪着几个外地朋友到孟庙去玩,尽管我在邹城生活了几十年,去过孟庙无数次,但我知道自己对孟庙的了解并不算多,对孟庙的认识也挺肤浅,跟朋友们解读不了孟庙,走到孟庙大门口,就请了一个导游先生领着我们一起逛孟庙,由导游先生给朋友们讲解孟庙,让朋友们认识孟庙、了解孟庙。
昨天上午,我查阅了一些有关孟庙的资料,写出了这篇没有什么新意的文章,其目的,不外也就是给自己做个念想。
孟庙里有各种树木430多株,多为古老的松桧和侧柏,又有银杏、古槐、紫藤等古树点缀其间,使孟庙里一年四季都充满了绿意。
孟庙里这些古树名木,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雷电和兵火战乱的侵袭、摧残,但到现在,一棵棵的依然还是枝干挺拔,苍郁茂盛,生长得恣意盎然。
孟庙里这些古树名木,不仅为宏伟壮观的孟庙增添了绚丽森然的色彩,而且使古老的孟庙增加了历史的凝重感。
孟庙里这些古树名木,四季长青,形状特殊而别致,如虬如龙,如兽如凤,千奇百怪,姿态各异,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罕见的生物奇观。
古柏抱槐。
孟庙东墙外有一排苍郁的古柏,拔地参天,姿态万千,颇为壮观,最南端有一棵古槐树,它优哉游哉地生长在一棵古柏树的大树干当中,这两棵古树不知何年何月长成了一体,它们俩紧紧相抱,犹如母子情深,又似夫妻意长,情趣盎然,耐人寻味,令人琢磨和遐思。
导游先生跟我们说:“这棵古柏抱槐树栽种于元代,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相当罕见的双树寄生的一大奇特景观。”
藤系银杏。
在孟庙的斋戒门内、致严堂前,有一雌一雄两棵古老巨大的银杏树参天而立,其中一棵银杏树被一棵古老的紫藤旋转曲折缠绕着树干,紫藤一直伸展到树顶。这棵古老的紫藤苍劲盘曲的枝干如虬龙百折,逶迤起伏,腾空而起,煞有气势。
导游先生跟我们说:“每年的春季,紫藤花开,如串串玉坠,别有情趣。到了秋冬时节,银杏果实累累,米黄色的扇形树叶随风起舞,装扮得孟庙更加古朴典雅。”
桧寓枸杞。
在孟庙的寝殿前露台和甬道之上,有3株古桧。奇妙的是其中一棵古桧颇为奇特,树顶干枝造型极像“鹿回头”,而且在树干之上的鸟洞中寄生出数棵枸杞,枝繁叶茂,令人叫奇。
导游先生跟我们说:“《三迁志》里记载,这3株古桧是北宋宣和年间栽植的,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是孟庙里最为古老的树木之一。每当夏秋之际,碧绿的枸杞叶簇拥着红红的果实,迎风摇曳,妙趣横生,煞是喜人。”
洞槐望月。
在孟庙的寝殿西侧焚帛池院的西垣墙上,斜倚着一棵古槐,古槐的树干已经枯朽,可树皮上又生长出新的树干,长势旺盛,高大茂盛。裂开的`树皮顶端与树干相接处,形成一个直径约1米的大圆洞。
导游先生跟我们说:“这颗槐树栽植于唐代,比孟庙的历史还要长。每当深夜有月亮的时候,明月便从槐树的洞中透出来,景色很是迷人,颇有古雅奇趣。”
孟庙里的古木成林,拔地参天。它们以斑斓的色彩勾勒着岁月的年轮,它们用绿色的生命编织着人类能读懂的传奇故事,它们用无声的语言诠释着孟子的思想境界,它们以万千姿态缔结着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情景。
多少年来,别管什么时候,游客们到了孟庙,尤其是读过《孟子》一书的人,观赏着这些姿态奇异、气势雄伟的古老树木,置身于这种肃穆森森的环境当中,看着这些古树凌霜不凋的秀色,坚贞独立的气概,脑子里便会油然地联想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千古名言,心潮不由自主地就会澎湃起来……
孟庙里还有一大奇景,那就是有几千只苍鹭常年居住在些古树上。它们时不时地伸着长颈,扇着双翅,发出一两句哇哇的叫声。苍鹭的鸣叫,往往能令游览孟庙的人们浮想联翩。
这些本应该徙居在沿海沙洲、河口或者内陆河流、湖泊、水田等地的候鸟,为什么选择了孟庙?它们是什么时候来到孟庙的?它们究竟要在孟庙里还要居住多久?这,恐怕是没有几个人能够说清楚。
导游先生跟我们说:“这些苍鹭以鱼、虾、喇蛄、蜻蜓幼虫、蜥蜴、蛙和昆虫为食物,它们天天到附近的唐王湖、孟子湖和尼山湖去捕获食物填饱自己的肚子和抚养后代。”
那天下午,我们几个人在孟庙里一边听导游先生的讲解,一边观古树,看苍鹭,听松涛,闻鸟鸣,不由自主地就都各自进入自己的梦境当中去了。
★ 老孟传记初一作文
★ 孟督学没吓死美文
★ 雁栖湖美文欣赏
★ 美文欣赏:柳絮
★ 美文欣赏夕阳红
★ 浪子回头美文欣赏
★ 佛教美文欣赏
美文欣赏:老孟的绝活(精选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