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尔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P2P盼监管层规范资金托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P2P盼监管层规范资金托管,供大家参考。
篇1:P2P盼监管层规范资金托管
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存隐忧
安丹方直言,第三方支付行业本身尚且不规范,央行也曾在收单等问题上对之进行惩处,而传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参与的托管模式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第三方支付公司并没有专业能力参与投资监督,也没有相关法规授予监督权力,换言之,第三方资金托管业务还没有相应的托管资质。其次,托管流程的标准性及合规性无从确定,即便P2P平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资金托管,也大都是支付公司按照P2P平台的指令进行操作,其实也难以杜绝自融、虚构假标、跑路等问题。”安丹方表示。
据了解,目前P2P平台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所有资金,是统一存放在以支付公司的名义开具的银行账户中。第三方支付内部账户之间的资金转移,在银行系统里并不体现,即便支付公司挪用,银行也无法有效甄别,这也是让监管机构最为担忧的地方。
此外,业界对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在自律和系统安全性上也存在着质疑。安丹方分析说,平台所有的借款人、所有的交易记录来往的信息都在第三方支付,按照现在的模式一家平台只能固定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如果他们出现系统问题,P2P平台的业务就要停止,而停止业务对于平台的用户也会造成损失。
“把P2P用户信息交给第三方支付,我们普遍有着三点担心。其一,第三方支付如何做好内部自己的风控;其二,第三方支付如何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的服务;其三,第三方支付如何保证自己以后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安丹方补充说,目前已经有第三方支付在获得大量P2P平台数据的同时,业务开始涉足财富管理和P2P同业,这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存在不公平竞争。
在日前的“新格局,新动力(310328)――P2P行业的监管与创新”主题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表示,P2P的资金托管应该在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容易造成风险传递、风险溢价,有可能数倍放大行业风险。
业内盼与银行进行合作
,有不少平台在过去一年中曾探讨与商业银行进行资金托管的合作,不过真正实现银行托管的平台屈指可数。大部分银行都还是“只托不管”。托管范围仅限于平台风险准备金,并非为全部借贷资金,这就意味着在平台投资人遇到兑付风险时,银行只会动用P2P平台被托管的准备金进行赔付,不对资金划转和可能的归属权争议负责。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监管层方面对于银行是否可以做P2P资金托管业务态度含糊,因此规矩惯了的银行大都不愿意轻举妄动,部分银行虽然已经开始搭建资金托管系统,但并没有正式上线。
安丹方认为,相对于20的谨慎,伊始以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对于P2P资金托管的态度变得更为积极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层在年初频频吹风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站在P2P平台的角度,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存在的诸多弊端,平台更愿意和银行进行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银行可以参与P2P资金托管服务。
篇2:P2P盼监管层规范资金托管
目前,虽然监管层在很多公开场合对于资金托管都阐述了一些监管思路,但是细则尚未出台,例如:资金托管是强制性还是自愿性,是放在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
安丹方认为,如果最终确认资金托管是P2P标配,那么应该由法律规定配套托管机构(银行或第三方支付)的配合义务和服务内容,服务内容中要明确规定监管义务和相关责任,避免托管机构托而不管的情况再次出现。
此外,安丹方建议做资金托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应该在业务上进行“避嫌”,自身不能从事P2P同业和财富管理,同时呼吁监管层应该和托管机构达成一个共识,界定资金托管,并对托管机构的业务模式、技术标准、风险保障甚至是一旦出现问题对于P2P的有偿赔付等进行行业规定。
篇3:浅析P2P进入银行托管资金时代论文
浅析P2P进入银行托管资金时代论文
以来,中信、招商、民生等商业银行纷纷发力P2P资金托管业务,民生银行自今年2月开放首批4家P2P平台接入“网络交易平台资金托管系统”后,不少国内知名P2P平台都表达了合作意愿。 可以说,银行介入P 2P资金托管的重要性已经成为行业共识,P 2P开始进入银行托管资金的时代。
一、银行十p2p,迎来蜜月期
P2P网贷业务自引入国内以来,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和分化,整个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网贷之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6月,平台数量达到1946家,当年成交金额609.62亿元,而在小远的,平台数量仅有10家。
小过,在P2P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暴露出的系统性风险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出现逾期、违约和跑路等问题的平台数量剧增,截至2015年6月,累计有661家平台出现各种程度的问题,全年出现问题的平台有275家,是的3.6倍。
在出现问题的平台里,有46%是诈骗、跑路平台,平台跑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平台自身经营小善;二是平台钻监管政策的空子,趁目前监管还未强制规定平台必须引入第三方托管,主观上恶意卷走客户交易资金。
要解决以上问题,前者需要平台提高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后者则需要平台合规操作,引入第三方托管。绝大多数P2P平台对第三方托管都是持欢迎的态度,希望通过第三方托管来改变行业现状,促使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帮助投资者树立信心。
与此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各商业银行也一直在努力寻求业务转型,将中间业务作为重要利润增长点。其中,资产托管业务以其小占用银行经济资本,创造中间业务收入,连接货币、资本和实业三大领域的优势,成为各商业银行战略发展业务。
放眼望去,野蛮生长又需资金托管的P 2P行业显然是银行拓展资产托管规模和创造资产托管收入的最佳选择。
一边是P 2P平台的资产履需有资质的来托管,一边是银行寻求新的托管业务增长点,双方的广泛合作可谓是“一拍即合”。各商业银行纷纷试水P2P资金托管。未来,双方还将在资金结算监督、大数据金融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银行与P2P的托管合作即将迎来蜜月期。的实际进出情况进行托管,这是与投资者切身利益最为相关的部分,目前行业内跑路平台挪用的也是这部分资金,因此交易资金的托管成为P 2P资金托管业务中产品设计最核心的内容。
二、两种合作模式
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模式并未得到监管层的认可,监管层希望具有风险管控能力和托管业务资质的银行来对P2P进行真正的托管。
风险备付金托管,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P2P平台需要建立风险准备金账户,当平台借贷发生逾期或违约时,平台可以动用该账户里的资金先行归还投资者的本金。
当然,为防比风险准备金被挪用,实现风险准备金和平台其他资金的真正隔离,平台必须将这部分资金交由银行托管,银行为其开设专户并对专户资金
其实,监管层之所以希望银行积极参与P 2P资金托管业务,就是因为银行具备风险管控的`天然优势,有助于规范P2P行业发展。 与此同时,银行也要提前预估在P 2P资金托管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第一,银行要建立合作平台的准入门槛。
银监会一位领导在“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提出了P 2P网贷行业监管的原则,其中就包括“P2P要有行业门槛”。对于银行来说,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合作平台的准入门槛,小能为了吸收存款和创造中间业务收入而小加甄别地引入合作平之。因此,建议银行在选择合作平台时,可以考虑如下因素:
平台注册资本金、运营时间以及盈利状况。要求P 2P平台在历史经营期间未出现过违规问题。
平台股东背景。若平台的股东为央企、大型国企或者有政府背景,那么平台无异于多了一道监管屏障,道德风险将大大降低。当然,如果平台股东为大型互联网企业或金融机构,那么平台也能形成相应的优势。
平台高管情况。平台高管团队应由具备金融从业经历和互联网从业经历的人组成。
平台风险控制体系。平台应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团队以及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且通过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全面了解授信对象,防范借款人恶意欺诈、过度负债等信用风险。
第二,银行要加强内控管理,严防操作风险。
银行从事 P 2P资金托管业务的人员须具备托管资质和相应的专业能力,对P2P行业了解透彻,在规定的权限内进行业务操作。银行要将P 2P资金托管业务纳入内控管理中,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违规行为。
第三,银行要建立信息监测机制及风险预警机制。
“天下武功,唯快小破。”银行需及时掌握监管部门的政策动向和P2P行业的市场动态,分析开展P2P资金托管业务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提前予以防范与化解。同时,及时关注合作平台的经营情况,借鉴信贷业务中贷后管理经验持续监控平台风险,防患于未然。
第四,银行要利用自身风险管理优势帮助平台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在业务合作中,双方可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对方的先进运营和管理经验,尤其是银行本质上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企业,要利用自身在风险管控领域积累的经验帮助P2P平台,深化风险管理机制。
篇4:创新资金结算监管模式 p2p迎来监管时代
2014年是我国p2p网贷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p2p网贷平台数量接近1600家。和2013年相比增长近100%。伴随交易额的爆发式增长,问题网贷平台(失联、提现困难等。)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怎样规范p2p网贷行业秩序,切实保障投资和的安全和利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创新资金结算监管模式 p2p迎来监管时代
多少近日,中国银监会宣布,p2p网贷业务将归属普惠金融部进行管理,第一次明确了p2p的监管部门。一系列相关监管细则正在酝酿中。总体来说,p2p归属普惠金融部进行管理将有助于落实一系列的p2p监管措施,推动p2p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具体到微观层面,早有P2P企业看准“监管”带来的保障。日前,宜信与中信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双方的合作设想中,资金结算监督模式将杜绝P2P跑路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P2P公司,宜信主动接受监管的意图已成为P2P公司行事的风向标,也是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对待P2P平台态度的参照。
业内人士表示,P2P监管机构的确立,一方面,定将提高了整个网贷行业的公信力。有监管就会有门槛,有门槛就会有差距,平台准入的成本无疑会提高,而不规范的一些平台将直接出局。行业监管之后,参与进来的投资者会有增加,高利息、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相对也会减少。另一方面,也会促使那些一味通过提高收益来吸引投资者的平台审时度势,增强自身竞争力。通过增加品牌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与投资者的互动来建立资源,提高用户体验度来吸引和抓住用户。
★ 资金账户监管协议
★ 打pp的故事
★ 托管协议
★ 盼作文
★ 监管协议书
★ 门诊托管协议书
★ 托管经营合同范本
P2P盼监管层规范资金托管(精选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