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野长城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08 04:02:02 作者:三分甜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三分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国家文物局野长城调查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国家文物局野长城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国家文物局野长城调查报告

国家文物局野长城调查报告

辽宁省绥中县锥子山长城部分被“抹平”一事近日成为关注热点,国家文物局9月22日便派员赴辽宁进行现场调查,并于昨日公布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称,经过实地查看并查阅相关文件,调查组认为工程审批手续依法合规,相关单位资质符合要求,但存在设计把关不严,“抹平”措施未备案,施工粗糙和掺用水泥等问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将组织长城沿线15省(区、市)专业力量,对近年开展的长城保护重大工程进行检查。

780米段落“抹平”未备案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调查组组长陆琼介绍,此次工程涉及的长城墙体长度1250米,包括敌台4处、马面2处、烽火台3处。

陆琼说,该工程业主单位为绥中县长城文物管理处,上级部门为绥中县文物局,设计单位为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监理单位为辽宁文博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施工分为4个标段,包括墙体段和敌台等单体建筑,分别由4家公司进行施工,上述这些单位均具备相应资质。

调查组认为,该工程设计方案审批手续依法合规,相关单位资质符合要求。但工程中涉及3个标段,总长度约780米的“三合土铺平夯实”(即“抹平”)措施,技术设计细化虽按规定进行了四方洽商,但洽商过程不规范、记录不完整,缺少专家论证,且未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报辽宁省文物局备案。

施工单位大连市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沈阳故宫(微博)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曲阜市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均是在没有洽商文件并报备的情况下,实施了大范围“三合土铺平夯实”施工,并且存在施工粗糙等情况,在部分段落三合土中存在少量添加水泥的问题。

调查组认为,此措施对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自然、古朴的历史面貌造成了严重影响。

初验竣工图与现场情况不符

陆琼介绍,虽然锥子山长城的审批流程和有关单位资质等“硬件”条件具备,但在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辽宁省文物局、绥中县文物局、绥中县长城文物管理处工程设计方案把关不严,未全部落实国家文物局批复文件的有关意见”,陆琼说,上述部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管不力;在工程初验中,未提出“抹平”做法欠妥、洽商程序不合规、竣工资料不完备、部分资料缺正式图章、竣工图与现场情况不符等问题。

设计单位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则未按照国家文物局、辽宁省文物局文件要求,在补充设计中细化防渗排水专项设计,未明确防渗排水的具体做法并提供相应设计图纸,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跟进指导不够,未能及时评估技术设计变更的实际效果并予以调整。

同时,监理单位辽宁文博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未要求设计单位提供细化的设计方案及相关图纸,未监督设计、施工单位留存洽商文件并履行报备程序,在监理评估报告中未如实记录洽商情况,未能把好工程技术关。

善后

国家文物局:责成严处责任人

对于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调查组提出,要责成辽宁省文物局,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长城保护维修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重新组织专家全面查找“辽宁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抢险工程”存在的问题,初验合格后报国家文物局进行竣工验收。

同时,责成辽宁省文物局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最美野长城”被“抹平”事件相关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而针对此次事件反映出来的部分长城保护维修工程中存在的方案设计深度不足、保护理念未落实到位、工程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引起长城沿线各地的高度重视,引以为鉴,建议国家文物局将此次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向全国通报。

“国家文物局同意调查组提出的问题和处理建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昨日表示,在此过程中,国家文物局在审批后缺乏后续的监管和跟踪,存在着检查缺位、不掌握工程实施情况等问题。

他表示,近日国家文物局已经将保护工程作为正在开展的长城专项督察重要内容,同时会组织长城沿线15省(区、市)专业力量,对近年开展的长城保护重大工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同时加快完善文物保护工程标准规范编制,尽快组织研究、制定和修订相关标准和规范。

追访

野长城是怎样被“抹平”的?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组介绍,2月15日,国家文物局收到辽宁省文物局报送的工程设计方案后,请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认为所报方案基本可行,但也指出,不必对风化不足3cm的砖“用青砖片或青灰膏补贴”。

国家文物局于同年4月27日批复同意该方案,但明确要求工程应以抢险加固为主,按照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控制工程实施范围和干预程度,细化各类保护措施具体技术指标及工艺要求。特别是针对设计方案在墙体顶面处理措施上存在的`文字与图纸不对应问题,国家文物局批复意见明确要求“补充完善长城墙体顶部、相关台体顶部或内部地面防渗、排水专项设计”。

205月17日,辽宁省文物局转发国家文物局批复文件,要求绥中县文物局组织设计单位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按照批复意见修改、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后辽宁省文物局于5月14日核准该方案。

“调查组对比核对两份补充设计方案发现,设计单位虽然补充了防渗、排水技术设计,但没有根据各段长城墙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细化工程做法,也未提供相应的图纸”,陆琼说,针对此问题,辽宁省文物局在核准文件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方案并“对维修加固后的墙体要做好防水处理”。

7月初,工程施工招投标完成,在缺少防渗、排水深化设计图纸的情况下,该工程于207月18日开工,8月25日完工。其中,根据调查组掌握的情况,204月中旬前后,业主、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曾就墙体顶面处理等工程具体实施问题进行过洽商,其中仅看到B标段施工单位的四方洽商记录,但记录内容存在表述不明晰、不准确问题,未查到其他施工单位洽商记录。

在此次洽商之后,“抹平”措施成为长城墙体顶面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涉及墙体“抹平”有3个标段,其中A标段总长530米中的大部分,B标段总长385米中约200米,C标段总长280米中的50米,总长度约780米。

篇2:走读野长城散文

走读野长城散文

到绥中来,若不曾去永安堡乡野长城走一走,那将是你此生最大的遗憾;去野长城,若未翻开它的历史读一读,那将是你一生最美的错过。

清明时节,走近永安堡乡,走进古老的野长城,零距离地翻阅她的人文历史,去倾听她的述说……

永安长城是辽宁境内燕山山脉一处至今保存完好的古老长城,人们评价其为“辽宁省内最美的野长城”。这里是辽宁境内明长城的主干线,长达8.9公里,包括有锥子山段、小河口段、西沟段长城等贯穿6个自然村,统称为永安长城,当地人习惯叫小河口长城,又叫“女性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因为与河北接壤,还有一段跨省连接的董家口长城,这里不仅保存较为完整,其山势、走向都呈现出峻美的一面,同时也留下了野长城特有的原始凄凉和傲慢的气魄。

走近永安长城脚下,抬头仰望群山矗立,峰峦树梢;山坡上群芳射蕊,争奇斗妍;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长城被森林掩映,清晰可见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感叹。

从金家沟屯锥子山段长城出发,向西行走就是小河口屯的小河口长城,从西沟屯的西沟段长城再往西行,跨越省界就到达了河北的董家口长城段。两天的户外行程都是在攀登无尽的野长城上行走,脚下完全是原生态的长城,没有人为的修葺整理的痕迹,野性、荒凉就像走在崎岖的山石上。

置身于锥子山长城顶峰,蜿蜒起伏的三条长城从不同方向齐聚锥子山,尤如三条舞动的巨龙在群山峻岭间迂回盘旋,这就是万里长城中绝无仅有的一大景观――“三龙聚首”之地,可以想象它的地势险要与长城建造的艰难。

从东向西行走,山峰上错落起伏的城墙、座座敌楼,时断是续,所到之处满眼是长城断壁残垣,或孤楼危立,或巨石围合。在这你会发现断壁残垣城墙基石、青砖仍然坚固;孤楼危立的敌楼门窗上雕刻的精美“缠枝莲”花纹清晰可见,有着独特的阴柔之美。透过这精雕细刻的门窗花纹,给了我许多遐想……当年,戚继光为镇守边关将平倭有功的浙江义乌将士带到这里修筑长城,因工程浩大,任务坚巨,戚继光为稳定军心允许部分家眷随军,这里敌楼也许就是千里迢迢寻找丈夫的团圆房,延续生命的产房……山和水的依靠,长城和月亮的相伴,边塞和家园的相望,丈夫和妻子的相恋,国家和庶民的相盼,都融汇在天圆地方的敌楼里,这也许就是被后来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的原故吧。

审视蜿蜒起伏的野长城,身边松涛振振,感受被沧桑冲刷的空旷,领略雄浑粗犷的独特氛围,一种不可名状的苍凉与悲壮,从心中油然而生。这种苍凉与悲壮是亘古的,好似融化了许多深邃的内涵,放射出一种气势磅礴和博大精深。

面对野长城,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览阅野长城,坚固的基石沉淀着六百多年的历史,蜿蜒的长城中流淌着动情的故事。站在古老的长城城墙上,用手抚摸着每一块厚重的城砖,不禁感叹:真的难以想象,工匠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毅力把这些硕大的'石材运来,砌成那么高的城墙,而且砌得那样平整,那样坚固。看着这些历经风雨的雪霜、从血与火的古战场冷却下来、伤痕累累的身躯,除了深切地感受到这项伟大工程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外,也悄悄地感受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那生长在长城上的萋萋芳草,莫非就是当年守城将士的忠魂在摇曳;那覆盖在长城上的丛丛花簇,莫非就是过去守城兵卒的热血在倾注;看着眼前依稀可辩的夯土层,我似乎看到了汗流浃背地筑城、悲壮地倒在墙根下的累累白骨,这里每一块城砖都成了有血有肉的灵魂,流淌着人世间柔情蜜意的河流……闭上眼,将耳朵贴在六百多年前垒砌的砖墙上静静聆听,耳畔似乎又一次响起了古战场上战鼓声、马蹄声、喊杀声,一点点演绎着千百年的历史……

一路走来,一路风尘,一路读解蜿蜒起伏的野长城。面对风雨沧桑,默守在北国之疆,静卧在群山之巅的野长城,像面对一部无法解读的史书,我默然无语,哀叹自己渺小无比。只想对你说:你的守望,你的期盼我会慢慢的读懂……

篇3:最美“野长城”修复遭受质疑

最美“野长城”修复遭受质疑

修建“保护壳”等三五年后风化?

23日中午,新华社记者上山查看了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修缮后的容貌,的确如网络上发布的照片所见,原先残缺的垛口墙被抹平,整齐垒砌的石头面上铺一层灰白色覆盖物,让它更像一条“平板路”。与附近地铺青砖、保留墙垛的长城相比,这段延绵500米左右的“平板路”显得突兀。

当地文物部门回应称,长城是国宝,文物保护部门每年都在加强长城的维护工作,此次修缮长城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复,从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现场监理和竣工验收,每一步都符合规定。

据媒体报道,调查组专家成员付清远接到任务,第一个到达辽宁省绥中县调查。付清远看过施工设计图并到现场了解后认为,所谓“被抹平”并不准确,“该段长城因损毁严重,维修前就没有城垛和女墙,按照原状修整,原始长城就没有青砖,石头都没了。”付清远说,维修该段长城所用工艺为归安加固,即稳固结构为主,使得长城结构安全即可,并不修补破损残缺部分。

据媒体报道,此段长城的修缮方案为三七灰土即按照三分白灰七分泥土的比例调制,12厘米的三七灰土,就是最后呈现出“被抹平”的景象。付清远对媒体说,再过三五年时间,这层保护壳就会风化,长城将露出石块。

“水泥路面不存在,那么把长城修成白灰路面或三七灰土路面就对吗?”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昨天对此表示了质疑。董耀会说:“没有了原真性、整体性和古朴沧桑历史风貌的长城,还是长城吗?既然知道修的这条 路面 三五年左右会风化消失,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这么修?”

“所说的三五年就能风化干净是不可能的,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与两年前相比,没有多大区别。”董耀会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

白灰泥土修缮为何现场有水泥袋?

据了解,这段修缮的长城大约有1200米长。,绥中县文物局针对长城整体破损严重,部分地段有险情,委托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设计了维修方案。随后,方案连续通过了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共获得国家1000多万元的补贴资金。

维修工程分4个标段,经招投标程序,分别由来自辽宁大连、沈阳和山东曲阜的四家古建公司施工,其中作为A标段的500米长城地基由大连园林古建公司维修,总造价300多万元,辽宁一家专业机构还对整个施工进行了全程监理。工程从7月动工,11月完工,目前已通过辽宁省文物局组织的技术验收,即将报国家文物局最终验收。

《长城保护条例》对修缮长城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流程。维修申请和设计方案需向文物部门层层申报,各级文物部门都要组织专家组评审,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都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此次维修中,尽管相关单位资质完备,并严格遵守规定程序,但一些地方还是让人生疑。

山脚下的小河口村多位村民向新华社记者反映,当时维修长城时,村民们靠往山上背水泥挣钱。在“被抹平”长城的不远处,新华社记者发现多个编织袋,里面装有疑似凝固的.水泥块,用石头使劲砸都很难破碎。为此记者拨打大连园林古建公司一位姓李的女工程师的电话询问缘由,她在听筒那头沉默了一阵,随后挂断。

“最美野长城修复”是否未批先修?

最美野长城的修复问题也引起了不少文保爱好者的关注。北京市民朱先生在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开信息中检索发现了两条关于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修缮的“意见”。

这两则绥中明长城的修缮工程意见书分别是,8月9日《关于绥中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修缮工程的意见》,208月30日《关于绥中锥子山长城小河口段1号敌台-3号敌台段修缮工程的意见》。

这两份文件落款时间为2016年7月,而“问题长城”的修缮时间在2012到20之间。朱先生的疑问是:会不会存在先施工后报批的问题?

不过根据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信息,关于锥子山长城大毛山段维修的批复早在就有过批复,而且绥中县文物局副局长刘春华也表示,绥中境内长城长度达130多公里,对濒临坍塌地段的抢救主要依靠国家投资,地方财政无力承受。专家的看法是,不太可能存在未报批就先修的问题。

“不报批的话资金都是问题。”尽管对于最美野长城的修复有诸多质疑,但是董耀会认为修复不太可能存在先修后批的问题。不过,在最美野长城修复遭遇广泛吐槽的当下,文保部门还需拿出更多的证据平息质疑之声。

篇4:攀登金山岭野长城作文

攀登金山岭野长城作文

清明节的第二天,我和妈妈以及一些叔叔阿姨们一起去爬金山岭野长城。

我们到了古北口脚下,爬山活动就开始了。我们刚爬到山的四分之一时,脚就有点酸,便与三位叔叔在与起点不远处的一颗大石头上。这一歇可了不得,好多阿姨都跟在一起拿出自己的东西吃了起来。我心里想爬了这么近的路程就饿了,那后头还有那么长的山路能爬上去吗?我可不想再在这里拖延时间了。‘飞天’叔叔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便说:“愿意再往上爬的'人就往上爬吧!”说完,我和几位叔叔又往山上爬去。爬着爬着,我被山上的一种带刺的植物扎了一下,我没在意便继续往上爬。可我觉的越来越痛,但我没有停下脚步,最后坚持往山顶的方向奔去。我突然发现这里的景色好美啊,绿树一堆一堆的,山上还有一簇一簇的粉花,轻风一吹,绿伴红来回摇晃,真漂亮啊!

我最后爬上了山顶,瞬间看见了连绵不断的长城,那长城好像一条巨龙,在山间蜿蜒盘旋,一个叔叔突然对我说:“这些烽火台都是古代劳动人民自己抬青砖一块一块抬上来的。烽火台就是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烽火台上的烟火就相当于现在的信号弹”。现在我明白了烽火台为什么要建在山顶上了,因为将烽火点燃之后,远处的人民可以看的见,可以对突发事件尽快预防和准备。”我听后恍然大悟。

我喜欢爬山,它可以让人登高望远,我喜欢山上的景色,它让我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我更喜欢从山上往远处眺望的那种感觉,远处的长城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啊。这真是我快乐的一天啊

篇5:古长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古长城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近日,“最美野长城被修成水泥路”事件引发公众对长城修复工作的广泛关注。然而同样需要关注的是,两千余年的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使得古长城生存状况堪忧,被列为全球100处最濒危遗址之一。尽管国家文物部门保护、修缮的工作一直在展开,但事实证明,长城资源点多、面长、线广,保护任务艰巨,传统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拨款保护、修缮的方式,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力来说,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长城的保护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媒体调查:古长城生存状况堪忧 明长城已有三成消失

2015年10月12日,辽宁绥中,最美野长城被修缮。 视觉中国资料图日出喷薄,远远望去,蜿蜒在山间的“巨龙”生动起来。但走近了,却发现“巨龙”早已伤痕累累。

北京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旧水坑西南的分水岭,两个走向的长城在此汇合。这个汇合点被命名为“北京结”。此段长城也被称为箭扣长城。它是明代内外长城的交结点,又是蓟镇、昌镇、宣府镇三大军事重镇的分界地区。从这个意义讲,它在整个万里长城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

箭扣长城东起正北楼,西至九眼楼,全长7071米,最高海拔1299米。此段墙体地形复杂,险峰突起,集险、奇、美于一身。当地人称“鹰飞倒仰猴难攀”可见其攀爬的难度。部分区域几乎达到90度直角,攀爬需要手脚并用。因为长期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有的区域垛口墙倒塌缺失,这样就会在攀爬的路上不时突然出现一段悬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眼睛往旁边一望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更糟糕的是,因为一部分墙体整体断裂、滑坡、甚至缺失,原本的长城台阶被侵蚀成胡乱堆叠的乱石堆。爬着爬着便没有路了。人还几乎九十度扒在城墙上,往上没有抓手,往下便是深渊,停在原地惊出一身冷汗。只能抓着手边野蛮生长的灌木,胆战心惊地贴着城墙缓缓横向移动,寻找出路。仅从“鹰飞倒仰”到“北京结”总长700多米的路程内,满眼残破。这段长城的敌楼、敌台已普遍开裂、坍塌,部分垛口墙坍塌下来,城砖怪异地立着插在路上。沿途地面长满杂草、两米多高的树木已经有碗口粗。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也有一部分墙体倒塌的时间并不长,散落的渣子还没有被覆盖,旁边酥散的边墙随时有继续倒塌的可能,部分条石城砖等被拆毁。

箭扣长城向东200多公里的喜峰口长城,也有着类似的境遇。它由戚继光督建而成,已历经近500年的岁月。曾经,它扼守着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是明清商道、贡道的重要结点,是明长城中修建得最坚固、最壮观的一段。1933年春天,国民革命军29军宋哲元率部在此阻击日军。当时依托长城为掩体,中日两军展开三天三夜的拉锯战。29军五百大刀队夜袭日军驻地,大部分壮烈牺牲,据此创作了《大刀进行曲》。2013年距离潘家口5公里处发现29军墓地,大约有200名夜袭日军驻地牺牲的将士长眠于此。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使喜峰口长城承载了厚重的抗日历史。

然而如今的`喜峰口长城,深陷年久失修的困境中。其中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目前城墙和敌台残存,内外侧砖墙局部坍塌和缺失、毛石墙芯局部坍塌,地面砖残损缺失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如再不修,墙体某日坍塌甚至会沦为遗址。

据了解,这两处长城段落,都是明长城,且都属于砖石长城。对这些点段进行维修迫在眉睫。

困境

长城保护,政府责任为主导。自1961年国务院将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名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陆续颁布实施《长城保护条例》、启动为期10年的“长城保护工程”等重要工作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为加强长城保护做了大量工作,长城总体保护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但我们的万里长城,保存状况十分堪忧。”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城保护公募项目负责人,长城保护专家董耀会说,以距今最近的明长城为例,明长城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公里,目前保存较好的513.5公里,只有8%;保存一般的1104.4公里,近20%;已消失的(已消失是指地面遗迹不存)1961.6公里,占到31%。

董耀会指出,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侵蚀,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一些公路、铁路等建设工程穿越长城,拆长城砖盖房子、搭猪圈,少数违法分子偷盗、贩卖明代长城文字砖,还有时下流行的攀爬野长城。加之长城现多位于远离中心城镇的崇山峻岭、戈壁荒漠之间,工程实施十分困难,增加了保护难度。长城资源点多、面长、线广,保护任务艰巨。“长城太长了。”董耀会说,传统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拨款保护、修缮的方式,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力来说,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资金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今年9月份开始,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保护长城,加我一个”长城保护公募项目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通过线上募集与线下筹款相结合的方式,向社会公开筹集资金,对箭扣和喜峰口的两段长城本体进行修缮。喜峰口段主要通过网上募集,辅以线下劝募,费用估算约2300万元;箭扣段主要采取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为主,联合其他互联网企业共同捐资的方式进行。费用估算约为1500万元。

“这是文物保护领域第一次采用‘互联网+公益’方式进行公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说。

官方也对此表示了支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指出,此次公募活动既是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实践,也是文博领域促进“互联网+公益”融合的创新探索。

截至9月25日,喜峰口长城募捐线上、线下,公众和机关单位共计捐款近200万元,线上参与募捐人数已达近7万人。筹款金额和人数每天都在平稳增长;箭扣长城修缮所需资金,腾讯方面已经领捐1000万元。

人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透露,国家文物局正在协商有关部门,依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建国家级长城保护研究中心。

与此同时,北京目前新近成立了长城保护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们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长城巡查,劝阻不文明行为,及时发现并上报破坏长城等行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城卫士。同时,北京也开通了长城保护志愿者招募专线,希望通过招募长城专职志愿者,能带动更多人加入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保护长城志愿者的力量。未来,北京各个区还将分别成立相应的志愿分队。

目前,北京辖区内的长城共有573公里,分布在全市6个区和2个特区范围内。长城保护志愿者的巡查主要针对那些无人看管的“野长城”进行。他们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这些长城开展巡查,捡拾垃圾,排除火灾等隐患,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等。同时,发现严重破坏长城等行为时立刻向相关部门上报,配合专业执法队开展执法工作。

游长城范文

长城 课堂实录

导游词长城

长城作文

长城诗词

野山花散文

《野风车》读后感

调查报告格式

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国家文物局野长城调查报告(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国家文物局野长城调查报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