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抓捕芒果小分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做一棵心安草的美文欣赏,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做一棵心安草的美文欣赏,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做一棵心安草的美文欣赏
做一棵心安草的美文欣赏
一位国王在花园散步,看到花园里的不少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只有细小的心安草茂盛地生长着。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而轻生,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忌妒而死,葡萄则哀叹自己终生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牵牛花因为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而病倒,其余的花草也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无精打采。国王看了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心安草问道:“别的植物都枯萎了,为什么你却生长得这般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心安草回答:“那是因为我不自卑,一点儿都不灰心失望,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我只想好好做一棵心安草。”
这个故事饱含着人生哲理。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何解?想想心安草,似乎答案就在其中。
“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了皇帝想成仙。”这是国人用来形容贪婪人性的生动写照。是的,你看那形形色色的官无赖,巧取豪夺,欲壑难填,对功名利禄的梦寐以求简直到了病态的境地。利欲熏心的结果,必是锒铛入狱,身败名裂。原本贪婪地想得到更多的东西,结果把自己的性命都丢掉了。如果这些人少安毋躁,像那心安草般真心诚意,追求精神的富足,少点儿非分之想。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也就不用在公堂之上疾呼后悔、揪心顿足了。古人云: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知足常乐,潇洒也矣!
心安是福。只有心安才能平安。人心叵测,贪欲世人常有,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世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与认识也就不同。有人能够随遇而安,不窃不盗,心和不躁;有人却趋之若鹜,尔虞我诈,神躁心荡。看法与认识的差异,自然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心情开朗,事业有成,平安添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后者却终日钩心斗角,你踩我踏,劳神伤身,身心疲惫,一旦出轨,注定两败俱伤,跌入人生的深渊。既然人人世都是要受苦的,那么,人与人之间就要平等互助,共度此生。少点儿窝里斗,多点儿怜悯温情。学那心安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只有人人都好好做棵心安草。世界才能太平,社会才能和谐,人们才能礼貌相处。何乐而不为呢?心安不是心死,不是与世无争,更不是逆来顺受。你看那心安草,郁郁葱葱,装点大地,绿化人间,“生长得这般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勇敢与乐观是相辅相成的,要在勇敢斗争中求乐观,在乐观处事中显勇敢。如果逆来顺受,就会使世风日下,人间无情,痛失乐园。
宠辱不惊,静看花开树萎;得失无意,漫随云卷雷霆。我们应经常扪心自问:我的一生能够活得心安理得吗?我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净化的品德吗?我与心安草的胸襟情怀还有多大的差距?
篇2: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美文欣赏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美文欣赏
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篇3:路边一棵草美文
路边一棵草美文
看到这棵草,是坐了一天一夜火车,看它再一次钻进山洞的时候。它长在山洞前水泥沙石勾勒的缝隙处,不高不矮,大约十来公分的样子,色绿,但不娇嫩。它身边的梯形水泥墙上干干净净地再没看到其他草禾植被。
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属于什么科。无名草就这样印上心头,长进眼里。它的根是扎在石头缝隙中的,所以那么强硬固执地窜进了我的胸怀,在眼前久久摇曳。
一路而来,路边万千草木、万千物种、万千气象、万千人物,而走进心里的,独独就是这样一棵太过平淡的草。或许这就是对热词缘分的解读:众里寻它千百度,一眼望去,那草就在洞边散淡处。
它孑然一身,茕茕独立,全然不顾风驰电掣的列车在身边带起的强风冷雨。因之,它用牢固的根茎、敦实的个头、迎击的姿态维持着自己的坚定和坚强。
石缝里石壁上长草并不罕见。青山绿水,不都是草木根深叶茂的结果?应当赞颂每一粒种子,它们会在任何一个有土壤的地方发芽,在任何一个能生长的地方成长。生命之顽强打动我的远非这株草,而是伴我生长的西北干旱环境中沙漠、戈壁滩上的生命。那是什么环境啊!干旱、风沙、盐碱,夏天火一样的热,冬天冰一样的寒。你知道我在漫漫戈壁中枯燥到极点、失落到极点、眼里淡然到极点。后突然遇到三棵一人多高树冠丈许的榆树时,是怎样一下子忍不住泪眼婆娑的吗?别说我泪点太低,如果是你,你从江南来,你从沿江沿海来,你走过六、七百公里寂寞的黄沙戈壁,口干舌燥满目苍凉后,突然在毫无生机的地方看见几棵缠满了蒙古族兄弟各色哈达的绿树的时候,如果不被感动,那只能说明你已经被石化了――感动过头了。其时其地,你会被每一个生命所震撼,一只平时讨厌的蝇子,一只平时恶心的屎克郎,一株刚刚冒出地皮的毫无生机的白刺都会变得那么可爱。因为他们是生命禁区里的生命,他们能活着,真是太不容易了!
这棵草生活在秦巴山区,大环境较之戈壁沙漠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本不在感动之列。这里不缺水,这里有人烟(至少会有列车经过),这里的阴晴圆缺是完整的,这里的风云雨雪是温柔的。它的活着与戈壁夏日温度高达四五十度烈日烧烤中一株生命的活着,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然而它又是极不容易的,它在山洞壁前的石缝里兀自独立,它天天经受着列车旋起的疾风的吹打掰扯,它还要经受雨水的冲刷牵拉――它毫无支撑依托,只能靠活着的.信念鼓舞而不屈不挠地独自挺着。是的,我是看着它挺直了腰身,努力向上而又不与崖上的草木争高低长短,它只要这么高。是的,我是看着它在风里晃一晃又稳住气息,坚定地站住而不随波逐流,它没有流露出一点儿羡慕一车旅人的目光。
我听见它说:他们去了。它饱含泪花送一车人安然经过。它又说:他们来了。它远远看着列车的两只明亮的眼睛。它喜欢来了的各种形态,不喜欢送别的每一个镜头。它仰望着,那里有无数的兄弟姊妹,它们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走了不同的路。有的站在山峰上高傲地生长,有的流落在谷底里失意地存在,有的在坡地上随意踱步。它们都离它好远,它们都享受着它享受不到的热闹纷繁。较之它的孤独无助,它们都能找到自己快乐的东西。它在经历了失落、孤独、苦闷之后,某一个早晨忽然发现了自己的不同,顿时胸怀释然。
每一个生命都要活成自己的样子,有独特的个性,才不枉在世界上行走一遭。它对踱到身边的一只杜鹃说。
如果每个生命都是相似的模样,那就找不到自己啦。它对头上飞过的一队雁子说。
你是谁?你们谁活成了谁?它不止一次对经过列车里的人说。只不过没有一个人能听到它说话,也没有几个人注视它。
失落是什么?是我说的话别人没有听到,是我表达的情感没有得到共鸣。
失落很快就会变成自励的动力。活成自己,为什么要看别人的眼色呢!
释然是一种美容剂。历经春夏,这棵草结实了,成熟了,灿烂了。瞧,看它头顶举起的旗帜,那是朵黄色的小花,那是它的绚烂,它的心血,它的伟岸,它的信念。
一只蜂飞来,在它的花心里吸吮。它品味到一股纯天然、全然不同于其他花蕾的甘甜。临别时它咂巴着嘴意犹未尽:这才是真正沁人心脾的滋味。
到底是什么味儿呢?只有蜂知道。此刻,有一支曲调从山谷里传来,熟悉,动人: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名的小草
我也有芬芳我也有力量
随风漂泊的心自由自在飘摇
……
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
我就是一颗坚强的小草
大地啊母亲把我怀抱
小小的我却有大海的怀抱
……
我终于明白这棵小草为什么会打动我。从这棵小草身上我再一次看到了根的力量、大地的力量与信仰的力量。我似乎看见小草的梦景:那里风和日丽,那里鸟语花香,那里安逸潇洒……
老歌回荡在山头、坡上、谷底、水中,一路随行,经久不息。此时我才知道,这株草是株妖草,只一眼,就种进了心底……
篇4:石头压不坏一棵草美文
石头压不坏一棵草美文
草遍地开花,有土的地方就有草。草的生命力何其顽强,草籽落下的地方,便是飞草连天,烟花三月。
某处宅院,蓑草纷飞。主人看不过眼,便命仆人将一大堆的石块倒在草丛里,希望通过石头的魔力将草的迅猛势头盖住。就好像某个势利小人,看不惯别人的才能,而落井下石。
开始时是兴奋的,石头们嚣张无比。偌大的石块,顶天立地,就好像某位强者,翻手云,覆手雨。草们哀而不伤,埋头苦干,悄无声息。这位主人长了志气,夸仆人们聪慧无比。
来年,石头们早已不起什么作用了。春天到来时,草们按捺不住性子,挤了出来。有缝隙的地方就有生命,草挤过了石头,不惜伤了腰、闪了身。有一棵草,竟然大摇大摆地从石头的缝隙里钻了出来,不用几天,草的势头盖过了石块,石块成了配角。草在这部自然赋予的电影里,又成了胜利者。
石头压不坏一棵草,草油滑,身体柔软无比,知道拐弯。一个人不会拐弯,保准会碰壁。该硬的时候坚硬无比,该软的时候像条蚯蚓,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完美的'。
石头不明白这样的道理,自己上百斤的重量,竟然奈何不了一棵草,草依然沿着自己的身躯伸出嫩小的头颅,这便是生命与生命的区别。有些生命,貌似庞大,渺小的却是内心。内心强大的人,远比身体巨大的人要生活快乐。
草是否可以压坏一块巨石,答案是肯定的。水滴石穿的道理谁都明白?草当仁不让,草疯长着,像思绪一样感慨万千。草长得高而杂,盖住了石头,远远望去,全是草的天下。草是皇帝,是娘娘,是臣子。草不分阶级,不像人,分三六九等。人有时候远不如一棵草活得潇洒。
这时候,最糟糕的莫过于石头了,在草中艰难地生活,慢慢地被时间覆盖,无人知晓。就是多少年以后,被挖出来时,也成了臭石头,又臭又硬,仿佛这世间所有的贬义词纷至沓来。
你跑不过草!天涯何处无芳草?有时候,你就像极了一块石头,想要扬眉吐气,奋斗一辈子,活得辛苦,你却突然发现,自己活得不如一棵草。
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了,人活着,要像草。草虽然一文不值,它身上的品质却是千金难换。草芥平凡,人生也不过如此。
你压不坏一棵草。你在草上打滚,草被你折磨得体无完肤。你以为草完了,但潇洒地站起身来,沿着夕阳莞笑。草用了两天,便起死回生了。
草恐怕是这世上最顽强的生灵了。草有腿呀,一步一天涯!
石头压不坏一棵草。岁月压不垮一个人。枪炮压不塌整个地球。
篇5:一棵风中的树美文欣赏
一棵风中的树美文欣赏
上元节一过,春节也就过去了,一切热闹绚烂皆归于平静。
我没有想到,正月十六晚上按响门铃的,会是琛。以她往年行事之风,无论如何也会赶在春节前来看我,最迟也不会超过上元节。
这一次,琛的身边多了一个男孩,高大,文气,笑容温暖。琛一进屋便说,其实应该早来的,可是村镇的工作变数太多,常常令人措手不及,一拖,竟迟了。
琛还是老样子,短发、微胖,弯月一样的眼睛,很亮,穿列宁装外套,用宽屏手机。只是,她的笑容里,明显少了阴霾,多了明丽。她在沙发上坐定,和我聊天。
琛今年二十六岁,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从未名湖畔博雅塔下,来到田间地头烈日狂风之中;从繁华的北京,来到广阔肥沃的黄土地上;从一群意气风发要在世界闯出一番天地的青年里,走到埋头苦干挥汗如雨的农民中间,琛要经历多少犹豫、徘徊?脱离自己擅长的学术,做一些实事,又要有多大的勇气!身为优秀本科毕业生的她,同时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研究生保送资格,研究生毕业后,又被北京一所高校录用,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没想到,最终她会选择回到家乡,到她并不熟悉的农民中间,做一个大学生村官!
我不禁回想起这许多年陪她一起走过的岁月。
琛读小学四年级时,我正读大学,迫于生计,我利用周末去市里做家教。琛的母亲说,无论如何,请你挤出时间来,教教我的琛。
若干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当时的惊讶与不安。因为琛的聪敏远近闻名,而她母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培养女儿上,这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我尚未有过教学实践,要我教她,实在是一件极冒险的事,不知这位母亲何以相中我,又何以在长达十七年的交往中,一直对我抱有极大的信任。
第一次去她家,她母亲准备了整整一果盘的糖果,花花绿绿的糖纸令人目眩神迷。我竟然一边看她的作文,一边吃着软糖,吃了近一半,剥了一桌的糖纸!
她回来看到那些糖纸作何感想我不得而知,但她推开门进来的模样我至今依然记得。风,随着她推开的门进来,将她包裹住。她比同年龄的女孩明显要高些,也壮实些,穿着厚厚的长袄,短发,朝我微微笑了下,问她母亲,是您说的'王老师吗?她母亲在厨房里回答,是的。我站起来朝她微笑,她也微笑着叫道,王老师好!我说,你好,我看了你所有的作文。她很惊讶地看着桌子,桌子上有她的作文本,和一大堆糖纸。
我们长达十七年的交往从此拉开了序幕。
因为是市里最好小学的大队长,她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言,几乎所有的发言稿,她都会请我过目。有时为了一两个词语,有时为了稿子更富文采,她都会反复征求我的意见。渐渐地,她的演讲口才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她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级别的演讲赛、作文大赛,捧回各种奖杯。而她的成绩居然并未受此影响,依然名列前茅。
除了我,所有人都只看到她的光鲜、优秀,而没有感受到她的隐痛。她并不能集中精力做事,给她上课,她总是一会儿喝茶,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又干别的。每一篇要求完成的作品,都是在最后时刻赶着完成,完成后她也不喜欢精益求精,而是丢给我去斟酌。更要命的是,她与她母亲的冲突非常激烈——知女莫若母,这些缺点,怎么会是母亲愿意看到的呢?
北京申奥成功的时刻,我就与她在一起。不过那时,她已经是初中生了。其间,我们失去联系一年,她母亲辗转许多人才找到我。再次见到我,她兴奋不已,拖着我看申奥,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升起时,她在荧幕前站得笔直,跟着高唱国歌。那时我便隐隐感觉到,虽然一直处在叛逆浮躁的状态,但某些骨子里的东西决定她最终将走向她该走的路。至于这条路到底是什么,以我的见识,尚难以设想。
有一段时间,她几乎不能与她母亲相见,一见面就是母亲指责她,她反抗,严重的时候两人像两只斗鸡,竖起每一根毛紧盯对方,一分不肯相让。有一次,她母亲要求她在家将即将参加比赛的演讲示范一遍,她示范时出现了小的错误,神态也显得不屑一顾,母亲对此忍无可忍,拿着荆条来抽她,她顺手抄起一把椅子就扔向她的母亲,幸亏我及时接住。3
如此步履维艰地又走过许多时光,直到她进入大学。她母亲常说,大浪淘沙,留在河床里的是金子。本科与读研的七年,她依然坚持她的特长——演讲和写作,只是身上的浮躁之气已经渐渐褪尽。我每见她一次,都能从她眼神里明显感受到她的成长。比如,她的稿子渐渐也可以不需要我的修改便直接拿上台去,并赢得满堂喝彩;她对待母亲,不再事事反对,多半时候是体贴与理解;她喜欢看的书渐渐趋向于社会科学,而她做的社会调查也越来越关注当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如此优秀的女孩会甘心回到家乡的农村做一名村官。她母亲倒是坦然——相比那些人人都争着抢着去的地方,我更愿意她回到土地上,扎根于土地深处。这样,正好可以去除知识分子的孤高自许,培养起对土地的热爱,要知道,土地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她这一去就是将近三年。有好几次,我与她相聚,说话到晚上十点,还有村人打电话来。她电话一接就至少半个小时,与乡人说话非常和气、耐心,直到完全解除对方的疑惑为止。要不是她眉宇间的那股英气和她在大众场合说话时脱不掉的书卷味,谁也不能把她与一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研究生联系起来。
她的微信背景用的是去年抗旱时穿的一双沾满泥的雨靴的照片,因为要深入大地深处才知道大地的苦难。那天,她冒着烈日走了二十多里路,全是晒得开裂的田地,偶尔还有湿处,便沾了泥;而她的微信图标,用的则是她伸出去要抓住蓝天的双手的照片,这双手还是那么白皙,是她最美的青春标志。
我问琛,在边远的乡村,根本用不上你读研时的知识,你后悔吗?
她笑了。没有一样知识,是表面上用得上的,但是,没有那些知识,我做不到今天的笃定。就像风每天摇撼着树,表面上看去,树应该很快被摇光了叶子,甚至倒下,但树不是花,它有伸入土地深处的根,给它输送着令它稳固的养分。
那个男孩也笑了。因为她是树,风吹不走她,所以她闯进了我的视野。
我们习惯把女孩儿称作花,美丽、芬芳,却脆弱,一夜风雨,便可使其凋落成泥。为什么不能是树呢?琛说,我要做,便要做一棵在风中摇曳的树,也美丽,也芬芳,更可以经冬历夏,始终坚定地站着,站成一道风景。
篇6:做一棵坚强的还魂草作文
做一棵坚强的还魂草作文
北方山区的峭壁上,石头棱角锐如刀尖,石头上没有土壤,没有水分,所以,连生命力最顽强的青苔也望而却步。但是,有一种叫做还魂草的草本蕨类植物,偏偏立足于这生命的禁区,成为人间绝景。
由于岩石上很少有水,所以,人们看到的还魂草都是枯缩成一团,形态如同一只握拢的手掌。
而一旦空气湿度增加或有雨水降落,还魂草就会由红转绿伸展枝叶,变身为一棵绿色的小树,亭亭如松,立于峭壁之上。其形状酷似迎客松。北方的天气干旱,而峭壁上更很少有水,所以,一些还魂草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干枯蜷缩着。把干枯的还魂草从岩壁上采摘下来,用手轻轻一搓,就会化作粉末,所以任何人都不会把这些干草同生命联系起来。但是一旦这些干枯的还魂草被浸到水里,奇迹就会出现:干枯的草团慢慢伸展,绿色随之蔓延开,直至这株干草的生命与灵魂被全部唤醒,神话般地慢慢活过来。还魂草,因此得名。
——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情况下,只要有机会,就能还生。这就是还魂草给我们的启示。
篇7:做一棵草也挺好的随笔
做一棵草也挺好的随笔
田野里最不乏的当属草了。随便往哪一站,你便看到,庄稼地里,田埂头上,沟渠两边,荒野地里,只要是水能够洇到的地方,到处都是草的身影。这些草有的有名字,有的没名字;有独立成株的,有连成一片的;有开花的,有不开花的。各自选择一席之地,绿得从容,绿得可爱,自成一处风景,却无关乎有没有人懂得欣赏,自由而惬意。对草,我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并常把自己比作一棵草,窃以为做一棵草也挺好,实在,自在。
草的生命力极强,让我看到一种自发向上的精神,值得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虽是在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但字里行间也写出了草的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的`确,你见过有谁往地里耕种过一粒野草的种子呢?你又见过有谁精心打理过地里的某一棵野草呢?我所认识的野草,不管是生长在肥沃的大田里,还是生长在贫瘠的荒漠上,粗壮也好,纤瘦也好,没有一棵不是靠着自己的力量生存着,拔不完割不尽。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从记事起便天天与草打交道,对草毫不陌生。那时候,村子里家家都养猪、养羊,家家都有往生产队上交肥料的任务,为了多出肥料,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牲口不停地吃,不停地拉。牲口拉得多尿得多,圈里哄臭泥泞起来,大人们便一层层往里垫干土,这样,很快就能积攒一圈劲道十足的农家肥,然后,把它起出来在路边堆成一个大大的长方形,等生产队来丈量验收。我们小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拔草,放学后,不用大人吆喝,自动就挎着筐子,约着几个伙伴,到田野里去割草。通常我们只割两种草,一种叫付福苗,这种草秧子扯得很长,棵子分枝多,叶子肥厚,格外绿,根部还能分泌一种酷似奶水的汁液,猪特别爱吃。长老了的付福苗开许多粉白相间的小喇叭花,任由我们女孩子把它扯下来,编成一个大花环戴在头上,既遮挡阴凉又满足我们的爱美之心。还有一种我们就叫它羊草,这种草长得一蓬蓬的,水分充足的地方,长成一片,绿油油地像麦苗,青翠欲滴。找到这样的好地方,人只需蹲下,不慌不忙像割韭菜似的一割一大把,一小块地就能割满一大筐,割过的地记住它,过两天来草又长齐了,再接着割。我们从未怜惜过野草,而野草也从未跟我们计较,受过镰割刀砍之痛,仍然一茬茬倾囊付出。
割草的活儿干多了,就认识了其他几种草。开小黄花的野麻是我们女孩子的最爱,它高大的植株上分布着大片大片的绿叶,开出的小黄花也不起眼,但恰恰是这小黄花让我们爱不释手。采摘下来的花朵,如果把花萼处掐平,里头会流出一丝胶水,这时候将小黄花按在耳垂上,耳朵上便有了一对漂亮的耳环,按一朵在额头上,自我感觉便成了绝世大美女。小黄花的胶水粘性很大,有时半天都不会脱落呢!我们还喜欢那种结着一串串红色或紫色如珍珠般圆溜溜的野番茄,一大把一大把捋下来,然后一大把一大把捂进嘴里,嘴角流出粉色或紫色的汁液,酸酸甜甜的滋味,既解渴又解馋。马齿苋、灰灰菜、蒲公英都是草吧,我们把它们请回家,母亲让它们变成了饭桌上的美味。母亲常对我们说:“做人最起码要像棵草,好歹有点用处。”
现在,看着田野里的草,母亲的话似乎有一定的哲理,人生当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面对挫折、打击要像草一样坦然面对,不低头不退缩,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我想,这些草自自然然地生长在那里,从不因自己没有如花般娇艳而自卑,也没有妄想过像树那般高大,只是简简单单地,吐露自己的绿意,活给自己看,这,就是一种姿态,一种普通人健康的心态。
坐在田间的沟渠边,掐一根草茎,含在嘴里,看流水潺潺而过,看小草绿意融融,心境变得宽阔起来。 是啊!在时间的旷野上,有些人是花,而更多的人是一棵草,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花有花的追求,草有草的快乐,做一棵草也挺好。
★ 许我做一棵梧桐树
★ 雁栖湖美文欣赏
★ 美文欣赏:柳絮
★ 美文欣赏夕阳红
★ 浪子回头美文欣赏
★ 佛教美文欣赏
做一棵心安草的美文欣赏(集锦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