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Ellips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班主任工作“四法”,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班主任工作“四法”,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班主任工作“四法”
班主任工作“四法”
一、培养集体观念――融入法
学校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难办。这些孩子在家里个个是说一不二的“小皇帝”。当他们来到学校,要过上受约束的班集体生活,显得很不习惯,少数学生简直受不了。这时,班主任怎样帮他们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把自己融入到班级集体中去,学做班级集体中的普通一兵。然后引入竞争机制,使他在思想、学习中向前看,争上游,不落伍,不掉队。即使还有极个别同学一时受到家庭和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误导,我们也应积极地引导,耐心地等待。比如我班有一位同学,从小到大很少与父母谈话。平时见了一个人不说话;见了两个人低下头;见了三个人勾头走,性格特别孤癖,父母总是看在眼里,气在脸上,愁在心头。当他来到我班后,同学们便主动地接近他,事事邀他参与,学习上让他发表见解,遇上全校性活动还让他代表全班发言,亮相。慢慢他的性格开始变化了,班级集体的温暖使他冷若坚冰的心田融化了。后来,同学们戏谑地说:“他若是一撮冷灰也要让他温热;他若是一块钢铁也要让他变形;他若是一尊菩萨也要让他说话。”
二、学英雄人物――激励法
教科书中的一个个英雄人物,一桩桩英雄事迹都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我要求同学们把所学过(包括课外阅读)的英雄人物统统编画成册,名曰:《英雄谱》。同学们通过亲手描绘英雄形象,亲自编写英雄事迹,让这些英雄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让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驻心间。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英雄谱》也就越画越厚;越写越长了。
学英雄,见行动。平时,同学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求将《英雄谱》当作一面镜子,加以对照检查。与此同时,我还把当今社会上新涌现出来的一个个英雄模范人物及时地介绍给同学们,做到用众多英雄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激励学生的行动。
三、教师做表率――模仿法
教师和学生天天在一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是同学们学习模仿的榜样。俗话说:“好的难学,坏的易沾。”平时,教师一抬手,一投足,同学们都会跟着学,照着干。因此,教师在学生面前事事处处都要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来,因为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离我们学校不远处就有一座庙,远近的人时不时到庙里去求神拜佛。因而,庙内终日香火不绝,庙外车水马龙。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学校却无一位教师去庙内求过神,拜过佛。当有的家长想带同学去庙里,马上就会被他们劝阻和拒绝。同学们在家都说:“只有信科学,不可信鬼神。”
四、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法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思想比较幼稚,遇事办事仅凭三分热血的现象,我班提出一个口号:好事人人做;好事天天做;好事今天做!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现在同学们基本养成了经常做好事的好习惯,习惯也就成自然了
篇2:班主任工作“四要”
班主任工作“四要”
班主任工作“四要”作者/陈梅英
摘 要:“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我极其赞赏这句话,它深刻地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然而,怎样当个好的班主任?经过长期实践,认为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四要”。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四要”;以身示范
“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我极其赞赏这句话,它深刻地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然而,怎样当个好的班主任?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本人经过长期实践,认为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四要”。
一、以身示范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你要求学生保持学校、教室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那么自己首先就要注意不乱扔粉笔头,不随地吐痰。往往刚接手一个班级,开始一段时间只要到班里我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捡垃圾,过一段时间学生也就养成了好的卫生习惯,不但不再乱扔,而且也有了见垃圾就拾的习惯动作。你要求学生学习严谨认真,自己教学先要做到严谨认真,精心设计,认真讲授,工整板书,精确改作。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假神。”学生跟着老师学,而班主任是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老师,你怎么做,学生怎么学。因此,班主任要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看似不教是真教。
二、公平公正
班上的学生由于出身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基础和天资不同,因此,成绩也总是有优有劣,学生最怕班主任对他们不能平等公正地对待,即所谓的“偏心”。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师偏爱谁多一点,他们都会心中有数。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评论他们的老师:谁谁只喜欢优生,厌弃差生,谁谁嫌贫爱富,谁谁重男轻女,谁谁……我认为:不管学生家庭贫富、成绩好坏、智力强弱,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切不可落入俗套,有所偏向。否则会因为班主任的“偏心”滋生优生自负情绪和差生的自卑感,也会致使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更加有优越感,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更觉卑微,进而班主任“偏心”也就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和谐和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三、关心爱护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爱护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就得像演员一样扮演多种角色,在学生迷茫、郁闷、快乐时,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分担他们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快乐。只有关心和爱护才能很好地架起师生情感的桥梁,而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我所在的学校一个班有40几名内宿生,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我几乎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到他们宿舍去,不是检查,更多的是知道他们的困难与需要以便帮助解决,也常拉拉家常聊聊天,也会在周末让他们轮流来家里包饺子,总之,时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多年的'工作让我得出这样的结论:班主任对学生爱得越深,教育效果就越好。
四、培养助手
班主任工作可谓千头万绪,要想把班级管理得井然有序,就离不开一批得力的小助手。班主任应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能够善做伯乐,知人善任,通过竞选、自荐、委任等各种方式把那些号召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选为班干部。选才以后是用才,根据初选班干部的专长和特点,把班级工作进行细化后给予明确的分工,只有明确职责才能各司其职。久而久之,班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工作锻炼,不断总结经验,也就会逐步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最后要适时激励班干部,我对班干部主要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两种方式。精神上每月评出好干部,给予表扬,期末进行总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物质上时不时奖励一些学习用品,偶尔也会请几个吃吃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做法像催化剂一样不时激发班干部的积极性。
总之,做班主任不易,做好班主任更不易。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尽快成为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作者单位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
篇3:[班主任论文]了解学生四法
[班主任论文]了解学生四法
了解学生,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我们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统计记载法 这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其中包括学业成绩统计,也包括其他各方面的统计,如参加劳动等为集体服务情况,迟到早退次数,教师与其谈心实施教育的记载等等。成绩统计必要时应该较为详尽,有时甚至要详尽到某科某题,为的是使之真正为教师的查漏补缺提供依据,而不是为成绩排队需要。通过记载统计,力求反映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全貌,以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达到扬长避短。我们要重视学生成绩,特别是要从成绩中看到我们本身工作的收获与不足,找准改进工作的突破口。但切忌一切以成绩为准绳,以偏概全。资料记载要尽可能具体、实事求是,避免主观地只看现象,不知本质。
二、调查评价法 对于一名学生的掌握了解,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评价与看法,尽可能达到全面、客观、公正。这就包括听一听周围学生的意见,从干部到普通学生,从男生到女生,从本班到外班;任课各科教师的评价,前任课及前任班主任的介绍,学校领导、工友的`观察,还包括毕业母校教职工的意见;家访中倾听家长的说法,街坊邻居的谈论等等,这样的调查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生。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看到的一般都是学生较正规的一面,受到约束的一面;有欠缺的另一面,有特长的一面就不一定看得到,看得周全,日常生活的、与他人关系的一面就不一定看得透彻。听取各方面的看法、意见,对于正确评价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和评价可以采取问卷形式,也可以采取集体讨论和个别了解方式。
三、自我介绍法 这是客观了解学生的又一重要手段。由学生自我评价,介个人的志向爱好和优缺点,是学生自我表达的一个机会。通过学生的谈吐能够听到他由衷的感想、呼声,能够了解学生多方面的情况,如深层次的思想境界、好恶观点等内在素质。对于自我介绍中表现出来的优点、长处,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使其扬长避短;对于其中的缺点、不足,可以帮其正确认识、予以克服。
四、考验实践法 班级骨干分子,往往是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展露才华,脱颖而出的。为了了解学生,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在组织音、体、美、劳活动时,让其单独或牵头去完成某项任务;征求学生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从而把握学生的智慧、能力、意识,达到正确认识学生和充分发挥其特长的目的。
篇4:[班主任论文]了解学生四法
了解学生,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生。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我们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统计记载法 这是了解学生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其中包括学业成绩统计,也包括其他各方面的统计,如参加劳动等为集体服务情况,迟到早退次数,教师与其谈心实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记载等等。成绩统计必要时应该较为详尽,有时甚至要详尽到某科某题,为的是使之真正为教师的查漏补缺提供依据,而不是为成绩排队需要。通过记载统计,力求反映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的全貌,以便我们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有的'放矢,达到扬长避短。我们要重视学生成绩,特别是要从成绩中看到我们本身工作的收获与不足,找准改进工作的突破口。但切忌一切以成绩为准绳,以偏概全。资料记载要尽可能具体、实事求是,避免主观地只看现象,不知本质。
二、调查评价法 对于一名学生的掌握了解,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评价与看法,尽可能达到全面、客观、公正。这就包括听一听周围学生的意见,从干部到普通学生,从男生到女生,从本班到外班;任课各科教师的评价,前任课及前任班主任的介绍,学校领导、工友的观察,还包括毕业母校教职工的意见;家访中倾听家长的说法,街坊邻居的谈论等等,这样的调查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生。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看到的一般都是学生较正规的一面,受到约束的一面;有欠缺的另一面,有特长的一面就不一定看得到,看得周全,日常生活的、与他人关系的一面就不一定看得透彻。听取各方面的看法、意见,对于正确评价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和评价可以采取问卷形式,也可以采取集体讨论和个别了解方式。
三、自我介绍法 这是客观了解学生的又一重要手段。由学生自我评价,介个人的志向爱好和优缺点,是学生自我表达的一个机会。通过学生的谈吐能够听到他由衷的感想、呼声,能够了解学生多方面的情况,如深层次的思想境界、好恶观点等内在素质。对于自我介绍中表现出来的优点、长处,可以通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引导使其扬长避短;对于其中的缺点、不足,可以帮其正确认识、予以克服。
四、考验实践法 班级骨干分子,往往是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展露才华,脱颖而出的。为了了解学生,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在组织音、体、美、劳活动时,让其单独或牵头去完成某项任务;征求学生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从而把握学生的智慧、能力、意识,达到正确认识学生和充分发挥其特长的目的。
篇5:四诊法
四诊法,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根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和他自己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总称“四诊”,古称“诊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它自创立以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
目录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收缩展开四诊法“四诊法”(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 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对四诊法的形成与确立,曾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望诊是用肉眼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以及各种排泄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来推断疾病的方法。
闻诊是通过医生的听觉和嗅觉,收集病人说话的声音和呼吸咳嗽散发出来的气味等材料,作为判断病证的参考。
问诊是医生通过跟病人或知情人,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等情况,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
篇6: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四
案例事件:单词测验后,王老师规定:凡是单词有错误的同学改正错误,在试卷的背面重考一遍。阿盛是个学困生,背单词很困难。他仅仅照着书把错误改正,就上交了试卷。亮亮看到了,也要求同样待遇:“阿盛没有重考,我也不重考。”王老师生气了,把亮亮狠狠训了一顿,责备他对自己要求太低,好几个单词没有背会,不向好学生学习,却与学困生阿盛攀比,不思上进,太让老师失望。并责令他必须马上背会剩下的八个单词。
案例分析:这是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中常会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王老师是个很负责任的班主任,不仅做自己的工作,还协助英语老师给学生听写单词。在检查掌握情况时,他注意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阿盛降低要求,区别对待。但是这种区别对待却因为处理方式不当,产生不良效果。对学困生阿盛自己和要求一视同仁的亮亮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阿盛而言,因材施教不等于放任不管。王老师的区别对待有可能使阿盛被纵容,以后继续不背单词,反正老师也不追究。如果阿盛是个自尊心强并有上进意识的学生,王老师的做法会使他受到打击,感觉自己事事不如人,现在连老师都放弃我不愿意管了。
对亮亮而言,他要求公平的想法并没有错。王老师批评他“对自己要求太低,与学困生攀比、不思进取”,这些话三年级的孩子无法听懂,他不会明白老师对他有更高的期望是一件好事,而是牢牢记住老师的.不公平待遇。尽管最后亮亮妥协了,按照王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他口服心不服。这对王老师以后的班级管理和亮亮今后的成长都留下了隐患。
对班级其他同学而言,有可能对一部分学生造成负强化,让他们看到不背单词的好处,促使他们也不背单词。还有一部分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不公平,似乎老师的要求因人而异,并在时时变化着。
那么,班主任王老师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才能既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避免自己陷入两难境地呢?
处理原则:
1、平等公正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的心灵了。”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班主任
www.banzhuren.cn)只有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通教育的通道。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
2、尊重每一个学生原则。
班主任不但要爱护、关心学生,更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尊重是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给成功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成功的赞美和追求;给失败的学生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和鼓励。
处理方法:
一、细致工作,做有智慧的班主任。
1、阿盛没有重考不能让其它同学知道,方法是:阿盛先不要交上来,和他说等一下交到老师办公室,这个矛盾从一开始就回避了。
2、同学看到了阿盛交的抄写试卷,对老师有想法,老师可以说,我等一下会让他到办公室重做。这种事轻描淡写就过了。不要批评这个同学,他的想法是对的,对同学的要求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中止,小孩子不懂什么与学困生阿盛攀比,不思上进。
3、下课一定要让差生到办公室去一下,当然做什么是老师的智慧在里面。
二、平等对待,做公平的班主任。
对于班主任而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不是手心就是手背,只能把他们看成平等的主体,绝不能分成三六九等。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毛病多少,要把他们放到同等的位置去教育,班主任只对事不对人,学生才会心服口服,从心里敬服老师。
三、理智分析,做研究型班主任。
亮亮是个好学生,老师对他的期望值比较高。可是,王老师的厚爱并没有促使亮亮更加好强,更加上进。问题出在哪里?真的像王老师说的那样:亮亮与学困生攀比,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亮亮为什么会盯着阿盛免考的事情呢?而学困生阿盛又为什么总是背不会单词呢?难道仅仅是智商的原因吗?王老师要了解这些,必须理智分析,了解其中的真正原因。
四、灵活强化,做有策略的班主任。
单词听写之后,只有继续背诵、重考这一种解决方式吗?有没有更好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方式?比如变练习错误单词的负强化为单词闯关大比拼的正强化。形式上的转变,也从根本上取消阿盛与大家作业量不一样的问题。还可以请闯关成功的同学做阿盛这样的学困生的闯关小助手,亮亮如果完成自己的闯关任务,也可以来帮助阿盛,或者与阿盛一起闯关。
班主任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静下心来研究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做好班主任的重要条件。
篇7:老班主任工作“四忌”
老班主任工作“四忌”
一、忌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知识日新月异,社会在变,学生更在变。作为班主任,应时时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方法。然而,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老班主任往往自认为有一套,不思进取,墨守成规,工作模式化、成式化,使得班级死气沉沉,如一潭死水,其后果必然是学生埋怨、指责,造成师生关系隔膜、紧张。
二、忌凭借经验,主观臆断
经验可以提供参照,使人少走弯路,但班主任如果一味凭借经验,忽视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则往往会先入为主,形成主观偏见,有时甚至会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如有些班主任在处理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不是正确引导,而是只要发现谁和夜谁接触稍微多了一些,就疑心学生是在谈恋爱。结果弄得学生很反感。有的学生本来不是在谈恋爱,正由于老师、同学的猜疑、过问,反而促成了其感情的发展。
三、忌无谓比较,徒添伤悲
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能遇到好的学生,因而每当接到一个新班,班主任总会情不自禁地拿新生和以前的学生相比较,倘若比以前的好,则还有积极性,倘若不如,则往往心灰意冷。在平时的管理中也是,只要是学生犯了错误,便会与老生比较,讲出“如果是我们以前的学生就不会这样做”之类的话。这样终日沉浸在怀旧、比较之中,不仅不能好好反思,寻找出问题之症结所在,而且,长期下去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误以为自己真的就不如以前的学生,从而不思进取,甚至破罐子破摔。就班主任而言,长期这样比较,自己也会增添许多无谓的烦恼,有碍身心健康。
四、忌职业厌烦,烦躁不安
十几岁的学生,犯些错误原本难免,然而我们一些老班主任,由于长期与学生打交道,见多了,心理就产生厌烦的情绪。特别是当自己已经明确制止过的现象,学生又犯了时,往往会火冒三丈。有时某一阶段,班级连续出了几件事,便烦躁不安,心生倦意。如此种种,都会给开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B.青年班主任必须克服的不良心理定势
年轻的同志任班主任,勤奋进取,勇于创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但是,由于他们工作时间不长,实践经验不足,往往容易产生下列几种心理定势,须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克服。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它是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最初的社会知觉。在教育上主要是指学生最先留给老师的印象,它容易形成一种带有情感因素的心理定势。如开学第一天,有位离校较远的学生上课迟到了,新班主任很可能会认为他是明知故犯,因此,以后经常批评他。其实该生迟到有因,情有可谅。
首因效应尽管对评价活动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主体通常是根据其获得的'初步而有限的信息,对知觉对象作出整体性评价的,通过第一印象获得往往是人的外部特征和表面现象,因此,所下的结论往往是偏颇的,甚至是错误的。
有关研究指出,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第一印象起着较大的作用。接受新生时,班主任要“慎始”,要通过随意观察和有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他们的情况,切忌先入为主、以貌取人、感情用事。
2、近因效应
近因指最近的印象,近因效应指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某生前半学期不求上进,学习马虎,经常迟到早退,但学期中后期,他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表现较好,期末时,班主任往往容易给该生一个较高的评价;反之,前半学期表现较好,后半学期表现较差,班主任往往容易给该生较低的评价。又如,某生任班委干部,一贯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班干改选期间,他突然犯了一个过错,于是班主任改变了对他的一贯看法而予以免职。
在人际交往中,重视一人的近期表现是对的,但是,近因效应往往仅凭认知者的最近印象而对某个人的特性作出终结性的评价,容易造成只看一时一事,“一俊遮百丑”、“近过掩前功”的偏颇。
有关研究指出,认知者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着很大的作用。班主任要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慎始”、“善终”,客观公正,切忌因学生一时一事的过错就否定学生的一贯表现。
篇8:班主任工作之四神器
西充县凤鸣镇小学 张永强
我们知道,班主任这个角色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质量优劣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影响着学生现在以至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作为班主任,应当懂得和运用教育艺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以心换心,以情动人”,只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和极强的亲和力,就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乐意接受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诲,从而收到好的育人效果。我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教育四“神器”。
“神器”一:微笑常布脸上
微笑,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传达着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亲切、友善、接纳与关爱。微笑不仅使班主任自己从内心产生欢乐的情绪,而且能改善师生之间交往的气氛,缩短彼此间的距离,为师生沟通交流创造出轻松随和的境界。对学生而言,班主任的微笑是三月天的艳阳,久旱天的甘霖,冬天里的一把火。学生做对了,班主任的微笑是褒扬;学生做错了,班主任的微笑是则宽容;学生喜获成功,班主任的微笑是肯定;学生遭逢失败,班主任的微笑则是鼓励。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如果常常拥有一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就能使学生如沐春风,感到一种无形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就能激发学生的“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干劲,让他们迸发出烂漫的青春热情。“一张笑脸胜过十张嘴”,这对班主任而言,无疑增添了一份强大的、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而不苟言笑,表情呆板,满面威严的班主任是永远也不可能创造这一奇迹的。
“神器”二:赞美常挂嘴边
赞美,是对别人的认同、表扬和欣赏。可以说,任何人都渴望得到赞美,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同样脱不了这样的心理需求。同事或领导的赞美常常使我们内心欣喜,继而在学习工作中奋发,产生学习工作的热情。而对学生,更不能吝惜你的赞美之辞--赞美之辞就是促使学生不断取得成功的催化剂。常对学生说“你太棒了”或是“你真了不起”,语言虽然简单,却能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学生先是感激涕零,继而是振作奋起,然后是再接再厉,更上层楼。曾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成绩不太理想的若干学生分成三组,然后连续五天每天举行一堂数学测验,这中间对第一组不断给予赞美,对第二组不断给予批评,对第三组不予理睬。结果第一组成绩突飞猛进,第二组也有些许进步,但进步有限。而不受理睬的第三组成绩毫无变化,甚至个别人有倒退的迹象。看,这就是赞美的力量!当然,积极的、有益的赞美往往得把握住最佳时机,并得体而真诚。任何虚假或夸大的赞美,滥用不切实际的赞美只会是适得其反。同时,还得留心班级中平时最不被重视的人和事,善于去发现他们值得赞美的地方,这一批看似可以被称作“弱势群体”的学生,也理应在赞美之辞的“恩泽”之下。“数子之十莫过奖子一长”,对他们绝不能一味贬斥挖苦,讽刺打击。诚然,贬斥挖苦,讽刺打击这些做法,有时短时间内看似确能收到一些效果,但那只是表面现象。朋友,你能否看见在你粗暴简单的教育下学生心中潜滋暗长的逆反、憎恨甚至畸形心理的“后遗症”?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你就充当了扼杀他们心灵健康的残暴的“杀手”!
“神器”三:关心真诚周到
真诚的关心应该是发于内心,出自肺腑。戴尔卡耐基曾说:“时时真诚的去关心别人,你在两个月内交到的朋友远比在两年交到的朋友还多。”一个从来不关心别人的人,别人不会和他交心;一个对别人虚情假意的人,久而久之,别人会弃他而去。对于学生,对他们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关怀勉励,事情不看巨细,关心不分大小。一句温暖的祝福,一声亲切的询问,一次热情的帮助,哪怕是一个关切的眼神,看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然而只要是真诚的,由衷而发的,就足以使学生心底荡起千层涟漪,让他感恩戴德,它们都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动力之源。班主任的关心,是叩开学生情感之门的金钥匙,是荡涤学生意念之尘的汩汩清泉,是复苏学生心灵冻土的二月春风……作为班主任,要善于细心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需求,然后热情的伸出手去为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如果做到这些,那么你就能使学生“唯尔马首是瞻”,必对你倍加信赖,言听计从,师生间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神器”四:倾听耐心细致
倾听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学问。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话有人听,耐心细致的听,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能够倾听学生的话语,而不是一味的师说生听,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欣赏和尊重,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在很多时候,班主任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阐述自己对于学习上的见解和观点,倾吐生活中的不顺和苦闷,分享他们一切的成功和失败,甚至是他们内心深处从不轻易显山露水泊关于“男孩与女孩”的小秘密。每当这个时候,班主任的倾听要做到“三心”,专心、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从倾听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实际需要,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的放矢,具有一定的及时性和明确的针对性,避免问题出来过后匆匆忙忙,误诊误医。在倾听中,班主任要表现出专注的神情,时而面带微笑,里面颔首示意,时而评点分析,因势利导。这既充分表明对学生的尊重、认可和关注,也让学生能从中获得一种知遇之恩和酣畅渲泄的快感,师生的情感定能在倾听中迸发出炽热的耀眼的火花……
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班主任真能用以上四“神器”装备自己,那么今后在班级管理过程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你将不再是心力交瘁,顾此失彼,而是得心应手,绰绰有余;不再是如履薄冰,苦不堪言,而是如虎添翼,马到功成。相信在付诸努力后的某一天,你猛然回头,就会惊异的发现:先前你与学生之间的某些误会、猜疑、隔阂、不快,甚至怨恨与对抗,在不知不觉间早已消失殆尽,荡然无存!
[班主任工作之四神器]
★ 班主任工作总结四
★ 调侃班主任之四
★ 班主任工作浅谈
★ 班主任工作规定
★ 班主任工作论文
班主任工作“四法”(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