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勤奋的故事

时间:2023-01-25 04:06:48 作者:amami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amam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关于中学生勤奋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学生勤奋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中学生勤奋座右铭

1) 学习尤如登山,需要坚持,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只要懂得享受,也能其乐无穷,当攀上顶峰时,便能饱览美景。

2) 时间仍在,是我们在飞逝。

3) 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4) 除了学习,我们别无选择。

5)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6) “ 学习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

7) 读过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8) 尽管我知道我会跌交,但我仍会站起,继续前进。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0)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11) 一生中会遇见许多人,匆匆而过,遇见擦肩,转眼消失于人海。

12) 用阳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它们一样也会回报给你阳光。

13) 岁去弦吐箭。

14)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5)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6) 重复是学习之母。 —— 狄慈根

17)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8)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9)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20)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21) 活到老学到老。—— 谚语

22)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23) 东方初阳绽希望,里外热情禁不住。中国振兴需奋勇,学海无涯终报国。

篇2:中学生勤奋座右铭

1) 爱一个人总是从不知不觉开始,风平浪静甜甜蜜蜜,难以抽空学习研读幸福这两个字。到大势渐去,力挽狂澜时才知道当时不只是寻常。爱得最深往往也就是将尽时。

2)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3)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

4) 做前,可以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5) 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欧洲)谚语

6) 懒惰出乞丐。

7)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8) 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9) 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

10)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11) 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12) 真正了解无常的含义,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不是永恒的,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也不是永恒的。

13) 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14)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15)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16)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郑板桥

1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篇3:中学生勤奋座右铭

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3)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4) 美丽的花朵盛开之前,你怎能不安经历风雨的拥抱。

5) 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奋斗!——邵海林

6) 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7)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9)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0) 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11) 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12)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13) 孩子好好学习,我相信你一定能冲到班上前20名!!——冯潇元家长

篇4:勤奋名人故事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篇5:勤奋名人故事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先生开始很恼怒,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一带饱学之人。

篇6:勤奋名人故事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的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理论家。

篇7:勤奋名人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每看一本书,不是一上来就从头至尾地去读,而是对着书本闭目沉思,猜想书中写了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再打开书。如果书的内容与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与猜想的不同,他就认真地去读。华罗庚的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终于成为为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代的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城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时值冬日,他顶风冒雪,连续十八天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据说在他结婚那天,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却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全神贯注地在读书。

篇8:勤奋名人故事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瞌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篇9:关于勤奋的精选故事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能考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好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自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上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有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他们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他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后来,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他讲了小时候的这段经历。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

篇10:勤奋人生哲理故事

勤奋人生哲理故事

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里,都几乎做着同一件事:天刚刚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一天的写作。这个男人名叫斯蒂芬·金,是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

斯蒂芬·金的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经潦倒的连电话费都交不起,电话公司因此掐断了他的电话线。后来,他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说大师,整天约稿不断。常常是一部小说还在他的'大脑中储存着,出版社高额的订金就支付给了他。如今,他算是世界级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奋的创作之中度过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勤奋。一年之中,他只有三天的时间是例外的,不写作。也就是说,他只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这三天是:“生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国庆节)。勤奋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永不枯竭的灵感。学术大家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缪斯女神对那些勤奋的人总是格外青睐的,她会源源不断地给这些人送去灵感。

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有点不同。一般的作家在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去干别的事情,从不逼自己硬写。但斯蒂芬·金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情况下,每天也要坚持写五千字。这是他在早期写作时,他的一个老师传授给他的一条经验,他也是坚持这么做的,这使他终身受益。他说,我从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

做一个勤奋的人,阳光每一天的第一个吻,肯定是先落在勤奋者的脸颊上的。

勤奋的故事 勤奋的故事

名人勤奋用功小故事

勤奋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刻苦勤奋后成功的故事

神话传说故事中学生

中学生课外读物故事合集

中学生好学故事精选

中学生励志故事

勤奋是成功的钥匙的故事

关于中外名人励志的勤奋故事

关于中学生勤奋的故事(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中学生勤奋的故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