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只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夏天的诗句含夏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描写夏天的诗句含夏字,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描写夏天的诗句含夏字
描写夏天的诗句含夏字
描写夏天的诗句含夏字
1.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唐 · 白居易《观刈麦》
2.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 先秦 · 屈原《离骚》
3.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 先秦 · 屈原《离骚》
4.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唐 · 李隆基《端午》
5.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唐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6.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唐 · 李商隐《晚晴》
7.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 —— 唐 · 韩愈《示儿》
8.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唐 · 杜甫《江村》
9.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唐 · 杜甫《夏夜叹》
10.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 宋 · 苏舜钦《夏意》
11.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宋 · 范成大《喜晴》
12.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 汉 · 蔡文姬《悲愤诗》
13. 阴阴夏木啭黄鹂 —— 宋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14.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 魏晋 ·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15.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 唐 · 贺知章《送人之军》
16. 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 唐 · 李贺《南园十三首》
17.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唐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18.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 宋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9.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 宋 ·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20.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 魏晋 · 潘安《悼亡诗三首》
21.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 唐 ·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22.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 宋 ·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23. 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 —— 唐 · 王贞白《庐山》
24.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南北朝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5.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 唐 · 白居易《池上早夏》
26.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近代 · 鲁迅《自嘲》
27. 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 明 · 朱栴《浪淘沙·秋》
28.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 唐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29.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 唐 · 韦应物《夏花明》
30. 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 —— 宋 · 姜夔《惜红衣·吴兴荷花》
31. 日为和解月呼丹,华夏诸侯肉眼看 —— 唐 · 吕岩《七言》
32.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 唐 · 王昌龄《龙标野宴》
33.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 宋 · 陆游《初夏绝句》
34. 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 唐 · 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35.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 —— 先秦 · 佚名《四月》
36. 夏半阳乌景最长 —— 宋 · 楼锷《浣溪沙·双桧堂》
37.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 唐 · 李世民《初夏》
38. 夏木阴阴,相对黄鹂语 —— 宋 · 方千里《苏幕遮·扇留风》
39.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 唐 · 郑谷《竹》
40.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 清 ·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41.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 唐 · 杜甫《北征》
42.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 清 ·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43.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 魏晋 · 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44.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 唐 ·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45. 轻鸥散绕夫差国,远树微分夏禹祠 —— 唐 · 李建勋《春水》
46. 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 唐 · 韩愈《南山诗》
47. 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 唐 · 王建《新晴》
48.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 —— 宋 · 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49.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 —— 唐 · 白居易《紫薇花》
50. 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 —— 唐 · 方干《山中》
51.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 唐 · 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52.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 唐 ·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53. 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 —— 唐 · 宋之问《洞庭湖》
54. 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 南北朝 · 吴均《赠杜容成》
55. 初夏槐风细 —— 宋 · 苏庠《菩萨蛮》
56. 春草梦,也宜夏 —— 宋 · 辛弃疾《贺新郎·觅句如东野》
57.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 汉 · 佚名《艳歌行》
58.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 宋 · 黄庭坚《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59.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 唐 · 白居易《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60. 函夏无尘 —— 魏晋 · 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61. 夏衫短袖交斜红,艳歌笑斗新芙蓉,戏鱼往听莲叶东 —— 唐 · 鲍溶《采莲曲二首》
62. 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 —— 宋 · 柳永《女冠子·淡烟飘薄》
63. 味苦夏虫避,丛卑春鸟疑 —— 唐 · 杜甫《苦竹》
篇2:带夏字描写夏天的诗句
带夏字描写夏天的诗句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的《即景》
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6、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9、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的《纳凉》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16、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的《观刈麦》
18、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19、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20、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2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24、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2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2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
27、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2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的《晚晴》
29、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0、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31、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3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3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
34、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3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的《江村》
3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37、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38、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的《夏昼偶作》
3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0、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41、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的《三衢道中》
4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4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4、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4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4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的《乡村四月》
4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喜晴》
49、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50、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的《夏日山中》
51、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5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53、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
5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篇3:描写夏天的诗句——《首夏》
《首夏》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夏》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首夏》原文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首夏》作者简介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篇4:描写夏天的诗句——《夏的蔓延》
夏天每年都会有,
我总要在夏末时做一些抹茶蛋糕,
你告诉我蛋糕可以用来祭奠夏天,
我想有一天若真的能把夏天留住,
是不是就不再需要抹茶蛋糕,
去悼念走过的夏日呢?
你说,
蛋糕只是用来祭奠夏天的,
仅此而已.
我希望我做的抹茶蛋糕,
穿过繁华浮躁的城市上空,
将夏天留在人们心中.
我一个人想,
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厌倦自己曾经那么喜欢的东西,
夏天没能被真正留住,
却已不再需要抹茶蛋糕.
夏天的味道被封存在城市上空,
触及云端,
所以,
没有一个人能将它留住.
我想念我苍绿的抹茶蛋糕,
夏天永远不可能真正被留住.
我只是想要将它沁人的绿意留在人们的心中.
我的蛋糕不再畅销,
我将拿什么去祭奠夏天?
篇5:描写夏天的诗句——《晚夏》
《晚夏》原文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晚夏》作者简介
[唐](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篇6:描写夏天的诗句——《首夏》
《首夏》原文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首夏》作者简介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篇7:描写夏的带夏字的诗句
夏天来了,繁花似锦的夏天,是秋的基础。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篇8:带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带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夏天,长出绿色,生机勃勃,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大地。
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4: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5:以勇士的姿势挺起胸膛
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7: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冬至》作者:杜甫
8: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9: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10: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11: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12: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17: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8: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杜甫的《村居》
19: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2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1: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2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25: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7:荷花的'尸体被寒冰覆盖了
28:林寒洞肃凄风苦雨十冬腊月霜露之病岁寒三友松柏后凋
29: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30: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3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唐孟浩然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3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36: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37: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38: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鲁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霜白溪松转斜盖,铜龙唤曙咽声细。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冬夜吟》作者:陈陶
3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40: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结还流。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4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2: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4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4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49:描写冬景的精彩诗句-古诗句精选:
5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 描写夏天古诗句
★ 描写夏景物的诗句
描写夏天的诗句含夏字(精选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