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的优美散文

时间:2023-02-03 04:04:05 作者:宅一斑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宅一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月色的优美散文,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月色的优美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浸泡月色优美散文

浸泡月色优美散文

窗下夜读,忽觉头顶一片光亮,抬眼望,皎月一轮,凌空照耀,清辉四溢,透过玻璃房顶,映照肩前。哦,又到十五。

好久不曾遇见这样的静夜,掩卷推窗,凉风扑面而来,始觉季节已入深秋。家住乡野,空阔的远眺一直是独享美景,即便夜色阑珊,远处的灯火在月色中闪烁明灭,依然充满神秘且具有诗意。其实那是风的作品,让这秋夜更增添了一层孤旷与寂静。

丝缈的音乐,本是夜读的陪伴,现在倒成了夜色的和弦。时光熬制的一份清缱,稍纵即逝,也是天簌,只有感受的心能把握舜间。何不停下思绪,把身心浅浅浸泡,月光如泉,夜凉如水,心安如许,让时光从肩头轻轻滑过。

在意境里徜徉,却也生出淡淡的惆怅。这清浅的月色,覆盖了沉沉梦乡。想起李白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诗句,正是这一刻场景的描绘吧。人在天地,月华四溢,人世熙攘,而无人共鸣,只一人浪迹人寰,飘浮行走,该是怎样一种悲伤与莫名。

想那春意阑珊,天下无数才情为之讴歌,在微风中吟诵,欲罢不能。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户仰头看;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人何其留连?

夏季的月色也别有风味,朱先生一篇《荷塘月色》让人缱绻难回。在惬意的流光里,也曾见过泰山明月,西湖映月,秦淮悬月,还有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最是月淡星稀,晒场上纳凉在人们不肯离去,数星星入眠的孩子脸上,有了一层潮潮的露湿,人欲离不离,月却清辉婉约,充盈相伴,一直荡漾在记忆。

独独中秋一过,便有了离情别绪的伤感。没有了中秋的音韵,才发现,月光开始清瘦,正如季节,不再桃红柳绿,满眼都是果实,独缺了绿叶。世界晃乎出现了残缺,月光温润,静静泻下,留下清冷斑驳和顾影自怜的意境。

李白在清辉里变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看而顿生寒意;张继吟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充满离愁。同是月色,如何让人欢喜让人忧?

同样的'夜,只是月到深秋,月华并未消散,早已习惯四季轮转,似乎在用力摆脱曾经,忘记过去,这一刻,在寒风中展现出耀眼的光亮。可能,年轮翻过中年,亦或经历世事,正如这深秋的月色,刻意让即将远去的日子,散发不一样的光亮吧。

或许,曹雪芹正是在这样的月下写作。独对秋月,晃然入梦,感慨繁华都市,世间炎凉,用灰牛神线,把一腔情思,冷风孤月,寄托于黛玉一世。写到最后,贾家家道衰落,老太太抛她而去,黛玉自己配得的新药,不但没有转机,病症反而日益加剧,而此时宝玉也因家事牵连,被罪拿问。黛玉悲痛焦虑,而此时赵姨娘和王夫人险恶迫害,让她身心难以支撑。可怜黛玉自觉生机已尽,回归天界已是当时。

在月色满盈的晚上,黛玉一身洁白羽裳,她焚毁诗书,葬去心爱的花儿,托言湖边赏月闷,来到湖边,看着满满的月光,禁不住心中酸痛,可只落下丝线泪行。月色惨白,仿佛照她归去的光亮,在月色映照下,黛玉一步一步走向的湖心,让自己的身影一点一点消失水面。真是,天上冷月一轮,门前半亩清波,将一世香魂慢慢淹没,空留下一袭浮动的羽衣,正应了中秋与宝玉所联的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何其让人不堪!

月下沉湖,是后人的猜想,恐与寒风冷月,清辉孤放,有着缕缕关联。

斯人已去,月色依旧,是浅浅的书香,将人拉回。年年月照人,年年人不同,千年月色,看尽人世悲欢,才用阴晴圆缺,注释过往。

最灿烂的,一定是在寂寞里的盛放,正如这朗朗月色,总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圆得饱满,亮得开心,恣意,漫铺,而不留丝毫憾意。

篇2:洞天月色优美散文

洞天月色优美散文

中秋佳节,夜幕落地,我从三亚驱车来到南山大小洞天,为的是欣赏“南山秋蟾”。

这“南山秋蟾”是有原由的。汉朝初期南派新道家的著作《淮南子·精神篇》记载:“日中有金乌,而月中有蟾蜍。”后人则假借“乌”为太阳,假借“蟾”为月亮,“秋蟾”就是指秋天的明月了。元朝时期,被贬谪崖州的官宦王仕熙,乘秋高气爽到南山游玩,从海上看到南山的山势如同大鳌延伸入海,即称之为“鳌山”,并登上海岸迎风站在犹如鳌头的礁石上,以祈求吉利。他吟诗《南山秋蟾》:“千林重叠岭陂陀,放出秋天月色多。海送潮声摇老桂,云随蟾影度明河。有时画角吹梅落,无处清樽下酒歌。天未晴光连绝岛,帝城曾识旧嫦娥。”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佳话,惹得那些十年斜依寒窗,想依靠读书成名的学子们,在秋天的时节纷纷到南山烧香挂彩,特别是在中秋月夜,登爬鳌头恳求功名,期盼来年科举考试时能“独占鳌头”。

上半夜,月亮仿佛害羞似的,半天也不露面,好不容易浮出云层,也是羞怯地在薄云中挪动。我随意走动着、观赏着、思索着,心中已是豪情满怀,也是柔情一片。自古以来,月亮的阴晴圆缺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甚至“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把儿女情长与明月相连,也成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灵寄托。抒怀到此,那清代崖州知州嵇震的《南山秋蟾》也跃出口中:“鳌岭烟岚乍扫空,蟾光涌出水晶宫。漫吹弦管浮云外,自写楼台明镜中。十二度秋怜影独,九千里月倩谁同?狂歌水调茅斋静,衣袖香凝桂子风。”沙滩上、礁石上,已满是人群,香纸烟火到处可见。南山的人们回归自然,追求自在的生活,改变传统的每家每户以亲缘团聚、自娱自乐的形式,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集聚大小洞天的海滩和礁石,赏月、拜月、联欢,谈天说地,交流感情,在海畔欢呼,祈求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好。

后半夜,云层全都散去,明月挂在了蓝天。那月光下,岸边垒石壁立,海水在礁石上散发一片飞雪。静谧的'月光中,海上银波浩瀚,在月下屹立“小洞天”的巨石上,看着南山和南海,听着海浪冲刷礁石发出的哗哗声,觉得海光山色相得益彰,蔚为壮观,心情特别的欢欣。此时,在这里看月景,觉得月边的天很美,天是青蓝色的;月下的山很美,山是青蓝色的;月下的海很靓,海是青蓝色的;月下的人很美,像蓝宝石一样光彩夺人。“海光常潋艳,山色更清妍”。在礁石上看一轮明月在波涛上升腾,像是自己走进南海里的美丽画卷。我想起崖州学正郑懋昌的《南山秋蝉》:“南山壁立湛晴空,秋到蝉光共对中。高士夜来天际立,却疑身在水晶宫。”海风扑面而来,凉凉的,吹在身上轻轻的、柔柔的,舒服极了。我不想回家,诵出陆游名诗一句:“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南山的美景,是自然造化的先天之功;大小洞天的开发,却是人们后天耕耘的努力。八百年人文描绘,唤醒山海亿万年的沉睡,古昔的先辈留下勾勒洞天的毛笔,时代的儿女秉椽画出走向世界的丹青。“水惟能下方成海,山不衿高自及天。”南海广纳百川形成浩淼波涛,鳌山尽收文墨造就悠长历史。这里是一个宝盆,积聚和产生无尽的财富;这里是一个花园,满园芬芳浸透着南山开发者的情怀。它养育了一方地,养育了一方人。

篇3:月色的优美散文

又是一天,微凉和苍茫在悄悄蔓延。暮色渐深,轻轻掩住了西边天际的云霞。眼中,映入一轮明月--她的容颜,洁白如千秋之雪,她清透、澄净的气韵,宛若玉盘中旋转的明珠,沉静内敛,散发出柔美的光华,静静的面对人间。一缕清辉,就像一袭白衣,独倚栏杆,清瘦俏丽的女子,临水望远,万种眷恋。

她在静谧安详中诉说着宇宙间的沧海桑田,亿万年的时空演变,对于她,无非是在挥袖之间。她用自己的经历唱响“岁月如歌”,梦幻般的旋律中诠释出:时间不会终止,距离不是局限。

月下,风吹来,万千植株在微微晃动,用自己的身体簇拥着心灵,奏响一首轻柔的小夜曲,这里也藏有依恋和别离,风儿吹散了云儿,叶子在婆娑间送别了落花——月色如水,水如月色,人生如梦,梦似人生。

月光的清辉,遮住了她身边微小的光芒,此刻的她,应该是无限光彩,但也应是无比寂寞,从肌肤浸入到心底。没有了往日星光的相伴,唯有独自面对山川、河流、草木,没有对话,只能自语,她的心中,是一片欣喜,还是稍许的黯然?恐怕此时的感触只有她自己能知晓。

晨昏中,她来去自由,偶尔身边多了几朵云,轻轻柔柔间,让人多了几分浮想。这,应该就是自然营造的缠绵吧.......

篇4:月色的优美散文

月下人何处,景色依稀是流年。灯火笙歌,银蟾光满,任如水的月色静静流泻。玉兔捣药,嫦娥孤栖,消瘦了谁的相思?

在沉静的月光下迷失,怕只怕惊扰了这静谧的夜晚,将思绪混杂。

月色寂落,芳草萋迷,一如往事娓婉地倾诉,诉说着我们都曾熟悉的凄凉,冻结了体温。渗入我的呼吸,任由氤氲的气息在记忆的枷锁里弥漫、消长。

被这迷离的月色侵染,风轻轻淡淡地拂过,池塘的水轻轻柔柔地倒映着,天空中那轮饱满的月和我残缺的泪痕。稀散的星光,这样的夜,要用多少勇气独自怅惘。溶溶的月色静静地飘洒,曾经最最美丽的誓言渐渐成为最最遥远的执念,终于明白思念也是一种灼伤。蹉跎了红尘万丈,弱水三千。往事的尘嚣念欲、寻觅盼待、徘徊萧索,都消融、隐没在这淡淡的月色里。

月满堆砌,曼妙的月光浸染大地,醉人的月色,把千古萦绕、沉淀的情思释放在满月的夜空中,融在荡漾着浓烈的酒盏,沁入在难眠的梦境。

万水千山之外的你是否在抬头仰望这月色,仿佛多了一种伤感,柔如烟霓,隐隐约约荡漾在心底,连同刺痛的心跳,轻如叹息,缠缠绵绵回荡在耳边,低语愁肠。我闭上眼睛,悄悄地躲进你昔日的温柔,让这忧伤慢慢将我融化,深秋的气息伴随着断续的念想一齐掠过我的心头,似曾相识,彷徨赤裸裸的曝光于月色的照耀,不再有任何的掩饰和幻想。寂寞无声无息地飘来,在我想你的这个夜里,却已无法再追寻你的足迹。

亿万年,那亘古未变的月不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同一轮圆月,不知纤巧了多少跌宕起伏的爱恋愁离。泪水禁不住的滑落,撩拨俱寂,似有低吟,袅袅不绝,月色在思念中婉转,揽一段皎洁做弦与你和鸣,我愿将这淡淡的思愁倒印在月色的光阴中慢慢堆积消亡,安之千年。

篇5:月色的优美散文

昨日入伏,屈指就要迈入秋的门槛。

进入秋,一季的繁茂就要渐渐隐退,偶尔可看到一片叶子的飘落。妩媚的月色也渐次有些清冷,洒在心头,再现了一潭忧伤的记忆。曾经的月色亦如今夜,然而,曾留下忧伤的月光距今已很遥远了。

那年中秋刚过,楼前的梧桐叶不时的飘落,发出哒哒的落地声。我带领全区新闻宣传战线一行,前往南戴河举办新闻讲习班。就下榻在区里的宾馆,与海岸近在咫尺,隔窗遥望,那一片片小舟由远而近,大约是满载而归。有的渐行渐远,也许满载丰硕的期待。你只要不怕潮湿打开窗,就会听到阵阵悠悠的涛声,瞬间洗刷掉了一路的风尘。

短暂的休整,匆匆开班,晚间除少量作业,都可自由活动。中秋刚过的月,虽然稍稍来迟,然而依旧那样的丰腴,那样的妩媚。

一出宾馆的大门就进入海岸,你会被海月相融的意境所陶醉。让你不知身处天宫还是大海。中秋过后的海岸,海风有些微凉。低头望明月,海上的月格外的妩媚,妩媚得足以让你恋惜;海上的月格外的清丽,清丽的足以让人心碎。夜色稍稍浓郁,海月便浑然一体,此时你再去赏月下的海,竟然是那么的深情,深情的使生命多了许多血肉。你再去赏海上的月,竟然那样温柔,温柔的让你饱含热泪。此刻,你的灵魂,月下的海,海上的月早已交融在一起,成就了心灵深处的旷世之美。那种美,美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正如我在讲习班上所调侃:你只要领略了海上的月,月下的海,你就领略了深情和温柔的极致。

走过了一段海滩,不禁回回首,那一串串深深的脚窝里,无不洒满了霜一般的月色。此时,置身于明月与大海怀抱的人也许都会这样想: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滚滚海水,日日东去。人,都不要把得到与失去,顺境与逆境看的太重,看重了岂不大喜大悲,熬煎了清澈的心灵,白了我们仅有的黑发么!

中秋的海岸游人稀少,海风忽有丝丝凉意。人的思绪也仿佛月光和海滩一样的深情和柔软,不羁的流泻在潮水刚刚退去的海滩上,然后,会习惯的理理思绪,理出一条五彩缤纷的小径,然后去慢慢的憧憬。

然后,你也可由于夜色太过浓郁,不受夜色的凉意,在回家的路上,萌生一丝丝忧伤。人生易老月难老,月月有月,而岁岁沧桑。有时,霜一般的月色,会让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那样陌生。大约是在很久前的一个夜,传来老父亲病重的消息,那时通讯和交通远没有现在这样的便利。匆匆驱车赶到生我养我的庄子,一切竟然那样的生疏和别样,一样的月色却那样的清冷。真是“中天明月光,村庄满是霜”。

村后的青山,眼前的沃野,村边的牛棚,全脱胎于霜的世界。我踩着洒在地上的清辉,匆匆赶到生命垂危的老父亲的炕前,此刻的月色清冷得竟让我不知所措。

送别了老父亲,我常常感叹:故乡的月光,有着霜一般的清辉,总会勾起人生的哀伤。这哀伤,总会带你去亲历一段无奈的生离死别。于是,你会真切地感知到疼痛,懂得了哭泣,学会了珍惜。等你从霜一般的月光走出,面对和煦的阳光时,才有了一丝有苦涩相伴的灿烂,让你整理思绪,把该捡的捡起,把该丢的丢弃,让心房渐渐的平和,渐渐的安静。

往昔不见今时月,今月依旧携往昔。曾经的月,你也许依旧恬淡。我期待着再一次置身于中秋的大海,与你一起品味那一段月光下的旖旎,让日渐老去的生命在月色的浸染下,多一分清幽,少一分喧嚣。

篇6:月色的优美散文

水乡的小巷十分奇特,前门一条鹅卵石子路,将水上人家紧密相连;后门却是层层石阶通向潺潺流水的河湾。一座弯如半月的石拱桥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小巷的房屋多半是木结构的单层建筑,没有地基,几根结实而粗壮的木桩,深深地扎在水中,远远看去,好象排列整齐的空中楼阁。

这些人家前门总是关的,只有后窗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河面上飘来只只小船,凭那熟悉的吆喝,主人就能准确判断出谁是卖米的,谁是卖菜的,甚至卖什么小吃的也能分辨得一清二楚。这不,她将系着长绳的篮子从窗口系下来,马上被船家接住,不须讲话,就将需要的用品或吃食放进竹篮,然后再吊上去。

特别是到了晚上,后门石阶上传来节奏鲜明的捶衣声,松一阵紧一阵,清脆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象花香的气息,弥漫在月光朦胧的水巷之中,活脱脱的一幅陈逸飞的《浔阳夜色图》。婉约的木楼雕花窗户映出金色光晕,隐约可见几位身著古装的少女,怀抱琵琶在弹奏一曲《春江花月夜》,清淡的乐曲烘托出素雅的氛围,正如月光斜射在墨蓝的星空一般,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和谐。

我无意闯入这条幽深的小巷,与灯红酒绿的闹市迥然形成强烈的对比,清幽立即将喧哗驱逐,显出一派幽静与古朴的本色。小巷最多的是黑与白的反差,老墙灰瓦色调黯黑,石桥驳岸略显苍白。然而转瞬之间,全被升起的月光打破,开始房屋楼台与屋脊有了淡淡的轮廓,继而水巷的水面泛起一层犹如镜面似的亮光。此刻,月亮早已挂在柳林的梢头——原来是月壳的清辉,把这些景色勾勒出一幅独特的韵致,月色里的水巷立刻变得清晰而生动起来,幻化出一种全新的意境。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东西都在变,惟独这小巷月色依旧。只要你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等待,月色就能从你身处的小巷升起,还你一个本色依然的水巷。

篇7:月色的优美散文

晓风新月,一眼动人的娇羞,一杯淡酒,一抹不染尘埃的清幽,月光柔和的洒在的窗上,寂寂成秋。月影不似浓艳的倾城女子,她更像是待嫁闺中的芳华少女,优雅,清丽,好似一抹清香,飘于天边,又似近在咫尺。

那一缕轻柔的月光,滤过了世间的浮华纷挠,多少过客随云烟散尽,清溪流至水穷处,坐看风起云涌时。我们天涯辗转,浮华宜至,穷极一生求索心灵的宁静却是难得。晚深夜静,枕一袭芳香,悟一种境意,偷得片刻安然,静听心博的声音,有涯之生不知已是向日,站在心灵顶层俯瞰山山水水,此刻竟有“浮云过眼瞬息尽,自缘身于最高巅”的豪情。

想必是月色的优雅沉静打动了我,勾起心里压抑持久的情怀,山高影琛,月色夹杂着一丝幽青淡淡的洒在身上,窗外朦胧的月色下点点灯火悄然闪亮,蓦然回首,已近黎明,灯火阑珊处,墨然深寂。

篇8:月色的优美散文

月色下是我的村庄,那时也许我正躺在一个人温软的臂弯。娘哼着轻柔的乡间小调,那唱词大约是什么,过了很多年已经忘记,只是偶尔想起。如一缕轻柔的月色拂过我的脸庞,流过内心,滑过我已有些沧桑的心田。我在村庄里出生,在村庄里成长,天上的那轮明月呢,时圆时缺。有时眉眼弯弯,像在微笑看时间在村庄里淙淙流淌;有时又明洁如镜,像极了谁在夜空中挂了一盏极大极亮的灯。干净的无私的月色,流过天宇,流过田野,流过小河的上空,在柔柔的清波里洗了又洗,这才流进静谧的村庄。

月色好像不如阳光,村庄里的树,村外的庄稼和草,一天离开阳光就显得有些沉郁。但月色温柔,蹑手蹑脚从房檐上流下,又穿过木格窗棂看熟睡着的我。或许吧,当清凉的月光滑过我的额头,流过我的唇边,我惺忪着双眼从梦中醒来,夜极静,窗外,床下,不时传来一缕缕虫鸣,在月色中激起涟漪。我会想,这月色到底从何而来,最后将要流向哪里,在童年的臂弯里沉睡的我,会不会一不小心,被清亮的月色带走,流向一段未知的航程?

月色里藏着童年,明月上挂满故事,关于嫦娥,吴刚,玉兔,桂花酒的故事早已渐行渐远;而月色的那缕芳香却一直沉淀,沉淀在我不安的心里。我知道,月色流过村庄,不会留下太多浪漫,那曾经在夜色中耕耘回来的父亲,那独自坐在盛满月光的小院里纺棉的母亲,只不过把月色当成生命的一缕微光。太阳的光明他们没用够,就接续上了月色,熄灭老土屋里摇曳的灯盏,在月色中耕耘,或纺织着岁月的经纬。

村庄里的我,太傻,太多梦又太多执著。某个夏日的傍晚,看一轮皎洁的明月升上夜空,月色琉璃,每一片叶子上都闪烁着月色清凉的光辉,然后穿过浓密的枝叶,落在弯曲的乡间小路上,斑驳陆离。追月呢,天上的流云不也在匆匆追赶着月亮,一会给月亮蒙上朦胧的纱巾,一会又像给新嫁的姑娘揭下红红的盖头,让月亮嫣然一笑,继续梳理着甜蜜的心绪。自以为自己的脚步够快,在那个偶尔有蝉声嘶鸣的夏夜,我一次次起跑,还一边回首眺望那轮皎洁的月亮,真的以为,或许下一次鼓足了劲,会跑得更快,把月亮远远地落在身后,让它害羞,让它惭愧,让它不再一次又一次小觑地抚摸着我的头顶,当我还是个长不大的乡下野娃子。你知道,那晚的我该有多么忧愁,明明每一次铆足了劲向前奔跑,月亮还是那样静静地挂在天上,似在嘲笑,又似在挑逗,却从没体谅我有些太过自大的情绪。好在,融融的月色仍旧那样轻柔,当委屈的泪水顺着稚气的面颊而流,头上,脸上,破旧的衣衫上缀满了皎洁。也许,那晚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步伐变得轻松起来,在路过小河的时候,蹲下来,对着水中的月亮说:跑啊,别看我跑不过你,你不是也跑不过清澈的河水。只会无奈地在水中变幻着容颜,却始终被拴在一棵飘摇的水草上,任鱼儿轻啄着脸庞。

人会长大,就像土路旁的那排小树,我曾经一抬手就能摘下一片青绿的叶子,后来却越来越接近天上的月亮。柔柔的夜风吹来,舞动着月色裁就的纱裙,叶子们轻声细语,似在与月色交流着纯净的心绪,有依恋,有牵挂,不知有没有一个纯真的誓言,被高高挂在枝头,相约每一个轻柔的乡村之夜。

而我呢,已过了追逐月光的年龄,蠢蠢欲动的喉结,嘴唇上绒绒的胡须,似在声明我已不再是无牵无挂,沉睡在某个臂弯的乡下野小子。前方有路,虽然迷茫,骨子里却早已燥动着不安的青春。他乡也有月,一如故乡的明,一如故乡那般阴晴圆缺,少了的只是一份亲切,多了的是些许的陌生。——他乡月?故乡月?还是小时候那轮曾经将月色滑过我的额头流过我的嘴唇的一轮明月?我的思绪有些恍惚。在海上,难得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或许月近中秋吧,就那样安静地挂在天上,在海的尽头延伸成一条长长的月光之路,又一直铺展到在平静的海面上轻轻摇晃的小船,远处,渔村里的灯火闪闪烁烁,直到熄灭最后的一盏。是鸥鸟吧,在离小船不远的海面上暂时栖身,或许这宽阔无际的大海才是它的故乡,可以在风浪中搏击,可以在沉静的海面上沉沉睡去。月色,只当作一座洁白的房子,来或去,总能披一袭无瑕的皎洁。

而我,身在他乡知是客,这广博的大海,这远处海浪轻抚礁石沉沉的呼吸,还有这轮清明的圆月,总让我想起我生长的故乡。

故乡,村庄,一个人一生是不是注定只有一座藏在内心的村庄?转身经年,童年的单纯,少年的憧憬,青春的浪漫,已渐行渐远,我成了一株村庄屋檐下的小草。草吧,草命,土里生,土里长,最后还是委身于泥土。南岗子上也有一座村庄,那是我的祖辈父辈的栖身之所。他们跑不过月色,在月色里挣扎过,忙碌过,也曾泪流满面,而他们和月色是有过盟约的,就如我,稚嫩的手指也曾指着皎洁的月亮说:月姥姥,月姥姥。一个多么亲切的称呼,而今在鲁西南的土地上走过,仍然能听见咿咿呀呀说话的孩童指着月亮亲切地呼喊,那呼喊声中,有你,有我,有每一个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孙。我们曾经来过,我们耕耘于平凡的土地,用粮食抒发着纯朴的情感,每一粒种子里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和泪水。村庄,每一个小小的村庄里都繁衍着炊烟与梦想。有时,我们渴了,累了,在月色中掬一捧清凉的月色入喉,还能上路;有时,我们苦闷,烦恼,引一缕月色入心,洗涤着焦灼的灵魂;还有的时候,当我们不得不匍匐在夜色中抚摸我们的土地,远处工地上的现代轰鸣声震耳欲聋,也震颤着我们的心房,不知道来日的来日,我们还有多少土地可以在皎洁的月色下耕种……

我爱这月色,看见一粒种子穿透春天的泥土,在田野里啜饮芳华,或许一滴清露,一片月色就能轻松一路,直奔收获的主题。我爱这月色,听见一缕不甘寂寞的蝉声穿破柔柔的月色在村庄里回响,或许一脉树的汁流就能滋心润喉,把微弱的生命之声绵延不绝。我爱这月色,看见一片雪花轻轻袅袅,婀娜着身姿,自天国飘落,这土地,这村庄,就是它温柔的家乡,在冬夜漫长的寂寞里与月色交相辉映,洁白我一生的村庄。

行走,在村庄,在月色中,在田野上,在小河边;月色,在前方,在身后,在熟悉的乡野。我已不能抑制我柔弱的心房,想要飞升,想要飞翔,想要融入这无边无际的浩瀚的月色,做一次灵魂的洗礼。谁的脚步正在背弃,谁的胸膛又在呐喊,月色不能做主,只是皎洁地漫天遍野。而我呢,执著的脚步,正在皈依的路上,或许吧,如果有一天,月开如莲,我已经化身为一粒轻尘,在村庄,在田野,处处是家。到那时,是否我的村庄依旧,月色是否依然?

篇9:月色的优美散文

今夜月色这样美好。晚饭后,走出城外,来到田野。

月亮像一个仁慈的圣者君临大地,洒向人间都是爱,天底下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它那慈惠的爱抚之中。蓝莹莹的星、亮晶晶的灯装点着碧蓝的天幕,它们在与大天灯月亮争辉呢!远处坡岗上深黛的树林,像起伏的连山,在月光下是那样的安谧。附近月光下的村庄,比白日里增加了几分朦胧和祥和。

莫要错过今夜的明月给我们洒下的一地琼瑶。这美韶光,无论怎样爱都不为过分,为她作竟夜游都值得。不然,你会为错过月下许多美好事物、美好时光而惋惜。

月照中天,精魄圆满,空中的月光像洒下无穷银线,地上的月光如霜、如银、如水,像静谧的海面,仿佛有轻微的击动就会荡漾开来。这是一个诗的境界,它激发起人们艺术的灵感、对美的无止境的追求······

漫步月光下,你又会觉得置身在一个美好的神话境界。不远处,城市灯火璀璨,多像神话中的仙山琼阁。许多小鹿、小狐、獐子、羊驼在小仙子的引领下,曲演童话故事呢!

田野的风吹得我襟怀坦荡,空中的月清洗掉我身上的尘俗,天上的云也在眷恋着这一方土地。

四周现代文明的不断扩张也毁不掉我的田园梦。独立月光下的田园,我忽然觉得过去一片迷茫的精神有了归依。月亮这位照过古人照今人的女神,东方叫嫦娥,西方叫阿尔忒弥斯,她安慰过多少受伤的心灵。月色它不仅是上帝涂抹给人们的止痛油膏,而且是长寿药方呢。它能带给人们愉悦和宁静,是任何药物没有的功效。月下走一走,人活九十九。哪一位诗人没有歌颂过月亮,哪一位寿者没有得到它的滋养?所有神仙境界最美好的事物都离不开它装点,“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高照金银台”,诗仙李白写得何等绝妙啊!

一阵歌声从附近的村庄随风飘过来——“仰望着明月,凝成永恒······”。这一嗓子旷远深厚,洒遍乡野都是情,它似乎汇聚了家乡所有人的情和爱,从一腔子里涌泻出来。神话里的小鹿獐子争献麝香獐宝!

太迷人啦,月光下的家乡。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我的家乡······

枕一袭月色入睡散文

月色的诗歌

作文 海上月色

月色如水作文

檀香优美散文

优美英语散文

心情优美散文

镜优美散文

大海优美散文

汪国真经典优美散文

月色的优美散文(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月色的优美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